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表内除法(二) :用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 :用除法解决问题 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之后,我想,编者之所以这样安排,匠心不仅在于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有更多机会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则。其逻辑顺序如下: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般解法。

这样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示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2.本课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54~55页的内容。

3.教具准备:课件、小棒等。

4.教学目标。

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力图体现“发展为本”的理念,不仅注重双基的落实,还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因此本课教学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三方面加以考虑有以下三点。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联系。

(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5.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二、说教法

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采取丁“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经历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教学过程时,在学生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中,经历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初步懂得应如何思考问题,如何用数学方法来处理有关的信息,合理地解决问题。

三、说学法

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许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

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

(一)联系实际,复习旧知

以本班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人数为例,我设计了三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复习题,如第1题:二年级三班学习舞蹈的有3人,学习绘画的人数是学习舞蹈人数的2倍,学习绘画的有多少人?学生说出答案后,讲一讲思考过程。这时,教师请学习绘画的6位同学向大家挥挥手,再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成绩,教师向取得优异成绩的同学表示祝贺。

复习环节的设计意图有三,一是唤起学生对已有“倍”的知识的回忆,为学习新知做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二是复习时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师生情感交融,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心情。三是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去观察分析日常生活问题的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

在课的新授部分,我结合例2的电化教学,设计了一个让学生参加的用小棒摆飞机的游戏活动。主要过程是这样的:先以动画形式出示第54页例2主题图(三位同学在用小棒摆飞机)并演示5根小棒摆一架飞机的过程。这时老师问:“你们想参加这个游戏活动吗?”

引导学生亲自参加到动手摆飞机的活动中来。学生在音乐声中摆完飞机以后,汇报结果,如“我用5根小棒摆了一架飞机”“我用15根小棒摆了3架飞机”等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提出问题“根据你摆的飞机,谁能提个问题让大家猜一猜?”学生兴趣盎然,提出了诸如“我用10根小棒摆几架飞机”的问题,由此引出“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为学习“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奠定了基础。在学生动手操作、动眼观察的基础上,课件出示例题中小强提出的问题:“我摆了3架飞机,我用的小棒根数是小红的几倍?”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请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在动脑思考、充分探究中找到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解题思路,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就是“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用除法计算,15÷5=3。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了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实际问题,学会了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由于倍概念的复习及例2的学习,学生已经理解了用除法计算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问题的解题思路,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课件首先出示例3情境图:35人唱歌、7人跳舞、5人看节目,请学生根据画面提出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如“唱歌的是跳舞的几倍?”“唱歌的是看节目的几倍?”等等,根据所提问题,小组讨论解决方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后,讲解题思路,这样不仅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知识,还能体会合作交流给自己带来的收获。

此环节的教学设计,摒弃了传统应用题教学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找解题方法的套路,把应用题和运算教学结合起来,重点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因为学生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快速获得正确答案,而是着重探索和研究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寻求创造性的问题解决方式。

(四)巩固深化,质疑拓展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开放练习等几个层次,目的是巩固新知,帮助学生更进一步理清解题的思路,达到融会贯通。

(五)发展评价

让学生畅谈自己在本课中的表现和收获,体现了新的课程理念,给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五课时】解决问题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问 题,并且用除法来解决“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 2.使学生经历解决不同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分 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紧密性,并加强对数学学习 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对于新事物的接受是比较快的,多数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问。但是,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会遇到最主要的障碍点: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解决该类问题。因此,我在教学中,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提出各种数学问题,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从而使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问题有的可以用加减法来做,有的不能用加减法解决。这样,突出了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同时,加强了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区分。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转化”这一数学思想方法,通过转化,将“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道理迁移到“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中,从而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学习活动中既要让学生独立思考,又要让学生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各种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个“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几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教学具准备 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情境:42页例题。

表内除法解决问题 (最新教案)

第4单元表内除法(二) 第4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3,以及练习九第2、3、4题。 【教学目标】 1.是学生初步了解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并能正确进行解答。 2.培养学生正确理解题意、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合理完整解答的良好习惯。 3.是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一个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实物投影仪;常规学具。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出示习题。 (1)12个苹果,每份4个,可以分成几份? 出示题目,学生读题,列式计算。 引导:12里面有几个4?12÷4=3表示什么?(表示12里面包含3个4。)(2)12个苹果,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几个? 列式:12÷3=4,12里有3个4. 2.揭题:除法可以表示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今天我们就要学习“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 二、互动新授 1.教学例3. (1)课件出示例3图。 谈话:同学们,跟老师到商店购物吧! 课件出示小熊、地球仪、皮球的价钱。

师:我有56元钱,想买地球仪,请问可以买几个? 出示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谈话:要求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先知道哪些信息?(商品的价钱,总的价钱。)刚才这个购物的过程是什么意思,谁能用一句话来表达?(56元里面有几个8元) 要求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人8元。 提问:应该用什么方法算?怎样列式?(用除法计算,56÷8= ) 得数是几?你是怎样算的?(7,用乘法口诀:七八五十六) 得数7表示什么?写什么单位名称?(7表示可以买7个)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56÷8=7(个)。口答:可以买7个地球仪。 (2)检验。 谈话:我们的计算对吗?你有什么理由? 教师小结:刚才我们求出能买7个地球仪,一个地球仪是8元,7个是56元,7×8=56(元),符合题目意思,算对了。 2.课件出示汽车图。 谈话:老师想买这两小汽车,可是它的价钱被小红遮住了。小红这样提示我们: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根据这个问题,你能求出小汽车的价钱吗? (1)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 (2)小组交流。你是怎么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做? (3)反馈评价。 小结:小汽车的价钱,就是求24里面有6个几,像这样的问题也是用除法计算。 列式:24÷6=4(元) 引导口答:一辆小汽车4元。 (4)谈话:你能用解决上一题的方法自己检验吗?同桌互相说一说。 指名汇报检查方法。 3.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学生互相提数学问题,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4.刚才我们解决的我这两道题有什么共同点? 学生自由讨论。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6 表内除法(二)例3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二单元第42页例3及相应的练。 教学目标:1.会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数量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2.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3.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研究的乐趣。 目标分析:学生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研究,能进一步运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懂得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充分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难点:会提出问题、选择有效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等材料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激活经验 课件出示:1.计算并说一说时你用到的口诀。 63÷7=。72÷9=。54÷6= 63÷9=。72÷8=。54÷9= 2.填空,说一说分别怎么列算式? 45里面有()个5.56里面有()个8 把42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把27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 【设计企图:设计两组复题,直观形象地激活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旨在把两种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外一个数。通过复做好铺垫,凸显新旧知识的内在接洽。】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一)了解信息,明确问题。 1.课件出例如3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看图:图中有哪些物品,物品下面的数据是什么意思?你还有什么发现?(小汽车的价钱没有给出)3.交流获取信息:一只玩具熊6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4.明确所求问题: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二)阐发题目,探究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2.将除法扩展到取自于量的数量之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继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从多余信息中选择有效信息,继续用画图的策略分析关系,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与二年级上册所学的类似知识相联系,感受数学知识的内

在联系,继续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用除法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三、说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善于模仿。但注意力较弱,解决问题能力欠缺,对应用题不能很好地去分析。所以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主要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在游戏中让学生理解教材中比较抽象的内容,同时将所学课本知识生活化。在平日的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四、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二)说学法:放手让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在小组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形成用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本思路。 五、说教学过程 (一)简单谈话,直切主题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优质课教学设计_8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4表内除法(二):解决问 题》优质课教学设计_8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42页例3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 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关系,会用除法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 2.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会选择有效信息来分析题目,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解决问题中,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深化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4.感受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目标分析: 学生掌握了用口诀求商的方法后,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进一步运用除法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在解决的过程中,懂得信息的整理,数据的分析,模型的建构,充分感受乘法和除法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 1.平均分 我们一起来看段视频!这位姐姐在干什么?你们喜欢逛超市吗?你买过什么东西?用到过什么数学知识呢?准备上课! 同学们,其实超市里还隐藏着很多数学知识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瞧,阿姨们正在分西红柿呢,我们来帮阿姨分分吧! 谁来说说怎么分,并列式!(PPT:把12个西红柿平均放在3个盘里,每盘放几个)为什么用除法来做?(PPT:想:把12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几。)接着看,阿姨还要分苹果呢!谁来说说怎么分,并列式!(PPT:8个苹果,每2个放一盘,能放几盘。)为什么用除法来做?(求8里面有几个2)不管是分西红柿,还是分苹果,虽然分法不一样,但都是平均分,所以都用除法来做。今天我们就用这个知识来解决购物的问题,好吗?(板书:解决问题)齐读课题。 二、借鉴以往学习经验,经历解决问题步骤 1.知道了什么? 请孩子们回顾一下,解决一个数学问题我们要经历哪几个步骤?(贴:知道了什么?怎样解答?解答正确吗?) (1)课件出示例3图。 接下来,我们走进儿童用品区域,瞧,玩具可真多啊?请大家把目光聚焦在这里,看一看,想一想,和同桌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信息分类,根据问题提取有用信息 师:谁来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哦,你知道了每件商品的价格。 师:你还知道了什么? 师:这个56元是什么呢? 师:我们知道了每样的价格,知道了总钱数,问题是什么呢?(板书: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选择哪两个信息?(你选什么?你 选什么?)(贴:56元,一个地球仪8元的图片)有这么多信息,为什么选择这两个信息呢?(几生说)看来我们可以从问题出发寻找到两个相关的信息。 2.怎样解答? (1)独立思考 师:这个问题怎样解答呢?(板书:怎样解答)把你的想法在本子上表示出来,可以写一写、画一画、算一算。 (2)小组交流 师:你是怎么想的,和同桌说一说你的想法。 (3)全班交流

《第四单元 表内除法(二) 解决问题》说课稿(两篇)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中的第三课时用除法解决问题。这个内容是在学习了表内除法(一)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学习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用1~9的乘法口诀求商,大多数已经基本上掌握了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本节课的内容是将已知总价、数量,求单价或已知总价、单价,求数量的应用题转化为以前学会了的已知总数、份数,求每份数或已知总数、每份数,求份数的应用题,需要学会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问题,并学会验算。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理解并掌握简单除法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掌握这类问题的数量关系及解题方法,能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并学会验算。熟练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 三、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通过已知条件,找出问题与已知条件的关系解决问题。 四、说教学方法 本节课教学方法主要是创设情境解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交流讨论完成练习。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熟悉解题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请大家完成下面两个题。 12个笑脸,每3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8颗红心,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 2.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3.小结。 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几,或者是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都是平均分,用除法计算。 4.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用除法解决问题。(板书:解决问题)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3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逛商场吗?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去商场里看一看吧! 2.出示主题图,请你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一个玩具熊6元一个球9元一个地球仪8元一辆小汽车?元 3.小明要帮地理老师采购一些地球仪,就在这时遇到了一个难题,请看图。 4.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5.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知道什么信息? 6.小结:已知一个地球仪8元,求56元可以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用除法计算。(板书) 7.请同学们说说算式和单位。(板书) 8.解答正确吗?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对了。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板书) 9.齐说口答。(板书) 10.小结。 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先明确问题,再选择有用信息,然后分析数量关系,探究解决方法,最后把求出的问题带入原题进行检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一步步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了解应用题的题型和解决问题的步骤、方法。 (二)教学想一想 1.如果小明花了24元买了6辆玩具小汽车,你知道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吗?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问题是什么? 3.小结:已知24元买6辆小汽车,求一辆小汽车多少钱,就是把24元平均分成6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4.请同学们在书上写好算式和单位。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 为您收集整理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提供全面的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信息,盼望对您有用! 二年级用除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与评课稿篇一:《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九年制义务教育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用除法解决问题》,即如何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它是在学生把握了一些数与计算的学问,理解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以及把握了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用除法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这部分教材主要是培育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发觉并提出简洁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为以后解决问题积存肯定的阅历,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说教学目标 依据《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小学第一学段解决问题教学的具体要求,以及教材的编排意图,我认为本课要到达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并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会问题的内在联系,理

解数量间的互相关系。 2\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4\在学习中,逐步使学生养成质疑问难、自主探究、合作沟通的习惯。 其中,引导学生依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是本节课要突破的重点。 三、说教法和学法 依据以上分析,我实行“自主探究的教学方法〞。通过电化教学、实物操作、合作沟通等教学手段,创设肯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让学生经受将一个具体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学习过程,使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中,经受运用除法含义确定算法的过程。同时,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很多数量之间都存在着倍数关系。运用独立思索和合作沟通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索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教学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

二年级数学下册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单元教案 人教版

表内除法(二) 一、单元教材分析: 表内除法(二)是在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继续学习用7~9的乘法口 诀求商。本单元的学习属于《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在《数学课程标 准》第一学段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首先是对表内除法(一)单元除法意义的巩固,其次 是为三年级学习“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做好知识储备。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乘法 口诀求商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法的计算技能解诀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运 算的实际问题。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 1.在交流中充分战士学生的思维过程。 2.注重提高口算训练的实效性。 3.在联想训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 3.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 重点: 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 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 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四、单元课时安排:共4课时 第1课时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主备人:时间:2014.2课型:新授 教学内容:二年级下册第38页。 教学目标: 使学生明确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初步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

商,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复习7、8的乘法口诀。 2.根据图意,列出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 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一)教学例1 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提出问题。 2.(1)有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 板书:56÷8=() 讨论:怎样计算? 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7。 (2)如果挂成7行呢?平均每行几面? 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 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二)完成“做一做” 1.出示7×4 口诀: (1)启发学生想一想,写出两道出发算式。 (2)分组讨论,想一想商是几,用哪句口诀,怎样想的? 2.再出示余下的题目,由学生独立计算,再交流。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巩固练习:练习十一。第1~4题。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2课时用9的乘法口诀求商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教案及教学反思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章第2节《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它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明白得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是本单元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内容。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节,即教学如何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安排在教学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后,不仅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明白得,有更多机遇练习除法计算,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了解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育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进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得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材还遵循了由浅入深的编排原那么。其逻辑顺序如下:

例2,通过摆飞机模型的操作活动,让学生明白得“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 例3,引导学生依照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探讨出“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一样解法。 如此的例题编排,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直观操作到分析推理的逻辑画面。它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为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进行有层次的试探,设计了拾级而上的台阶。 教材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的概念(倍的概念、除法的含义)进行分析、推理,培育初步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旁的许多事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为尔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熟悉了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本课是在学生会用乘法口诀求商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基础上,学习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的学生,关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表内除法(二)——解决问题》说课稿 【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42页的例3的内容。 二、教材分析 例3是用除法解决问题的内容,和“表内乘法(二)”中的解决问题相对应。这个题目中所涉及的数量已由离散量扩展到连续量,由实物个数扩展到了取自于量的数量,它所反映的数量关系是除法现实模型的拓展,渗透了单价、数量、总价的数量关系,需要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来解决。“想一想”是继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并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 1、根据除法的意义,初步理解数量、单价、总价的数量关系,会用除法解决生活中与此数量有关的实际问题。 2、将处罚扩展到连续量中去,深化学生对除法含义的理解。 3、培养学生从具体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根据问题筛选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选择有效信息解决诸如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 难点:理解稍复杂的数量关系,建立用除法解决问题的模型。 五、教学准备 各种相关的课件。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新课程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中以直观教学为主,运用观察、分析、分组讨论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在“找问题”“找相关的信息”“解决问题”的自主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相互之间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在动脑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促进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首先把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由表内乘法的知识复习,引出新课,接着引导学生观察,放手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小组讨论交流,寻找相关的信息和

所求的问题。最后让学生各抒己见,归纳出解决问题的步骤。在整个教学中,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构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模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口算练习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 文文想要给自己买一些新玩具,可是面对那么多好玩的商品,文文不知道手中的零花钱能买多少个玩具,同学们,你们愿意帮助文文吗? 现在,就让咱们一起跟着文文去商店看一看吧!(出示教材图片)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预设:知道了一些商品的价钱。玩具熊6元1个,地球仪8元一个,皮球9元1个。汽车的价钱被遮住了。要帮助文文求出56元钱可以买几个地球仪。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信息呢? (小组交流汇报:需要知道地球仪的价钱,从图中可以知道一个地球仪是8元钱) 2、合作交流,解答问题。 (1)请同学们思考,根据以上的数学信息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小组合作,讨论解决的方法,教师巡视指导。 (2)汇报预设:一个地球仪8元,求能买几个就是求56元里面有几个8元。这属于平均分问题,应该用除法计算。如何列式计算呢? 56÷8,想七八五十六,商是7。 3、独立思考,验证结果。 同学们真聪明,这么快就解决了问题,那么我们做得正确吗?你怎么知道的?(一个地球仪8元,7个一共78=56元,所以是对的。) 师:很好,我们可以用乘法来验证除法计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4、想一想:如果24元买了6辆小汽车,一辆小汽车多少钱? 师:谁愿意交流一下,你是怎么计算小汽车辆数的?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

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人教二年级数学下第四单元教案《表内除法二》1 教学内容: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掌握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正确运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生活中探索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3、情感与态度: 通过生活情境和游戏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品质。 教学重点: 掌握并正确运用7、8、9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已有知识与经验自主探究“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能联系生活运用求商的方法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游戏激发,复习旧知 1、故事:“三七二十一”小故事。 2、游戏:请你认真听并说出正确答案。(请你快速站起来) 3、复习: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二、探究求商方法 (一)情景引入 师:我们都有哪些节日呢?你最喜欢哪个节日?有没有属于我们小朋友自己的节日。 生:“六一”儿童节。 师:瞧,小朋友为准备这个节日正忙着呢?(课件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体验 师:请你仔细观察:三个小组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生:他们有的在做彩旗,有的在做五角星,还有的在准备爱心气球。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现在,就让我们走近这几个小组,看他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教学例1:课件出示:做彩旗 1、从这幅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信息?(课件出示)

表内除法(二)

表内除法(二) 教学内容: 用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绝认同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阶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学习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第二阶段学习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计算的技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和复杂的涉及乘、除运算的实际问题。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有: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用除法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综合应用乘、除法计算的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使学生会综合应用乘法、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复杂的实际问题。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运用分析、推理、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点: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 课时安排: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3课时 解决问题 4课时 整理复习 1课时 课题一: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第48~49页例1的内容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学习的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用7、8、9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及学生迁移能力的培养 教具学具准备: 实物展台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案调整 一、复习1、复习7、8、9、的乘法口诀 2、口算 122 183 62 164 246 105 出示卡片让学生一起背出乘法口诀 学生抢答 二、新授出示主体图用实物投影器放大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完成下面的活动 1、先整体观察图说一说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 2、然后依次观察画面,仔细观察思考找出提供的信息 3、根据已有的信息提出问题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8篇 《用除法解决问题》教案1 教学目的 初步培育门生在具体的生存情境中采集信息,提出题目并解决问题的本领。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 学生:表格。 教学进程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老师:同学们,咱们先来猜做个游戏好不好? 出示课件:想想,第十六个图形是什么样的?第35个呢?第98个呢?老师:我们应用有余数的除法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老师:同学们真棒,猜得特别精确,实际这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就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 2、尝试题目,自主学习。 (一)表现例四的主题图,让学生察看。 老师:在同学们的体育活动之中也会出现有余数的除法的实际问题,大家请看!发问:从这幅图中你看到了甚么?

你能依据图中的有用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生一:有32个同学 生二:教师要求每六人一组 生三: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课件同步涌现:可以分几组,还多几人?) 师:你能帮教师解决这个数学题目吗?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法子算一算,入手吧。 (二)自主学习,尝试解决问题。 老师:小帮手们动作可真快!请两位小帮手给大伙儿说说你的计算方法。师:哪位同学给人人说说自己的算法? 老师依据学生的口述板书,要是有的学生没有写出单位,这时候发问: 师: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呢?余数二呢?那单位各是什么呢?(依据商和余数的单位发问: 老师:你们知道这里的商五示意甚么意思吗?余数二呢? 生:商示意可以分五组,余数示意还多二人。) (三)出示实习十三的第二题。 师:下面这道有关跳强绳的题目怎样解决呢?看谁做得又对又快!19-八=十一(米)十一÷二=五(根)……一(米) 答:可以做五根短跳绳,还剩一米。 3、小结。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解决问题 教材第42页内容 教法设计:自主学习,探究,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小黑板等 学习目标: 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学习过程: 一、情景导入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 二、出示目标:通过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乘除法的意义,并感受数量关系中蕴含的数学规律。 三、自学指导: 打开数学课本42页,看图,看文字并思考: 1、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2、要求56元可以买几个地球仪,还需要知道什么条件?

3、怎样列式解答呢? 4、为什么用除法? 5、解答正确吗? (5分钟后进行检查自学效果) 四、先学 1.学生在老师指导下看书自学,老师巡视。 2、检查自学情况 同学们学习的很认真,下面比一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检测环节: 出示主题图 提问:(1)找学生回答自学指导中的问题。 (要求声音响亮,其余学生认真听,发现错误举手更正。) (2)2名学生板演,完成P42页“想一想”指名学生板演。 (3)2名同学板演43页练习九第1题 (要求:字体工整,板演的同学把字写得大一些,下面的学生坐姿端正。) 五、后教 1、请学生上台更正,并指出对错。 2、合作提升 讨论: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说一说自己的解题方法.

六、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们有什么收获?找学生说一说。 七、当堂训练 必做题:1、 ÷ = ÷ = 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里面有() 每份是()。个()。 2、 63÷7= 56÷8= 72÷9= 口诀:口诀:口诀: 2、一根28米 长的绳子,每7米截成一段,可以分成几段? 3、一本书玲玲看了8天,共看了72页,平均每天看了多少页? 选做题:小明和8个同学去公园玩,买门票花了72元,一张门票多少元? 八、抽查清 完成课本P43页第4题。 九、作业布置 必做题:课本练习九第6、8、9题。 选做题:课本练习九第5、7题。 十、板书设计: 解决问题

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总 20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 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范文(通用5篇) 小学数学用除法解决问题说课稿1 说教材 我选用的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我所上的《找规律》是这一册书的第四单元第一部分——《用除法解决问题(1)》 “用除法解决问题(一),是理解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总问题是用除法解决问题中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问题的解决,一方面使学生学会应用所学和概念(倍有概念、除法的含义)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抽象推理能力,另一方面,体会身边的事物之间的关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 目标 在这节课中,我初步认为教学目标是: 1、通过学生的动手摆一摆,进一步理解“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会用自己语言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根据“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分析、探究“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几倍”实际问题的一般解决方法,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方法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应用已掌握的“倍“的概念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先前经验学习求一个数是另一数的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2、以解决问题为载体,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法与学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思维。在课堂,大量采用同桌互说、小组讨论等学习方式,既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又重视学生间的交流,还给学生提供了自评、互评的空间。这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说过程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是求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两者仅仅是换了个说法。因此,在教学时应紧密联系倍的概念和除法的含义,引导学生会用转化的方法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转化为“一个数里面含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使学生会用除法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通用10篇)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表内除法二》教学设计第1课时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37、38页例1及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2、借助矩形模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乘法与除法间的关系。 3、初步学会运用迁移的方法进行探究,体验成功的乐趣。 目标分析: 本课教学目标是学生在掌握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的方法的基础上,能通过知识的迁移、比较和推理,自主探究用7、8的口诀求商的方法。 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数字卡片、算式卡片等。 教学过程: 一、激活经验,复习铺垫 (一)师生互动说口诀。 以教师提问学生抢答的形式引导学生回顾7、8的乘法口诀。 (二)生生合作用口诀。(课件出示) 1、填出括号内的数,并说说用了哪句口诀。 3×()=21()×6=48 7×7=()8×8=() 2、将12个桃子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分得多少个?

(1)学生讨论方法:用除法列式。 (2)学生汇报想法:用“三四十二”的口诀计算。 (三)揭示课题。今天学习用7、8的乘法口诀求商。 【设计意图:梳理已学的知识,激活已有的经验,为学生进一步探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情境展开 (一)引导观察,提取信息。 1、课件出示主题图:欢乐的节日 2、学生观察,交流信息。 (1)做了一些小旗要挂在教室里。 (2)做了49颗星,分给7个小组。 (二)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1、学生讨论发现的数学问题。 2、指名回答。(问题预设) (1)做了多少面旗子?它们是怎样挂的呢? (2)星星每组分几颗?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经历从情境中发现信息、提出问题的过程。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新知的构建搭建了桥梁。】 三、类比迁移,建构方法 (一)引导解决挂小旗的情境问题。 1、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学生说说看到的信息:8行旗子,每行7面。 2、学生回答:怎样很快知道共有多少面旗子? (1)算一算:学生列式计算共有多少面旗子。如:7×8=56或8×7=56。 (2)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也就是用了哪句口诀。 3、改变条件并探究。 结合情境图,教师提问:如果我们做了56面旗子,要挂8行,每行挂几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