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5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刍议
摘要: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分析解读作家作品为主的活动。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们大多数语文教师在讲授课文时一般都是采取自我为中心的“满堂灌”、“填鸭式”教学为主的方式,样做不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以及促进学生均衡有个性发展没有半点益处,反而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文就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按教学原则和规律,选择恰如其分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谈谈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提升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25-01
语文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学方法既有传统的,也有创新的,好不好全在于使用是否得当。
不能模式化。
要根据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选择教学方法。
下面我谈三点:
一、读写结合要讲求实效
新课标下的初中语文教学比赛,一位老师教学人教版的《云南歌会》。
在引导学生分析课文内容,感悟文章情感之后,老师要求学生进行肖像描写,描写一位老师或学生,同学们在听了描述后,要知道描述的是谁。
为了让学生有一个可模仿的范例,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两段肖像描写:一是课文《云南歌会》第三段中的内容,一是课文《边城》(节选)描写翠翠的一段话。
从实际情形看,训
练的目的没有达到。
学生没有按老师提供的材料仿写,而是随心所欲,按照自己想写的方式来写。
利用适宜模仿的课文进行片段练习,或者整篇文章的练习,是一种教学常态。
只要把握得好,是能收到实效的。
但是我们不能图形式,走过场,为读写结合而读写结合,而不管课文内容是否适宜模仿。
模仿对象没选好,不仅达不到训练的目的,反而浪费时间。
上述那位老师所选的两个片段均不适宜初二学生模仿。
《云南歌会》第三段的描写的肖像不是某一个具体的云南妇女的,而是脸谱化的肖像。
《边城》(节选)中没有一处纯粹的关于翠翠的肖像描写。
如何描写,老师也没有加以分析指导,这就让学生感到有点为难。
很显然老师的教学目的难以凸显,教学实效也就大打折扣了。
读写结合,要看读的和写的能否结合,不能结合,不可勉强;能够结合,要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还要注重方式方法的指导。
二、分析文本勿离开语境
听一位老师上《山居秋暝》一课,老师引领学生分析大多很到位,师生互动,教师点拨,都不错。
但是老师对“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分析则有点牵强,说是诗人关心劳动人民的疾苦,体现了诗人的悲悯情怀,希望同学们也要学会关心劳动人民。
韩愈在《师说》中指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在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中,别忘了对学生的情感熏陶和价值观的培养。
这要求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注意把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决不能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进行。
山居秋暝》是古代描摹山水的名篇,
作者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这儿既有环境的美,也有人物活动的美。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描绘的是一群村姑洗罢衣服踏月归来,顺流而下的渔舟划浆的声音打破了夜晚的宁静。
诗人要写的是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们。
描写这样一幅纯洁美好的生活场景,跟诗人要表达的情感有关。
类似此诗的描写在唐诗中不乏其例。
如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建的《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等等,都是很好的例子。
但是,硬要从上述诗歌中分析出诗人对劳动人民生活疾苦的关系,诗人具有悲悯情怀就有些不当了。
倒不是说古诗中没有这种诗,有代表性的莫过于诗圣杜甫的诗歌,他的著名的《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很充分地体现了这种情怀。
我们不但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情感教育,还应教会学生从课文中自觉接受这种教育。
还应教会学生深入到课文的本质之中,从不同的内容中感受不同的情感。
千万不能从任何课文中都能读出关心劳动人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来。
三、教学方法不能定于一尊
某地学校有一位语文老师,大学毕业出来工作才两年。
有老师说她上课不讲规矩,跟一般的老师上法不一样,学校领导听了她的课后也有同感。
最近,安排其上教研课,上的是《胡同文化》,她讲的时间较多,但也有提问,也有学生讨论。
听课的老师和领导几
乎都认为,课堂气氛热烈,但是教法单一、传统。
再从她的教学效果看,挺不错的。
两年来上了两个年级,无论是平时考试还是期末考试,两个班成绩在其所教年级的十多个班中,总是名列前茅,这又让有的老师困惑。
但是老师们对那位老师教法的否定,又让那位老师没有信心,书该怎么教?
传统的教法有什么不好?难道凡是传统的都应该抛弃吗?不是的。
在我们今天的课堂上,到处能看到传统教法的影子,要求学生注重背诵,注重积累;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都是很好的传统教法。
只要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利于学生的精神成长的,我们都应该继承和发扬。
我们并不反对教法的创新,反对的是在教法上的形式化的追求。
在所有的学科中,恐怕只有语文的教法最多。
你今天弄出个“××法”,他明天就总结出“××步骤”。
这种教法好,被推广,老师还没有适应,忽啦,又一种新的教法给介绍来了,让老师们眼花瞭乱。
有个性的、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一般不会受什么影响,可不少的老师,尤其是年轻老师心中的那点自信恐怕已被折腾得差不多了,只好诚惶诚恐,紧跟形势,疲于奔命。
不少语文老师感叹:越来越不会教书了,大概有此缘故吧。
这究竟是不是语文老师的一种悲哀?
那位老师就是这样,尽管自己的教学效果不错,但是教学方法不合流,自己也快动摇起来。
她应该坚持自己的教法,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干嘛非要被同化?我以前所在的一所学校,一位政治老师上课语速极快,就像打机关枪。
开始,学生几乎听不懂,一旦适
应了,都觉得这位老师教得好,高考成绩就是最好的证明。
后来,这位老师被调到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了。
一切教学方法的选择和使用,都应从实际出发,这里的实际指的是教材实际,教学实际,学生实际和老师实际。
舍此,奢谈教学方法,则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