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国防战略浅谈
- 格式:docx
- 大小:21.31 KB
- 文档页数:2
浅谈以色列安全战略
——以色列的国防战略
以色列建国短短数十年,并且强敌环伺,经历多次战争,但是以色列的发展却没有因此受制,如今的以色列可以说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商业自由、新闻自由和整体人类发展度最高的国家。多么令人惊羡的成就,不过我想我们在对这些成就为之震惊、赞叹的同时,更应该做出一些深刻的反思,是什么样的战略决策,什么样的理念信仰铸就了这样一个国家。而本文就是我从以色列的国防工业的发展这一角度出发做出的一些思考。
谈起以色列的国防工业发展就不得不谈一谈五次中东战争,以色列与中东诸国的矛盾由来已久,主要是对巴基斯坦这片土地的归属的争端,所以在以色列建国的第二天1948年5月15日,以色列为争夺巴勒斯坦地区就同阿拉伯国家发生了大规模的战争,史称第一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直到1949年3月才结束。战争中,阿拉伯国家军队死亡约1.5万人,以色列军队死亡约6000人。
第二次中东战争英法两国为重新霸占苏伊士运河,勾结以色列,于1956年10月29日,出动大批军队向埃及发动了突然袭击,第二次中东战争爆发。整个战争中,以色列死亡约1000人。埃及方面死亡约1000人,受伤2万多人,损失飞机200架。
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6月5日凌晨7时45分,以色列几乎出动了全部空军,对埃及、叙利亚和伊拉克的所有机场进行了闪电式的突然袭击。至10日战争结束。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三次中东战争。这次战争以阿拉伯国家的战败而告结束。埃及、约旦、叙利亚遭受严重损失,伤亡和被俘达6万余人,而以色列仅死亡983人。
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10月6日,埃及、叙利亚为收复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失去的土地,经过周密的准备之后,对以色列发动了突然袭击,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战争历时18天,结果是,阿拉伯国家死亡约2万余人,被击毁坦克2000余辆,损失飞机约400架。以色列军队死亡5000多人,损失坦克1000辆、飞机200架。
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6月6日,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和纵容下,借口其驻英大使被巴勒斯坦游击队刺杀,悍然出动陆海空军10万多人,对黎巴嫩境内的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游击队和叙利亚驻军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只用几天时间,就占领了黎巴嫩半壁江山。这就是历史上的第五次中东战争。著名的贝卡谷空战就发生在这次战争中。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使巴解游击队伤亡3000余人,被击毁坦克100余辆,火炮500门,设在黎南部的游击队全部被毁,有400多座秘密武器库被占领。叙利亚军队伤亡1000余人,被毁坦克400余辆,飞机85架。
从以上的数据可以看出,除了第一次中东战争持续了10个月左右,后四次中东战争都在短短几天内结束,可以说五次中东战争非但没有使以色列灭亡却使其国土面积得到了扩大,这其中除了有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支持外,还有更深刻的原因吗?
我想有如下原因,首先以色列的对手阿拉伯国家自身存在问题,它们内部不团结,谁也不服谁,这给了以色列很多机会。其二,以色列有着来自美国、英国的强力支持,以色列与埃及的战争就是很好的例子。其三,我个人认为也是最重要,以色列对其国防工业的高度支持与重视,也就是其本身的实力,或许有很多人对以色列本身的实力并不看重,更在意一二条原因,但是我想说的是,外部的帮助不是可靠的,对手的弱点也不是我们可以制造的,所以唯一能够确实改变的就是自己,以色列有这样的意识与魄力,走出了一条属于他们的路。
以色列所走的道路是一条“军事经济”的道路,它很清楚在现代战争中武器装备是作战的重要物质基础,军事力量的作战能力源于优良的武器与高素质的人的统一,所以起初以色列就尽一切可能求购最好的武器装备。但是以色列很快认识到有一个独立的军事工业,就可
能会受制于人,于是早在20世纪50年代,当时分管军事工业的希蒙·佩雷斯就说过:“以色列安全的鸡蛋不能只装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在建国之初,以色列就在时刻寻找将篮子做大、做多的机会。
在第一次中东战争时,以色列开始着手组建专门的国营工厂对武器装备进行维修和保养,形成了以色列国防工业的雏形。接着,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前,法国对以色列的武器禁运促使以色列决心减少在武器装备供应方面对外国的依赖,依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军事工业,并最终达到武器装备全部自给的目标。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军事工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大部分军工企业都发展成为具有研究、设计和生产能力的综合性企业,军事科研的水平也逐步得到提高。20世纪70年代,以色列已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军事工业体系,并具备了一定的自行研制和生产能力。目前,经过多年努力,以色列已建成较完整的军工生产体系。军事工业已成为以色列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各类从业人员高达30万人。其中3家最大的军工企业是以色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以色列军事工业有限公司、拉菲尔公司。以色列自产武器装备有1000多个品种,产品大至作战飞机、主战坦克等重装备,小到适用于沙漠地区使用的头盔、防护服等后勤物资。只要是战场上需要的,它几乎都能生产。
以上就是以色列国防工业发展的大致历程,不过以色列国防工业的发展给以色列带来的并不仅仅是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还有经济上的发展。因为自产武器造价低,可节省外汇,甚至还可赚取外汇,以色列银行行长摩西·曼德尔鲍姆就曾说过:“在外债和通货膨胀严重的情况下,只有一个因素可使以色列免遭破产,那就是输出军火赚取美元。”所以多年来,以色列一直注重积极开拓国际军火市场,用出口赢得的利润扩大生产,“以军养军”。
不过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虽然以色列对外军火贸易在世界上已小有名气,但还无法与世界其他军事大国相比。为此,以色列政府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加大了对大型军工企业的扶持。以色列原来的军工管理体制是中央集权制,国防部和总参谋部是军事工业的当家人。如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和拉菲尔武器发展局,过去都没有独立经营的自主权。1991年1 1月,以色列内阁经济委员会决定,以色列军事工业公司在行政上挂靠国防部,经营上拥有自主权,使该公司从行政型企业变为经营型企业。改制后,拉菲尔武器发展局成为拉菲尔公司,有了更多的自主权,可以像正规的商业公司那样运作,大大促进了军火出口,也为以色列带来了更多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论,以色列军事力量的增强和经济的发展都是通过发展国防科技工业实现,以色列在与阿拉伯国家正规军的较量中,保持了50年不败的纪录,更是与以色列政府历来对国防工业的高度重视和大量投入是分不开的。所以我想以发展科技为基础,用先进的国防工业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即是长期以来以色列所采用的最主要的国防战略方针。以色列的这种模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它对我国如何通过加强国防科技工业来推动科技和经济的更快发展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我相信未来的中国也能够摆脱武器短板的束缚,取得长足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