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8
关于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思考(精选多篇)第一篇:关于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思考关于大企业税收管理的几点思考在不久前完成的国家税务总局机构改革中,新组建的大企业税收管理司备受社会关注。
大企业缴纳税收所占比例举足轻重,如何根据其特点,科学确定税收管理目标,构建系统的税收管理体系,一直都是各级税务机关努力探索的重要课题。
根据此课题,笔者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有以下几点思考,仅供参考。
一、大企业的特点及税收征管现状在长期的税收征管过程中,基层总结出大企业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一是巨大的资产规模和庞大的机构设置,税源结构具有复杂性;二是生产经营流程长,税源结构具有跨度性;三是购销业务量大、市场覆盖面广,进销核算具有规模性;四是企业管理结构较为完备,资金、物流的管理十分规范,内控机制较为健全,特别是上市公司,一般都聘请专门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定期审计,并向社会公布年报信息,财务人员数量多而且比较精干;五是具有较强的纳税意识,自身财务税收专业化水平较高;六是经济地位重要,税源举足轻重。
山东青岛烟草有限公司,2008年入库税收5.3亿元,约占重点税源收入72%,占市北收入的43%。
二、大企业税收管理的难点和问题(一)组织机构不匹配。
大企业多数是中直企业,级别较高,一些副部、正厅级单位屡见不鲜,其办理涉税业务的财务资产部往往为正处级单位,而主管税务机关仅为科级单位,或者由驻厂处进行管理,行政级别不对等,给日常工作联系和协调带来诸多不便。
(二)人员素质不适应。
大企业组织机构复杂,管理环节多,业务量大,涉及多个行业且跨地域经营,专业化分工细致,信息化程度很高。
为了提高竞争力,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大企业还培养和引进了一批高学历、高职称、高素质的管理人员。
与之相比,税务机关的管理力量明显不足,精通法律、财会、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匮乏,无论是人员数量还是人员素质都存在差距,对大企业的管理力不从心。
(三)税收制度不完善。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背景与实践介绍及个人感悟(大企业税收业务培训授课资料)省局大企业税收管理局副局长谭文仕一、背景(一)我国税收征管格局的变迁1、税收专管员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央政府急需筹集资金用于恢复经济和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50年1月,政务院颁布《全国税政实施要则》,全国许多地方开展了税收专项工作,这就是税收专管员制度的雏形,并逐步形成了常态化的税收专管员制度。
税收专管员制度是适应计划经济管理要求的和一种全职能、粗放型的管理制度,其主要特点是:“一人进厂、各税统管,信息专属、不能共享,征、管、查三权集于一身”,存在个人说了算、权力不受制约的弊端。
2、“两分离”和“三分离”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一直沿用税收专管员制度。
1994年分税制改革之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法制的逐步完善,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纳税人依法纳税的观念逐步深入人心,税收征管模式如何适应新的经济发展形势和新税制问题提上日程。
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专管员“一员到户,各税统管,征管查一人负责,上门收(催)税”的税收征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整体改革和推进实施新税制的需要,各地税务机关开始自觉探索将税收专管员模式向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征管、检查“两分离”或征收、管理、检查“三分离”的税收征管模式转换,税收专管员的权力初步得到分解和制约。
3、“30字”模式1995年,国家税务总局在总结各地征管改革,实行征、管、查“两分离”和“三分离”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纳税申报和优化服务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集中征收,重点稽查”的30字的新税收征管模式。
1997年,全国税务系统全面推行了这一新模式,并提出税收专管员制度要从“专管户”向“专管事”转变的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对税收专管员的分权制约。
4、“34字”模式30字税收征管模式建立和征、管、查三大职能分解后,由于对“30字”征管模式理解上的偏差,导致了执行上的偏差。
一些同志认为,实行纳税人自行申报就是坐等纳税人上门,放松了纳税人的到户管理和日常巡查;甚至错误地认为除稽查人员外,管理部门的人员就不能下户,部分地区在执行过程中片面强调税收征管从“管户制”向“管事制”的转变,致使管户与管事相脱节;过分强调了将工作重点放在集中征收和重点稽查上,忽视了税收专管员对纳税人的日常管理,导致对税源控管力度弱化,“责任淡化、疏于管理”的问题凸现。
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税收管理要抓住支配力与权责清晰
支配力是政府各级部门履行管理职责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各级部门
应以其权威性、执法力和最高制度,把握税收管理办法的合理分配。
否则,税务管理不能有效执行,势必影响税收的收缴和管理效率。
因此,政府有
必要加强上下级政府的协调,明确各部门权责,分配支配力,实现税收管
理责任划分主体的合理有效分配,实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有效执行。
二、完善税收管理的法律法规
要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必须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各税项
的税收管理规定,改善和完善税收法规,建立和完善税收行政执法规定,
完善税收管理制度,明确各级税收管理部门的权限,建立税收管理分级制度,使得税收管理的职责、权限和规章制度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促进税
收专业化管理。
三、完善税收管理的激励机制
税收管理机构中的员工必须有足够的政策激励、职业发展、社会保障,使他们能在更高的信心和热情上为税收管理服务,不断提升税收管理工作
的质量和效率。
浅谈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目前我国的大型企业税收与国际化进程中,因此必须努力探索,借鉴国际上的先进经验,下面是一篇关于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现状探究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大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经济支柱,是我国税收的主要。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大型企业的组织结构日趋复杂,电子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依照科学发展的指引,在保证税收科学、精细管理的基础上,根据大企业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对大企业实行专业化管理已成我国经济发展的 ___。
当前,我国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还处在初级阶段,还存在明显不足。
主要表现在一下方面:(一)我国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缺少方向性,税收专业化管理模式没有得到统一,影响了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进程;(二)我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不完善,缺少统一的制度规范,各基层税收专业化管理强调突出地域特色,没有达成共识,各地大型企业色税收专业化管理之间的发成程度存在差距,管理形式惯用税后管理,缺乏对税前的掌控;(三)在税收风险方面的管理上,依靠企业自身税收风险控制制度是不完善的,并且尚未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很多大企业的税收管理部门没有确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四)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前提下,税收专业化管理落后于时代的步伐,未能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加以应用和共享,信息沟通渠道有待完善,税收机构与大企业的信息管理平台不对称,主要表现在税收机构与大企业之间的沟通不、各级税收机构之间的缺少信息沟通;(五)就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设计安排上,我国目前进入了人才瓶颈时期,税务机构缺少专业性的管理人才,税务管理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转换思维方式,明确管理发展方向大企业具有更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对其管理应该区别于小企业。
应该打破传统管理模式,建立针对性更强的税收管理机构,将专业化的思想融入到税务管理当中,明确大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前进方向,将纳税人作为核心,为税收管理提供转专业指导。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共5篇)第一篇: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现实思考和探索税收管理员制度自2003年推行以来,对实现“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管理员管户的被动性、盲从性和无序性,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
对此,尝试取消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专业化分工管理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
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符合了当前税源管理基本要求,能够不断提高管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管理员过于集中的权力得到有效分解,从一定意义上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为干部公正执法、安全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市场经济是讲求成本和效率的经济,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的优化配臵来实现的。
具体到税收征管,就是要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
所谓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
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进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符合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创新税收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优缺点分析(一)分行业专业化管理。
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有条件可以做机构的调整探索),明确税收管理员及职责定位,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这种管理形式尤其优点: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纳税人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同类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
但也有不足,毕竟所管户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
因此,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
(二)分规模专业化管理。
就是要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源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研究摘要作为固定资产的税收大头,企业税收管理至关重要。
专业化税收管理在大型企业中早已成为标配,可以减少企业缴纳的税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从大企业角度出发,对税收专业化管理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其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一章:引言随着全球化发展,企业税收管理日益复杂,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专业化税收管理的必要性。
在这种情况下,大企业开始注重税收专业化管理,希望通过全面系统化的科学管理,实现税收的优化管理和精准控制。
第二章: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概念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企业为了降低税收通行费用、提高税负优化效果,对企业税务各个环节从战略层面到操作层面组织起来,形成持续的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
第三章:税收专业化管理的优点1. 降低纳税风险税收专业化管理以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为基础,注重合规与风险管理,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纳税风险。
2. 减少税收成本税收专业化管理强调策略性的税负优化,充分利用各种法定和优惠制度,减轻纳税负担,降低企业的税收成本。
3. 提高税务效率税收专业化管理通过管理流程的优化和技术创新的应用,减少了人工操作和各种繁琐程序,提高了税务工作效率。
4. 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税收专业化管理有效地降低了企业的税负和税收成本,使得企业可以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上,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章: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存在的问题1. 技术手段应用不足大企业在税收专业化管理过程中,缺乏对新技术的认知和运用,尤其是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和实现不足,难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集成。
2. 部门之间协调不畅税收管理涉及多个部门,包括财务、税务、法务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降低了企业的税收管理效率和质量。
3. 管理环节存在漏洞企业在税收专业化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盲区和漏洞,容易给税务管理带来隐患,如增值税递延补缴、转让定价等,需要企业重视和加强管理。
第五章: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解决方案1. 积极应用新技术大企业应积极引入新技术,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在企业税收管理过程中加强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一大批具有规模化、综合化、区域化、现代化特征的大型企业(集团)。
大企业对国家税收的贡献日益提高,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以潍坊为例,占全部户管纳税人的1.07%的大型企业,2013年实现国内税收收入165亿元,占全部国内税收收入的64%。
近年来,为解决大企业管理中存在的瓶颈问题,潍坊市国税局立足当地实际,对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进行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潍坊市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按照“重点税源集中管理,中小企业分类管理”的专业化管理要求,潍坊国税系统紧紧围绕风险管理和优化服务这一主线,不断探索对大企业专业化管理和服务的新举措。
(一)实现资源配置优化、重点工作集中的管理机制。
打破地域限制,将各级定点联系企业、全市前100名企业和大企业集团、上市公司等其它重点税源企业及其成员企业,集中专职管理。
市县两级的国税机关在人力、物力等税收征管资源配置方面向大企业管理倾斜,实现优质征管资源与大企业管理要求相匹配,与专业化管理的要求相适应。
据统计,全市大企业管理部门共有从事大企业管理的人员117人,平均年龄44.58岁,比全市在职干部平均年龄低1.12岁,其中本科以上学历的58人,占50%,具有三师资格的20人,占17%。
建立起大企业专业人才队伍,组建了15人的大企业管理专家人才库,集中开展难题攻关、制度办法制定、复杂事项评估等工作。
去年以来,先后集中开展了大企业数据质量管理、大企业政策执行反馈制度制定、大企业重大涉税事项风险应对工作、省局定点联系企业山东商业集团所属成员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总局三大行业所属成员企业的风险管理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建立上下协作、统筹联动的工作模式。
市局大企业管理部门发挥管理层级高、信息掌握全面、跨区域协调能力强的优势,直接参与大企业较为复杂或带有系统性的涉税风险防控工作,同时利用各信息平台的指标体系对大企业进行风险分析,筛选重要风险点,派发风险防控任务,并跟踪监控调查落实情况,对县市区局反馈的调查落实结果进行考核评价。
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探索思考对大企业税收管理和服务的探索思考发布日期:2019-08-13 信息来源:纳税服务中心浏览次数:116 字号:[ 大中小 ]加强对大企业的专业化管理和针对性服务,对于提升税源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降低大企业涉税风险、提高大企业税法遵从、促进大企业为地方经济发展多做贡献,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本文结合当前镇江大企业管理服务现状,谈谈对加强大企业税收服务的思考。
一、镇江市大企业经济特点一是企业组织形式多样,组织机构庞大,生产经营跨区域。
镇江爱市大企业大部分属于特大企业的二级、三级分支机构。
如申银万国证券、为跨地区(指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下同)二级分支机构;电力公司,为省内二级分支机构;交通银行、太平洋保险等为跨地区三级分支机构。
同时,还有一大批总部在外地,在镇江设立的子公司属于大企业的,如金东纸业等。
二是企业管理结构较为完备,资金、物流管理规范,内控机制较为健全。
企业包括国有、外资、私营、有限公司都有比较健全的内控机制,特别是在镇的二级、三级分支机构或子公司,他们的内控机制从上到下都有严格的管理。
很多外资企业,他们甚至直接执行的是国外大集团的一套管理模式。
三是生产经营流程长,税源结构复杂且有跨度性。
如房地产企业的行业流程从资质登记备案到办理房屋(土地)权属证书有十二项之多,涉及的具体部门不下十个。
开发程序从立项审批到办理预售许可证有五大项35小项之多。
四是财务税收专业化水平较高,依法纳税和维权意识较强。
大企业大部分都比较重视财务管理和税收规划,大都聘请了具有法律、会计和税务注册资格的高级人才,财务制度规范,税收筹划水平高,具有很高的维权意识。
二、当前大企业管理和服务面临的问题当前的大企业管理和服务在存在以下问题:1、大企业集中的财务核算体制与当前地税机关分散属地管理的矛盾。
目前,镇江市地税局据每个管理分局有成立的大企业管理科,但还是实行的属地管理模式。
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然而,由于大企业规模庞大、业务复杂,其税收管理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规范税收管理,大企业需要进行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首先,大企业要加强税收管理的专业化。
税收专业化管理是指企业针对税收管理问题,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确保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
大企业应当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团队,招聘专业人才来负责税收事务。
同时,企业还应当加强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和协作,及时了解各类税收政策、法规的更新,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的税收管理工作中。
其次,大企业要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制度。
税收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税收管理行为,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大企业应当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制度,明确税收管理的责任与权限,规范税收数据的核算与报送,确保税收数据的真实、准确。
同时,大企业还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及时发现并解决税收问题。
再次,大企业要加强税收知识的培训与学习。
税收法律法规是税收管理的基础,大企业需要加强税收知识的培训与学习,提高税收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企业可以通过邀请税务部门的专家讲解税收政策,组织税收知识培训班,或者购买相关的税收学习资料来提升自身的税收管理水平。
只有不断学习更新税收知识,才能更好地适应新的税收法规。
最后,大企业应加强税收风险预警与防范。
税收风险是大企业税收管理面临的一大挑战,企业应加强对税收风险的预警与防范。
可以通过建立风险评估系统,识别与防范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建立风险管控机制,对税收风险进行适当的管理与控制;建立内外部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分享相关税收风险信息,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综上所述,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需要加强税收管理的专业化、建立健全税收管理制度、加强税收知识的培训与学习,以及加强税收风险预警与防范。
只有通过这些措施,大企业才能更好地规范税收管理,确保税收合规与风险防控,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税收经济调研第二十五期国家税务总局2009年10月20日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江苏省南京市国家税务局局长龚祖英从税收征管的角度看,所谓专业化管理,就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准确把握管理规律,科学划分管理对象,积极实施专业方法,优化配置管理资源,努力实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的目标。
税收专业化管理符合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税收工作的迫切要求。
一、南京市国税局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初步实践近年来,南京市国税局面临着税收管理服务要求越来越高,而人力资源总量短缺与结构性短缺并存的突出矛盾。
机构分设以来,全局管理的纳税人数量持续增长(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2.2万户增加到4万户,所得税管户从2002年1800户增加到9万多户),而国税干部基本没有增加(1995年2097人,目前为2161人),干部平均年龄达43岁。
在连续几年从大学毕业生中招录公务员的情况下,目前第一学历为本科以上的也仅325人,占15%。
为化解这一矛盾,南京市国税局在专业化管理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一)突出重点纳税人和重点工作事项,初步建立专业化管理组织架构按照分类分层管理的思路,将纳税人从不同角度确定其重要程度,进而配置不同的征管力量;将工作事项按重要、复杂程度在纵向层级之间实行合理分工,初步建立起纵横结合、立体运作的专业化管理组织架构。
对纳税人主要从规模、行业、经济性质、特殊事项等角度进行分类,同时兼顾各地区税源税户及人力资源状况,建立相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详见表1)。
要包括四类企业:①市财政部门指定的117户全市大型企业(不含县);②注册资金在10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不含县管及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开发区内);③外国企业在宁的常驻代表机构;④所得税为中央级省级的纳税户。
2003年初稽管户为582户,2008年增长到726户(税收收入194亿元,占全市国税收入的42%)。
综合上述分类方法,市局专门出台了《关于税源税户分类管理的实施意见》,具体到某一区(县)局,则是根据税源结构特点,选择几种方法的组合,分别在全局范围内或税源管理科内实施。
浅谈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摘要】大型企业税收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专业化管理是保障税收合规和有效风险防控的基础。
建立专门的税收管理团队,实现专业化的税收管理流程,加强税收政策研究与分析,开展税收风险评估与防范,实施内部税务合规培训,是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必然选择。
加强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有助于提升税务风险防控能力,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大型企业应高度重视税收专业化管理,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以应对税收政策的动态变化和税收合规的挑战。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大型企业、税收管理、专业化、团队、流程、政策、风险评估、合规培训、税务风险、可持续发展、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税收政策、内部税务、企业发展、税务风险防控、税收专业化管理、企业管理、税收管理团队、税收管理流程、风险评估与防范、基础税收法律、税收制度、企业税务风险、税收合规、税收管理体系、税收监管措施、税收政策研究、税收优化方案、税收管理经验、企业税收政策。
1. 引言1.1 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在当前经济环境下愈发凸显。
随着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和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大型企业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税收管理挑战。
税收是企业必须承担的重要经济责任,影响着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科学合理的税收管理对于大型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对企业财务稳健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有效的税收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规划税负,提高财务运营效率,降低税务风险,确保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税收管理还是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税款的合理缴纳不仅有利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也是企业做好社会责任的表现。
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还在于其对于企业形象和信誉的影响。
税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法律义务,良好的税收管理能够提升企业形象,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赢得客户和投资者信任和认可。
关于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
首先,税收专业化管理应注重人才培养。
税收管理是一项高度专业化
的工作,需要具备扎实的税收法律法规基础知识和熟悉税收征管业务的能力。
为了实现税收专业化管理的目标,国家应加大对税收人才培养的投入,通过设立税收相关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专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税收管理
人才。
此外,税务部门应不断开展培训活动,提升现有税收人才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适应税收管理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税收专业化管理应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
速发展,税务管理的工作方式也在发生变革。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实
现税务管理的网络化、数字化,提高办税效率和质量。
例如,可以开发智
能化税收管理系统,实现税收数据的实时采集和监控,减少人为错误,还
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提高税收风险预警能力,加强对高风险纳税人的监管。
再次,税收专业化管理应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
税收管理需要
与其他相关部门紧密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合力。
比如,可以与商务部门
合作,加强对跨境电商等新型经济业态的税收监管;与金融监管部门合作,加强对涉税金融业务的监管;与公安、海关等执法部门合作,加强对偷税
漏税等违法行为的打击。
通过加强协同合作,可以整合各方资源,提高税
收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总之,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需要借助现代化管理理念和技术
手段,注重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协同合作和风险评估与治理。
只有不
断创新和完善税收管理方式,才能提高税收征管的科学性、规范性和高效性,实现税收管理的现代化和专业化。
大企业税收管理探索与思考一、大企业税收管理探索与思考1. 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状况分析2. 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3. 加强大企业自我管理与监督激励机制的建立4. 探索完善大企业合规管理机制5. 大企业跨国税收管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大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但大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因此,探索大企业税收管理,完善相关措施和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1. 当前大企业税收管理状况分析目前,在大企业税收管理方面,仍然存在以下问题:缺乏有效的反悔机制、税收管理部门的法律权威不足、监管不到位、大企业逃税问题等,并且随着大企业越来越多地跨越国界进行经营,涉及跨国税收管理方面的问题也逐渐增多。
2. 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措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大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既是税收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社会责任的主体,这就要求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以促进税收的合理收缴,并在大企业社会责任落实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因此,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且重要的。
3. 加强大企业自我管理与监督激励机制的建立大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自我约束及监督机制的建立,将有利于形成内外部有效的自我管理和监督机制,使大企业具备自我纠错能力,进而规范和完善大企业税收管理行为。
4. 探索完善大企业合规管理机制要建立一套合规管理机制,包括政府、户税执法及企业自身内部自检机制,以防范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企业应在合规管理制度体系中充分认识到税收合规自我监督责任,同时,政府税收管理机关也应加大对企业和中介机构的监管力度。
5. 大企业跨国税收管理的挑战和应对策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国税收管理将成为大企业的重要考量和挑战。
应当针对跨国税收管理的问题,探索新的管理思路与管理机制,如建立跨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完善国内外税收协调机制等。
案例一:华为涉嫌逃税案2018年,据媒体报道,华为在波兰涉嫌逃税,时任国税总局局长王军辉也称在华为涉嫌非法转移资产和逃税方面有所发现。
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的思考首先,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是保障财政收入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大企业往往涉及复杂的商业模式和跨国经营,税收的管理难度较大。
然而,为了维护税收的公平性和正常性,必须加强对大企业的税收管理。
对于大企业,政府应建立更加精确和科学的税收监管机制,通过加强信息共享和数据分析,及时发现和纠正大企业的税收违规行为。
此外,加强大企业的税收稽查力度,并对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是确保财政收入的重要手段。
此外,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还需要注重公平与激励相结合。
公平是税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对于大企业的税收管理也不例外。
政府应确保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一视同仁,在税收政策和税收优惠方面不偏袒大企业。
此外,政府还应提倡鼓励大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通过税收优惠政策来奖励那些积极投入公益事业和环保事业的大企业。
最后,要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还需要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
政府应与大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在税收政策制定、税收管理等方面听取大企业的意见和建议。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与大企业合作开展培训和交流活动,提高大企业的税收管理水平和纳税自觉性。
综上所述,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不仅有助于提高财政收入,还可以促进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方面,政府应建立更加精确和科学的税收监管机制,加强税收稽查力度;在加强大企业税收服务方面,政府应加强税收服务队伍建设,提供智能化税务管理系统;此外,政府还应注重公平与激励相结合,加强与大企业的合作和交流。
只有政府与企业密切合作,才能够真正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与服务,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浅谈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思考和探索【摘要】本文主要从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了税收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并提出了建立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和优化税收管理流程的建议。
未来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逆转的,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
通过专业化管理,可以更有效地规范税收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避免税收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的税收管理专业化体系是大型企业提升竞争力,保持稳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大型企业、税收管理、专业化、现状分析、问题、探索、必要性、管理体系、流程优化、发展趋势、总结、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的竞争日益激烈。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大型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税法法规的不断变化和复杂化,大型企业税收管理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涉及到企业治理、经营决策、风险控制等方方面面。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进行高效的税收管理成为大型企业管理者亟需解决的问题。
通过专业化管理,可以更好地规避税收风险,提高税收合规性,降低税收成本,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本文将从大型企业税收管理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税收管理专业化的必要性、建立税收专业化管理体系、优化税收管理流程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是当前经济发展中一个重要的课题,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型企业在税收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完善税收管理制度提供实际依据和建议。
税收是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之一,大型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税收管理方面的专业化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的稳定和增长。
研究大型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企业自身的税收合规水平,也有利于国家财政稳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税收经济调研第三十四期国家税务总局2008年8月25日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黑龙江省国家税务局局长赵晓明一、实施大企业税收专业化管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一)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政府转变职能的战略需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同时,国务院提出了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企业集团的战略决策。
从国际形势看,各国政府出于国际经济竞争的需要,纷纷将助推大企业发展作为政府机制创新的先导。
具体到税务部门,就是要坚持税收经济观,按照大企业发展的特点和现实需求,积极稳妥地进行税收管理体制和机制的改革,由传统的监督管理型向管理与服务并重型转变,对大企业的管理模式从低层面、分散型、无差别的粗放式管理向深层次、集约化、有针对性的精细化、专业化管理转变,并将为纳税人服务放在首位,通过改进和优化纳税服务,构建和谐的征纳关系。
牢固树立征纳双方法律地位平等的理念,公正、公开和文明执法的理念,纳税人正当需求应予合理满足的理念,有针对性地对大企业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二)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是经济发展和大企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
改革开放30年来,以总部经济为发展模式的大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并成为新的产业经济与区域经济增长点。
据研究表明,总部经济的外溢效应包括税收贡献效应、产业乘数效应、消费带动效应和社会资本效应,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十分巨大。
来自2007年中国500强企业的统计数据表明,当年实现营业收入为17万亿元,与2002年500强相比增长了1.9倍。
大企业对国家的财政贡献突出,税收收入比重大。
2007年中国500强企业纳税总额为13258亿元,约占全国税收总额的35.2%。
以黑龙江省为例,纳入重点监控的大中型企业共有718户,不到总户数的1%,但上缴的国税收入占全省国税收入总额的84%。
我国大企业的迅猛发展,给税收管理带来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和问题。
一些地区除了提高地区公共服务水平以吸引资金外,还采取了不规范的税收手段,造成国家税收的流失,并加剧了地方政府间无序的税收竞争。
特别是大企业跨域经营,通过关联交易避税的问题越来越明显,急需建立全国统一的专门税收管理机构对全国各地区跨域经营企业进行协调管理,以便加强税收的监管。
(三)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是强化科学管理的需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经营的不断拓展以及经营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已经暴露出诸多不适应性。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以更大更快步伐向纵深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企业竞争日益激烈。
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国际跨国公司的大量涌入和规模扩张以及中国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增大了税收管理的难度。
加之国际大企业之间的竞争更突出的表现为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
因此,顺应国际税收管理潮流,尽快建立我国大企业税收管理体系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二、对大企业税收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初步探索黑龙江省大企业税收份额较大,按照国家统计局2003年5月确定的大型工业企业标准,2007年全省共有大型工业企业65家,其中大庆油田公司、哈尔滨电站集团、哈尔滨航空工业集团、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哈药集团、齐车集团、龙煤矿业集团的经营规模和上缴税金在全国大企业排行榜中均居于领先地位。
大庆油田有限公司是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居全国纳税百强之首,2007年上缴税金353.39亿元,居全国第一。
该企业注册资本475亿元,拥有职工10万人,下属二级机构、子(分)公司40多个,并开拓了省外和海外业务,全公司拥有一批高学历、高职称的管理人员,专业化分工细致,仅财务人员就达1000多人。
该企业信息化程度很高,中石油集团公司使用统一的财务软件,并实现了整个集团公司一套账管理。
为切实搞好对全省第一大税源企业的管理与服务工作,黑龙江省国税局经过认真调研和反复论证,决定对其进行专业化税收管理的尝试。
(一)实施了油气田企业的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管理。
2008年初,黑龙江省国税局明确提出税收管理的重点向大企业倾斜的要求,并以大庆油气田企业的专业化管理作为创新实践的范本,由省局派出工作组深入大庆油气田企业进行调研,在经过反复论证和向税收一线干部、企业人员广泛征求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油气田企业税收管理办法》。
该办法针对油气田企业改组、改制后的业务拓展,将外围小油田的合作开发、跨地区生产性劳务、境外承包工程业务一并纳入税收规范管理。
该办法共分九章五十七条,具体包括油气田企业及延伸产业的界定、税务登记、申报征收、涉税资料管理和纳税服务等内容。
(二)细化了相关配套措施。
一是优化了税收管理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
明确由大庆市国税局直属分局作为大庆油气田企业专业化税收管理机关,负责对全省油气田企业进行全面的纳税评估、税收分析预警和实行专业化服务。
将系统内具有较高专业知识、对大企业税源管理有丰富经验的干部充实到直属分局,并按照专业化和精细化的要求对其内部机构设置进行调整和优化。
二是提高了税收管理人员的素质。
针对油气田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财务分析、会计电算化等专业知识培训,重点提高电子查账能力。
同时聘用中介机构的专家开展专项调查与分析,借助外脑快速提升税收管理能力。
三是建立信息交换平台,规范了企业涉税资料的报送格式,优化报送方式。
为了满足日常管理、税收分析等需要,对大庆市国税局直属分局报表资料报送内容重新进行设计,便于从企业财务软件中提取数据,提高数据报送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四是加强落实情况的跟踪指导。
省局定期对办法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指导,及时掌握试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解决问题的新措施,不断积累重点行业税收管理的经验。
(三)实施大企业管理的创新性与效应性分析。
省局实施的《油气田企业专业化税收管理办法》时间较短,其科学性和实用性还有待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按照经济形势发展要求和上级的部署安排,其效应性正逐渐呈现。
一是为全面推行大企业专业化管理提供了较好的范本。
大庆油田公司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企业,具有经营范围广、内部结构复杂、信息量大、信息化程度高、关联交易复杂的特点,纳税意识和维权意识都比较强,传统的低层面、分散型的税收管理已无法满足需要。
目前建立的管理制度是在现有机构框架下,通过加强国税部门内部的综合协调,实行专业化管理,将为加强对其他大企业税收管理提供借鉴。
二是为大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提供了经验。
建立大企业管理制度,其主要职能就是对大企业进行税收风险评估管理,通过完善缴税大客户的各项服务与管理措施,提高企业税法遵从度,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因税法缺陷或不足、应缴未缴或延期纳税而造成税收流失的风险。
黑龙江省石油产业税收占全省国税收入的50%以上,一直处于一柱擎天的地位。
石油产业的起伏跌涨和税收增减直接影响到全省国税收入的总体规模。
这次对油气田企业实施专业化管理的目的就是实现税源适时监控,对可能存在的各种风险因素及时而迅速地化解,为今后全面开展大企业税收风险评估提供成型的经验。
三是为大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无论是从设计制度的初衷,还是在贯彻和完善油气田企业税收管理制度的过程中,始终强调在执法中为纳税人提供有针对性的深层次服务,将纳税人作为客户,充分考虑纳税人的差别需求,与纳税人建立客户服务型关系,为大企业开辟办税、议税绿色通道。
省局和大庆市局班子成员还定期与大企业开展论坛,面对面交流意见、现场解答咨询和解决涉税问题。
在监控管理环节,把税务审计作为税收执法的主要手段,将审计的功能分解为风险评估、审计选案、审计策略、审计标准和审计质量控制等具体的环节和步骤,根据不同类型的纳税人细化每一环节的操作规程,注重执法的程序化和透明度,不断实现深层次的服务。
三、进一步加强大企业税收管理的思考(一)大企业发展的集约化特性要求税收管理必须由无差别管理向专业化管理转变。
以大型公司(集团)和总部经济为标志的大型企业,其经营管理特点与众多中小型企业具有明显的不同,大企业不仅经营规模庞大和经营区域广阔,而且管理结构复杂严谨、高素质人才集中、信息化程度高,体现了较强的集约化特性。
而传统的税收管理模式偏重于税收流程的规范和拉网式管理,缺乏管理的层次性。
税务机关在人员素质、管理方式和技术手段上明显滞后于大企业发展水平,使各级税务管理机关在大企业庞大的管理运行机构、繁杂的经营业务和企业信息高度封闭的现实面前显得力不从心。
因此,应集中税务机关现有的人力、物力,组成强势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建立与大企业发展相匹配的专业化管理制度,实现税收与经济的和谐发展。
(二)大企业的税收贡献效应要求税务机关由一般性服务向客户化服务转变。
大企业作为国家财源的主要贡献者,理所当然地要求税务机关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而且这种服务内涵应发生质的变化。
过去是税务机关提供什么服务,纳税人就接受什么服务,而现在是针对企业合理诉求,提供全方位服务。
近年来,随着广大纳税人法律意识、民主意识、维权意识不断增强,要求政府转变职能、建立服务型政府的呼声越来越强烈。
公民知情权、政府透明度、政府如何问责等符合世界潮流的理念正逐渐深入人心,作为国家权力组成部分的税务机关也将面临更多的考验。
税务机关在服务方面必须借鉴发达国家新公共管理理念和经验,将服务对象作为客户看待,实行分层次服务,通过与大企业建立客户服务型关系,强调在执法中为纳税人提供高水准、专业化服务,实现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群体提供个性化的纳税服务这一目标。
(三)大企业经营运作的特殊性要求税收管理尽快由静态管理向动态监控转变。
大企业经营运作的方式是以大投入和大产出的形式实现资金增值和利润最大化,经营模式和经营范围具有多样性。
为了实现规模扩张,通过企业并购重组、股权投资、拓展经营领域等方式致力于将企业做强做大。
在企业经营战略转移调整前,往往都经过精心的税收筹划,对税收规模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外,大企业总公司与分公司之间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避税的问题、总部企业为寻求更多的税收优惠而不断迁徙的现象越来越多,都需要加强税收监管。
目前,税务机关仍沿袭以事后查错防弊为手段的税源控管方式,靠企业报送的有限财务资料分析评估和就账查账的传统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税源变化。
加之目前税务机关无法及时取得企业财务统计数据的原始信息,对企业经营变化的反应能力弱、管理效率低。
为了迅速适应企业经营变化的新形势,实现重点税源的有效控管,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同步监控企业经营变化的信息,对企业生产经营实行全面的、动态的、有针对性的税收适时监控。
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只发电子文件)。
局领导(发纸质文件和电子文件),局内各单位(只发电子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