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提要: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观察画面:在画面中的同学是用猜的方法,有的猜:有3只兔,5只鸡;也有的猜:鸡和兔各有4只,引导学生发现用猜的方法比较乱,并不科学

《鸡兔同笼》的说课稿(5)

一、引入。

1、出示情景。

上课一开始我向学生介绍:在1500年前《孙子算经》中记载的一道古题。并说明:这就是我国数学史上着名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问题。“鸡兔同笼”流传至今也有很多类似的题目。接着向学生出示例题(板书出示例题:笼子里有若干只鸡和兔。从上面数有8个头。从下面数,有26只脚。鸡和兔各有几只?)

2、引出问题。

理解题意后,让学生观察画面:在画面中的同学是用猜的方法,有的猜:有3只兔,5只鸡;也有的猜:鸡和兔各有4只,引导学生发现用猜的方法比较乱,并不科学。从而进入到本节课的第二部分也是重点部分的教学:展开对鸡兔同笼问题解决方法的研究——

二、展开。

1、列表法。

⑴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出示表格。并确定猜想的范围:鸡的只数最多是8只,有0只兔。鸡的只数最少是0只,8只都是兔。这里也为后面的两种假设法埋下了伏笔。

⑵尝试。接下去应该怎样做呢?发下表格学生同桌合作完成。

学生汇报可能出现以下几种合作情况:①一人填写上两行,另一人按规律写第三行。②从左往右做,一人计算,另一人填表。③一人从左边做起,另一人从右边做起。通过表格都得出一个答案:3只鸡,5只兔。

在学生汇报时,老师提问:怎样计算脚的只数?①按规律填写的学生会说出:因为每一列都是依次地少1只鸡多1只兔,所以就依次多了两只脚。还有的学生会说出:用鸡的脚数+兔的脚数=脚的总数。这两种计算方法为后面理解假设法和利用等量关系列方程作铺垫。

⑶小结:这种依次尝试所有可能的方法叫一一列举法。也叫列表法。

学习列表法后,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有些题目数据比较大,用列表法比较麻烦,不合适。有必要研究更便捷的解决方法。接下去——

在基础比较好的班级,我会尝试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

决方法,利用以点带面的策略,使学生在交流中感受不同方法的思维特点。在巡堂时进行指导。而在一般情况下我则采用以下的步骤进行:

2、假设。⑴引导:观察表格,小组讨论:

假设都是鸡时,脚的只数与实际的脚数比较,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根据学生汇报进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假设都是鸡时,比实际少了10只脚,是因为把一些兔也看成是鸡了,把一只兔看成一只鸡少算2只脚,那么把几只兔看成鸡时会少10只脚呢?怎样计算?鸡又是多少只呢?

⑵尝试。让学生尝试解答。并在小组内交流解题思路。根据学生汇报算出有5只兔,那么就有3只鸡。(结合演示)。

假设都是兔呢?由于有了第一种假设方法的经验,第二种假设方法我就放手给学生尝试。并在巡堂指导时提出:除了用算术方法以外,还有别的方法吗?目的在于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法解决。

学生汇报:假设都是兔时,有32只脚,比实际多出了6只脚,是因为把一些鸡看成是兔了,把一只鸡看成一只兔多算2只脚,那么把几只鸡看成兔时会多算6只脚呢?推算得出有3只鸡。那么就有5只兔。

⑶小结:第一种方法假设都是鸡,第二种方法假设都是兔,因此这样的方法叫假设法

3、方程。利用学生板书的方程法,如在基础差的班级没有学生列出正确的方程,就直接翻开书本114页。引导学生思考:鸡的只数为什么用8-x来表示?这个方程依据什么等量关系?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出示:鸡的只数+兔的只数=总数兔的脚数+鸡的脚数=脚的总数)。同样地,设鸡的只数为x,也可以根据这样的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

小结: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可以用方程法解决。

三、提升。

1、形成结论。引导学生回顾研究鸡兔同笼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首先是猜,发现比较乱,不科学,需要有序地思考,引出了列表法。但又发现对于数据较大的题目并不适用,有必要寻求更具有逻辑性和一般性的解法。根据推理得出假设法,还利用题目中的等量关系用方程法解决。从而得出结论:很多时候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懂得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选择合适的方法很重要!

2、巩固练习。回应引入时的古题。用哪种方法合适?为什么?解题汇报。

小学鸡兔同笼ppt课件

小学鸡兔同笼ppt课件 《鸡兔同笼》教学设计 汉中市西乡县东关小学乔艳丽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80、81页内容 [教材简析] 本课是本课时向学生提供了现实、有趣、富有挑战的学习素材,借助我国古代 趣题“鸡兔同笼”问题,使学生展开讨论,应用假设的数学思想,从多角度思考,运用多种方法解题,学生可以应用逐一列表法、跳跃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等来解决问题。学生在具体的解决问题过程中,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逐步探索不同的方法,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合作交流学习的过程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教材注重渗透思想方法,关注学习过程,为学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本节课借助我国古代趣题“鸡兔同笼”这个题材,主要不是为了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本身,而是要借助“鸡兔同笼”这个载体,

让学生经历列表、尝试和不断调整的过程,从中体会出解决问题的一般策略——列表法。 [学情分析] 1、认知分析:学生在本册教材第三节“数学与交通”的解决问题部分中,已经 学会了用列表法来解决怎样租车省钱的问题,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必备的基础。 2、能力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累了 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设计理念]遵照《课程标准》的精神,在课程设置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学习过程 中尽可能多的为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空间,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主动投入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去,经历数学学习的全过程。“鸡兔同笼”是我国古代数学的经典趣题,教材借助这个问题

向学生提供了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旨在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应用假设法进行探究学习,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目标] 1、学会用不同方法解答“鸡兔同笼”问题,比较各种列举法的特点,并让学 生体会怎样列举更简便。 - 1 - 2、运用假设法通过合作交流探索多种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学会用这种方法 解决生活中类似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初步认识“鸡兔同笼”的数学趣题,了解与此有关的数学史,学习我 国传统的数学文化。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