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新课程标准的认识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新课程标准的几点认识

在二十一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研讨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朱慕菊曾说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经验与学习兴趣,改革课程实施中过分依赖教材,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那么在实施新课程标准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浅谈我的几点认识:

一、课堂要围绕“以生为本”展开教学活动

在以往的教学中,过分地强调了“教”的重要性,教学往往是枯燥的讲授,学生被动地“学”,导致了高分低能的现象不断出现,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语文能力及个性的发展。摒弃这种弊端是新课程改革的内涵之一,在实施新课程教学中,教师不应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管理者,而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要“以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有“生命”的课堂。“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的最高宗旨与核心理念。在这个新理念下,教师还要用发展的观点认识学生,学生是具有可塑性的活生生的人。要倡导用积极乐观的眼光和态度去评估学生的天性,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塑造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学生的人格完善,思维能力的提高,身心的发展是有一定规律,一定的过程的,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在“以生为本”这个大前提下进行。教学活动就是要依据和顺应这些规律和特点。面向全体学生,每位学生都同样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要注重这些潜能的开发。此

外,也还应注意到学生是独特的人,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内心世界、精神生活和内在感受,有一定的差异性,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要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提供机会。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中,还应制订丰富而灵活的教育计划,来适合不同资质禀赋的学生,给每个学生都予以充分的选择机会和发展空间,从而使课堂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育要走进学生的心灵

在新课程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互动是极为重要的,还要求教师要走下讲台,成为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引导者,不仅是身体走进来,更重要的是心灵也要走进来,和孩子的心灵融为一体。俗话说孩子的心灵是相通的,让师生之间的心灵钟爱心灵、感情赢得感情。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其意就是说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从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角度、文化积累等方面体验和把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与学生一起活动,与学生共同营造有利于个性发展的课堂氛围。而要实现这一目的,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钻研儿童心理学。同时,教师还应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件小事,并注意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表现,还要注意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重视营造民主的学习氛围,做学生个性张扬的促进者,让每个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都得到尊重,都有表达的权利。积极进取,进而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总之,在新课

程的课堂上,教师应走进学生的心灵,以学生为中心,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更好地适应全新的语文教学。

三、课堂教学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目标整合转变

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的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就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因此,我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是首先要由单纯传授知识向目标整合转变,弘扬人文精神。目标的整合具体体现是:语文教学内容上的整体观,要坚持知识传授、技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整体教育;语文教学方法上的整体观,要坚持读、写、听、说的综合训练,处理好教与学,讲与练,学与用的辩证关系;其次,要坚持学用结合,知行统一,实现知识能力的不断迁移。要着力突出学生学习活动的主体地位,不能简单地传授知识,在教学中只有驱动学生自己主动介入,历经注意思考、生疑、解疑、创造等心理体验,才能使之理解和把握语文学习的规律,养成习惯,形成学力,特别要着重提高学生的自悟能力,强化知识能力迁移,从而使单纯的知识传授向目标整合转变,得到较好的实现。

四、转变教学观念,发展学生个性

新课程的教学应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自身的需要、特长以及独特的认知方式和学习方法实施教育,这也是新课程标准强调的内涵之一。教师要彻底改变以往“一刀切”“整齐划一”等传统教学

观念,牢固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为学生的现在和将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1.教学内容要体现新课程精神。教师要改变以往教学内容和观念,实践《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内容上要科学地解决教师“讲什么”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只注重考虑教授的知识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的做法。还应注重考虑所学的内容应是基础的、必需的,为学生终身发展所必需的。此外,教学内容还应真正体现课程改革后知识与技能的统一,过程与方法的统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统一的新课程精神。

2.创设情境,给学生开创一片自由畅想的天空。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师应认识到: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是语文教学的一种载体,是学生学习的材料,这只是“一杯水”,还有大量的“江河湖海”。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不会走入“教教科书”的俗套,要变“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在此前提下,为教科书创设情境就摆在了一个突出的地位,使学生在创设情境中轻松学习,去感受、体验和理解,从而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的能力,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总之,一切的改革与创新,都必须在实践中提高,在探索中前进。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也是如此;我作为站在教学第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深感责任重大,还有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兴知识领域,有待进一步去学习和体验,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的一名合格的人

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