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论怎样看待社会历史的发展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而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发动了起义。没过多久,就形成了数十万人的声势浩大的人民革命,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沉重打击了秦王朝的统治。秦王朝的最后灭亡,首功是陈胜、吴广起义。矛盾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社会领域也不例外。但是矛盾的主体也需要有实现的形式,因此就需要一个接触的人物来推动这个矛盾,激化矛盾到不可调和的状态然后在解决这个不可调和的命题。秦王朝的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的地步不得不提到陈胜吴广这两个杰出的领导人物。在人类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任何一个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是社会的需要和时代发展趋势的需要。在中国历史上,适应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需要和国家统一的要求,产生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家秦始皇;适应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需要产生了陈胜、吴广、黄巢、李自成、洪秀全等杰出的农民起义领袖;适应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需要产生了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孙中山。正如马克思所说:“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创造出这样的人物来。总之,只要社会需要,时代发展需要,代表其需要的杰出人物就一定会出现。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也是这样。历史发展有其自身的必然性;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也是必然的,秦朝没有陈胜吴广也肯定会有另外的一个杰出人物替代他们。任何杰出人物的出现都既有其必然性又有其偶然性,是二者的辩证统一。
因此说杰出人物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历史发展的直接动力。
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最明显地表现在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中。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上层建筑必须适合经济基础发展要求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只有通过人的活动这些规律才能实现,在阶级社会里只有通过阶级斗争,才能实现。就是说,在阶级社会里,当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上层建筑阻碍经济基础变革时,必然引起革命阶级和反阶级之间的阶级矛盾尖锐化,直至爆发推翻旧政权、建立新政权为目标的革命,而革命一旦成功,就实现了社会形态的更替,把人类社会从一个较低的社会形态推进到一个较高的社会形态。,秦灭六国、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封建帝国以后,结束了割据混战局面。那时,封建制度刚刚建立,生产关系基本上是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但是随后秦的暴政损害了广大人民的利益也就因此慢慢的走向了社会的衰落以至于灭亡!
社会革命是阶级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决定性手段。
社会历史的进步革命是不必苛少的,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革命史。从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有志之士一直在探讨这救中国的道路,清政府内部的洋务运动,义和团起义等等,五四运动之前工人阶级是沉睡的,五四运动使得广大的工农阶级觉醒并且联合起来。社会意识形态进步了,无产阶级渐渐强大了。辛亥革命的成功有力的推翻了
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现了社会的进步。直到后来的解放战争才到的崭新的现代中国。
科学技术革命是社会进步的强大杠杆。
神五神六早已成功飞天,昨天神八的成功发射再次证明了当代中国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先列。20世纪80年代,高科技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在这历史发展的重大关头,邓小平敏锐地发现一个国家的科技进步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充分估量到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影响力,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的马克思主义论断,并大声疾呼:“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地位。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凸显了“神舟”系列的成功发射对我国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价值。科学技术从一开始就是并且永远是社会进步的、革命的因素。马克思曾经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的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的革命力量。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具有生产、政治等方面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