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最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最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最新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专业 XXXX

学号XX XXXXXX

学生姓名XXX

指导教师姓名 XXX

指导教师单位北师大珠海分校XX学院

年月日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学位论文写作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学位论文写作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作品或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论文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关于收集、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学位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将学位论文编入有关数据库,提供网上服务。(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

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摘要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对汽车这一代步工具的选择倾向从性能到品质、服务以及环保型等各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群雄逐鹿的国际汽车品牌征战当中,品牌本身的竞争力对市场竞争而言无疑是最有效的利器,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品牌是其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调加快,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迅速崛起,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汽车品牌形象几乎是一个企业占有市场和实现盈利以及提高竞争力的最直接途径之一,也是国家形象与综合实力的有利证明。文章通过市场营销理论、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并结合国外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的一些经验和中国汽车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战略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战略部署与实施有所助益。

关键词: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品牌;发展战略

Brand positioning strategy Chinese brands

ABSTRACT

With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people's standard of living h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the choice tendency of vehicle, which is a tool of ride instead of walk from performance to all aspects of quality, service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ype have higher requirements. In the crowded international automobile brand campaig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brand itself in terms of market competition is undoubtedly the most effective weapon, for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he brand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 with China's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ccelerating pace, China independent brand automobile rapid rise, development trend in domestic and foreign market good. Car brand is almost an enterprise market share and profitability as well as one of the most direct way to improve competitiveness, but also to prove favorable national image and comprehensive strength. The through the theory of marketing, brand strategy management theory and product cycle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development of some of the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ment modes of the foreign automobile enterprises and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carri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issues related to China's own brand car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order 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Research of strategy of Chinese independent brand car deploy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helpful.

Key words: Chinese automobile independent brand; br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目录

一、绪论 (8)

1选题背景 (8)

2选题意义 (8)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概述 (9)

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9)

2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存在的问题 (10)

3中国自主品牌汽车面临的挑战 (11)

三、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品牌定位的影响因素 (11)

1政府相关政策影响 (11)

2汽车产业结构影响 (11)

3文化底蕴影响 (12)

(1)企业文化引导价值理念 (12)

(2)企业文化使品牌深刻 (12)

(3)企业文化使品牌持续发展 (12)

(4)企业文化使品牌增值 (13)

四、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品牌定位战略 (13)

1强国战略 (13)

2产业调整战略 (14)

(1)汽车工业的产业升级 (14)

(2)汽车关键零部件“自主性”发展 (14)

3全球化发展战略 (15)

4人才与技术发展战略 (15)

5新能源应用战略 (16)

五、结语 (17)

参考文献 (18)

致谢 (19)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评定表 (20)

一、绪论

1选题背景

根据《2010 年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统计,中国汽车产销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中国汽车消费协会在 2011 年公布,2010 年的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 1800 万辆,不仅蝉联世界第一,还超越了美国 2000 年创造的最高历史纪录——1740 万辆。2014年,1季度国内生产总值1282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4%。2015年一季度,中国汽车在产企业达到1018家,产量291759辆。当下,相较而言,我国的汽车业自主研发的水平有了进一步提升。不论自主品牌的数量,还是市场销量,以及优质的品牌形象都有了相对的提升。尤其是自主品牌的小排量经济型乘用车,其绝对的价格优势在汽车行业占据了很大一部份份额。然而,自主品牌的发展在我国汽车行业上从数量上形势是乐观的,不过相对6+3的汽车巨头的产品,我国的自主品牌不仅在产品质量、核心技术上有较大差距,而且品牌知名度、产品利润也有非常巨大的差距。通过2010 年我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汽车产业蓝皮书可知,中日汽车工业两者比较之下,日本汽车工业总体得 91.62 分,而中国汽车工业则仅得 54.33 分。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态势与国际上一些汽车强国之间的发展差距还较大,中国要实现汽车强国的目标任重而道远。我国自主品牌在中高端品牌的整车研发能力有限,放眼望去,国内汽车行业的中高端市场份额占据者基本是外国品牌。不过事实证明,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低端进军的品牌战略是非常明智的。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汽车行业的低端市场地位逐渐稳固,其高性价比带来的品牌效应,必然会为自主品牌走向中高端甚至走向国际市场从而获得更广阔的利益空间奠定坚定基础。2010年,吉利成功收购沃尔沃,成功跃上中高端市场。这一令世界瞩目的事实表明,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使得国际汽车行业得到重新洗牌,其新的市场环境为中国的汽车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中国汽车企业势必要做好在国际汽车行业立足与发展的准备,不但制定优质的战略决策,而且要加大对产品研发的力度,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品牌形象,尽快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

2选题意义

品牌对市场竞争而言无疑是最有效的利器,对中国汽车产业而言,品牌是其发展的基础。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调加快,中国自主品牌汽车迅速崛起,在国内、国外市场的发展态势良好。汽车品牌形象几乎是一个企业占有市场和实现盈利以

及提高竞争力的最直接途径之一,也是国家形象与综合实力的有利证明。文章通过市场营销理论、品牌战略管理理论和产品周期理论,并结合国外汽车企业发展模式的一些经验和中国汽车行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战略发展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通过本文的分析和研究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战略部署与实施有所助益。与此同时,希望国家能够帮助企业发展和壮大我国汽车的自主品牌,提高其行业竞争力,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对于品牌问题的研究,都是侧重理论与事实案例分析相结合,切入点则多为市场营销;而关于汽车品牌形象的发展方向及趋势等问题,当下较为系统的研究在我国极少,大部分只是探讨品牌的经营策略以及选择品牌营销模式。

二、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概述

1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现状

(1)品牌定义及作用

大卫·奥格威(D.Ogilvy)(2000)认为品牌具有错综复杂性,它是品牌名称、包装、历史、声誉、风格等的无形组合,不同的消费者会因为不同的印象和经验而对其有不同的界定,它体现了消费者的感觉和感受。美国哈佛大学的大卫·阿诺(2006)指出,品牌的建立基础是长期、持续的产品定位及个性确定,它是一种类似偏见,成功的品牌常常占据市场领先地位并因此而获得较高额利润。树立品牌对于企业来说其意义与价值都是不可估量的,首先,树立品牌便于消费者对企业与产品以及品牌进行辨识,使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节约时间和购买精力,为消费者带来便利。其次,树立品牌可以使消费者对企业保持忠诚度,并跟随企业的成长而呈正比增长,为企业声名传播与企业盈利能力的提高提供夯实基础。再次,树立品牌对企业本身而言具有控制与约束能力,企业往往为维护自身企业形象而不断完善自我,持续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无形中壮大了企业实力,提高了企业服务能力。此外,品牌还对消费者与企业双方同时具有保护作用。品牌机保护消费者的消费权益,又保护着企业的品牌所有权与经营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2)中国自主品牌发展历程

经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中国产生了一些较优秀的自主汽车品牌。无论是汽车生产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中国汽车自主品牌近年来都获得了可惜成绩,中国自主品牌汽车正逐步从合资品牌中崛起,悄然影响着世界汽车产业的格局。

中国汽车十大自主品牌

中国汽车十大自主品牌 长安汽车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31日成立,经营范围包括汽车(含小轿车)开发,汽车发动机系列产品的开发、销售,配套零部件、模具、工具的、开发,制造,销售,机械安装工程科技技术咨询服务,自营和代理各类 长安汽车是最争气的老牌汽车国企,近几年发展迅猛。长安逸动、长安CS75/CS35、长安欧尚等车型在自主同类产品中领先,在轿车、SUV、MPV均有强势产品布局,发展最为均衡。长安在研发方面也颇有实力,国际合作较多。 北京汽车 提到北汽,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吉普”时代,当时全国流行的切诺基现在大多数已经进了废品站,在取消与克莱斯勒公司合作以后,北汽相继与德国戴姆勒(梅赛德斯奔驰)、现代集团联手,直至有现在的规模。 其自主品牌从2000年至今,只有100多万的保有量,真心不高啊。从新品牌——绅宝开始,北汽的自主车领域有了起色,巨额的投入让绅宝的产品线扩展速度令人咋舌,短短几年已经有10多款轿车和SUV产品。 众泰汽车 一提众泰,大家都笑了。在下定决心走“山寨道路”之前,众泰与中兴、莲花、昌河等品牌被消费者视为最没有存在感、最没有前途的车企。 而其推出的SUV车型T600却让众泰一炮而红,赚得盆满钵满,124.1万的保有量有三成左右是2014年开始T600的数据。 所以,尝到甜头的众泰在抄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山寨神车也越来越多,越来越豪华。 在山寨大国,众泰主攻的是二三线城市以及城乡结合部的人群,在影响力、口碑上虽然不能获得主流媒体与消费者的认可,不过它仍符合了一部分人的市场需求。 上汽荣威 与北汽一样,上汽也属于当年的那批牛气哄哄的国企。曾经的荣威品牌因为借用通用的平台,一直走所谓的“精品自主车”路线,销量也算可以。但是,相比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两个合资公司的吸金能力,荣威不够看啊。 今年,荣威推出了RX5这台全新中型SUV,原创设计,高调宣传,而且在各项配置上让人感受到满满的造车诚意。不过,这种转变才刚刚开始,要体现在保有量上,还得依托于推出更多的产品和更长的时间累积。 未来,希望上汽能有更多的原创设计,重新定义的中国设计! 东风汽车 东风汽车公司始建于1969年,是中国汽车行业骨干企业之一。中国四大汽车集团之一,是由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督管理的中央企业。公司主要业务分布在十堰、襄阳、武汉、广州四大基地,形成了“立足湖北,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事业布局。公司总部设在“九省通衢”的武汉。主营业务涵盖全系列商用车、乘用车、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水平事业。 吉利汽车 当年的吉利汽车有帝豪、全球鹰、吉利三个品牌,保有量一直很坚挺,而且出过好几款爆款

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思考

发展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思考 2005年11月11日 摘要:经济全球化一个十分重要的特征就是品牌的全球化,全球市场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品牌的竞争。在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国汽车工业由于缺少自主品牌,将越来越有成为国际汽车巨头附庸的危险。因此,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才丁造就成了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关键所在。本文从自主品牌的概念及重要性出发,分析了制约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几大关键因素,提出了培育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方法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自主品牌品牌战略产品开发平台自主开发 1前言 在当今汽车工业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汽车工业已处于国际知名汽车品牌的包围之中。跨国汽车巨头6大(通用、福特、戴姆勒—克莱斯勒、大众、丰田、雷诺—日产)3小(PSA、本田、宝马)在2002年全部进入中国,完成其在中国的战略布局,初步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跨国汽车巨头在中国的品牌战略就是尽可能地迅速扩张他们自己的品牌,这显然

使尚显幼小和稚嫩的我国本土民族品牌遭受严厉的打压,使本土汽车品牌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严峻考验,所以探索中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创建与发展壮大之路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论述自主品牌的概念及其重要性、分析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现状,探讨打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策略措施。 2自主品牌的内涵及重要性 2.1自主品牌的内涵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快速发展,学术界、企业界对什么是自主品牌及如何打造我国汽车自主品牌有过不少的争论和探讨,但对自主品牌所蕴藏的内涵尚没有十分清晰的认识。 从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加深并结合我国的经济利益与安全来看,“自主品牌”的内涵应该同时具备自主的含义和品牌的概念。 自主的含义是指从知识产权的角度拥有该品牌,具有对品牌完全的掌控能力和决定权利。一种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设计,或是它们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中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情况分析 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我国的“汽车大国”的梦想一度那么遥不可及。我国成立之初,汽车工业一无资金、二无技术,起步格外艰难。随着改革开放,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国内的自主品牌汽车也逐渐成熟壮大,并成为我国汽车工业的中流砥柱。但国外汽车企业毕竟只是为了从巨大的我国市场上获取利润,“市场换技术”可以帮助我国汽车企业获得发展,但却也会扼杀我国民族汽车工业的发展,丢掉自主品牌,使我国的汽车企业仅仅成为国外汽车企业在我国的装配工厂。因此,我国的汽车企业必须自主创新、自主开发,掌握属于自己的汽车关键、核心、前沿技术,拥有真正的自主品牌,才能使我国的汽车工业发展壮大。 1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工业的发展 1.1 创建成长阶段 我国刚一成立就决定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1953年7月15日,第一汽车制造厂隆重举行奠基典礼,这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建设自己的汽车厂,标志着我国汽车工业起步;1958年5月,第一汽车制造厂试制成功我国第一部东风牌轿车,奠定了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我国汽车工业从无到有迈出了它艰难但却坚毅的第一步。虽然新中国自力更生制造出的汽车填补了我国工业的空白,使我国汽车工业发展从此进入一个新阶段,但随后的20多年由于国家不开放,汽车工业与世界隔绝,失去了交流提高的机会,逐渐地被现代化的世界汽车工业抛在后面,轿车工业技术水平更是由于政策导向问题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 1.2 初级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对轿车的需求越来越强,我国落后的轿车工业根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一时间,外国轿车洪水般涌入我国。1984年至1987年,我国进口轿车64万辆,耗资266亿元。为了迅速提高我国轿车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我国汽车工业开始走上与国外汽车企业合作、引进消化外国先进技术的发展道路。 据不完全统计,改革开放20多年,我国汽车行业与国际上各大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商建立了600多家中外合资汽车企业,积累资本200多亿美元,占全国汽车工业资本总额的40%以上;同时,我国已经从国外引进了1000多项汽车技术,这些技术大多与国外处于同等水平。由于外资的进入,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生产、产品开发技术,还带动了汽车工业整体素质的提高。世界一些著名的整车、零部件跨国公司均加大了合资企业的科研开发投入和人才培训工作,并已将在华的合资企业发展纳入全球发展战略的一部分。 1.3 高速发展阶段 中共十四大和人大八届四次会议确定将汽车工业列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汽车工业结构升级、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我国汽车工业在1992-2002的10年内平均年增长15%,是同期世界汽车年均增长率的10倍,2000年我国汽车产量更是首次超过200万辆,2002年产量居世界第5位,2009年我国更是成为世界第一汽车生产和消费国,汽车产销1379.1万辆和1364.48万辆,同比增长48.30%和46.15%。轿车产销量为1038.38万辆和1033.13万辆,同比增长54.11%和52.93%。而且基础工业的技术进步使我国生产的主要汽车产品技术、性能与国际市场产品几乎没有区别,可以说此时的我国汽车工业资本已经是世界汽车工业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前景 经过20多年的合资之路,合资汽车还是依靠引进改造国外品牌车,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并没有走上舞台。我们还是要依靠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来发展中国的汽车强国之梦。可我们的自主车“先天不足,后天营养不良”汽车强国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国自主品牌进入“低质、低价、低档”的恶性轮回,给消费者的印象不佳,导致最近两年自主品牌销售量增幅不大。下面就分析一下现阶段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溢价能力低下,价值差距显著,利润持续走低“低品牌溢价能力”、“低利润产品占据企业市场”是自主品牌获得市场的最根本手段,而这一策略获得的临时繁荣终极导致企业盈利能力低,无法保证良好的持续发展。 自主品牌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低级车市场。与合资品牌产品比拟,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机能、质量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发念头、变速系统、驾驶、操控、刹车等众多枢纽技术环节,均未达到行业均匀水平。在2006年1~8月的汽车销量中,低级级自主品牌汽车占据53%的份额,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中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中级车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晋升的两大瓶颈。 自主品牌面对数目多、规模小的狼藉局面,市场集中度低,出产规模达到20万辆左右的自主品牌企业只有奇瑞、天津一汽、吉利三家,我国现有的汽车企业总数超过美国、日本和西欧汽车企业的总和。而我国一年的汽车总产量却只相称于国外一家大汽车公司几个月的产量。我国大大小小几千家汽车企业在行政上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式,这种分割与保护严峻制约了资源的公道活动,工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同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团体,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本钱过高。 我国目前的汽车服务商家固然具备了一定程度的售后服务水平,但他们却忽视了或者说不愿意重视用户的真正需求,而且厂商也推卸自己的责任,让消费者自己买单。 即使是在技术门槛最低、自主品牌实力最强、销量最大的低端市场,这一差距仍旧存在,说明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差距是整体技术平台和系统治理的差距,并不会由于某一细分市场的销量增长而消失,也不可能靠出产几款热销的产品来缩短差距。 靠单个企业的自发研制是不可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鼎力搀扶。据专家调查分析,在汽车强国,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出产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投入,20亿美元的运转用度,同时还需要8,000~10,000人的技术研发步队,约30个实验室,且均匀两年能开发一款新车等。而目前我国海内最大的汽车出产商的出产规模也刚刚超过100万辆,某闻名的汽车技术开发机构也仅仅拥有高级技术职员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及汽车品牌大全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及汽车品牌大全 1、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Jeep2500、帕杰罗sport、欧蓝德、克莱斯勒300C、奔驰E级、大切诺基 2、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索纳塔、伊兰特、途胜、NF御翔、雅绅特 3、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陆霸、战旗、雷驰 4、比亚迪股份公司福莱尔、F3 5、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爱迪尔、北斗星、福瑞达、利亚纳 6、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嘉年华、蒙迪欧、福克斯、S40 7、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羚羊、奥拓、雨燕、天语SX4 8、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星韵、长安镭蒙、长安CM8 9、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赛弗、赛影、哈弗、赛骏SUV 10、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金刚、猎豹、飞腾、帕杰罗、奇兵 11、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飞扬、福铃 12、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CR-V、CIVIC 13、东风汽车公司风行 14、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蓝鸟、阳光、天籁、颐达、骐达、轩逸、骏逸 15、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千里马、嘉华、远舰、赛拉图 16、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菱帅、得利卡、富利卡、菱绅、蓝瑟、戈蓝 17、福迪汽车有限公司飞越SRV、探索者 18、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 19、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凯美瑞 20、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路宝、赛马、赛豹

21、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驰野2400、中兴旗舰SUV、中兴福星SUV、中兴无限 22、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3系、宝马5系 23、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中华、金杯海狮、金杯阁瑞斯、金杯锐驰、尊驰、骏捷 24、北京华泰现代汽车销售有限特拉卡、吉田、圣达菲 25、江西华翔富奇富奇汽车有限公司华翔驭虎 26、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帅凌、帅威、凯旋SUV、帅豹 27、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金刚、美日、优利欧、美人豹、豪情、自由舰、豹风、远景 28、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瑞风 29、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陆风风尚、陆风X9、陆风新饰界、陆风X6、陆风X6超值版 30、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南奥拓、江南风光、江南精灵 31、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力帆520 32、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西耶那、派力奥、周末风、派朗 33、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雅途、新雅途·优尼柯 34、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旗云、东方之子、QQ、瑞虎、奇瑞V5、奇瑞A5 35、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竞技者 36、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途安 37、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M203、飚风、海迅、海域、海尚 38、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君威、凯越、GL8、荣御、景程、新赛欧、CTS、SRX、乐骋、君越、乐风 39、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五菱之光、SPARK、五菱扬光

中国汽车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摘要: 2009年,中国的汽车产销量均超过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这和美国 因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导致美国的大型汽车企业通用(美国第一大汽车企业)和克莱斯勒(美国第三大汽车企业)的破产以及民众收入减少、消费水平降低有关。而中国市场由于宏观经济政策和宏观货币政策的协调,以及潜在内需的激发,虽然汽车出口量方面呈现了下滑,但是整体的产销量,都有较大的提高。中国市场由于其廉价的土地、劳动力以及强大的市场需求,成为世界各大知名汽车制造商争相登陆的“诺曼底”战场,在华的投资逐步扩大。而与此同时,国内的汽车制造企业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通过海外并购、对外投资、自主创新,很多新兴的汽车制造商都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如奇瑞、比亚迪、吉利、长城等等。 从动力技术方面来看,日本的混合动力技术、欧洲的先进柴油机技术、美国的燃料电池技术;都得到世界公认。中国虽实现了小规模的海外并购(2009.6四川腾中重工收购悍马HAMMER ;2009.12,吉利收购沃尔沃VOLVO;2009.12,北汽控股收购萨博SAAB部分整车平台和技术),以较小的代价取得了比较核心的技术,但是从整体来看,国外把持的一线技术对我们仍是封锁的,我们得到只是别人的一小部分、次先进的技术,而现阶段我们的自主创新水平还不足以支撑我们企业与国外企业抗衡。以石油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为信号,全球的汽车产业即将进入下一轮竞争,动力电动化将是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技术制高点。而在这方面,我们和国外至少可以做到同时起步,应该加大投入开发,争取主动权。除了国家宏观政策方面的指引,企业本身要兼具这种长远的眼光,把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提升到未来竞争的战略高度,争取在下一轮竞争完全到来之前,赶超国外一线企业。 关键词;一,现状分析 <1>优势 <2>存在的问题 二,发展趋势 三,发展建议 过去十年我们见证的是中国汽车消费的巨大变化,整个十年的消费需求特征我们用一个价值观来概括就是进取。中国在过去十年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整个社会属于动态向上不断改变的。反应在汽车消费上已不仅仅是一个精英消费,而慢慢变成生活的一部分。 在中国汽车产业达到千万辆的时候,我们不要为取得的成绩所骄傲,要看到存在的大量结构性问题。只有在有危机感的情况下,才会有扎扎实实的心态。中国汽车工业需要有危机意识,只有这样才会有更长久的发展。 而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的优势:

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要性

浅谈我国汽车市场自主品牌的现状及发展对策 https://www.doczj.com/doc/9213335368.html,更新时间:2006-3-19 18:41:13 关注指数:3119 随着WTO后过渡期的到来,我国将逐步取消汽车的进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并加大降低汽车及零部件进口关税,我国汽车市场的竞争已趋于白炽化。价格竞争已退为市场竞争的次要手段,汽车品牌大战已正式展开, 这使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成为了国人关注的焦点。我国汽车工业已有50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世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在轿车生产上至今仍然以组装外国产品为主。令人尴尬的事实向国人提出疑问: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我国是否应该并如何发展自主(知识产权)品牌的汽车工业?在此,本文将主要针对乘用车领域就建立我国自主汽车品牌的必要性、所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途径展开探讨。 一、我国汽车自主品牌发展的必要性 由于5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主要以载货车的生产为主,因此在中低档商用车、微型汽车领域,我国自主汽车品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然而,在乘用车(主要是轿车)领域,,轿车的自主品牌数量占轿车全部品牌数量的比重仅为40%,国外品牌(国内合资企业生产的国外品牌)占据了主导地位。在轿车领域,2004年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市场份额仅为18.57%,并且相当一部分车型还是引进国外技术。虽然2005年1~6月自主品牌乘用车的市场份额上升迅速,达到25.43%,然而自主品牌发展的后劲和潜力仍明显不足。 当前,树立、发展并提升我国自主汽车品牌可谓势在必行,其必要性具体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主品牌可使我国汽车企业获取更高溢价 品牌是产品战略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谁能拥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谁将可以获得高溢价。世界市场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曾宣称:品牌工作是一门艺术,是营销的奠基石。各种品牌在市场上具有不同的市场地位及价值,顾客将为一个强大的知名品牌支付更多的品牌权益价值。品牌权益是一种企业资产,高品牌权益将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及巨大收益。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发展问题

试用分析与综合的相结合的方法谈我国自主品牌汽 车发展问题 摘要 本文在简述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现状基础上,利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我国汽车企业在自主品牌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提出我国自主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策略。 一、分解,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现状及问题 1、自主品牌产品增长迅速,但多集中于低端市场。 自主品牌市场主体和增长集中在A级车市场,更多的是在A00级市场。与合资品牌产品比拟,自主品牌汽车技术、机能、质量差距拉大,尤其是在发念头、变速系统、驾驶、操控、刹车等众多枢纽技术环节,均未达到行业均匀水平。在2006年1~8月的汽车销量中,A00级自主品牌汽车占据53%的份额,在自主品牌的销售结构中,B级车仅占8%,10万元以上仅占5%。中级车市场对技术和品牌的两大要求,成为自主品牌产品结构晋升的两大瓶颈。 2、自主汽车品牌与国际知名品牌差距巨大。 据“2008年第一品牌评比”结果可知,我国汽车品牌价值均在30名以后,远远低于外资品牌价值。“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的整体品牌形象缺乏产品品质的有效支撑,导致品牌认知度、美誉度、忠诚度低,缺乏中高端产品有效支持,导致品牌形象差,终极导致品牌溢价能力低,含金量低,难以与国际品牌抗衡,影响其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汽车自主品牌”缺乏清楚的品牌定位和系统的品牌规划不无关系。 3、人才与资金匮乏,导致自主品牌动力不足。 靠单个企业的自发研制是不可能在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的,这需要政府的宏观调控和鼎力搀扶。据专家调查分析,在汽车强国,一个成熟的汽车自主品牌的研发,一般要求企业达到200万辆的出产 页脚内容1

规模,10亿美元的固定投入,10亿美元的运转用度,同时还需要8,000~10,000人的技术研发步队,约30个实验室,且均匀两年能开发一款新车等。而目前我国海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商的出产规模也刚刚超过100万辆,某闻名的汽车技术开发机构也仅仅拥有高级技术职员40人、中级技术职员80人的规模。 4、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工艺低下,自主品牌汽车在试用过程中大毛病没有小毛病不断。 随着汽车品牌、车型的不断增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更看重的是性价比优势。相对于合资品牌来说,自主品牌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但质量一直是自主品牌的硬伤。而这一轮自主品牌的溃败,仍是因为这个致命的硬伤。 5、数目众多而规模有限,无法形成行业规模经济。 自主品牌面对数目多、规模小的狼藉局面,市场集中度低。我国一年的汽车总产量却只相称于国外一家大汽车公司几个月的产量。我国大大小小几千家汽车企业在行政上有不同的隶属关系,因此存在着不同的利益关系和利益驱动的分割与保护格式,这种分割与保护严峻制约了资源的公道活动,工业内很难通过纵向和横向合并的途径,把众多的汽车企业组建成具有同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团体,使企业自主开发效率过低、本钱过高。 6、品牌溢价低,利润率低 一直以来,我国自主品牌汽车都是超低的价格进入市场,低价几乎成为了自主品牌的共有特征,低价低利润也成为了自主品牌占领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但从品牌的溢价方面来看,自主品牌比欧美的车型品牌溢价要低10%-20%,比日本的产品可能是要低5%。虽然低利润在短期内会带来一定市场份额,但从长期来看,如果一直采取低价策略,而忽视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的提升,那么品牌所带来的附加值、品牌溢价将会越来越低、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将越来越弱,这对我国汽车企业打造强势自主品牌是不利的。 7、合资下探竞争围剿自主品牌 页脚内容2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浅谈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及自主品牌的发展 [摘要]通过对中国汽车产业现状的分析,从中得出这样的结论,中国汽车品牌只有拥有独立的品牌,才能够拥有足够的主动权,不受外资的限制。因此,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提出几方面调整的建议。 [关键词]汽车产业自主品牌现状 一、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 汽车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对其它产业具有强力的带动作用,其规模经济实现情况受到了国内共同的关注和研究。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规模经济状况有所改观,仍处于较低水平,大部分企业没有达到最小规模经济。从整体上看,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不佳。中国汽车总产量大,企业数量多,单个企业数量产量相对较少,同时不同企业产量相差很大,除了为数不多的几个企业能够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外,大部分企业产量低于最小规模经济。但是中国汽车产业规模经济状况正在改观,企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达到最小经济规模入最优经济规模的企业数量正在增加。行业集中度较高与生产分散并存,地区割据使竞争不充分,资源分散,地方政府的不合理干预对汽车产业造成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一是构建了市场进入壁垒,造成了市场的地区性壁垒,市场过于分散;二是降低了产业进入壁垒,地方政府积极扶持地方企业进入汽车工业,致使汽车产业有产能过剩的风险,同时生产能力低、产能落后的企业数量增加;三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地区积聚,汽车工业在空间上过于分散,不利于形成积聚效应和外部规模经济;四是不利于汽车工业的横向调整,地方保护主义增加了并购、重组的难度。随着国内汽车市场的迅速扩大,不少重点企业的生产达到或接近了规模经济,因此产业集中有了明显提高。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2009年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产量占全国总销量的24.85%。 目前我国汽车市场上的汽车品牌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国外品牌,这类品牌都归跨国公司所有,国内合资企业只有使用权,一般是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崛起的原因分析 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这些企业的崛起引来了众多的目光。探析了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的原因,认为这并不能归功于汽车产业政策,而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利益的博弈、国内和国际市场对中低档汽车的需求、企业领 导者的企业家精神。 标签:汽车;自主品牌;产业政策 0 前言 2006年9月,法兰克福车展上首次出现了中国汽车的身影,鲜艳的五星红旗也飘扬在法兰克福车展上空。担当升旗手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名不见经传的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同年,11月18日举办的中央电视台2007年黄金资源广告招标会现场,奇瑞汽车频频出手,连连中得多个标的物,中标总额达到1.232亿,成为汽车行业中标额最高的企业。2007年7月4日,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奇瑞董事长尹同耀与汤姆·莱索达的手握在了一起,由此,奇瑞和克莱斯勒正式开始他们长达25年的联姻。在这个被称为“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战略合作棋式里,奇瑞为克莱斯勒进行贴牌生产。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薛旭认为,奇瑞在央视的 中标可以看作是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 1 自主品牌汽车的现状 以奇瑞、吉利、哈飞、华晨等为主要标志的国内自主品牌汽车企业从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起步和发展,再到本世纪的全面爆发,不仅在国内市场上打下了一片江山,同时还积极走出国门拓展国际市场。自主品牌汽车的崛起已经成为国内和 国际市场上不可忽视的力量。 2006年是自主品牌汽车厚积薄发的一年,市场份额稳步提升。该年,国内自主品牌轿车共销售98.28万辆,占轿车销售总量的25.67%,与2004年市场占有率21.54%相比,增幅提高4.13个百分点,而与2001年的5%相比,提高了5倍。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07年1-10月,销量排名前十位的自主品牌轿车依次为:QQ、夏利、福美来、旗云、F3、骏捷、自由舰、A520、奔奔和吉利金刚。1-10月,上述10个品牌共销售75.32万辆,占自主品牌轿车销售总量的73%,由此可以推算,自主品牌轿车的销量在110万辆左右,约占整个轿车销 量的三分之一,销量排前10位的自主品牌汽车是奇瑞、华晨、哈飞和吉利。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及汽车品牌大全

1、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Jeep2500、帕杰罗sport、欧蓝德、克莱斯勒300C、奔驰E级、大切诺基 2、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索纳塔、伊兰特、途胜、NF御翔、雅绅特 3、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陆霸、战旗、雷驰 4、比亚迪股份公司福莱尔、F3 5、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爱迪尔、北斗星、福瑞达、利亚纳 6、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嘉年华、蒙迪欧、福克斯、S40 7、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羚羊、奥拓、雨燕、天语SX4 8、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安星韵、长安镭蒙、长安CM8 9、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赛弗、赛影、哈弗、赛骏SUV 10、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黑金刚、猎豹、飞腾、帕杰罗、奇兵 11、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飞扬、福铃 12、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CR-V、CIVIC 13、东风汽车公司风行 14、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蓝鸟、阳光、天籁、颐达、骐达、轩逸、骏逸 15、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千里马、嘉华、远舰、赛拉图 16、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菱帅、得利卡、富利卡、菱绅、蓝瑟、戈蓝 17、福迪汽车有限公司飞越SRV、探索者 18、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 19、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凯美瑞 20、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路宝、赛马、赛豹

21、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驰野2400、中兴旗舰SUV、中兴福星SUV、中兴无限 22、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宝马3系、宝马5系 23、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中华、金杯海狮、金杯阁瑞斯、金杯锐驰、尊驰、骏捷 24、北京华泰现代汽车销售有限特拉卡、吉田、圣达菲 25、江西华翔富奇富奇汽车有限公司华翔驭虎 26、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帅凌、帅威、凯旋SUV、帅豹 27、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金刚、美日、优利欧、美人豹、豪情、自由舰、豹风、远景 28、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瑞风 29、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陆风风尚、陆风X9、陆风新饰界、陆风X6、陆风X6超值版 30、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江南奥拓、江南风光、江南精灵 31、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力帆520 32、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西耶那、派力奥、周末风、派朗 33、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新雅途、新雅途·优尼柯 34、奇瑞汽车有限公司旗云、东方之子、QQ、瑞虎、奇瑞V5、奇瑞A5 35、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竞技者 36、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途安 37、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M203、飚风、海迅、海域、海尚 38、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君威、凯越、GL8、荣御、景程、新赛欧、CTS、SRX、乐骋、君越、乐风 39、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五菱之光、SPARK、五菱扬光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不足的原因及对策分析目前,我国自主品牌乘用车销量市场占有率在40%左右,但产值比重仅占20%,而利润份额不到5%,显示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缺乏核心技术、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特征。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在技术水平和创新上与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存在较大差距,核心零部件对外依赖较强,虽然部分企业在关键技术研发上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整体汽车工业的技术创新水平相对较低,国际竞争力依然较差,自主品牌汽车市场占有率提高受阻。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产业价值链长,拉动力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是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根本。政府需要加大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汽车企业自主创新,通过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联盟鼓励企业发展全方位合作,加快人才培养,提高汽车工业整体竞争力。 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创新能力低的原因 1.我国目前的汽车产业组织形式不利于自主创新 目前,我国汽车产业主要形成了以五大国有汽车产业集团为主的格局,前五大汽车集团市场占有率超过70%。但这五大汽车集团均是主要走合资道路,技术创新主体是跨国公司,对自主品牌的研发投入和资源投入都不足,甚至不及民营汽车企业。在国有汽车集团的合资模式中,外资掌握了技术创新的主导权,对合资企业有着严格的技术控制,从技术引进、转让、研发分工等方面,外资形成了较强的技术垄断,中方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处于被动地位。跨国公司在核心技术研发上由总部进行较强的封锁,在中国市场的研发只是以本土化的适应性技术开发为主。虽然多年的合作,合资

企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外溢等方面的确帮助国有汽车集团提升了技术水平,但核心技术的研发和创新能力上,对中方的提升缓慢,国有汽车集团自主品牌的发展上依然受到核心技术缺乏的掣肘,自主研发投入不足,专利申请数量不及民营汽车企业。 民营汽车企业尽管市场占有率低、规模相对较小,但在发展自主品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由于先天的竞争劣势以及市场竞争压力,使得奇瑞、吉利、比亚迪等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显示了较强的自主创新活力,研发投入强度明显高于国内平均水平,而且走出了从模仿借鉴、合作研发到自主研发的技术创新之路。目前民营汽车企业在整车设计、底盘、发动机、变速箱、电控技术等领域,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产品也获得了一定的市场份额。 汽车技术的研发投入大、风险大、周期长,需要长期的投入以及行业合作,才能形成自主研发能力,这需要主要的大企业集团的积极投入。从产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都是大型汽车集团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政府给予大量的资金扶植,引导并形成汽车行业整体的合作研发,以组织化、系统化的创新模式与其他国家的汽车产业竞争,产业集中度高的同时,企业的合作度也很高。而我国在这方面显然存在很大差距,目前的产业组织形式下,国有大型汽车集团创新活力受到外资方的掣肘,民营汽车企业创新动力强,但实力终究有限,汽车产业难以整合资源形成集团合作创新的合力。 2.汽车产业研发投入少,投入强度低 我国汽车产业在研发投入数量和强度上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研发支出为498.8亿元,占销售收入的1.62%,估计2012年汽车产业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及汽车品牌大全

中国汽车生产厂家及汽车品牌大全 1、 北京奔驰?戴姆勒?克莱斯勒汽车有限公司 Jeep25O0 帕杰罗sport 、欧蓝德、 克莱斯勒300C 、奔驰E 级、大切诺基 2、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 索纳塔、伊兰特、途胜、NF 御翔、雅绅特 3、 北京汽车制造厂有限公司 陆霸、战旗、雷驰 4、 比亚迪股份公司 福莱尔、F3 12、 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 CR-V 、CIVIC 13、 东风汽车公司 风行 14、 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 蓝鸟、阳光、天籁、颐达、骐达、轩逸、骏逸 15、 东风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 千里马、嘉华、远舰、赛拉图 17、 福迪汽车有限公司 飞越SRV 、探索者 18、 广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雅阁、奥德赛、飞度、思迪 19、 广州丰田汽车有限公司 凯美瑞 20、哈尔滨哈飞汽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路宝、赛马、赛豹 5、江西昌河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爱迪尔、北斗星、福瑞达、利亚纳 6福特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嘉年华、蒙迪欧、福克斯、S40 7、重庆长安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羚羊、奥拓、雨燕、天语 SX4 8、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长安星韵、长安镭蒙、长安 CM8 9、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赛弗、赛影、哈弗、赛骏 SUV 10、 长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黑金刚、猎豹、飞腾、帕杰罗、奇兵 11、 安徽长丰扬子汽车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飞扬、福铃 16、 蓝 东南(福建)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菱帅、得利卡、富利卡、菱绅、蓝瑟、戈

21、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驰野2400、中兴旗舰SUV 、中兴福星SUV 、 中兴无限 22、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宝马3系、宝马5系 23、 沈阳华晨金杯汽车有限公司 中华、金杯海狮、金杯阁瑞斯、金杯锐驰、 尊驰、骏捷 24、 北京华泰现代汽车销售有限 特拉卡、吉田、圣达菲 25、 江西华翔富奇富奇汽车有限公司 华翔驭虎 26、 浙江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帅凌、帅威、凯旋SUV 、帅豹 27、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吉利金刚、美日、优利欧、美人豹、豪情、自由舰、豹风、远景 28、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瑞风 29、江西江铃控股有限公司 陆风风尚、陆风X9、陆风新饰界、陆风X6、陆风 X6超值版 30、 湖南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江南奥拓、江南风光、江南精灵 31、 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力帆520 32、 南京菲亚特汽车有限公司 西耶那、派力奥、周末风、派朗 33、 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新雅途、新雅途优尼柯 34、奇瑞汽车有限公司 旗云、东方之子、QQ 、瑞虎、奇瑞V5、奇瑞A5 35、庆铃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竞技者 M203、飚风、海迅、海域、海尚 君威、凯越、GL8、荣御、景程、新赛欧、CTS 、 39、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五菱之光、SPARK 、五菱扬光 36、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桑塔纳、帕萨特、波罗、高尔、途安 37、 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 38、 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 司

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趋势

中国汽车品牌的发展趋势 一提到汽车,首先想到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德国著名的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者之一,人称“汽车之父”、“汽车鼻祖”。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进入新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我认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中国汽车工业1953诞生到1978年改革开放前。初步奠定了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汽车产品从无到有。第二个阶段,1978年到20世纪末。中国汽车工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工业体系。从载重汽车到轿车,开始全面发展。这一阶段是我国汽车工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转型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商用汽车发展迅速,商用汽车产品系列逐步完整,生产能力逐步提高。具有了一定的自主开发能力。重型汽车、轻型汽车的不足得到改变。轿车生产奠定了基本格局和基础。我国汽车工业生产体系进一步得到完善。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自主发展、自主经营,大企业集团对汽车工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汽车工业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体制下存在的严重的行政管理的束缚。政府通过产业政策对汽车工业进行宏观管理。通过引进技术、合资经营,使中国汽车工业产品水平有了较大提高。摸索了对外合作、合资的经验。第三个阶段,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汽车工业在中国加入WTO后,进入了一个市场规模、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全面融入世界汽车工业体。 接下来谁的便是品牌跟品牌营销,.品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在中国汽车市场发育和发展的过程中,品牌的概念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对许多汽车经营者来说,品牌概念又是十分模糊的,他们往往十分重视企业形象的塑造,重视产品的促销,而忽视了品牌的价值和作用。就一个企业而言,企业形象处于第一层次,品牌形象处于第二层次,产品形象处于第三层次。一个品牌必须存在于企业中,必须依托在有形的产品(服务)上,但是,这个品牌又可以独立于它所代表的企业之外,独立于它所依托的产品之外。因为企业可以被兼并、联合或重组,也可能破产倒闭,产品可以换型或更新,但品牌的价值却是永恒的,是不断增值的。同一个产品,换一块牌子就可以身价百倍,这充分说明了品牌的重要价值。“兰博基尼”跑车无论在被德国大众公司收购前还是收购后,品牌形象的核心价值并没有因为企业间的购并而发生改变。因此,开发、塑造和管理品牌,是企业形象的根本,是产品价值人格化的体现。 对汽车中具有强烈个性的轿车而言,品牌意味着市场定位,意味着产品质量、性能、技术、装备和服务等等的价值,它最终体现了企业的经营理念。品牌形象来源于消费者对它的认同,是“正加正”的价值链而不是“正加负”的扁值链。这种价值链受人们“口碑传播”和“使用效果”双重驱动。如果不建立起消费者沟通的渠道,不能取得消费者的信任,品牌价值就等于零。 品牌是有灵魂、有个性的,有环境特征的,是活生生的。品牌形象的核心和归宿是用户满意度。用户满意度最大的直接驱动力来源于对产品使用效果满意的程度。来源于产品的价值定位和由此生成的物超所值的感受,正是这些因素促使企业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提高技术装备的科技含量,不断降低成本,换句话说就是不断地技术进步。轿车不同于一般的商品,它具有高价格、重复使用、多次投入的特点。因此,用户满意度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驱动因素是营销体系的服务水平和功能多样化,也就是说,经销商是品牌塑造的具体体现者,不能仅仅具备产品售卖并取得利益这样的单一功能,还应该具备市场开发、备件供应、维修保养、车辆美容、保险上牌、融资租赁、分期付款、旧车整备再交易、信息反馈等许多功能。营销渠道是构筑品牌直接同用户沟通的桥梁,是提高用户满意度的重要领域。

中国汽车品牌市场调查报告

中国汽车品牌市场调查报告 随着国内汽车消费市场的不断发展,汽车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代步工具。汽车品牌的不同,能够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和理念。接下来由为大家了中国汽车市场调查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汽车之家数据研究中心简介: 汽车之家研究中心成立于xx年1月,依托中国最大的汽车互联网数据库平台来进行汽车和互联网行业的大数据分析,是汽车行业的消费洞察者和企业管理经营的咨询者。经过六年的持续追踪,可分析覆盖全国34个省级行政区日均超过790万的汽车消费者浏览轨迹,以及超过60万的真实车主行为数据。分析样本涵盖全国30%以上汽 车消费人群,为深入研究汽车消费趋势与消费行为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益普索简介: 益普索(Ipsos)是全球领先的市场研究集团,于1975年成立于法国巴黎,1999年在巴黎上市,是全球唯一由研究专业人士拥有并 管理的全球第三大市场研究集团。益普索于2000年进入中国,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市场研究公司。益普索拥有丰富的专业研究产品线和行业专长,研究领域覆盖广告和品牌研究、营销研究、媒介研究、公众事务与社会研究、满意度与忠诚度研究、数据采集与处理,汽车研究以及金融与服务研究。益普索汽车专注于汽车行业,充分结合中国消费者和市场状况,提供整体性的咨询研究服务,是中国最大的汽车调研机构之一。

一、xx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力报告 ◆什么是品牌竞争力: 我们认为,品牌的实际市场份额取决于品牌竞争力和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其中品牌竞争力表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和渴望。品牌竞争力指数,是用来衡量品牌竞争力的指标。一个品牌的品牌竞争力指数越高,相比其竞争对手,该品牌与消费者的关系越好,消费者对它越认同,渴望越强烈。 ◆品牌竞争力研究数据: 此次竞争力指数计算中,汽车之家研究中心根据xx年1-10月中国市场上牌量从多到少挑选了53个汽车品牌(包括豪华品牌、主流中国品牌以及主流海外品牌),这些品牌的上牌量之和超过中国市场90%的份额,可以代表整个中国市场。同时我们还对3198位被访者进行了网络问卷调查,在保证样本代表性的基础上,根据实际上牌量对数据进行了加权,使样本分布更加精准的代表中国市场。 接下来我们将以豪华品牌、主流中国品牌以及主流海外品牌三个维度,并选取每个维度当中品牌竞争力前十名,为您呈现xx年度中国汽车市场品牌竞争力。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豪华品牌竞争力指数。 ●豪华品牌竞争力指数前十排行 随着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之后,豪华品牌在国内市场当中竞争更加激烈,随着销量的不断攀升,中国市场的重要性不断突显出来。汽车之家研究中心联合益普索针对中国市场豪华品牌竞争力指数调查结果如下:

中国现在有多少汽车生产企业和多少汽车品牌

中国现在有多少汽车生产企业和多少汽车品牌? 浏览次数:8255次悬赏分:0 |解决时间:2007-2-1 17:00 |提问者:清明时分 最佳答案 中国现在有120家汽车厂、33家轿车厂。 中国十大汽车品牌榜中榜 1 北京奔驰(知名品牌) 2 广州本田(中国驰名商标) 3 一汽丰田/一汽奥迪/一汽大众/华利/丰越/夏利/红旗(中国驰名商标) 4 东风本田/东风标致/东风悦达/东风雪铁龙(中国驰名商标) 5 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奥拓/系列品牌(中国驰名商标) 6 上海通用别克(知名品牌) 7 华晨宝马(知名品牌) 8 上海大众(知名品牌) 9 北京现代(知名品牌) 10 北京吉普(知名品牌 十大国内货车品牌榜中榜 1 东风货车(知名品牌)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2 江淮货车(知名品牌) 安徽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3 解放货车(知名品牌) 一汽解放青岛汽车厂 4 五十铃货车(世界名牌) 合众汽车有限公司 5 长安货车(知名品牌) 长安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6 福田货车(知名品牌)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 江铃货车(知名品牌)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8 金杯货车(知名品牌) 华晨中国汽车控股有限公司 9 奔驰货车(世界品牌) 梅赛德斯-奔驰 10 跃进货车(知名品牌) 跃进汽车集团 十大国内客车品牌榜中榜 1 宇通客车(中国名牌) 宇通集团 2 金龙客车(中国名牌,中国驰名商标) 厦门联合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3 少林客车(中国名牌) 河南少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4 金旅客车(中国名牌) 厦门金龙旅行车有限公司 5 亚星客车(知名品牌) 扬州亚星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6 安凯客车(知名品牌) 安徽安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7 黄海客车(知名品牌) 辽宁黄海汽车集团 8 大宇客车(知名品牌) 桂林客车工业集团 9 沃尔沃客车(世界品牌) 沃尔沃集团 10 江淮客车(知名品牌) 江淮汽车集团 十大国内轿车品牌榜中榜 1 长安铃木/长安汽车/奥拓/系列品牌(中国驰名商标)

x中国八大混凝土搅拌车品牌分析

揭秘国内 “八大”搅拌车品牌厂家哪家好? 阅读关键词:搅拌车水泥搅拌车厂家混凝土搅拌车搅拌车价格搅拌车品牌 据行业人士估计,未来五年内混凝土搅拌车需求量会保持8—10%的增张,近两年来个人投资混搅拌车越来越多,目前搅拌车品牌众多,搅拌车用户最关心的问题无疑是:哪个好怎样选择?国内主要的搅拌车生产厂家大概有八大家,如:三.一重工、安徽星马、内蒙北方、唐山亚特、利勃海尔、辽宁海诺、厦工楚胜等,下面笔者来分析一下这些厂家的基本情况和产品的优势。 一、三.一重工企业集团 公司简介:三一是全球最大的混凝土机械制造商,也是中国最大、全球第六的工程机械制造商。近年来,三一连续获评为中国企业500强、工程机械行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最强企业、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中国最具成长力自主品牌、中国最具竞争力品牌、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标志性品牌、亚洲品牌500强。 产品优点:其搅拌车电器线路采用CAN总线控制,可实现GPS定位,自诊断功能及搅拌筒恒速控制功能,使操作更加便捷轻松;发动机多态开关的应用,使节油率达到10%以上。 分析评价:该公司混凝土搅拌车生产历史在国内来说比较早,近年来大力开发混凝土泵车产品,搅拌车业务方面进步不大,有被后续者超越的趋势,主要采用混凝土搅拌站、搅拌车、输送泵外包一体化销售模式,随着搅拌车价格走低,利润不高,对个体用户来兴趣不大。 公司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三一工业城 二、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安徽星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0年,是我国工程类专用汽车行业的重点骨干企业,于2003年4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公司现有1000多名 员工,总资产12.6亿元。公司拥有国内先进技术水平的专用汽车生产线,各类生产工艺设备800余台套,具备年产各类专用汽 车5000辆的生产能力。 产品优点:主要采用五十铃和华菱等底盘,驾驶室宽阔舒适,长途驾驶也不觉得疲劳,装有宽敞舒适的睡床,能提供完善的休息空间,调节气压式座椅,豪华型全浮式减振驾驶室,有效地降低了不平路面引起的颠簸震荡*配有新一代发动机,符合最严格世界环保标难,350匹马力,扭矩高达1230N .m ,令行车顺杨省油。 分析评价:搅拌车性能可靠, 产品设计水平行业内领先,但可供选择的底盘种类不多,局限性大,五十铃底盘性能虽好,但进口底盘 搅拌车价格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接受,华菱底盘国产华,但在国内重型商用车地位不及东风、重汽、解放等品牌。 三、内蒙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内蒙古北方巴里巴工程专用车有限公司是由西班牙施维波姆公司、法国英泰星国际有限公司和内蒙古北方重集团包头北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三方共向投资建立的中外合资公司,成立于加1年10月18日。 产品优点:采用欧洲搅拌车的传统设计,符合欧洲安全标准,具较高的可靠性。耀体及其内部叶片的设计具有较高的水平,使混凝土搅拌均匀、进出料速度快、剩余率极低,还可代替搅拌机进行干料搅拌运输。液乐系统选用商品质的液压总成,具备强大的驱动力,工作稳定可靠。供水系统水量大、压力高,能适应各种气候条件施工。 分析评价:公司实力比较大,属于搅拌车中的高端产品,同样价格比较贵,底盘扎实,多在北方使用,爬坡性能好,动力大,超载性能不错,但维修保养成本比较高。 四: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 公司简介:唐山亚特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是在唐山专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基础上,经资产重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