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本质观
- 格式:docx
- 大小:20.62 KB
- 文档页数:5
美学作业
美的本质观
姓名:***
学号:************
年级专业:2013级思想政治教育学院:历史与政治学院
美的本质观
美的本质问题是美学中一个最基本最核心的理论问题,也是解决其他美学问题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人类思想史上,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最先提出了“美是什么”的问题。几千年来,中外的哲学家和美学家都为解决这一问题贡献出了自己的智慧,为当代学者深入讨论这一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在接触和学习美学后,在众多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表达我对美学本质问题的观点。
“美”这个词。是我们最常用、最熟悉的概念,热爱美、欣赏美、追求美是人的天性,“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就生活在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里,朝霞彩虹,高山海水,明月清风,鸟语花香;人们也在用灵巧的双手,创造出绚丽多彩的物质产品和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同时人们也都在按照自己的理想创造生活,希望把生活打扮的繁花似锦;用美的标准陶冶自己的情操,匡正自己的言行,努力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心灵美的人。可是爱美是一回事,是否善于正确的认识美、理解美、创造美又是一回事。有的人,奇装怪发,言语粗俗,格调低下,却自认为美得很。其实,他们并不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在理论上,对“美是什么”的问题,已经争论了两千多年。古往今来,几乎所有的哲学家、美学家都试图回答这个问题,但至今依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在西方美学史上,关于美的本质的观点影响较大的主要有:“美在形式说”、“美在理念说”、“美在典型说”、“美在关系说”、“美在生活说”等。“美在形式”说主张从客体探寻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客观事物外在形式上的某些特性。如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同事物形式表现出来的均衡、对称、比例、和谐、多样统一分不开。亚里士多德、达芬奇、荷迦兹、克莱夫·贝尔也持此类观点。这些观点对艺术创作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是单从形式来规定美的本质,不能解释所有美的事物与现象,特别是无法解释社会美的种种现象。“美在典型”说也主张从事物自身来寻求美的根源,但它不赞成把美归结为事物自身的形式结构,而主张美是典型,是同类事物中最富于代表性的。苏格拉底、孟德斯鸠是典型说的主要代表。这种观点在艺术创作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它否认了美的主观性,割裂了审美主体和客体的联系,同样不能正确揭示美的本质。“美在理念说”则试图从主观上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是某种客观精神或者主观精神。古希
腊柏拉图的“美是理念”,德国康德的“美是主观观念”,黑格尔的“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意大利克罗齐的美是“直觉即表现”等,都是这种观点的具体表现。这种观点突出了美的主观性,但忽略了美的客观性,没有从审美主体和客体的联系上进行思考,同样无法合理解释美的本质。“美在关系”说则注重从事物的关系中探求美的本质,认为美是关系。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指出:人们对于美的本质的把握,应当突破个别因素、个别事物而着眼于事物内部的关系以及事物与事物之间的关系。所处关系不同,事物的审美价值也就有了变化。因此,他认为“美总是随着关系而产生,而增长,而变化,而衰退,而消失”的。这一观点从研究思路上来说大大前进了一步,但没有从主客体统一的角度揭示美的本质。美国哲学家刘易斯就是从主客体的统一中探求美的本质的,他认为美是客体刺激主体内心价值经验的一种“潜能”。这一观点在研究思路上是正确的,但所得出的结论仍然比较粗糙,没有找到审美活动中主客体统一的真正结合点──生活,因而也不能深刻揭示美的本质。“美在生活”说把美同人类社会生活明确联系起来,认为“美是生活”。俄国革命民主主义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是这一观点的主要代表,他强调一切美的事物都不能脱离人类社会生活,他在《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认为凡是有益人们生活的东西、符合人类生活要求的东西,或者能够显示出生活以及使人们想起生活的东西,那就是美的。这一观点找到了审美关系中主客体统一的真正结合点──生活,是美的本质问题研究进程中的一大突破,但它没有把美和善区分开来,因为“有益于人们生活的东西,符合人类生活要求的东西”也是善的,并非是美的特有属性。
我国古代的伍举、孔子、孟子、荀子等都十分强调美的功利性,刘勰、白居易等都结合艺术来论美,强调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末到60
年代初的美学大讨论中,关于美的本质问题基本形成了四大派别。第一派是主观论者,认为美是主观的,“美是观念”,代表人物是吕荧和高尔泰。第二派是客观论者,认为美是客观的,“美在事物本身”,代表人物是蔡仪。第三派是主客观统一论者,认为美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代表人物是朱光潜。第四派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者,认为美的本质是客观性与社会性的统一,代表人物是李泽厚。上述主观论者和客观论者各执一端,有的完全割裂了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事实上,离开了审美主体和客体任何一方,都不会有美的存在。以朱光潜为代表的
主客观统一论者虽然注意到了审美主体与客体的联系,但它“忽视了自然美的客观实在性”“否认客观生活本身有美,把它们只看作美的条件”(李泽厚语)。以李泽厚为代表的客观性与社会性统一论者,强调了美的客观性和社会性,但忽视了美的自然基础,有任意将自然物社会化的倾向。例如李泽厚说“美就是包含社会发展的本质、规律和理想而有着具体可感形态的现实生活现象。”这在逻辑上也混淆了“美的本质”与“美的根源”。时至今日,美的本质问题仍是一个未解的理论难题,正如柏拉图在《大希庇阿斯篇》中所说的“美是难的”!
马克思坚持从社会实践中探求美的本质,有人将其概括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马克思认为美根源于实践,美的本质应该在人类实践中去寻求。同时从劳动的本质和劳动二重性角度阐明了美的本质问题。有人还依据“人的本质”理论,将其观点概括为“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我国现有的美学原理教材大都遵循这一观点。这种观点深刻揭示了社会美和艺术美的社会本质,在美的本质认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局限性是在解释某些自然美的现象时显得有些牵强附会。自然美固然包含“人化自然”,但也不排除纯粹的“原生态”的自然美。例如早晨看到的冉冉升起的太阳、在原始森林中发现的外形独特的树木、河滩上捡到的美丽的贝壳等,都是纯自然的美的东西,难道它们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吗?因此,仍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质疑。
我们认为美产生于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是在实践基础上的主客观统一的产物,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这就是说,美是人们创造生活、创造世界的能动活动及其在现实中的实现或对象化。那么,什么是人的本质力量?为什么体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形象就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那种自觉地有意识的创造性的活动的能力。因为动物的活动是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它们的捕食,完全是受本能支配的,仅仅为了满足肉体生存的需要;而人类的生产则是“自由的意识活动”。他在劳动之前,已经意识到了他为什么要劳动,以及予料他的劳动所要产生的结果。它不仅引起自然物的一种形态变化,同时还在自然物中实现他的目的。例如,木匠做桌子,桌子一方面成为满足人的物质需要的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另一方面也能从桌子上看出木匠的智慧,才能和手艺。这就是人在他的劳动产品上打上人的意志的印记。在劳动对象上表现和肯定了人的目的、智慧、才能的赞叹和骄傲,并把它做体力和智力的表演来欣赏,引起人的喜爱和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