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FA粉体涂料的加工工艺

PFA粉体涂料的加工工艺

PFA粉体涂料的加工工艺
PFA粉体涂料的加工工艺

PFA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静电喷涂:是将树脂粉通过静电喷枪产生静电被金属物体所吸引,再通过高温熔化在金属物体表面形成膜状涂层,所以叫做静电喷涂。

PFA喷涂树脂是一种多涂次喷涂树脂,一般分为底涂,中涂,面涂。

面涂:是指不含底涂和中涂的透明性树脂,是直接用于表面涂层的叫面涂;

中涂:是指添加过颜色的色粉(黑白红蓝黄绿紫橙棕灰)。涂层厚度为

0.2mm~0.5mm的涂层一般选用中涂加面涂,中涂可当底涂使用.

(涂层厚度<=0.5mm的涂层一般选用中涂加面涂,中涂可当底涂使用)

底涂:一般为黑色,在喷涂树脂中添加有与少量的碳纤维,碳纤维在高温情况

下能与金属中的碳台物形成较高的焊接作用,所以底涂与金属物体有着较强结合力,但流平性差,便于多次喷粉。

下面是PFA静电喷涂工艺流程:

首先将所需要喷涂的物体放进烧结炉中,炉温调至360℃~380℃(这种温度只能用于第一次预热)之间进行预热,预热的时间长短是要根据物体体积厚定

的,总之使物体的表面温度要在360℃~380℃之间;然后再将物体取出进

行静电喷涂,涂好后的物体再放入330℃~350℃的炉中烧15~20分钟,直

到表面达到完全熔融,流平,光亮最佳时取出。如果涂层厚度还不能达到

所需要的厚度,还可以按照上述工艺流程连续进行喷涂,如果涂层厚度在

0.2mm以下的应选用面涂;涂层厚度在0.2mm~0.5mm之间的应选用两涂

(底涂和面涂或中涂和面涂);涂层厚度在0. 5mm以上的应选用三涂

(底涂,中涂和面涂)。底涂只有增加粘特力,便于第二次及n次喷粉;

当涂层这互咐析需要的厚度80%时再喷中涂,所谓的中涂就是志你所需要

的物体外观颜色;最后一次应选用面涂,所谓面涂是指不添加任何物质和

颜料的PFA透明树脂。当物体喷过面涂之后,它的表面会有很好的流平性,不粘性,不褪色,无污染。从而使产品达至最佳效果。

(以上说明由氟邦公司提供,仅供参考!)

ECTFE喷涂原料;杜邦PFA喷涂;大金PFA喷涂;大金ETFE喷涂;

水解羽毛粉简介

水解羽毛粉简介 水解羽毛粉原理释义:羽毛粉基本成份为蛋白质,其中主要为甬蛋白。在天然状态不易消化。采用水解技术将羽毛经过特殊水解处理,打破羽毛粉结构中的双硫键(-S-S-)和硫氢键,使羽毛中蛋白局部水解,羽毛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羽毛粉的蛋白质利用率,改善羽毛粉的适口性,可流动性,且易为畜、禽消化。降低畜禽饲料及水产饲料的成本。 水解羽毛粉加工工艺释义:水解羽毛粉主要依靠水解过程中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其加工过程为:收集羽毛除尘清洗后,入水解罐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水解。工艺相对先进,突出特点是彻底破会羽毛角蛋白质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它变成畜禽可消化吸收的可溶性蛋白,消化率达75%以上,但由于水解后二硫键断裂,胱氨酸的含量减少。 影响水解羽毛粉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水解的程度。羽毛粉一定要加工足够长的时间来破坏胱氨酸之间的双硫键,但水解过度过高或者时间过短而造成的水解不足都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最好的效果应为消化率在70-80%的水解羽毛粉(农业部行业标准)。如果水解过度(即指胃蛋白酶消化率达85%),破坏过多的胱氨酸化学键,就会损失过多的含硫氨基酸,产生非天然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被胃蛋白酶消化,但是不能被动物利用。从而造成氨基酸的消化率低。相反,如果水解不足(即指胃蛋白酶消化率低于65%),不能打破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同样造成氨基酸消化率低。

羽毛粉的物理性质因所用羽毛原料的不同而不同。羽毛颜色浅,生产的羽毛粉呈浅金黄色;羽毛颜色深,生产的羽毛粉呈深棕黑色。 水解羽毛粉不能为瘤胃降解,不能应用于反刍动物,因而国家明令禁止用于反刍动物。水解羽毛粉在家禽中应用的部分实验报告文献 羽毛粉对于家禽的强制换羽,防止啄癖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在蛋鸡日粮中以2%-3%的羽毛粉代替血粉,不影响采食量、增重、产蛋率以及蛋重等,并能防止啄癖,减少死亡,降低饲料成本(杨福有等,1991)胡介卿等(1998)报道,在蛋鸡日粮中添加5%的水解羽毛粉,可有效防治啄羽症,且不影响产蛋率 在肉鸡日粮中,水解羽毛粉占日粮3%-5%为宜。当日粮中添加量超过5%时可能影响采食量,(许梓荣,1991)周圻等(1993)实验表明,用水解羽毛粉代替生长育肥猪日粮中50%75%100%(羽毛粉占日粮的2.5%3.25%5%)的鱼粉时,适当添加赖氨酸,猪的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不变。在瘦肉型猪日粮中添加羽毛粉可以降低日粮成本,又可减少脂肪沉积,提高胴体品质(刘长华,1995)。冯东勋等(1996)以羽毛粉为主要原料发酵而成的“活性蛋白”完全替代优质大豆粕饲喂肉猪试验不影响饲喂效果,且增加经济效益7.2% 注意:由于羽毛粉的氨基酸组成不平衡,在进行日粮配方设计时需要同含赖氨酸、蛋氨酸较高的蛋白质底料配合使用,或者通过在日粮中添加赖氨酸、蛋氨酸等来保持氨基酸平衡。 注意加补钙磷:羽毛粉钙(0.20%)磷(0.68%)含量较低,因此监测好钙磷总体水平是否达标十分重要 水解羽毛粉的镜检 据赛尔饲料工业杂志著名专家介绍,水解毛粉含有较高的精氨酸族氨基酸,当动物生长速度较快时,这些氨基酸转变为限制性氨基酸,提供较高的精氨酸族氨基酸,在动物生长速度较快时是十分必要的。寻找地道的水解毛粉原料对饲料工作者是个考验。下面是镜检的个案推荐 1:在显微镜下看:有毛的水解不完全,这种情况下,整体白色的可能性大点 2:在显微镜下看:有一颗颗淡黄透明的,这种水解比较完全,消化也率高 3:在显微镜下看:颜色深灰的或有黑的,表示,烧焦的可能性 4:当然,最好测下胃蛋白消化率,建议大于70%,还有测下其他常规指标 水解羽毛粉对新鲜度的要求

粉体加工技术

第一讲绪论 粉体工程(粉体加工技术):是一门在掌握超细粉碎理论基础上,以超细粉碎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超细粉碎工艺流程为主要学习内容的课程。 一非金属矿产及加工利用简介 1非金属矿产发展 非金属矿产:是指金属矿产和燃料矿产以外,自然产出的一切可以提取非金属元素或具有某种功能可供人们利用的、技术经济上有开发价值的矿产资源。 (因此类矿产大多不是以化学元素,而是以有用矿物为利用对象,所以亦称为工业矿物与岩石。)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非金属矿产起了决定性作用。 古代:石器(工具)陶器青铜器(金属)非金属矿产受挫 近代:技术的进步和材料结构的多元化,促使了非金属矿产地位不断上升。 从科学技术角度看:已进入信息时代 从矿产资源利用看:进入一个以非金属资源为中心的综合开发时代。 (50年代开始,世界非金属矿产产值已经超过金属矿产产值,发达国家非矿产值超过金属矿产2~3倍。) 我国非金属矿产发展情况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非金属矿产的国家之一。但是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闭关自守及帝国主义国家列强的侵略掠夺,我国的非金属矿产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我国已发现有经济价值的非金属矿产有100多种,是世界上品种齐全、储量丰富的少数国家之一。 储量居世界前列的非金属矿产有:石膏、石墨、滑石、膨润土、石棉、萤石、重晶石等 储量在世界上有重要地们的非金属矿产有:高岭土、硅藻土、沸石、珍珠岩、石灰石等。非常具有发展潜力的非金属矿产有:硅灰石、长石、凸凹棒石、海泡石等。 80年代开始我国非金属矿产日益受到关注(非金属在世界市场走俏)近十几年来我国非金属矿产出口增长,已成为出口创汇的一个重要方面。 但我国非金属矿产加工技术――比较落后 出口的非金属矿产产品种类――原矿和初级产品 (许多工业部门和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非金属矿深加工产品还需进口,有的甚至是我们出口的原矿或初级产品加工而成。) 2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新趋势 从目前国内外非金属矿产开发利用的特点,可反映出如下几个趋势: (1)已开发的老品种,其利用范围和开发深度不断扩大。 体现形式――大部分矿种已不限于一两个工业部门的少数用途,老矿种的新特 性新功能不断被发现并得到利用(如高岭土)。 (2)新开发的新矿种不断出现,且许多新矿种在应用方面表现出独特性能。 (3)由直接利用非金属矿原料或粗加工产品(选矿精矿及粉料产品)向深加工及制成品方向扩展。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 0 分) 1 .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 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 小题,每空1 分,共 2 0 分) 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 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 .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I 0 .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 )(F )和(ap )的总称。 II .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 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 1 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 0 分) 1 3 . 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 、C )加工有影响。 A 、车销内外圆 B 、车销端面 C 车销螺纹 1 4 . 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 A 、设计基准 B 、工序基准 C 、定位基准 D 、测量基准 1 5 .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 B 、D ) A 、设计基准 B 、工艺基准 C 、装配基准 D 、定位基准 E 、测量基准 16 .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 、基准重合 B 、互为基准 C 、自为基础 D 、基准统一 17 .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 的过程为( C ) A 、生产过程 B 、工艺过程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各种动物蛋白原料的加工方法

各种动物蛋白原料的加工方法 1、鱼粉的加工海杂鱼、淡水鱼及海产品加工下脚料等,均可作为鱼粉加工的原料,先将原料通过晒干、烘干或水煮后晒干等程序,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水煮法经高温处理,质量一般较好。 2、肉骨粉的加工主要原料是肉食品加工下脚料,以及不合乎卫生要求的动物屠体组织,将原料加水蒸煮,一般脏器煮1小时,头、蹄组织煮2-3小时。煮后去掉汤表面的油脂,经烘干粉碎即成。加工较好肉骨粉呈淡红色,水分不超过6%,粗蛋白质含量达40%以上。 3、血粉的加工主要以屠宰动物血液为原料,将血液放入锅内加热,直到血液凝固和水分蒸发后,晾在水泥地板上直至干燥,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值得注意的是:血液加热时要不断搅拌,加入0.5%-1.5%的生石灰,煮后将血块装入麻袋内挤压沥水,使水分沥掉50%以上,再晾晒,并每隔1-2小时翻动1次,直至晒干为止。加工血粉蛋白质含量可达70%-80%,水分不超过10%,土法加工的血粉应立即饲喂。 4、羽毛粉的加工原料为禽类羽毛。将羽毛用水冲洗干净、晒干,然后在耐酸的锅中按1:6的比例先放入羽毛,再放入0.2%的稀盐酸液,加盖煮沸到用手轻轻拉断时捞出,沥去酸液,然后在阳光下晒干,用粉碎机加工成粉即可。加工好的羽毛粉蛋白质含量在70%左右。 5、骨粉的加工以动物骨头为原料,将动物骨头放入普通锅中连续煮沸7-8小时,待骨头上的脂肪煮出后,在阳光下晒干,然后加工成粉状即成,也可将骨头堆在金属架上进行焙烧,粉碎后即成骨粉,骨粉是补充钙磷元素的好饲料。 6、蛋壳粉的加工以新鲜洁净蛋壳为原料,将蛋壳洗净放入锅内煮沸,

捞出后再放入60℃的铁锅内焙炒,炒脆后取出粉碎即成蛋壳粉,蛋壳粉是补充钙的好饲料。 7、蚕蛹的加工蚕蛹是缫丝工艺的副产品。将蚕蛹放入锅内,反复煮沸数次,去掉油脂,捞出后晒干、粉碎成末即成蚕蛹粉,蚕蛹粉含粗蛋白质为45%左右,适宜饲喂猪及家禽。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粉体工程与设备》 谭笑 装备10110403422 2013-06-18

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发展 谭笑1刘雪东2 (1:常州大学怀德学院2:常州大学常州213100) 摘要:总结1975年以来,近40年我国粉体干燥技术的现状,以及在现有基础上的未来发展方向,着重介绍该技术在药品和食品领域的应用,以及市场上重要的干燥设备。 关键词:粉体干燥趋势 Abstract:This is an article about powder drying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From1975to now,what the development is during the 40years.And the way to advance for powder drying.The application of the powder drying in Medical and Food is the focus point in this article,and we also introduce the device in the market. Key Word:Powder drying Trend 0.中国干燥技术的发展 中国的现代干燥技术是从20世纪5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迄今对于常用的干燥设备,如气流干燥、喷雾干燥、流化床干燥、旋转闪蒸干燥、红外干燥、微波干燥、冷冻干燥等设备,我国均能生产供应市场,对于一些较新型的干燥技术如冲击干燥、对撞流干燥、过热干燥、脉动燃烧干燥、热泵干燥等也都已开发研究,有的已工业化应用。而粉体干燥正是干燥技术中重要的一个分支,现在发展正旺的纳米干燥技术,亦是粉体干燥的子类。 我国于1975年6月23日在南京召开了第一届干燥会议,标志着我国干燥研究进入正轨。而从那一天到现在,已经40多年。40多年来,我国干燥技术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我国从事干燥技术研究的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研究单位大约有50多家,领域涉及化工、医药、染料、轻工、林业、食品、粮食、造纸、硅酸盐、水产业、渔业等行业,全国共有设备制造厂600多家,已形成了一支强有力的干燥科研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机械制造工艺学》期末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台机床或一个工作地点对同一或同时对几个工件所连续完成的那部分工艺过程。 2.尺寸链:相互联系,按一定顺序首尾相接和尺寸封闭图形。 3.基准:确定生产对象上几何要素的几何关系所依据的那些点,线,面。 4.过定位:几个定位支撑点重复限制同一个或几个自由度。 5.形状精度:加工后零件各表面的实际形状与表面理想形状之间的附和精度。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6.牛头刨床的主运动是(刨刀)的直线往复移动,进给运动是(工件)的间歇移动。 7.工时定额是完成某一(零件)或(工序)所规定的时间。 8.刨削和插削都是(间断)切削,刀具易受到(冲击),因此(切削速度)不宜太高。 9.电火花加工是在一定的(介质)中,通过(工具)电极和(工件)电极之间的(脉冲放电)的电蚀作用,对工作进行加工的方法。 10.切削用量是在切削加工过程中(V)(F)和(a p)的总称。 11.装夹是工件在加工前,使其在机床上或夹具中获得(正确而固定位置)

的过程,它包括(定位)和(夹紧)两部分内容。 12.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相互位置)三个方面。 三、不定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3.车床主轴的纯轴向窜动对(B、C)加工有影响。 A、车销内外圆?? B、车销端面??C车销螺纹 14.制定零件工艺过程时,首先研究和确定的基准是(C) A、设计基准?? B、工序基准?? C、定位基准?? D、测量基准 15.零件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基准叫做(B、D) A、设计基准?? B、工艺基准?? C、装配基准?? D、定位基准?? E、测量基准 16.车床主轴轴颈和锥孔的同轴度要求很高,常采用( B )来保证 A、基准重合?? B、互为基准?? C、自为基础?? D、基准统一 17.机械加工中直接改变工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性能使之变成所需零件的过程为(??C??) A、生产过程?? B、工艺过程?? C、机械加工工艺过程 18.受迫振动系统在共振区消振最有效的措施使(B) A.增大系统刚度; B.增大系统阻尼; C.增大系统质量 19.用(b)来限制六个自由度,称为(c)。更具加工要求,只需要少于(b)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各种材料及其加工工艺详解 1. 表面立体印刷(水转印)水转印——是利用水的压力和活化剂使水转印载体薄膜上的剥离层溶解转移,基本流程为: a. 膜的印刷:在高分子薄膜上印上各种不同图案; b. 喷底漆:许多材质必须涂上一层附着剂,如金属、陶瓷等,若要转印不同的图案,必须使用不同的底色,如木纹基本使用棕色、咖啡色、土黄色等,石纹基本使用白色等; c. 膜的延展:让膜在水面上平放,并待膜伸展平整; d. 活化:以特殊溶剂(活化剂)使转印膜的图案活化成油墨状态; e. 转印:利用水压将经活化后的图案印于被印物上; f. 水洗:将被印工件残留的杂质用水洗净; g. 烘干:将被印工件烘干,温度要视素材的素性与熔点而定; h. 喷面漆:喷上透明保护漆保护被印物体表面; i. 烘干:将喷完面漆的物体表面干燥。水转印技术有两类,一种是水标转印技术,另一种是水披覆转印技术,前者主要完成文字和写真图案的转印,后者则倾向于在整个产品表面进行完整转印。披覆转印技术(CubicTransfer)使用一种容易溶解于水中的水性薄膜来承载图文。由于水披覆薄膜张力极佳,很容易缠绕于产品表面形成图文层,产品表面就像喷漆一样得到截然不同的外观。披覆转印技术可将彩色图纹披覆在任何形状之工件上,为生产商解决立体产品印刷的问题。曲面披

覆亦能在产品表面加上不同纹路,如皮纹、木纹、翡翠纹及云石纹等,同时亦可避免一般板面印花中常现的虚位。且在印刷流程中,由于产品表面不需与印刷膜接触,可避免损害产品表面及其完整性。 2. 金属拉丝直纹拉丝是指在铝板表面用机械磨擦的方法加工出直线纹路。它具有刷除铝板表面划痕和装饰铝板表面的双重作用。直纹拉丝有连续丝纹和断续丝纹两种。连续丝纹可用百洁布或不锈钢刷通过对铝板表面进行连续水平直线磨擦(如在有装置的条件下手工技磨或用刨床夹住钢丝刷在铝板上磨刷)获取。改变不锈钢刷的钢丝直径,可获得不同粗细的纹路。断续丝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加工制得。制取原理:采用两组同向旋转的差动轮,上组为快速旋转的磨辊,下组为慢速转动的胶辊,铝或铝合金板从两组辊轮中经过,被刷出细腻的断续直纹。乱纹拉丝是在高速运转的铜丝刷下,使铝板前后左右移动磨擦所获得的一种无规则、无明显纹路的亚光丝纹。这种加工,对铝或铝合金板的表面要求较高。波纹一般在刷光机或擦纹机上制取。利用上组磨辊的轴向运动,在铝或铝合金板表面磨刷,得出波浪式纹路。旋纹也称旋光,是采用圆柱状毛毡或研石尼龙轮装在钻床上,用煤油调和抛光油膏,对铝或铝合金板表面进行旋转抛磨所获取的一种丝纹。它多用于圆形标牌和小型装饰性表盘的装饰性加工。 螺纹是用一台在轴上装有圆形毛毡的小电机,将其固定在桌

我国超细粉体加工技术的发展

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水泥、油漆、涂料、陶瓷、冶金、化工、医药、食品、磁性材料等都与超细粉体加工业关系密切,而球磨机就是在物料破碎机基础上再次进行破碎的关键设备,球磨机的超细技术可广泛用于各种矿物和原材料的深加工。 发达国家每年在粉体加工应用及科研方面都投入充足的资金来支持研究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已成为科研机构和专业公司发展研究的主攻方向。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通常把工业废料进行"预处理",即采用超细粉磨的方法对被加工物的表面进行活化,使之产生"小尺寸效应"、"表面与界面效应"、"量子尺寸效应",从而成为新的功能材料。这些都充分说明了球磨机超细技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非矿资源越来越多地进入了各行各业,它也将标志着一个国家科技水平的高低。目前我国中型以上水泥厂较多地使用管式球磨机,一般由多个磨机组成生产线,并配以性能优越的分选设备,从而使产成品细度达到ISO新标准规定指标。如何寻求一种高效方法。增加水泥新品,以适应水泥市场所需,是我国硅酸盐生产工业急待解决的难题。球磨机的超细技术必给建材行业带来一项大变革,推动我国超细粉体加工技术的发展。球磨机最新引进的六大先进技术。 以前,由于我国没有较为经济的超细粉体加工设备,只得将丰富的非金属矿以很低价格原矿出口或以粗加工后出口到境外,然而我国又是高岭土矿蕴藏丰富的国家之一,由于我们缺乏先进的加工设备及成熟的生产工艺,每年只能花大量的外汇从国外购买。现在我们自己研制出来了这种技术,对于我们的发展则是很有利的。 随着这种技术的不断成熟,很快就会推动我们的良好发展,虽然这是我们新研究出的技术,尽管还有一些不尽如意的地方,但用户综合比较下来,使用球磨机的超细技术还是比较经济的,本文由球磨机网:https://www.doczj.com/doc/8e13755181.html, 整理提供。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上课讲义

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 题库

现代制造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 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3.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4.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6.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 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1-5点)的定位。 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位。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以上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7.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8.误差复映:当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相应的圆度误差,这种现象叫做误差复映。 9.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轮廓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轮廓,其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 10.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或称为强化)。 11.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 12.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金属材料及加工工艺

金属加工工艺 第一篇变形加工第二篇切削加工第三篇磨削加工第四篇焊接第五篇热处理第六篇表面处理 第一篇变形加工 一、塑性成型 二、固体成型 三、压力加工 四、粉末冶金 一、塑性成型加工 塑性(成型) 塑性(成型)加工是指高温加热下利用模具使金属在应力下塑性变形。 分类: 锻造: 锻造:在冷加工或者高温作业的条件下用捶打和挤压的方式给金属造型,是最简单最古老的金属造型工方式给金属造型,艺之一。艺之一。 扎制: 扎制: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高温金属坯段经过了若干连续的圆柱型辊子,辊子将金属扎入型模中以获得预设的造型。 挤压:用于连续加工的,具有相同横截面形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状的实心或者空心金属造型的工艺,既可以高温作业又可

以进行冷加工。 冲击挤压:用于加工没有烟囱锥度要求的小型到中型规格的零件的工艺。生产快捷,可以加工各种壁厚的零件,加工成本低。 拉制钢丝: 拉制钢丝:利用一系列规格逐渐变小的拉丝模将金属条拉制成细丝状的工艺。 二、固体成型加工 固体成型加工:是指所使用的原料是一些在常温条件下可以进行造型的金属条、片以及其他固体形态。加工成本投入可以相对低廉一些。 固体成型加工分类:旋压:一种非常常见的用于生产圆形对称部件的加工方法。加工时,将高速旋转的金属板推近同样高速旋转的,固定的车床上的模型,以获得预先设定好的造型。该工艺适合各种批量形式的生产。弯曲:一种用于加工任何形式的片状,杆状以及管状材料的经济型生产工艺。 冲压成型: 金属片置于阳模与阴模之间经过压制成型,用于加工中空造型,深度可深可浅。 冲孔: 利用特殊工具在金属片上冲剪出一定造型的工艺,小批量生产都可以适用。冲切:与冲孔工艺基本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前者利用冲下部分,而后者利用冲切之后金属片剩余部分。 切屑成型:当对金属进行切割的时候有切屑生产的切割方式统称为切屑

最新《烹饪原料加工技术》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90分) 1.用剞刀法可使原料_________,烹调时原料易于_________,且能保持_________。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干货原料涨发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等方法。 3.刀工是根据_________和_________的要求,运用_________,将烹饪原料加工成_________的操作过程。 4.出肉加工是根据烹调的要求,将动物性原料的组织从_________上分离出来,其方法有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 5.整鸭去骨的步骤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五个步骤。 6.烹饪原料加工技术以_________为研究对象,以加工的具体工艺为内容。其中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出肉、去骨、和分档取料、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配菜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7.剞刀操作的一般要求是:刀纹深浅一致、_________、_________、互相对称。 8.按刀具的用途,一般可分为批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前批后斩刀、其他类刀。 9.家畜内脏及四肢初步加工的方法有里外翻洗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清水漂洗法。 10.鸡或鸭在初步加工时要工艺较为复杂,一般要经过宰杀、_________、_________、洗涤四个步骤。 11.家禽开膛取内脏时,常用的开膛方法有:腹开法、_________、_________。 12.生活在海洋中的_____、_____、_____、贝、_____等新鲜咸水产品成为海鲜。 13.家禽内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血、油脂等,此外、心腰及成熟的卵蛋等不可丢弃,洗净后也可制作菜肴。 14.刀工在烹调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刀具和_________是进行原料加工的必备用具。 16.切分为7种,有直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侧切和________.

鱼粉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和品控措施 王继强 张 波 张宝彤 李爱琴 摘 要:鱼粉是一种优质的动物性蛋白质原料,广泛应用于畜禽及水产饲料中。鱼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生产原料和加工工艺。本文主要介绍了鱼粉的分类、加工工艺以及如何评 价鱼粉质量好坏的指标,为饲料生产者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鱼粉;分类;加工工艺;品控 鱼粉是由经济价值较低的低质鱼类或者鱼产品加工副产品,经去油、 脱水、粉碎加工后得到的高蛋白质饲料。全世界的鱼粉生产国主要有秘 鲁、智利、日本、丹麦、美国、俄罗斯、挪威等。表1列出了鱼粉主要生产 国所占比例,可以看出,秘鲁和智利鱼粉生产量最大,其出口量约占全球 总贸易量的70%。中国鱼粉产量不高,主要生产地在山东、浙江,其次为河 北、天津、福建、广西等省市。据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进口鱼粉121 万t,其中秘鲁、智利和非主流国家鱼粉的进口量分别为72.9万t、13.6万t 和34.4万t(徐琼,2011)。 表1 各国所产鱼粉占总量的百分比( 庄水泉,2010) 200720082009 秘鲁282830 智利161316 泰国9810 美国 4.66 6.2 中国 4.44 6.1 其他 384131.7 1 鱼粉的分类 根据来源鱼粉可分为2种:国产鱼粉和进口鱼粉。这种分类方法比较粗 略,反映不出鱼粉的品质。按原料性质、色泽分类,可将鱼粉分为普通鱼 粉(橙白或褐色)、白鱼粉(灰白或黄灰白色,以鳕鱼为主)、红鱼粉 (橙褐或褐色)、混合鱼粉(浅黑褐或浓黑色)、鲸鱼粉(浅黑色)和鱼 粕(鱼类加工残渣)。按原料部位与组成可把鱼粉分为全鱼粉(以全鱼为 原料制得的鱼粉)、强化鱼粉(全鱼粉+鱼溶浆)、粗鱼粉(鱼粕,以鱼类 加工残渣为原料)、调整鱼粉(全鱼粉+粗鱼粉)、混合鱼粉(调整鱼粉 +肉骨粉或羽毛粉)、鱼精粉(鱼溶浆+吸附剂)。一般来讲,白鱼粉和红 鱼粉在饲料生产中应用较多。 1.1 白鱼粉 白鱼粉是指用鳕鱼、鲽鱼等白肉鱼种的全鱼或下脚料加工成脂肪含量 低的鱼粉,依加工方式分为工船加工和岸上加工。白鱼粉生产量较大的国

沈阳理工大学 霸书红-超细粉体加工技术新教学大纲

《超细粉体加工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050542001 课程英文名称:Preparation Technology on Ultra-Micropowder 课程总学时:32 讲课:32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粉体科学与工程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2.10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超细粉体加工技术是粉体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为必修课程。本门课程主要包括超细粉碎的基本理论,物理法制备超细粉体的原理、设备、工艺,超细粉碎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粉碎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等。为学生将来从事粉末材料、粉体工程领域的生产、科研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让学生掌握物料超细化的相关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精密进行科学研究的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达到以下要求: 1.掌握物料超细化的基础理论; 2.使学生掌握不同物理超细方法的原理与技术; 3.使学生掌握不同物理超细方法的典型设备; 4.使学生具备独立进行超细粉碎工艺设计与设备选型的能力; 5. 培养学生在粉体加工过程中的环保与安全意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 6.了解超细粉体加工技术的新发展。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基本知识:掌握粉体物理超细化的一般知识,包括超细粉体的概念、超细粉碎技术、超细粉碎设备的分类、超细粉碎设备的发展史、超细粉体在国民经济中的应用等。 2.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超细粉碎的基本原理;掌握机械法、液相物理法及物理气相法制备超细粉体的方法原理、主要设备、操作工艺等;掌握超细粉碎工艺设计和设备选型的的基本方法;具备解决材料超细过程中的安全与环保问题的基本能力。 3.基本技能:掌握超细粉碎工艺设计计算、独立进行设备选型的技能等。 (三)实施说明 本课程安排在第六学期学习,共32学时,其中理论讲课32学时。根据教学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教学内容适当增减,各部分学时数可适当调整2学时。 1.教学方法:课堂讲授中重点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讲解;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和鼓励学生通过实践和自学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积极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讲课要联系实际并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教学手段:本课程属于专业课,涉及到许多物料超细化的设备,因此在教学中采用ppt 与课堂讲授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确保在有限的学时内,高质量地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四)对先修课的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必须在完成先修课程之后进行。本课程主要的先修课程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工程力学等。 (五)对习题课、实践环节的要求

南华首饰制作工艺学期末考试题+答案

广州南华工贸技工学校 2 0 1 3~2 0 14 学年第二学期 《首饰制作工艺学》期末考试试卷 编号:QD-0707-24 版本号:B/O 流水2014-104-: 班级珠宝116、126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配分25 20 10 25 20 100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被视为我国首饰业开山鼻祖的是_胡靖__________ 。 2、珠宝首饰加工企业主要的三种工艺是:_____失蜡浇铸工艺____________ 、__________机械加工工艺_______、_____机械加工工艺____________ 。 3、用于首饰制作的卓条,一般最粗是______6______号,最细是______8/0______号, 最常用的是_____4_/0_____或___3___/0_________ 。

4、蜡:银= ____1:10_______,蜡:金=______1:20_____,蜡:铂金=______1:21_____。 5、捞底的目的是_____减轻工件的重量________________。 6、炸色也叫____出水_____或______化学抛光______,炸色用的化学试剂是_氰化钾________和____双氧水_____。 7、油壶的油量只可以加到油壶容量的___1/3______。 8、磁力抛光机的介质是____钢针_____。 9、电白是镀___铑______,电黄是镀_____黄金____。 10、粉末冶金优先选用___球形______颗粒。 11、适合蜡镶的宝石有______钻石_____、______红宝石_____、______蓝宝石_____。 12、电铸过程中必须涂银油是因为_________蜡模不是导电体,银油在蜡模表面形成导电层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单选,每题2分,共20分) 1. 砂纸中( A )号最细。 A.1200# B.800# C.400# D.200# 2.压模制作中的压模的温度为(),硫化的时间一般为(A)。 A.150 20-25分钟 B.140 10-20分钟 C.76-80 20-25分钟 D.90-95 15-25分钟 3. 蜡模在失蜡铸造中的作用是(C)。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原材料使用及生产工艺流程说明 第一章:原材料明细 婴儿纸尿裤、纸尿片的组成材料主要为:非织造布、进口原生纯木浆、高分子吸水树脂(SAP)、湿强纸、仿布防漏流延膜、热熔胶、左右腰贴、前腰贴、弹性PU等。 一.原材料使用要求:所有原材料外观应洁净,无油污、脏污、蚊虫、异物;并且符合环保要求;无毒、无污染、材料可降解;卫生指标符合GB15979 《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标准》规定要求。 二.原材料使用明细: 非织造布:主要用于产品的面层、直接与婴儿皮肤接触、可选的材料有无纺布或竹炭纤维; 进口原生木浆:主要作用是快速吸收尿液;可选材料主要为原生针叶木浆。已经考察的品牌有美国的石头、白玉、惠好、IP、瑞典的女神、俄罗斯的布阔等; 高分子吸水树脂:主要作用是吸收、锁住水分;主要选择日本住友和德国巴斯夫; 湿强纸:卫生包装用纸,含有湿强剂;主要用于包覆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便于后续工艺以及防止吸收体分解; 仿布防漏流延膜:主要用作产品的底层;防止尿液渗漏污染衣物或床上用品;主要参考的材料是台湾的复合透气流延膜; 热熔胶:用于任意两种材料的复合;主要选用德国汉高的产品或国民淀粉; 左右腰贴和前腰贴:主要用于婴儿纸尿裤上、让产品具备一定的形状;主要采用美国3M公司产品; 弹性PU:主要作用是让产品更贴身、防止尿液后漏;首选产品为美国3M 弹性PU 。 第二章: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木浆拉毛——SAP添加——湿强纸包覆——吸收体内切——面层复合—— 前腰贴复合——底膜复合——左右贴压合——主体折合——产品外切——三折——成品输送——包装——装箱——检验入库——结束

二.流程说明 木浆拉毛:原生木浆经过专用设备拉毛成为绒毛浆;才具备快速吸水的能力; SAP添加:准确控制SAP的施加量,使其均匀混合在绒毛浆里,增加吸收体的吸水速度;利用SAP的锁水特性使混合物吸水后不会反渗; 湿强纸包覆:为了工艺的流畅性以及吸收体的整体性,利用湿强纸的特性对绒毛浆和SAP的混合物进行包覆; 吸收体内切:对经过湿强纸包覆的混合装物体进行分切;使其具备吸收体的形状; 面层复合:将面层材料(无纺布或竹炭纤维)用热熔胶复合在吸收体上,是吸收体不直接与皮肤接触; 前腰贴复合:在底膜和吸收体符合前,为了工艺的流畅性首先把前腰贴复合在底膜上; 底膜复合:利用热熔胶将底膜复合在吸收体上; 左右贴压合:利用压力将左右贴复合在底膜和面层上; 主体折合:将吸收体以外的部分折合在吸收体上,方便后续工艺进行; 产品外切:根据产品规格对产品进行分切; 三折:对分切后的产品进行折合,方便后续包装; 成品输送:将分切后的产品输送到包装部位; 包装:将三折后的产品按照一定的数量装入包装袋; 装箱:将包装后的产品装入纸箱。 检验入库:入库前对产品进行最后一次检验;合格后入库。 流程结束!

水解羽毛粉

高温高压水解羽毛粉生产及介绍 一、水解羽毛粉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NY/T915-2004《饲料用水解羽毛粉hydrolyzed feather meal for feedstuff》,饲料用水解羽毛粉的定义为:家禽屠体脱毛的羽毛及制作羽绒制品筛选后的毛梗,经清洗、高温高压水解处理、干燥和粉碎制成的粉粒状物质。 二、水解羽毛粉的加工工艺

沙门氏菌不得检出、每百克大肠菌群的允许量(MPN/100)小于1×104.每千克中砷的允许量不大于2mg 四、水解羽毛粉原理释义: 羽毛粉基本成份为蛋白质,其中主要为甬蛋白。在天然状态不易消化。采用水解技术将羽毛经过特殊水解处理,打破羽毛粉结构中的双硫键(-S-S-)和硫氢键,使羽毛中蛋白局部水解,羽毛纤维的化学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提高羽毛粉的蛋白质利用率,改善羽毛粉的适口性,可流动性,且易为畜、禽消化。降低畜禽饲料及水产饲料的成本。 五、水解羽毛粉加工工艺释义: 水解羽毛粉主要依靠水解过程中时间、压力、温度的控制。其加工过程为:收集羽毛除尘清洗后,入水解罐中,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水解。工艺相对先进,突出特点是彻底破会羽毛角蛋白质稳定的空间结构,从而使它变成畜禽可消化吸收的可溶性蛋白,消化率达75%以上,但由于水解后二硫键断裂,胱氨酸的含量减少。 影响水解羽毛粉质量的重要因素是水解的程度。羽毛粉一定要加工足够长的时间来破坏胱氨酸之间的双硫键,但水解过度过高或者时间过短而造成的水解不足都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最好的效果应为消化率在70-80%的水解羽毛粉(农业部行业标准)。如果水解过度(即指胃蛋白酶消化率达85%),破坏过多的胱氨酸化学键,就会损失过多的含硫氨基酸,产生非天然的化学物质。这些物质在实验室的条件下可以被胃蛋白酶消化,但是不能被动物利用。从而造成氨基酸的消化率低。相反,如果水解不足(即指胃蛋白酶消化率低于65%),不能打破角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不利于畜禽的消化吸收,同样造成氨基酸消化率低。 羽毛粉的物理性质因所用羽毛原料的不同而不同。羽毛颜色浅,生产的羽毛

(完整版)机械制造工艺学考试题库完整

现代制造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 1.生产纲领:计划期内,包括备品率和废品率在内的产量称为生产纲领。2.工艺规程:规定产品或零部件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和操作方法的工艺文件,是一切有关生产人员都应严格执行、认真贯彻的纪律性文件。 3.加工余量:毛坯尺寸与零件设计尺寸之差称为加工总余量。 4.六点定位原理:用来限制工件自由度的固定点称为定位支承点。用适当分布的六个支承点限制工件六个自由度的法则称为六点定位原理(六点定则)。 5.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对机械产品中的零件采用各种加工方法,直接用于改变毛坯的形状、尺寸、表面粗糙度以及力学物理性能,使之成为合格零件的全部劳动过程。 6.完全定位、不完全定位、欠定位、过定位 完全定位:工件的六个自由度被完全限制的定位。 不完全定位:允许少于六点(1-5点)的定位。 欠定位:工件应限制的自由度未被限制的定位。 过定位:工件一个自由度被两个或以上支承点重复限制的定位。 7.加工精度、加工误差: 加工精度: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与理想几何参数的符合程度。 加工误差:加工后零件的实际几何参数(尺寸、形状和表面间的相互位置)对理想几何参数的偏离程度。 8.误差复映:当车削具有圆度误差的毛坯时,由于工艺系统受力变形的变化而使工件产生相应的圆度误差,这种现象叫做误差复映。 9.表面粗糙度:表面粗糙度轮廓是加工表面的微观几何轮廓,其波长与波高比值一般小于50. 10.冷作硬化:机械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塑性变形,使晶格扭曲、畸变,晶粒间产生滑移,晶粒被拉长,这些都会使表面层金属的硬度增加,统称为冷作硬化(或称为强化)。 11.工艺系统刚度:工艺系统抵抗变形的能力。 12.工序能力:工序处于稳定状态时,加工误差正常波动的幅度。 。 13.工序:一个(或一组)工人,在一个工作地点,对一个(或同时几个)工件,连续完成的那一部分工艺过程。 14.安装:在一个工序中需要对工件进行几次装夹,则每次装夹下完成的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整理

设计材料及加工工艺 (章节总结) 第一章概论 设计与材料 纵观人类的进化史,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的有很多因素,其中材料的的开发、使用和完善就是其中之一。 材料是人类生产各种所需产品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可以说我们生活的周围任何物品都离开材料。 材料科学的发展,使产品形态产生了根本变化,材料的发展,更是推动了人们生活的进步。 产品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材料在产品造型设计中,是用以构成产品造型,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物质,所以材料是工业造型设计的物质基础。 工艺:材料的成型工艺、加工工艺和表面处理工艺。是人类认识、利用和改造材料并实现产品造型的技术手段。 材料与工艺是设计的物质技术条件,与产品的功能、形态构成了产品设计的三大要素。而产品的功能和造型的实现都建立在材料和工艺上。 材料设计 1.材料设计的内容 产品造型中的材料设计,以“物—人—环境的材料系统为对象,将材料的性能、使用、选择、制造、开发、废弃处理和环境保护啊看成一个整体,着重研究材料特性与人、社会、环境的协调关系,对材料的工学性,社会性、经济性、历史性、

生理性、心理性和环境性等问题进行平衡和把握,积极评价各种材料在设计中的使用和审美价值,是材料的特性和产品的物理功能和犀利功能达到高度的和谐统一,是材料具有开发新产品和新功能的可行性,并从各种材料的质感中获取最完美的结合和表现,给人以自然,丰富、亲切的视觉和触觉的综合感受。 产品造型的材料选择中,我们不仅要从材料本身的角度考虑材料的功能特性,还要考虑整个材料设计系统。 材料设计的方式 出发点:原材料所具有的特性与产品所需性能之间的比较。 两种主要方式:(从产品的功能用途出发,思考如何选择和研制相应材料(从原料出发,思考如何发挥材料的特性,开拓产品的新功能,甚至创造全新的产品。 材料与产品的匹配关系 产品设计包含功能设计、形式设计,在产品设计中都要匹配。 材料性能的三个层次:核心部分是材料的固有性能;中间层次世人的感觉器官能直接感受的材料性能;外层是材料性能中能直接赋予视觉的表面性能。 产品功能设计所要求的是与核心部分的材料固有性能相匹配,而在产品设计中除了材料的形态之外,还必须考虑材料与使用者的触觉、视觉相匹配。 设计材料的分类 1.按材料的来源分类:①天然材料②技工材料③合成材料④复合材料⑤智能材料或应变材料 按材料的物质结构分类:①金属材料②无机材料③有机材料④复合材料 按材料的形态分类:①线状材料②板状材料③块状材料 材料特性的基本特性

(完整word版)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如何提高制剂质量 多数固体制剂在制备过程中需要进行粒子加工以改善粉体性质,从而满足产 品质量和粉体操作的需求。粉体技术能为固体制剂的处方设计、生产过程以及质量控制等诸方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试验方法。因此,对粉体技术的了解对于制药工程技术人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从多角度阐述了粉体技术对固体 药物制剂的影响,并介绍了近年来两种粉体新技术的发展,内容翔实,有助于读者对粉体技术的进一步了解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好地应用。 ——编者按 粉体技术在药物制剂中的应用起步较晚,使制剂过程中的粉体操作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经验化,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和GMP规范化的广泛实施,粉体的理论和处理方法不断地被引入固体物料的各种单元操作中,使固体药物制剂的研究、开发和生产从盲目性和经验模式走上量化控制的科学化、现代化轨道,引起了药学工作者的广泛兴趣和重视。 ■粉体性质与制剂质量关系密切 固体制剂的质量控制方面,重量差异、混合均匀度、片剂的强度等多与粉体操作有关,而崩解、溶出度和生物利用度则与药物处方中各种物料的粉体性质有关。 ★孔隙率增大促进崩解 固体制剂的最终命运是崩解、释药和被人体吸收,其中崩解是药物溶出及发挥疗效的首要条件,而崩解的前提则是药物制剂必须能被水溶液所润湿。因此水渗入片剂内部的速度与程度对崩解起到决定性作用,而又与片剂的孔隙径、孔 隙数目以及毛细管壁的润湿性等有关。片剂的孔隙率不但与物料性质有关,即易产生塑性变形的物质压片后孔隙率小难以崩解,弹性变形的物料压缩后孔隙率较大,易于崩解;还与压缩过程有关,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压力越大,压缩时间越长,片剂的孔隙率越小,越难以崩解。物料的润湿性很差,将很难使水通过毛细管渗入到片剂内部,则片剂难以崩解。 常用于润滑剂的硬脂酸镁具有较强的疏水性,用量不当会严重影响片剂的崩解度,必要时可加入表面活性剂以改善片剂的润湿性,促进水的渗入而加快崩解速度和溶出度。如用阿拉伯胶作黏合剂,喷雾干燥,可提高水杨酸的溶出度;磺胺药物加泊洛沙姆可显著增加溶出度;脂溶性药物同乳糖混合,也可提高药物的溶出度。 ★降低粒径提高溶出度 药物的溶出度除与药物的溶解度有关外,还与物料的比表面积有关,一定温度下固体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与其比表面积成正比。而比表面积主要与药物粉末的粗细、粒子形态以及表面状态有关,对片剂和胶囊剂来说与崩解后的粒子状态有关。因此药物粒度大小可以直接影响药物溶解度、溶解速度,进而影响到临床疗效。例如,微粉化醋酸炔诺酮比未微粉化的溶出速率要快很多,在临床上微粉化的醋酸炔诺酮包衣片比未微粉化的包衣片活性几乎大5倍。 对难溶性药物或溶出速率很慢的药物来说,药物的溶出过程往往成为吸收的限速过程。药物的粒径降低时其比表面积增大,药物与介质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加,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