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身立教 为人师表
- 格式:pdf
- 大小:147.92 KB
- 文档页数:2
师资
EAC-maiI zh
ER
iyezaz hi 63
}职业与教育 编辑l杨晴l : @1 .c0m .,-—LL▲ 、-,r|^-’.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担负着教书育人,传播文
明,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重任,教师的知识水平、
业务能力、思想道德、心理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到教育
的效果。~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须以满腔的热情对待事 业、对待学生以外,还必须自觉地、高标/准地去塑造自身 的人格。这里所说的“人格”,指的是一个人作为某种权 利和义务的主体,在道德上应当具备的人品和资格。捷克 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 “教师的职责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 学生。”古语也说: “善歌者教人习其声,善导者教人习 其志”。教师要想不愧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光荣称 号,就必须在人格塑造上勇于履行。 下面笔者结合在班主任工作中的实践探索,谈谈如何 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一、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教师的人 格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教师的人格魅力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前提。教师对自 己育人的工作职责是否明确,教师的教育思想是否端正, 是衡量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根本,也是师德规范的首要问 题。 1.教师崇高的思想品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奠 基作用 中学生世界观尚未形成,正处于可塑性最强的年龄阶 段,是形成人格的关键时期。一个人能否成才,首先取决 于他是否具有足够的辨别客观事物与真善美的能力,是否 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学校教育,应首先是“成人”的 教育, “成人”才能“成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是 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及组织者。在学生的人格素质的形成 中起重要的作用。教师是他们心中的偶像和效法的榜样, 教师的思想素质无疑在无形中会给学生以影响。 2.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催 化作用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品质高尚,而且有着良好的职业 道德。首先,他应满腔热忱,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 文/赵德云魏治胜 骂、体罚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这样的老师可敬可亲, 学生才会愿意学,也才学得好。其次,他应该有强烈的事 业心和责任感,对工作总是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爱岗敬 业,乐于奉献,这同样会给学生以影响和感染。
3.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修
正作用
教师是教人怎样做人的人,首先自己就必须知道怎
样做人。教师以身作则,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养
出言行一致的人。如果一位教师在讲台是教育学生应当诚
实,但某天为应付检查,为了听领导的话,居然教唆学生
如何去说谎,那又如何来塑造学生健全的人格呢?教师的
一
言一行都是教师内在素养的外在体现,都会给学生以潜
移默化的影响,而学生也正是通过这一点未了解教师的思
想,“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注重修养,注意言行,处
处给学生做出表率,言教辅以身教,身教重于言教,学生
受到影响,其不良的行为和习惯受到约束,得到修正。
4.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思想品质的形成起着完瞢作用
一
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教师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
教师,同样,一个心理不健全、不健康的学生也很难说是
一
名优秀的学生,将来也很难成为出众的人才,挑起重大
的责任。完整的德育教育应包含心理素质教育,对学生进
行必要的心理教育是今后德育中应该加强的地方。
二、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很多也很
复杂,其中最主要的最不可忽视的应是社会影
响、人际交往及课外生活的内容
在现代多元的社会思潮及社会各种因素的影响下,
由于学生自身发展的不成熟、辨别能力相对较差,模仿心
理、流行心理、攀比心理较强,很易受到社会中消极因素
的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从他们的人际交往圈中导入。古人
云 “学好千日不易,学坏~日有余。”如果教师不在这
些方面进行正确引导,会使教育效果出现偏差。教师在具
体的教育中应注重提高人格素质教育的针对性及可行性,
应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及个体特点找;佳人格教育的切入
。。
1 0
}囵 2O10 l■ _
职业与教育{ 。.。o师m资队伍
点,注重言传身教的结合、情理结合、学校、家庭、社区
的结合,严格要求与关心爱护结合。切实帮助学生形成良 好的人格素质。那么,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该如何“以身立 教”,以人格培养人格呢7 1.教师要真诚 教育学生不是演戏,决不能搞“双重人格”。只有真 正发自内心的、表里如一的、言行统一的美好品德,才能 在学生身上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 作用。使他们受到教育和感染,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 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据了解,学生碰到麻烦,他首先想到的是伙伴。因为 家长、教师往往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现,居高临下,学生的 心灵很难敞开,也就很难沟通、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学 生产生的心理问题,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疏导,往往 会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有损于他们的健康 成长。作为教师,如何才能让学生消除其对师长的畏惧、 隔阂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 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可见,我们教师平素不能摆 架子,只有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把学生当成知己朋友, 对他们充分地加以信任,这样学生才会把心旱话告诉你, 他们才会向你倾吐心中的沉闷和不快。 作为班主任,热情关怀,热心帮助,多跟学生进行情 感交流,使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融洽,班主任和蔼可 亲、坦诚相待才会有力地做好教育工作。 2.教师的人格要合格 教师的职责是育人,作为在学校教育、教学第一线的 教师,要树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观,要相信“没有教不 好的学生”。在育人过程中,要牢固树立一种观念:学生 接受能力有强弱、学习进步有快慢,在教育教学活动时应 因人而异、分类推进、互帮互学。教师要用健全的人格素 质和良知影响学生,关心学生。一切师德要求都要基于教 师的人格。教师的人格作为师德的有形表现,高尚富有魅 力的教师人格能产生身教重于言教的良好效果。因此,教 育者要先受教育。教师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提高教育 质量的重要前提。学生对教师特有的期望和信赖,往往使 他们在观察教师时,产生一种放大效应,教师的一种小小 善举,会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欣喜i教师的一点/』、小瑕癖, 则会使他们产生巨大的失望。所以,教师必须对自己的人 格修养提出严格的要求。 3.教师要讲究文明,以身作则 笔者在刚做班主任时,对于学生的错误,非得揪出 来,从不轻易放过。因为笔者认为如果不管他们就是不负 责,而教师就得负责,这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比 如,有的学生不认真做值日,笔者就在班上公开批评他, 而后便是罚他再做一天,并申明,如再不认真就再做,直 到会做为止。结果值日问题只是在短期内有一些变化, 时间不长又开始恢复原状了。为什么会这样呢7请教了 OCCUPAT10N 2O10 1O 老教师之后,笔者才明白这是独生子女的通病。家长们总 认为孩子干点活很累f于是,大人们便剥夺了孩子们的锻
炼机会,直至今日孩子们没有能力。从此,笔者几乎每天
都和同学们一起做值日。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在班里大力
表扬。从此,班里的值日问题基本解决了。从这件事情的
解决中,笔者领悟到了学生绝不是我们可以随便发泄怨气
的被动接受者,对于教师来说,言谈举止不是区区个人小
事,而是一种对于学生具有重要影响的教育因素。所以,
教师的高尚人格不仅应当反映在内在的精神境界上,而且
应当体现在外在的言谈举止上。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四
个方面的内容:
(1)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
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部形态。这方面的要求是要清洁整
齐,朴素大方,协调得体,与教师的职业特点相吻合。
(2)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
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这要求是
表现出良好的教养和振奋的神态,要与教育教学过程密切
配合,发挥出最佳的辅助作用。
(3)语言。这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
手段。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
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
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
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要让学生知晓做人的基本道理,让
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
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
(4)礼仪。主要是指教师在与人交往时所表现出来
的文明礼貌行为的总和。富有时代特点的必要礼仪,是协
调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教
师要通过文明的礼仪表现出应有的风度,反映出对他人应
有的尊重,从而不但给学生以良好影响,同时也促进全
社会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的形
成。
4.教师要全面发展
教师应当使自己尽可能的得到全面的发展,努力形成
种健康、美好、完整、和谐的人格,德与才的分离,言
与行的相悖,大节谨 滇而小节不拘,聪敏过人而举止轻浮
等。对于一名希望成为优秀教师的人来说,都是应当尽量
加以避免的。
总之,从事了教师的职业,就意味着整个人生航程将
面临着一种人格上的挑战。我们必须鼓足勇气,义无反顾
地朝着人格发展的新高度不断攀登。”经师易得,人师难求
“
。
每一位人民教师都应加强自身修养,不断学习,提高思
想认识和道德觉悟,平时严格要求自己,以良好的师德形
象为学生树立一个表率,以自己的人格力量为学生良好思
想道德的形成贡献一份力量。
(作者单位:山东省高密市技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