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说明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6
小学三年级习作教学设计气球吹得比脸大(习作题材: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吹气球”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来记录活动过程。
2、通过体验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学会仔细观察,能将观察到的动作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一包颜色不同的气球,确保每生一个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拿出这包气球,问:这是什么?(板书“气球”)二、观察气球,激发兴趣1.看一看:(板书:看)(1)说说气球的颜色用一个词语形容气球的颜色。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等)练习用“有……,有……,有……,还有……”的句式说说气球有哪些颜色。
用“先概括后具体”或者“先具体后概括”的段式,说说气球的颜色。
(如“这些气球五彩缤纷:有红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紫色……”或者“这些气球有红色、有绿色、有黄色、还有紫色……真是五彩缤纷!”)(2)气球的形状(让学生近距离看)都是瘪瘪的,很薄。
形状像什么?(像一把勺子,像一个水瓢,像一只长颈的扁瓶子……)2.摸一摸:感觉怎样?(板书:摸)(很光滑,有点凉凉的。
)3.拉一拉:很有弹性(板书:拉)(1)量一量,气球有多长?(大约10厘米)(2)请一个女生上台,将气球拉长,再量一量,有多长?(大约30厘米,是原来的三倍)(3)将手松开,再量一量,气球又有多长?(还是原来的10厘米,一点没变长。
)(4)气球为什么那么有弹性?(因为它的材质是橡胶)(5)将气球“有弹性”的特点说一说。
(通过量一量“拉之前气球的长度—拉之后气球的长度—松手后气球的长度”的对比,说明气球的弹性大。
)4.整理这段内容,并写下来。
(可以形成以下提纲:1.看一看—颜色、形状;2.摸一摸—手感光滑;3.拉一拉——有弹性)三、发掘素材,激活思路(请出一位男生上台吹气球)1.吹气球的要求:吹五下,要把气球吹得比他的脸还要大。
2.讨论:大家在看吹气球时,要观察什么?课件出示要求:(一要观察人物:他是怎么吹的?有哪些动作、表情?二要看气球:大小、颜色有没有变化?教师给学生分工:男生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女生观察气球的变化。
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设计理念]:1、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
2、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目标]:通过吹气球比赛,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
[导写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出示气球,观察特点。
2、小结观察方法。
二、选手比赛,指导观察。
1、每组选代表准备吹气球比赛。
2、提出建议:在游戏时要注意仔细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动作,注意听清人物的语言,还要注意观察场上观众的表现,游戏完后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3、谈谈游戏前的心情。
4、游戏结束后,台上选手说说心里话。
5、围绕观察的4个方面分别进行交流。
6、综合同学们的发言,选择一位选手,把这位选手吹气球时的过程说得更完整、更具体。
三、师吹气球,指导想象。
1、师吹气球,引导学生想象。
2、师作小结。
(作文中应展开丰富的想象)四、生吹气球,指导练写。
1、生吹气球,注意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体验自己的心理。
2、观察吹好的气球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3、对气球说些悄悄话。
4、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位选手或自己刚才亲身经历的吹气球过程用笔记下来。
五、交流评议,完善习作。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六、拟定题目,教师作结。
1、给这篇作文拟个题目。
2、教师对本课作总结。
板书:吹气球比赛观察想象1。
吹气球比赛——写好表现运用修辞【习作要求】把观察到的气球的颜色、大小、感受写清楚,还要是房贷首付地方是如何吹起来的气球写出来。
【教学目标】1、写好比赛双方的表现。
2、写好观众的反应。
3、写好气球。
【教学重难点】1、抓住人物的神情、动作、语言等,写好双方之间的激烈竞争。
2、精当的点明观众的反应以衬托出比赛的激烈。
3、适当地运用拟人、打比方等修辞手法,【教具】气球若干。
【教学过程】一、导入:相信玩游戏是每个小朋友最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们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
课间活动、放学过后,几个同学,几个小伙伴,三五成群,总能找到开心、快乐,而且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友谊,锻炼了大家的能力。
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在你们玩过的游戏当中,你最喜欢玩哪个游戏呢?生答。
刚才大家说了那么多好玩的游戏,今天的作文课,我们也来玩一个好玩的游戏,但是在游戏开始之前呢,我们先来看一看丰富的词语。
五颜六色五彩缤纷信心十足胸有成竹摩拳擦掌面红耳赤不甘示弱焦急万分小心翼翼使出吃奶的劲儿热锅上的蚂蚁忐忑不安不知所措手忙脚乱黄橙橙绿油油红艳艳哈哈大笑前仰后合兴致勃勃让学生用成语造句,朗读,背诵。
二、知识新授:师:下面就开始我们今天激动人心的吹气球大赛。
在比赛开始之前,请大家认真观察,老师带来了什么?生:气球。
师:什么样的气球呢?生:各种颜色的气球。
生:五颜六色的气球。
生:五彩缤纷的气球。
生:分别是红色、黄色、深绿色、浅绿色、蓝色和粉色。
师:非常好!下面请同学用一句话说出老师带来的气球。
生:今天的作文,老师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气球,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我最喜欢的粉色,真是太漂亮了!师:真棒!说了气球的颜色,下面我们来看看气球的形状是什么样子的呢?请你用完整的一句话来说一说。
生:今天的作文,老师带来了五颜六色的气球,有红色的、蓝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还有我最喜欢的粉色,真是太漂亮了!五彩缤纷的气球就像一个个鲜艳可爱的小勺子,特别美!师:好,说了气球,下面我就要看看游戏的规则,请你认真听。
《吹气球比赛》学历案一、学习主题吹气球比赛二、学习目标1、学生能够清晰地描述吹气球比赛的规则和过程。
2、通过参与和观察比赛,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学习资源1、足够数量的气球。
2、秒表。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进行一场有趣的吹气球比赛。
大家平时都吹过气球吧,那这次的比赛可不一样哦,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有哪些精彩之处!(二)规则讲解1、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人数相同。
2、每位组员依次吹气球,限时一分钟。
3、吹气球过程中,气球不能落地,不能用手帮忙,只能用嘴吹气。
4、一分钟内,吹得最大的气球所在的小组获胜。
(三)比赛开始1、各小组准备就绪,老师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同学们都鼓足了劲,拼命地往气球里吹气。
有的同学脸涨得通红,眼睛瞪得大大的;有的同学则比较轻松,不紧不慢地吹着。
2、比赛进行得十分激烈,现场气氛紧张又热闹。
同学们一边吹气球,一边关注着其他小组的情况。
3、一分钟时间很快就到了,老师依次检查各小组吹好的气球,测量气球的大小。
(四)比赛结果经过一番测量和比较,最终获胜的小组欢呼雀跃,其他小组虽然有些失落,但也都为获胜小组鼓掌祝贺。
(五)交流分享1、请获胜小组的同学分享一下吹气球的技巧和心得。
_____同学说:“我觉得吹气球的时候要均匀地用力,不能一下子太猛,不然气球容易爆。
”_____同学接着说:“还有就是要掌握好呼吸的节奏,不能乱了方寸。
”2、请其他小组的同学分析一下自己小组失败的原因。
_____同学说:“我们小组有的人太着急了,一开始用力过猛,导致气球爆了,浪费了时间。
”_____同学说:“我们配合得不够好,没有合理安排顺序。
”(六)总结通过这次吹气球比赛,我们不仅玩得很开心,还学到了很多东西。
比如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每个人都要发挥自己的优势,相互配合;还有就是做事情要有技巧和方法,不能盲目蛮干。
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也能像今天这样,充满热情,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五、评价与反思1、学生在比赛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吹气球闯关”比赛》教学设计教学目的:通过习作,让学生懂得如何写好活动。
习作要求:抓住重点,仔细观察。
点面结合,突出气氛。
经过清楚,细节生动。
习作指导:一、抓住重点,仔细观察。
重点观察:比赛过程中,气球的大小颜色的变化,选手的动作神态的变化,裁判员和啦啦队的表现。
二、点面结合,突出气氛.1.场面描写:特定的地点、一定的景物、人物的活动,这三者的综合构成了场面。
场面描写是这三者结合的动态描写。
2.面:概述现场气氛,观众表现;点:具体描写选手或其他典型人物的表现。
通过选手的奋力角逐,拉拉队的呐喊助威,以及自己的内心活动(担忧或窃喜),突出赛场紧张而热烈的气氛。
结果揭晓时,选手和拉拉队的表现。
三、经过清楚,细节生动。
1.赛前准备:(1)裁判宣布比赛规则:组建猛虎队与雄狮队,由队长推选六名选手参赛。
第一关:三名选手群体大闯关;第二关:两名选手精英大较量;第三:一名选手关终极大挑战。
一分钟时间内,哪一组吹的又多又大为胜。
(2)发表比赛宣言。
2.比赛经过:第一关:群体大闯关。
第二关:精英大较量。
第三关:终极大挑战。
3.比赛结果。
(也可与第三环节连在一起)(1)宣布结果。
(2)发表获奖感言。
推荐两种提纲:提纲一1.特写场景,先声夺人。
(略写)2.比赛前组队,规则。
(较详)3.比赛经过:(详写)第一关:群体大闯关。
第二关:精英大较量。
第三关:终极大挑战。
4.内心感受。
(略写)提纲二1.时间,地点,人物,心情。
2.赛前准备,比赛规则。
3.比赛经过。
第一关:群体大闯关。
第二关:精英大较量。
第三关:终极大挑战。
4.悟出道理。
好词推荐:青筋凸起鼓起腮帮撅起小嘴满脸通红双目圆瞪眯缝眼睛助威呐喊呼声震天欢呼雀跃满脸沮丧忐忑不安心中窃喜红彤彤蓝莹莹黄澄澄绿茵茵圆鼓鼓瘪瘪的旗开得胜一马当先不甘落后胜券在握旗鼓相当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砌墙的砖头——后来居上。
体育吹气球教案《体育吹气球教案》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体育吹气球这个有意思的事儿。
我记得有一次,学校组织了一场特别的活动,就是吹气球比赛。
那场面,可真是热闹非凡啊!那天,阳光特别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
我们一群小伙伴来到操场上,一个个都兴奋得不行,就等着大显身手啦。
老师把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然后拿出了一大包五颜六色的气球。
哇,那些气球看着可真漂亮,有红的、蓝的、绿的、黄的……就像一个个小糖果似的。
比赛开始啦!我们小组的第一个同学迫不及待地拿起一个气球,深吸一口气,然后鼓起腮帮子就开始吹。
只见那气球慢慢地变大,从一个小不点变成了一个圆滚滚的大球。
他脸都憋红了,哈哈,看起来可搞笑了。
接着,他赶紧用手捏住气球口,生怕气球跑了气。
然后传给下一个同学,下一个同学也是鼓足了劲地吹,那认真的模样,就好像在完成一项特别重要的任务似的。
我们在旁边喊着加油,声音那叫一个响亮。
其他小组也不甘示弱,操场上到处都是“噗噗”的吹气声和加油声。
有的人吹得太用力,气球一下子就爆了,“砰”的一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然后就哈哈大笑起来。
我也轮到我吹气球啦,我紧张得手心里都出汗了。
我拿起气球,心里默默告诉自己:别紧张,别紧张。
然后深吸一口气,开始吹。
哎呀,这气球还真不好吹呢,感觉气都快喘不上来了。
我咬咬牙,继续用力吹,终于把气球吹得鼓鼓的了。
赶紧传给下一个同学,看着他接着吹,我心里松了一口气。
就这样,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吹着气球,操场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最后,我们小组虽然没有拿到第一名,但是大家都特别开心。
通过这次吹气球比赛,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为了比赛,更重要的是让我们在其中享受快乐,增进友谊。
就像吹气球一样,虽然过程可能有点累,有点困难,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就能吹出一个个漂亮的气球,收获满满的快乐和满足。
所以啊,这个体育吹气球教案可不能小看哦。
它可以让我们在玩中锻炼身体,还能让我们学会合作和竞争。
下次有机会,我还要再参加这样的活动,再好好地吹一吹气球,感受那快乐的氛围。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我校特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吹气球比赛。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目标1. 通过吹气球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锻炼动手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与配合能力。
3.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三、活动准备1. 确定比赛主题:吹气球比赛。
2. 设计比赛规则:比赛分为个人赛和团体赛两个阶段,个人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吹爆最多的气球,团体赛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指定任务,如将气球串联成一定图案等。
3. 准备比赛器材:气球、剪刀、绳子等。
4. 确定评委:由学校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组成。
5. 制定评分标准:根据比赛规则和任务完成情况,制定相应的评分标准。
四、活动过程1. 开场致辞:由校长或班主任进行简短的讲话,介绍比赛的意义和规则,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 个人赛环节:学生按照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在规定时间内吹爆气球。
评委根据气球数量进行评分。
3. 团体赛环节:各参赛队伍按照既定任务,分工合作,完成气球串联等任务。
评委根据任务完成情况和团队协作情况进行评分。
4. 颁奖环节:根据评分结果,为获奖选手和团队颁发奖品和荣誉证书。
5. 总结发言:由班主任或教师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肯定学生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五、活动总结1. 学生表现:本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学生的积极响应,同学们在比赛中表现出极高的热情和团队精神。
在个人赛中,同学们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力求在规定时间内吹爆更多的气球;在团体赛中,同学们密切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2. 教师表现:在活动中,教师们认真组织、公正评判,保证了比赛的顺利进行。
同时,教师们也从中发现了学生在团队合作、动手能力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参考。
《吹气球比赛》学历案一、学习主题吹气球比赛二、学习目标1、能够详细描述吹气球比赛的过程和场景,提高观察和表达能力。
2、学会运用动作、神态、语言等描写方法,使文章更生动形象。
3、感受比赛的乐趣,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学习资源1、吹气球比赛的视频或图片资料。
2、相关的描写比赛场景和人物的范文。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吹过气球吗?今天我们要一起参加一场有趣的吹气球比赛,让我们来看看谁是吹气球的小能手!(二)比赛规则介绍1、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参加比赛。
2、比赛时间为一分钟,谁在规定时间内吹的气球最大谁就获胜。
3、比赛过程中,不能使用工具或者作弊,要靠自己的肺活量把气球吹大。
(三)比赛前的准备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充足的气球和绳子。
2、参赛选手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纷纷做起了准备活动,有的深呼吸,有的活动手腕,还有的在偷偷练习吹气。
3、其他同学则兴奋地讨论着,猜测着谁会是最后的冠军。
(四)比赛过程1、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
参赛选手们迅速拿起气球,鼓足了腮帮子,拼命地吹气。
只见气球一点点地变大,选手们的脸也涨得通红。
2、有的选手吹得又快又大,气球像个大西瓜;有的选手则比较吃力,气球怎么也吹不大,急得满头大汗。
3、台下的同学们也没闲着,他们不停地为自己小组的选手加油助威,“加油!加油!”的声音此起彼伏,整个教室充满了紧张和欢乐的气氛。
(五)比赛中的精彩瞬间1、小组 A 的小明表现出色,他的气球迅速膨胀,眼看就要超过其他选手了。
他的眼睛紧紧盯着气球,嘴巴不停地吹气,那认真的模样让人忍不住为他鼓掌。
2、小组 B 的小红一开始有些落后,但她毫不气馁,咬紧牙关,拼命追赶。
她的气球在最后几秒钟突然变大,引起了同学们的一阵惊呼。
3、小组 C 的小刚在吹气球的时候不小心把气球吹破了,“砰”的一声,把大家都吓了一跳,他自己也被吓了一跳,但很快就调整好状态,重新拿起一个气球继续比赛。
快乐作文《吹气球比赛》教学设计设计人:九重镇小刘玲[设计理念]:1、好动贪玩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抓住这一特征,把游戏引进作文课堂,让学生在玩中说,在玩中写,减少对作文的恐惧感,让学生喜欢作文。
2、以学生为主体,创设情境,开展活动,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合理想象,以达到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教学目标]:通过吹气球比赛,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并展开合理的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具体,更生动。
[导写过程]:一、谈话导课,激发兴趣。
1、出示气球,观察特点。
2、小结观察方法。
二、选手比赛,指导观察。
1、每组选代表准备吹气球比赛。
2、提出建议:在游戏时要注意仔细观察表演者的神态、动作,注意听清人物的语言,还要注意观察场上观众的表现,游戏完后把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说一说。
3、谈谈游戏前的心情。
4、游戏结束后,台上选手说说心里话。
5、围绕观察的4个方面分别进行交流。
6、综合同学们的发言,选择一位选手,把这位选手吹气球时的过程说得更完整、更具体。
三、师吹气球,指导想象。
1、师吹气球,引导学生想象。
2、师作小结。
(作文中应展开丰富的想象)四、生吹气球,指导练写。
1、生吹气球,注意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体验自己的心理。
2、观察吹好的气球并用一个成语来形容。
3、对气球说些悄悄话。
4、选择印象最深的一位选手或自己刚才亲身经历的吹气球过程用笔记下来。
五、交流评议,完善习作。
1、选择有代表性的习作全班交流。
2、师生评议。
六、拟定题目,教师作结。
1、给这篇作文拟个题目。
2、教师对本课作总结。
板书:吹气球比赛观察想象活动作文——《吹气球》说课稿九重镇小刘玲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小学三年级是写作训练的正式的起步阶段。
我认为在这个阶段首先要解决三个问题:首先是指导学生学会观察;其次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再则是指导学生积累语言和写作素材。
那么在我们的作文课上要解决的就是写作方法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本堂作文课,就是为了培养能具体明确,有创意地进行表达的能力。
(2)教学目标1、通过有趣的活动激发学生表达的冲动,提高写作兴趣。
2、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联系实际,用各种书面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有创意的进行表达。
3、通过比较、训练让学生能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运用各种修辞进行拟题。
4、通过反复阅读,学会修改自己的文章。
5、教学重点: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能用各种书面语言表述自己的意思,并且能有创意的进行表达。
6、教学难点:使学生的写作既具有形式美,又有实际内容,和写作要求相符。
二、说教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因此,在课堂上,我十分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运用体验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法,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从而达到提升个人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
为了创设一个良好的读写氛围,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圆满的完成这次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以下的教学及学法:1、游戏法:设计有趣的游戏,让孩子们亲身体验游戏的乐趣,获得写作的素材2、观察法:指导学生运用嗅视觉、嗅觉、触觉等器官,对事物进行观察。
3、提问法:通过提问,使学生逐步深入了解教学内容。
4、采访法:A、参加比赛的学生交流自己的心情感受B、观众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游戏情况5、讲授法:教师讲授写作要点,写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7、学生修改法:在揣摩法的基础上,采取学生个人自改、小组互改的方法,进一步进行写作体会交流,提高他们鉴析文章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我设计的课堂流程是:游戏——交流——写作——修改一、导入——学会观察:观察力就是观察的能力,是发现事物特征的能力,是一个稳定的个性特征。
就学生的学习活动看,观察是学生认识周围世界的一条重要途径。
可见,学会如何观察是十分重要的。
本堂课以观察训练作为导入,老师先出示一个气球,让学生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并说清楚是通过什么方式感知到的。
通过学生的回答:如气球是什么颜色的(看),是什么样子的(看),摸上去很光滑(摸)用手拍拍气球有嘭嘭的声音(听),而且还和有弹性(感觉)……先总结一下感知的方法:看、摸、听。
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去观察事物。
接着,老师抛出一个新的问题,让学生在刚才的感知基础上去思考到底该如何观察事物。
有个成语叫察言观色,“察”就是听的意思,“听别人说话,看别人的脸色,以此来揣摩别人的内心活动。
”因此,观察并不只是用眼睛看。
听过学生刚才的自我尝试、思考和老师的讲解,明白了该如何观察事物。
接下来,再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观察某个人的活动情况。
二、游戏——由趣入手在学生已经了解了如何观察的基础上怎样才能把观察到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呢?对于才处于写作训练的正式的起步阶的三年级学生来说,写是非常痛苦,非常可怕的,他们往往会感到无从入手,不知道如何把自己观察到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
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呢?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兴趣爱好,为学生提供了形象生动,充满童趣的作文题材——吹气球,且当堂课里进行游戏,这样一来既把写作范围缩小到学生感兴趣的游戏中,又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同时还伴随着学生自我欣赏的乐趣,给予他写作的动力,激发他写作的兴趣,使他们能以强烈的学习积极性投入到本堂作文课中去,这才是最最重要的。
在学习了如何观察后,教师让学生分组来进行吹气球比赛。
引导学生用刚才学到的方式观察参赛选手的动作、面部表情、气球的颜色和形状变化等。
在比赛后,请选手谈吹气球的感受(如:你是如何把气球吹得这么大的?),再让看的观众谈谈看的感受和心得(如:你为什么后来要把耳朵捂上?为什么这个选手这么用力,气球却这么小呢?)。
鼓励学生用动作去描写“吹”的过程。
因为三年级是学生学习写作的起步阶段,所以在指导学生说时,尽量把动作进行分步,如:面部表情(涨红了脸,鼓着腮帮子,把眼睛都瞪出来了);吹的动作(用力地一吹,气球一下子就大了,可是他一吸气,气球又小了;他是先深吸一口气,往气球里用力一吹,再用鼻子吸一口气,再吹,所以气球很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把学生说的关键词分类板书下来(如:表情:涨红、鼓、瞪)。
由于说话是从内部语言到书面语言的桥梁。
加强学生对口头语言的训练,是保证由句到段的过渡乃至完成小学作文教学任务的需要。
所以,在这一阶段,要让尽量多的学生来说。
三、确定标题,指导习作1,拟题告诉学生要让别人对你的文字感兴趣,首先要用题目吸引别人的眼睛,所以肯定要动脑筋拟出了不同题目。
2,片段写作小学中年级作文教学以片断训练为重点。
段,是介于“句”和“篇”之间的表现形式。
抓住了这一重点,在经过了“眼动”、“耳动”、“心动”、“口动”后,接下来就是“笔动”了。
老师明确内容范围,要求学生在十分钟内把刚才观察到的吹气球的比赛过程写成一段完整的话,将学生引入习作的情景中。
学生对这次作文的要求已经非常明确了,通过说话,对于怎么表达心里也就越来越有底,对于写好作文当然越来越自信。
自然解决了“作文难”的问题。
四、修改、评价。
学生完成作文后,老师再次提出要求,让学生把自己的文章反复读几遍,看看语句是否通顺,字词是否准确,有无错别字等等。
目的是使学生养成对写完的作文进行反复修改这样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
在学生修改完自己的文章后,老师使用实物投影,鼓励学生上台读自己的佳作,并进行集体点评。
在点评中,老师多以鼓励为主,尽量圈出文中的优美词句,进行表扬。
尽管其中可能使用了不少口头语言,部分词语使用不当,但情节生动,充满童稚,语句基本通顺,内容基本完整,使用了大量生动的词语,充分表达了学生的情感,就已经足够。
我认为作文的起步阶段,不必用过多的要求约束学生,学生怎样想就怎样说,怎样说就怎样写。
学生愿意写作比作文写得好更重要;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才是我们写作教学的最终目的。
习作课《吹气球比赛》教学反思九重镇小刘玲工作十六年了,还从来没有上过一节作文公开课。
说实话,我怕上作文课!因为作文课难上,难就难在它对教师的应变和语文功底要求特别高。
它要求教师依据学情,有针对性和灵活性地引导学生观察和表达。
教师的功底尤其体现在点拨语与点评上,而我在这方面很薄弱。
11月11日,我怀着忐忑的心完成了我的习作教学处女作——《吹气球比赛》,好在课后反响还不错,得到了专家及广大听课教师的好评,无疑为我今后再上习作课增加了信心。
现将反思整理如下:一、自己觉得满意的地方1.让游戏进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写作。
著名特级教师张化万在《我的语文人生》中说道:“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带进课堂,让玩激活学生观察、说话、思维和表达的潜能,是被实践证明的,是让学生乐于作文的好办法。
”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我就打算把“吹气球比赛”带入课堂,凭借比赛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体现游戏作文的功能。
事实证明,“吹气球比赛”新颖有趣,便于操作,便于观察,非常适合进入课堂让学生写作。
形式多样的吹气球比赛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写作内容,如师生比赛、男女比赛等,强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之产生专注的观察力、欢乐积极的心情,导致学生大脑思维的兴奋。
学生在情绪高昂的参与过程中,暂时忘却了作文的动机,产生了直接表达的需求,从而流淌出充满童真童趣的个性化语言。
个人感觉现场游戏作文特别突出的作用,就是它直面学生的生命需求,它特别注重的是前作文的启发准备,避免了我们传统作文中拼命启发学生,而学生思维非常枯竭,缺少生活积累以及无动于衷的心理状态。
在这样情境化、生活化的现场演示过程当中,能够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课标提出来的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的条件和广阔的空间,有利于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
这样的课堂真正能成为学生生命的表达和交流。
2.“定身法”定格画面,便于学生重点观察。
游戏式作文教学为中年级学生铺设了由写话到习作的桥梁,与看图写话相比,它提高了训练的难度和要求。
它不是可以反复慢速观看的静止的图片,而是活动的连续的游戏,稍一疏忽就会遗漏观察的情景。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有序地观察,还要会迅速有重点地观察。
但是如何指导学生有重点地进行观察呢?是靠比赛前提醒学生如何观察吗?我想效果肯定不会理想,因为学生的情绪一旦高涨起来,他们的注意力往往会被有趣的比赛所吸引,不大会去注意参赛选手的神态和动作,就算有,印象也不深。
那么采用现场拍影像再回放的形式如何呢?张化万老师就曾用过,效果很不错。
自己也完全有这个技术可以在课堂上实现这个操作。
但自己出于两个原因,放弃了这种做法。
原因一,不想重复别人用过的众人皆知的招数,对我来讲缺乏挑战性;原因二,自己已有比现场拍影像回放更好的创意,那就是用孙悟空的“定身法”把比赛现场定格,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