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容重实验室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实验室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实验室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描述土壤固体颗粒与孔隙之间的紧密程度。它是指在单位体积的土壤中所含固体颗粒的质量。土壤容重的测定对于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土壤容重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一、实验所需器材和试剂:

1. 土壤样品

2. 样品取土筒或取土器

3. 秤量器

4. 烘干器或烘箱

5. 研磨器或研磨碗和杵

6. 过筛器和筛网

7. 直径为5cm的容器

8. 试剂:蒸馏水、试管等

二、实验步骤:

1. 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需要,在研究区域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使用样品取土筒或取土器,从地表向下取样,保证取样深度均匀一致。

2. 处理土壤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通过过筛器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然后将筛选后的土壤样品放入研磨器中,用研磨碗和杵将其研磨成细粉末状。

3. 称量土壤样品:用秤量器称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通常为50克左右。称量时需注意精确度,避免误差。

4. 干燥土壤样品:将称量好的土壤样品放入烘干器或烘箱中,以60°C至70°C的温度进行干燥,直至土壤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土壤中的水分,以得到干燥的土壤样品。

5. 测定容器体积:在实验室中选取直径为5cm的容器,使用蒸馏水将容器充满,并用试管等器具测定容器的体积。

6. 测定容器质量:用秤量器称取空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7. 填充土壤样品:将干燥的土壤样品填充到容器中,填充时需轻轻敲击容器,以使土壤样品充分填充,并保持土壤表面平整。

8. 测定容器加土壤样品后的质量:用秤量器称取填充了土壤样品的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9. 计算土壤容重:根据容器的质量、容器体积和土壤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土壤容重的值。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为:土壤容重= (容器加土壤样品后的质量 - 容器质量) / 容器体积。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 在称量土壤样品和容器质量时,应注意准确度,避免误差。

3. 干燥土壤样品时,应控制好温度,避免土壤样品烘干不彻底或过度烘干。

4. 填充土壤样品时,需轻轻敲击容器,以保证土壤样品充分填充且表面平整。

5. 在计算土壤容重时,应注意单位的换算,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通过以上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我们可以在实验室中准确测定土壤的容重。这项实验对于土壤的科学研究和农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土壤侵蚀等方面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同时,我们也要不断改进实验方法,提高测定的准确度和精度,为土壤研究和农田管理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实验报告】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在室内先称量环刀(连同底盘、垫底滤纸和顶盖)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刀口端向下)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五、公式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 环刀内干土重(g)=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 土壤容重(g/cm3)=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 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 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必填)三、主要仪器设备(必填)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土壤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测定方法

1.土壤含水量(含水率)测定 采用酒精燃烧法测定。 操作步聚: (1)取小铝盒若干,洗净后烘干,用天平称出每—铝盒重量(逐一标量记录) (2)在标准地内挖土壤剖面,分20cm 一层。在分层的土壤剖面上用铝盒自下而上刮一层土(约半盒、注意避开根系和石砾等杂物),马上称重(得出湿土重十铝盒重) (3)倒入酒精8-12ml ,振荡铝盒使与土壤混合均匀(如土壤很湿要用小刀拌匀成泥浆),点燃酒精,在火焰将熄灭时,用小刀轻拔土壤,使其充分燃烧,烧完后再加入3~4ml 进行第二次燃烧(如土壤粘重、含水量较大,再加入2~3ml 酒精进行第三次燃烧)。 冷却后,马上称出重量(得干土重十盒重)。每层重复三次。 (4)土壤含水量及现有贮水量计算 ①土壤含水量(重量)=%重 (干土重+盒重)-盒干土重+盒重)(湿土重+盒重)-(100? =水分重/干土重×l00% ②土壤含水量(体积)=)()容重(土壤含水量(重量%)33 g/cm 1g/cm ? =%土壤体积 水分体积100? (注:水的容重一般取lg /cm 3) 2.土壤物理性质测定 采用环刀法 操作步聚: (1)首先量取环刀的高度和内径,计算出其容积(标记、做好记录): V =πr 2H 式中:V —环刀体积(cm 3) R —环刀内半径(cm) H —环刀高度(cm) 将环刀在天平上称重(做好标记、记录)。 (2)选择标准地,在测定地点做一平台(山地),挖土壤剖面,分层取样测定(按20cm —层),每层设三个重复。 (3)打入环刀(一定要垂直打入,且不能晃动),待土壤至环刀下沿齐平时,在环刀上垫—

滤纸层后把盖盖好,挖出环刀,用刀削平底部土壤,垫好滤纸,盖好下盖。迅速称重(得:自然土重十环刀重) (注:第(3)步测完后马上测定该层土壤含水量,见土壤含水量测定)可测出土壤容重。 (4) 将环刀样品带回室内,拿掉上盖(保留滤纸)。将环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2—3mm 水层,随水减少,逐渐加水,保持此水层)。大约2小时左右(人不能离开)至土层滤纸一湿,取出环刀(用滤纸吸干)盖好上盖马上称重(得:经浸水2小时左右带土环刀重)。然后放回原处,每隔l 小时取出反复称重,直到恒重,可测出土壤毛管孔隙度。 (5)将环刀土样继续放入盛水容器中,往容器加水至水面与环刀上层齐平。净置6小时后取出环刀。稍置10秒钟。使多余水流出,用干布将环刀擦干后称重。(得:浸水6小时带土环刀重),然后再将环刀放回容器中,放置4~5小时后,再次称重,直到恒重。可测得土壤总孔隙度。 (6)土壤物理性质指标的计算 ①环刀内干土重(g)=1 g +土壤含水量(重量%))-环刀重((自然土重+环刀重) ②土壤容重(g/cm 3)=) 环刀容积()环刀内干土重(3cm g ③土壤毛管孔隙度(容积) =%) 环刀容积())-环刀内干土重()-环刀重(小时左右带土环刀重(吸水100cm g g g 23? ④毛管最大持水量(重量)(又称田间持水量) =%) 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内干土重()-环刀重(小时左右带土环刀重(吸水100g g g g 2? (注:在数值上土壤毛管孔隙度(%)=毛管最大持水量(%)×土壤容重(g/cm 3)) ⑤土壤总孔隙度(体积) =%) 环刀容积())-环刀内干土重()-环刀重(小时左右带土环刀重(浸水100cm g g g 63? ⑥土壤饱和含水量(重量) =%) 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内干土重()-环刀重(小时左右带土环刀重(浸水100g g g g 6? [注:在数值上,土壤总孔隙度(%)=土壤饱和持水量(%)×土壤容量(g/cm 3)] ⑦非毛管孔隙度(%)=土壤总孔隙度(体积%)—毛管孔隙度(%) ⑧土壤三相比(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土壤中所含水分、空气、固体物质百分数) 土壤固体物质%=l —总孔隙度% 土壤含水量(体积%)=土壤含水量(重量%)×容量(g/cm 3)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容积原状土壤干土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表示; 土壤容重大小反映土壤结构、透气性、透水性能以及保水能力的高低,一般耕作层土壤容重1~1.3克/厘米3,土层越深则容重越大,可达1.4~1.6克/厘米3,土壤容重越小说明土壤结构、透气透水性能越好。测定土壤容重的方法很多,着重介绍环刀法: 1、仪器:环刀(容积为100厘米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烘箱、环刀托、削小刀、小铁铲、铝盒、钢丝锯、干燥器等。 2、操作步骤:先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然后挖掘土壤剖面,观察面向阳。挖出的土放在土坑两边。挖的深度一般是1米,如只测定耕作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每层重复3个。将环刀托放在已知重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涂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样品为止。若土层坚实,可用手锄慢慢敲打,环刀压入时要平稳,用力一致。用修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已装上的环刀,细心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外面的土。同时在同层采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自然含水量。把装有样品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随即称重(精确到0.01克),并记录。将装有样品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克),测定土壤含水量。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样品测定土壤含水量。 3、结果计算:环刀容积按下式计算: V=лr2h 式中:V——环刀容积(厘米3); r——环刀内半径(厘米); h——环刀高度(厘米); л——圆周率(3.1416)。 按下式计算土壤容重: rs=g.100/v.(100+W) 式中:rs——土壤容重(克/厘米3); G——环刀内湿样重(克); V——环刀容积(厘米3); W——样品含水量(%)。 此法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克/立方厘米,取算术平均值。 1|评论

土壤容重实验室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实验室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土壤物理性质的重要指标之一,用于描述土壤固体颗粒与孔隙之间的紧密程度。它是指在单位体积的土壤中所含固体颗粒的质量。土壤容重的测定对于土壤肥力评价、土壤改良和土壤侵蚀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介绍土壤容重的实验室测定方法。 一、实验所需器材和试剂: 1. 土壤样品 2. 样品取土筒或取土器 3. 秤量器 4. 烘干器或烘箱 5. 研磨器或研磨碗和杵 6. 过筛器和筛网 7. 直径为5cm的容器 8. 试剂:蒸馏水、试管等 二、实验步骤: 1. 采集土壤样品:根据实际需要,在研究区域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使用样品取土筒或取土器,从地表向下取样,保证取样深度均匀一致。 2. 处理土壤样品:将采集到的土壤样品通过过筛器进行筛选,去除其中的杂质和大颗粒物质。然后将筛选后的土壤样品放入研磨器中,用研磨碗和杵将其研磨成细粉末状。

3. 称量土壤样品:用秤量器称取一定质量的土壤样品,通常为50克左右。称量时需注意精确度,避免误差。 4. 干燥土壤样品:将称量好的土壤样品放入烘干器或烘箱中,以60°C至70°C的温度进行干燥,直至土壤样品质量保持不变为止。这一步骤的目的是去除土壤中的水分,以得到干燥的土壤样品。 5. 测定容器体积:在实验室中选取直径为5cm的容器,使用蒸馏水将容器充满,并用试管等器具测定容器的体积。 6. 测定容器质量:用秤量器称取空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7. 填充土壤样品:将干燥的土壤样品填充到容器中,填充时需轻轻敲击容器,以使土壤样品充分填充,并保持土壤表面平整。 8. 测定容器加土壤样品后的质量:用秤量器称取填充了土壤样品的容器的质量,并记录下来。 9. 计算土壤容重:根据容器的质量、容器体积和土壤样品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土壤容重的值。土壤容重的计算公式为:土壤容重= (容器加土壤样品后的质量 - 容器质量) / 容器体积。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在实验过程中,需保持实验室的温度和湿度适宜,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2. 在称量土壤样品和容器质量时,应注意准确度,避免误差。 3. 干燥土壤样品时,应控制好温度,避免土壤样品烘干不彻底或过度烘干。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土壤容重测定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土壤容重的概念; 2.掌握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3.分析土壤容重对土壤物理性质和作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通常以克/立方厘米(g/cm³)表示。常用的测定方法有两种,一是圆柱体取样法,二是小气囊取样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 1.仪器:试验托盘、测量坐标板、钢尺、容积筒、电子天平、小气囊容重仪; 2.材料:黄壤土样品。 四、实验步骤 1.准备试验托盘:将试验托盘清洗干净并晾干; 2.准备土壤样品:随机采集土壤样品,并将杂质和可见根系去除; 3.制备土壤试样:将土壤样品均匀放入试验托盘中,每个实验托盘填充的土壤样品高度大约为2.5厘米; 4.测量重量: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并记录下试验托盘和土壤样品的总重量; 5.测量土壤体积:将测量坐标板放在试验托盘上,并使用钢尺测量土壤样品的长度、宽度和高度; 6.天平记录:将试验托盘放在电子天平上,记录下试验托盘的重量; 7.计算容重:根据实验数据,使用容重的计算公式计算出土壤容重的数值。 五、实验结果和分析

经过实验测量和计算,得到了土壤容重的数值。通过与标准容重进行比较,可 以判断土壤的致密程度。对于农业生产来说,容重的大小与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 和根系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土壤容重过大时,根系的生长受到限制,作物的 根系无法伸展,从而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 2.土壤容重的测定可以采用圆柱体取样法或小气囊取样法; 3.土壤容重的大小影响着土壤的通气性、渗透性和根系的发育; 4.合理控制土壤容重,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七、实验改进 1.增加重复试验次数,提高实验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2.选取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进行实验,进一步研究土壤容重与土壤性质的关 系; 3.进一步探究土壤容重对不同作物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八、参考文献 [1] 张庆丰, 胡振立. 《土壤科学实验教程》.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0. [2] 刘桂香, 刘永锋. 《土壤理学实验教程》. 北京: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土壤容重是土壤物理性质之一,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它是土壤的重要物理指标之一,对土壤的肥力、透水性、保肥性等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正确测定土壤容重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几种常用的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一、沙漏法。 沙漏法是一种简便易行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一个干净的容器,将其底部封闭,并在容器的一侧开一个小孔。 2. 将容器放在称量器上,称量容器的质量,记为m1。 3. 将容器填满土壤,并用平板压实,使土壤与容器壁紧密贴合。 4. 打开小孔,让土壤缓慢流出,同时用秒表计时,记录流出的时间t。 5. 称量容器和残留土壤的质量,记为m2。 根据上述数据,可以计算土壤容重ρ的值,即ρ = (m2-m1)/t。 二、圆环法。 圆环法是一种比较精确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一个圆环,直径为10cm,高度为5cm。 2. 将圆环插入土壤中,使其与土壤表面平齐。 3. 用刀片在圆环外侧切除土壤,直到土壤表面平整。 4. 用天平称量圆环和残留土壤的质量,记为m3。 5. 根据圆环的体积V和残留土壤的质量m3,计算土壤容重ρ的值,即ρ = m3/V。

三、柱形法。 柱形法是一种适用于疏松土壤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准备一个干净的圆柱形容器,高度为10cm,直径为5cm。 2. 将容器插入土壤中,使其与土壤表面平齐。 3. 用刀片在容器外侧切除土壤,直到土壤表面平整。 4. 用天平称量容器和残留土壤的质量,记为m4。 5. 根据容器的体积V和残留土壤的质量m4,计算土壤容重ρ的值,即ρ = m4/V。 以上就是几种常用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土壤类型和操 作要点。在进行土壤容重测定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操作,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希望本文介绍的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环刀法

土壤容重测定方法环刀法 一、引言 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土壤的质量,是土壤物理性质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准确测定土壤容重对于土壤质量评价、土壤改良和农田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环刀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本文将对环刀法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二、环刀法的原理 环刀法是通过在土壤中插入环刀,并测定环刀插入和取出时的土壤体积和质量,从而计算得出土壤容重。环刀法的原理基于土壤容重的定义公式:土壤容重 = 土壤质量 / 土壤体积。通过测量土壤质量和体积,可以得到土壤容重的数值。 三、环刀法的步骤 3.1 准备工作 1.准备好环刀和称重器材。 2.选择代表性的土壤样品,并将其清理干净,去除杂质。 3.2 测量土壤体积 1.用环刀在土壤中插入一个圆柱形的孔,保持垂直插入,并将插入深度记录下 来。 2.用刷子将孔壁上的土壤清理掉,并将清理后的土壤收集起来。 3.用容器收集清理后的土壤,记录容器的质量。 4.将清理后的土壤放入容器中,记录容器和土壤的总质量。 5.计算土壤体积:土壤体积 = 容器和土壤的总质量 - 容器的质量。 3.3 测量土壤质量 1.将装有土壤的容器放入干燥器中,使其完全干燥。 2.取出容器,并记录容器和土壤的总质量。 3.计算土壤质量:土壤质量 = 容器和土壤的总质量 - 容器的质量。 3.4 计算土壤容重 1.根据测量得到的土壤体积和质量,计算土壤容重:土壤容重 = 土壤质量 / 土壤体积。 四、环刀法的注意事项 1.在插入环刀时,要保持垂直插入,避免倾斜造成测量误差。 2.清理孔壁时,要仔细刷去附着在孔壁上的土壤,确保测量准确。

3.在测量土壤质量时,要确保土壤完全干燥,以避免含水量对质量测量的影响。 4.在计算土壤容重时,要注意单位的转换,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五、总结 环刀法是一种简单、常用的土壤容重测定方法,通过测量土壤体积和质量,可以准确计算得出土壤容重。在进行环刀法测量时,需要注意插入和清理孔壁的方法,以及确保土壤完全干燥。通过合理使用环刀法,可以为土壤质量评价和农田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经典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公文写作、报告体会、演讲致辞、党团资料、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诗词歌赋、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official document writing, report experience, speeches, party and group materials, contracts and agreements, articles and documents, poems and song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 collection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

土壤容重的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总结

实验四土壤容重的测定及总孔隙度的计算 一、目的和意义 土壤容重是指土壤在自然结构的状况下,单位体积土壤的烘干重,以克/立方厘米来表示。土壤容重的大小与土壤质地、结构、有机质含量和土壤紧实度等有关。 土壤容重的数值可以用来计算土壤总孔隙度,空气含量和每亩地一定深度的耕层中的土壤重量等。 测定土壤容重最常用的方法是环刀法,方法简便,但需多次重复,才能得出较正确的数值。 二、方法原理 环刀法是利用一定体积的钢制圆筒(称为环刀)切割自然状态的土壤,使土充满其中,然后称重并测定土壤含水量,计算出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量。 三、仪器 1、环刀:是一只圆形的钢筒,下端有锋利的刃口,上端套一个环刀托,以便把环刀压入土内。环刀的体积为100立方厘米(筒高5厘米,直径为5.05厘米),另有底盖与其配套。 2、削土刀、小铁铲及木锤。 3、天平(感量0.1克和0.01克)。 4、铝盒、干燥器、坩埚钳、小量筒(10毫升)。 5、95%灯用酒精一瓶。 四、操作步骤 1、先将环刀称重。 2、在需要测定容重的田块上,先用小铁铲将采土处铲平,环刀的刃口向下,上端套一个环刀托,用小锤锤击托柄,将环刀垂直压入土中。环刀入土时要平稳,用力一致,不能过猛,以免受震动而破坏土壤的自然状态。环刀的方向要垂直不能倾斜,避免环刀与其中的土壤产生间隙,使容重的结果偏低。

3、当环刀托的顶部距离土面尚有一小段距离时,用小铁铲挖掘周围的土壤,将整个环刀从土中取出,除去环刀外粘附的土壤,取下环刀托,用小刀仔细地削去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与环刀容积相等。立即称重并记录。亦可加上底、盖,带回室内称重。 若按土壤剖面的层次测定容重,每层土壤应不少于三个重复,在田间测定容重一般应有5—10个重复,取其平均值。 4、测定土壤含水量:环刀内取出两份土壤,每份约10克,分别置于已知重量的铝盒中称重,测定土壤含水量,测定方法与土壤吸湿水的测定相同。 土壤含水量也可用酒精灼烧速测法测定,此方法是借酒精燃烧时所发生的热来蒸干水分。第一次加入酒精6—8毫升,均匀地浸润铝盒中的土样,点燃酒精,待燃烧快尽时,用小刀沿铝盒周围向中心轻轻拨动土样,并来回翻拨,助其燃烧均匀。第二次加酒精4—5毫升,继续燃烧。如土质粘重或含水量高,可再加酒精2毫升进行第三次燃烧,直至土样呈松散状态为止。在拨土时粘附在刀尖上的土粒,称重前要仔细地放回铝盒中,盖紧铝盒盖,冷却后称重。 五、结果计算 1、土壤容重的计算: )1(w V g rs += rs ——土壤容重(克/立方厘米) g ——环刀内湿土重(克) V ——环刀容积(立方厘米) W ——土壤含水率(g/kg )(如含水率为200g/kg 应写成0.2) 2、土壤含水率的计算: W g kg g W +=+=1/1)(土壤含水率克湿土重 3、土壤总孔隙度的计算: 在一定体积土壤内孔隙所占的体积占整个土壤体积的百分数称为土壤的总孔隙度。

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土壤容重,比重的测定和孔隙度的计算 测定原理:土壤容重用每立方厘米土壤重克数表示(g/cm3)。测定土壤容重用一定容积的环刀,取一定容积的自然土样,然后称重,按照干土重计算土壤容重。 土壤比重是指土壤颗粒与同体积水(4℃)重量的比值,由于它是指全部土壤颗粒的平均比重,因此,土壤比重的大小与土壤矿物质组成,机机质含量有很大关系。土壤比重是用比重瓶测得的。即将己知重量的土样,放入有水的比重瓶向,排除空气,定容,求出由土壤代换出水的体积。以烘干土重除以体积,即求得土壤比重。 测定方法与步骤 1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1)挖土壤剖面,分层削出横平而:在野外选好剖面点,挖好剖面后,用削面刀修乎,分层确定测土壤容重的层次部位,在取土部位修一横向平面,为环刀取土作好准备工作。 2)环刀取土方法:将环刀托套在已知重量环刀无刃口的一端,环刀内壁微涂凡士林。环刀刃口朝下,用力均衡地下压环刀托把,将环刀垂直压入土层平面以下。如土层紧实较硬时,可用木锤轻轻敲打环刀托把,待整个环刀全部压入土中,且土面即将触及环刀托的顶部(可由l环刀托盖上的小孔探视)时停止下压。用铁铲把环刀周围土壤挖出,切断环刀下方,并使其下方留有一些多余的十壤。慢慢取出环刀,使它翻转过来,刃口朝上,用削土刀迅速削去附近在环刀壁上的土壤,然后在刃口一端从边缘比中心部位逐渐削平土壤,使之与刃口完全齐平。盖上环刀顶盖,再次翻转环刀,使盖好顶盖的刃口一端朝下,取下环刀托,同样削平无刃口一端的土面,并盖好底盖,注意削平土面时,要细心,否则容易成块脱落,以至因土面不平土样作废。环刀取土后要擦净环刀外粘附的土壤。测湿土重,准确到0.1克,并记录其重量 3) 测.土壤含水量:在环刀采样处另取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或直接用环刀内土样测含水量。 4)要三次重复测定土壤容重:测定出的数值,取算术平均值,绝对误差要<0.02g/cln3。2土壤比重的测定 1)称土:称通过1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克,精确到0.001 克。 2)装入比重瓶:比重瓶容积为50毫升。 3)加蒸馏水:向比重瓶内加蒸馏水,约至比重瓶容积的一半处,徐徐摇动,使土样充分 湿润,与水混合均匀。 4)热:将比重瓶放在沙浴上加热煮沸,并保持1小时,在煮沸过程要经常摇动比重瓶, 以驱逐土壤中空气,使土样和水分充分混合均匀。 5)冷却:从沙浴上取下比重瓶,冷却,再加入预先煮沸过的蒸馏水,加入略低于瓶颈为 止,静止澄清。 6)定容:冷却澄清后,在比重瓶内继续外加蒸馏水瓶颈,塞好瓶塞,使多余的水从颈孔 溢出,用滤纸擦干水分。 7)称重:要精确列0,00l克。同时要用温度计测瓶内水温,应准确到O.10C。 8)另称10克风干土样:测定土壤吸湿水含量,准备计算用。 结果计算 1.土壤容重r s =(100*g)/[V*(100+W)] 式中r s——土壤容重,g——环刀内湿土样重量(g),V——环刀容积(cm3),W———土样含水量(%) 2.土壤比重d s=g*d wt/(g+g1-g2) 式中:d s——土壤比重(g/cm3);g——烘干土重;g1———t℃时比重瓶+水重(g); g2——t℃时比重瓶+水重+土样重(g),d wt—t℃时蒸馏水比重(g/cm3)。 3.土壤空隙度:指单位容积土体内孔隙所占的百分数。它直接关系到土壤通气和水分状

土壤水分及容重测定方法

一、土壤容重的测定(环刀法) 土壤容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在单位体积内所具有的干土质量,通常以每立方厘米土重克数表示,记和(g·cm-3)。通过土壤容重的测定,可约略估计土壤质地、结构和松紧状况,比较粘的土壤容重较小,而砂质土壤容重较大。在一般情况下,土壤容重小时说明土壤孔隙数量多,土壤比较疏松,土壤结构性好,在这种情况下,土壤的水分、空气、热量状况比较好。因此,土壤容重是土壤肥瘦和耕作质量的重要指标。另外,通过土壤容重的数值可具体计算出土壤中孔隙的多少,在生产上用途较大。 (一)方法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cm3)切割未搅动的自然状态土样,使土样充满其中,称量后计算单位容积的烘干土质量。本法适用一般土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不适用。 (二)操作步骤 (1)在田间选择挖掘土壤剖面的位置,按使用要求挖掘土壤剖面。若只测定耕层土壤容重,则不必挖土壤剖面。 (2)用修土刀修平土壤剖面,并记录剖面的形态特征,按剖面层次,分层采样,耕层重复4个,下面层次每层重复3个。 (3)将环刀托放在已知质量的环刀上,环刀内壁稍擦上凡士林,将环刀刃口向下垂直压入土中,直至环刀筒中充满土样为止。 (4)用修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同时在同层取样处,用铝盒采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5)把装有土样的环刀两端立即加盖,以免水分蒸发。随即称重(精确到0.01g),并记录。 (6)将装有土样的铝盒烘干称重(精确到0.01g),测定土壤含水量。或者直接从环刀筒中取出土样测定土壤含水量。 (三)结果计算 ρb=m/(1+θm)V 式中:ρb为土壤容重(g·cm-3);m为环刀内湿样质量(g);V为环刀容积(cm3),一般为100cm3;θm为样品含水量(质量含水量)(%)。 允许平行绝对误差<0.03g·cm-3,取算术平均值。 (四)仪器设备 环刀(容积为100cm3),天平(感量0.1g和0.01g),烘箱,环刀托,削土刀,干燥器。 二、土壤水分测定法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用于测定除石膏性土壤和有机土(含有机质20%以上的土壤)以外的各类土壤的水分含量。 2 测定原理 土壤样品在105±2℃烘至恒重时的失重,即为土壤样品所含水分的质量。 3 仪器、设备 3.1 土钻; 3.2 土壤筛:孔径1mm;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土壤容重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篇一:土壤容重的测定方法 一、目的和要求 土壤容重又叫土壤的假比重,是指田间自然状态下,每单位体积土壤的干重,通常用g/cm3表示。土壤容重除用来计算土壤部孔隙度外,还可用于估计土壤的松紧和结构状况。本实验要求学生学习土壤寄人篱下的测定方法,掌握环刀法测定土壤容重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用容重数值计算土壤孔隙度的方法。 二、内容和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钢制环刀,切割自然状态下的土壤,使土壤恰好充满环刀容积,然后称量并根据土壤自然含水率计算每单位体积的烘干土重即土壤容重。 三、主要仪器设备 容积为100立方厘米的钢制环刀。 削土刀及小铁铲各一把。 感量为0.1及0.01的粗天平各一架。 烘箱、干燥器及小铝盒等。 四、操作方法与实验步骤 在室内先称量环刀的重量,环刀容积一般为100立方厘米。 将已称量的环刀带至田间采样。采样前,将采样点土面铲平,去除环刀两端的盖子,再将环刀平稳压入土壤中,切忌左右舞动,在土柱 冒出环刀上端后,用铁铲挖周围土壤,取出充满土壤的环刀,用锋利的削土刀削去环两端多余的土壤,使环刀内的土壤体积恰为环刀的容积。在环刀刀口垫上滤纸,并盖上底盖,环刀上端盖上顶盖。擦去环刀外的泥土,立即带回实验称重。 在紧靠环刀采样处,再采土10-15克,装入铝盒带回实验室内测定土壤含水量。

根据以下公式计算土壤容重: 环刀内干土重=100环刀内湿土重/100土含水率 土壤容重=环刀内干土重/环刀容积 篇二:土壤学实验报告1 课程名称:指导老师:成绩:实验名称: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的测定实验类型:操作性实验[1] 同组学生姓名:一、实验目的和要求三、主要仪器设备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七、讨论、心得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学习并掌握土壤容重、比重、孔隙度及三相比的测定与计算方法;2)结合实验,加深对土壤容重、比重和孔隙度等量的含义的理解。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 1)内容:利用已知体积的环刀取自然状态的土壤样品一份,烘干除去水分,测量得环刀的容 积、重量,以及土壤的重量和其含水量,则可计算出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含水率等指标。 2)原理:各项指标的计算公式: 土壤容重= 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 环刀容积 土壤含水率=带土环刀重—烘干后带土环刀重 烘干后带土环刀重—环刀重土壤孔度= X100 土壤比重 = 2.65 三、主要仪器设备 小环刀,手柄,三角铲,游标卡尺,天平,电热恒温烘箱 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步骤: 二、实验内容和原理四、操作方法和实验步骤六、实验结果与分析 五、实验数据记录和处理 1)记录: 环刀 平均值土壤

土壤质量(容重)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和掌握环刀的使用,理解环刀法采样的原理 2、通过实验理解土壤容重计算公式并学会测量土壤容重 二、实验原理 用一定容积的环刀(一般为100cm3)采集土壤结构未破坏的原状土壤,使土样充满其中,烘干后称量计算单位容积的烘干土重量。本法适用一般土壤,对坚硬和易碎的土壤不适用。 三、实验设备 环刀(容积为100cm3)、天秤(感量为0.1g 和0.01g)、烘箱、环刀托、削土刀、小土铲、铝盒、干燥器、凡士林。 四、实验步骤及结果 步骤结果图 土壤采样前,先 测量三个空铝盒 烘干后质量,三 次称重结果如图 1、图 2、图3所 示,分别为: 21.6g、20.61g、 21.26g 图一

图二 图三 将环刀托放在已 知重量的环刀上, 环刀内壁稍擦上 凡士林,将环刀刃 口向下垂直压入 土中,直至环刀筒 中充满土样为止。

用削土刀切开环刀周围的土样 取出已充满土的环刀,细心削平环刀两端多余的土,并擦净环刀外面的土。

把装有土样的环 刀两端立即加盖, 以免水分蒸发。 图四将土样带回实验 室称重(精确到 0.01g),并记录,三 次称重结果如图 四、图五、图六所 示,分别为: 173.14g、177.90g、 174.01g 图五

图六 将装有土样的铝 盒烘干称重(精确 到0.01g),三次 图七称重结果如图七、 图八、图九所示, 分别为:165.62g、 169.79g、168.36g 图八

图九 五、实验结论 土壤容重计算公式为:ρb=m·1000/V(1000+θm) 其中,ρb——土壤容重,g·cm-3 m—环刀内湿样质量,g; V——环刀容积,cm-3 θm——样品含水量(质量含水量),g·kg-1将实验数值代入公式,得 样品①:含水量:θm =(m-m1)/(m-m2)*1000 =(173.14-165.62)/(165.62-21.26)*1000=52.09·kg-1 土壤容重:ρb=(173.14-21.26)*1000/[100*(1000+52.09)]=1.44g·cm-3 样品②:含水量:θm =(m-m1)/(m-m2)*1000 =(177.90-169.79)/(169.79-20.61)*1000=54.36g·kg-1 土壤容重:ρb=(177.90-20.61)*1000/[100*(1000+54.36)]=1.49g·cm-3 样品③:含水量:θm =(m-m1)/(m-m2)*1000 =(174.01-168.36)/(168.36-21.6)*1000=38.50g·kg-1 土壤容重:ρb=(174.01-21.6)*1000/[100*(1000+38.50)]=1.47g·cm-3 计算三个样品的均值,得:ρb=(1.44+1.49+1.47)/3=1.47g·cm-3 可得结论,本次实验土壤容重为1.47g·cm-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