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院奖学金发放标准

学院奖学金发放标准

学院奖学金发放标准
学院奖学金发放标准

学院奖学金发放标准

1、一等综合奖学金按班级学生人数的3%评定,二等综合奖学金按

班级学生人数的10%评定,三等综合奖学金按班级人数的20%评定,实际运算时均采取四舍五入。

2、凡学院规定学习课程挂科者不参与此次评定,且体育成绩须达

到国家体育健康标准“合格”以上。

3、其中评定者操行必须在“良”以上。

4、请各班委在完成后在班级内公布(或是通知同学们到系部信息

公布栏查看)

11广告301:

一等:1人二等:4人三等:7人

11广告302:

一等:1人二等:3人三等:7人

11艺术301:

一等:1人二等:5人三等:10人

11艺术302:

一等:1人二等:5人三等:9人

11艺术303:

一等:1人二等:2人三等:4人

12广告301:

一等:1人二等:3人三等:7人

12装饰301:

一等:1人二等:4人三等:7人

12装饰302:

一等:1人二等:4人三等:8人

12艺术301:

一等:1人二等:3人三等:6人

如有对以上规定有不明白或是有异议的地方请联系张雪,另外请大家在9月12日以前交给张雪。谢谢各位了!

关于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设置审批

关于进一步规范技工院校设置审批

附件1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工学校设置,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工学校。 第三条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第五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技工学校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第七条技工学校设立3年内培养规模应达到1600

人。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8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800人次以上。学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常设专业不少于3个。 第八条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九条技工学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 第十条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和运动场所;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第十一条技工学校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应不低于1:20。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0%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 第十二条技工学校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应不低于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学生对外交流管理办法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 学生对外交流管理办法 外经贸国商院外字〔2016〕2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学校的国际化工程总体目标,实现国际商学院学生对外交流项目的可持续发展和规范化管理,保证学生顺利完成海外学习和实习任务,根据学校与学院相关规定,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所称“学生”是指在国际商学院正式注册报到并在学校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包括中国籍学生和具有对外经贸大学正式学籍的留学生)。 第三条本管理办法所称“对外交流”是指我院学生赴国外与港澳台参加短期交流项目、学位项目、暑期项目、访学项目、实习项目等对外交流活动。 第四条对外交流的开展必须以促进学生国际视野的开拓,增强学生对国际事务的了解,参与国际商务活动,增加海外实习经历为中心,并有利于促进对外合作与友谊,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维护学校及学院声誉。我院学生赴外交流期间不得从事危害国家主权与民族尊严、损害学校与学院声誉等相关行为。 第二章对外交流项目 第五条学院针对学生的对外交流项目包括校际和学院范围的短期交流项目、学位项目、暑期项目、访学项目、实习项目和其他项目。 第六条短期交流项目、学位项目、暑期项目、访学项目、实习项目等的申请与管理将遵守学校和学院相关管理规定,所有对外交流项目的学生申请和选拔由学院和学校相关部门本着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在尊重学生意愿的基础上统筹安排,严格把关,保证派出能体现我院国际化特点的高素质、高水平学生。 第七条学院依据学校的国际化行动方案,进行创新性的探索,制定学生对外交流总体规划,进一步落实学生海外学习实习方面的国际化工作。 第八条在做好学生对外交流派出工作的同时,认真落实接收国外友好院校

体育类课程标准模板

体育健康教学大纲( 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 B100101 课程类别: 必修 实践课适用专业: 本科班专业授课单位: 体艺部 总学时: 96学时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 4学分审定负责人: 张建军 1、总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 1.1课程性质与任务 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经过合理的体育教学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 达到增强体质、增强健康和提高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 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 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体育课程的任务是: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在课程教学中, 经过学生的身体练习, 来传授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方法, 增进健康、增强体质、发展素质、提升综合职业能力, 养成终身从事体育锻炼的意识、能力与习惯, 为完善学生人格发展、提升应职应岗能力和今后生活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1.2课程设计的理念和思路 为实现体育课程目标, 课程强调关注学生的心理, 尊重学生的个

体差异, 采用多种途径体验参与, 充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 拓展学习渠道, 增强学生体质, 使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树立”注重健康、培养能力、提高素质、服务专业”的课程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是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内外体育锻炼、校内外( 社会、野外) 活动、运动训练、心理健康教育等纳入体育课程, 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积极围绕学生专业培养目标, 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提升体能与素养, 为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服务。 2、课程目标 2.1体育健康运动技能养成目标: 经过体育健康课程, 使学生养成自觉参与锻炼的行为习惯, 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式方法, 全面发展身体素质, 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表现出良好的人格特征, 积极的竞争意识与团队合作态度. 2.1.1应知目标: 了解体育健康运动的基本知识; 运动特点; 锻炼价值; 树立正确的健康观。 了解体育健康运动竞赛规则与裁判、竞赛组织方法。 理解体育健康运动技术、战术; 实际运用的方法; 发展身体素质的手段。 了解与运动有关的损伤产生原因及保健知识。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印发技工院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 (人社部发[2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为贯彻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1号),按照《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有关要求,我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对原《高级技工学校标准》进行了修订。三类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现将《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高级技工学校标准》废止。 附件:1.《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2.《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3.《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附件1: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工学校设置,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工学校。 第三条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第五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技工学校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第七条技工学校设立3年内培养规模应达到1600人。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8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800人次以上。学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常设专业不少于3个。 第八条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九条技工学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 第十条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和运动场所;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第十一条技工学校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应不低于1:20。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0%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 第十二条技工学校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应不低于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 第十三条技工学校应具有与培养规模相适应的日常运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保障。办学经费(含生均经费等)标准不低于当地同类学校标准。 第十四条技工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应设置与技能人才培养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行政后勤服务、招生就业及培训工作等管理机构,并建立健全相应的规章制度。 第十五条技工学校须加强安全管理工作,实行安全责任制度,保证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实习安全。技工学校须制定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预案。

国际商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国际商学院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实施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细则适用于我院列入国家、省级、学校和院(系)等各级立项支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第二条组织实施各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一般流程是:项目申请→评审和立项→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并呈报主管部门。本细则主要说明流程各个环节的实施办法、对项目成员和指导教师的项目实施要求和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 第二章项目申请与立项 第三条切实贯彻学生兴趣驱动和自主选题的原则,鼓励面向生产(社会)实际选题、面向教师科研选题、面向课程教学选题。 第四条项目申请应提出明确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经费预算、时间安排、预期效果、项目团队。要求选题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同时要有对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分析。 第五条项目计划结题时间必须在项目负责人及大多数项目成员进入毕业设计之前,以保证项目成员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完成该训练项目。 第六条在学校层面由专家组对项目进行立项评审,着重考察项目的创新性和可行性,以及学生在项目中能力培养的全面性。

第七条评审通过的项目,其申报人须根据“项目申请表”以及评审中专家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对项目任务作最后的确认,在指定的时间内填写“项目任务书”。任务书是项目中期检查和结题验收的主要依据。 第三章中期检查 第八条对于一年及以上执行期限的项目,每半年进行一次中期检查。对于半年期的项目,在立项后的第三个月进行中期检查。 第九条中期检查由项目负责人所在院系课外研学活动指导小组负责组织和实施,接受校专家组监督。具体实施要求:院系组织三名副高及以上职称的教师组成项目中期检查专家组。 第十条在项目接受中期检查时,该项目的指导教师应到场一起参与。 第十一条中期检查须根据“项目任务书”所规定的工作进度对项目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审核,对项目组成员的训练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意见和建议,并给出恰当的评价。 第十二条对项目组提出的更改项目内容、更换项目成员、提前或推迟项目进度等要求,专家组应依照实事求是的原则进行审核,并给出同意与否的建议。对运行进度滞后的项目,应明确提出改进措施,并责令指导教师团队加强监督;对运行较差的项目,例如发现项目申报或实施过程中有弄虚作假或项目工作无明显进展,应提出降低项目经费额度、取消立项或停止项目实施等处理意见。 第十三条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成员应对研究实践活动做详细的记录。中

高职院校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12940550.html, 高职院校学生如何规划自己的未来 作者:王吉梅 来源:《祖国》2019年第13期 摘要:随着大学的扩招,大学生的就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高职院校学生要想在未来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入学伊始,就应当充分认识未来发展规划的重要意义,深刻了解自己,结合自我特质及优势,科学、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 ; 规划 ; 未来 科学合理的规划是指引大学生前进的方向和不竭动力,有了目标,才有学习的动力,才 会心无旁骛地主动、积极的去努力实现。任何人若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都必须尽早对自己的未来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未来发展规划能够帮助我们明确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选择未来职业更加得心应手。 (一)制定未来发展规划能够使学习有目标,行动有方向 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明确学习目标,避免学习的盲目性和被动性,对大学生起到内在的 激励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学生产生学习、实践的动力,激发自己不断为实现各阶段目标和终极目标而不懈奋斗。未来规划可以使个人更加了解自己的专长,发挥个人特长,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全面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有了目标,就有学习的动力,就能够主动地克服各种困难和挫折,始终朝着目标发展。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前进的方向,就会为目标的实现投入精力和时间,不断努力去获取成功。 (二)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大学生度过一个充实快乐的大学生活 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活,使大学生生活充实快乐、多姿多彩,使大学生干劲 十足,充满青春活力。对未来进行规划,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做到自主学习,独立生活。大学是我们心目中的象牙塔,在那里,我们可以在浩瀚无边的知识海洋里畅游;也可以在多姿多彩的组织、社团里历练自我;亦可以提前在就业岗位上展现自我。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爱好及实际情况来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合理分配大学中的时间,把自己应该做的事做好,利用课余时间再做自己想做的事,使自己的大学生活变得充实、美好。 (三)制定未来发展规划有助于大学生确立未来职业目标 未来规划就是个人对美好未来的追求,通过规划,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自我定位,从 而尽早合理地确定职业目标。在选择职业时还能够做到有的放矢,充分发挥自己所长,选择适合自己的行业发展,踏实工作,提高工作的满意度,获得更大的成就。要使自己能够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成功,必须学会给自己确定目标和努力方向,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这样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人社部发[2012]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为贯彻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组发[2011]11号),按照《关于大力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发展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57号)有关要求,我部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对原《高级技工学校标准》进行了修订。三类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技工学校、高级技工学校和技师学院的办学定位和基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现将《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和《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原《高级技工学校标准》废止。附件: 1.《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2.《高级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3.《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二〇一二年一月三十一日 附件3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师学院设置,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师学院。 第三条技师学院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师学院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师学院重点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并承担企业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提升培训与研修交流、考核鉴定与评价等任务。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师学院设置,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师学院。 第三条技师学院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师学院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师学院重点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并承担企业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提升培训与研修交流、考核鉴定与评价等任务。 第五条技师学院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举办技师学院,应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 申请设立技师学院原则上应具备高级技工学校资格,并经过办学水平评估,且举办过两期以上技师培训班。 第七条技师学院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院长、教学副院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院长应具有5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 第八条技师学院培养规模应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不低于3000人,年职业培训规模2000人次以上。设立技师学院3年内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在校生规模不低于60%,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年培训

规模不低于1000人次。 第九条技师学院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常设预备技师(技师)专业不少于2个。 第十条技师学院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约150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8万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2.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十一条技师学院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相适应,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并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4000万元。 第十二条技师学院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运动场地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要求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并建有校园网站。 第十三条技师学院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培养层次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不低于1:18。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5%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应不低于教师队伍总数的70%。理论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师达到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60%以上。 第十四条技师学院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达60%以上。 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其中,具备高级实

国际商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

国际商学院信息公开工作情况总结 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高校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工作的通知》的有关规定,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充分发挥国际商学院信息的服务作用,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各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信息公开工作小组,全面领导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学院办公室具体负责学院信息公开工作的日常工作。 一、概述 201X-201X学年度,我院按照学校的部署与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学院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积极推进学院信息公开工作,努力保障师生和社会依法获取学校信息,充分发挥学院信息的重要作用,推动《东北财经大学信息公开暂行办法》在学院全面、正确、有效地贯彻实施。 1.强化组织领导,认真贯彻落实《暂行办法》。学院高度重视信息公开工作,成立了统一的公开工作小组,统筹领导全院的党务公开、院务公开和信息公开工作。工作小组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要求各相关部门提高认识,精心组织,按照各自职责分工,认真抓好落实,拓展公开渠道,丰富公开载体,不断提高信息公开工作水平。各部门普遍进一步提高了对信息公开工作的认识,均能按照学校统一部署,按时认真落实责任分工,为学院进一步深入信息公开工作,提高信息服务质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2.健全规章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开工作。学院在研究《东北财经大学信息公开暂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信息公开定期考核机制、监督检查机制、保障机制等工作机制,规范信息公开工作运行。学院还开展了多个层次、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领会精神实质,熟悉具体规定,营造良好氛围,保障信息公

开工作顺利开展。本年度内,学院办公室对各项申请表的格式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申请审批环节,加强了各项行政工作的规范化和科学化。 3.细化公开范围,着力推动重要信息公开。学院紧紧抓住“管理权限、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纪律、办事结果”六个公开的关键环节,结合具体情况,将信息公开内容分为三大系列:一是重大决策公开,促进决策更具有民主性和科学性;二是教务公开,发挥教职工管理与监督作用;三是热点问题公开,诸如干部聘任、职称评聘、招生收费等。公开的重点,一是学院改革发展的重点;二是教职工关注的热点;三是廉政建设的重点,受到全院师生和社会各界好评。 4.加强载体建设,畅通公开渠道。学院继续完善网站的各项功能和内容,还积极推进英文网站建设,通过学院网站、友情链接等网络,学院公告栏等媒体,并综合利用会议、文件、统计信息年报等多种方式及时主动地公开学院信息。 5.扩大师生参与度,提高信息公开服务水平。学院除主动公开学院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国际合作项目、联招联考项目、教务信息、学生服务、招生信息、校友信息、留学基地信息外,还积极拓展渠道,吸引、鼓励广大师生参与到信息公开工作中,坚持服务意识到位,服务态度到位,服务质量到位的“三到位原则”,不断提升信息公开服务水平。一是将学院网站作为信息公开平台,增强实效性和互动性;二是鼓励普通教师、学生、社会媒体参与信息发布会的筹划、组织工作中,成为信息公开工作的参与者和宣传员;三是依托公共邮箱及时响应信息公开需求,既反映了学院对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又直接提高了公信力。

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评估标准

国家级重点技师学院评估标准 第一章办学方向 第一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二条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坚持校企合作基本办学制度,培养生产、服务和经营管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 第三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以培养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为主,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面向职业院校开展师资培训。 学院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承担企业技师和高级技师提升培训与研修、考核鉴定等任务,同时为高技能人才技艺传承、交流、推广和开展技术创新等活动提供服务。 第二章办学条件 第四条领导班子结构合理、分工明确,领导班子成员勤政廉洁,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科学民主、求真务实的作风,具有先进的办学理念、丰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经验。领导班子对学院长远发展有战略规划。 第五条培养规模达到8000人以上。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不低于4000人,年职业培训规模4000人次以上。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不低于60%,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年培

训量不低于1200人次。行业或大型企业集团举办的技师学院可以全部面向本行业(企业)开展职工学制教育和培训。 第六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3万平方米(约200亩),建筑面积不少于12万平方米,其中一体化教学与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3.5万平方米。各种建筑、场地和设施符合国家建设和安全标准,满足学院办学需要。 第七条科学规划专业建设,专业设置与本区域技能人才需求相适应,高级技工常设专业不少于8个,预备技师常设专业不少于4个。重视特色专业和示范专业建设。 第八条实习场所符合企业工作环境要求,布局合理,建有满足一体化教学要求的教学场所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技师研修工作区。 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与办学层次、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设备总值达7000万元以上。实习、实验设备设施具有先进性,具备承担企业技术研发、技术服务的功能。 第九条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体育锻炼需要的设施设备和运动场所,体育运动场地面积不少于1.5万平方米。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图书馆面积不少于2000平方米,藏书不少于8万册,其中专业图书达60%以上,报刊杂志不少于150种。 第十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学制教育师生比1∶18以上,兼职教师不超过教师总数的1/3。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其中来自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员占25%以上。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与健康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性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附件1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工学校设置,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工学校。 第三条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第五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技工学校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第七条技工学校设立3年内培养规模应达到1600人。

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8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800人次以上。学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常设专业不少于3个。 第八条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九条技工学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 第十条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和运动场所;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第十一条技工学校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应不低于1:20。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0%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 第十二条技工学校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应不低于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

国际商学院评价标准

EPAS CRITERIA EVALUATION FORM 2 programme sets Name of the Institution: Name of Programme set 1: Name of Programme set 2: Date of the evaluation: 1. Institutional Context SECTION 1.1 Institutional strategy and management 1.1.1 Mission and strategy in its national & international context 1.1.2 Availability of resources to implement the strategy 1.1.3 Present positioning relative to its programme competitors 1.1.4 Internal institutional governance & management 1.1.5 Institutional culture re internationalisation 1.1.6 Institutional culture re corporate focus 1.1.7 Institutional culture re ERS

1.2 Physical resources and facilities for the programme(s) 1.2.1 Learning environment, eg classrooms, study spaces, library 1.2.2 IT: e-learning platform, databases, computer access, etc. 1.3 Faculty for the programme(s) 1.3.1 Adequacy of faculty: qualifications, size and subject profile 1.3.2 Faculty intellectual contribution (eg research) to teaching 1.3.3 Teaching ethos towards academic depth & rigour 1.3.4 Internationalisation of the faculty 1.3.5 Faculty engagement with the corporate world 1.3.6 Faculty engagement with ERS 1.3.7 Faculty management, eg workload, performance, development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高等职业学院 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践行“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教育理念,提供学生更大的个性化发展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职业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和教育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有关规定以及学校学籍管理和招生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学院全日制高职学生。 第三条转专业工作必须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并接受全校师生监督。 第四条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按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学院报主管校长批准。 第五条学院根据教学资源条件,公布各专业可转入计划人数。 第二章组织领导 第六条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讨论制定学院年度工作方案、审核批准转专业学生

名单,负责组织实施转专业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院长、书记担任,副组长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副书记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专业主任室、学生工作办公室及教务科负责人等。 第七条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小组(以下简称“工作小组”),根据学院转专业工作方案,接受咨询、组织考核录取等工作。工作小组组长由教学副院长、学生副书记副院长担任,成员包括相关专业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和教务代表等。 第三章转专业类型 第八条转专业分一般和特殊两种类型: (一)一般类型是指学生基于对某个专业具有特长,提出申请,经学院考核符合条件,并经学院报主管校长批准的。 (二)特殊类型是指学生因某种特殊原因不适合在某专业学习,提出申请,经学院考核认定,并经学院报主管校长批准的。 第九条一般类型转专业,根据教务科统一安排,在学生的第一学年的春季学期进行。 第十条特殊类型转专业,是指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提出转专业申请: (一)学生入学后因健康原因(如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机构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可以在其他专业学习的; (二)学生确有学业困难,不转专业则无法继续学习者;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大学体育》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121000104 课程类型:公共课 课程性质:必修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 总学时:108 一、课程性质 大学体育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高职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公共课程,是高等职业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设计思路 (一)课程基本理念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2、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终身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十分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与健康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的情 感体验,促进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的成长。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的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意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体现,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

技师学院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师学院设置,促进学院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师学院。 第三条技师学院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师学院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师学院重点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高级技工、预备技师,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师资培训,并承担企业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提升培训与研修交流、考核鉴定与评价等任务。 第五条技师学院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举办技师学院,应符合当地产业发展规划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申请设立技师学院原则上应具备高级技工学校资格,并经过办学水平评估,且举办过两期以上技师培训班。 第七条技师学院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高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院长、教学副院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院长应具有5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 第八条技师学院培养规模应达到5000人以上。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不低于3000人,年职业培训规模2000人次以上。设立技师学院3年内高级技工、预备技师(技师)在校生规模不低于60%,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年培训规模不低于1000人次。

第九条技师学院专业设置应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和产业优化升级的需要,适应社会和企业对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的需求。常设预备技师(技师)专业不少于2个。 第十条技师学院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10万平方米(约150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8万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2.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十一条技师学院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专业设置相适应,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并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4000万元。 第十二条技师学院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运动场地面积不少于1万平方米;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育教学和信息化管理要求的软硬件设备设施,并建有校园网站。 第十三条技师学院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和培养层次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不低于1:18。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5%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应不低于教师队伍总数的70%。理论实习教学一体化教师达到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的60%以上。 第十四条技师学院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达60%以上。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其中,具备高级实习指导教师职务或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占50%以上。 第十五条技师学院学校应具有与培养层次、培养规模相适应的日常运行、基本建设、设备购置、师资培训等稳定可靠的办学经费保障。办学经费(含生均经费等)标准不低于当地同类院校标准。

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考核题库

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考核题库 商务英语 岗位核心技能: 模块一:商务英语谈判模块 试题编号:H1-29 项目名称:建立贸易关系 一、任务描述 (一)注意事项 Panda Fireworks Group Co., Ltd, established in 1989,is one of the largest fireworks producers in China, and was the tender winner of the extravagant fireworks for the 2008 Summer Olympics and Paralympics in Beijing.We manufacture, distribute and own all Panda Fireworks brands and also other popular brands in North America as seen below. In addition, we are a one-stop shop for everything related to

fireworks.This includes services ranging from procurement to working with customers to tailor their own products. Devoting to Fireworks Industry,Expecting brighter future Panda Fireworks Group Co., Ltd boasts several high-class and professional fireworks and firecrackers production factories as well as large-scale production bases in LiuyangCity of HunanProvince and WanzaiCity of JiangxiProvince. With more than hundred large and medium-sized fireworks production enterprises at home and abroad, close strategic partnerships have been established, as well as long-term purchasing relationships with more than 300 fireworks production enterprises. The fireworks & firecrackers we have produced and distributed cover a wide range with more than a variety of 300 products for both consuming and professional uses. In Exhibition Center) ----Inform the way to apply for the exhibition; (register in the official website) ----Indicate many new designs and products will be displayed; ----Show your willingness to set up an appointment during non exhibit hours A:You (the exporter) B: DavidMiller (the importer)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