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4种挥发酚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4种挥发酚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4种挥发酚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4种挥发酚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4种挥发酚

摘要建立了气相色谱测定大气中挥发酚的方法。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大气中的挥发酚,经溴化衍生后,用环己烷作萃取剂,利用气相色谱-ecd法测定了苯酚及3种甲基酚。测试结果显示:苯酚在

0.008~8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样品峰面积的rsd为14.4%(n=6),回收率为78%~90%;邻甲酚在0.010~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8),样品峰面积的rsd为17.8%(n=6),回收率为72%~89%;对甲酚在0.012~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样品峰面积的rsd为9.4%(n=6),回收率为60%~78%;间甲酚在

0.018~10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7),样品峰面积的rsd为9.4%(n =6),回收率为77%~93%。气相色谱法吸收完全、测定准确、操作简单、灵敏度高,建议推广使用。

关键词气相色谱;空气;挥发酚

中图分类号o652.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8-0270-03

酚类化合物是炼焦、造纸、化工等工业的主要污染物质[1,2],在环境介质中普遍存在。酚类化合物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潜在毒性,长期暴露于高酚大气中,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已被列入环境中优先监测的有机污染物。

酚类化合物的分析方法有分光光度法[3]、液相色谱法[2]和气相色谱法[4]等。分光光度法只能测定水中邻间位取代的挥发性酚类,测定的结果比实际水中的含量偏低。液相色谱法准确度高、重现性

挥发酚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挥发酚得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警告:乙醚为低沸点、易燃与具麻醉作用得有机溶剂,使用时周围应无明火,并在通 风柜内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与乙醚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尽快进行萃取操作;三氯甲烷为具麻醉作用与刺激性得有机溶剂,吸入蒸气有害,操作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处使用。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中挥发酚得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地下水与饮用水宜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003 mg/L,测定下限 为0、001 mg/L,测定上限为0、04 mg/L。 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宜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2、50 mg/L。 对于浓度高于标准测定上限得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定义挥发酚 volatile phenolic pounds 随水蒸汽蒸馏出并能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得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结 果以苯酚计。 方法1 萃取分光光度法 4 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与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得 挥发速度就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得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 林反应生成橙红色得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在4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干扰及消除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与苯胺类干扰酚得测定。 5、1 氧化剂(如游离氯)得消除 样品滴于淀粉-碘化钾试纸(6、23)上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可加入过量得硫酸 亚铁(6、2)去除。 5、2 硫化物得消除 当样品中有黑色沉淀时,可取一滴样品放在乙酸铅试纸(6、24)上,若试纸变黑色,说 明有硫化物存在。此时样品继续加磷酸酸化,置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直至生成得硫化氢完全逸出。 5、3 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得消除 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6、11)使呈酸性,分次加入50 mL、30 mL、 30 mL乙醚(6、5)以萃取酚,合并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 mL、3 mL、3 mL氢氧化钠溶液(6、12)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萃取液,移入烧杯中, 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醚,然后用水(6、1)将碱萃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得体积。同时应以水(6、1)作空白试验。 5、4 油类得消除 样品静置分离出浮油后,按照5、3操作步骤进行。 5、5 苯胺类得消除 苯胺类可与4-氨基安替比林发生显色反应而干扰酚得测定,一般在酸性(pH<0、5)条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VFA的测定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 计算: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 (2)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如果测定氨氮,则可用50ml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3)加入约40~50ml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蒸馏,至瓶中剩余液体10~20ml止。 (4)向馏出液中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氮淡粉红色不消失止,记录用量。 计算: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5种方法

5 VFA的滴定法分析 (1)原理 本法原理是将废水以磷酸酸化后,从中蒸发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可能对测定形成干扰,因此应当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蒸发出氨态氮,如果要同时测定氨态氮,以硼酸溶液吸收后滴定之。因此此法可用于氨态氮和VFA的联合测定。 (2)药品 ①10%NaOH溶液 ②NaOH标准溶液,0.1000mol/l ③10%磷酸溶液,取70ml密度1.7mg/cm3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L。 ④酚酞指示剂,1%的乙酸溶液。 (3)测定步骤 于蒸馏瓶中放入50—200ml待测废水,其VFA含量不超过30mmol。如水样体积不足100ml,可以蒸馏水稀释至100ml。放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加入10%NaOH溶液,使溶解呈碱性,并使NaOH略过量。 开始蒸馏,至蒸馏瓶中剩余的液体为50—60ml为止。 用蒸馏水将蒸馏瓶剩余液体稀释至原来的体积,用10ml10%的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放入10ml蒸馏水并使接受瓶与蒸馏瓶上的冷凝管连接,导入管应浸入接受瓶的液面以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为止。待蒸馏瓶冷却后,加入50ml蒸馏水再次蒸馏,至剩余10—20ml液体为止。 为了除去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等干扰物,可向馏出液中通入高纯氮气10—15min,然后加入10滴酚酞,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不消失为止。 (4)计算 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计算如下: VFA=V (NaOH)*C*1000/Vs (mmol/L) 式中:V(NaOH)-----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酚的测定 国标法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警告:乙醚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使用时周围应无明火,并在通 风柜内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和乙醚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尽快进行萃取操作;三氯甲烷为具麻醉作用和刺激性的有机溶剂,吸入蒸气有害,操作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处使用。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酚的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宜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003 mg/L,测定下限 为0.001 mg/L,测定上限为0.04 mg/L。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2.50 mg/L。 对于浓度高于标准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定义挥发酚 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s 随水蒸汽蒸馏出并能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结 果以苯酚计。 方法1 萃取分光光度法 4 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 挥发速度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 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在4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 干扰及消除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苯胺类干扰酚的测定。 5.1 氧化剂(如游离氯)的消除 样品滴于淀粉-碘化钾试纸(6.23)上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 亚铁(6.2)去除。 5.2 硫化物的消除 当样品中有黑色沉淀时,可取一滴样品放在乙酸铅试纸(6.24)上,若试纸变黑色,说 明有硫化物存在。此时样品继续加磷酸酸化,置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直至生成的硫化氢完全逸出。 5.3 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消除 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6.11)使呈酸性,分次加入50 mL、30 mL、30 mL乙醚(6.5)以萃取酚,合并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 mL、3 mL、3 mL氢氧化钠溶液(6.12)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萃取液,移入烧杯中,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醚,然后用水(6.1)将碱萃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的体积。同时应以水(6.1)作空白试验。 5.4 油类的消除 样品静置分离出浮油后,按照5.3操作步骤进行。 5.5 苯胺类的消除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步骤与方法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一、GC(Gas chromatograph)工作条件 仪器:GC-14B型气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 毛细柱:NUKOLTM Capillary Column ( Supelco );Column No.34292-07B 30m×0.32mm×0.25μm film thickness 气相色谱仪参数:色谱柱采用毛细吸管柱,柱温130℃,汽化温度180℃,采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检测温度180℃,载气为氮气,压力为60 KPa,氢气压力为50 KPa,氧气压力50 KPa,灵敏度(档)为101,衰减 3.0 二、样品制备 1.试剂制备 (1)配制25%w/v 的偏磷酸溶液,将25g偏磷酸溶在100mL双蒸水中 (2)巴豆酸的配制,在100ml的偏磷酸溶液中加入0.6464g的巴豆酸,定容到100mL。(可先用80 ml双蒸水,加热溶解偏磷酸,然后定容至100 ml) (3)标准样品,准确称取色谱标准级乙酸0.9100 g、丙酸0.3700 g、丁酸0.1765 g、异丁酸0.1765g、戊酸和异戊酸分别为0.1985g,分别溶于双蒸水中,再各自定容至100 mL。 2.样品制备 (1) 发酵液取(或过滤瘤胃液)VFA测定1ml样品到离心管中,再加入0.2 ml的偏磷酸巴豆酸混合溶液,-20℃冰箱保存过夜,解冻后12000rpm离心5min,取上清液保存,测定前再12000rpm离心5min(或少许通过0.22μm针式滤器,滤液直接进样用 1.0微升微量进样器瞬时注入色谱仪,进样量为0.2-1.0μL。 (2) 食糜及粪样VFA测定取1g置于离心管中,加入5-10倍的双蒸水,混合均匀。取1mL上清夜,加偏磷酸巴豆酸0.2mL/mL。其它步骤同上。 3.保留时间的确定

挥发酚的测定

实验四挥发酚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水样的蒸馏预处理方法。 2. 学会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酚的方法。 二、概述 根据酚类能否与水蒸气一起蒸出,分为挥发酚和不挥发酚。挥发酚通常是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通常属一元酚。 酚类为原生质毒,属高毒物质。人体摄入一定量时,可出现急性中毒症状;长期饮用被酚污染的水,可引起头昏、出疹、瘙痒、贫血及各种神经系统症状。水中含低浓度(0.1~0.2mg/L)酚类时,可使生长鱼的鱼肉有异味,高浓度(>5mg/L)时则造成中毒死亡。含酚浓度高的废水不宜用于农田灌溉,否则,会使农作物枯死或减产。水中含微量酚类,在加氯消毒时,可产生特异的氯酚臭。 酚类主要来自炼油、煤气洗涤、炼焦、造纸、合成氨、木材防腐和化工等废水。 三、水样保存 用玻璃仪器采集水样。水样采集后应及时检查有无氧化剂存在。必要时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立即加磷酸酸化至pH=4.0,并加入适量硫酸铜(1g/L)以抑制微生物对酚类的生物氧化作用,同时应冷藏(5~10℃),在采集后24h内进行测定。 四、方法选择 酚类的分析方法较多,而各国普遍采用的为4-氨基安替比林光度法,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测酚方法亦为此。当水样中挥发酚浓度低于0.5mg/L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萃取光度法,浓度高于0.5mg/L时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光度法。高浓度含酚废水可采用溴化容量法,此法适用于车间排放口或未经处理的总排污口废水。 五、预蒸馏 水中挥发酚经过蒸馏以后,可以消除颜色、浑浊度等干扰。但当水样中含氧化剂、油、硫化物等干扰物质时,应在蒸馏前先做适当的预处理。 1. 干扰物质的排除 (1)氧化剂(如游离氯):当水样经酸化后滴于碘化钾—淀粉试纸上出现蓝色时,说明存在氧化剂。遇此情况,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 (2)硫化物:水样中含少量硫化物时,用磷酸把水样pH调至4.0(用甲基橙或pH计指示),加入适量硫酸铜(1g/L)使生成硫化铜而被除去:当含量较高时,则应用磷酸酸化的水样置于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使其生成硫化氢逸出。 (3)油类:将水样移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离出浮油后,加粒状氢氧化钠调节至pHl2~12.5。用四氯化碳萃取(每升样品用40ml四氯化碳萃取两次),弃去四氯化碳层,萃取后的水样移入烧杯中,在通风柜中于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留的四氯化碳,用磷酸调节至pH4.0。当石油类浓度较高时,用正己烷处理较四氯化碳为佳。 (4)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可分取适量水样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使水样呈酸性,分次加入50ml,30ml,30ml乙醚或二氯甲烷萃取酚,合并二氯甲烷或乙醚层于另一分液漏斗中,分次加入4ml,3ml,3ml 10%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萃取,使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脂肪酸大部分具有挥发性,并且易溶于水。在它们中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挥发性逐渐下降。典型的挥发酸见下表: 低级脂肪酸的分子式及沸点 挥发性脂肪酸易被微生物利用。在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中,挥发性脂肪酸是作为生物代谢的中间或最终产物而存在。在厌氧发酵的液化产酸阶段,这一类低级脂肪酸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其中以乙酸为主。在某种条件下,乙酸可以达到该类酸总量的80%。在CH4形成过程中,甲酸和乙酸是形成甲烷的重要前体物。据研究,自然界有机物产生的CH4中大约有70%上由乙酸中的甲基原子团形成的。丙酸、丁酸可以转化成甲酸。有机酸过多往往反映出发酵池的病态。因此可以认为,在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不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类有机酸已是沼气发酵研究有机物降解工艺条件优劣的重要参数,在甲烷形成的研究和生产中,它们的含量也是重要的参数。

在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测定中,是以乙酸作为基数进行计算,除了要求测定总量外,对甲酸、乙酸等各种低级脂肪酸的分别定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以上,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 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 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 (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

水中挥发酚测定注意事项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中挥发酚的测定方法是4-氨基安替比林(4-AAP )分光光度法,样 品处理需经过蒸馏,蒸馏样品量大,费时费电,而且显色后用氯仿萃取,氯仿毒性大,操作 繁锁[1 ]用乙醚萃取,4-氨基安替比林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检出限完全满足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要求,而且操作简便快速,适用于日常检测工作的需要。 1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剂 1.1.1仪器分光光度计。 1.1.2试剂酚标准溶液:1000mg/L (苯酚计),购买国家标准物质中心生产的酚标准溶液;酚标准应用溶液为临用前用无酚水稀释成 1.00卩g/ml;氢氧化钠溶液(2mol/L );4-氨基安替比林溶液(20g/L ),临用新配;铁氰化钾溶液(80g/L ),临用新配;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8 ):20g氯化铵,溶于100ml氨水中。 1.2方法 1.2.1标准曲线绘制取8个500ml分液漏斗,每个分液漏斗中加入纯水250ml,然后分 别加入酚标准应用溶液0.00、0.50、1.00、2.00、4.00、6.00、8.00、10.00ml,加入5ml 硫酸 (1+1 )溶液混匀,分别以30、10、10ml乙醚萃取,合并乙醚液于100ml分液漏斗中,分别以2.0ml、2.0ml、2.0ml氢氧化钠溶液(2mol/L )进行反提取,合并氢氧化钠于25ml 比色管中,用硫酸溶液中和至中性后供测定。 1.2.2测定于标准及样品提取液(提取方法同标准品提取法)中各加入1.0ml氨水-氯化铵缓冲溶液(pH9.8 )摇匀。加入1.0ml4-AAP溶液,摇匀.最后加入1.0ml铁氰化钾溶液,摇匀。用纯水稀释至10.0ml,混匀。放置10min,于510nm波长处,用2cm比色皿,空白管作参比,测量吸光度值A。以吸光度值A为纵坐标,酚标准含量值M (卩g)为横坐标作线性回归。 1.2.3结果计算 X=M V X为水中挥发酚的含量(mg/L);M为标准曲线上查得样品中挥发酚的含量(卩g);V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5种方法

挥发性脂肪酸的测定 一般来说,碳原子数在10以下的脂肪酸大部分具有挥发性,并且易溶于水。在它们中间,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挥发性逐渐下降。典型的挥发酸见附表5。 附表5低级脂肪酸的分子式及沸点 挥发性脂肪酸易被微生物利用。在有机物的厌氧分解中,挥发性脂肪酸是作为生物代谢的中间或最终产物而存在。在厌氧发酵的液化产酸阶段,这一类低级脂肪酸是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其中以乙酸为主。在某种条件下,乙酸可以达到该类酸总量的80%。在CH4形成过程中,甲酸和乙酸是形成甲烷的重要前体物。据研究,自然界有机物产生的CH4中大约有70%上由乙酸中的甲基原子团形成的。丙酸、丁酸可以转化成甲酸。有机酸过多往往反映出发酵池的病态。因此可以认为,在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中,挥发性脂肪酸不仅是一种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这类有机酸已是沼气发酵研究有机物降解工艺条件优劣的重要参数,在甲烷形成的研究和生产中,它们的含量也是重要的参数。 在挥发性脂肪酸的总量测定中,是以乙酸作为基数进行计算,除了要求测定总量外,对甲酸、乙酸等各种低级脂肪酸的分别定量分析也是十分重要的。 1C2?C5挥发性脂肪酸的气相色谱测定法 2.5.1.1测定原理 使用色谱仪上的氢火焰检测器测定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其基本原理是: 色谱柱分离后馏出的物质被载气载入检测器离子室的喷嘴口,与燃烧气一氢气相混合,并以空气助燃气进行燃烧,以此为能源,将组分电离成离子数目相等的正离子和负离子(电子)。在离子室内装有收集极和底电极,因此离子在电场内作定向流动,形成离子流。该离子流被收集极收集后,经过微电流放大器放大输送给记录仪得到信号,此信号的大小代表单位时间内进入检测器火焰的组分含量。 2.5.1.2测定条件 ⑴试剂设备 ①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混合标准液的配制。分别吸取乙酸(A.R.,相对密度1.045,含量99%)、丙酸(A.R.,相对密度0.9987,含量99.5%)、 丁酸(A.R.,相对密度0.8097,含量99%)、戊酸(A.R.,相对密度0.934, 含量100%)各25^L于50mL容量瓶中,再加入2.5mL甲酸(A.R.,相对密 度1.22,含量88%),最后用蒸馏水定容。其中乙酸、丁酸、戊酸的浓度分

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

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 挥发酚类通常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属一元酚,是高毒物质。生活饮用水和Ⅰ、Ⅱ类地表水水质限值均为0.002 mg/L,废(污)水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为0.5 mg/L(一、二级标准)。测定挥发酚类的方法有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溴化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等。本实验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的挥发酚。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蒸馏法预处理水样的方法和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挥发酚的实验技术。 (2)复习教材第二章中的相关内容。 二、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一)原理 酚类化合物在pH 10±0.2的介质中,在铁氰化钾的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吲哚酚安替比林染料,在510 nm波长处有最大吸收,用比色法定量。 (二)仪器 (1)500 mL全玻璃蒸馏器。 (2)50 mL具塞比色管。 (3)分光光度计。 (三)试剂 (1)无酚水: 于1 L水中加入0.2 g经200℃活化0.5 h的活性炭粉末,充分摇匀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滤出液贮于硬质玻璃瓶中备用。或加氢氧化钠使

水呈强碱性,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红色,移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 (2)硫酸铜溶液: 称取50 g硫酸铜(CuSO 4·5H 2O)溶于水,稀释至500 mL。 (3)磷酸溶液: 量取10 mL 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00 mL。 (4)甲基橙指示剂溶液: 称取0.05 g甲基橙溶于100 mL水中。 (5)苯酚标准储备液: 称取1.00 g无色苯酚溶于水,移入1000 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置于冰箱内备用。该溶液按下述方法标定: 吸取10.00 mL苯酚标准储备液于250 mL碘量瓶中,加100 mL水和10.00 mL 0.1000mol/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立即加入5mL浓盐酸,盖好瓶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10 min。加入1 g碘化钾,密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5 min后,用0.125 mol/L硫 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以水代替苯酚储备液做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苯酚储备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苯酚(mg/L)(V 1V 2)c15.68V式中:V1—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量,mL;V2—滴定苯酚标准储备液时消耗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量,mL;

挥发性有机酸测定方法oc

网友推荐答案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 2和H 2生成。但CO 2和H 2生成也经过高分子有机物形成VFA的中间过程。由此看来,形成甲烷的过程离不开VFA的形成,但是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例如乙酸)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 在VFA测定中,常进行VFA总量测定,其单位异mmol/L或换算为按乙酸计,以单位mg/L表示。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以及它们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高速厌氧反应器中,VFA中乙酸可占有很高的比例,但是当反应器运行状态不好时,丙,丁酸浓度会上升。 滴定法分析 1.原理:将废水以磷酸酸化后,从中蒸发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可能对测定形成干扰,因此应当首先在碱性条件下蒸发出氨态氮。 2.药品 1) 10% NaOH 溶液; 2) NAOH标准溶液,0.1000mol/L; 3) 10%磷酸溶液,取70ml密度1.7g/cm3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L; 酚酞指示剂,1%的乙醇溶液。 3.测定步骤 蒸馏瓶中放入50ml待测废水,其VFA含量不超过30mmol.放入几滴酚酞指示剂。 加入10% NaOH溶液,使溶解呈碱性,并使NaOH略过量。 蒸馏至蒸馏瓶中剩余液体为50~60ml为止。 用蒸馏水将蒸馏瓶中的剩余液体稀释至原来体积,用10ml 10%的磷酸酸化,在接收瓶中放入10ml蒸馏水并使接收瓶与蒸馏瓶上的冷凝管连接,导入管应浸入接收瓶的液面以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为止。待蒸馏瓶冷却以后,加入50ml蒸馏水再次蒸馏,至10~20ml液体为止。 加入10滴酚酞,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淡粉色不消失为止。 4.计算 挥发性脂肪酸含量计算如下: VFA=V (NaOH)*C*1000/Vs (mmol/L) 式中:V(NaOH)-----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体积,ml; c ------ 滴定消耗的NaOH标准溶液的准确浓度,mol/L; Vs--------被测废水水样的体积,ml.

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1(精)

实验一工业分析项目之-------水中挥发酚类的测定挥发酚类通常指沸点在230℃以下的酚类,属一元酚,是高毒物质。生活饮用水和Ⅰ、Ⅱ类地表水水质限值均为0.002mg/L,污染中最高容许排放浓度为0.5mg/L(一、二级标准)。测定挥发酚类的方法有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溴化滴定法、气相色谱法等。本实验采用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测定废水中挥发酚。 一、方法原理 用蒸馏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馏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挥发速度是随馏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馏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馏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氰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 二、实验目的和要求 1.掌握用蒸馏法预处理水样的方法和用分光光度测定挥发酚的实验技术。 2.掌握测定方法原理,分析影响实验测定准确度的因素。 三、仪器 1.500ml全玻璃蒸馏器。

2.50ml具塞比色管。 3.分光光度计。 四、试剂 1.无酚水:于1升中加入0.2g经200℃活化0.5h的活性炭粉末,充分振摇后,放置过夜。用双层中速滤纸过滤,滤出液储于硬质玻璃瓶中备用。或加氢氧化钠使水呈强碱性,并滴加高锰酸钾溶液至紫红色,移入蒸馏瓶中加热蒸馏,收集馏出液备用。 2.硫酸铜溶液:称取50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水,稀释至500ml。 3.磷酸溶液:量取10ml85%的磷酸用水稀释至100ml。 5.苯酚标准储备液:称取1.00g无色苯酚溶于水,移入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置于冰箱内备用。该溶液按下述方法标定:吸取10.00ml苯酚标准储备液于250ml碘量瓶中,加100ml水和10.00ml 0.1000mol/L溴酸钾-溴化钾溶液,立即加入5ml浓盐酸,盖好瓶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入1g碘化钾,密塞,轻轻摇匀,于暗处放置5min后,用0.125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淡黄色,加1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蓝色刚好褪去,记录用量。以水代替苯酚储备液做空白试验,记录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苯酚储备液浓度按下式计算:

挥发性脂肪酸VFA测定

VFA的测定 一、滴定法测VFA :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 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⑴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 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 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称取在105-110C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 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 计算: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 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2) 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如果测定氨氮,则可 用50ml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⑶加入约40?50ml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蒸馏,至瓶中剩余液体10?20ml止。 (4)向馏出液中加入10滴酚酞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氮淡粉红色不消失止,记录用量。 计算: —消耗氢氧化钠的体积,ml; —氢氧化钠标液的浓度,mol/L; —被测水样的体积,ml。

挥发酸的测定

水解罐挥发酸的测定 Q/YZJ10-03-02-2000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液中的挥发酸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78) GB12999-1992水质采样样品保存规定。 3、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被蒸馏出来,馏出液经回流以除去CO2、H2S、SO2等气体,趁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结果以乙酸计算。 4、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本标准使用的试剂和水,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 25%硫酸溶液 取250毫升分析纯浓硫酸加入约700毫升蒸馏水中,然后加水至1升。

4.2 酚酞指示剂 称取0.5克酚酞,溶于50ml 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3 0.1N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 称取60克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150ml的聚乙烯瓶中,冷却后,用装有碱石灰管的橡皮塞塞紧,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层清液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称取在105-110度干燥过的基准试剂级苯二甲酸氢钾约0.5克(称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 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按下式计算。 m×100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1-V0)×204.23 式中:m—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0—滴定空白时所耗氧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5、仪器和设备 5.1 500毫升蒸馏装置2套; 5.2 500亳升磨口三角瓶2个; 5.3 球形冷凝管2个; 5.4 25毫升碱式滴定管。

挥发酚的测定国标法

水质挥发酚的测定 4 ?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瞥告:乙醒为低沸点、易燃和具麻醉作用的有机溶剂,使用时周围应无明火,并在通风柜内操作,室温较高时,样品和乙醒宜先置冰水浴中降温后,再尽快进行萃取操作;三氯甲烷为具麻醉作用和刺激性的有机溶剂,吸入蒸气有害,操作时应配戴防毒面具并在通风处使用。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地表水、地下水、饮用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挥发酚的4-氨基 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地表水、地下水和饮用水宜用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003 mg/L,测定下限 为0.001 mg/L,测定上限为0.04 mg/L。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宜用直接分光光度法测定,检出限为0.01 mg/L,测定下限为0.04 mg/L,测定上限为2.50 mg/L0 对于浓度高于标准测定上限的样品,可适当稀释后进行测定。 定义挥发酚volatile phenolic compounds 随水蒸汽蒸爆出并能和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有色化合物的挥发性酚类化合物,结果以苯酚计。 方法1萃取分光光度法 4方法原理 用蒸僧法使挥发性酚类化合物蒸馅出,并与干扰物质和固定剂分离。由于酚类化合物的挥发速度是随僧出液体积而变化,因此,儒出液体积必须与试样体积相等。 被蒸僧出的酚类化合物,于pH 10.0±0.2介质中,在铁钮化钾存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反应生成橙红色的安替比林染料,用三氯甲烷萃取后,在460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 5干扰及消除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苯胺类干扰酚的测定。 5.1氧化剂(如游离氯)的消除 样品滴于淀粉一碘化钾试纸(6.23)上出现蓝色,说明存在氧化剂,可加入过量的硫酸亚铁(6.2)去除。 5.2硫化物的消除 当样品中有黑色沉淀时,可取一滴样品放在乙酸铅试纸(6.24)上,若试纸变黑色,说明有硫化物存在。此时样品继续加磷酸酸化,置通风柜内进行搅拌曝气,直至生成的硫化氢完全逸出。 5.3甲醛、亚硫酸盐等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消除 可分取适量样品于分液漏斗中,加硫酸溶液(6.11)使呈酸性,分次加入50mL、30 mL、 30mL乙醒(6.5)以萃取酚,合并乙魅层于另一分液漏斗,分次加入4 mL、3 mL、3 mL氢 氧 化钠溶液(6.12)进行反萃取,使酚类转入狙氧化钠溶液中。合并碱莘取液,移入烧杯中,置水浴上加温,以除去残余乙醒,然后用水(6.1)将碱莘取液稀释到原分取样品的体积。同时应以水(6.1)作空白试验。 5.4油类的消除 样品静置分离出浮油后,按照5.3操作步骤进行。 5.5苯胺类的消除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 --碳酸氢盐碱度和VFA分析的联合滴定法 ,VFA,是厌氧消化过程的重要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 挥发性脂肪酸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和H生成。但CO和H的生成也经过高分子有2222 机物形成VFA的中间过程。由此看来~形成甲烷的过程离不开VFA的形成~但是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例如乙酸,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因此在反应器运行中~出水VFA用作重要的控制指标。 在VFA测定中~常进行VFA总量测定~其单位以mmol/L或换算为按乙酸计~以单位mg/L表示。对VFA中各种低级脂肪酸,乙酸、丙酸,的分别定量分析也是重要的~有时常需要知道以COD表示的VFA的量,即VFA以单位mgCOD/L,表示~此时也需要知道VFA中各种有机酸的含量~因此它们换算为COD的换算系数是不同的。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以及它们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高速厌氧反应器中~VFA中乙酸可占有很高的比例~但当反应器运行状态不好时~丙、丁酸浓度会上升。 ,1,分析原理 主厌氧处理中会产生大量的CO~在反应器条件下,pH6,8之间,~这些CO22---要以HCO形成存在。这是厌氧处理中最重要的pH缓冲物~由HCO或主要由 HCO333-引起的碱度称为碳酸氢盐碱度。HCO产生最大缓冲能力的范围约在pH6,7。如前3-所述~HCO可以通过滴定测定~但测定过程受到其它一些阴离子的干扰~其中发3

酵液中常含有的VFA的阴离子是影响碳酸氢盐碱度的主要因素。为此~在荷兰发展了碳酸氢盐碱度和VFA同时进行测量的方法。其原理如下: 水样先以0.1000mol/L的HCl标准溶液滴定至pH3~在这一pH值下~所有-HCO 被完全转化为HCO~VFA也几乎完全地转化为其非离子形式。此后~已被滴323 定至pH3的水样在如图所示的带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煮沸~所有转化为HCO的23-HCO将分解为CO和HO~其中CO完全由其中溢出~而VFA则因为有回流冷凝器3222 而保留在水样中。然后水样以0.10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pH6.5~在此pH下~所有的VFA和其他弱酸将被转化为其离子形式。由使用的HCl和NaOH 标准溶液的量~即可计算出碳酸盐碱度和VFA的浓度。由此得到的结果更易于判断水样在厌氧条件下的缓冲能力。 ,2,仪器 1(250ml带磨口烧瓶~250ml烧杯, 2(10ml半微量酸式滴定管, 3(10ml半微量碱式滴定管, 4(回流冷凝器, 5( 自动电位滴定计, ,3,试剂 1(无二氧化碳水 用于制备标准溶液及稀释用的蒸馏水或去离子水~临用前煮沸15min~冷却至室温。PH值应大于6.0~电导率小于2μs/cm。 第 1 页共 4页 2(酚酞指示液

厌氧反应器中挥发酸的测定

挥发酸的测定 Q/YZJ10-03-02-2000 1、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废水厌氧消化过程中消化液中的挥发酸含量的测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682-199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ISO3696-1978) GB12999-1992水质采样样品保存规定。 3、方法提要 样品中的乙酸、丙酸、丁酸等挥发性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被蒸馏出来,馏出液经回流以除去CO2、H2S、SO2等气体,趁热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结果以乙酸计算。 4、试剂和材料 除另有说明,本标准使用的试剂和水,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B/T6682规定的三级水。 4.1 25%硫酸溶液 取250毫升分析纯浓硫酸加入约700毫升蒸馏水中,然后加水至1升。

4.2 酚酞指示剂 称取0.5克酚酞,溶于50ml 95%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3 0.1N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标定 称取60克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150ml的聚乙烯瓶中,冷却后,用装有碱石灰管的橡皮塞塞紧,静置24小时以上。吸取上层清液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用无二氧化碳水稀释至标线,摇匀。 称取在105-110度干燥过的基准试剂级苯二甲酸氢钾约0.5克(称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至 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做空白滴定,按下式计算。 m×1000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 (V1-V0)×204.23 式中:m—称取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V0—滴定空白时所耗氧氧化钠标准溶液体积(ml); V1—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所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mol)。 5、仪器和设备 5.1 500毫升蒸馏装置; 5.2 500亳升磨口三角瓶; 5.3 球形冷凝管; 5.4 25毫升碱式滴定管。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VFA的测定作业指导书 挥发性脂肪酸是厌氧硝化过程的中间产物,甲烷菌主要利用VFA形成甲烷,只有少部分甲烷由CO2和H2生成。VFA在厌氧反应器中的积累能反映出甲烷菌的不活跃状态或反应器操作条件的恶化,较高的VFA浓度对甲烷菌有抑制作用。 VFA包括甲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己酸及它们的异构体,在运转良好的反应器中,乙酸比例较高,反应器不好时,甲酸、丙酸浓度升高。 在VFA测定中,其单位常换算为按乙酸计,以mg/L表示。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滴定法和气相色谱分析法 一、滴定法测VFA: 1、原理 将废水酸化后,从中蒸馏出挥发性脂肪酸,再以酚酞为

指示剂用氢氧化钠滴定馏出液。废水中的氨态氮先在碱性条件下蒸馏出。 2、仪器:50ml碱式滴定管、锥形瓶、带磨口的具支蒸馏烧瓶(500ml)、与烧瓶配套的蛇形冷凝管、橡胶导管、电炉 试剂: (1)10%氢氧化钠:10g氢氧化钠溶于水,稀至100ml。 (2)10%磷酸溶液:取70ml浓磷酸稀释至1L。 (3)酚酞指示剂:称取0.5g酚酞溶于50ml 95%的乙醇中,用水稀释至100ml。 (4)氢氧化钠标准溶液(0.1000mol/L):称取60g氢氧化钠溶于50ml水中,转入聚乙烯瓶中静置24h,吸取上层清夜约7.5ml置于1000ml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 称取在105-110℃干燥过的基准试剂(邻)苯二甲酸氢钾约0.5g(称准至0.0001g),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无二氧化碳水100ml使之溶解,加入4滴酚酞指示剂,用待标定的氢氧化钠标液滴定至浅红色为终点,同时,用无二氧化碳水

做空白滴定。 计算:()23.2041000)/(01?-?= V V m l mol 氢氧化钠标液浓度 m -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g); 0V —滴定空白时消耗氢氧化钠标液的量(ml) 1V —滴定苯二甲酸氢钾时消耗氢氧化钠的量(ml); 204.23—苯二甲酸氢钾的摩尔质量(g/L) 3、测定步骤: (1)于蒸馏烧瓶中加入100ml 待测水样,几粒玻璃珠,加入几滴酚酞指示剂,然后加入10%氢氧化钠溶液使使水样呈碱性(溶液出现红色),并使氢氧化钠略过量。 (2)打开冷凝水,开始蒸馏,蒸馏至瓶中液体为50~60ml ,(如果测定氨氮,则可用50ml 硼酸吸收馏出液。如果不,可倒掉。) (3)加入约40~50ml 蒸馏水,加入10ml10%磷酸酸化,在接受瓶中加入10ml 蒸馏水,将冷凝管插入液面下,蒸馏至瓶中液体为15~20ml 。待冷却后,加入50ml 蒸馏水继续

酸类物质的测定

酸度的分析测定 一、填空题: 1.食品中的酸度可分为总酸度、有效酸度(pH) 和挥发酸。 2.测定酸度的标准溶液是氢氧化钠;测定酸度的指示剂是酚酞 3. 总酸度测定时,若样液颜色过深或有混浊,需用酸度计确定滴定终点。酸度计使用前要预热30 分钟,新电极或很久没用的干燥电极必须先浸泡在蒸馏水或0.1molHCl 中至少24 小时以上。pH计在不用时,其电极一般需置于氯化钾饱和溶液中进行保护;测食品中挥发酸时,加入磷酸的目的是使结合态的酸变为游离态的酸。 5.天然食品中所含的酸主要是有机酸;面包食品中酸度突然增高,往往预示食品发生变质。 二、判断: 1.(×)总酸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2.(√)有效酸含量高的食品尝起来肯定酸。 3.(√)在测定总酸度时,实验所用的水必须进行除CO2处理。 三、选择题 1. 测定pH值的指示电极为( B )。 (A) 标准氢电极 (B) 玻璃电极 (C) 甘汞电极 (D) 银-氯化银电极 2.食品中所有的酸性成分的含量称为 B ,食品中易挥发的有机酸是 D ,食品中呈游离状态的氢离子浓度,常用pH值表示称为 C 。 A.有机酸B.总酸度C.有效酸度D.挥发酸 四、简答题 1.总酸度,有效酸度,挥发酸的概念和常用测定方法? 答:总酸度:食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含量,用酸碱滴定测出。 有效酸度:样品中呈游离状态的H﹢的浓度,常用pH表示,用的pH计检测。挥发酸:食品中易挥发的部分有机酸,用酸碱滴定测定。 五、综合题 1.有一白酒酒样,欲测试其总酸、挥发酸、非挥发酸,请问应如何进行?请写出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12分) 答:测白酒中酸的原理:白酒中总酸以中和法测定,挥发酸用水蒸气蒸馏馏出液以中和法滴定,总酸与挥发酸之差即为非挥发酸。 (1)总酸的测定:吸取50mL白酒于锥型瓶→加100mL水→加0.5%酚酞2d →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总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50 (2)挥发酸100mL 白酒+100mL水蒸馏→接收100mL馏液→取25mL馏液→加2d酚酞→用0.1mol/LNaOH滴定微红色.挥发酸(以乙酸计g/100ml)=(c*V)*0.06*100*1/25 (3)非挥发性酸(以乙酸计g/100ml)=总酸-挥发酸(以乳酸计)=总酸(以乳酸计-挥发酸(以乳酸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