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编写要求 -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标准草案编制说明编写要求 - 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信息安全技术SM4分组密码算法》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主要起草单位及标准主要起草人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XX年下达的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 SM2椭圆曲线公钥密码算法》由国家商密办负责主办。标准计划号为XXXXX(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XXXX年信息安全专项)。

2005年3月14日,国家密码管理局和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密码工作组(WG3)指定商用密码研究中心作为《商用密码分组算法标准》的召集单位(WG3发【2005】7号),组织完成商用密码分组算法标准的起草工作。

为完成《商用密码分组算法标准》的起草工作,商用密码研究中心联合信息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锡江南计算技术研究所,成立课题组,课题组组长吕述望,成员有李大为、邓开勇、张超、罗鹏、张众、董芳、毛颖颖、刘振华等,共同开展商用密码分组算法标准文本的编写工作。

2012年3月9日,密标委主任办公会决定将SMS4算法更名为SM4算法。

二、目的和意义

本标准确定的SM4分组密码算法已在业内得到广泛应用。正式发布的《SM4分组密码算法》标准,将是我国正式发布的第一个分组密码算法标准。

《SM4分组密码算法》标准所确定的SM4分组密码算法,已于2006年正式公布,其安全性经过来自国内国际密码研究人员的广泛的安全性分析和评估,得到了密码安全专家和产业界的认可和好评。SM4分组密码算法发布以来,已先后在无线局域网、可信计算机密码支撑平台以及其它领域数据加密产品的研发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和验证,具有良好的产业和工程基础,能够有效的满足非涉密敏感信息的加密应用需求。

三、主要工作过程

1. 密码行业标准工作过程

从2005年4月起,由原商用密码研究中心在原商用密码分组算法申报报告主件《SCB4密码算法》基础上,经过《SMS4密码算法描述》《无线局域网产品密码算法应用指南》等多个版本,经过研究中心、技术处和原算法课题组的多名同志的努力,最终在2006年1月13日国密局组织的无线局域网密码算法专家组会议通过审查。

2006年1月10日,国家密码管理局授权国家商用密码管理办公室网站正式发布了《国家密码管理局第7号公告》,公告了无线局域网产品和含有无线局域网功能的产品有关密码事宜,指定无线局域网产品密码算法为SMS4等算法。

2006年1月17日,SMS4密码算法正式公布,公布的文件名称为《无线局域网产品使用的SMS4密码算法》。7号公告是国家密码

管理局对含有商用密码技术的无线局域网类产品实施管理的一个重要文件,由它授权发布的SMS4对称密码算法,是我国密码史上由国家正式公开的第一个密码算法。

2012年3月21日,根据国家密码管理局的工作安排,《SM4分组密码算法》发布为密码行业标准。

2. 国家标准工作过程

1、2013年3月-2013年9月,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根据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程序,对标准文本进行完善修改,形成《信息安全技术SM3密码杂凑算法》征求意见稿,提交信安标委秘书处。

2、2013年11月20日,信安标委秘书处组织专家对文本进行讨论修改;2013年11月21日—12月5日,编写工作组根据修改意见对文本进行修改,形成征求意见第二稿,提交给秘书处。

四、标准编制原则和内容依据

1. 编制原则

本标准的编写原则是:针对SM4商用密码分组算法的特点,按照GB/T1.1标准格式要求,在《SCB4密码算法》和《无线局域网产品使用的SMS4密码算法》等有关文件的基础上,维持继承了原算法描述的符号、推演公式等,科学设置算法的描述章节,重写算法的文字描述,使算法描述更加条理、用语更加准确,减少文字歧义可能。

2. 标准主要内容

本标准由7个章节组成,结构上分为4大部分:

第一部分包括第1~3章,给出了标准的规范性一般要素;

第二部分为第4章和第5章,给出了SM4算法外在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对SMS4算法的基本结构、密钥定义和参量定义进行了描述。

第三部分为第6章,给出了SM4算法具体构成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对SMS4算法的轮函数、合成置换进行了描述。

第四部分为第7章,给出了SM4分组密码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对加密算法、解密算法和密钥扩展算法进行了规范。

规范另设1个资料性附录:运算示例。该附录为SM4算法原语与算法实现一致性验证的必要补充资料。

五、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

《SM4分组密码算法》标准所确定的SM4分组密码算法,已于2006年正式公布,其安全性经过来自国内国际密码研究人员的广泛的安全性分析和评估,得到了密码安全专家和产业界的认可和好评。SM4分组密码算法发布以来,已先后在无线局域网、可信计算机密码支撑平台以及其它领域数据加密产品的研发中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和验证,具有良好的产业和工程基础,能够有效的满足非涉密敏感信息的加密应用需求。

《SM4分组密码算法》标准编写工作组

2013年12月

国家标准《铂》编制说明

铂 编制说明(送审稿) 2014年3月

铂 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与协作单位 海绵铂产品国家标准GB/T 1419-2004中规定:(1) 对挥发物的控制限及分析方法,由供需双方共同协商确定。(2) 用发射光谱法(附录A)测定其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3) 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附录B)测定其中的14个杂质元素含量。 在用有关铂产品标准已有《海绵铂》GB/T 1419-2004、《精制铂》ASTM B561-94 (2012)。鉴于本标准的产品技术规范和化学成分分析检测“附录A”完全适用于铂锭产品的要求,为使本标准的适用范围更广,故将原标准《海绵铂》修改为《铂》,并增加铂锭产品的化学成分。 根据我国湿法冶金精炼海绵铂和火法熔炼铂锭技术、水平的普遍提高,以及广大使用公司对产品纯度的要求,故将海绵铂和铂锭产品牌号SM-Pt 99.99中Pb、Mn、Sn和Zn 各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2%修改为0.001%,SM-Pt 99.95中Pb杂质元素含量由原来的0.005%修改为0.003%。 由于在铂的提取和精炼工艺过程中可能会引入铵盐、炭或其他易挥发物质,且铂粉在保存过程中易引入氧、氮及水分等,故对铂量测定结果的准确性有一定的影响。我们针对GB/T 1419-2004中存在的问题,自2001年以来,采用氢还原重量法测定了海绵铂灼烧损失量,方法经受了长期实践的考验,且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已被国内同行认可。此外,为了准确测定铂量,国内大多数生产和使用公司都对海绵铂产品进行灼烧损失量的测定,根据国内部分生产、使用和检测公司,于不同时期生产的不同牌号多批产品所收集到的数据统计,故于修订的标准中增加海绵铂产品的灼烧损失量允许范围,及其灼烧损失量测定方法(附录B)。 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因基体成本高,Mg、Al、Si杂质元素易被污染和分析速度慢等问题,国内检测机构已普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代替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测定海绵铂中的18个杂质元素含量。考虑到国内整体分析检测水平,故删去原附录A。但考虑到直流电弧发射光谱法灵敏度较高,且少数生产厂家还需一定时间向先进

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数字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数字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1、工作简要过程、任务来源、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等 1) 工作简要过程 计划下达后,2018年12月20日中铸协智能铸造委员会组织各起草单位成立了起草工作组,由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为组长单位,负责主要起草工作。工作组对国内外智能制造以及铸造消失模模样成形设备和工艺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同时广泛搜集相关标准和国内外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分析、资料查证工作,结合实际应用经验,进行全面总结和归纳,在此基础上编制出《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通用技术要求》标准草案初稿。经工作组及有关专家研讨后,对标准草案初稿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2019年2月形成了标准征求意见稿及其编制说明等相关附件,报中铸协智能铸造委员会秘书处。 2)任务来源 本项目是依据中国铸造协会[2018] 45号文“关于中国铸造协会智能铸造工作委员会相关团体标准制修订的批复”,项目编号为T/CFA 031103.13—201X,项目名称为“消失模铸造模样成形单元通用技术要求”。本项目是制订项目。主要起草单位: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完成时间为2019年。 3)主要参加单位和工作组成员及其所做的工作 本标准由共享智能铸造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宁夏共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享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起草。 主要成员:杨军、田学智、任悦、乃晓文、黄小东、马振波、常涛,林凯强。 所做的工作: 杨军任工作组组长,主持全面协调工作,负责对各阶段标准的审核; 任悦为本标准主要执笔人,负责本标准的具体起草与编制; 黄小东、马振波、常涛负责国内外相关技术文献和资料的收集、分析及资料查证,对产品生产工艺、性能和使用经验进行总结和归纳; 乃晓文负责对国内外产品和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情况进行全面调研,林凯强负责对各方面的意见及建议进行归纳、整理。 2、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及制修订标准的原则 1)标准化对象简要情况 消失模铸造是用具有和铸件同样形状的塑料泡沫制成的消失模模样代替铸模进行铸造的一种铸造工艺。将消失模模样埋入砂中造型,在不取出模样的情况下直接浇注金属液,使泡沫塑料模具气化从而使金属液占据原来消失模模样的空间,从而获得理想形状的金属铸件。 本标准结合《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18版)》,在《铸造数字化工厂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 《按摩椅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协会于2018年12月份批准该项目立项,并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制定列入2018年计划,计划编号:[2018]298号。 2、编制背景和目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重视身心健康。而用推拿按摩进行保健,是中国中华医学的传统项目,因其老幼皆宜,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在巨大发展空间的吸引下,中国的不少企业纷纷涉足按摩器具的生产领域,使得近几年我国的按摩器具出口形势大好,其出口市场正在不断扩大,出口前景非常广阔。低端市场,单价五千元以下,市场比较分散,主要由国内众多小品牌占领,品牌间差异性不大,市场竞争激烈;中高端市场,单价中枢1-2万元左右,市场集中度较高。功能上零重力、零靠墙、泰式拉伸、足底刮痧、体型检测、智能按摩等成为高端按摩椅多有的功能。其产品市场增长迅速,由于共享按摩椅的推广,消费者对按摩椅的需求激增,目前行业增长率在120%左右。产品标准情况:按摩椅行业目前有安全和性能的标准,但是近年来版本没有更新,对于目前流行的按摩椅产品的各大功能暂无权威性定义和检验规范,大量低端品牌虚假概念营销,导致消费者对按摩椅认知不清,无从选购。为了能够规范和引导行业发展,鉴别各类产品的安全及性能水平,量化考核指标以及测试评价方法,指导消费者选购,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符合现在产品特性的标准。 3、工作过程 标准起草组成员通过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对于按摩椅的发展和市场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对按摩椅现有的相关标准进行了收集,确定了制定按摩椅相关团标的技术范围和初步技术要求。 标准起草组通过与上海荣泰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豪中豪健康产品有限公司、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等单位共同认真分析研讨,基于GB4706.1、GB4706.10、GB\T26182等现行国家标准规定的原则性要求,提出了《按摩椅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稿。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标准名称:《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文稿版次:征求意见稿 完成日期: 2018. 04.28

目录 一、任务来源 (3) 二、编制过程 (3) 三、研究背景 (3) 四、编制依据 (4) 五、方法概述 (4) 六、实验技术论证 (4) 6.1 前处理条件的优化 (4) 6.2 仪器参数优化 (6) 6.3 方法评价 (8) 6.4 结论 (10) 参考文献............................................................................................ .. (11)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标委综合[2017]128号文《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7年第四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本标准计划编号为20173996-T-469,标准名称为“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标准性质为推荐性国家标准。本标准由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74)归口管理,由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主持起草。 二、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主要起草单位:泰州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xx。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标准起草组在充分收集、认真研究国内外相关标准及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实验室的条件和本标准方法的技术特点,进行了实验,通过参数优化、添加回收、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精密度等一系列技术研究工作,建立了造型黏土中防腐剂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标准起草组于2018年1月15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开了标准启动会议,形成了标准制定方案,正式启动了标准制定和编写工作。 2018 年1~3 月,标准起草组按照标准启动会制定的方案进行信息收集和调研、标准方法参数的实验优化及技术论证等标准制定工作,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国家标准和编制说明的工作组讨论稿; 2018 年4 月20 日,开始实验室间比对验证工作。 三、研究背景 造型黏土又名彩泥、橡皮泥、太空粘土、棉花泥、轻质泥、魔幻粘土等,是一种集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新型益智类玩具。造型黏土柔软而不粘手,可任意捏成各种形状,孩子在老师或家长的指引下,能模仿甚至创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同时可以培养幼儿手部、脑部、眼力的协调能力,以及对色彩识别和创作思维能力,因其独特的教育效果而成为孩子、家长和老师最喜欢的玩具之一。 造型黏土主要由面粉或高分子粘性材料、香精、食用油、颜料或染料、水、盐、保湿剂、防腐剂等按比例混合搅拌制成。由于制造工艺简单、投资成本不高,造型黏土企业生产规模普遍较小,企业质量管理比较薄弱。造型黏土产品可在两年甚至更久的时间里保持不变质;揉捏过的黏土,只要不脱水,数月内仍可不变质,是因为产品中添加了防腐剂,这些防腐剂若添加过量,孩子长期接触或误食会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危害。关于造型黏土造成儿童皮肤过敏、皮炎伤害事件屡见报道,据国家质检总局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心网站报道:“很多妈妈反映孩子因为玩彩泥而出现手部皮肤发痒、过敏的情况”。 目前,EN 71-9:2007《玩具安全—第9部分有机化合物限值要求》规定了以不同暴露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方法及要求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方法及要求 1.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定义及内容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定义—是针对经常性或定期实施的重要设备零部件更换或修理项目而制定的作业标准。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内容 通过规定作业名称、作业方法、作业顺序、技术要点、作业环境危险源辨识、安全措施、使用工器具,并用图表辅助表示,确保检修项目在质量、安全无事故的前提下按进度完成。 2.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目的 规范检修管理、提高检修作业质量精度、缩短检修作业时间、防止检修作业事故的有效作业指导文件。 掌握检修项目应投入人力、实施时间、实施方法、实施步骤,掌握检修项目关键步骤的技术要点,有效地掌控检修项目的施工节点,既有重点、又不会遗漏施工步骤,提高检修质量。 3.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范围和依据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范围 常规检修范围内重要的设备检修工程项目(不分日修、定修、年修、抢修)。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依据 根据国家和行业规范、维修技术标准、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等标准对检修的要求,并根据公司在安全、环境、消防保卫、危险源控制上的特殊要求。依据现场实施经验,确保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和可

操作性,以检修员工技术等级4级工作水平,根据现场测定和历次检修实绩以及制造厂方提供的技术数据,来编制设备维修作业标准。4.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单位和审核单位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是由检修单位负责编制。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审核是由编制单位、设备使用单位和上级主管单位,组成多方论证小组共同审核。 设备维修作业标准应在检修项目实施中不断积累检修实绩、逐步完善,是检修标准化管理、标准化作业的重要依据,需要不断优化完善。 5.设备维修作业标准编制的要素 宝钢集团新疆八一钢铁有限公司设备维修作业标准

《国家标准》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GB/T 13017修订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的国家标准GB/T 13017《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修订任务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纳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修订项目计划,编号为:53032Z-1101,项目代号20030435-T-424。 2.背景 《指南》于1991年发布后,曾于1995年第1次修订为V.2版,现为第2 次修订的V.3版。从V.2到目前即将发布的V.3的逾十年间,科学技术和标准都已呈现出巨大的发展与进步,使《指南》V.2版内容对照当前高新技术已显出很大的差距。首先,企业在面对瞬息万变的环境而又不能制定可预测的长期规划时,自身必须具有一种自然和动态的演进和适应能力,而不是偶然强加于企业的被动举动,这需要企业制订相应措施来应对。其次,我国目前在国民经济产值上虽然蒸蒸日上,但生产中的能耗、资源消耗、安全事故、劳动生产率、管理水平及在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上都居世界相当落后的地位,这对科学的管理体系提出了要求。再次,我国日益认识到标准的重要作用,起动了国家标准战略的研究,而企业的标准化是标准化战略的基础和落脚点。 3.主要工作过程 承接本标准的修订任务后,我院早在2003年就成立了的标准修订课题组,并去上海汽车工业(集团)公司和宝钢集团做了调研工作,在鲍仲平同志的直接指

导和亲自带领下,收集了大量标准和文献,做了充分的前期调研工作。经过课题组的努力,2006年初基本完成了本标准的草案稿,3月向本院的院领导及各研究所做了汇报,相继走访了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入听取了各方意见;并对草案做了多次修改,于2006年6月完成了本标准的征求意见稿。 二、内容简介 1.本标准的定位 a)为编制先进、科学的企业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指南》第三版采纳并融合了国际上最新管理理念和高技术水平的标准。 b)面向所有企业的中性标准 定位在实施系统集成的现代化企业集团,同时也适用于不实施这些集成 的传统企业。既适合于制造业企业,也适用于服务业等其他企业,也可 以为政府电子政务项目建立标准体系提供指导。 2.技术创新 a)以企业建模标准体系(企业工程和集成标准体系)为指导ISO发布了企业建模的系列标准,包括“通用企业参考体系结构与方法 论”GERAM,其范围包括企业工程/企业集成所需的所有知识。要求把 改变过程中利用的多种学科的方法统一起来,例如工业工程、管理科学、 通信和信息技术等方法。GERAM框架的目的是要把基于产品模型和基 于业务过程设计的两种不同的企业工程方法统一起来。 b)以企业管理体系为指导 ISO已发展和制定出“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 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等成套的标准体系,此外还有“风险管理”、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标准草案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2008年8月11日) 一、任务来源 本国家标准由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标认证中心负责组织起草,按照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关于下达“2006年制修订国家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中的要求,原定于2007年完成相关标准的制定工作,但由于近两年来,有关国际组织一直积极努力促进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的制定进程,并就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结构和内容进行了多次研讨,同时,国际标准化组织也将制定能源管理体系国际标准纳入议事议程。为了更好地借鉴国际经验并考虑到尽量与国际标准相协调等原因,对我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制定进程有所推延。 项目编号:20068111-T-469 项目名称:能源管理体系-要求 制、修订:制订 上报单位:全国能源基础与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20) 二、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研制的背景、意义及其理论基础

(一)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背景 能源管理体系概念的产生源自于对能源问题的关注。世界经济的发展,在不同程度上给各个国家带来了能源制约问题,发展需求与能源制约的矛盾唤醒和强化了人们的能源危机意识。而且人们意识到单纯开发节能技术和装备仅仅是节能工作的一个方面,人们开始关注工业节能、建筑节能等系统节能问题,研究采用低成本、无成本的方法,用系统的管理手段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一些思想前瞻的组织还建立了能源管理队伍,有计划地将节能措施和节能技术用于生产实践,使得组织能够持续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这不仅极大地促进了系统管理能源理念的树立,也因此产生了能源管理体系的思想和概念。 (二)建立、实施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意义 我国人均能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能源供给不足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由于我国许多行业和地区能源利用效率低、浪费大,目前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量大大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且我国正处于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能源供给矛盾尤为突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 在国家宏观能源政策导向下,虽然能源管理工作在我国已经得到了重视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组织能源管理的各项制度和措施之间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缺乏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缺乏全过程系统的科学监控,系统的能源管理思想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和贯彻实施。为了切实地加强组织的能源管理,促进节约能源并降低组织生产成本,需要有新的思路、新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推行规范化管理、建立能源管理体系,便是一条科学可行的途径。对我国现阶段实现“十一五”规划提出的节能目标、建设节约型社会、缓解能源紧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组织内部建立规范的能源管理体系,使能源管理的各项手段和措施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全面系统地策划、实施、检查和改进各项能源管理活动,实施全过程管理,以期获得最佳的节能效果。建立和实施能源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在于: (1)有利于推进国家能源方面法律法规、政策、标准和其他要求的实施。建立能源管理体系标准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现有的能源管理制度与能源有关的法律法规、能源节约和鼓励政策、能源标准,如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计量和监测标准等,以及其他的能源管理要求有机结合,形成规范合理的一体化推进体系,使组织能够科学的强化能源管理,降低能源消耗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组织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2)有利于组织能将节能工作落到实处。这是由于传统的能源管理方式,只解决了“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而“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主要由执行者凭个人的经验甚至意愿来决定,导致有些节能工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过系统的建立一套科学合理且具有可操作的能源管理体系,便能大大减少工作中的随意性,进而提高节能工作整体效果和效率。 (3)有利于及时发现能源管理工作中职责不清问题,为建立和完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能源管理组织结构提供保障。通过识别节能潜力以及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持续改进,不断降低能源消耗,从而实现组织的能源方针和能源目标。 (三)能源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理论基础 能源管理体系以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目的,针对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能源使用或能源消耗,利用系统的思想和过程方法,在明确目标、职责、程序和资源要求的

江苏省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编制说明

附件3 《生物制药行业水和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第二次征求意见稿) 编制说明 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二〇一八年七月

目录 1 项目背景 (1) 1.1任务来源 (1) 1.2工作过程 (1) 2 行业概况 (4) 2.1行业在我省的发展概况 (4) 2.2行业在国内、其他国家和地区发展概况 (6) 3 标准制修订的必要性分析 (8) 3.1国家、省及环保主管部门的相关要求 (8) 3.2国家、省相关产业政策及行业发展规划中的环保要求 (10) 3.3行业发展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 (14) 3.4行业清洁生产工艺和污染防治技术的最新进展 (25) 3.5现行环保标准存在的主要问题 (30) 4 行业产排污情况及污染控制技术分析 (34) 4.1行业主要生产工艺及产污分析 (34) 4.2行业排污现状 (44) 4.3污染物防治技术分析 (59) 5 行业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环境影响分析 (84) 5.1行业排放的主要有毒有害污染物 (84) 5.2污染物的一般理化性质 (86) 5.3污染物的毒理毒性数据及危害 (88) 5.4相关的污染事故 (91) 6 标准主要技术内容 (93) 6.1标准的适用范围 (93) 6.2标准框架结构 (94) 6.3术语和定义 (95) 6.4污染物项目的选择 (96) 6.5污染物排放限值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100) 6.6其他污染控制指标的确定及制定依据 (119) 7 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其他省份相关标准研究 (124) 7.1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其他省份相关标准 (124) 7.2本标准与主要国家、地区、国际组织和其他省份相关标准对比分析 (125) 8 实施本标准的环境效益及经济技术分析 (137) 8.1实施本标准的环境(减排)效益 (137) 8.2实施本标准的经济技术分析 (138) 9 标准征求意见和技术审查情况 (149) 9.1 标准征求意见处理情况 (149) 9.2 技术审查会意见处理情况 (160)

标准编制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国家标准《竹席》编制说明 (征求意见稿)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承担)的工作、主要工作过程) 1、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下达2015年林业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文件,《竹席》(项目编号:20153839-T-432)列为国家标准制定计划。本标准由全国竹藤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63)归口。 2、标准制修订的意义 竹席是我国主要的传统竹制品之一,也是居民度夏之必备产品。我国的竹席产品主要分布在浙江、湖南、江西、福建等省,产业规模约100亿。其中浙江省是竹席生产和消费大省,产销量约占国内的65%以上,产值达50亿元以上。为促进竹席行业整体质量和安全水平的提升,正确引导百姓消费,需要对竹席产品的现行标准进行全面的整合梳理,制订适用于行业健康、规范发展的标准。 目前针对竹席的标准有LY/T 1843-2009《竹席》,该标准经多年执行以来,也存在不足或问题,主要是:竹条韧性、含水率指标不能满足现有竹席生产工艺的要求;胶合强度的检测方法、甲醛释放量的指标以及检测方法、染色牢度问题等均亟需完善。而GB/T 23114-2008《竹编制品》与实际竹席产品的生产工艺存在一定的脱节,特别是甲醛的检测方法极不合理,其参照纺织品检测甲醛含量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难以科学评价竹席的安全性能。因此,制订适用现阶段竹席产品的质量标准,有利于统一产品性能和技术要求,明确检验规则和判定原则,为进一步提升和规范竹席产品的生产质量控制,统一产品的质量检验依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等,可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3、起草小组(协作单位)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浙江省林产品质量检测站、浙江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国家林业局林产品检验检测中心(杭州)、浙江省竹产业协会、安吉县竹产业协会等。 起草小组成员由方崇荣、翁甫金、徐漫平、杨伟明、张宏亮、张建、董敦义。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 通用要求 -报批稿编制说明

附件3 《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 (报批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下达〈车用乙醇汽油〉等13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发〔2019〕26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制定《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项目。 经全国信息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荐,综合考虑专家权威性和代表性,工业和信息化部成立了由21名专家组成的《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起草专家组(以下简称标准起草组)。 标准起草组组长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专家担任,成员包括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威尔克通信实验室等检测机构,以及华为、联想、中兴、新华三、烽火、和利时、浪潮、浙江中控、深信服、阿里巴巴、中国移动、启明星辰等企业的专家。 (二)主要工作过程 标准编制主要经历立项、起草、征求意见、技术验证、意见处理、技术审查等环节,具体如下:

1.立项起草 1)2018年9月1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报送了《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项目建议。 2)2018年9月-2019年8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技术检测机构、网络关键设备生产企业、网络安全企业等开展标准预研工作。 3)2019年8月3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下达《网络关键设备安全技术要求通用要求》标准项目制定计划,计划号20192423-Q-339。 4)2019年10月2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标准起草组成立暨项目启动会。 5)2019年12月3日:标准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形成标准草案。 6)2019年12月26日:标准起草组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对标准草案进行充分讨论并完善,形成征求意见稿。 2.征求意见 1)2020年1月-4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书面征求包括中央网信办等有关部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国家电网、平安保险、一汽、华为、中兴、新华三、思科、瞻博、上海贝尔诺基亚、戴尔、西门子、国际商用机器(IBM)、施耐德、罗克韦尔、三菱、欧姆龙等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等检测机构在内的60家单位意见。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10方面内容

《电磁屏蔽吸波片通用规范》标准编制说明 1. 工作简况 1.1 任务来源 2013年7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国家标准委关于下达2013年第一批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国标委综合[2013]56号),第537项《电磁屏蔽吸波片通用规范》作为国家标准计划项目予以批准立项(起草单位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上海市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项目计划编号,20130635-T-604,计划完成时间2014年。 1.2 协作单位 主要协作单位有:东南大学、北方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航天二院203所、天诺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安方高科电磁安全技术(北京)有限公司、3M (中国)有限公司、江苏万华拓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富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市中迪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等。 1.3 主要工作过程 2012年,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根据国内吸波材料生产和应用企业的需求,向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23)(以下简称“电磁屏蔽标委会”提出《电磁屏蔽材料:吸波片通用规范》标准制定申请,同年5月,电磁屏蔽标委会召开顾问会议,建议将名称更改为《电磁屏蔽吸波片通用规范》(以下简称“本标准”),并上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申请标准制定项目。

2013年7月18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下达本标准制定任务,由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和上海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共同完成。 任务下达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成立编写小组,对电磁屏蔽用吸波片的国内外研制情况、主要技术要求及指标、分类方法、测试方法等进行了调研,初步完成了标准草案的编制,提交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 全国电磁屏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接到标准编制任务后,向标委会成员单位下发通知,并在网站公示,邀请全国从事吸波片研究、测试及应用的相关单位报名参加工作组,2013年10月9日在济南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并召开第一次工作组会议,讨论初步形成本标准框架,明确标准编写工作组分工,并对测试方法进一步研究确认。 2014年4月18日召开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并邀请国内相关专家参加,讨论本标准使用的主要测试方法,并就本标准的范围、主要指标体系、等进行了广泛的讨论,确定进入样品收集以及测试阶段。 根据国内外吸波片研制厂家的主要技术指标,结合吸波片在电磁屏蔽领域的应用,开展样品收集以及测试工作,提供样品的主要单位有:深圳飞荣达股份有限公司、3M(中国)有限公司、深圳鹏汇功能材料有限公司、江苏万华拓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等,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外观、厚度、表面电阻率、抗拉强度、磁导率、雷达反射率、反射衰减、传输衰减,以及根据反射衰减和透过衰减计算得到的吸收衰减,其中反射衰减和透过衰减分

标准编制说明规范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 《标准编制说明》主要包括以下十方面内容: (一)工作简况,包括任务来源、协作单位、主要工作过程、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及其所做的工作等; (二)国家标准编制原则和确定国家标准主要内容(如技术指标、参数、公式、性能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的论据(包括试验、统计数据),修订国家标准时,应增列新旧国家标准水平的对比;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的分析、综述报告,技术经济论证,预期的经济效果; (四)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的程度,以及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有关数据对比情况; (五)与有关的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关系; (六)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七)国家标准作为强制性国家标准或推荐性国家标准的建议; (八)贯彻国家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等内容); (九)废止现行有关标准的建议; (十)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编制说明 一任务来源 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办公厅文件“发改办工业[2004]1951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下达2004年行业标准项目补充计划的通知》的要求,在2004年~2005年内完成HG/T 2679—1995《工业重质氧化镁》化工行业标准的修订工作。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负责起草,上海松江县金星化工厂参加起草,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归口。 二产品概况 1 产品性质 分子式:MgO 分子量:40.30 重质氧化镁性质:白色或米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乙醇,在空气中能逐渐吸收二氧化碳和水分生成碳酸镁复盐。在热水中能部分水化生成氢氧化镁。重质氧化镁与氯化镁溶液拌和,易

申报和制定国家标准规定的一般程序

申报和制定国家、行业、地方标准的 一般程序 一、如何申报 (一)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 ?1.符合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化工作的有关规定; 2.符合国家标准的立项范围和指导原则; 3.市场和企业急需,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对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推动作用; 4.政府急需,对规范市场秩序有推动作用; 5.符合国家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政策; 6.同现行国家标准没有交叉; 7.属于申报单位的业务范围; 8.提交国家标准草案; 9.完成期限不超过三年。 (二)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来源 ?1、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企业集团、各技术委员会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应按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条件的要求,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立项建议。 ?2、向社会征集 (三)向社会征集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做法 ?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实行常年公开征集制度。

?任何单位、个人均可根据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立项条件提出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提案 ?但是,有的行业,企(事)业单位所属组织或个人的立项申请,还须经所在单位标准化主管部门审查推荐。 (四)项目提案上报 ?报:行业部门、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或直接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 ?报:标准项目建议书 ?标准草案 标准项目建议书 ?项目建议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制定或者修订的必要性; ?(二)相关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 ?(三)标准的主要内容; ?(四)完成时限; ?(五)其他有关情况。 ?《项目建议书》必须使用指定的统一格式的电子模板制作,请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网站标准制定工作站栏目中的常用工具中下载《项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 平评价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背景介绍 在智能家居中,插座作为一个提供所有电器设备电能的关键器件,控制的功能毋庸置疑。智能插座通过应用先进的通信和网络技术,将与家居有关的各种子系统系统地连接在一起,可以实现家庭内部信息共享和通信,还可以通过家庭智能网关与家庭外部网络进行信息交换。 截至去年,我国智能插座市场规模达到6555万元,预计未来智能插座市场还将突破1个亿。海外市场更加火热,美国亚马逊上智能插座的火爆更是让行业内做智能插座的电源芯片都卖断了货。据今年3月份的数据显示,与往年同期相比,智能插座搜索指数环比上涨218.8%。 虽然,方便环保的智能插座使消费者对其越来越感兴趣,智能插座的市场需求也已经十分迫切,但是由于市场参差不齐、没有统一标准等种种原因造成目前智能插座市场的爆发受到极大的限制。 随着智能插座市场飞速发展,激烈的竞争让各个智能插座企业翘首期盼一套可以量化评价产品智能性的标准;随着市场上智能插座产品的百花齐放,眼花缭乱的消费者更是急需一个可以帮助其理智、客观地选择智能插座产品的标准。 标准的起草将填补智能插座标准的空白。 2、任务来源 规范智能插座的智能市场的发展,促进企业良性竞争,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消费体验。由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同向中国标协提出申请,经立项通过并印发了中国标协【2018】311号文件,项目名称:《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

3、主要工作过程 市场调研:自2018年6月份起,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邀请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一起进行广泛地市场调研,掌握了目前国内主流品牌的家用智能插座的研究、生产和使用状况,汇总出主要智能功能及用户需求。提出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立项申请及标准初稿。 标准立项:2018年12月24日,中国标准化协会印发了,《智能插座及类似功能器具智能水平评价技术规范》中国标协【2018】311号立项文件。 标准讨论:2019年5月15日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中家院(北京)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公牛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ABB低压电器有限公司、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青米(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突破电气技术有限公司、英特曼电工(常州)有限公司、全峰检测技术(杭州)有限公司、杭州涂鸦科技有限公司、杭州鸿世电器有限公司、江苏紫米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南京酷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于北京召开了标准编制讨论会。会议中对标准初稿的内容进行逐条探讨,并提出标准修改意见如标准的适用范围、术语定义、评分规则等,同时明确下阶段的工作计划。最终形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并向行业征求意见。 4、主要起草单位及起草人所做的工作

标准编制说明模板

《固态甜味剂》标准编制说明 1、任务由来及说明 据有效数据显示, 2009 年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为 9.7%,糖尿病前期为 15.5%,预计今年 我国糖尿病患者将接近 1 亿人。又因为糖摄入过多引起的肥胖的例子举不胜举。为了身体健康,人们开始对糖渐渐说不,并且处于一种爱很纠结的状态 中。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放弃传统的蔗糖来烹饪食品,从而选择低 GI 的蔗糖替代品,比如 木糖醇之类的甜味剂。上棠公司“玉棠”品牌都属蔗糖系列产品, 在这个健康理念为主导的时代,纯蔗糖产品将限制公司“玉棠”品牌的未来发展,新品的开发 迫在眉睫。 2、标准制定的目的和意义 我市固态甜味剂生产企业较多,大多以生产食品添加剂为主。米粉、米线作 为深受重庆地区老百姓喜爱的主食之一,具有“消耗量大,涉及面广”的特点, 其质量状况直接关系到老白姓的身体健康。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米粉、米线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这不利于政府的管理,企业的发展,全行业的规范。为了规范 企业的生产,提高重庆市米粉、米线行业的整体质量水平,同时也为政府部门的 监督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依据,故制定米粉、米线的地方标准是十分必要的。 3、编制过程 本标准的编制工作从 2007 年 3 月开始,由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食品质量监督 检验中心具体承担。 本标准制定严格按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 GB/T1.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2 部分 : 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要求进行。 从接到标准的编制任务开始,参加编写的人员就开始收集国内有关米粉、米线的资料,随后召集了重庆市部分米粉、米线生产企业的代表共同讨论,获取了关于米粉、米线类的产品从 原料选取到生产加工的整套资料,并在认真听取了生产企业对米线、米粉的地方标准的建议后,结合 GB2713 《淀粉制品卫生标准》, GB2760 《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等相关的国家 标准确定了本标准中需要检 测的各项指标。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附编制说明)

附件11: 10kV~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附编制说明) 国家电网公司 I

目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依据 (1) 1.3 内容 (1) 1.4 适用范围 (1) 1.5 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 1.6 电抗器的型式 (1) 1.7 选型原则 (2) 1.8 关于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的说明 (2) 1.9 引用标准 (2) 1.10 使用条件 (3) 2. 干式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4) 2.1 基本要求 (4) 2.2. 引用标准 (4) 2.3. 使用条件 (4) 2.4. 技术要求 (4) 2.5. 工厂监造和检验 (10) 2.6 试验 (11) 2.7. 制造厂应提供的资料 (16) 2.8 备品备件 (16) 2.9 专用工具和仪器仪表 (16) 2.10 包装、运输和保管要求 (16) 2.11 技术服务 (17) 2.12 干式电抗器性能评价指标 (17)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编制说明 (22) I

10~66kV干式电抗器技术标准 1.总则 1.1目的 为适应电网的发展要求,加强干式电抗器技术管理,保证干式电抗器的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技术标准。 1.2依据 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和国际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报告、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现场运行经验制定。 1.3内容 本标准对10kV~66kV干式电抗器的设计选型(运行选用)、订货、监造、出厂验收、包装运输、现场安装和现场验收等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技术要求。 1.4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0kV~66kV干式电抗器,包括并联电抗器和串联电抗器(含并联补偿电抗器、调谐电抗器或滤波电抗器、阻尼电抗器、限流电抗器、分裂电抗器)。 1.5干式电抗器安全可靠性要求 10kV~66kV干式电抗器应优先采用设计制造经验成熟、结构简单、经受过运行考验的干式电抗器。 1.6电抗器的型式 1.6.1 按电抗器有无铁芯分为三类:1.6.1.1空心电抗器:由包封绕组构成、不带任何铁芯的电抗器。 1.6.1.2铁芯电抗器:由绕组和自成闭环的铁芯(含小气隙)构成的电抗器。 1.6.1.3半芯电抗器:在空心电抗器的空心处放入导磁体芯柱的电抗器。 1.6.2 按电抗器接入电网方式分为两大类: 1.6. 2.1并联电抗器:主要用于补偿电网中的电容性电流等。 1.6. 2.2串联电抗器:主要用于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涌流及抑制谐波等,包括限流电抗器、 1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范文

XXX标准 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本标准根据XXX文件“关于XXX通知”,由XXX牵头组织编制XXX 标准,由XXX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广泛邀请全国省、市计量技术机构、XX公司、XX生产企业等计量技术机构、企业参与编制工作,计划项目完成时间是20XX年X月。 本标准负责起草单位: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2、标准编制过程 起草工作阶段:根据任务要求,XXX公司于20XX年X月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组织标准编制组织工作。标准编制工作起草小组在20XX年X月份积极组织筹备和征集标准起草单位。经过近两个月的征集、评审和筛选,并最终由XXX确定了标准起草工作组的成员单位,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组。 标准起草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制工作计划、编写大纲,明确任务分工及各阶段进度时间。同时,标准起草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了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 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则》,结合标准制定工作程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标准起草工作组经过技术调研、咨询,收集、消化有关资料,并

结合XXX的研制技术、生产经验和应用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以XX 的生产及应用为主要参考依据,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草案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首次会议成功召开,会议讨论了当前国际国外先进标准的情况以及国内XXX 的生产使用现状,确定了标准起草的总体框架和主要内容。 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国家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 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 会后标准起草工作组按照首次会议纪要内容,对草案稿提出的意见、建议进行了认真分析、理解和总结,迅速开展标准的征求意见稿初稿的编制以及试验项目的实施工作,于20XX年X月编写完成了标准《XXX》的征求意见稿初稿。20XX年X月X日~X月X日,起草工作组标准意见稿初稿研讨会议成功召开,与会专家对《XXX》标准意见稿初稿的内容条款及技术指标进行了逐条研讨,对标准制定中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达成共识,确定了标准征求意见稿的内容,完成征求意见稿。 征求意见阶段:20XX年X月,通过以下方式进行了广泛征求意见:

编制说明(体系框架)

附件2: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 编制说明(草案稿)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起草组 二〇〇七年十月

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说明 (草案稿) 一、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背景 征信标准化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信用信息共享,规范征信市场健康发展的基本保障,也是人民银行履行“管理信贷征信业”的重要职能之一。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标准化工作,先后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早在02年由人民银行牵头成立的国务院征信专题工作小组的三项任务之一就是制定征信标准。今年3月份,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立国家信用标准体系。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指示,加快征信业健康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征信管理局自2005年底组织启动了征信标准化工作,并已取得突破进展。优先制定的《征信数据元数据元设计与管理》、《信贷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信用评级规范》等五项征信业务与技术基础性标准已作为金融业推荐性标准于2006年11月发布实施。2007年,按照国务院“积极推进信用服务行业标准化建设”的要求,我局又着手企业征信数据元、企业和个人征信数据采集格式、个人征信数据使用规范等7项标准的编制工作。 我国征信标准化工作刚刚起步,标准化水平还比较低,而征信标准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和系统的工作,且征信标准涵盖面广、涉及领域多,尽管目前发布的几项标准通过有效地实施对推动征信业发展发挥了重要重用。但还远远不能满足征信市场实际发展的需求,与征信标准化建设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制定征信业重点及急需标准的同时,须对征信标准体系建设的基础问题和总体规划进行系统研究,使征信标准化工作更具前瞻性、适用性和科学性。为此,在经过充分调研并借鉴其他行业标准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当前急需编制征信标准体系框架。通过该框架的编制,明确征信标准化建设的目标和原则,提出标准化建设的初步方案,确定征信业重点和急需标准的制定,力求在框架的指导下,使征信标准化工作能够少走弯路,避免盲目建设。 经全国金融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同意,我局正式组织,于2006年10月启动了“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草案稿的编写。 二、征信标准体系框架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征信标准体系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征信标准体系必将为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从而形成有利于信用市场发展的制度环境。 通过征信标准体系的构建,可为制定我国征信技术的一系列标准提供科学的依据,加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