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成就卓越城市
- 格式:docx
- 大小:16.94 KB
- 文档页数:5
如何成就卓越城市?
卓越城市在三个领域力图实现平衡:“巧增长”、花小钱办大事、赢得改革支持。
今天,一半地球公民(即36亿人)生活在城市之中。2030年,世界城市人口将飙升至50亿,即六成为城市居民。如何实现城市的发展?如何应对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城市既是全球经济增
长及生产力的主要源泉,也是资源消耗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毫无疑问,城市发展方式关乎所有地球公民的福祉。
对城市治理者来说,挑战十分艰巨。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必须应对前所未有的城市化规模,发达国家的城市则增长乏力,需要解决基础设施老化和预算紧张的问题。然而,无论发展状况如何,所有城市都在致力于提高和维持城市竞争力,进而改善民生。
麦肯锡公司于去年推出了“城市特别计划(Cities SpecialInitiative)”。该计划旨在帮助公共、社会及私营部门就城市发展战略作出明智决策,并培养其战略实施技能。《如何成就卓越城市?》即麦肯锡“城市特别计划”的最新智慧结晶。
考核城市绩效时,必须全面反映所有维度——经济实力、社会民生以及环境。然而到目前为止,众多对卓越城市的研究,依据的是其在经济实力、社会民生及环境的表现,并由
此给出相应的评级。这些研究固然有助于了解卓越城市的“组成要素”,却无法获知城市治理者“做了什么”才成就卓越城市。此外,对于原本起点较低的城市,绝对化的绩效衡量方
式可能会掩盖其提升城市绩效的真正努力。因此,要衡量城市绩效,除了当下的成果,还应考虑城市的发展轨迹。这一点十分重要。
无论起点高低,城市都可以做出改变。短短几十年,新加坡从一个殖民港口变成世界级城市。纽约则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经济衰退中成功实现大逆转。我们的研究表明,与其说建设卓越城市有统一法则可遵循,不如说城市领导人应在“三个领域”力图实现平衡:“巧增长”、花小钱办大事、赢得改革支持。
实现“巧增长”
经济增长并不总能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其实反而常常会对环境造成伤害。事实上,许多城市不得不采取昂贵的补救措施解决增长带来的问题。因此,最好不要假设所有增长都是好的,而要去了解怎样才是“巧增长”。
“巧增长”立足于一套战略性方法,首先辨别最有利的增长机遇,然后积极进行培育,同时规划城市及周边环境,确保顺利应对增长产生的需求压力,还要综合对环境的考虑,确保全体市民共享城市繁荣。
哥本哈根:为环境而建
城市领导人如何将环境因素纳入发展决策之中,对实现“巧增长”至关重要。实现环境友好型增长的最佳方法是明确环境退化成本,进而把环保目标纳入到规划流程中。例如,哥本哈根市多年来花费巨资建设绿色基础设施,按照“西门子欧洲绿色城市指数”,该市荣登欧洲最具可持续性城市榜首。
能源。各区域均有集中供暖系统,利用发电余热为楼宇供暖。
交通。该市拥有全球领先的非机动车交通网络,包括四通八达的地铁系统、公交以及郊区铁路系统。因此,哥市人都住在距公共交通圈四分之一英里(400米)的距离内。哥本哈根还以“自行车天堂”闻名于世。全市有241英里(388公里)的自行车专用道,市民骑单车上下班的里程达到全市交通总里程的一半。该市正在尝试“绿波”系统,确保骑行者在上下班途中不会遇到红灯,一路通畅。另外,为推广电动汽车,该市还计划装配充电设施。
水。2001年,哥本哈根市启动了供水管网升级换代的“百年大计”,每年更换管网的1%,即5.6英里(9公里),一百年完成全网升级。目前该市水渗漏比例为5%,而欧洲大部分城市平均达到
20%-25%。该市还对城市排水道系统实施了现代化改造。一方面,建设多
处蓄水池,暴雨时,雨水可以暂时储存在蓄水系统中,雨停后,再将污水排入下水道系统。另一方面,建立了净水系统,尽量降低营养盐和重金属含量。
垃圾。除了通过立法、出台激励措施和开展宣传等鼓励市民垃圾分类,该市还建了垃圾处理试点厂,将生活垃圾按有机物和无机物分类,转化的沼气和生物乙醇,作为地区供暖系统的电和热。
社区。哥本哈根市正在试点碳中和社区,包括建设节能型住宅及商业楼宇,可持续能源网络(包括可再生能源设施的安装)以及低排放交通系统。
花小钱办大事
没有不顶着财政压力的城市。因此,政府首先要确保财政收入不打折扣地入袋。税务部门保持高效运转,在各项职能中不断探索最佳做法,有助于实现以上目标。激励措施也会发挥作用。2007年,圣保罗市出台政策,消费者购物后提交电子账单可享受30%的增值税退税。这种做法减少了商家低报、漏报销售额的现象。自此以后,该市增值税收入每年增长7%。增加财政收入的方法还包括赞助活动,如企业购买冠名权,私人租用公共资产等等。巴克莱银行冠名赞助了伦敦市公共自行车项目,8年间伦敦坐收5000万英镑(约合7440万美元)的赞助费;阿联酋航空冠名赞助的横跨泰晤士河缆车,10年间向伦敦市政府贡献了3700万英镑(约合5510万美元)。
赢得改革支持
不管愿景多有远见,真正的价值在于切实改善人民的生活。实现“巧增长”及花小钱办大事都能做出成绩。决策者必须保持强大的韧性。不言放弃,也不单打独斗。要赢得市民的持续支持,市政当局需要迅速交付变革结果,因此,要建设一支高效的公务员队伍,营造问责制工作环境,抓住每一次机会与利益相关方达成共识。
纽约前市长Michael Bloomberg 把“市长就是CEO”演绎得更为具体。他把纽约市视为一个企业,市民则是其客户,自然有权要求高品质服务。例如,24小时开通的3-1-1呼叫热线可让市民方便、快捷地查找所需信息。之所以会设立这条热线是因为刚刚上任时,
他看到路边倾倒的垃圾桶,询问哪个部门负责清理,结果得到三个不同的答案,于是决定开通呼叫热线服务。
个人的承诺和决心,增强了愿景的可信度。没有人会怀疑伦敦市长Boris Johnson的承诺,即把该市打造成世界一流城市。随着伦敦奥运会基础设施逐渐成形,Johnson亲自参与公交系统的大型扩建和更新工作(甚至在运动会即将开始前,他亲自录制伦敦地铁宣传信息,鼓励通勤者在运动会期间及早规划交通路线),同时他还以身作则,骑自行车上班,倡导环保可持续的交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