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4月浙江自考高速公路试卷及答案解析

4月浙江自考高速公路试卷及答案解析

4月浙江自考高速公路试卷及答案解析
4月浙江自考高速公路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高速公路试题

课程代码:0608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5分)

1.第二级高速公路的设计车速为 km/h.

2.高速公路的路线勘测工作可分为初测与 两种。

3.用一个回旋线连接两个同向圆曲线的组合型式称为 。

4.立交形式按相交路线跨越方式划分为上跨式、下穿式和 式三种。

5.驾驶员视野距离随车速增大而 。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27分)

1.关于降低事故率所减少的经济损失,正确的说法是( )。

A.属于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

B.属于高速公路的直接经济效益

C.属于高速公路的间接经济效益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不属于设计车型的是( )。

A.半挂车

B.小客车

C.载重车

D.摩托

3.内在利润率是当方案的净现值为( )时的折现率。

A.0

B.-1

C.1

D.2

4.在直线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间插入的回旋线参数和长度分别为A 和L ,若

9R ≤L ≤R ,则( )。 A. 9R ≤A ≤R B.R ≤A ≤9R C. 3R ≤A ≤R D.R ≤A ≤3R

5.某变坡点处相邻纵坡代数差的绝对值为4%,竖曲线长度为120m ,则竖曲线半径为( )。

A.4800m

B.3000m

C.4200m

D.1600m

6.设中央分隔带宽度为3m ,左路缘带宽度为0.75m ,则中间带宽度为( )。

A.3.75m

B.6.75m

C.2.25m

D.4.5m

7.随着车速的提高,关于驾驶员的视角范围,正确的说法是( )。

A.视角范围不变

B.视角范围逐渐变小

C.视角范围逐渐变大

D.视角范围忽大忽小

8.喇叭型立交是一种( )立交。

A.完全立交型

B.交织型

C.平交型

D.定向型

9.采用技术经济比较法进行立交方案比选时,属于使用指标的是( )。

A.路基土石方体积

B.立交范围内的建筑造价

C.汽车在相交邻近道路上两固定点间以设计车速计算的左转交通运行时间

D.立交一年的养护费用

10.关于平纵组合设计,不正确的是( )。

A.应保持线形在视觉上的连续性

B.“平”包“竖”是最差的组合

C.注意保持平纵线形几何指标大小均衡

D.注意与公路周围环境的配合

11.关于缆式防护栅,不正确的是()。

A.有利于视线诱导

B.缓冲能力大

C.对行车有压迫感

D.可以重复使用

12.高速公路促进了沿线经济发展,对于地区经济的开发起着巨大作用,这属于高速公路的()。

A.社会效益

B.环境效益

C.直接经济效益

D.间接经济效益

13.一般四车道高速公路的基本通行能力约为每一车道()辆/小时。

A.750~1000

B.3000~4000

C.1500~2000

D.4500~5500

14.当净现值为正值时,说明()。

A.方案的效益大于成本

B.方案的效益小于成本

C.方案的效益等于成本

D.方案的效益等于成本的2倍

15.关于爬坡车道,正确的是()。

A.爬坡车道的车速通常都比正线高

B.爬坡车道的车速通常都比正线低

C.爬坡车道的车速通常都与正线相等

D.以上都不正确

16.避免在凸型竖曲线顶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是因为()。

A.纵横向排水不良

B.易使驾驶员对纵坡的判断失误

C.易使驾驶员产生反向转弯的错觉

D.失去诱导视线的作用

17.属于交织型立交的是()。

A.定向型立交

B.叶式立交

C.环形立交

D.全苜蓿叶式立交

18.具有半直接连接型匝道的是()。

A.喇叭型立交

B.菱形立交

C.全苜蓿叶式立交

D.叶式立交

三、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关于紧急停车带,正确的说法有()。

A.停车带长度至少20m以上,其长度为停放小汽车3辆或半挂车1辆的长度

B.隧道无论其长短都不设紧急停车带

C.停车带处硬路肩宽度应至少为3m

D.停车带两端不设渐变段

E.停车带两端渐变段长度为5m,在桥梁上时可缩减至1m

2.关于直接连接型匝道,正确的有()。

A.是车辆直接由主线外侧驶入或驶出的右转匝道

B.是车辆直接由主线内侧驶入或驶出的左转匝道

C.是定向型立交匝道的布置形式

D.全苜蓿叶式立交中具有直接连接型匝道

E.喇叭型立交中具有直接连接型匝道

3.关于平纵线形组合,正确的有()。

A.避免在凹型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是因为纵横向排水不良

B.避免在凹型竖曲线底部插入小半径平曲线,是因为失去诱导视线的作用

C.避免在凹型竖曲线底部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是因为纵横向排水不良

D.避免在凹型竖曲线底部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是因为失去诱导视线的作用

E.避免在凸型竖曲线底部设置反向曲线的变曲点,是因为失去诱导视线的作用

4.关于纵坡和坡长,正确的有( )。

A.为解决道路排水,最好在纵面上设以最小纵坡,一般规定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03%

B.为解决道路排水,最好在纵面上设以最小纵坡,一般规定最小纵坡不宜小于0.1%

C.道路纵坡按坡长是否应限制分为不受限纵坡和受限纵坡两类

D.坡长限制就是控制汽车爬坡当车速下降到不低于限定最低时速所能行驶的距离

E.陡坡的下端可插入小半径的平曲线

5.设S 型的大、小回旋线参数分别为A 1和A 2,大、小圆曲线半径分别R 1和R 2,则正确的有( )。

A.以12R R =1~3

1为宜 B.

21A A ≤2.5 C. 2

1A A ≤3.5 D.S 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 1+A 2)/40

E.S 型的两个反向回旋线以迳相衔接为宜,但由于地形等条件限制必须插入短直线时,其长度不大于(A 1+A 2)

6.关于交通量与通行能力,正确的有( )。

A.可能通行能力是指在理想的交通条件下一条车道每小时能通过的车辆(小客车)数

B.我国以交通量的饱和程度来衡量公路的规划水准,分为三级

C.基本通行能力是可能通行能力考虑客观条件影响,诸如车道宽度、侧向净宽、大型车混入率等因素修正后的实际通行能力

D.设计小时交通量是以规划远景年份的第50个高峰小时两个方向的交通量为标准

E.通行能力随车流增大而增大,达到一定值后则随车速增大而减少

四、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2分)

1.关于高速公路,正确的有( )。

A.实行分隔行驶

B.设置完善的交通安全与服务设施

C.混合交通车流内部干扰大

D.严格控制出入

E.采用较高的线形标准

2.关于可行性研究,正确的有( )。

A.可行性研究就是对某项工程有没有实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论证

B.可行性研究只从技术方面对某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以及必要的勘探测量等工作

C.可行性研究属于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基本建设程序中规定的重要组成部分

D.可行性研究根据工作深度和要求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E.工程可行性研究是可行性研究的最初阶段

3.关于凸形竖曲线,正确的有()。

A.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不考虑缓和冲击

B.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考虑行车视距

C.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考虑行车视距和缓和冲击

D.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不考虑夜间行车前灯照明距离

E.确定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时障碍物高度即物高为1.2m

4.关于平纵线形组合设计,正确的有()。

A.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只须满足行驶力学上的要求,反映在行车安全和顺适条件上

B.平纵线形组合设计只须满足视觉和心理上的要求,反映在驾驶员的舒适和愉快感上

C.汽车在公路上行驶,驾驶员是通过视觉和运动感觉来感知立体线形的

D.可利用道路透视图来进行平纵线形组合分析研究

E.线形设计要根据道路的等级处理好视觉心理要求、舒适、美观与经济等方面的矛盾

5.关于立交主线线形,正确的有()。

A.力求路线正交,并在直线段相交

B.力求用较缓的纵坡

C.注意主线排水问题

D.应保证有较高的行车视距条件,使司机能在足够远距离内判断立交位置,便于车辆安全通过

E.保证相交路线有足够的跨越高度

6.关于匝道设计,正确的有()。

A.匝道设计车速较低,一般约为主线设计车速的5~7%

B.匝道设计通行能力取决于匝道本身的通行能力及匝道与主线连接部分的通行能力

C.匝道平面线形要与汽车行驶速度的变化相适应

D.匝道按车辆进出主线位置分为直接连接型匝道、半直接连接型匝道和环形匝道(又称小环道)三种

E.常见的匝道横断面布置形式有单向单车道、单向双车道、双向双车道等几种

五、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9分)

1.直接连接型匝道

2.路肩

3.行车视距

六、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立交选型的一般要求是什么?

2.为什么要限制最大和最小合成坡度?

3.什么是平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和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七、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R要满足夜间行车前灯照明距离的要求,如图1所示,夜间汽车行驶在竖曲线EF上的D点处,前灯A以一定的光束扩散角δ照射到竖曲线上的最远距离为S,前灯高度h=0.75m,扩散角δ=1°.设S不大于竖曲线EF的长度L,D点处切线DC水平,AG水平。当S为要求的行车视距210m时,试计算竖曲线最小半径R。

2.如图2所示,在交点JD处设计同向复曲线。测得交点JD处桩号为K2+345.678,路线偏角α=45°,两圆曲线半径为R1=900m和R2=600m,两圆曲线长度分别为L1和L2,AB 为复曲线的公切线,GQ为公切点。设L1=1.5L2,试计算L1和L2,再计算ZY(直圆点)、GQ和YZ(圆直点)的桩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