N—叔丁基—a—苯基硝酮的合成及表征
- 格式:doc
- 大小:235.00 KB
- 文档页数:6
α-硝基酮的合成赵昌燕;张向阳;徐中轩;陈元伟【摘要】醛与硝基烷烃发生Henry反应合成了硝基仲醇(2);2经氧化制得α-硝基酮,总收率72%~93%,其结构经1H NMR和MS表征.【期刊名称】《合成化学》【年(卷),期】2009(017)001【总页数】3页(P125-127)【关键词】α-硝基酮;硝基仲醇;Henry反应;合成【作者】赵昌燕;张向阳;徐中轩;陈元伟【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不对称合成与手性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23.54α-硝基酮是非常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1],以它们为起始原料可用来制备各种合成砌块,如硝基环己烯[2],ω-硝基醇和螺缩醛,β-硝基醇[3],β -氨基醇,ω -氨基酸[4],α -羟基酮,硝酮[5]等。
α -硝基酮的制备方法[6~10]较多,但一般都以乙酸烯醇酯为原料。
本文通过醛(1a~1i)与硝基甲烷(或硝基乙烷)之间的Henry反应合成了硝基仲醇(2a~2i,或3a,3h);2(或3)经氧化制得α-硝基酮(4a~4i,或 5a,5h),总收率72% ~ 93%,其结构经1 H NMR和MS表征。
1 实验部分1.1 仪器与试剂Brucker 300型核磁共振仪(CDCl3为溶剂,TMS为内标);P-SIMS-Gly型傅立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高分辨质谱仪。
所用试剂均为市售化学纯或分析纯。
一氧化氮对果蔬保鲜机理的探索进展周春丽;吕玲琴;苏虎;李玉萍【摘要】因NO研究的广泛性以及在保鲜作用中备受关注,从NO的物理化学特性,植物体中NO的来源着手,阐述NO对蔬果保鲜的作用机理及其研究进展,同时展望NO的研究方向.【期刊名称】《食品研究与开发》【年(卷),期】2012(033)001【总页数】6页(P217-222)【关键词】一氧化氮;果蔬;保鲜;作用机理【作者】周春丽;吕玲琴;苏虎;李玉萍【作者单位】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江西科技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江西南昌330013【正文语种】中文长期以来,人们只知道NO是一种环境污染物,污染空气,形成酸雨,破坏臭氧层,对人类的危害引起全球的关注。
而在生物活性分子一氧化氮于1987年被Palmer 等用化学发光方法证实其本质是NO[1-2]后。
NO受到人们高度重视,成为研究的热点。
1992年被Science评为“年度明星分子”[3]。
而在1998年,Furchgott、Ignarro和Murad也对NO作了相应的研究,并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
NO也是植物体中普遍存在的关键信号分子,参与植物细胞的多种生理过程。
其在园艺产品保鲜作用也陆续展开研究。
如:Leshem和Wills[4]首次报道NO对草莓果实成熟和衰老影响和控制作用,NO与植物细胞中的脂氧合酶[5]、漆酶[6]、过氧化氢酶[7]、抗坏血酸氧化酶[8]的反应,从而影响植物细胞的成熟与衰老。
截止到2010年,气调保鲜仍然是蔬菜保鲜的主要方式,NO用于气调保鲜是近年来农产品贮藏保鲜的一个研究热点,近来,有学者用SNP(硝普钠)研究了对蒜苔和马铃薯保鲜效果的影响[9-10],并观察其保鲜效果。
但NO对果蔬类具体的作用机理,迄今还少有更系统、更完整的研究。
第六部分综述植物油成分测定的研究进展1.前言近年来,人们对其每天食用的植物油的关注越来越多。
其中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最受人们青睐,因为植物油中绝大部分的多不饱和脂肪酸都是人类身体所必需的[1]。
然而,因为其高含量的不饱和化合物,这些植物油在原料采集、生产和运输储存过程中易受到脂质变化和其他成分(如甾醇、维生素E等)的影响[2]。
而上述的变化会导致食物颜色、味道和气味的改变,并减少其营养价值,因为其会促使生物前体、维生素A和E活性的丧失,且生成的新自由基会显示致癌特性增加人健康风险[3]。
植物油存在的另一个相关问题是如何鉴定植物油的原产地、纯度以及掺假[4~6]。
现今,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所使用的产品的质量特别是食品相关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把关心的重点放在了食品质量的控制和分析上,其中当然也包括我们所讲的植物油。
近代分析化学的巨大进步使得我们能够越来越多地开发新方法,这些新方法减少了个体分析的时间,降低了检测限并提高了方法的可重复性。
关于以上并基于对最近文献的综述,本文提出了与植物油相关分析方法的新方向。
2.植物油分析进展目前我们测定的植物油分成分主要包括天然存在于油中的物质,其可以告知我们植物油的质量、来源和营养价值(脂肪酸、酚类化合物、生育酚及固醇等含量)[7],有目的地添加到油以改变它性质的物质(例如合成抗氧化剂[8])以及在油发生变化时我们不希望出现的一些化合物[9](反式异构体、饱和化合物、挥发性物质的氧化产物以及萃取过程后溶剂的残留)。
下面我们将讨论在植物油中分析的不同类别的化合物。
由于植物油的基质较复杂,不同的分析技术被用于其鉴别以及定量; 然而,其中最普遍使用的技术是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分辨率气相色谱(HRGC)。
这些技术能够定性鉴定和定量分析植物油中的脂肪酸、甘油三酯、甾醇、维生素E和其他碳氢化合物。
而毛细管色谱柱的应用更是显着提高了分析方法的分辨率,灵敏度和准确性,并且缩短了样品的分析时间。
低饱和复配植物油的热稳定性及其煎炸性能张阳; 范柳萍【期刊名称】《《食品与发酵工业》》【年(卷),期】2019(045)016【总页数】7页(P75-81)【关键词】复配油; 热稳定性; 煎炸; 电子自旋共振【作者】张阳; 范柳萍【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江苏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煎炸是一种常用的食品加工方式,它可以赋予食品独特的口感和风味,从而使得煎炸食品受到消费者的普遍青睐[1-2]。
煎炸过程需要持久的高温条件,油脂经过反复油炸使用后,品质劣变严重,理想的煎炸用油应具有热稳定性好、价格合理、脂肪酸组成有利于健康等特点,但单一油脂并不能完全满足这些特点[3],将不同的油脂进行适当比例的复配,能够非常有效地提高油脂的热稳定性[4-6]。
电子自旋共振(electron spin resonance, ESR)也称电子顺磁共振,可以直接有效地检测自由基,灵敏度高,能够直接检测并不破坏样品[7],被广泛应用于脂质氧化[8-11]、食品辐射[12]、抗氧化[13]和食品加工[14]等领域。
利用ESR原位在线加热检测技术,可以实时检测复配油在高温下自由基的增长情况,从自由基生成的角度去考察不同复配油的热稳定性。
目前,对于ESR在油脂方面的应用主要集中在油脂氧化稳定性的研究和货架期的预测[15-17],而利用ESR原位在线高温加热检测技术探究油脂热稳定性的报道较少。
本文通过{5,5}单纯形重心设计方法对单一植物油进行复配,联合氧化稳定仪和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分别从氧化稳定性指数和自由基生成角度对复配油的热稳定性进行考察和研究,并通过实际油炸实验对复配油进行考察和验证,筛选出具有良好煎炸稳定性、价格合理、饱和度较低的复配油,为复配煎炸油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与试剂菜籽油、大豆油、玉米油,中粮油脂有限公司;花生油,无锡德合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米糠油,江苏欣盛植物油脂有限公司;高油酸花生油,金胜粮油实业有限公司,以上原料油均未添加抗氧化剂。
微量氧氛围中八乙烯基 POSS 低温( 180 ℃) 热氧老化机理研究*珏1** 张军营1,2*祝文亲1陈 凡瑞刘慧娟1林 欣王 程 ( 1 北京化工大学 碳纤维及功能高分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29)( 2 北京化工大学常州先进材料研究院 常州 213164)摘 要 通过 1 H-NM R,13 C-NM R,29Si-NM R 表征物质老化前后结构变化; 采用FTI R,MALDI-TOF ,ES R,TG-I R 联用,DSC 等分析手段跟踪老化过程中特征基团、分子量、活性中心、质量损失和焓变情况,对八乙烯基 POSS( OVPOSS ) 在 180 ℃ 微量氧气氛围的热氧老化行为进行了研究. 采用微量氧气方法以减少乙烯基基团热氧老 化过程中的过氧化反应,以观察可能存在的其他反应机理. 实验表明老化过程中不饱和双键逐渐转化成饱和 单键,老化过程存在 C 自由基中心和放热效应,且分子量增大趋势明显,质量变化略微,说明八乙烯基 POSS 在微量氧气氛围中的低温( 180 ℃) 热氧老化过程存在自由基聚合历程. 关键词 八乙烯基POSS ,热氧老化,自由基聚合 度,其 热 氧 老 化对材料的性能影响至关重 要. Scala 等[9]很早就发现在 200 ℃ 以下低温老化中, 聚乙烯基硅氧烷在热氧老化产物中的 C ,H ,Si 和 之前的原料的含量没有区别,并得出此老化过程 不存在双键从主链的脱落的结论. Voronkov 等[10]指出,八乙烯基笼型倍半 硅 氧 烷 ( 八 乙 烯 基 POSS ) 在 170 ℃ 下与氧气开始反应,放出热量,并 且 240 ℃ 之前物质中硅含量不发生改变. Cordes 等[11]在关于 POSS 的综述中提到,研究 POSS 的TGA 实验经常没有提及环境气氛,这使得热氧老 化研究结果变得复杂. 薛裕华和 Zhou 等[12,13]研究表明在 N 2 氛围下乙烯基 POSS 在 280 ℃ 之前是稳定的. F ina 研究了在空气氛围中各种 POSS的热氧老化,并猜测乙烯基树脂在 200 ℃ 的氧化过程中存在乙烯基的聚合反应,但由于氧气浓度 较高,这种可能发生的聚合反应被湮没于乙烯基 的过氧化反应之中,无法观察和证明. 综上所述, 关于聚乙烯基硅氧烷低温老化机理不十分清楚, 并且氧化气氛对于老化机理的研究非常重要.本文采用八乙烯基 POSS ( 或称 OVPOSS ) 为 模型化合物,在微量氧气氛围下研究了聚乙烯基 硅氧烷的低温热氧老化机理. 采用微量氧气气氛, 减少乙烯基基团的过氧化反应,以观察可能存在聚有机硅氧烷由于优良的耐热、耐候、电气绝缘性能,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密封、印刷、金属 浇铸等领域[1,2]. 随着科技的发展,对有机硅材料的使用温度和耐热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耐高温 有机硅材料在服役过程中,热氧老化对材料结构 和性能的影响变得明显,因而有机硅的热降解和 老化行为是人们一直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公认的聚硅氧烷的降解机理主要有: 解 扣式降解、热重排降解和热氧老化. 热氧老化是有 机硅最重要的老化形式. 与碳氢聚合物类似,聚硅 氧烷侧链有机基团易被氧化,从而发生热氧降 解[3 ~ 6]. 聚甲基硅氧烷在空气中、高温下热氧降解机理如图 1 所示,氧气进攻聚硅氧烷侧链的甲基,生成氢过氧化物中间体; 接着氢过氧化物中间体 分解生成大分子自由基 I 和 II ,然后 I 和 II 进一 步分解,并与氧气反应使聚硅氧烷发生交联,同时 生成甲酸、甲醛等小分子,导致交联密度增加,材 料变脆、变硬. Shimada 等[7]认为甲基最终被氧化脱出生成 CO 2 和 H 2 O 而引起交联.关于聚乙烯基硅氧烷的老化研究也有很多报 道,普遍认为在 400 ℃ 以上高温老化时机理也是 乙烯基被氧化脱除,最终生成二氧化硅[8]. 而对于聚乙烯基硅氧烷在 200 ℃ 左右低温区域老化研 究报道较少,这个温度区域很接近材料的服役温[8]* 2014-05-09 收稿,2014-06-19 修 稿; 国 际 科 技 合 作 专 项 项 目 ( 项 目 号 2012DF R40640 ) 和国家高 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 863 计 划, 2012AA03A205) 资助.**通讯联系人,E-mail : chengjue@ mail . buct . edu . cn ; doi : 10. 11777 / j . issn1000-3304. 2015. 14163zhangjy@ mail . buct . edu . cn 2526高 分 子 学 报 2015 年Fig . 1 The thermal oxidative aging process of polymethylsiloxane under high temperature分析测试核磁共振仪( NM R) ,Bruker Av400 MHz ,德国 的其他反应机理.1. 3 1 实验部分Bruker 公司,测试加热前后物质结构变化,CDCl 3 为溶剂;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仪( FTI R) ,5DXC , 美国 NICIOL 公司,取不同时刻反应产物进行 KBr 压片跟踪实验;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仪( MALDI-TOF ) ,ultrafleXtreme ,德国 Bruker 公司,测试方法: 取 100 mg / mL 2,5-二羟基苯甲酸 1. 1 实验原料和装置八乙烯基 POSS ( 99% ) ,美国 Hybrid Plastics 公司; 四氢呋喃( 色谱纯) 、二苯醚( 色谱纯) ,北京翰隆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高纯氮和含氧气体积 分数约占 2% 的氮气分别提供氮气和微量氧气氛 围,定制,北京如源如泉科技有限公司. 的四氢呋喃溶液,2 mg / m L NaI 的四氢呋喃溶液 和 2 mg / m L 反应产物四氢呋喃溶液 1 ∶ 1 ∶ 1 混合,抽去1 μL 混合液点涂于不锈钢基板上等待溶剂 挥发干净,采用 355 nm 波长、100 μJ 脉冲能量激 光在真空腔中进行不同时刻跟踪测试; 电子自旋 共振波谱仪( ES R) ,MS300,欧普申光电科技有限 公司,测试过程是将乙烯基 POSS 装入 5 mL 离心管中,加入自由基捕捉剂 PBN ( α-phenyl-t -butyl nitrone 苯亚甲基特丁基氮氧化合物) ,并溶于二 苯醚溶液,用氧气体积分数为 2% 的气体氛围鼓 入气泡约 15 min 后装入 ES R 毛细玻璃管中,设置温度 180 ℃ 进行原位测试; 热重红外联用仪( TG- I R) ,STA 409,德国 NETZSCH 公司,测试气氛为 定制氧气含量为 2% 的氮气钢瓶提供; 示差扫描量热仪( DSC ) ,STA449C ,德国 NETGSCH 公司,测 试气氛为定制氧气含量为 2% 的氮气钢瓶提供.2 结果与讨论老化实验过程八乙烯基 POSS 粉末在微量氧氛围下的 1. 2 1. 2. 1 热氧老化将体系抽真空 15 min 后用含氧量 2% 的 N 2 气体氛围充满体系,再将八乙烯基 POSS 在180 ℃加热 4 h .1. 2. 2 八乙烯基 POSS 溶液在微量氧氛围下的 热氧老化将体系抽真空 15 min 后用含氧量 2% 的N 2 气体氛围充满体系,再将八乙烯基 POSS 二苯醚 溶液在 180 ℃ 加热4 h . 八乙烯基 P OSS 粉末在高纯N 2 氛围下的 1. 2. 3 老化将体系抽真空 15 min 后用纯N 2 气体氛围充 满体系,再将八乙烯基 POSS 粉末在 N 2 严格保护 下在 180 ℃ 加热4 h . 1. 2. 4 八乙烯基 POSS 溶液在高纯 N 2 氛围下的老化将体系抽真空 15 min 后用纯N 2 气体氛围充 满体系,再将八乙烯基 POSS 二苯醚溶液在 N 2 严 老化实验现象2. 1 表 1 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严格 N 2 保护下,八 ,而在微量氧气 乙烯基 POSS 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下八乙烯基 P OSS 发生结构变化或是交联反应以致不能溶解. 说明微量氧气为引发结构变化的重 要因素.格保护下在 180 ℃ 加热4 h .27 1 期祝文亲等: 微量氧氛围中八乙烯基POSS 低温( 180 ℃)热氧老化机理研究Table 1 Aging phenomenon of OVPOSS powder and solution of OVPOSS in diphenyl ether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Reactants and phenomenonAging conditionOVPOSS powder Solution of OVPOSS in diphenyl etherMass constant( from 0. 98 g to 0. 94 g)OVPOSS became insoluble in chloroform whileit was soluble before aging.Mass constant( from 0. 98 g to 0. 95 g)OVPOSS was still soluble in c hloroformas before aging.N2 with low oxygenconcentration 180 ℃,4 hA lot solid was precipitated,which couldn’tbe resolved after cooling down.No solid was precipitated,and the substance collectedafter rotary evaporation was soluble in chloroform.Pure N2180 ℃,4 h八乙烯基POSS 老化结构和机理分析2. 22. 2. 1DSC图2 为乙烯基PO SS 分别在微量氧气和N2 气氛下程序升温时的DSC 曲线.从DSC 曲线可以看出,微量氧气下乙烯基P OSS 的老化过程有很明显的放热峰,而在N2 氛围下没有发现热量变化; 这表明在180 ℃时在微量氧气氛围中八乙烯基POS S 可能发生聚合反应.且微量氧气是引发聚合反应的必要因素.此种机理不同于文献[14,15]所述苯乙烯或是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自引发聚合机理.Fig.2 Programmed temperature and DSC curves of OVPOSS inthe N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and pure N22. 2. 2NMR图3 为纯乙烯基POSS 粉末在微量氧气存在下加热前后的固体1 H-NMR,13C-NMR,29Si-NMR谱图( 加热前原料以及加热后可能的聚合产物用相应示意图表示) .1 H-NMR中,加热后产物相比原料的明显区别在于,除了化学位移为δ= 6 左右的双键氢,在化学位移δ= 1 ~4 之间出现饱和烃氢峰位; 同样,13 C-NMR中,加热后的产物出现很多饱和键的化学位移为δ= 0 ~50 的碳; 29 Si-NMR中,很明显地看出反应后的产物在化学位移为δ-80 的不饱和键相连的硅还没有反应完全,同=Fig. 3 NMRspectra of OVPOSS powder before and afterheating in the N2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a) 1 H-NMR,( b) 13 C-NMR and ( c) 29 Si-NMR时出现大量化学位移为δ= -65 的饱和键相连的硅[16].3 组核磁谱图同时证实有不饱和键生成饱28高分子学报2015 年和键的反应发生.图4 为纯八乙烯基POSS 在N2 严格保护下℃加热后的固体13 C-NMR( 图4 ( a) ) 和29Si-180NMR( 图4 ( b) ) 谱图.从中看出,八乙烯基POSS在N2 严格保护下180 ℃加热后依旧存在的只是乙烯基的双键碳,相比原料没有变化.29 Si-NMR谱也表明依旧存在的只是硅乙烯基,相比原料没有变化.180 ℃N2 保护下与微量氧气气氛中八乙烯基POSS 加热产物的结构对比说明了微量氧气对于引发硅乙烯基聚合的重要作用.Fig.5FTIRspectra of OVPOSS heating under 180 ℃in theN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for d ifferent time加聚反应历程,微量质量的减少可能为POSS 的吸附水挥发所致.图7 为乙烯基POSS 在微量氧气下老化过程的TG-IR联用挥发物红外吸收3D图,测出3300 cm -1 以上以及1600 cm -1 附近强度不大的毛刺峰皆为水峰,2353 cm -1处为CO 吸2Fig. 4 NMRspectra of O VPOSS powder after heating under180 ℃ in the pure N2 atmosphere: ( a) 13 C-NMRand ( b)29 Si-NMRFig. 6 Programmed temperature and TGA curves of OVPOSSaging in the N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22. 2. 3红外光谱跟踪图5 为180 ℃微量氧气下乙烯基POSS 不同反应时间的红外谱图.其中,3059 cm -1处为CC—H 的碳氢伸缩振动,1602 cm -1 处为Si—CC 的碳碳伸缩振动,1402 cm -1处为Si—C C—H 的碳氢剪式弯曲振动,此3 组峰逐渐减少; 同时2987 cm -1处的饱和C—H 增多.同样表明不饱和双键生成饱和键的过程.2. 2. 4TG-IR联用图6 为乙烯基POSS 在微量氧气下老化程序Fig. 7 Three-dimensional FTIR spectra of the volatilesproduced by OVPOSS aging process in the N2 atmosphere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during the TGA test升温时的曲线,表明乙烯基经历TG A POS S180 ℃微量氧气历程时质量基本变化不大,符合291 期祝文亲等: 微量氧氛围中八乙烯基 POSS 低温( 180℃ ) 热氧老化机理研究 收,吸收强度皆不超过 0. 05; 同时在 2700 ~ 3100 cm - 1 之间没有碳氢伸缩振动吸收,断定没有有机 物生成. 同样表明乙烯基 POSS 在此微量氧气老 化过程符合加成聚合历程,没有小分子生成. 2. 2. 5 ES R℃ 微量氧气下乙烯基 POSS 体系中,获得了如 180 图 8 的 ES R 信号( α =1. 66 mT ,α = 0. 35 mT ) . N H 由此可知,该反应体系中存在碳自由基中心. 另外 由图 8 可以看出,ES R 谱图的半峰宽较大,说明体 系中存在氧气. 同时该结果表明该聚合过程中有 自由基产生,因此该聚合过程为自由基聚合历程.在 N -叔 丁 基-α-苯 基 硝 酮( PBN ) 存 在 下, Fig . 8 ES R spectrum of OVPOSS captured by PBN2. 2. 6 MALDI-TOF图 9 中曲线分别为乙烯基 POSS 在 180 ℃ 微 量氧气下老化时间分别为 5,10,110,200 min 的 3000 ~ 12000 区段的质谱图,可以明显看出分子 量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而增大,直观表明此过程 下聚合反应的发生.综上,我们提出八乙烯基 POSS 在 180 ℃ 微 量氧气氛围的热氧引发自由基聚合机理,如图 10 所示.结论通过八乙烯基 POSS 老化实验现象和老化产 物结构的各种分析结果,一致得出不饱和双键在3 Fig . 9MALDI-TOF curves of OVPOSS aging in the N 2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for different timeFig . 10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process of O VPOSS at 180 ℃ in the N 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较低温度和微量氧气老化下转变为饱和单键,且 体系中存在碳自由基中心,分子量随反应时间延 长而增加的结论. 乙烯基聚硅氧烷的热氧降解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机理,但通过实验表明其中存在较低温低氧氛围下的氧引发自由基聚合机理. 此 研究结果丰富了聚硅氧烷的老化机理.30高 分 子 学 报 2015 年REFE RENCESWang Qingzheng ( 王清正) ,Shi Tong ( 师彤) ,Xie Zemin ( 谢择民) ,Sun Xian ( 孙羡) ,Wang Jinting ( 王金亭) ,Li Guangliang ( 李光亮) . Acta Polymerica Sinica ( 高分子学报) ,1994,( 5) : 573 ~ 577Jiang Jian ( 蒋舰) ,Zhen Zhimin ( 郑知敏) ,Peng Wenqing ( 彭文庆) ,Xu Caihong ( 徐彩虹) ,Xie Zemin ( 谢择民) . Acta Polymerica Sinica ( 高分子学报) ,2002,( 5) : 623 ~ 627Liptay G ,Nagy J ,Borb él y-Kuszmann A ,Weis J C . J Therm Anal Calorim ,1987,32( 6) : 1683 ~ 1691 Grassie N ,Macfarlane I G . Eur Polym J ,1978,14( 11) : 875 ~ 884Grassie N ,Macfarlane I G ,Francey K F . E ur Polym J ,1979,15( 5) : 415 ~ 422Fu Shanju ( 付善菊) ,Han Zhewen ( 韩哲文) ,Wu Pingping ( 吴平平) . Polymer Bulletin ( 高分子通报) ,2001,( 1) : 40 ~ 47 Shimada A ,Sugimoto M ,Kudoh H ,Tamura K ,Seguchi T . IEEE T Dielect EL IN ,2014,21( 1) : 16 ~ 23 Fina A ,Tabuani D ,Carniato F ,Frache A ,Boccaleri E ,Camino G . T hermochim Acta ,2006,440( 1) : 36 ~ 42 Scala L ,Hickam W . Ind Eng Chem ,1958,50( 10) : 1583 ~ 1584Voronkov M G ,Lavrent 'yev V I . Top Curr Chem ,1982,199 ~ 236Cordes D B ,Lickiss P D ,Rataboul F . C hem Rev ,2010,110( 4) : 2081 ~ 2173Xue Yuhua ( 薛裕华) ,Gu Xueping ( 顾雪萍) ,Feng Lianfang ( 冯连芳) ,Wang Jiajun ( 王嘉骏) ,Hu Guohua ( 胡国华) . Journal of ZhejiangUniversity : Engineering Science ( 浙江大学学报: 工学版) ,2007,41( 4) : 679 ~ 682Zhou Z ,Zhang Y ,Zeng Z ,Zhang Y . J Appl Polym Sci ,2008,110( 6) : 3745 ~ 3751 KhuongK S ,Jones W H ,Pryor W A ,Houk K N . J Am Chem Soc ,2005,127( 4) : 1265 ~ 1277 SrinivasanS ,Kalfas G ,Petkovska V I ,Bruni C ,Grady M C ,Soroush M . J Appl Polym Sci ,2010,118( 4) : 1898 ~ 1909 Loy D A ,Baugher B M ,Baugher C R,Schneider D A ,Rahimian K . Chem Mater ,2000,12( 12) : 3624 ~ 363212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16 The Thermal Oxidative Aging Mechanism of Octavinyl-POSS at Low Temperature( 180 ℃) in the N 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Wen-qin Zhu 1 ,Fan Chen 1 ,Rui Wang 1 ,Hui-juan Liu 1 ,Xin Lin 2 ,Jue Cheng 1* ,Jun-ying Zhang1,2*( 1Key Laboratory of Carbon Fiber and Functional Polymer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Beijing 100029 )( 2 Changzhou Institute of Advanced Material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emical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164)Abstract The thermal oxidative aging process of octavinyl-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 OVPOSS ) heated at 180 ℃ in the N 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ries of instrumental analyses . 1H-NM R,13C-NM R,29Si-NM R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before and after this process ,while FTI R,MALDI-TOF ,ES R,TG-I R,DSC were used to monitor the changes of characteristic groups ,molecular weight ,active species ,mass loss and enthalpy . The method of aging process in the N 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would decrease peroxidatic reaction of the double bonds ,only to clarify other mechanisms in this process .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double bonds transformed to single bond in this process and C free radical center was verified ,as well as the exothermic efficiency ,little weight loss and increasing of molecular weight . The conclusion was drawn that the free-radical polymerization exists in t hermal o xidative a ging p rocess o f OVPOSS at low temperature ( 180 ℃ ) in the N 2 atmosphere with low oxygen concentration . This research may enrich the thermal oxidative aging theory of polyvinylsiloxane . KeywordsOctavinyl-polyhedral oligomeric silsesquioxane , Thermal polymerizationoxidative aging , Free-radical* Corresponding authors : Jue Cheng ,E-mail : chengjue@ mail . buct . edu . cnJun-ying Zhang ,E-mail : zhangjy@ mail . buct . edu . cn。
n-叔丁基-α-苯基硝酮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11H17N3O3。
它是一个无色到浅黄色的固体,具有辛辣刺激的气味。
以下是关于n-叔丁基-α-苯基硝酮质量的一些内容:1. 理化性质n-叔丁基-α-苯基硝酮在常温下为固体,可以溶解在一些有机溶剂中,例如乙醚、丙酮和苯等。
它具有较高的燃点和爆炸极限,属于易燃物品。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防火防爆。
2. 生产工艺n-叔丁基-α-苯基硝酮的生产工艺通常包括硝化反应和结晶纯化工艺。
硝化反应是将苯胺和硝化混合酸(浓硫酸和浓硝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硝基苯胺,然后将硝基苯胺与叔丁基过氧化物在硫酸存在下反应,生成n-叔丁基-α-苯基硝酮。
生产工艺需要在严格的安全生产标准下进行,以确保操作人员和生产设备的安全。
3. 应用领域n-叔丁基-α-苯基硝酮作为一种重要的硝化剂,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领域。
它可以用作合成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中间体,还可用于制备具有生物活性的药物。
4. 质量控制n-叔丁基-α-苯基硝酮作为一种有机化合物,其质量控制是十分重要的。
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化合物的纯度和杂质含量,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对于n-叔丁基-α-苯基硝酮的储存和运输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 安全风险n-叔丁基-α-苯基硝酮作为易燃物品和爆炸物品,具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在使用和操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安全生产规范进行,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n-叔丁基-α-苯基硝酮作为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生产、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以确保其安全可靠地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科研领域。
n-叔丁基-α-苯基硝酮 (Tert-Butyl-alpha-phenyl-nitrone, TBN)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硝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医学研究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作为一种有机合成中的重要中间体,n-叔丁基-α-苯基硝酮在各个领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N—叔丁基—a—苯基硝酮的合成及表征
目的研究优化N-叔丁基-a-苯基硝酮的合成方法。
方法采用羰基化合物与胺脱水的方法,以苯甲醛,叔丁胺、氯过氧苯甲酸等为原料合成目标产物N-叔丁基-a-苯基硝酮(TM),通过熔点测定、核磁及质谱分析表征其化学结构,研究了不同溶剂、不同原料、不同反应摩尔比对转化率和纯度的影响。
结果获得最优化的合成路线和处理方法,产物结构鉴定与N-叔丁基-a-苯基硝酮(TM)一致,纯度大于98%。
结论采用此种合成方法成本低、纯度高,经济可行。
标签:硝酮;N-叔丁基-a-苯基硝酮;合成;核磁;质谱
硝酮类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结构已成为构建分子骨架的重要化合物,是合成含氮、氧杂环化合物吡咯烷、哌啶、吡咯啉士啶、异嗯唑啉等一系列化合物的中间体,广泛应用于制药、化工、农药、自旋补集技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对于硝酮类化合物的合成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N,N-二取代羟胺氧化法,缺点:原料转化率低,产物收率低;(2)肟与卤代烃的反应,该种合成方法得到的往往是硝酮和肟醚的混合物,缺点:收率较低,难分离;(3)噁丫丙因重排法,生成酰胺等副产物多;(4)N-烷基羟胺与羰基化合物的反应,该法是目前合成硝酮最常用的方法,但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在不同的条件下,所得硝酮的收率和质量不同,并且产物易于分解和聚合;(5)N-甲羟胺硫酸盐和芳香族羰基化合物等。
本研究在总结经验和查阅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不同的合成方法和特定化合物的特性,设计从羰基化合物苯甲醛出发,合成了一种硝酮类化合物N-叔丁基-a-苯基硝酮。
同时对中间体和目标产物进行了纯度测定和结构表征。
并讨论了溶剂、原料反应摩尔比对反应体系及产物纯度和收率的影响。
得出了最适宜的溶剂及最优化的反应配比,得到了高纯度的目标产物。
1材料与方法
1.1试剂与仪器
BRUKER ARX-300型核磁共振仪;SHIMADZU高效液相色谱仪;SHIMADZU气相色谱仪;上海光学仪器厂X-4数字显示显微熔点测定仪。
间氯过氧苯甲酸(上海彤源化工有限公司);叔丁胺(上海振品化工有限公司);苯甲醛、二氯甲烷、甲苯(天津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苯(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1.2方法
设计以苯甲醛和叔丁胺为原料,通过脱水反应生成中间体I-i,再与间氯过氧苯甲酸反应生成I-2,最后在甲苯回流得到目标产物TM。
本实验分三步进行,
反应路线如下(图1)。
第一步:脱水反应。
于500mL三口瓶中,磁力搅拌,低温冷凝,氮气保护下加入苯甲醛(34.8g,0.328m01)。
当低温冷却循环泵冷却至零下时,将叔丁胺(30g,0.492mol)通过一次性注射器冷凝将其注入反应瓶中,油浴温度控制在50℃,反应约2h;通过一次性注射器加入苯60mL,缓慢升温至110℃,通过分水器带水。
冷却反应液,蒸馏除去溶剂,减压蒸馏得到无色液体产物37.0g,收率70.1%,气相色谱含量99.5%。
反应通过分水器中分出水量的多少跟理论值的比较来判断反应终点。
第二步:环氧化反应。
于2L三口瓶中,冰浴下加入苯(300mL)、间氯过氧苯甲酸(47g,0.191mol,含量70%),将I-1(30g,0.186mol)的苯(100mL)溶液通过恒压滴液漏斗在2h内滴入反应瓶中,滴毕,水浴加热控制温度约40℃,TIE监测反应进程,反应约需20h。
在反应过程中,加入500mL二氯甲烷助溶,以使反应更充分。
反应过程以TLC薄层色谱法来实时监控。
将反应液冷却,过滤,白色固体滤渣为间氯苯甲酸,将滤液低温除溶剂二氯甲烷,剩余黏稠物用石油醚洗涤,过滤。
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石油醚和苯,剩余残留物油泵减压蒸馏收集70~72℃馏分得到I-25.0g,收率45.5%(扣除未反应的I-1)。
第三步:氮氧化反应。
于100mL三口瓶中,加入1-2(5.0g),加入精制无水甲苯40mL,搅拌加热回流。
反应约8h。
将反应液冷却,减压蒸馏除去溶剂甲苯,得到红褐色黏稠状液体,冷冻,得到稍粘黄色固体产物,过滤,用石油醚洗涤固体,得到TM3.1g收率约62%。
反应过程以TIE薄层色谱法来实时监控。
1.3结构表征与分析
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出峰位置和质谱碎片峰对反应得到的中间体和产品进行了结构的鉴定;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了产品的纯度,并利用熔点仪测定了熔点。
I-1的结构鉴定见图2。
1-2的结构鉴定见图3。
TM的结构鉴定和纯度测定见图4~5。
使用熔点测定仪测定了目标产物的熔点:75~77℃,与文献一致。
通过HPLC 进行纯度检测,纯度达到98%。
2结果
本研究所设计的合成路线中,第一步反应为关键反应,对目标产物合成至关重要。
反应溶剂、起始物料配比对反应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下面针对不同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进行了探索。
2.1溶剂的影响
第一步反应中,加入甲苯后控制温度为110℃,使用不同溶剂等条件进行反应。
用甲苯为溶剂,I-1的质量分数较低。
通过实验检测,副反应较多,与中间体产物I-1极性相当,后处理难于分离,故舍弃。
因此,采取以苯为溶剂。
分水器中提前加入苯,可增加转化率。
原因为叔丁胺沸点较低,虽与苯有部分互溶但其密度小于苯,可继续与原料苯甲醛反应。
见表1。
2.2物料不同配比的影响
第一步反应中,溶剂为苯,采用不同物料配比进行实验。
从实验中,可以得出摩尔配比S1(苯甲醛):S2(叔丁胺)=1:1.5为最佳反应物料比。
见表2
3讨论
对于硝酮的合成文献记载虽有多种方法,但副产物较多,难于分离,并且最终产物易变质。
本文所提的路线中,第一步反应采用加气球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密闭能很好的避免因反应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有危险的存在,并且在此步中,分水器的使用充分考虑到叔丁胺易于挥发的特性,故在分水器中提前加入苯至支管处,虽叔丁胺、苯及产生的水有部分互溶,但大部分叔丁胺还能继续回到反应体系中参与反应。
使用该方法成功的制备了N-叔丁基-a-苯基硝酮,并利用色谱、质谱和核磁对进行了结构的鉴定和纯度的测定,结果显示产物纯度在98%以上,结构与N-叔丁基-a-苯基硝酮一致,该方法物料利用度高,分水器和气球均是极其简单的设备,但是他们的使用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得到了符合要求的最终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