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爱我的祖国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爱我的祖国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爱我的祖国
高中语文满分作文范例及解析--我爱我的祖国

下面提供两个作文题,请选择一个题目写作。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国歌》歌词

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的祖国》歌词

③我的祖国和我像海和浪花一朵。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我和我的祖国》歌词

要求:围绕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仔细观察下面《爷爷、爸爸、我》《爷爷,不用再找了》两幅漫画,根据要求写作。

这两幅漫画都展示了建国7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在一次高中学生漫画欣赏会上,有人说这幅好,有人说我喜欢那幅。那么你呢?请以“我更喜欢漫画《______》”为题,写一篇议论文,表达你的看法。

要求:请把你选择的漫画题目填在作文题目空白处;议论时要有比较,要充分表达自己的联想、感受与理由。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

我爱我的祖国

我和我的祖国密不可分,是小我与大我的关系,是鱼儿与水的关系,是树叶与大树的关系。我要用满腔的热忱说一句,我爱我的祖国,我与祖国不能分割。

爱国,就是要团结一致,发出自己的呐喊与吼声。难道一个美丽的中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是别人馈赠与施舍的?不是。

君不见李大钊、赵一曼、杨靖宇为新中国的成立而抛头颅,洒热血?君不见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为新中国矗立而牺牲自我?正如《国歌》歌词所说“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面对众多的敌人,显示着大义凛然的气魄,展示了“地陷进去独身挡,天塌下来双手擎”的英雄壮举,难道不是在祖国最危险时刻的吼声?方志敏不也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的头颅,却改变不了我的信仰”的呐喊?试问,共和国的成立难道不是先烈铸成?不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亿万人民铸就?

爱国,就是奉献青春的力量,就是奋斗与付出。雷锋说:“我要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爱国,难道不应奉献自己的青春?

《我的祖国》唱得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试问,那飞驰的高铁,那飞天探月的嫦娥四号,那震撼的“天眼”,那创造的“北斗”系统,那震古烁今的港珠澳大桥,以及正在研制的“919”大飞机,哪一项成就不是奋斗的杰作,青春的付出,创造的力量?这难道不是爱国的奉献举动?从袁隆平的水稻,到王继才的守岛;从和志虹的维和,到刘传建的担当,我们都看到了爱国的青春与奉献。

爱国,就是不惧怕任何惊涛骇浪,迎难而上。面对惊涛骇浪,就要“乱云飞渡仍从容”,就要“莫听风雨打叶声”。“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亚洲文明大会,朋友来了,我们尊敬,我们拥抱世界大同——“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但是我们不惧怕中美贸易战美国的霸凌恐吓。一切的困难与险阻都不会阻止中国人民前进的步伐。中国人民经历过鸦片战争、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经历过非典、汶川地震,还惧怕任何困难吗?

爱国,更要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国家如大海,我就是支流;国家是蓝天,我就是云朵;国家是土地,我就是禾苗。我与祖国不可分割。

担当使命,分担忧愁。我要“幸福着你的幸福,忧愁着你的忧愁”。国家不富强,何来小家的富强?国家不振兴,何来小家的兴旺?正如《我和我的祖国》歌词所说“我分担着海的忧愁,分享着海的欢乐”。我们如何“分担”?就是担当青年的使命、责任,担当当前脱贫攻坚、实现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爱国,更重要的是践行。如何把“爱国情”转化成爱国志、爱国行?就是要融入自己的一言一行之中。当我遇到老人摔倒,就主动搀扶;当我遇到同学困难,就伸出援手;当我遇到红灯,就遵守规则;当我遇到坏人,就挺身而出。还要学好本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创一行。像黄大发一样,开辟新的红旗渠;像黄旭华一样,探索科研高峰;像马云一样,开拓一片蓝天。

最后,让我用诗句结尾吧——爱国血液流我身,时时处处为国振;小我融入大我中,一言一行践行心。

我更喜欢漫画《爷爷、爸爸、我》

漫画,是一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是大家喜闻乐见的美育教育艺术。一幅优秀的漫画,我觉得贵在简洁明了,而又内蕴丰厚;贵在通俗易懂,而又引起想象。

这两幅漫画都表达了变化的主题,形式活泼而内蕴丰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通俗易懂,耐人寻味。《爷爷、爸爸、我》选取了三代人的小事,用纳凉的物件变化,展示了人民生活的物质变化。《爷爷,不用再找了》则是从纸质书籍到电脑的发展,通过查书的小事,展示了精神与科技的变化。

尽管两幅漫画各有其优,而我更喜欢《爷爷、爸爸、我》。

首先,一幅优秀的漫画作品要艺术性更强,就要有更多的时空感,更多的对比感。而《爷爷、爸爸、我》更简洁明了,有对比感,时空感强,我更喜欢。

《爷爷、爸爸、我》通过一把扇子,一个电风扇,一个空调,展示了纳凉物件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人物的变化:爷爷——爸爸——我,三代不同的人物,有明显的时间印痕,让我们知道了爷爷的年代物质困乏,仅有扇子;到了爸爸这一辈,科技进步了,有了电风扇,而进入改革时期,空调开始普遍了。时空感、年代感十分明显。而《爷爷,不用再找了》,则没有时空感,仅有现实感,仅仅是爷爷要找书查书,而孙子说“不用再找了”,仅仅是生活里的、一个时间段的一个镜头。试问,这一个镜头如何展示几十年来中国历史的沧海桑田、瞬息万变?

其次,一幅优秀的漫画一定要给人更多的想象力与联想力。70年变化的事物太多,如何抓住一个生活中的细节,既展示其变化,又能引起人们丰富的联想?《爷爷、爸爸、我》做到了这一点。

这是“扇子——电风扇——空调”的变化,它可以引起人们对70年国家经济建设的很多联想:如“自行车——摩托车——小轿车”的变化,“固定电话——大哥大——智能手机”的变化,“平房——楼房——高层电梯”的变化,“人造卫星——神州五号——嫦娥四号”的变化,“远洋巨轮——潜水艇——航母”的变化,“绿皮火车——特快列车——高铁”的变化,等等。而《爷爷,不用再找了》,也会让人联想,如电器的发展等等,但不如《爷爷、爸爸、我》引发的想象空间更大,范围更广,感受变化的事物更多。

从漫画主题看,变化的主题,哪幅漫画更高一筹?我认为《爷爷、爸爸、我》通过物件对比、情感变化、展示幸福感的主题更深、更甚。

你看爷爷拿着一把扇子,朴素简单,坐着小板凳,眉头紧皱,多么贫瘠与无奈;你看爸爸坐着椅子,在电风扇下刻苦学习,有了一些变化,眉宇间有些舒展了,要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而到了我,有了空调,我坐在舒服柔软的沙发里,正在看书,享受幸福。仅仅是纳凉物件的变化吗?还有板凳、椅子、沙发的变化,还有情感幸福的变化呢?这既展示了国家经济的快速腾飞,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爷爷、爸爸、我》这时空的对比、情感的对比、幸福感的对比,要说明什么?就是主题——“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更应感恩社会,小家与国家密不可分,我们要热爱祖国,感恩祖国,这也深化了“变化”的主题。而《爷爷,不用再找了》,则展示了科技的发展,但没有对比感,也没有展现内在的幸福感,没有凸显“感恩”的主题,则比《爷爷、爸爸、我》逊色不少。

总之,从漫画的艺术性、时空感、想象力、主题看,《爷爷、爸爸、我》比《爷爷,不用再找了》,都高人一筹。所以,我更喜欢《爷爷、爸爸、我》。

【详解】第一题: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材料作文,属于多则材料作文,立意前要明确各则材料的内容,属于相同的要归纳共性,属于对立的要选择其一或辩证的分析,属于相关的,要选取相应的点,提炼中心,立意行文。第一则材料,重点强调“用血肉铸就长城”和“危机意识”;第二则材料强调祖国的生机和力量,同时讲到处事之道“朋友”真诚以待,“敌人”绝不手软;第三则材料强调“我”和祖国的关系“同甘共苦”“同风雨共患难”。三则材料属于有共性的联系的材料,要找到联系的点确定自己的立意。

参考立意:

(1)爱国精神不灭;(2)国家在危难之时,要挺身而出;(3)我与祖国不能分割;青春奉献祖国;(4)不怕任何豺狼,不怕任何险阻;(5)青年要分担国家忧愁,担当使命责任。结构示例:

开头直接明确论点“我爱我的祖国,我与祖国不能分割”,然后从“爱国,就是要团结一致,发出自己的呐喊与吼声”“爱国,就是奉献青春的力量,就是奋斗与付出”“爱国,就是不惧怕任何惊涛骇浪,迎难而上”“爱国,更要把‘小我’融入到‘大我’之中”“爱国,更重要的是践行”等角度论证如何爱国;最后以诗句“爱国血液流我身,时时处处为国振;小我融入大我中,一言一行践行心”再次表明观点作结。

素材链接:

1.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从《诗经》中“坎坎代擅”的江边,到《史记》“金戈铁马”的楚河汉界;从郦道元的《水经注》,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我看青藏高原脉动的祖国;看黄土高坡起伏的祖国;看烟花苍茫,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祖国;看群峰腾跃,平原奔驰,长河扬鞭的祖国。在爬满甲骨文的钟鼎之上,读祖国童年的灵性;在布满烽火的长城之上,读祖国青春的豪放;在缀满诗歌与科学的大地之上,读祖国壮年的成熟……

2.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3.沿着黄河与长江的源头,漂流而下,过壶口,闯关东,走三峡,奔大海。在河西走廊,华北平原,我看祖国的富饶与辽阔,看祖国千里马般日夜兼程的超越;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看祖国崇高与巍峨,看祖国繁荣的霓虹灯日夜闪烁,灿若银河……

给我肤色的祖国,给我智慧与胆略的祖国。尽管在乡村,还有辍学孩子渴望的目光;尽管在城镇,还有下岗女工无奈地诉说,但我知道,更有改革的浪潮迭起,冲破旧的观念,旧体制的束缚,迎来新世纪磅礴的日出!

这是一个除旧立新的祖国。这是一个沸腾上升的祖国;这是一个如日中天的祖国。我的话语多得成一部历史,我的话语多得可组成一片星河,但是说得最多最动情的一句,便是——腾飞吧祖国、祖国吉祥,吉祥祖国。

第二题:此题考核写作能力,是一道以漫画为题材的半命题作文,要求从两幅漫画中选取自己给细化的一幅,写一篇议论文,实际上重点论述的是喜欢的原因,立意时首先要从漫画的内容和手法的角度分析其相同点和共同点,立意时从相同点角度分析都喜欢,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分析“更喜欢”的原因。可以先说共性特点,如形象生动、抓住了生活细节、变化引起变化的很多想象、突出了爷孙变化、抓住时空变化展示时代变化、尺水波澜、简单里蕴藏丰富、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生活化浓、有人情味、通俗性、从普通群众变化看国家变化、能引起人们的联想、真实真切感人等。不同点可以从这些方面对比比较:抽象与形象、物质与精神、时空跨度与时间定格、生动情趣与单一直爽、内涵丰富与主题单一、跨代对比与形象冲突、表现形式多样与内容单一等。

参考立意:

(1)我更喜欢《爷爷、爸爸、我》,直观明了;(2)我更喜欢《爷爷,不用再找了》,形象生动。

结构示例:

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我更喜欢漫画《爷爷、爸爸、我》”,然后介绍漫画的要求和特征,再分析两幅漫画的内容,对其综合肯定“这两幅漫画都表达了变化的主题”,然后再提出“更喜欢《爷爷、爸爸、我》”;正文部分从艺术性、时空感、想象力、主题四个角度两幅漫画进行对比,最后再次强调观点。

素材链接:

1、漫画的思维美学形态

任何一类艺术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来完成的,漫画艺术也不例外。漫画通过夸张变形,诙谐幽默和荒诞不经等手段,表达事物的精神实质,并向人们传递文学和哲学理念。欣赏者通过思维活动对这种不协调和出乎意料的状态下,产生审美的愉悦和快感,并形成了审美情趣。漫画既是讽刺与幽默的艺术,也是悖缪和逆向思维的艺术,漫画最大的艺术特点是,它以丑

的形态开始,却已获得美的愉悦结束,因此也有人称漫画为审丑艺术。众所周知,美与丑是相对立的,但是他们又可以互为转化。生活中的丑和艺术中的丑是不同的概念和本质上的区别。在现实生活中,邪恶的思想和丑陋的行为总是隐藏在美的形态中,俗话称之为: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当丑暴露无遗时,人们就会对其美丽的外表产生厌恶之感,因此美转化为丑。反之,艺术的丑是艺术家通过对事物主体进行艺术加工和刻画,以丑的形态出现,人们对这种丑的形态加以分析和判断,通过对丑的否定而达到对美的肯定,因此,产生漫画艺术的审美情趣。

无论现实生活中的丑还是艺术中的丑,虽然他们的外部形态并没有发生变化,但他们却在人们的观念中发生了质的变化,美的转化为丑的,丑的却变成美的,这种美与丑的转变便是人们的思维过程的变化。这是思维美学形态产生了审美价值。

2、漫画视觉美学形态

众所周知,漫画又是视觉艺术,它囊括了一切绘画表现手段,通过对漫画作品的描绘,对漫画主题起到了渲染和烘托作用,使漫画主题思想深化。

由于漫画表现手段丰富,形式多样化,不免使人产生误解或模糊的认识,分不清有多少绘画表现形式。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丰富多彩的绘画表现形式进行理性和科学划分,便于对漫画的表现手段有个清楚地认识,并了解和掌握视觉美学形态。

从这些丰富表现手法上来分析,不难发现有两种类型尤为突出:一类注重构思,把绘画手

段当作表达思想的载体,我们姑且称其为“点子派”;一类是注重漫画的视觉艺术效果,通过细腻的刻画来烘托漫画的主题思想,这种类型的漫画称之为“技法派”。无论点子派还是技法派,他们只是侧重于不同形式的表达方法,最终还是服务于漫画主体。

3.漫画的分类

对于漫画的表现形式,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大类:其一,突出构思、概括性强、画面简洁的简笔画;其二,注重艺术、叙事性强、刻画入微的繁画。前者在作品中更多的体现作者敏捷的思维和哲学的理念,通过简洁的画面表达出明确的主题和丰富的思想内涵;后者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强化了视觉艺术效果,艺术含量高,体现了作者的思想睿智和扎实绘画功底,营造一种非现实的虚拟场景,引起人们的欣赏趣味,并从中体会作品的主题和思想内涵。虽然二者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其结果却是殊途同归。最终目的是达到漫画特有的功能。

如果从审美价值的角度进行分析,无论是简笔漫画还是繁笔漫画,二者对漫画艺术都是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人们通过一简一繁的艺术表现形式,分别传达不同的视觉享受,赋予作品深刻内涵和审美价值并产生审美的快感。形式和内容其实是一种互动和辨证的关系。高度概括的漫画通过轻快灵动的线条表达深入、严谨的漫画语言,而细腻的笔法描绘漫画虚幻表达轻快、美感的漫画语言,并且,还可以领略到漫画艺术作品与人格对应,与自然对应的形而上意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