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犯罪的预防建议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性犯罪的预防建议

随着思想的进一步开放以及对经济利益的追求,女性正逐步由锅前灶后走向社会舞台的中央,成为政治、经济的建设者、领导者和分配者。这是令人高兴的一方面,而令人担忧的是女性犯罪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国家与社会,尤其是司法机关不得不重视的现实。研究分析当前女性犯罪的发展态势与成因,从而积极的预防女性犯罪,护好这枝花,是检察机关的应当责任。

一、当前女性犯罪的现状

1、犯罪数量递增。资料显示,近年来,女性犯罪案件数量逐年递增,虽然女性犯罪的比率仍低于男性,但增长的数量也是惊人。

2、犯罪类型多元化。女性参与犯罪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盗窃、抢劫等侵财类犯罪扩展至涉淫、涉毒犯罪,以及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等暴力犯罪也时有发生。具有明显的财利性和情色性,犯罪类型相比于男性犯罪更具有相对的简单性和稳定性。

3、犯罪手段多样化。从目前来看,女性犯罪以色情作为犯罪手段的较多,较少直接采用暴力为攻击手段。近年来,女性卖淫活动从沿海向内地、城市向农村扩展,卖淫女性急剧增加。卖淫活动还直接诱发了盗窃、诈骗、伤害、凶杀等犯罪,不少女性罪犯由过去单一型犯罪发展到兼犯多种罪的复合型犯罪。

4、犯罪人群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女性犯罪大多文化程度不高,以小学和初中文化程度为多,这部分人群也多实施卖淫、盗窃、诈

骗、贩卖毒品等犯罪;此外,也有部分高学历者,这部分人群大多集中在贪污、受贿、挪用公款、非法经营等手段智能性要求较高的犯罪。

5、犯罪人群低龄化。女性犯罪人群年龄大多集中在中青年,30岁以内的女性大多涉及情、色类犯罪。但另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未成年少女犯罪数量正在悄然增加,并以侵财类案件居多。

6、犯罪心理情绪化。女性有两个特殊的生理期,一是青春期,一是更年期,在这两个时期的女性易烦躁、易犹豫、易产生攻击性的行为。专家表明,当女性处于特有的生理周期时,会出现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大脑皮层控制失调,心烦易怒,情绪失控,容易诱发犯罪。

7、由被侵害对象向加害方的角色转变。如被拐卖妇女转而去拐卖别的妇女而构成的犯罪,还有原来是被强迫卖淫的被害人,后来却成了强迫、组织他人卖淫的犯罪嫌疑人等。

二、女性犯罪的成因分析

1、性别因素。从生理方面看,女性更为感性。在社会实际生活中,男女两性在性格、能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确实存在很大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情绪稳定性较差,意志较薄弱,自控能力不强。在感情方面,女性更容易冲动,因此常会在一时情绪左右下酿成犯罪。

2、自身原因。一是文化素质普遍低,法制意识淡薄,认知能力

差,自制力弱。缺乏教育,没有文化,或者文化水平普遍低下,势必影响她们的观察力、判断力,使她们在认识事物时受到限制,缺乏科学的分析能力,在处理问题时,由于缺乏知识,不懂法律,往往感情用事而酿成犯罪。二是爱慕虚荣,贪图安逸。贪图享乐、追求金钱、物质利益是当前女性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女性爱出风头,贪图享乐、追求金钱、物质利益,爱显示自己,因而须有相应的条件满足其自身要求。为满足自身的畸形需要,一些女性可以不顾一切去追求金钱、物质,甚至不惜采取犯罪的手段,从而走上犯罪的道路。

3、情感因素。情感因素。在女性的某些犯罪中,有太多的女性就曾经因为丈夫对自己不忠实在外包养情妇而走上了故意伤害或

者故意杀人的犯罪之路。此外,情妇、二奶等因自己的情感得到不满足实施了犯罪。

4、社会原因。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经济水平得以大大提高,催化传统价值观发生偏差,在一些地方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攀比的现象盛行。正是在这种传统价值观受到严峻挑战发生偏差的今天,女性也开始频频涉足过去鲜有耳闻的犯罪领域,如以开美容院为名从事组织、强迫、容留、介绍卖淫的勾当;在吸毒成瘾后边贩边吸,以贩养吸。二是社会压力与社会角色的转变。目前,虽然女性地位已经得到提升,但在就业、待遇等诸多方面仍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

女性的性别歧视,导致女性面临的就业压力较大,很多女性在这种转型期内很难适应,往往会出现一些过激行为,一时难以控制情绪,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或者报以侥幸心理,铤而走险,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5、教育的缺失。一是家庭教育缺失。现实中,有的家庭法律意识淡薄,家长因管教失当或外出务工而疏于管教,使女性在家庭中无法得到良性社会知识的言传身教。尤其是未成年少女往往因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而过早的进入社会,沾染了社会的不良风气而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学校教育缺失。现阶段的应试教育模式导致学校重视法制教育不够,使少数女性学生缺乏防范意识,交友不慎,陷入泥潭。

三、女性犯罪的预防对策

1、加强教育,提高女性自身素质。一是加强道德法治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要有效地预防和减少女性犯罪上升的势头,必须要强化对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的教育,全面地、普遍地提高女性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加强道德教育对于预防女性犯罪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使广大妇女懂得人生的目的和意义,懂得做人的起码准则,在美丑、苦乐、荣辱、义利、公私、生死等一系列观念上分清是非,自觉遵从社会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摈弃拜金主义、贪图享乐的极端利己思想,把对金钱、物质利益的追求转换为对创造美好生活的追求。二是加强法治教育。要扎扎实实地做好普

法工作,强化女性法制观念与自律意识,提高女性的自身免疫力。要充分发挥基层调解组织、司法联络员的调解、宣传作用,建立、健全社会防范机制,防范女性犯罪于未然。要使女性树立起自尊、自强、自爱、自立的观念,学会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解决问题,妥善地处理婚姻、家庭矛盾,努力做到知法、守法、用法。三是要培养和提高女性的自尊、自爱、自立、自强的道德品质,提高其社会的承受力。鼓励她们不仅要珍爱国家、民族的优良传统,也要珍爱家庭,珍爱儿女,更要珍爱自己的独立、荣誉和身体,并随时能够采取自我救济、法律救济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应当享有的权利。四是加强正确的人生观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感情观。首先,学校要在教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上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教师与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思想政治工作水平,确保学生健康成长;其次,对学校中存在的不良文化和习气,采取社会、家庭、学校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方式,实施预防式的整治,防患未然。

2、重视心理教育,培养女性健康的心理素质。要针对女性心理,充分发挥各级妇女组织的辅导、保护作用,建立妇女维权网络,以积极主动的行动,将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扑灭在萌发中,平息对女性心理、生理的伤害,将犯罪的动因扼杀在萌芽之中。

3、完善社会保障机制。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等法律实施的监督力度,有效杜绝因重男轻女、家庭困难等因素造成女童失学。建立社会保障机制,为女性就业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