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力资源四级考试第三版绩效管理整理

人力资源四级考试第三版绩效管理整理

人力资源四级考试第三版绩效管理整理
人力资源四级考试第三版绩效管理整理

第四章绩效管理

第一节绩效管理系统的确立

第一单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

一、绩效的性质和特点

1、绩效的多因性。(内因:激励、技能。外因:环境、机会)

2、绩效的多维性

3、绩效的动态性

二、绩效管理的基本概念

指为了实现组织发展战略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员工个人或组织的综合素质、态度行为和工作业绩的全面监测分析与考核评定,不断激励员工,改善组织行为,提高综合素质,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

特点:1.它的目标是不断改善组织氛围,优化作业环境,持续激励员工,提高组织效率。

2.它是企事业单位全员、全面和全过程的立体性动态管理。

3.它是由一系列具体的工作环节组成的。

4.它通过一系列考评指标和标准来考察员工的实际绩效,了解可能的潜力,以期获得共同发展。

5.它的基础是以这种绩效考评制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子系统。

三、绩效考评、绩效考核、绩效评价、绩效评估等类似的术语与绩效管理的联系与区别。

1、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的联系

绩效考评仅仅是绩效管理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考评者按照特定程序,采用一定方式、方法,根据预定的量化指标和标准,对员工个人或团队的行为和结果所进行测量、考核、评价的过程。它在绩效管理的全过程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成为绩效管理系统运行的重要支撑点。

2、绩效考评与绩效管理的区别

虽然从概念的内涵上看,绩效考评等概念与绩效管理似乎无太大的区别,但从外延上看,绩效管理是一个外延比较完整的概念,它是指从绩效计划(绩效目标的确定)到考评标准的制定,从考核、评价的具体实施到信息反馈、总结和改进工作等全部活动的过程.绩效管理的活动过程,不仅仅着眼于员工个体绩效的提高,而且还注意员工绩效与组织绩效的有机结合,最终实现企业总体效率和技能的提升

四、绩效管理的功能

(一)对企业层面的功能

1.诊断功能

2.监测功能

3.导向功能

4.竞争功能

*绩效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非常明确的,即不断地改善组织氛围,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提高组织运行整体效率和经济效益。要达到和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各级主管在组织绩效管理的活动中,应当充分发挥绩效管理的导向功能。

(二)对员工层面的功能

1.激励功能

2.规范功能

3.发展功能

4.控制功能

5.沟通功能

*绩效管理的发展功能,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组织根据考核结果,制定正确的培训计划,达到提高全体员工素质的目标。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员工的特点,根据员工特点决定培养方向和使用方法,充分发挥个人长处,将个人与组织的发展目标有效地结合起来。

(三)绩效管理的其他功能(对HRM其他环节的功能)

1.人力资源规划:为分析现有HR和建立HR接替模型提供准确的依据

2.员工测评:为评价员工优缺点和分析其潜能提供依据

3.劳动关系:为调整劳动关系提供技术支持

五、绩效管理系统与其他子系统的关系

(一)绩效管理与工作分析的关系

(二)绩效管理与招募甄选的关系

(三)绩效管理与培训开发的关系

(四)绩效管理与薪酬福利的关系

(五)绩效管理与职位变动及解聘退休的关系

【能力要求】

一、绩效管理的流程设计

A、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四阶段法

(一)四阶段法设计方案之一:是由定义绩效、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和绩效改善组成。

定义绩效即界定绩效的具体维度及各维度的内容和权重,这是进行绩效考评的基础,也是绩效管理的关键。

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系统的主体部分。选择合适的考评方法、设计出可行的考评表格是最关键也是最困难的工作。考评方案主要包括考评的内容、考评的方法、考评的程度、考评的组织者、考评主体与考评对象以及考评结果的统计处理等。

(二)四阶段法设计方案之二

由绩效计划、绩效监控、绩效考评、绩效反馈四个环节组成。绩效计划是绩效管理过程的起点。

B、绩效管理系统设计的五阶段法

由绩效计划、绩效沟通、绩效考评、绩效诊断和绩效总结组成。

绩效沟通与指导是绩效管理体系的灵魂。绩效考评是绩效管理活动的中心环节。

绩效诊断的具体内容:1、对管理制度的诊断。2、对企业绩效管理体系的诊断3、对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诊断4、对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5、对被考评者全面、全过程的诊断。

绩效不佳的原因:一是个体原因,二是组织或系统的原因。

二、绩效管理中的职责划分

第二单元绩效管理制度与考评指标设计

一、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构成

绩效管理制度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应由总则、主文和附则等章节组成。在起草和编写企业员工绩效管理制度时,至少应当包括以下10个方面的基本内容:

1、概括说明建立绩效管理制度的原因,绩效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即在企业单位中加强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对绩效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职责范围、业务分工,以及各级参与绩效管理活动的人员的责任、权限、义务都要求做出具体的规定。

3、明确规定绩效管理的目标、程序和步骤,以及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和具体的要求。

4、对各类人员绩效考评的方法、设计依据、基本原理、考评指标和标准体系做出简要确切的解释和说明。

5、详细规定绩效考评的类别、层次和考评期限(何时提出计划,何时确定计划,何时开始实施,何时具体考评,何时面谈反馈,何时上报结果等)。

6、对绩效管理中所使用的各种报表和量表要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并通过填报说明明确其用途和填报要求。

7、对绩效考评结果的应用原则和要求,以及与之配套的薪酬奖励、人事调整、晋升培训等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和相关政策的兑现办法做出明确规定。

8、对各个职能和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结果反馈与面谈,绩效管理总结做出原则规定。

9、对绩效考评中员工申诉的权利、具体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出明确详细的规定。

10、对绩效管理制度的解释、实施和修改等其他有关问题做出必要的说明。

二、起草绩效管理制度的基本要求

1、全面性与完整性(由多维性要求)

2、相关性与有效性

3、明确性与具体性

4、可操作性与精确性

5、原则一致性与可靠性

6、公正性与客观性

7、民主性与透明性【能力要求】

一、绩效考评指标的设计

(一)绩效考评指标的类型

根据绩效的内容,可以分为能力指标、态度指标、结果指标

根据绩效的重要程度,可以分为关键绩效指标、一般绩效指标、否决指标

根据指标的可量化程度,可以分为定量指标、定性指标

根据被考评的属性,可以分为主观判断指标、客观考评指标

(二)绩效考评指标设计的依据

1、绩效考评的目的

2、被考评人员所承担的工作内容和绩效标准

3、取得考评所需信息的便利程度

二、绩效考评权重的计算P234

(一)专家经验判定法:是最简单的权重确定方法。它是决策者个人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对各项考评指标重要程度的认识,或者从引导意图出发,对各项考评指标的权重进行分配。这种方法基本上是基于个人的经验决策,往往带有片面性。

(二)排序法:是建立在专家判断的基础上,但是不同是要求专家对各个指标进行排序,区分出各个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然后在此基础上计算权重。

(三)层次分析法(AHP法):是对人们主观判断做形式的表达、处理与客观描述,通过判断矩阵计算出相对权重后,要进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克服两两相比的不足。

第二节绩效考评的内容和方法

第一单元绩效考评的程序和方法

一、绩效考评的基本特点:

1、绩效考评不是孤立的事件。

2、绩效考评具有指向性,他的出发点和终点就是企业的整体绩效。

3、绩效考评具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4、绩效考评具有时限性。

5、绩效考评是一个过程。

6、对员工的绩效考评工作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

二、通过绩效考评可以发挥以下作用:

1、上级主管不必介入所有具体的事务中。

2、通过赋予员工必要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合理的决策,从而节省管理者的时间。

3、减少员工之间因职责不明而产生的误解,减少出现当上级主管需要信息时没有信息的局面。

4、通过帮助员工找到效率底下的原因,减少错误和偏差。

5、激发员工劳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扬长避短,努力学习,不断进步。

三、绩效考评的内容

包括能力、态度和业绩考评等具体内容。

(一)业绩考评

1、根据指标的重要性程度,可以将业绩指标区分为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岗位职责指标(PRI)

关键绩效指标(KPI):

岗位职责指标(PRI):

2、从表现形式来看,可以分为数量指标、质量指标、成本指标、时间进度指标、

频率指标、客户满意度指标

(二)能力考评

从具体的管理实践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能力考评的形式:

基于任职资格的能力考评指标,基本胜任特征的能力考评指标,基于潜在能力的能力考评指标

(三)态度考评

工作态度是工作能力向工作业绩转换过程中的调节变量,通过对工作态度的考评引导员工改善工作态度,是充分发挥员工工作能力,继而促使员工达成绩效目标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工作态度指标主要体现在员工职业道德(敬业精神、奉献精神、职业道德等)、对工作的态度(积极性、主动性、工作热情、责任感等)、工作制度的遵守等方面。

三、绩效考评的主体

按照绩效考评主体的不同,可将绩效考评分为以下五种形式:上级考评,同级考评,下级考评,自我考评,外人考评。

【能力要求】

一、员工绩效考评的基本程序

绩效考评的程序主要有“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种。

“自上而下”主要是先确定上级部门的绩效结果,然后再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评价。

“自下而上”是先对员工绩效进行评价,然后汇总形成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的绩效结果。

(一)“自上而下”的绩效考评

在评价一个员工的绩效优劣与否时,必须要考虑其所在群体乃至更高层级的绩效结果,具体程序如下:

1、对单位绩效进行考评

2、对单位内部员工进行考评

3、对员工绩效进行调整

(二)“自下而上”的绩效考评

其一般是先从基层员工开始,进而对中层人员考评,形成自下而上的过程,操作程序如下:

1、以基层为起点,由基层部门的领导对其直属下级进行考评。

2、在基层考评的基础上,对各个中层部门进行考评。

3、完成逐级考评之后,由企业的上级机构或董事会对企业高层领导进行考评,其内容主要是经营效果方面硬指标的完成情况,如总产值、总收益、市场占有率、成本利润率等。

二、员工绩效考评的基本步骤

1、科学地确定考评的基础。(1)确定工作要项,一般不超过4—8个要项。(2)确定绩效标准。

2、评价实施。

3、绩效面谈。

4、制订绩效改进计划

5、改进绩效的指导。

第二单元绩效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新增)

绩效信息的收集

(一)表格的设计与发放

●无论怎样处理采集到的考评数据,在收集绩效信息时往往都要使用表格。

●各企业所采用的考评表格没有统一的形式,简繁不一。

●表格的形式并无严格要求,只要达到考评目的,简洁适用就可以。

(二)绩效信息收集与记录

实施绩效考评时应该搜集各种有关的数据资料,以便对员工做出正确而全面的考评。【能力要求】

一、绩效考核信息采集方法

常见的绩效信息采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实地调查法

2、现场记录法

3、数据积累法

4、问卷调查法

5、抽样调查法

其中,抽样调查法又包括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

1、绩效考评表标识

2、员工基本信息

3、考评指标与标准

4、绩效考评权重

5、绩效考评周期

6、绩效考评主体

7、员工的意见陈述

8、审核意见

9、绩效考评跟踪管理记录

10、备注说明

11、签字

四、绩效数据分析的方法

1、顺序法。

2、能级分析法。

3、对比分析法。

4、综合分析法。

5、常摸分析法。

1、顺序法:就是将绩效分数按照其大小顺序进行排列,根据员工考评得到的分值所处的位置,说明员工在考评中的排序。可总分排序,也可要素得分或指标得分排序。

2、能级分析法:指用一定的临界点将考评得分划分为若干等级,并对此进行评价的方法。是将分数划分区间,对应级为优、良、中、一般等。能级的划分可以是总分,也可以是结构分或要素分。

3、对比分析法:将两个以上的考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他们的绩效情况,对比时可以用数据的总分比较,也可以采用要素或结构得分进行比较。

4、综合分析法:运用考评数据对员工进行全面细致综合的考评,这种评价只根据考评标准进行分析,不与别人的考评结果进行对比。

5、常模分析法:将某个员工的考评结果与某个固定的岗位模式要求进行分析比较,看与这个模式相符的程度,从而对其绩效进行考评。

第三单元绩效考评结果评定与总结

一、绩效结果的强制分布

(一)强制分布法的定义

强制分布法:就是按事先确定的比例将被考评者分别分配在各个绩效等级上,有

时还将强制分布法称为硬性分布法。

最简单的强制分布法就是由考评者通过主观判断将考评对象归为特定的等级。但在实际应用中,强制分布法往往不是单独使用,而是与各种各样的绩效考评方法结合使用(二)强制分布法的优缺点

1、优点:A、等级清晰,操作简便;B、刺激性强;C、强制区分

2、缺点:A、如果员工的业绩水平事实上不遵从所设定分布样式,那么按照

考评者的设想对员工进行硬性区别容易引起员工不满。

B、只能把员工分为有限有几种类别,难以具体比较员工差别,也不能在

诊断工作问题时提供准确可靠的信息。

二、绩效管理文档的保管

集中归档的优点:

(1)可以避免绩效管理资料的重复和浪费

(2)只需要一种存档的程序

(3)工作人员能提供质量更好的服务

(4)不会出现积压等待归档的资料

集中归档的不足:

(1)不同部门可能会需要某些考评记录,导致这些记录必须复制

(2)一种归档制度不能满足各部门的需求

【能力要求】

一、强制分步法的实施

(一)体系设计

1、确定如何使用排名

2、确定将如何处理排名结果

3、确保排名所使用的标准与绩效有关

4、确保强制分布的可接受性和合法性

(二)系统的实现

1、评估者应该接受一些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如何解释评估标准、如何准确地观察员

工行为、参加排名的讨论机制是什么样的。

2、排名过程本身需要精心设计

3、组织必须有明确的规范程度来确保在评估完成后与被排名的员工进行讨论。

二、绩效考评得分的计算P263(公式要看)

1、判断策略

2、机械策略(简单相加法,加权法,连乘积法)

1、判断策略:首先对员工绩效各个部分的情况加以考虑,然后得出一个具有说服力的总体结论。这基本上市一个整体性决策程序,它主要依靠评价者的能力来生成一个公平且准确的总体分数。

2、机械策略:首先考虑评价表格中每个部分的得分情况,然后将这些得分进行加总,得出绩效总分。

简单相加法:将各部分的分值相加计分的方法。

加权法:将各部分得分与指派的权重相乘,然后合计出总分的方法,是最常用的一种计分方法。

连乘积法:它是在单要素计分的基础上,将各要素分值连乘,最后得到总分。因此,又称为连续相乘法。

三、绩效考评等级的确定

从具体的划分方法来看,绩效考评等级可分为绝对定级法和相对定级法。

1、绝对定级法:是指事先确定各个绩效定级及对应标准。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便,

易于实施。

2、相对定级法:事先只是规定了绩效等级和各等级上的人员比重,但是没有定义绩效

标准,因此在对员工绩效结果归档时不是直接使用员工绩效结果,而是首先对同级别员工绩效结果进行排序,然后再按照相应的比重划归到对应的等级上。

四、绩效管理应围绕以下重点展开:

1、为企业提供薪酬方面的相关信息。

2、为员工的晋升、调动等人事计划的制订提供依据。

3、对企业员工士气和工作氛围进行评估,完善企业文化建设。

4、对部门及员工的业绩做出评估,提出改进的方针和措施。

5、不断挖掘企业员工的潜力,探索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6、分析员工总体素质状况,进行培训需求分析,提出员工技能开发的改进措施和计划。

五、绩效管理文档的分类管理

(一)绩效文档分类方法

1、按字母顺序。这是最常见的文档分类方法。

2、按数字顺序。每一个文件分配一个号码,而文件则按数字从低到高顺序排列,每一个员工一个号码,因此,要在卡片上保留所有的号码索引(可用计算机数据库存)

(二)绩效文档的安全性

为确保考评数据资料的安全,应采取相应措施:

①评资料应立即归档,不应留在桌子上;

②文件柜应锁好;

③当离开办公室时,应注意锁上办公室的门和抽屉;

④复印考评资料完成后,不要忘记从复印机上取走原件;

⑤考评资料只供有此权限的人使用,借用要签收;

⑥在清理不再需要的考评资料时,用碎纸机粉碎;

⑦考评文档在办公室之间互相传递时,应始终放在文件夹中携带,以防考评资料撒落丢

失。

2020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绝对完整) Part I Writing (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students selecting their lecture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low: 1. 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免费对外开放的目的是什么? 2. 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3. 你的看法? Part II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15 minutes)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1. For questions 1-7,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B),C) and D). For questions 8-10,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How Do You See Diversity? As a manager, Tiffany is responsible for interviewing applicants for some of the positions with her company .During one interview, she noticed that the candidate never made direct eye contact. She was puzzled and somewhat disappointed because she liked the individual otherwise. He had a perfect resume and gave good responses to her questions, but the fact that he never looked her in the eye said “untrustworthy,” so she decided to offer the job to her second choice. “It wasn’t until I attended a diversity workshop that I realized the person we passed over was the perfect person,” Tiffany confesses. What she hadn’t known at the time of the interview was that the candidate’s “different” behavior was simply a cultural misunderstanding . He was an Asian-American raised in a household where respect for those in authority was shown by averting(避开) your eyes. “I was just thrown off by the lack of ye contact; not realizing it was cultural,” Tiffany says. “I missed out ,but will not miss that opportunity again.” Many of us have had similar encounters with behaviors we perceive as different. As the world becomes smaller and our workplaces more diverse, it is becoming essential to exp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others and to reexamine some of our false assumptions . Hire Advantage At a time when hiring qualified people is becoming more difficult ,employers who can eliminate invalid biases(偏爱) from the process have a distinct advantage .My company, Mindsets LLC ,helps organizations and individuals see their own blind spots . A real estate recruiter we worked with illustrates the positive difference such training can make .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含答案)

?北邮13秋期末考试范围 注意:本范围与期末考试内容相似度超过80%;但是由于是开卷考试,且无计算等学生没有把握的题目,故不提供答案,只提供答题方法。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 1.当今社会的基本资源种类有等。 人才物信息时间 2.古典管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理论分别为等。 法约尔的古典智能理论韦伯的古典组织理论美国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 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有等。 获取整合保持和激励控制和调整开发 4.企业的经营战略一般分为三个层次。 5.康乃尔大学研究认为人力资源战略可分为等。 6.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中常用的定量分析预测法有等。 7.情商(EQ)包含的主要内容有等。 8.测量个性的投射测评的方法主要有等。 9.根据感受性、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可塑性、情绪兴奋性和指向性等特性的不同组合,一般把人按气质划分为四种类型,即。 10.人力资源培训模型的环节有等。 11.员工培训的目标有等几大类。 12.案例分析法认为解决问题的基本环节有等。 13.影响工作绩效的主要因素有。 14.360度绩效考评模式中参与考评的执行者有等。 15.薪酬的构成包括等。我国较普及的工资为。 16.结构工资构成包括等。 17.奖励性可变薪酬的基本类型有等。 18.工作岗位分享制的典型模型有等。 19.改造行为的强化手段有等。 20.企业劳动关系,主要指之间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权责利关系。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

名词解释重点回答名词的定义,但还要回答关于此名词的特点、分类、要素等之类的相关内容,以 较全面地解释此名词。否则,5分的名词解释只能得2-4分。一般一个名词解释起码得要1-200字左右,不是一句话能解释的。 1. 人力资源管理 定义:人力资源微观管理是通过对企事业组织的人和事的管理,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事的 配合,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并对人的各种活动予以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的目 标 。人力资源宏观管理是对社会整体的人力资源的计划、组织、控制,从而调整和改善人力资源状 况,使之适应社会再生产的要求,保证社会经济的运行和发展。 特点: 人力资源管理始终贯彻的主题是:员工是组织的宝贵财富。 人力资源管理强调组织和员工之间的“共同利益”,并重视发掘员工更大的主动性和责任感。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涉及管理学、法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 人力资源管理运作的整体性。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必须依赖于整个组织的支持,而且人力资源 管理各项职能之间应当具有一致性。 2. 人力资源规划 含义:人力资源规划是根据企业的人力资源战略目标,科学预测企业未来的人力需求,预测其内部 人力资源供给满足这些需求的程度,确定供求之间的差距,制定人力资源净需求计划,用以指导人 力资源的招聘、培训、开发、晋升和调动,确保企业对人力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的需求的活动。 3. 职务分析 含义:职务分析又称工作分析,是全面了解一项职务的管理活动,也是对该项职务的工作内容和职 务规范(任职资格)的描述和研究过程,即制定职务说明和职务规范的系统过程。 4. 职务描述书 内容包括:1)职务概要 2)责任范围及工作要求 3)机器、设备及工具 4)工作条件与环境 5) 任职条件;对职务描述书编写的要求有:1)清晰 2)具体 3)简短扼要 5. 情商(EQ ) 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6.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就是建立一套能够识别员工发展需要和职业潜力的系统,并借助该系统引导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组织的目标保持一致,在达成组织目标的同时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的活动 。 7.亚当斯公平论 在综合有关分配的公平概念和认知失调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激励理论。模型为: 该理论认为,对自己的报酬的知觉和比较的认知失调,导致当事人的心理失衡,即不公平感和心里紧张。 为减轻或消除这种紧张,当事人采取某种行动以恢复心理平衡。如果报酬公平,当事人就会获得满足感, 8.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又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是员工激励理论的代表之一,由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马斯洛理论把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荣誉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 r r P p I O I O

济南人力资源管理师-绩效案例研究分析题

济南人力资源管理帅-绩效案例分析题 一、设计题: 以下是某公司设置的一些业绩考核指标,请指出不符合量化标准的指标,并予以修改1)及时收回货款; 2)有效地使用时间; 3)产品A一季度的销售量达到13000件; 4)每两周更新一次市场数据; 5)节约部门的开支; 6)把部门的办公用品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下; 7)扩大市场占有率; 8)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指出其中存在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案例题: (一)某公司客户经理的360度考评结果如图: 绩效管理图表题

(二)有一家家电销售公司,该公司是华南的一家国营企业,家电制造和销售是其主营业务,去年的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当时这家企业正在改制,改制之后必须自负盈亏。如果销售额达不到5. 5亿元预定目标的90%,即4. 95亿元人民币,企业将陷入严重的财务困境。 为了在改制后增强竞争力,提高利润和销售额,并且塑造一种以业绩为导向的企业文化,公司总经理希望在改制之前投资一条新的空调生产线,力争通过销售夏季新产品为公司增加25%的收入,同时他还决定采用一套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今年初,该公司的改制基本完成,新的生产线引进到位,调试成功后即可生产新产品,而新的绩效考核和管理体系也旋即启动。 眼看年中考核将至,该公司的销售副总裁开始着急起来,因为他刚刚得知销售部有可能完不成前半年的主要考核指标。在此之前,他已经花了很大力气拿到了大批新型空调的订单。但是,这批订货必须在炎热天气到来之前送到客户手中。如果不能在5月15日前发货,客户就有权取消订单。然而,几个月来新生产线一直处于调试阶段,很可能不能如期交货。 相比之下,主管生产的副总裁却显得踌躇满志,他的两项主要考核指标一一质量和产量 ——都完成得非常出色,比如次品率比原来降低了近50%,远远超过了设定的目标。对于新产品他不是不关心,可是如果现在就生产新产品,那么根据经验机器的停工时间肯定会增加,从而导致产量下降。此外,新产品质量达标也是一个费时费力的过程,搞不好会顾此失彼,导致次品率上升。年中考核马上就开始了,他决定等考核后再着手完成新产品的生产任务。 不难看出,该家电公司的销售部和生产部矛盾突出,由于生产部门要把新产品的投产时间推迟到年中绩效考评之后,销售部门有可能无法按时交货。最终的结果可能是:新产品无法使公司的销售额增加25%,公司无法达到预定销售目标的90%。 问题:1、造成销售目标完不成的原因是什么? 2、绩效体系有什么问题,如何改进? 3、你能根据所学的知识拟定一份考核卡吗? (三)今年,A公司对所有职能部门实施了绩效管理制度,强调了对员工绩效的量化考 核,并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原有的薪酬结构进行了调整,将绩效考核结果与浮动工资直接挂钩。

2020年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卷一完整版)

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卷一完整 版) 范文: Writing:家长角色 There are several possible reasons accountable for this phenomenon(中心句). To begin with, family in growing numbers has only one child; therefore, parents oftentimes focus all their attentions on that child and exert much pressure on him or her(原因一). Moreover, numerous parents intend to realize their unfulfilled dreams by letting their children learn what they failed to learn and apply for the college by which they failed to be accepted, because they have become richer and they believe that they have the power to make what they wanted and want come true now(原因二). For instance, my uncle used to be a poor man and his dream that one day he would become a violinist was broken because of lack of money. But he made a fortune by selling coals, and then forced his son, my younger brother to practice playing violin. My brother was a huge fan of sports, but now he has to play violin everyday unwillingly and ofter quarrels with their parents(举例:原来-然后-结局). To sum up, it is unreasonable for parents to control their children’s life(总结句). In order to help them grow happily

月人力资源四级真题及选择题答案

26、资源的有限性称为( C )。2008,5 (A)资源的有效性 (B)资源的合理性 (C)资源的稀缺性 (D)资源的针对性 27、在生产要素市场,( A )是生产要素的供给者。 (A)居民户 (B)市场 (C)劳动者 (D)企业 28、资本的所有者提供要素服务得到的报酬称为( C )。 (A)地租 (B)工资 (C)利息 (D)利润 29、( A )是调整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一些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A)劳动法 (B)劳动法律制度 (C)劳动法学 (D)劳动行为规律 30、所谓劳动权的( B )是对劳动者权益和权能的保护,包括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法定权益和约定权益。 (A)基本保护 (C)优先保护 (B)全面保护 (D)部分保护 3 1、( A )是指具有法的效力作用和意义的法或法律的外在表现形式。 (A)法律渊源 (B)劳动法 (C)劳动合同 (D)劳动关系 32、以下关于劳动法的监督检查制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A)它规定了劳动关系的运行规则 (B)它是实施劳动监督检查的职权划分和行为规则 (c)它规定了以何种手段实现和保证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实施 (D)各项劳动法律制度的范围与劳动监督检查制度的范围是一致的 33、( B )是影响企业战略决策的首要外部条件。 (A)经济环境 (B)政治法律环境 (c)技术环境 (D)社会文化环境 34、企业经营战略的实施是战略管理工作的( A )。. (A)主体 (B)客体 (C)内容 (D)重点 35、制定企业计划的原则不包括( B )。 (A)可行性与创造性相结合 (B)战略计划与战术计划相结合 (C)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D)短期计划和长期计划相结合 36、(B )是人对某种事物或特定对象所持有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A)认知 (B)态度 (C)智慧 (D)谦虚 37、( B )是指导致行为或事件的行为者本身可以控制的因素。 (A)归因 (B)内因 (C)外因 (D)知觉 38、领导情境理论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心理成熟度,二是( A )。 (A)工作成熟度 (B)心理承受度 (c)精神成熟度 (D)精神承受度 39、在路径-目标理论中,领导行为不包括( A )。 (A)反馈型 (B)指导型 (C)支持型 (D)参与型 40、人力资源开发的( C )是开展各项人力资源开发活动的依据和动力。 (A)最高目标 (B)阶段目标 (c)总体目标 (D)远期目标 4l、下面对人力资源开发的表述错误的是( D )。 (A)以立体开发为特征 (B)以提高效率为核心 (C)以挖掘潜力为宗旨 (D)是完全独立的理论体系 42、( A )是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A)人力资源管理的活动 (8)对人力资源外在要素的管理. (c)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 (D)对人力资源内在要素的管理 43、员工自我保护机制的特点不包括( D )。 (A)大多数为满足个人需求 (B)是一种动态表现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本题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X )1.人力资源不是再生性资源。 ()2.工作绩效呈现出明显的多因性、多维性与动态性。 (X )3.从宏观意义上来说,人力资源不是以国家或地区为单位进行划分和计算的。 (X )4.工作评价能够实现薪酬制度的外部公平。 ()5.使用强制分布评价法能够克服管理人员工作绩效考核标准掌握偏松或偏紧的倾向。( X ) 6.人员选拔是招聘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其技术性较强,难度不大。 (X )7.薪酬结构设计是制定企业薪酬制度的最后一步。 (X )8.培训是一项人力资本的投资活动,谁投资谁受益,不存在风险。 (X )9.绩效管理的实施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10.人力资源规划又称人力资源计划,它是各项具体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起点和依据,直接影响着企业整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 二、单项选择题(本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我国劳动法规定的劳动年龄为( B )。 A.14周岁 B.16周岁 C.18周岁 D.20周岁 2.传统人事管理的特点之一是( A )。 A.以事为中心 B.把人力当成资本 C.对人进行开发管理 D.以人为本 3.在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经常强调团队(Team)的作用,这反映了人力资源管理的 (B )。 A.投资增值原理 B.互补增值原理

C.激励强化原理 D.动态适应原理 4.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包括( D )两个层次。 A、劳动关系计划和工资计划 B、总体规划和劳动关系计划 C、总体规划和保险福利计划 D、总体规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5.下列不适合于人力资源供大于求情况的人力资源规划的措施是( C )。 A.减少工作时间 B.裁员 C.外部招聘 D.降低人工成本 6.各项企业人员需求分析的方法中,不属于量化分析方法的是 (A )。 A.德尔菲预测技术

HR案例解析分析题4绩效管理方案计划

案例分析题 第四章绩效管理 1. 小王在一家私营公司做基层主管已经有3年了。这家公司在以前不是很重视绩效考评,但是依靠自己所拥有的资源,公司的发展很快。去年,公司从外部引进了一名人力资源总监,至此,公司的绩效考评制度才开始在公司中建立起来,公司中的大多数员工也开始知道了一些有关员工绩效管理的具休要求。 在去年年终考评时,小王的上司要同他谈话,小王很是不安,虽然他对一年来的工作很满意,但是不知道他的上司对此怎么看。小王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除了工作上的问题,他不是很经常地和他的上司交往。在谈话中,上司对小王的表现总体上来讲是肯定的,同时,指出了他在工作中需要改善的地方。小王也同意此看法,他知道自己有一些缺点。整个谈话过程是令人愉快的,离开他上司办公司室时小王感觉不错。但是,当小王拿到上司给他的年终考评书面报告时,小王感到非常震惊,并且难以置信,书面报告中写了他很多问题、缺点等负面的东西,而他的成绩、优点等只有一点点。小王觉得这样的结果好像有点“不可理喻”。小王从公司公布的“绩效考评规则”上知道,书面考评报告是要长期存档的,这对小王今后在公司的工作影响很大。小王感到很是不安和苦恼。 请您结合本案例回答下列问题: (1)绩效面谈在绩效管理中有什么样的作用?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围绕绩效面谈做哪些方面的工作? (2)经过绩效面谈后小王感到不安和苦恼,导致这样的结果其原因何在?怎样做才克服这问题的产生?答: (1)说明员工绩效面谈的作用: ①使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对绩效管理有更加全面深入的认识;通过绩效面谈,使得考评者对绩效管理的目标、考评方法、程序有进一步的认识,有利于下一轮绩效考评工作的开展。 ②将员工绩效考评的情况反馈给员工。考评者要将员工绩效的真实信息反馈给员工本人,对员工的成绩、优点进行表扬,要指出员工的问题、缺点,使之改正。 ③依据考评结果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是考评者与被考评者共同的事情,考评者要给被考评者一定的指导。 围绕绩效面谈,人力资源部门应该做到: ①对考评者以及被考评者明确考评的目的; ②明确绩效面谈的目的; ③加强对考评者的面谈技巧的培训。 (2)分析问题产生原因 表面上看,是“绩效面谈”使得小王感到苦恼和不安。实际上,产生这样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公司的绩效考评系统:公司上下对绩效管理的目的不清; ②小王的上司对小王有偏见; ③小王的上司没有很好的绩效面谈技巧,不敢对小王谈论问题与缺点。 (3)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①考评前绩效目标制定要明确、客观、量化。 ②考评过程中要公正、公开、公平、考评者要注意员工绩效信息的收集。 ③考评结束后要注意考评结果的反馈,考评者与被考评者要就考评的最后结果达成一致,共同制定员工的绩效改进计划。 2. 林某是一家高科技企业的年轻的客户经理,有着双学位的学历背景和较好的客户资源,但是个性较强的林某,常常是公司各种规章制度的“钉子户”,果不其然在公司新的绩效考核方法推行的过程中,林某又一次“撞到枪口上”。

人力资源四级理论考试真题

上海市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国家职业资格(四级) ——人力资源管理员 统一鉴定试题理论知识卷(一) (2003年2月) 考生须知:理论知识卷须在90分钟内完成。 第一部分单选题(请在四个选择肢中选择一项作为正确答案,将相应代码填入括号中,每题1分,共30分。) 1. 以()为基础的薪酬体系较为关注员工以往的工作表现,将员工对企业的 贡献及薪酬结合在一起。 A.技能 B. 职位 C. 绩效 D. 年资 2. 以下表述中()符合进行绩效评估面谈应把握的原则。 A.集中关注员工的绩效和行为方式 B. 注重过去而非未来 C. 谈话间接而具体 D. 集中关注员工的性格特点 3.()是最直接的培训结果评价,可通过书面测验的方式来进行。 A.技能结果 B. 认知结果 C. 情感结果 D. 投资收益 4.()是指各种测试手段内容的同质程度,也包括有着相同对象的测试项目 之间的一致程度。 A.项目关联信度 B. 测试者信度 C. 复本信度 D. 再测信度 5. 内部招聘就是从企业内部的工作候选人中识别出最合适的工作人选,主要的途径有()。 A.代理招募、雇员举荐 B. 工作公告、雇员举荐 C. 计算机数据库、职业生涯开发系统 D. 工作公告、职业生涯开发系统 6. ()是通过全面预测企业内部人员转移从而预知企业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 一种方法。 A.人员接替模型 B. 马尔可夫模型 C. 回归分析法 D. 比率分析法 7. 工作分析文件的适用性()。 A.只有在选择被分析工作时得以确认 B. 应在选择工作分析信息来源时得以确认 C. 只有在整理工作任务分析信息时加以确认 D. 只有通过反馈才能得以确认 8. 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为基本原则,对职业进行的系统划分及归类。 A. 同一性 B. 群体性 C. 目的性 D. 稳定性 9.当用人单位及劳动者续订劳动合同时()。 A.不得约定试用期 B. 应约定3个月的试用期 C.可依照企业规定约定试用期 D. 需及劳动者协商试用期的具体时间 10. ()主要是指薪酬是以工作时间为单位还是以产量、销售量为单位来计算 的。 A. 薪酬体系的管理 B. 薪酬水平的管理 C. 薪酬支付形式的管理 D. 薪酬结构的管理 11. 对10人以下的部门小规模员工进行绩效评估,采用()最为合适。 A. 行为观察等级法 B. 目标管理法 C. 配对比较法 D. 图尺度评价法 12. 以下陈述中只有()不符合一项完整有效的在职培训计划要遵循的原则和 步骤。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试卷含答案

学院学部考试试卷A 学年季学期期末 课程名称:人力资源管理使用班级: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形式:闭卷共10页,共五道大题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9分) 1.()是对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致方针、政策和策略的规定。 A.人力资源培训规划 B.人力资源费用计划 C.人力资源战略规划 D.人力资源制度规划 2.()是岗位人员完成职责时可以在一定限度内(有时未经上级允许)自由行使的权力。 A.职权 B.权责 C.权限 D.职责 3.工作岗位分析信息的主要来源,不包括()。 A.任职者报告 B.书面资料 C.同事的报告 D.样本分析 4.()不属于绩效考核中工作数量的衡量指标。 A.废品率 B. 工时利用率 C.销售量 D.月度营业额

5.()不属于外部招募的缺陷。 A.筛选难度大 B.招募成本大 C.进入角色慢 D.不利于创新 6.()主要是为了适应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与高级人才的求职需求而发展起来的。 A.网络招聘 B.借助中介 C.猎头公司 D.熟人推荐 7.笔试往往很难测试应聘者的()。 A.性格和兴趣 B.专业知识 C.社会文化知识 D.专业能力 8.在面试评价阶段,运用评语式评估的缺点是对应聘者之间不能进行()比较。A.横向 B.侧面 C.纵向 D.多维度 9.()是指在控制的情境下,向应试者提供一组标准化的刺激,以所引起的反应作为代表行为的样本,从而对其个人的行为做出评价的方法。 A. 心理测试 B. 道德测试 C.能力测试 D.健康测试 10.以下哪种不属于人力资源需求预测的定量分析()。 A. 比例分析法 B. 回归分析法 C.趋势预测法 D.德尔菲法 11.以()为标准进行配置是在岗位和应聘者之间进行必要调整,以满足各个岗位人员配置的要求。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精品文档 2014年6月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完整版) 来源:文都教育 Part I Writing (30 minutes)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following topic.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but no more than 180 words. Suppose a foreign friend of yours is coming to visit your hometown, what is the most interesting place you would like to take him/her to see and why? 注意:此部分试题请在答题卡1上作答。 Part II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30 minutes) Section A Directions: In this section, you will hear 8 short conversations and 2 long conversations. At the end of each conversation, one or more questions will be asked about what was said. Both the conversation and the questions will be spoken only once. After each question there will be a pause. During the pause, you must read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and decide which is the best answer. Then mark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on Answer Sheet 1 with a single line through the centre. 注意:此部分试题请在答题卡1上作答。 1. A) See a doctor about her strained shoulder. B) Use a ladder to help her reach the tea. C) Replace the cupboard with a new one. D) Place the tea on a lower shelf next time. 2. A) At Mary Johnson's. C) In an exhibition hall. B) At a painter's studio. D) Outside an art gallery. 3. A) The teacher evaluated lacks teaching experience. B) She does not quite agree with what the man said. C) The man had better talk with the students himself. D) New students usually cannot offer a fair evaluation. 4. A) He helped Doris build up the furniture. B) Doris helped him arrange the furniture.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力资源管理师四级考试题试题及答案

1、当员工的薪酬与其工作价值大致相当,可认为该企业的薪酬管理做到了( )。 A.外部公平 B.内部公平 C.程序公平 D.个人公平 参考答案:B 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招聘总成本=直接成本+间接费用 B.工作规范与工作说明书在内容上不能出现重叠 C.培训与开发的需求分析由工作任务需求分析和人员需求分析两部分组成 D.在制定薪酬体系的六个基本步骤中,薪酬分级和定薪在薪酬结构设计之前进行 参考答案:A 3、人力资源与其它资源不同,具有( )等特征。

A.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无限性 B.战略性、能动性和被开发的有限性 C.积极性、创造性、可用性和无限性 D.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有限性 参考答案:A 4、为了获得过去行为的写照,面试考官应当避免提出的问题是( )。 A.“你是怎样看待部门之间出现的不合作现象的?” B.“当你的工作得到了不好的反馈时,你是怎么做的?” C.“请举一个你亲身经历过的部门合并中人员重组的事例。”

D.“在你所承担的项目中,你是怎样获得技术部的支持和帮助的?” 参考答案:C 5、定员标准的形式一般可分为( )。 A.单项定员标准和综合定员标准 B.单位用工标准和服务比例标准 C.企业定员标准和单位用工标准 D.行业通用标准和企业定员标准 参考答案:B 6、目标管理法的步骤是( ) A.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B.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C.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分析回顾目标→实施控制 D.分析回顾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 参考答案:A 7、在企业发展的( )阶段,更能够暴露出组织人力资源结构性失衡的状态。 A.创立 B.扩张 C.稳定 D.衰退 参考答案:C 8、目标管理法的步骤是( ) A.制定战略目标→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B.制定组织规划目标→制定战略目标→实施控制→分析回顾目标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 分) 并分别提出各种具体的调整供大于 ⑤人员规划的评价与修正。 人员规划并非是一成不变的, 它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系统, 应对其 人力资源管理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本题共 3题,第 1小题 10分,第 2小题 12分,第 3小题 16分,共 38分) 1、简述制定企业各类人员规划的基本程序。 (10 分) ① 调查、收集和整理涉及企业战略决策和经营环境的各种信息。 (2分) ② 根据企业或部门实际情况确定其人员规划期限, 了解企业现有人力资源状况, 为预测工作 准备精确而翔实的资料。 (2 分) ③ 在分析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 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以定量为主的 各种科学预测方法,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供求进行预测。 ④ 制定人力资源供求协调平衡的总计划和各项业务计划, 求或求大于供的政策措施。 (2 分) 实施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评估,并重视信息的反馈,不断调整规划,使其更切合实际,更 好地促进企业目标的实现。 (2分) 2、简述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的程序以及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12 分) (1) 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和程序: ① 进行工作岗位分析 ;(2 分) ②进行理论验证 ;(2 分) ③进行指标调查,确定指标体系 ;(2分) ④对指标体系进行必要的修改和调整。 (2分) (2) 绩效考评标准的设计原则 ① 定量准确的原则 ;(2分) ②先进合理的原则 ;(2分) ③突出特点的原则 ;(2分) ④简洁扼要的原则。 (2分) 3、简述工作岗位分类以及采用点数法对生产性岗位进行纵向分级的主要步骤。 (16 分) (1)岗位分类的主要步骤: ① 岗位的横向分类, 即根据岗位的工作性质及特征,将它们划分为若干类别。 (2分) ② 岗位的纵向分级, 即根据每一岗位的繁简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学识、技能、 经验 水平等因素,将它们归入一定的档次级别。 (2 分) ③ 根据岗位分类的结果, 制定各类岗位的岗位规范即岗位说明书, 并以此作为各项人力资源 管理工作的依据。 (2 分) ④ 建立企业岗位分类图表, 说明企业各类岗位的分布及其配置状况, 为企业员工的分类管理 提供依据。 (2 分)

绩效管理经典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案例分析 绩效管理 案例分析 1、单选题:绩效管理的( D )阶段与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A实施B考评C准备D应用与开发 分析: 绩效管理的总流程可包括五个阶段:准备阶段、实施阶段、考评阶段、总结阶段和应用开发阶段。应用开发阶段是绩效管理的终点,又是一个新的绩效管理工作循环的始点,在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中起着承上起下的作用,因此,本题选择D项。 2、多选题: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有(ABDE ) A有可操作的企业发展战略目标 B内部客户和外部客户对岗位要求是清楚的 C组织成员对自己下级工作目标有清晰的把握D岗位责任说明书对于各岗位职责有明确的描述E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的相互关系有准确的界定 分析: 在建立和实施企业业绩效管理体系之前,必须具备四个前提条件:有可操作的发展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图对各层次岗位相互关系的准确界定;客户对岗位有清楚的要求;岗位责任说明书对各岗位职责的明确描述。而“组织成员对下级工作目标的清晰把握”属于绩效管理实施过程中的一个环节不在绩效管理实施的前提中,因此,此题的C项不选。 3、案例 请阅读下面一个关于情境模拟实验的描述,如图1所示:在一具窄口烧杯里,放有三个直径比杯口稍小一些的乒乓球,每个球上都穿着一根线,现在,有两个三人小组参加实验,要求参加者每人提取一根线,将乒乓球从烧杯中提出。 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第一个将乒乓球提出的成员。 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最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的小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个小组可能先将所有的乒乓球提出烧杯?为什么? (2)、实验结果对于处理管理中合作与竞争的关系有何启发意义? 分析: 在奖励应采用个人竞争方式,还是团体竞争方式好呢?此题考查的就是这方面的内容。 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甲组成员,比赛是个人竞赛,奖励个人。甲组为团体内竞争组,强调的是个人;题中实验主持人告诉乙组的成员,比赛是团体竞赛,甲组和乙组竞争,奖励团体。乙组为团体间竞争组,强调的是“团体”。同样是奖励,强调个人与强调团体会有着不同的结果。一般说来,强调“团体”的团体间竞争组比强调“个人”的团体内竞争组会取得更好成绩,团体内成员互相合作加强有助有增强组织凝聚力,在实践中,应倡导团体竞争。 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一直是矛盾的综合体,必须用辩证的眼光和思维去看待。团体内的个人竞争是必要的,但团体内成员间的紧密互动和合作,团队精神的倡导,可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和效价。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特点和形式的工作,可以强调个人竞争。 理解和把握了上述内容,明确了考题方向,此题中的两个问题,也就不难作答。 评分标准: (1)团体竞争组最可能取得胜利,因为团体的目标导向统一的目标,避免了内耗。(2)对于解决竞争和合作的关系有启发意义。 A、在团体内,个体竞争是必须的,但过分强调个体竞争,会使团体的气氛变得压抑、人际关系变得紧张,合作行为减少。在企业竞争日趋剧烈的今天,要鼓励团体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团体工作的效益。 B、团体合作并不是万能的,这要看工作任务的性质、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对于需要相互配合的工作,团队合作的氛围更利于提高相互配合的效率,而以个人工作为主要形式的工作,则更要强调个人竞争。 C、在面对利益分配问题时,管理者自己要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争取多做贡献,努力倡导团队精神,做出表率。 4、改错题:以下列列举的是某公司设置的一些业绩考核指标 (1)及时收回货款 (2)有效地使用时间 (3)产品A一季度的销售量达到13000件 (4)每两周更新一次市场数据 (5)节约部门的开支 (6)将部门的办公用品费用控制在5000元以下 (7)扩大市场占有率 (8)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请指出不符合量化考核标准的指标,并加以改正 (1) (2) (3) (4)

最新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真题及答案 Part ⅠWriting (30 minutes) 注意:此部分试题在答题卡1上。 Directions: For this part, you are allowed 30 minutes to write a short essay on the topic of Creating a Green Campus. You should write at least 120 words following the outline given below: 1. 建设绿色校园很重要 2. 绿色校园不仅指绿色的环境…… 3. 为了建设绿色校园,我们应该…… Creating a Green Campus Part Ⅱ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mming and Scanning) (15 minutes) Directions: In this part, you will have 15 minutes to go over the passage quickly and answer the questions on Answer Sheet 1. For questions 1-7, choose the best answer from the four choices marked A), B), C) and D). For question 8-10, complete the sentences with the information given in the passage. Colleges taking another look at value of merit-based aid Good grades and high tests scores still matter—a lot—to many colleges as they award financial aid. But with low-income students projected to make up an ever-larger share of the college-bound population in coming years, some schools are re-examining whether that aid, typically known as “merit aid”, is the most effective use of precious institutional dollars. George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Washington, D.C., for example, said last week that it would cut the value of its average merit scholarships by about one-third and reduce the number of recipients(接受者), pouring the savings, about $2.5 million, into need-based aid. Allegheny College in Meadville, Pa., made a similar decision three years ago. Now, Hamilton College in Clinton, N.Y., says it will phase out merit scholarships altogether. No current merit-aid recipients will lose their scholarships, but need-based aid alone will be awarded beginning with students entering in fall 2008. Not all colleges offer merit aid; generally, the more selective a school, the less likely it is to do so. Harvard and Princeton, for example, offer generous need-based packages, but many families who don’t meet need eligibility(资格)have been willing to pay whatever they must for a big-name school. For small regional colleges that struggle just to fill seats, merit aid can be an important revenue-builder because many recipients still pay enough tuition dollars over and above the scholarship amount to keep the institution running. But for rankings-conscious schools in between, merit aid has served primarily as a tool to recruit top students and to improve their academic profits. “They’re trying to buy students,”says Skidmore College economist Sandy Baum. Studies show merit aid also tends to benefit disproportionately students who could afford to enroll without it. “As we look to the future, we see a more pressing need to invest in need-based aid,”says Monica Inzer, dean of admission and financial aid at Hamilton, which has offered merit scholarships for 10 years. During that time, it rose in US News & World Repor t’s ranking of the best liberal arts colleges, from 25 to 17. Merit aid, which benefited about 75 students a year, or about 4% of its student body, at a cost of about $ 1 million a year, “served us well,”Inzer says, but “to b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