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作业题与复习题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作业题与复习题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作业题与复习题
植物蛋白质工艺学课程作业题与复习题

作业题

1.哪三个氨基酸有紫外吸收?

色氨酸/苯丙氨酸/络氨酸

2.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

蛋白质是一个多性离子,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从小到大,蛋白质所带电荷发生了从量到质的变化,在这个电荷随PH变化而变化的过程中,总能控制某个PH使蛋白质所带的正负电荷相等,蛋白质在溶液中以两性离子存在,既不向阳机移动也不向阴极移动,此时溶液的PH即为蛋白质的等电点。

3.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

指人体不能合成而机体又必须,需从食物中获得氨基酸

指食物中的蛋白质,当一种或几种氨基酸缺失或不足,食物蛋白转化为机体蛋白的过程会受到抑制4. 评价蛋白质质量的生物学方法有哪些?

1.蛋白质的改性是指什么?蛋白质的改性方法有哪几类?

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

2.氮溶解指数(NSI)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

3.什么是浓缩蛋白、什么是分离蛋白?

从脱脂豆粕中除去非蛋白质成分,获得的一种蛋白质含量高于65%的蛋白质产品

指脱皮脱脂的豆粕进一步除去非蛋白质成分获得的一种精制蛋白,蛋白质含量高于90%

4. 植物蛋白质的主要干燥方法有哪些?

1.简述影响分离大豆蛋白得率及质量的因素。

豆粕质量、碱溶工序、酸溶工序

2.简述均质机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

物料在高压下进入调节间隙的阀件,获得极高的流速,从而产生一个巨大的压力下跌,在空穴效应等多种作用力作用下,把原先比较粗糙的乳浊液和悬浮液加工厂极细的均与,稳定的乳化液或固液分散物

3.设计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流程并列出主要的工艺参数。

4. 简述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名称。

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

?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A.

?D-α氨基酸 B. D-β氨基酸 C. L--α氨基酸D. L-β氨基酸

?常用的氮—蛋白质换算系数是(D)

? A. 5.71 B. 5.46 C. 6.38 D. 6.25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碱性氨基酸的是B

? A. Ala B. Arg C. Trp D. Gln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酸性氨基酸的是D

? A. Pro B. Tyr C. Phe D. Glu

?中性条件下混合氨基酸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A)

? A. 两性离子 B. 非极性分子 C. 带单价正电荷 D. 疏水分子

?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的是(C)

? A. 碱溶酸沉法 B. 等电聚焦法 C. 凝胶电泳法 D. 溶解度法

?净蛋白利用率的符号是C

? A. TD B. PER C.NPU D. BV

?赖氨酸的三字母英文缩写是A

? A. Lys B. Lue C. Leu D. Lsy

?有紫外吸收的氨基酸是C

? A. Pro B.Ile C. Phe D. CySH

?维持蛋白质分子一级结构的力是(D)

? A. 氢键 B. 二硫键 C. C-N键 D. 都不是

?生物值的符号是D

? A. TD (蛋白质消化率) B. P ER(蛋白效能比值) C.NPU (净蛋白利用率) D. BV()?氨基酸分数的三字母缩写符号是B

? A. LAA B. AAS C. SAA D. EAA

?含有硫元素的氨基酸是C

? A. Val B. Ile C. Met D. Tyr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是D

? A. 20% B.18% C. 14% D.16%

?下列蛋白质中能够溶于纯水的是(B)

? A. 谷蛋白B. 清蛋白C. 球蛋白 D.醇溶蛋白

?下列属于芳香族氨基酸是B

? A. Val B. Phe C. Met D. Tyr

?二十种氨基酸中,没有旋光性的氨基酸是D

? A. Thr B. Ala C. Glu D. Gly

?α-螺旋每上升一圈包含的氨基酸残基数是

? A. 3.6个 B. 3.2个 C. 3.8个D. 3.0个

?属于纤维状蛋白质的是(B)

? A. 组蛋白 B. 胶原蛋白 C. 球状蛋白 D. 谷蛋白

?表示蛋白质变性程度的指标有

? A. DNS B. ISP C. NSI D. PID

?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水平分为(A)

? A. 三个等级 B. 四个等级 C. 二个等级 D. 都不是

?净蛋白利用率的符号是C

? A. TD B. PER C.NPU D. BV

?下列氨基酸中属于脂肪醇类氨基酸的是B

? A. Leu B. Ser C. Asn D. Met

?蛋氨酸的三字母英文缩写是B

? A. Lys B. Met C. Leu D. Lsy

?维持蛋白质分子二级结构的力是A

?(A)A. 氢键 B. 二硫键 C. C-N键 D. 都不是

?必需氨基酸的三字母缩写符号是D

? A. LAA B. AAS C. SAA D. EAA

?人体每公斤体重每日蛋白质摄入量为(C)

? A. 2.2g B. 0.34g C. 1.15g D. 1.8g

?赖氨酸的三个解离常数分别为2.18、8.95和10.53,计算其pI值为(课本例题)A

? A. 9.74 B. C. 6.36 D. 10.53

?限制性氨基酸的三字母缩写符号是A

? A. LAA B. AAS C. SAA D. EAA

?下列哪些反应不属于氨基酸的呈色反应?(C)

? A.茚三酮反应B.福林反应 C.双缩脲反应 D.米伦反应

?下列不属于菜籽中的有害成分的是(D)

? A. 硫代葡萄糖苷 B. 芥子碱 C. 单宁 D. 绿原酸

?湿粕脱溶时,采取负压操作或闪蒸的主要目的是(D)

? A. 增加蛋白质含量 B. 降低蛋白质黏度 C. 促进蛋白质变性 D.防止蛋白质变性

?不溶于纯水但溶于稀酸、稀碱和稀盐溶液的是(C)

? A. 谷蛋白B. 清蛋白 C. 球蛋白 D.醇溶蛋白

?下列植物种子中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是(C)A. 芝麻 B. 菜籽 C. 大豆 D. 花生?下列蛋白产品中,蛋白质已经变性并发生交联的是(C)

? A. 浓缩蛋白 B. 分离蛋白C. 组织蛋白D. 水解蛋白

?常用的氮-蛋白质换算系数是(D)

? A. 5.71 B. 5.46 C. 6.38 D. 6.25

?普通大豆中蛋白质的含量大约是(B)

? A. 30% B. 38% C. 48% D. 26%

?在植物蛋白质的制备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蛋白质产品的(C)

? A. 氨基酸组成 B. 分子量 C. 功能特性和营养价值 D. 氧化反应

?目前在浓缩蛋白的生产中,最好的溶剂是B

? A. 稀酸水溶液 B. 醇水溶液 C. 热水 D. 冷水

?物料干燥比表面积大、干燥速度快、适合热敏性物料干燥的干燥方法是(C)

? A. 真空干燥 B. 常压干燥 C. 喷雾干燥 D. 冷冻干燥

?调节蛋白质溶液的pH值,使蛋白质分子上正负电荷相等,此时的pH值称为蛋白质的B

? A. 等离子点 B. 等电点 C. 变性点. 凝固点

?花生蛋白生产中,最需要注意的影响产品品质的成分是(D)

? A. 硫苷B. 氰苷C. 棉酚 D. 黄曲霉毒素

?油料蛋白中,绝大部分蛋白是属于(A)

? A. 清蛋白 B. 球蛋白 C. 醇溶蛋白 D. 谷蛋白

二、判断正误

?氨基酸是无机化合物,所以熔点非常高。( F )

?蛋白质在碱性硫酸铜溶液中生成紫红色。( T )

?肽链中含有氨基的一端称为N-末端。( F )

?菜籽中的主要抗营养成分是硫代葡萄糖苷。( T )

?影响芝麻蛋白品质的成分是草酸。( T )

?凝胶是蛋白质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 F )

?蛋白质变性就意味着蛋白质会沉淀。( F )

?具有生物学功能的蛋白质必须要有三级结构。( T )

?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是含有0.2-0.3%的硫元素。( F )

?大豆蛋白质的等电点是pH=4.5。( T )

?灭菌就是杀死制品中所有的微生物。( F )

?动物蛋白质一般都存在限制性氨基酸。( F )

?大豆制品一般要进行热处理就是要钝化尿酶活性。( F )

?氨基酸的共同特点是α- 碳原子上含有氨基。( F )

?溶胶是蛋白质颗粒分散在水中形成的胶体。(T )

?只有必需氨基酸才能成为限制性氨基酸。(T )

?氨基酸和蛋白质都具有呈味性。( F )

?氨基酸滴定时加入甲醛是为了加快酸碱反应速度。( F )

?茚三酮与所有的氨基酸反应生成紫红色。(F )

?植物蛋白质一般都存在限制性氨基酸。(T )

?凯氏定氮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计算基础是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是21%。( F )

?影响棉籽蛋白品质的成分是苯胺棉酚含量()

?大豆蛋白质的主要抗营养成分是尿素酶。( F )

?肽键是蛋白质分子结构中的唯一共价键。( F )

?蛋白质变性会从水中全部沉淀下来。( F )

?蛋白质的平均含氮量是6.25%。(F )

?维持蛋白质一级结构的力是氢键( F )

?分离蛋白产品中蛋白质含量一般不小于90%(T )

?大豆蛋白2S、7S、11S、15S四组分的分子量依次增大(T )

三、简答、简述、及综合设计

●哪三个氨基酸有紫外吸收?(色氨酸、苯丙氨酸、酪氨酸)

●蛋白质数量众多的原因是什么?(氨基酸的种类多,氨基酸的数量多,氨基酸的排列顺序多)。

●蛋白质的二级结构分哪几种形式?

●蛋白质的改性方法有哪几类?(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其中化学改性方法有哪些?

●评价蛋白质质量的生物学方法有哪些?

●植物蛋白质的主要干燥方法有哪些?

●过度加热引起蛋白质营养价值降低的原因有哪些?

●什么是必需氨基酸?什么是限制性氨基酸?

●什么是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什么是结构域?

●什么是蛋白质的等电点?

●什么是蛋白质的变性作用?蛋白质的改性是指什么?

●氮溶解指数(NSI)的定义是什么?它有什么意义?(其数值高低与蛋白质的变性程度有关)●什么是蛋白质的效能比值?什么是净蛋白利用率?

●什么是浓缩蛋白、分离蛋白?

●什么是碱溶酸沉法?

●什么是蛋白质的盐析?

●简述离心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

●试述菜籽蛋白的脱毒方法及机理。简述棉籽蛋白脱毒的方法及原理。

●试述水剂法制取油脂与蛋白的生产原理。

●简述影响分离大豆蛋白得率及质量的因素。

●写出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流程及主要工序的工艺参数。

●简述均质机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简述对蛋白质进行水解时,采用酸水解方法与酶水解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设计生产大豆分离蛋白的工艺流程并列出主要的工艺参数。

●设计生产花生油和花生浓缩蛋白的工艺过程,并给出主要工艺参数。

●简述醇法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原理、工艺流程、主要工艺参数及主要设备名称。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3)

金属工艺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每空0.5分,共10分) 1.影响金属充型能力的因素有:金属成分、温度和压力和铸型填充条件。 2.可锻性常用金属的塑性和变形抗力来综合衡量。 3.镶嵌件一般用压力铸造方法制造,而离心铸造方法便于浇注双金属铸件。 4.金属型铸造采用金属材料制作铸型,为保证铸件质量需要在工艺上常采取的措施包括:喷刷涂料、保持合适的工作温度、严格控制开型时间、浇注灰口铸铁件要防止产生白口组织。 5.锤上模锻的锻模模膛根据其功用不同,可分为模锻模膛、制坯模膛两大类。 6.落料件尺寸取决于凹模刃口尺寸,冲孔件的尺寸取决于凸模刃口尺寸。 7.埋弧自动焊常用来焊接长的直线焊缝和较大直径的环形焊缝。 8.电弧燃烧非常稳定,可焊接很薄的箔材的电弧焊方法是等离子弧焊。 9.钎焊可根据钎料熔点的不同分为软钎焊和硬钎焊。 二、简答题(共15分) 1.什么是结构斜度?什么是拔模斜度?二者有何区别?(3分) 拔模斜度:铸件上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应具有斜度,以便于把模样(或型芯)从型砂中(或从芯盒中)取出,并避免破坏型腔(或型芯)。此斜度称为拔模斜度。 结构斜度:凡垂直分型面的非加工表面都应设计出斜度,以利于造型时拔模,并确保型腔质量。 结构斜度是在零件图上非加工表面设计的斜度,一般斜度值比较大。 拔模斜度是在铸造工艺图上方便起模,在垂直分型面的各个侧面设计的工艺斜度,一般斜度比较小。有结构斜度的表面,不加工艺斜度。 2.下面铸件有几种分型面?分别在图上标出。大批量生产时应选哪一种?为什么?(3分) 分模两箱造型,分型面只有一个,生产效率高;型芯呈水平状态,便于安放且稳定。 3.说明模锻件为什么要有斜度和圆角?(2分) 斜度:便于从模膛中取出锻件;圆角:增大锻件强度,使锻造时金属易于充满模膛,避免锻模上的内尖角处产生裂纹,减缓锻模外尖角处的磨损,从而提高锻模的使用寿命。 4.比较落料和拉深工序的凸凹模结构及间隙有什么不同?(2分) 落料的凸凹模有刃口,拉深凸凹模为圆角; 落料的凸凹模间间隙小,拉深凸凹模间间隙大,普通拉深时,Z=(1.1~1.2)S 5.防止焊接变形应采取哪些工艺措施?(3分) 焊前措施:合理布置焊缝,合理的焊接次序,反变形法,刚性夹持法。 焊后措施:机械矫正法,火焰加热矫正法 6.试比较电阻对焊和闪光对焊的焊接过程特点有何不同?(2分) 电阻对焊:先加压,后通电;闪光对焊:先通电,后加压。五、判断正误,在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题0.5分,共5分) 1.加工塑性材料时,不会产生积屑瘤。(× ) 2.顺铣法适合于铸件或锻件表面的粗加工。(× ) 3.拉削加工适用于单件小批零件的生产。(× ) 4.单件小批生产条件下,应采用专用机床进行加工。(× ) 5.插齿的生产率低于滚齿而高于铣齿。(√ ) 6.作为定位基准的点或线,总是以具体的表面来体现的。(√ ) 7.轴类零件如果采用顶尖定位装夹,热处理后需要研磨中心孔。(√ ) 8.生产率是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零件的数量。(√ ) 9.镗孔主要用于加工箱体类零件上有位置精度要求的孔系。(√ )

《观赏植物学》总复习题

《观赏植物学》总复习题 一、术语解释 细胞;原生质;同功器官;单轴分枝;子叶出土幼苗;单雌蕊;聚花果;组织;直根系;同源器官;须根系;单雌蕊;子房上位;叶互生;子叶留土幼苗;叶对生;.胚;聚合果;无限花序;合轴分枝;复雌蕊;假果;原生质体;种子;有限花序;真果;成熟组织;复雌蕊;分生组织;子房下位;自然分类法;双受精现象;叶序;花序;单叶;复叶。 二、填空题 1.典型的单叶具有、和三部分,这样的叶又称;若缺少 任何一个部分的叶则称为。叶在枝条上的排列方式称叶序,观赏植物常见 的叶序有、、、和等五种。 2.心皮是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根据心皮的数目和各心皮结合的方式不同,将其分为、 和三种类型。 3.植物种子通常是由、和三部分构成,但有些种子却只有和 两部分,则前者称种子,后者称种子。 4.根据子房与花托的连生情况以及与花的其他部分的相对位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和。 5.植物学名是世界范围通用的唯一正式名称,种的命名采用;其规定,每种植物的学名由两个拉丁文单词组成,第一个单词是,为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第二个单词为,为形容词。 6.在显微镜下观察根尖成熟区的横切面,可看到根的初生构造由外而内明显地分为、 和等三部分。 7.植物繁殖可分为、和三种类型。 8.一个成熟的胚囊由7个细胞构成,即细胞,细胞,细胞和细胞。 9花被是花萼与花冠的总称。根据花的对称性将花分为、和三种类型。1.根据果实的来源与结构,果实可分为三大类,即、和。 2.肉质果成熟后肉质多汁。依果实的性质和来源不同,分为、、、和五种类型。 3.胚是种子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原始体。胚包括、、和四部分。 4.导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其主要功能是,而筛管存在于被子植物的,主要功能是。 5.从顶端起,根尖可依次分为、、、四个区域。 6.在横切面上,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结构由、和三部分组成。 7.复叶依小叶排列的方式可分成、、和。 8.一个成熟的胚珠包括、、、和等几部分。 9.随着人们对植物界认识的不断深入,因而对植物的分类先后出现了不同的分类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试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实验诊断学 英文名称:laboratory diagnosis 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必修考查 总学时:42 学分:2.5 理论课学时:32 实验课学时:10 适用对象:口腔医学专业本科学生 一、课程性质和地位 实验诊断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等实验室方法对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细胞取样和组织标本等进行检查,从而获得病原学、病理形态学或器官功能状态等资料,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分析的诊断方法。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也是打开临床医学大门的一把钥匙。通过对实验诊断的学习,为临床各学科、临床见习与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环节及教学手段和方法 实验诊断的环节包括课堂教学、实验、考试等。其中课堂是通过教师对指定教材部分章节的讲解,结合CAI课件、电化、多媒体,对板书和各类鉴别要点的挂图进行启发式,以达到使学生融会贯通、快速理解的目的。实验是教师在实验室里指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等手段强化学生对理论的记忆,使之更好地配合好理论。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实验诊断学以临床诊断为中心,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正确选择,掌握各项检查的适应症,熟悉和了解原理和方法,重点掌握参考值和临床想结合正确解释检查结果,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 第一章概论 【掌握】掌握实验诊断学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 【熟悉】正确的选择实验室检查项目。 【了解】如何进行标本的采集和处理。 第二章临床血液学检测 第一节血液的一般检测 【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的方法、正常值及

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熟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积测定及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的方法、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了解红、白细胞病理形态改变的内容及其临床意义。 思考题: 1、红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的参考值、临床意义? 2、红细胞各种形态变化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增多、减低的临床意义? 4、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如何,何为核左移、核右移? 5、异型淋巴细胞包括几种,形态变化如何? 6、三种红细胞指数结束变化的临床意义? 第二节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测 【熟悉】溶贫常用的实验室检查的临床应用。 思考题:溶血性贫血的实验诊断项目有那些? 第三节血细胞的形态特征 【掌握】骨髓细胞的起源及发育演变规律。 【熟悉】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 【了解】常用的细胞化学染色法及诊断意义 思考题: 1、骨髓增生度分级及临床意义 2、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的临床意义 第四节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 【掌握】ABO血型系统、血型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的原则。 【熟悉】ABO血型系统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 【了解】其他血型系统。 思考题: 1、ABO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交叉配血临床意义? 2、Rh血型鉴定的临床意义? 第五节常见血液病的血液学特征 【熟悉】各种贫血的骨髓象和血象的形态学特点

食品工艺学题库

《食品工艺学》复习题库 河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食品工艺学》课程组

一、名词解释16分 1.软饮料; 2. 果味型碳酸饮料; 3. 原糖浆; 4. 调味糖浆; 5. 碳酸化; 6.果肉饮料; 7. 混合果肉饮料; 8.果蔬汁饮料; 9. 乳饮料;10. 配制型含乳饮料;11. 发酵型含乳饮料; 12. 植物蛋白饮料; 15. 酪蛋白;16.酸乳;17. 异常乳;18. 乳粉;19.乳清;20.配制乳粉;21.灭菌纯牛乳;22.酸奶发酵剂;23.纯酸牛乳;24. 乳清蛋白;25.牛乳的滴定酸度; 26.巴氏杀菌乳;27.纯酸脱脂牛乳;28.灭菌脱脂纯牛乳; 29.焙烤食品;30中种发酵法; 31. 湿面筋;32.面包陈化;33. 面团醒发;34. 酶促褐变; 二、填空题20 分 1. 按软饮料的加工工艺,可以将其分为采集型、提取型、_____和_____四类。 2.天然水中的杂质主要包括_____、胶体物质和_____和_____三部分。 3.水的硬度分为____、____和非碳酸盐硬度。 4.总硬度是____硬度和___硬度之和。 5.水处理中最常用的混凝剂是___和___。 6.离子交换膜按透过性能分为_____和_____。 7.目前常用的阳离子交换膜为_____型,阴离子交换膜为_____。 8.按所带功能基团的性质,一般将离子交换树脂分为_____和_____交换树脂两类。 9.常用的水消毒的方法有____、____和____。 10. 可乐型汽水使用的着色剂是____,酸味剂主要是____。 11.我国将含乳饮料分为____和____二类。 12.乳成分中受其它因素影响变化最大的是___,其次为,不易变化的为和。 13.速溶乳粉加工的两个特殊工艺是___和___。 14.全脂牛乳进行均质处理时,常需控制___和___两个条件。 15.乳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无机盐和水溶性维生素。 16.制备母发酵剂培养基所用的灭菌方法是____或___。 17.正常牛乳的酸度为 _o T,密度(20℃)为。 18.脱脂乳加酸或凝乳酶处理可得到和 2部分。 19.脱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全脂速溶乳粉一般采用方法加工。 20.乳房炎乳的值升高,降低。 21.加工巴氏杀菌乳时,当原料乳脂肪不足时要添加或分离。 22. 加工巴氏杀菌乳是时,当原料乳脂肪过高时要添加或分离。 23.当使用75%的酒精判断牛乳的新鲜度时,若呈阴性,则说明牛乳的酸度低于o T,牛乳的酸度与牛乳的和有关。 24.酸奶发酵剂按其制备过程分类,可将其分为、、中间发酵剂和。25果蔬取汁的方式有____和___。 26.果蔬浸提取汁的方法可以采用____法和___法。 27.粗滤的方式主要有____和___两种。 28. 导致果蔬汁混浊的因素主要包括两类____和___二类。 29 面筋含量在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35%以上的面粉适合加工;面筋含量在26%以下的面粉适合加工。 30.为使面包膨松柔软,可在面包中加入、、碳酸氢氨及。 31. 小麦面粉中的蛋白质主要包括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非面筋性蛋白质主要是清蛋白、球蛋白、糖类蛋白及核蛋白。

金属工艺学复习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复习思考题 一、判断题 ()1. 当以很小的刀具前角、很大的进给量和很低的切削速度切削钢等塑性金属时形成的是节状切屑。√ ()2. 粗磨时应选粒度号大的磨粒,精磨时则应选细的磨粒。× ()3. 磨硬材料应选软砂轮,磨软材料应选硬砂轮。√ ()4. 砂轮的组织号越大,磨料所占体积百分比越大。× ()5. 麻花钻起导向作用的是两条螺旋形棱边。√ ()6. 铰孔既能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也能纠正原有孔的位置误差。×()7. 无心外圆磨削(纵磨)时,导轮的轴线与砂轮的轴线应平行。× ()8. 粗车L/D=4~10的细长轴类零件时,因工件刚性差,宜用一夹一顶的安装方法。× ()9. 镗床只能加工通孔,而不能加工盲孔。× ()10. 拉削加工只有一个主运动,生产率很高,适于各种批量的生产。× ()11. 粗基准即是粗加工定位基准。× ()12. 钨钛钻类硬质合金刀具适合加工脆性材料。× ()13. 车削锥面时,刀尖移动的轨迹与工件旋转轴线之间的夹角应等于工件锥面的两倍。× ()14. 当加工表面、刀具、切削用量中的切削速渡和进给量都不变时,完成的那一部分工序,称为一个工步。√ ()15. 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前角增大,并使切削轻快省力,所以对精加工有利。×()16. 砂轮的硬度是指磨粒的硬度。× ()17. 钻孔既适用于单件生产,又适用于大批量生产。√ ()18. 由于拉刀一次行程就能把该工序中的待加工表面加工完毕,故其生产率很高。√ ()19. 精车时,刃倾角应取负值。× ()20. 在切削用量中,对切削温度影响最大的是进给量。× ()21. 车刀主偏角越大,刀尖散热条件越好。× ()22. 刨刀在切入工件时受到较大的冲击,因此刨刀的前角较小,刀尖圆弧较大。√()23. 精车时,应选较小的背吃刀量、较小的进给量和较低的切削速度。× ()24. 扩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原孔轴线的偏斜。√ ()25. 用中等切削速度切削脆性金属材料容易产生积屑瘤。×

南京林业大学观赏植物学考试复习题有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分/每题,共计20分) 1、广义的花卉是指 d . A.花朵美丽的草本观赏植物 B.可用以观叶、观果为主的草本植物 C.一些原产南方的盆栽花木类以及少数的木本名花 D.包括A、B和C 2、从植物体的固定部位长出来的根称为 B . A. 主根 B. 定根 C. 侧根 D. 不定根 3、草莓茎上的根属于 B . A. 主根 B. 定根 C. 侧根 D. 不定根 4、下列植物具有直根系的是A . A. 苹果 B. 兰花 C. 小麦 D. 吊兰 5、下列植物具有块根的是a . A. 大丽花 B. 百合 C. 水杉 D. 菊花 6、从植物体的固定部位长出来的根称为 b A. 主根 B. 定根 C. 侧根 D. 不定根 7、草莓茎上的根属于 B A. 主根 B. 定根 C. 侧根 D. 不定根 8. 松树一般是指 C . A. 松柏纲 B. 松科 C. 松属 D. 双维管束亚属 9、下列植物具有须根系的是D . A. 苹果 B. 海棠 C. 水杉 D. 吊兰 10、下列植物具有块根的是(A)。 A. 大丽花 B. 百合 C. 水杉 D. 菊花 11 一种类型的花序发育特点类似于假二叉分枝 C 。 A、复总状花序 B、单歧聚伞花序 C、二歧聚伞花序 D、伞形花序 12 所有菌类的特征是b 。 A、孢子生殖 B、异养 C、菌丝 D、产生担子果 13 在裂果中,如果背缝线和腹缝线同时开裂称为A 。 A、荚果 B、角果 C、蓇葖果 D、蒴果 14 地衣主要是由藻类植物和 A 构成的共生体。 A、真菌; B、放线菌 C、细菌; D、衣原体 15 花学说提出的自然分类系统是 B 。 A、林奈的系统 B、恩格勒系统 C、哈钦松系统 D、克朗奎斯特系统 16 一个花具由一个心皮构成的雌蕊为 A 。 A 单雌蕊 B 离心皮雌蕊 C 复雌蕊 D 合心皮雌蕊 17花序轴单一,较长,其上着生有柄的花朵,各花的花柄长度大致相等,开花顺序

企业诊断-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精品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8年制) 课程编号: 14037401 学分: 7.5 总学时:103 学时 大纲执笔人:戚秀卿、宋浩明、刘琦大纲审核人:戚秀卿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熟悉特

蛋白质工艺学题库

1.何谓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有那几种? 从化学的角度上讲,氨基酸(Amino acid,简写AA)是一分子中含有一个以上氨基(-NH2)和一个以上羧基(-COOH)的化合物总称。 1. 必需氨基酸(EAA):八种 Val、Leu、Ile、Phe、Met、Try、 Lys 、Thr 缬亮异苯蛋色赖苏 2.氨基酸熔点非常高的原因是什么? 答:在加热至熔点时,氨基酸溶解的同时分解生成胺,并放出co2气体,这说明氨基酸是以内盐形式存在,比相应的有机酸熔点更高。 3.那三种氨基酸在紫外区有吸收?为什么? 答:在紫外区只有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有吸收,因为都带有苯环。 4.氨基酸等电点的定义? 答:调节氨基酸水溶液的酸碱性,使其酸性和碱性解离恰好相等,氨基酸在溶液中呈两性离子存在,氨基酸分子内的正电荷与负电荷相等,即净电荷为零,此时的PH值称为氨基酸的等电点。 5氨基酸为何具有缓冲作用? 答: 6.酸水解蛋白质有哪些特点? 答:优点:(1)能完全水解,AA基本上都是游离的。 (2)不会引起消旋作用 缺点:(1)对设备要求高,要求耐酸耐高温。 (2)其中一个AA被破坏—Try (3)Gln、Asn的酰胺上的氨基被水解下来,因而Glu、Asp的量增加。 (4)Cys水解成CySH,必须用磺酸代替。 (5)水解液含有大量的腐黑质,颜色呈黑色,用作化装品需脱色成黄色. 7.什么是蛋白酶和肽酶?酶水解蛋白质有什么特点? 答:1.蛋白酶:水解蛋白质内部肽键而形成各种短肽的酶。又称为内肽酶,有专一性。 2.肽酶:把肽从一端水解,放出一个AA的酶。又称外肽酶。 优点:(1)反应条件温和,AA不受破坏。 (2)水解速度性(催化效率高)。 缺点:(1)酶水解Pr需要多种酶协同进行。 (2)酶很难提纯,活力变化大。 (3)水解产品很易腐蚀,须加防腐剂。 (4)酶的价格昂贵,来源不充分 8.何谓分配定律? 答:一定温度下,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几乎不相溶的溶剂中分配达到平衡时,它在这两相中的浓度比值与它在这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的比值相等,这就是分配定律。 9.氨基酸有那些重要的呈色反应?

金属工艺学试题和答案解析

一、简答题 1.将钟表发条拉直是弹性变形还是塑性变形?怎样判别它的变形性质? 2.下列符号表示的力学性能指标的名称和含义是什么? σb、σs、σ0.2、σ-1、δ、αk、 HRC、HBS、HBW 3.什么是同素异构转变?试画出纯铁的冷却曲线,分析曲线中出现“平台”的原因。室温和1100℃时的纯铁晶格有什么不同? 4.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晶核的形成率和成长速度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5.常用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它们的原子排列和晶格常数各有什么特点?α-Fe、γ-Fe、Al、Cu、Ni、Pb、Cr、V、Mg、Zn各属何种晶体结构? 6.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 7.将20kg纯铜与30kg纯镍熔化后缓慢冷却到如图所示温度T1,求此时: (1)两相的成分;(2)两相的重量比; (3)各相的相对重量(4)各相的重量。 8.某合金如下图所示: 标出(1)-(3)区域中存在的相; (2)标出(4)、(5)区域中的组织;

(3)相图中包括哪几种转变?写出它们的反应式。 9. 今有两个形状相同的铜镍合金铸件,一个含Ni90%,一个含Ni50%,铸后自然冷却,问凝固后哪个铸件的偏析较为严重?如何消除偏析? 10. 按下面所设条件,示意地绘出合金的相图,并填出各区域的相组分和组织组分,以及画出合金的力学性能与该相图的关系曲线。 设C、D两组元在液态时能互相溶解,D组元熔点是C组元的4/5 ,在固态时能形成共晶,共晶温度是C组元熔点的2/5,共晶成分为ωD=30%;C组元在D组元中有限固溶,形成α固溶体。溶解度在共晶温度时为ωC=25%,室温时ωC=10%,D组元在C组元中不能溶解;C组元的硬度比D组元高。计算ωD=40%合金刚完成共晶转变时,组织组成物及其百分含量。 11.分析在缓慢冷却条件下,45钢和T10钢的结晶过程和室温的相组成和组织组成。并计算室温下组织的相对量。 12. 试比较索氏体和回火索氏体,托氏体和回火托氏体,马氏体和回火马氏体之间在形成条件、组织形态、性能上的主要区别。

园林绿化考试提纲

园林绿化考试提纲 本考试大纲涵盖园林绿化植物、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施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 一、园林植物 1.园林树木的分类 (1)园林树木的人为分类 按园林绿化用途分类;按观赏价值分类;其她分类方法; (2)园林树木的自然分类 自然分类系统;植物的分类单位与名称;植物检索表 2.园林树木的特性与分布 (1)园林树木的生物学特性 (2)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规律 (3)园林树木生长发育的 3.园林植物的功能: (1)园林植物对环境的改善与防护功能: 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分泌杀菌素吸收有毒气体滞尘降温增湿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隔音等 了解园林植物的修剪、整型及养护管理熟悉园林植物群体及基生长、发育规律、典型园林抗性树种。 (2)园林植物的观赏功能:观姿(形) 观叶观花观果观枝干植物的意境美 (3)园林植物的生产功能: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用材林 3.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的原则植物景观的类型乔木的种植设计灌木的种植设计草本植物的种植设计攀缘植物的种植设计 二、园林规划设计 1.园林设计的依据与原则 2.园林设计程序:园林设计的前提工作总体设计方案阶段局部详细设计阶段 3.园林设计类别 4.城市绿地系统规划 (1)城市绿地的功能 (2)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城市绿地系统概念城市绿地类型规划的概念、基本原则与依据城市绿地指标城市绿地系统布局 5.公园绿地设计 (1)综合性公园 (2)专类公园 6.附属绿地设计 (1)城市道路广场的绿化设计:道路绿化的作用道路绿地断面布置形式及设计要点立交桥绿地规划设计要点高速公路绿地设计原则游憩林荫带与步行街绿地的设计要点街头小游园设计城市广场的类型及设计 (2)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 (3)工矿企业绿地:工矿企业绿地的特点及设计要点 (4)校园及其她单位绿地:各类校园绿地的特点及规划设计要点其她单位绿地的特点及规划设计要点 7.屋顶花园设计 8.风景区规划 (1)风景区概述:风景名胜区的条件湖南省主要的风景名胜区 (2)风景区规划:风景区规划的审批程序风景区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风景区规划的内容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4037401 学分:7.5 总学时:103 学时 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差不多知识、差不多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是在基础医学课程学习后,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咨询诊和体格检查的差不多内容、方法技巧和心电图、肺功能以及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把握诊断疾病的差不多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103学时。 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课程差不多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咨询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咨询诊。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把握专门体征及其临床意义。把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专门心电图图形分析。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把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按照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晰、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把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气制、临床表现、相伴症状、鉴不诊断及咨询诊要点。把握询咨询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相伴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咨询诊

把握咨询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咨询诊的重要性。熟悉专门情形的咨询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把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差不多检查方法。 把握一样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专门改变的临床意义。 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差不多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差不多内容,识不肺部正常体征,把握常见专门体征及其产生气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专门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呼吸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把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专门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把握S1、S2的产生气制、听诊特点及鉴不要点。把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把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气制、听诊要点、鉴不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把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气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不。 熟悉脉搏、血压、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循环系统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学习询咨询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把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把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移动性浊音、液波震颤)、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专门的体检方法。熟悉腹部常见专门发觉及其鉴不。

粮油加工工艺学作业题(2010级)

西南大学课程考核

《粮油加工学》课程作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 简论我国粮油加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6分) 3. 粮食的籽粒结构与营养成分的关系(8分)

西南大学课程考核(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 源。) —————————————— 密———————————— 封———————————— 线——————————————4. 简述稻谷的分类方法。试述稻谷品种与加工、营养、食用品质的关系(6分) 5. 粮食中的蛋白质是如何按溶解性分类,稻米蛋白有何性质,分离稻米中的淀粉与蛋白质,可以有哪些方法?(8分) 粮食中的蛋白质习惯上根据其溶解性分成4类: 清蛋白:溶于水中,等电点为pH4.5-5.5 球蛋白:不溶于纯水而溶于中性盐稀溶液的一类 醇溶蛋白:不溶于水和中性盐溶液,可溶于70-90%乙醇溶液中,也可溶于稀酸及稀碱溶液,该蛋白质仅存在与谷物籽粒中,如小麦醇溶蛋白、玉米醇溶蛋白和大麦胶蛋白 谷蛋白:不溶于水、中性盐及乙醇溶液中,但溶于稀酸、稀碱溶液,也仅存在于谷物籽粒中,

《粮油加工学》课程作业错误!未找到引用源。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常与醇溶蛋白分布在一起,如小麦谷蛋白。 稻米蛋白体在米粒内部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胚内多于胚乳,糊粉层和糊粉亚层多于胚乳内部。稻米蛋白体集中于稻米籽粒四周,腹部多于背部。 一般用0.1mol/L NaOH溶解稻米蛋白质,其他溶剂如亚硫酸盐或巯基乙醇效果都较差。稻米蛋白质中至少有80%是碱溶性蛋白质,工业生产中采用NaOH来抽提蛋白质和纯化稻米淀粉。 6. 何谓面筋蛋白?小麦的贮藏蛋白?小麦面筋蛋白在组成和性能上有何特点(8分) 小麦面筋蛋白(又称谷朊粉)指的是用水冲洗生面团,去除淀粉和水溶性蛋白之后剩下的复杂粘性蛋白;其蛋白质含量达75%以上,此外还含有少量淀粉、纤维、糖、脂肪、类脂和矿物质等。面筋中蛋白质主要以单体或通过二硫键形成的寡聚体、多聚体形式存在 贮藏蛋白占小麦籽粒重量的8%-20%由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组成二者共同决定了面团的粘弹性根据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 提取的湿面筋主要由不溶于水的麦胶蛋白、麦谷蛋白组成的络合物,呈胶状,脱水后为乳白色粉末,为小麦面筋粉,与水混合后表现出小麦面筋特有的吸水性、粘弹性、抗延伸性等功能性质。是小麦面筋的价值所在。 麦胶蛋白分子呈球状,分子量较小(25k~100k),具有较好的延伸性; 麦谷蛋白分子为纤维状,分子量较大(100k)以上,具有较强的弹性。 小麦面筋与其它一切食用蛋白的最大区别:即使水分过剩仍然具有粘弹性。这种特异性是由于小麦

(完整版)金属工艺学题库及答案

金属材料热处理与加工应用题库及答案 目录 项目一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2) 一、单选(共46 题) (2) 二、判断(共 2 题) (4) 三、填空(共15 题) (4) 四、名词解释(共12 题) (5) 五、简答(共 6 题) (5) 项目二热加工工艺 (7) 一、单选(共32 题) (7) 二、判断(共18 题) (8) 三、填空(共16 题) (9) 四、名词解释(共 5 题) (9) 五、简答(共14 题) (10) 项目三冷加工工艺 (13) 一、填空(共 3 题) (13) 二、简答(共 2 题) (13)

项目一 金属材料与热处理 一、单选(共 46 题) 1?金属a —Fe 属于(A )晶格。 A.体心立方 B 面心立方 C 密排六方晶格 D 斜排立方晶格 2?铁与碳形成的稳定化合物 Fe 3C 称为:(C ) A.铁素体 B 奥氏体 C 渗碳体 D 珠光体 3.强度和硬度都较高的铁碳合金是 :( A )° A.珠光体 B 渗碳体 C 奥氏体 D.铁素体 4.碳在丫一Fe 中的间隙固溶体, 称为:( B )° A.铁素体 B 奥氏体 C 渗碳体 D.珠光体 4.硬度高而极脆的铁碳合金是: C )。 A.铁素体 B 奥氏体 C 渗碳体 D.珠光体 5.由丫一Fe 转变成a —Fe 是属于:( D )° A.共析转变 B 共晶转变 C 晶粒变 D.同素异构转变 6.铁素体(F ) 是:( D )。 A.纯铁 B 混合物 C 化合物 D.固溶体 7.金属结晶时, 冷却速度越快,其实际结晶温度将:( B )。 A. 越高 B 越低 C 越接近理论结晶温度 D 固溶体 8.为细化晶粒, 可采用:( B 。 A.快速浇注 B 加变质剂 C.以砂型代金属型 D.固溶体 9.晶体中的位错属于:( C )。 A.体缺陷 B 面缺陷 C 线缺陷 D.点缺 陷 10. 下列哪种是 高级优质钢:( C )。 A.10 号钢 B.T 7 C.T 8 A D.30Cr 11. 优质碳素结构钢“ 4 5”,其中钢的平均含碳量为:( C )。 A.45% B0.O45 % C0.45 % D4.5 % 12. 优质碳钢的钢号是以( A )命名。 A.含碳量 B 硬度 C 抗拉强度 D 屈服极限 13. 优质碳素钢之所以优质,是因为有害成分( B )含量少。 A.碳 B.硫 C.硅 D.锰 14. 碳素工具钢的钢号中数字表示钢中平均含碳量的( C )。 A.十分数 B.百分数 C.千分数 D.万分数 1 5 .碳钢中含硫量过高时,将容易引起( B )。 A.冷脆 B 热脆 C 氢脆 D.兰脆 16.选用钢材应以( C )为基础。 A.硬度 B 含碳量 C 综合机械性能 D 价格 17.属于中碳钢的是(B )° A.20 号钢 B.30号钢 C.60 号钢 D.70 号 钢 18.下列金属中, 焊接性最差的是( D )。 A. 低碳钢 B 中碳钢 C.高碳钢 D.铸铁

《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GDOU-B-11-213 《观赏园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专业限选修课,主要以观赏园艺植物为对象,重点介绍以木本园艺观赏植物(园林树木为主)的分类、观赏特性、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建设中的具体应用、介绍中国盆景(尤其是树桩盆景)的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鉴赏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的综合性学科,观赏园艺学对一个现代化城市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成为具有活力的新兴和经济增长点,对改善和美化现代城市和居住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 课程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园艺专业的限选修课,是在学习植物学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以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将果树、蔬菜和花卉园艺在园林建设中应用进一步扩大,掌握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生长特性和观赏特性,是合理栽培、选用树种和合理配植城市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的依据,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古树名木和树桩盆景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的生态资源,要热护植物,培养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二、课程的目的与基本要求: 学生学习观赏园艺学课程后,学生要初步掌握南方常见的木本观赏园艺植物种类,观赏特性和生长习性,中国盆景流派和地方风格,岭南盆景的创作技术,尤其是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在现代园林城市中的具体应用,根据园林绿化的综合功能要求,因地制宜,对各类园林绿地的树种进行选择,搭配和布置,创造一个环境优美的园林城市。 三、面向专业:园艺专业

四、先修课程:植物学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先学习植物学、能掌握和熟练对植物科属进行分类、再学习木本观赏园艺学、最后学习花卉学。 六、教学内容安排、要求、学时分配及作业: 第一章:观赏园艺植物概述及分类(4学时) 第一节:观赏园艺植物基本概念 观赏园艺学概念(A);观赏树木学(A);园林植物(A);园林树木(A); 观赏园艺植物(A);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观赏树木学(A);景观植物(A); 乔木、灌木、和藤本木本观赏园艺植物(A);园林植物、观赏园艺树木、花 卉、果树的关系(A)。 第二节:观赏园艺植物在园林建设中的作用 绿化;美化;净化;香化;生产;降温(A)。 第二章:49个科主要木本观赏园艺植物(园林观赏树木)特征及其识别(8 学时) 第一节:棕榈科 棕榈科植物特征(A);主要棕榈科园林树种及其识别(A)。 第二节:禾本科等48个科 禾本科(A);旅人蕉科(A);露兜树科(A);杨柳科(A);桑科(A); 山龙眼科(A);檀香科(A);蓼科(A);紫茉莉科(A);木兰科(A);番 荔枝科(A);樟科(A);海桐花科(海桐科) (A);蔷薇科(A);含羞草科 (A);苏木科(A);蝶形花科(A);芸香科(A);楝科(A);大戟科(A); 漆树科(A);无患子科(A);鼠李科(A);葡萄科(A);杜英科(A);锦 葵科(A);木棉科(A);梧桐科(A);第伦桃科(A);山茶科(A);山竹 子科(A);千屈菜科(A);使君子科(A);桃金娘科(A);五加科(A); 山榄科(A);木犀科(A);夹竹桃科(A);紫草科(A);马鞭草科(A); 紫葳科(A);茜草科(A);忍冬科(A);苏铁科(A);银杏科(A);杉科 (A);南洋杉科(A);.罗汉松科(竹柏科) (A)。 作业1:请写出主校区校园木本观赏园艺植物10种,并写上科名,观赏特性 和在园林中的应用。 第三章:海大主校区观赏园艺植物的认识与应用(4学时)

临床诊断学教学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目得与任务: 临床诊断学就是研究诊断疾病得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与诊断思维得一门临床学科。就是为医学生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过渡到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而设立得一门必修课,就是临床各学科得基础课,也就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得桥梁。本课程得任务就是讲解问诊与体格检查得基本内容与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与各种内镜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得基本原理与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得结论——临床诊断。 二、课程基本要求: 在深入领会各个症状得病因与机制基础上,学会与患者接触与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得问诊,深入理解患者得主诉与病史。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重点、有序地体格检查,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熟练掌握主诉、症状、体征间得内在联系与临床意义。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得图像分析。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得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描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清晰、书写全面、符合要求得住院病历。 (一)问诊 掌握问诊得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得重要性。熟悉特殊情况得问诊技巧。 常见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得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掌握询问常见症状得方法,通过分析症状得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除课堂讲授外,部分内容自学。 (二)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得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得正常状态与异常改变得临床意义。 3、掌握头、颈部各器官得检查方法、体征及临床意义。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 检查。 4、掌握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与肺部得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得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得体表标志、肺部异常体征、产生机制及其临床意义。了解乳腺得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得临床意义。掌握震颤、心脏浊音界得检查 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S1、S2得产生机制及听诊特点。掌握心音变化、额外心音得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掌握心脏杂音得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心包摩擦音得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得区别。掌握血压测量、周围血管征得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掌握腹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胆、脾触诊)。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得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掌握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得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得方法与临床意义。 8、掌握脊柱、四肢、膝关节得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得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得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运动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掌握神经

(完整版)水产食品工艺学试题库(完整版)

一、填空题 1、红肉鱼比白肉鱼含有较多的P38 色素蛋白质、脂质、糖原、维生素和酶 2、鱼类鲜度的化学测定方法有几种P137 挥发性盐基氮(VBN或T-VBN)、三甲胺(TMA)、K值、pH值; 3、鱼类糖原代谢的产物,贝类糖原代谢的产物P40 乳酸;琥珀酸 明矾在加工海蜇中的作用机理P285 明矾的作用主要是利用硫酸铝在水溶液中解离形成的弱酸性和三价铝离子对新鲜蛰体组织有很强的凝固力,使组织收缩脱水;初矾和二矾其间的脱水及弱酸性的抑菌作用和维持质地挺脆尤为重要 4、鱼体在僵硬过程中,肌肉发生的主要生化变化是:P130 1、肌肉收缩变硬,失去弹性或伸展性 2、持水性下降 6、热风干燥工艺,影响水产品烘干速度的因素:P264 温度、湿度、空气风速及方向、物料的厚度、形状和排列 7、三大海藻食品胶,P328 琼胶、卡拉胶、褐藻胶 8、鱼类腌制过程的物理变化:P287 1、重量变化:干盐渍法:重量减少。盐水渍法:在食盐浓度10%-15%以下,重量增加;在以上,重量减少。 2、肌肉组织收缩:由于吸附在蛋白质周围的水分失去后,蛋白质分子间相互移动,使静电作用的效果加强所致。 9、水产调味料分类(课件)及P339 分解型、抽出型、干燥粉碎型、反应型 10、构成鱼体肌肉色素P47 肌红蛋白、血红蛋白 11、捕捞的鱼如不采取保鲜措施,鱼体变化P129 僵硬、解僵、自溶、腐败 12、水产品加工常遇到的蛋白质变性课件 冷冻变性、加热变性、腌渍变性、高压变性、水分活度过低变性、辐照变性、干制过程中的变性 13、列出三种常用的水产品速冻设备 P205 空气冻结设备、平板冻结设备、浸渍冻结设备、单体冻结设备 14、海藻胶在应用中如何增加凝胶强度 加碱处理、提高温度;加盐、相互协同 15、乌贼类中呈美味含量多的游离AA P56 甘氨酸 16、牛磺酸, 高度不饱和脂肪酸,是水产原料的生物活性 17、常用防止鱼糜冷冻变性添加物P234 糖类、山梨醇、聚合磷酸盐(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 18、测定鱼早期鲜度质量指标,P137 K值 19、主要海洋生物毒素种类有哪几种P112 海洋鱼类毒素(河豚毒素、鲭鱼毒素、西加毒素、鱼卵和鱼胆毒素)、贝类毒素(麻痹性贝类毒素、腹泻性贝类毒素、神经性贝类毒素、失忆性贝类毒素)、其他毒素(蟹类毒素、螺类毒素、鲍毒素、海参毒素、海兔毒素、蟾蜍毒素) 20、A级绿色食品中不允许使用的防腐剂有哪些课件 苯甲酸、苯甲酸钠;(省略后面)过氧化氢(或过碳酸钠)、乙氧基喹、仲丁胺、桂醛、噻苯咪唑、乙萘酚、联苯醚、2-苯基苯酚钠盐、4-苯基苯酚、五碳双缩醛、十二烷基二甲基溴化胺(新洁而灭)、 2、4-二氯苯氧乙酸、

《观赏植物分类学》教学大纲

《观赏植物分类学》理论教学大纲 第一章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2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掌握种的概念及主要分类单位学名的构成;掌握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 第2单元、观赏植物人为分类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常用单位;物种的概念;双名法;植物检索表的编制原理及使用; 教学难点:物种概念的理解;如何使用检索表鉴定植物 第二章植物分类的形态学知识(8时) 教学目标:掌握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外部形态术语的含义,为植物分类奠定基础知识。 教学内容: 第1单元、根与茎的外部形态 第2单元、叶的外部形态 第3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一) 第4单元、花的外部形态(二) 第5单元、种子与果实的形态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叶的形态;2、花的形态及花序类型;3、果实类型 教学难点:1、复雌蕊心皮数目判断;2、胎座类型;3、单果的类型 第三章蕨类植物(3学时) 教学目标:掌握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认识常见的蕨类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蕨类植物概述 第2单元、石松亚门(Lycophytina)

第3单元、水韭亚门(Is?ephytina) 第4单元、松叶蕨亚门(Psilophytina) 第5单元、楔叶亚门(Sphenophytina) 第6单元、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1、蕨类植物主要特征及其与种子植物的主要区别;2、真蕨亚门教学难点:1、如何区分大型叶与小型叶;2、真蕨亚门的分类及其常见植物的识别。 第四章裸子植物(7) 教学目标:掌握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掌握苏铁科、银杏科、松科、杉科、柏科的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裸子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裸子植物概述 第2单元、苏铁纲(Cycadopsida) 第3单元、银杏纲(Ginkgopsida) 第4单元、松柏纲(Coniferopsida) 第5单元、红豆杉纲(Taxopsida)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区别;苏铁科、松科、杉科、柏科的分类。 教学难点:各科主要特征及其区别;常见裸子植物的识别。 第五章被子植物(34时) 教学目标:掌握木兰科、桑科、山茶科、锦葵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蔷薇科、含羞草科、云实科、蝶形花科、大戟科、槭树科、唇形科、木犀科、夹竹桃、忍冬科、菊科、棕榈科、禾本科、百合科、石蒜科、兰科等科主要特征,识别常见观赏植物。 教学内容: 第1单元、被子植物概述:被子植物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生活史、被子植物分类系统、被子植物分类概况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