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名词解释

  • 格式:docx
  • 大小:22.32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内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

·十二经别:是十二正经离、合、出、入的别行部分,是正经别行深入体腔的支脉。

·六合:十二经别从四肢肘膝关节附近正经别出(离),经过躯干深入体腔与相关的脏腑联系(入),再浅出体表上行头项部(出),在头项部,阳经经别合于本经的经脉,阴经经别合于其相表里的阳经经脉(合),由此十二经别按阴阳表里关系会合成六组,称为“六合”。

·十二经筋: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是附属于十二经脉的筋肉系统。·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也是络脉之气在皮肤所散布的部位。

·标本:“标”原义为树梢,引申为上部,与人体头面胸背的位置相应;“本”原义指树根,引申为下部,与人体四肢下端相应。主要指经脉腧穴分布部位的上下对应关系。

·根结:“根”指根本、开始,即四肢末端井穴;“结”指结聚、归结,即头、胸、腹部。主要反映经气的所起与所归,以及经气上下两极间的关系。

·气街:气街是经气聚集运行的共同通路,有头、胸、腹、胫四街。

·四海:即髓海、血海、气海、水谷之海的总称。髓海位于头部,气海位于胸部,水谷之海位于上腹部,血海位于下腹部。

·十四经穴:是指具有固定的名称和位置,且归属于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入或不便归入十四经脉系统的腧穴。

·阿是穴:是指既无固定名称,亦无固定位置,而是以压痛点或病变局部或其他反应点等作为针灸施术部位的一类腧穴,又称“天应穴”“不定穴”“压痛点”等。

·五输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腧穴,即井、荥、输、经、合穴,称五输穴,简称·原穴:脏腑原气输注、经过和留止于十二经脉四肢部的腧穴,称为原穴,又称“十二原”。

·络穴:十五络脉从经脉分出处各有一个腧穴,称之为络穴,又称“十五络穴”。

·郄穴: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的阳维、阴维、阳跷、阴跷脉之经气深聚的部位,称为郄穴。

·背俞穴: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称为背俞穴,又称为“俞穴”。

·募穴:脏腑之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称为募穴,又称为“腹募穴”。

·下合穴:六腑之气下合于下肢足三阳经的腧穴,称为下合穴,又称“六腑下合穴”。

·八会穴: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等精气会聚的8个腧穴,称为八会穴。

·八脉交会穴: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之气相通的8个腧穴,称为八脉交会穴,又称“交经八穴”。

·交会穴:两经或数经相交会的腧穴,称为交会穴。

·一夫法:被取穴者手四指并拢,以其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四指相并名曰“一夫”,用横指同身寸法量取腧穴,又名“一夫法”。

·得气:古称“气至”,近称“针感”,是指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使针刺部位获得经气感应。

·循法:是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经,在针刺腧穴的上下部位轻柔循按的方法。

·弹法:是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医者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振动的方法。

·刮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

·摇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飞法: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用刺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震颤法: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刺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手法。

·针刺补泻:是通过针刺腧穴,运用一定的手法激发经气以鼓舞正气、疏泻病邪而防治疾病的方法。

·捻转补泻:针下得气后,拇指向前用力重,向后用力轻者为补法;拇指向后用力重,向前用力轻者为泻法。

·提插补泻:针下得气后,先浅后深,重插轻提,以下插用力为主者为补法;先深后浅,轻插重提,以上提用力为主者为泻法。

·徐疾补泻:进针时徐徐刺入,疾速出针者为补法;进针时疾速刺入,徐徐出针者为泻法。

·迎随补泻: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呼吸补泻:在患者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在患者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开阖补泻:出针后迅速按闭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即为平补平泻。

·灸法:主要是指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艾炷灸:将艾炷置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点燃施灸的方法称为艾炷灸。

·隔盐灸:用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悬起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悬于腧穴或患处一定高度之上,使热力较为温和地作用于施灸部位。

·温和灸:施灸时,将艾条点燃的一端对准应灸部位,距皮肤2~3cm,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感为宜。

·雀啄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的距离并不固定,而是如鸟雀啄食一样上下活动,至皮肤红晕为度。

·回旋灸:施灸时,艾条点燃的一端与施灸部位皮肤虽然保持一定距离,但艾条并不固定,而是左右移动或反复旋转施灸。

·实按灸:将点燃的艾条隔数层布或绵纸实按在穴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称为实按灸。若在艾绒内另加药物后,用纸卷成艾卷施灸,名为“太乙神针”和“雷火神针”。

·温针灸:毫针留针时在针柄上置以艾绒(或艾条段)施灸的方法。

·天灸:是将一些具有刺激性的药物涂敷于穴位或患处,使局部充血、起疱,犹如灸疮。

·闪火法: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95%乙醇棉球,点燃后在火罐内旋绕数圈后抽出,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投火法:将易燃纸片或95%乙醇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多用于侧面。

·贴棉法:用直径1~2cm的95%乙醇棉片贴于罐内壁,点燃后迅速将罐扣于应拔部位。多用于侧面。

·水罐法:是指通过蒸汽、水煮等方法加热罐内空气,利用罐内空气冷却时形成的负压,使罐吸附于体表的方法。

·留罐法:又称坐罐法,是指将罐具吸拔在皮肤上留置5~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

·走罐法:又名推罐法,即先在拟操作部位涂上凡士林等润滑剂,再用上述方法将罐吸住,然后医生手握罐体,均匀用力,将罐沿着一定路线往返推动,直至走罐部位皮肤红润、充血甚至瘀血时,将罐起下。·闪罐法:是将罐吸拔于所选部位,立即取下,再迅速吸拔、取下,如此反复,直至皮肤潮红。

·三棱针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皮肤针法:是运用皮肤针叩刺人体腧穴或一定部位,使叩刺部位皮肤充血红晕或渗出微量血液,以防治疾病的方法。

·皮内针法:是将特制的小型针具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下组织中,并较长时间留针,产生持续作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又称“埋针法”。

·火针法:是指将特制针具的针身用火烧红后,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给身体局部以灼热性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火针法,古称“焠刺”。

·电针法:是在毫针针刺得气的基础上,应用电针仪输出接近人体生物电的微量电流,通过毫针作用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