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doc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教案.doc

一、实验目标:

1、知道大自然有种类繁多的有生命的物体,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

物。知道生物体的基本特征和基本需求。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能够运用文字、图

表等记录有关观察、调查的结果。能够有目的地交流研究活动

的方法与结果。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生命是多种多样

的。意识到生命是宝贵的,要珍爱生命。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绳子、尺、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一)、引入:

你喜欢什么植物?你对树进行研究过吗?从书上的照片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有没有到一棵大树前观察过?想去观察吗?

一、小组讨论心目中有关树的信息,并记录在纸上。

(1)学生讨论(四人一组)自己心目中的树。

(2)把讨论的信息写于纸上。

二、怎样观察一棵大树。

(1)如果你在来到一棵大树下,你想观察什么?学生讨论。

(2)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学生讨论。老师讲述观察要有序、

有计划,并把观察得来的信息记录在纸上,以供以后研究用。

三、带动学生到大树前,开始活动。

(1)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到事先选好的大树下。

(2)学生根据自己想好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观察大树。

(3)要学生把观察到的内容写在记录纸上。

四、让学生通过讨论后,知道看与观察的不同。

四、实验结论:

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结构特点,都需耍水分,空气、阳

光等生命需求,都能长大。

1、观察植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牛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植物之间也有许多的相

同和不同之处。

二、教学器材:

记录纸绳子、尺、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一、从整体认识植物

1、了解学生事先观察到的校园植物:说说你认识的校园里的植物有哪些。

(可说名称,也可描述外形。)

师生交流。

2、指导如何观察,提出观察要求:下面我们要到校园里去观察这些植物。

出示表格,讲解要求。里的植物名称生长环境生长特点

(可以写也可以画)高矮排队

(按由矮到高顺序排出)

3、学牛实地观察,教师随时指导。

4、汇报交流。

5、小结:植物的外部形状是各种各样的。

二、从局部认识植物

1、提出观察任务:我们要去观察不同植物的相同部位,有树皮、树叶和花。

2、讲解如何观察树皮:先摸,有什么感觉?再拓树皮,看拓下来的图案有

什么不同?

3、讲解如何观察树叶:在树枝的一个节上看叶子是怎样长的?把它画下

来。

4、讲解如何观察花:比较两种花形状的不同,也把它画下来。

5、师牛观察后交流。

6、提出问题,进行思考:我们观察到的植物有哪些相同点?

(集中在都有根、茎、叶、花、种子等结构特点上,都需要水分、空气、阳光等生命需求上,都能长大,都要呼吸……)

三、认识植物多样性,给植物分类

1、提问:你认识这些植物吗?还认识哪些植物?

2、谈话:我们来给它们分类,说说你想怎样分类。

四、实验结论:

校园里有各种各样的植物,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不同的植物。

一、实验目标:

1、观察动物,并能描述出它的形状与特征。

2、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3、体会到对有生命的物体进行探索的兴趣。意识到动物之间也有许

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放大镜

三、实验步骤

1、观察蜗牛。

2、观察蚂蚁、观察鱼。

用同样的方法观察蚂蚁或鱼。

概括小动物的共同特征

1、谈话:我们仔细观察了蜗牛、蚂蚁和鱼,它们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比较?

3>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

四、实验结论

动物都需要呼吸,要水分,会繁殖、会长大、会死亡。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比较,找出植物和动物之间的相同与不同之处,通过人与黑猩猩的比较了解人与动物的血缘关系,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去观察、去比较,掌握对比的方法。

二、实验器材:

记录纸、放大镜

三、实验过程

同学们,上两节课我们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了植物和植物之间、动物和动物之间都有许多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接下來探讨一下植物、动物和人之间的不同与相同。

人与黑猩猩的比较

四人小组间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看法,并把小组的意见填写到下

面的表格中。比一比看,哪个小组完成得最漂亮。

人与黑猩猩的

相似之处人和黑猩猩的

不同之处

吃东西人会制造东西

生孩子人会说话

都可以走路黑猩猩会爬树

U!

人类也是自然界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要爱护大自然,保护动物, 珍惜植物,把自己也看作大自然的一份子。生命的世界包含了我们所看到的一切自然界中存在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

实验名称《小草喝水》

一、实验目标:

认识水的作用,了解常见物体的含水量。

二、实验仪器

水500ML烧杯

三、实验步骤

因为有你,小草变得嫩绿;因为有你,鱼儿游得欢畅;……因为有你,地球才这样美丽。

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方法:将小草植入一个玻璃瓶子中,在瓶内倒入100毫升的水

再在水上滴一层水以防止水分蒸发,然后进行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

把观察结果写在记录纸上。

四、实验结论

生命离不开水,水就像母亲的乳汁一样,哺育着地球上所有的生命O

实验名称《会爬的水》

一、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实验仪器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三、实验过程: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四、实验结论:

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实验名称:会团结的水

、实验目标:

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

步认识,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二、实验仪器

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

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三、实验步骤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

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而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记录。

为什么杯子里的水已经满了,还能再装下几枚曲别针,装入曲别针后, 杯面上的水为什么会鼓出来但是又不会流下来?

四、实验结论

水具有使其表面尽量缩小的力,这就叫做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名称:《认识常见材料的性质》

一、实验目标:

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实验仪器

纸、木头、金属、塑料、放大镜

三、实验步骤

(1)、我们认真观察了教室里许多物品,它们的材料多种多样,有纸、木头、金属、塑料等材料做成的,这些材料都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材料,我们身边的物品都是由各种各样的材料制成的,今天就来研究研究他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同学们可以观察自己的球鞋或者其他物品,研究他们制作的材料。

(2)、学生分组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研究,做好记录。

(3)、汇报研究结果。

四、实验结论

材料有天然材料和人造材料

实验名称:《比较天然材料与人造材料的不同》

一、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能够根

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认识一些常见的纺织品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知道这

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二、教学仪器:

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烧杯、滴管、托盘、打火机、锡子、显微镜或放大镜;活动记录表。

三、实验步骤:

我们了解了我们生活中最常用到的材料纸。但许多地方用纸作材料是不可行的,今天我们就來认识我们生活中另一种不可缺少的材料,我们穿的衣服都是由它们织成的。

1、认识各种各样的纺织材料。

2、常见的纺织材料织成的。不同的材料织成的布可以做成不同的衣

物,比如:有棉布衣物、羊毛衣、尼龙伞、丝绸衬衫和领带等。

3、讲述:同学把自己穿的衣服脫下来,认一认上面的标记,你知道

这些衣物是由什么纺织材料织成的吗?

4、学生分组进行,通过纺织材料的标志来识别不同的纺织材料。

四、实验结论:

棉、尼龙、羊毛、涤纶、聚脂……,尼龙是世界上最早的人工合成纤维,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 第一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一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我们都是科学家 实验序号: 1 9.12 实验名称:做纸鹦鹉 实验仪器:一张彩色卡纸、铅笔、水彩笔、剪刀、回形针 实验过程: 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二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二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我们眼中的生命世界 实验序号: 2 实验名称:观察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所需仪器:蜗牛、蚂蚁放大镜、菜叶子、玻璃瓶、玉米粒实验类型:分组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3、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三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一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3 实验名称: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仪器:蔬菜、水果等食物、菜板、纱布、榨 汁机、水果刀、烧杯、弹簧秤 实验过程:1.把带有完整根的小草放入试管中,装入适量水。 2.在水面滴入几滴油,防止水分蒸发 3.每天观察液面的变化 实验结论: 第四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4 实验名称: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所需仪器: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水、直尺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 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小草每天“喝”多少水试管、橡皮泥、植物油、根系发达的植物、 水、直尺 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五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5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毛细现象 所需仪器:烧杯、纸巾(或棉布条)、红墨水 实验类型:演示和分组 实验过程:1、把学生按每五人一组分开,进行实验。 2、观察水的毛细现象 3、让学生交流实验结果。 4、学生相互交流各自的体会。 第六次实验记录 单元:第三单元 课次:第三课 实验内容:生命之源——水 实验序号: 6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师备课本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学科:科学 年级:三年级 教师:

第一单元植物 单元目标: 1.发展他就植物的兴趣。 2.感受植物的多样性,配用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3.培养对植物生存需求的敏感性。 4.培养保护自然环境中的植物的意识。 5.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教学重点: 发展探究植物的兴趣,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培养对不同形态植物的研究兴趣。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以观察结果为出发点,实事求是追求结果的态度。 单元总课时:七课时 1.1我看到了什么授课时间年月日 教学目标 1、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2、学生能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3、学生意识到从图片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重点: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教学难点: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教前设想:学生知道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懂得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教学模式流程: 一、预习导学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精讲点拨 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 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三、当堂训练

青岛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题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实验题 ★实验(1)名称:探究鱼身体表面黏液对鱼生存的影响 实验材料:气球、洗洁精、水 实验步骤: 1、给气球装满,摸一摸气球的表面。 2、在气球表面涂上,再摸一摸。 3、比一比两次触摸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实验结论:鱼身体表面的黏液有助于减小鱼游泳时水对它的,有助于鱼的生存。 ★实验(2)名称:植物的根吸收水分实验 实验材料:试管、水、胶塞、棉花、植物油、植物。 实验步骤: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把植物放入试管中。 2、在试管中,防止水分蒸发,同时固定好植物,并在管壁水面处做标记。 3、把植物放在向阳处,观察试管中液面的变化。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有的作用。 ★实验(3)名称:茎运输水分的实验 实验材料:凤仙花(芹菜)、水、红墨水、矿泉水瓶、小刀。 实验步骤: 1、剪取一根凤仙花枝条。 2、在装有水的矿泉水瓶里滴入红墨水。 3、把凤仙花枝条插入矿泉水瓶中。 4、将插有凤仙花枝条的矿泉水瓶放在阳光下,有利于促进水分的吸收,从而使红色染液迅速上升到叶脉。 5、当看到叶脉微红时,从瓶里取出枝条,用清水冲洗,把茎分别横切和纵切,观察现象。实验现象:看到被染红,其他部分没有被染红。 实验结论:。 ★实验(4)名称:探究叶表面是否有气孔的实验 实验材料:刚采摘的叶子、热水、烧杯、镊子、水温计等。 实验步骤: 1、把热水倒入烧杯中。 2、等热水的温度达到70摄氏度左右时,把叶子浸入水中。 3、观察叶的表面有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浸入热水中的叶子表面有。 实验结论:。

★实验(5)名称:探究土壤成分的实验 实验材料:烧杯、水、玻璃棒、三脚架、酒精灯、火柴、铁盘、土壤。 实验步骤: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观察有什么现象。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进行搅拌,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出现什么现象。 3、把土壤放在铁盘里,用酒精灯加热,有什么现象?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 1、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会发现有冒出,说明土壤里含有空气。 2、把土壤放进盛有水的烧杯里,进行搅拌,然后静置沉降,发现土壤分层沉降,下层是,上层是。说明土壤中有和。 3、把土壤放在铁盘里加热,发现,有味,土壤颜色。说明土壤中有。 ★实验(6)名称:土壤的渗水性实验 实验材料:沙质土、黏质土、壤土、3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铁架台、细纱布、3个同样大小的烧杯、水、3个标签。 实验步骤: 1、把3个同样大小的去底塑料瓶用纱布扎好口,倒放在支架上,并分别加入同样多的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贴好标签。 2、取3个同样大小的烧杯,分别放在3个瓶子下面。 3、向3个瓶内同时倒进同样多的水,观察3种土壤渗水的快慢。 实验现象:沙质土渗水速度,黏质土渗水速度,壤土渗水速度。实验结论:沙质土渗水速度,保水性能;壤土渗水速度,保水性能;黏质土渗水速度,保水性能。 ★实验(7)名称:空气占据空间吗 实验材料:玻璃杯、水槽、水、纸。 实验步骤:1、在杯子底部塞紧一团干燥的纸 2、将杯子口向下,竖直压入水中,直至没过杯底,再竖直提起,擦掉杯口的水,观察纸团湿了吗? 3、再把杯子竖直压入水中,在水中慢慢倾斜杯子,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1、第一次放入水中,纸团。 2、第二次放入水中,杯子里有冒出,纸团。 实验结论:我们身边到处都有空气,空气。 青岛版三上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设计 【导语】科学是人类探索、研究、感悟宇宙万物变化规律的知识体系,是对因果的探索,追求真理,科学是认真的、严谨的、实事求是的,同时,科学又是创造的。 常见材料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

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探访蚯蚓的家目标: 知道土壤的构成;能提出问题,初步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能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愿意合作与交流,教育学生要珍爱生命。 准备: 蚯蚓、学校附近的土壤、放大镜、小铲子、透明杯子、塑料袋或纸袋、水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选择问题 (1)引入活动。 教师课前捉几条蚯蚓,上课时出示蚯蚓并提出问题:“认识这是什么吗?”“蚯蚓的家在哪儿?”当学生回答出“土壤”之后,接着引导他们思考“关于土壤我们已经知道些什么?”根据回答我们可以

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 一单元 一、实验名称:研究人眼的“视觉暂留”现象 实验材料:一张长30厘米,宽10厘米的白纸,彩色笔,长杆铅笔9(用来卷纸条) 实验方法: 1、将准备的白纸对折。 2、在对折的两张纸条上分别画上大小相同,神情不一的小人。 3、把上面的一张纸条紧紧的卷在一枝铅笔上。 4、左手按住纸条上部,右手拿着铅笔,让上面的纸条随铅笔不断地快速伸展,卷曲,注意观察发生的现象。 我的发现:小人动起来了。 结论:这是人眼的一种暂时记忆能力——“视觉暂留”造成的。 二、实验名称:探究纸鹦鹉“站立”的秘密 实验材料:一张红色彩纸、回形针、铅笔、彩笔、剪刀。 实验方法:(一)先做一只纸鹦鹉 1、从活动记录上描下鹦鹉图形,并用剪刀沿边线剪下来。 2、将剪下的鹦鹉图形贴在红色彩纸上,沿轮廓剪

下。 (二)试试让纸鹦鹉站起来 1、把回形针插在纸鹦鹉身上,看看回形针放在哪里,纸鹦鹉可以“站” ,在指环上不掉下来。 我的发现:我发现回形针放在支撑点的下面,纸鹦鹉就能“站”在指环上不掉下里。结论:纸鹦鹉“站”在指环上不掉下来的秘密是(重物放在支撑点的下面,使 纸鹦鹉上轻下重,保持平衡的缘故。) 三单元 一、实验名称;小草每天“喝”多少水 实验材料:一株完整的小草,大试管,试管架,小铲,少许油,水,直尺,橡皮泥 实验方法:1、先用小铲挖一株完整的小草,尽量不要伤到小草的根。 2、把小草根放进大试管中,试管中加水,水面滴少许油,再用橡皮泥封好口,防止水分蒸发。 3、用直尺测量水面的的高度,做好记录。 4、坚持观察一周做好观察记录。 5、比较记录结果。 我的发现:水面高度逐渐下降。 结论:植物每天要“喝水”,生命离不开水。

青岛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完整版

科学教案 青教版三年级上册

全册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遵循《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内容的选编上,力求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顺应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基础性的、浅显的科学活动作为学生探究活动的主题,同时注重对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的整合。 本册教科书主要围绕“走进科学”、“亲历科学”、“自主探究”三个专题选择内容,构建了《科学在我们身边》、《我们怎么知道》、《水的科学》、《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我们周围的空气》五个单元,最后是《研究与实践》,共22个课题,32课时。 各单元均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线索切入到基础性的、规范的科学探究活动之中。 本册教科书从整体上看,所选内容似乎没有形成明显的知识体系,只是以生活经验及其相关链接构建单元。但教科书的灵魂在于使学生以自主体验为手段,以科学探究为核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在各单元的内容上,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及科学知识各有侧重,且由易到难,逐渐上升。

第一课玩具里的科学 一、教材分析: 玩具是学生的童年伙伴,每个小学生都是在玩玩具中成的。对于玩玩具,学生具有非常鲜活的生活经验。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 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二、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三、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玩具。 教师准备各种玩具的图片、投影片等。 教师自制各种玩具的课件。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难点: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上科学课,它将把我们带进科学的大门,去探索科学的奥秘。这节课我们先从玩玩具开始,探索玩具里的科学。 (二)学习新课: 1、玩玩具说特点: (1)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同学们可以先玩自己带来的玩具,然后把你的玩具跟同学们交换着玩,还可以上来挑选老师带来的玩具;可以自己玩,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玩。在玩的过程中,同学们要仔细观察这些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样玩,怎么玩有趣味性,怎么玩有创造性。在玩的过程中有什么发现和问题,请记录下来。 (2)学生玩玩具,教师巡视指导。 (3)引导学生介绍玩具的特点。 教师提问: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的玩具有什么特点?可以怎么玩,有哪些 趣味玩法和创新玩法? 学生分小组回答。 教师评价: 同学们说得真好,这说明你们在玩玩具的同时学会了观察。 教师提问: 同学们在玩玩具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问题?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给大家说一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所有实验题

一)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一种 实验材料:手电筒、三块相同的中间带有小孔的纸板、三个支架 方法步骤:1将纸板安在支架上; 2将三块直板平行放置,三个小孔在一条直线上; 3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会通过小孔照到墙上 4将中间的直板向右移动10厘米; 5打开手电筒,光对准第一个小孔。 现象;手电筒的光不会通过三个小孔,照到墙上 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第二种 实验材料:蜡烛、吸管 方法步骤:通过用直吸管观察蜡烛火焰,把吸管弯折再观察火焰。 实验现象:通过直吸管可以看到火焰,吸管弯折看不到火焰。 实验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二)想个办法,不让磁铁沾水,取出杯中的曲别针。 将磁铁贴在杯子外壁上,慢慢向上推动磁铁,曲别针就会随磁铁向上移动,直到杯口,这样就去取出了曲别针(三)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的什么性质设计而成的?有哪些优点? 磁悬浮列车是根据磁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的性质设计而成的优点:(1)提高行驶速度(2)降低噪音 (3)节省能源(4)不污染环境 (四)用塑料代替木头有什么好处?有什么不足? 好处:塑料具有防水、轻便、耐磨、透明等性质,用塑料代替木头可以节约木材,减少森林破坏。 不足:塑料不易降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

(五)物体停止发声时有什么共同的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物体停止发声时振动停止。这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的。 (六)一只手戴棉布手套,另一只手戴塑料手套,两只手的感 觉一样吗?为什么? 两只手的感觉不一样。 棉布手套透气性好,透水性好; 塑料手套透气性差,不透水。 (七)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声音怎样传到我 们耳朵里?) 因为地球上有空气,声音可以在气体中传播,声音可以通过空 气传到耳朵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可以听到声音。 (八)噪声对人的身体有什么危害?怎样减弱噪音?(减弱噪 音的方法) 噪声使人烦躁不安,长时间受到喧闹声的刺激,容易患上失眠 症或不能集中精力思考。 (1)可以禁止鸣喇叭 (2)摩托车尾部安装消声器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套)

1 玩具里的科学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 教科版小学科学上册实验操作试题三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 实验步骤:100l量筒、一定量的水。 实验过程: 1、将量筒放平稳,倒入一定量的水。(3分) 2、读出量筒中水的体积(视线与量筒内水的凹面最低处保持水平)。(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二:材料在水中的沉浮(10分) 实验器材:水槽、水、木块、金属块、塑料块。 实验步骤: 1、预测三种物品的沉浮情况。(3分) 2、将三种物品分别放入水中,观察现象并说出结论。(6分) 3、整理器材。(1分) 实验三:观察一杯水(10分) 实验器材:烧杯、水、干净的一次性筷子。 实验步骤: 1、用眼睛看(无颜色、透明)。(2分)

2、用鼻子闻(无气味,注意闻的方法)。(2分) 3、用嘴巴尝(无味道)。(2分) 4、总结水的性质(水是一种无颜色、透明、无气味、无味道、会流动的液体)。(3分) 、整理器材。(1分)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10分)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1分)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3分)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3分)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1分) 、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1分) 6、整理器材。(1分)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篇) 【导语】科学是使主观认识符合客观实际(客观事物的本来面貌,包括真实的联系与变化的规律。)和创造符合主观认识的客观实际(事物、条件、环境)的实践活动。 神奇的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水的毛细现象和表面张力,获得对水的初步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动手实验、认真观察来获取知识与相关信息,并知道如何运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水的特征,知道要怎样利用水的特征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以学生动手实验为基础,引导学生辨识水的特征,了解水的毛细现象与表面张力现象。 难点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做好实验,从实践中引出真理。 教学准备:1、实验用品细纸条、有颜色的水等。2、学生分组实验用品。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引入: 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水的观察,发现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

初步认识了它的基本特征,水是一种神奇的物质,让我们通过动手来认识它的神奇。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奇的水》。 一、会“爬”的水。 师:水会运动吗?水怎样运动?下面请大家看几个小实验。教师演示实验: (1)剪一条薄纸巾,把下部插入有颜色的水中。大家看到了什么?(2)剪开花的花茎,一半插在红色水中,一半插在蓝色水中。你看到了什么? (3)滴一滴墨水在面板上,用粉笔把它吸干,你又发现了什么? 讨论:这是一种什么现象?你在生活在还在哪里看到这些现象? 小结:水沿着有孔隙的材料往上爬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二、会“团结”的水。 师: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大家团结友爱,一起学习,一起劳动,生活过得很快乐。那么水和水之间会不会团结呢? (1)猜一猜:一元的硬币能容纳多少滴水?先把猜测的结果记录下来,再亲自动手做一做。 学生分小组实验。将一枚一元的硬币放在桌面上,然后用吸管往硬币上滴水,看看一元的硬币究竟能装几滴水。 滴完后观察:现在的水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水面鼓得像个小馒头一样? (2)把曲别针轻轻放入装满水的杯子里,预测放多少枚曲别针水会溢出来。再试一试,看看预测得对不对。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测试题

一、知识展示台 1、校园里的植物多种多样,当我们带着目的去观察植物的时候,可以用的观察方法有用眼睛、用手、用鼻子、用耳朵等方法来观察一棵树,并能用简单的方法描述树的、、等。 2、蜗牛的背上有一个,身体软软的,头上有对触角,用爬行。 3、在校园里,我发现了蜜蜂、()、()、()等生物。 二、对错审判厅 1、带着目的去观察大树,才能发现更多。() 2、叶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大小是各不相同的,颜色都是绿色的。() 3、观察小动物时,我们要爱护它们,但可以去抓它们。() 4、蜗牛、蚂蚁、金鱼、蚯蚓都需要食物才能生存,都会运动,都能对危险作出反应。() 5、、蚯蚓的头部在离它的环带较近的一端。() 6、为了观察方便,我们必须把小动物抓在手上。() 7、我们用手可以感觉到物体的冷热、大小、轻重、粗细、厚薄等。() 三、谨慎选择区1、下边能用来观察大树粗细的工具是()。A、量筒 B 放大镜C、绳子和尺 2、蚂蚁是用()来交流信息的。A、头上的触角B、声音C、舞蹈 3、蜗牛喜欢吃下面哪些食物?()A. 肉 B.饼干 C.蔬菜 4、狗尾草和小猫都属于(),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物体。A、植物B、生物C、动物 四、我来填一填(6%)1、这是小明在校园里观察到的一片树叶和一条蚯蚓,请写出各个部分的名称。 ()()() 2、下面的图,反映的是向日葵的一生。 ()()()() 问题一:根据向日葵一生的生长变化,将以上四幅图片排好序号。 问题二:根据自己对向日葵的观察和生活经验,简要的说说绿色种子植物一生经历哪些过程? 3、校园里发现了一种不知名的虫子,你准备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在观察时你认为应该注意些什么?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生观察比较的结果进行梳理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从而清晰的显示出大树和小草的异同,达到了教学目的。 二、教学背景: 学生一般对高大的树木有较深的印象,而对路旁的小草关注不多,大多数学生甚至叫不出一种小草的名字。其次,他们的心理和生理水平还不可能从事较为独立、完整的科学探究,所以师让学生利用各种感官进行细微的观察、比较、逻辑思考进行探究活动。当然还需要教师的特别方法,如用表格归纳法、画维恩图法等,以促进学生的多方面发展。

新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综合测试题 拟题人:陈婧 学校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得分 亲爱的同学:当你拿到试卷后,请不要紧张,这是一次展示你对三年级《科学》(上册)学习理解的好机会.只要你把自己对每个问题的探究、理解、了解或体会真实地表达出来,就是一份好答卷。祝你成功! 一、把你观察到的有关“空气”方面的知识填在方框里,如果方框不够,可以自己增加。(12分) 空气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15分)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 ()2、植物的叶由叶片和叶柄组成。 ()3、香樟树秋天不落叶,它的叶没有生长和衰老的过程。 ()4、观察动物时要保持动物栖息地的原貌、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 ()5、生物学家用画图的方法帮助他们观察动、植物。 ()6、蚯蚓能长时间生活在水里。 ()7、金属、木头、塑料、纸、玻璃都是我们生活中的常见材料。 ()8、水是一种重要的物质。 ()9、用过的纸只能扔掉,不能重复利用。 ()10、空气能占据空间。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方框里)(16分) 1、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像狗尾巴草一样的茎叫()。 ①草质茎、木质茎②木质茎、草质茎③直立茎、缠绕茎 2、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和()。

①水生植物、土地植物②水生植物、陆地植物③陆地植物、海洋植物 3、下列植物中,()能捕虫。 ①大王花②猪笼草③人参 4、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方法唤醒它。 ①敲打它的外壳②使劲喊③放入水中 5、蜗牛用()呼吸,鱼用()呼吸。 ①气孔、肺②肺、鳃③气孔、鳃 6、下列材料中,()具有容易捶打变形的特性。 ①玻璃②塑料③金属 7、下列图形中,()是回收标志。 ①②③ 8、()具有单一材料不具备的性能,而且还可以节约资源。 ①复合材料②天然材料③人造材料 9、()可以准确测量出水的多少。 ①量筒②试管③滴管 10、水是一种液体,空气是一种()。 ①固体②液体③气体 四、看图做题。 (附向日葵的生长变化图片) 1、看看上图,说说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2、写出蚂蚁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附蚂蚁图片)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记录单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物体的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钩码、橡皮筋、尺子、水槽、水、气球、泡沫塑料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下沉的物体就是否受到水的浮力 实验步骤 1、把泡沫塑料放在水里,泡沫塑料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2、把气球放在水里,气球浮在水面上,往下按,感觉有一股向上的力。 3、把钩码放在水里,钩码沉了下去。把钩码拴在橡皮筋上,用尺子量出橡皮筋的长度,再把钩码放进水里,再用尺子量,发现橡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水中有一股力把钩码往上托了。 实验现象及结论 1、同一个钩码,在水中提起比在空气中提起,橡皮筋要。 2、所有的物体,在水中无论就是沉还就是浮,都受到水的。下沉的钩码,由于也受到了水的浮力,所以使得钩码的重量了,提起时所用的力小了,所以橡皮筋比较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改变浮与沉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实验材料水槽清水瓶盖橡皮泥石块沙子 小组成员记录人: 实验目的改变物体浮与沉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实验步骤 实验一:让沉下去的物体浮上来 把橡皮泥捏成碗形;把牙膏皮展开;把铁钉放在泡沫塑料上,再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二:让浮着的物体沉下去 把浮在水面的小瓶装入沙子,把泡沫塑料与石块绑在一起,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三:把鸡蛋浸泡在水槽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往清水中加入食盐,再把鸡蛋浸没在水中,松开手,瞧到什么现象? 实验现象及结论实验一:橡皮泥、牙膏皮、铁钉。实验二:塑料小瓶与泡沫塑料。实验三:鸡蛋在清水中 ,在盐水中。 三年级科学实验记录单 实验名称水的表面张力 实验时间班级: 组号:

新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设计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上册 科 学 教 案

三年级上册教材目录 植物/动物/我们周围的材料/水和空气 植物 1、我看到了什么 2、校园的树木 3、大树和小草 4、观察水生植物 5、植物的叶 6、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7、植物的共同特点 动物 1、寻访小动物 2、蜗牛(一) 3、蜗牛(二) 4、蚯蚓 5、蚂蚁 6、金鱼 7、动物的共同特点 我们周围的材料 1、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 2、谁更硬一些 3、比较柔韧性 4、它们吸水吗 5、材料在水中的沉浮 6、砖和瓷 7、给身边的材料分类 水和空气 1、水 2、水和食用油的比较 3、谁流得更快一些 4、比较水的多少 5、我们周围的空气 6、空气占据空间吗 7、空气有重量吗

三上册始业教育课 【教学目标】 1、通过生生交谈和师生对话,通过填写调查表格,展示与教材相关知识和学习方法的前概念,提供已有知识经验基础和学习背景,为确立今后的学习目标打下伏笔。 2、讨论适合本班科学学习的学习模式,用较科学的方法分好学习小组,提出一些感兴趣的科学过程评价方法,讨论形成常规的科学学习制度。 3、初步了解本学期的学习任务和容,了解课外需要完成的一些科学辅助学习容。 【教学准备】调查表格。 【教学过程】 1、自由谈话,了解科学学习背景: 师:暑假中,看或做了哪些有关科学的事情?请共享。 师:把经历过的科学发现过程或科学疑问记录下来和大家共同研究,把家中的百科全书等科学资料分享放在教室里供全班课余阅读交流。 2、讨论交流,形成科学学习制度: 生:确定新的4人小组学习单位,小组长每月轮换。 推选2位科学课代表,明确相关责任和权利。 讨论每月科学之家栏目的操作方法(从优秀作业展览、资料汇萃、创新方法选编等方面分工合作。) 3、阅读反思,了解科学学习容: 师:组织学生看封面,了解图中意思。阅读目录,本年级科学有哪些容呢,让我们也来了解一下。有哪些容需要课外补充完成,请做好记录。 生:完成调查表容:针对三上册教学容已经有的初始概念呈现及问题提出。 小结:我们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有待于通过课堂外的科学学习来逐一解决,当学期结束后,回过头来再来看一看这份调查表,希望我们从中看到自己成功了。

三年级上册科学试题-实验探究专题(一) 教科版(含解析)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探究专题(一) 一、实验探究专题(一)(共8题;共35分) 1.某同学为了研究白糖在水中的溶解情况,他把一大包白糖同时倒入100毫升水中充分搅拌后沉淀,杯底沉淀了很多白糖,他认为白糖不能溶解在水中。 (1)要把沉在杯底的白糖从水中分离出来,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2)你认为他的结论对吗?________。杯底沉淀了很多白糖是因为________ (3)要把沉在杯底的白糖从水中分离出来,可以用________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 2.小明同学把一团纸巾放在一个杯子的杯底,然后将杯子竖直倒扣入水中(如下图)。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杯子内装满水 B.杯子内没有一点水 C.有少量水进入杯子 (2)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A.杯子内装满水 B.杯子内没有一点水 C.有少量水进入杯子 (3)实验中还能观察到()。 A.纸湿了 B.纸没有湿 (4)实验中还能观察到()。 A.纸湿了 B.纸没有湿 (5)如果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重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6)如果上述实验中,纸没有湿,说明()。 A.空气是一种气体 B.空气是有重量的 C.空气能占据空间 (7)如果小明的杯子底部有一个破洞,()。 A.纸会湿 B.纸不会湿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8)如果小明的杯子底部有一个破洞,()。 A.纸会湿 B.纸不会湿 C.无法确定纸会不会湿 3.写出下面两幅图中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实验的错误之处。 图1:________ 图2:________ 4.温度计。 读作:________ 写作:________ 5.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这个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 (2)这个实验的名称是________。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集全册

科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一、植物 ⒈我看到了什么 一、教材简析: 教材先安排一棵相对静止的大树,当学生观察这张图片,他们所能说出的内容是极其有限的。然后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他们所看到远远要比书本上看图片要多的多。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让学生经历一次科学观察,体验真正的科学观察活动。 二、教学背景: 本课内容既是植物单元的起始部分,也是整个科学课的起始部分,相当于一个初步接触科学观察的学生,经历一次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学习科学的过程。三年级的学生,对什么是真正的观察,还没有明确的认识,他们对观察手段的认识,主要集中在“用眼睛看”这一点上,许多学生不认为闻、听、尝、摸等手段也是观察方法。当我们在课堂上,要求学生用各种观察方法去观察一棵大树的时候,学生会体会到,科学课上的观察必须是全身感官都要参与的观察,从而丰富学生的观察手段。 三、教学设计:

⒉校园的树木 一、教材简析: 本课是在让学生了解科学观察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 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和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材设计了两个活动:意识到校园观察一棵树,做好详细的的描述记录;另 一个是分析比较各组的观察记录,找出不同树木的相同与不同,指向树木座位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背景: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了观察 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日记。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进行记录。 三、教学设计:

⒊大树和小草 一、教材简析: 《大树和小草》一课在“植物”单元中处在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教材由“认识周围一些常见的小草”“比较大树与小草的相同和不同”“利用维恩图比较结果”三个活动组成,在活动中是先从单一的小草入手,让同学了解小草的特点,并用简图等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描述,更进一步了解小草的知识,然后安排了大树和小草的比较,主要比较三个方面:茎的比较、果实的比较、叶的比较。大树和小草的形态特征区别非常明显,生在比较过程中能够很容易体会到两个个体之间的巨大区别,从而建立起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概念 的建立。在此基础上再用列举法给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的概念。最后用一个维恩图把学

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实验探究习题试卷(2019新版苏教版)

2019 新版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科学实验探究习题试卷 1.实验名称:“水会漏下去吗” 实验步骤:将漏斗插入小口瓶,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然后快速向漏斗里倒水。 实验现象:水(不会)漏下去实验结论:因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2.实验名称:“纸团会不会湿” 实验步骤:把纸团塞在杯底,将杯子竖直倒立水中。实验 现象:纸团(不会)湿. 实验结论:因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3.实验名称:气球吹得大吗实验步骤:将气球放入瓶中,用气球嘴套住瓶口,用力吹气 球实验现象:气球(吹不大)实验结论:因为空气可以占据(空间) 4.实验名称:“挤压注射器” 实验步骤:将注射器的活塞往后拉一段距离,并将针筒口顶住橡皮,用大一点的力推动活塞后再松手,为了看得更清楚,可以在针筒里放一小块(泡沫)实验现象:活塞会(弹回去)实验结论:因为压缩空气有(弹性) 5.实验名称:细长棍悬挂气球实验步骤:在一根细长棍两端各挂一只充了气的气球,并使之平衡,将一只气球中的气放掉。 实验现象:平衡棍会(发生倾斜)。我们发现细长棍越(长),气球越(大),效果越明显。 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 6.实验名称:用电子天平测皮球里空气的质量 实验步骤:(1)使用电子天平时要将它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打开(电源)(2)按一下(归零)按钮,确保称量之前显示数字为(0). (3)将没有充气的皮球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出质量(99.11)克 (4)把皮球充满气后放在电子天平上,称出质量(100.42)克 (5)皮球里空气的质量为(100.42-99.11=1.31克) 实验现象:皮球充气前后质量不一样。 实验结论:空气有(质量) 7.实验名称:让纸蛇转动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 第一单元植物 第1课《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导航 【教材分析】 《谁选择了它们》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第七课。在本单元前几课的学习中,学生知道了生物的多样性。学习第六课后,学生了解到不同种类的生物的特殊结构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对环境造就生物的多样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课从同一种类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表现出不同的形态特征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环境发生改变时,动物的形态结构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从而丰富学生对环境造就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本课主要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以青蛙为例,从天敌的角度出发分析不同颜色的草地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青蛙。第二环节以狐狸为例,从气温因素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对生物的选择,从而逐渐丰富学生对自然选择的认知。第三个环节主要让学生认识人类对生物的选择。通过三个环节的设置让学生知道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造就了生物的多样性。针对环节一,调查了学生见过的青蛙以及见到的地方,发现学生见过的青蛙的体色与环境的颜色有较大的联系。大部分学生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青蛙有保护色,这样不利于被天敌发现。然而,学生对于保护色的了解主要是从电视或者是书本上得知,对于保护色形成的背后原因不甚理解。因此,本课设置了青蛙被捕杀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做以及推测的过程中体验青蛙保护色的形成原因之一,了解自然因素对青蛙的选择。环节二,学生基本上知道气温对动物身体大小、体毛的浓密长短等外形特征的影响,但对于动物裸露在外的器官大小、体形等因素是否受气温的影响还没有建立起一定的观念,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资料帮助学生建构这样的认识。环节三,学生对人工选择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这种经验是零散的,没有建构到概念体系中,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梳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研究大树,鼓励学生亲近自然,关注自然,并体验

三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册

1.2观察校园里的树木 实验内容: 1.观察校园里的树木。 2.比较不同种类树木的特征。 3.比较同一种类不同树龄的树木。 实验器材:无需准备。 观察步骤 1.到校园里观察不同种类的树木(榆树、柳树、柏树、松树、梨树),观察它们外形特点有什么不同。 2.观察不同树龄的同一种树,观察他们的不同特定。 观察记录 1.用简笔画记录不同树木的外形特点: 2.通过观察,我们发现每种树木()的特点区别最为明显,可以作为一棵树的名片。 A树叶B树干C树冠D树皮 3.不同树龄的一种树木的()有明显不同,是代表树龄的最明显标志。 A树叶B树干C树冠D树皮

1.3比较大树和小草 实验目的 1.认识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2.学会用比较的方法认识周围的事物。 实验器材:无需准备。 观察步骤 1.到校园里去观察不同的花草树木,分别找出它们的根茎叶,测试茎的柔韧度和坚硬度,讨论它们的寿命。 2.比较大树和小草,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和不同特点。 观察记录

1.5观察叶 实验内容 1.观察不同植物叶的结构。 2.找出叶的共同结构特点。 实验器材:放大镜。 观察步骤 1.到校园里观察各种植物的叶的结构,找出他们的主要结构部分:叶柄、叶片、叶脉。 2.比较植物叶的异同。 观察记录 1.植物的叶都由、、撒部分组成。 2.画一片观察到一种植物的叶,并标出它的叶柄、叶片、叶脉。

2.1寻访校园里的小动物实验内容 1.寻找观察校园里的小动物。 2.观察不同的小动物的不同生活环境。 实验器材:放大镜。 观察步骤 1.到校园里去寻找小动物。 2.观察小动物的家在什么地方。 观察记录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全册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 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