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荀子人性论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论述荀子人性论
作者:吴宝红
来源:《青年与社会》2014年第16期
【摘要】在荀子,“性者,本始材朴也。
”(《荀子·礼论》)(以下各篇都直接引用篇名)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雕琢的质朴的状态,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善恶是以礼义为标准的对人后天行为的评价。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名》)人求其心之所可而做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是“伪”。
人在性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修为,最终能够实现性“伪”合。
【关键词】人性;欲求;善“伪”
荀子曾批评孟子的“性善论”是没有分清性与“伪”的区别。
他认为,性是天所赋予人的未经加工的质朴材质,“不事而自然,言其天性如此也。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名》)“伪”是人后天努力修为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性”是人与生俱来的材质和能力:人生而就有心可以知道,“心有征知”;“缘耳而知声”,耳朵经过心的指挥可以听,“缘目而知形”,眼睛经过与外界接触可以看等;“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
(《性恶》)人天然就有饿了想吃,冷了想取暖,累了想休息等;人天然就有喜、怒、哀、乐等情感。
从涵养的层面分析,性既涵括了耳目口腹之欲、好恶喜怒之情,也涵盖了“心”可知道的材质,即理性思维能力和做出相应的道德行为的能力。
从动态发展的角度分析,人性有为善的内在根据,也有趋恶的冲动。
胡适先生曾认为“荀子虽说性恶,其实是说性可善可恶。
”
“欲过之而动不及,心止之也。
心之所可中理,则欲虽多,奚伤于治!”(《正名》)不论人之情欲多少,治乱的关键是“心之所可”。
心清明,“知道”、“中理”,就趋于善;心被蒙蔽,不“知道”,行为就会趋于乱。
所以,人性可趋于恶,也可趋于善。
情欲本身无所谓善恶,但人性需要情与欲作为基础。
喜怒哀乐等情感是性的实质内容,而情向外发用就是欲,欲是情的现实反应,性、情、欲存在于动态的关联中。
徐复观先生说:“荀子虽然在概念上把性、情、欲三者加以界定;但在事实上,性、情、欲是一个东西的三个名称。
而荀子论性的特色,正在于以欲为性。
”“好、恶、喜、怒、哀、乐”都属于“性”而叫做“情”。
人一生下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荀子提出“欲不待可得,而求者从所可。
欲不待可得,所受乎天也;求者从所可,受乎心也。
”(《正名》)“求”是“受乎心”的行为,如果心不被蒙蔽,则人的向外发出的行为就是合礼的,而人顺着自己的欲望而不加节制就会犯分乱理。
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性恶》)
人顺着自己的好利、好色、疾恶的情欲和耳目之自然欲望发展,就会使“心之所可失理”,导致争夺、残贼、淫乱等犯分乱理的事情。
古者圣王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起礼义、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情性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性恶》)
古代的圣王认为人有性恶的一面,会走向偏面危险,做出违背常理的事情,所以要制定礼义、法度,矫正人之趋恶的一面,使人走向正礼之路。
从修身养性和社会教化的角度,荀子提出人之情欲有趋于恶的一面,是为了突出修身养性和礼义教化的重要性。
唐君毅先生认为“荀子言性恶,非意指客观经验之性,而是与其礼义理想相反照”。
性恶不能成为独立的意义,它必须在强调礼治的背景下来理解。
人心趋恶并不能证明人性本恶,而恰恰说明人性也有趋善的一面。
因为人发出的念头和行动时时刻刻都在心的控制之下,“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出令而无所受令。
”(《解蔽》)心本来就是可以知道的,心有知道的材质,每个人“皆有可以知仁义法正之质,皆有可以能仁义法正之具。
”(《性恶》)只是在平常,心会被俗尘杂事、迷情私欲等蒙蔽。
但人如果努力通过“虚壹而静”修养身心,就可以知道,真正知道了就可以守道,从而避免做出错误的举动。
心在荀子人性论中具有核心的地位,它既是“形之君”也是“神明之主”,它具有自主、自觉的选择能力。
例如,在清明的状态下,心可以选择为善去恶,选择好的环境,在蒙蔽的状态下则有可能不自觉地去做错事。
也就是说,对于每个人,实现仁义法正之善都是可能的。
因为“心可知道”是与生俱来的,欲望的每一发动都处于“知”的支配之下。
真正的知在于它本身就包涵了行。
“知道:察,知道;行,体道者也。
”(《解蔽》)
心“知道”是一个过程,人性在后天的礼义修为中不断发生变化,故要以动态的观点分析荀子的人性思想。
人为善还是做恶,是己心选择的结果,它体现了人的自由和主体意识。
人之性情欲本无善恶,所以善者即“伪”则是人在其性的基础上的努力修为。
性之好、恶、喜、怒、哀、乐谓之情。
情然而心为之择谓之虑。
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
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
(《正名》)
“伪”是指人在情欲等的基础上经过“心之所可”而做出的行为和行为结果。
“伪”指向的是善和成。
何淑静先生认为:“‘伪’乃人透过人为的学习与努力而后成。
……‘积’、‘习’与‘学’、‘事’都是后天的人为活动,都是实践的过程。
由此可知,‘伪’是人透过‘实践的工夫’而后成的。
”先天的材质与后天的努力相结合才可能成就“伪”。
“伪”既指人的后天的专心努力学习礼义,自觉
践行礼义,长时间有意识地养成好的习惯,也指人的向善行为形成的结果,成就的人生。
具体到君王,则其以礼义来教化人民,使天下都趋于平治,合于良善。
荀子人性论的前提和假设是圣人则能先知先觉,首先实现了“性伪合”。
“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
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
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礼论》)圣人通过日积日成的德性践履,以礼化情,情安于礼,实现礼义化的人生,礼义化的性情。
参考文献
[1] 王先谦.荀子集解[M].中华书局,1988年版,第366页.
[2] 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M].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版,第228页.
[3] 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M].上海三联书店,第2001年版,第205页.
作者简介:吴宝红(1987.03- ),女,河南新乡人,中共开封市委党校,初级职称,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哲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