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练习题

一、填空题(10分)

1、主项和谓项都不周延的命题是(),谓项周延的命题是()。

2、运用命题变形推理,SEP可换质为( );SAP可换位为( )。

3、“凡含有黄曲霉素的食品都是致癌物”这一命题中的逻辑常项是()、()。

4、“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这一命题的主项是(),谓项是(),量项是(),联项是()。

二、单项选择(20分)

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属种关系

2、“交叉关系”具有()

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C、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3、“甲与乙是友好的。”这是一个()

A、性质命题

B、模态命题

C、联言命题

D、关系命题

4、“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A、全称肯定命题

B、全称否定命题

C、特称肯定命题

D、特称否定命题

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

A、“黑色”与“红色”

B、“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罪”与“非罪”

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

A、真

B、假

C、可能真

D、可能假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D、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

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这个论述()。

A、无逻辑错误

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矛盾律

D、违反了排中律

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

A、“王某是中国人。”中的“中国人”

B、“这本书是我的。”中的“书”

C、“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

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

10、“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个三段论省略了()。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二、不定项选择(选择20分)

1、“某铁路局货运段接到一批从外地拖运来的白菜。在搬运过程中,职工们发现货物的重量远远超过该体积的白菜应有的重量。于是断定,白菜中一定还有其他东西。他们打开包装一看,里面果然藏着许多元宝和银元。”这运用了()推理。

A、回溯推理

B、求同法

C、求异法

D、剩余法

2、“有些学生是共青团员,凡共青团员都不是老年人,所以有些学生不是老年人。”这个三段论属于()

A、第一格的IEO式

B、第一格的EIO式

C、第四格的IEO式 D 、第四格的EIO式

3、下列推理有效的是()

A“有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不是大学生。”

B“有些学生是大学生,所以所有的学生都不是大学生。”

C“有些学生不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是大学生。”

D“所有的学生都是大学生,所以有些学生是大学生。”

4、“给王某定抢劫罪说不过去,不给王某定抢劫罪也说不过去。”这一议论违反了哪一逻辑基本规律?()

A同一律 B 矛盾律 C 排中律

5、“无锡市是风光秀丽的著名旅游城市”,“无锡市”一词表达的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概念

D、负概念

6、“甲信任乙”中的“信任”关系是()。

A、对称关系

B、非对称关系

C、反传递关系

D、非传递关系

7、下列各实质定义违反规则的是()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

B、贪污罪就是侵犯财产的犯罪

C、合同就是契约,契约就是合同

D、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指危社会的、触犯刑律的、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8、下列判断属于复合命题的是()

A、花都是红色的,这是假的。

B、王某、李某二人中至少有一人参与作案。

C、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D、并非犯罪分子是天生的坏蛋。

9、当一个三段论的形式有效而结论为假时,它的两个前提必是()

A、都是真的

B、至少有一个是真的

C、都是假的

D、至少有一个是假的

10、“两只相同的白鼠被安置在相同的坏境中作实验。给两个白鼠分别喂了数量相同的四种食物。但给其中一个喂了一种药,而给另外一个没有喂这种药。不久,喂了那种药的白鼠变得紧张和不安而另一个白鼠没有这种表现。于是,研究

者得出结论:该药是引起白鼠紧张的原因。”这运用了什么推理()

A求同法B求异法

C求同求异并用法D剩余法

四、判断对错(10分)

1、“他可能逃往云南,也可能不逃往云南。”是一个联言命题。()

2、“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中的谓项是周延的。()

3、由“罪犯不必然逃往云南”可以推出“罪犯可能没有逃往云南”()

4、“地球可以分为南半球和北半球”是一个正确的划分。()

5、“失败是成功之母”作为一个定义,是正确的。()

6、“甲、乙至少有一人参与作案”是选言命题。()

7、“人人都要知法并且守法;所以人人都要知法。”这个推理是有效的。()

8、“如果他杀了人,他会被判处死刑;他没有杀人;所以,他不会被判处死刑。”此推理是有效的。()

9、“如果甲是凶手,则乙不是凶手;所以,如果乙是凶手,则甲不是凶手。”这个推理是无效的。()

10、“只有他和被害人有仇,他才是本案的凶手;他不是本案的凶手;所以,他和被害人没有仇。”这个推理是无效的。()

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8分)

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四个等值命题。(8分)

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4分)

已知“禁止在此摆摊”为假,则

1、“禁止不在此摆摊”为()

2、“不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3、“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4、“必须不在此摆摊”为()

七、完成下面的真值表(判断a 与b两个命题是否等值)(4分)

a、p并且非q

b、并非只有非p才非q

八、将“所有的犯罪都具有社会危害性。”分别用换质法和换位法进行推理。(2分)

九、某科研小组接受了一项科研任务。关于小组成员中谁参加这项科研任务的问题,小组内部商定:(14分)

(1)如果C参加,那么D也参加;

(2)如果A参加,那么B也参加;

(3)或者E和F不同时参加,或者C参加;

(4)B和D不能都参加;

请问:在需要A和F都参加时,E该不该参加?并写出推理过程。

答案

一、填空题

1、特称肯定命题(SIP)否定命题

2、SAP PIS

3、凡都是

4、人天生的罪犯所有的都不是

二、单项选择

1、 C

2、B

3、D

4、A

5、A

6、A

7、B

8、B

9、C 10、B

三、不定项选择(选择20分)

1、 D

2、B

3、D

4、C

5、AC

6、BD

7、ABC

8、ABCD

9、D 10、B

11、ABC 12、C

四、判断对错

1、×

2、×

3、√

4、×

5、×

6、√

7、√

8、×

9、×10、√

五、按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1)他或者不是杀人犯,或者不是抢劫犯。

2)那个死者身上有伤,但是他不是被人杀死的。

3)虽然不构成犯罪,但是具有社会危害性。

4)有的犯罪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5)在法律面前禁止有特权。

2、等值命题是:(8分)

(1)如果李某不是诈骗犯,那么王某不是盗窃犯。

(2)如果王某是盗窃犯,那么李某是诈骗犯。

(3)只有李某是诈骗犯,王某才是盗窃犯。

(4)或者王某不是盗窃犯,或者李某是诈骗犯。

六、1、真假不定2、真假不定3、真假不定4、假

不等值。

八、所有的犯罪都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

有的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是犯罪。

九、解:设A为“A参加”,B为“B参加,C为“C参加”,D为“D参加”,E

为“E参加”,F为“F参加”,

则各前提的符号公式依次为:(1)A→B (2)┐C→D (3)(┐A∧C)→E (4)E∧F(5)F

由这些前提出,可以构造出如下推理序列:

步骤引入的公式引入公式的根据

1)A→B 前提

2)┐C→D 前提

3)(┐A∧C)→E 前提

4)┐(E∧F)前提

5) F 前提

6)┐EⅤ┐F 4否定合取等值式

7)┐E 5、6相容选言推理的否定肯定式

8)┐(┐A∧C) 3、7充分条件的假言推理的否定后件式

9)AⅤ┐C 8否定合取等值式

10)BⅤD 1、2、10二难推理

所以,B、D中至少有一人参加。

法律逻辑学练习及参考答案

法律逻辑学练习一 一、填空 1.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___思维形式_____________。 6.划分是揭示概念__外延__________的逻辑方法。 7.定义是揭示概念____内涵________的逻辑方法。 12.性质判断有___质________和____量________两个方面。 20.“SAP”判断换位后得__PIS_____判断。 二、单项选择 3.如果C概念是A与B两个的属概念,并且所有A不是B,A与B的外延之和等于C的外延,则A与B之间的关系是()。 A.交叉关系 B.反对关系 B. C.矛盾关系 D.真包含于关系 6.把“企业管理就是对企业进行管理”这句话作为“企业管理”的定义,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循环定义 D.同语反复 10.“所有的商品都是有使用价值的”为前提进行换位法直接推理,推出的结论是()。 A.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B.没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C.有的有使用价值的是商品 D.有的有使用价值的不是商品 三.双项选择 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 C.子项相容 D.混淆根据 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多出子项 D.划分不全 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四 1.“反革命罪”、“杀人罪”、“渎职罪”、“犯罪”这一组概念中,包括有()。 A.全同关系 B.真包含关系 C.真包含于关系 D.交叉关系 E.反对关系 2.“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判断的主、谓项是()。 A.单独概念 B.普遍概念 C.集合概念 D.非集合概念 E.肯定概念 3.下列各组概念中A真包含于B的有()。 A.(A)三段论,(B)间接推理 B.(A)性质判断,(B)简单判断 C.(A)判断,(B)推理 D.(A)联系判断,(B)复合判断 E.(A)定义,(B)逻辑方法 五.表解题 1.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外延之间的关系。 A.合法行为 B.不合法行为 C.盗窃行为 D.行为 2.作出下面判断的欧拉图。

法律逻辑学试题库

双项选择题1 1."贪污罪是侵犯财产罪"这句话中"侵犯财产罪"这个概念属于()()。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单独概念 D.普遍概念 2.违反"划分必须是相应对称"这一规则,所犯的错误是()()。 A.多出子项 B.划分不全 C.子项相容 D.混淆根据 3.下列概念中,属于负概念的是()()。 A.虚伪 B.无价之宝 C.无条件反射 D.非城市户口 4."国家就是资产阶级统治无产阶级的工具,国家可分为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这段话所包含的逻辑错误是()()。 A.定义过宽 B.定义过窄 C. 多出子项 D.划分不全 5."杀人罪就是非法地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这个定义是()()。 A.正确的 B.错误的 C.犯了"定义过宽"的错误 D.犯了"定义过窄"的错误 6.根据对当关系,A、E两个判断()()。 A.可能同真 B.不能同真 C.可能同假 D.不能同假 7.下列判断谓项不周延的有()()。 A.有的经济合同是不合法的 B.所有人民团体都不是审判机关 C.有的被告是无罪的人 D.所有律师都不是法庭的组成成员 1、b.d 2、a.b 3、c.d 4、b.d 5、b.d 6、b.c 7、a.c 双项选择题2 1.三段论第一格的具体规则是()()。 A.大前提必全称 B.结论必特称 C.两个前提必有一个为否定 D.小前提必肯定 E.大前提必肯定 2.如果"P要么q"取值为真,其肢判断的真假情况是()()。 A. P真q真 B. P真q假 C. P假q真 D. P假q假 3.不相容选言推理的正确式是()()。 A.肯定前件式 B.肯定后件式 C.肯定否定式 D.否定肯定式 E.否定后件式 1、b.c 2、a.c 3、b.c 双项选择题3 1.以"如果甲队战胜乙队,那么,甲队夺得冠军"为前提进行假言三段论推理,可推出的结论是()()。 A.并非甲队夺得冠军 B.并非甲队战胜乙队 C.甲队夺得冠军 D.乙队夺得冠军 E.甲队战胜乙队 2.根据对当关系,由"必然P"取值为真,可推知()()。 A. "可能不P"为真 B."可能不P"为假 C."可能P"为真 D."可能P"为假 1..b.c 2、b、c 双项选择题4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一) 一、填空 1、“金属是导电体”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常项是,变项是。 2、“有些中年人是罪犯”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其中,常项是,变项是。 3、“教师”和“先进工作者”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4、“审判员”和“司法人员”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5、“农产品”和“工业产品”这两个概念之间是关系。 6、作为定义,“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7、作为定义“刑法不是民法”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8、作为定义“狗是动物”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9、作为定义“网是用任何东西造成的空隙”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10、张老师在数学课上说:“什么是奇数?偶数加一就是奇数;什么是偶数?奇数加一就是偶数。这就是奇数和偶数的定义。这段话的逻辑错误是。 二、用欧拉图表示下列概念间的关系 1、a、工人 b、农民 c、审判员 d、青年人 2、a、农村 b、农民 c、劳动模范 d、中年人 3、a、女人 b、女法官 c、女教授 d、教授 三、不定项选择 1、在“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这一判断中,“中国人”是()概念。 A、集合 b、非集合 c、正 d、负 2、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 a、逻辑常项 b、逻辑变项 c、思维 d、语言表达方式 3、如果把“虎”概括为“猫科动物”,限制为“东北虎”,则()。 A、概括正确,限制错误 b、概括、限制都错误思维能力 C、概括错误、限制正确 d、概括、限制都正确 4、概念与语词的关系是()。 A、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B、所有语词都不表达概念 C、所有概念都通过语词表达 D、有的语词不表达概念 5、设A、B两个概念,所有的A都是B,有些B不是A,那么,A与B是()关系。 A、全同 B、种属 C、属种 D、交叉 E、全异 6、“树”可以分为树根、树干、树枝、树叶。这是()。 A、划分 B、分解 C、分类 D、列举 7、下列各组概念,依据箭头所提示的推演关系,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规律思维规律同一律 B、科学家自然科学家物理学家 C、思维形式推理演绎推理 D、几何图形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8、“我厂销售各种木材、红砖和建筑材料。”这句话作为划分,它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法律逻辑学1

文法教研室一、填空题 1.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的前件p是假的,而后件q 是真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2.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 才q”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3.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的。 4.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关系或关系的判断假。 5.在三段论第三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主项。其具体规则为:小前提必须是肯定判断;结论必须是。 6.如果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如果p,那么q”是假的,则这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p一定是的,而后件q一定是的。 7.如果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只有p,才q”的前件p和后件q都是假的,则这个必要条件假言判断一定是的。 8.根据差等关系,SIP真,则SAP 。 9.在三段论第二格中,中项M是大、小前提中的项。其具体规则为:大前提必须是;两个前提中必有一个是否定判断。 二、单项选择题 1.“大学生“与“共青团员学生”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2.“党员审判员”与“司法干部”这两个概念的外延之间是()。 A、交叉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真包含关系 D、全异关系3.在审判工作中参照典型案例量刑,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4.侦察员根据犯罪现场遗留的作案人的脚印尺码较大,推测作案人的身材高大。这是逻辑学中()的具体运用。 A、归纳推理 B、回溯推理 C、类比推理 D、模态推理5.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这一判断进行换质位法直接推理,其结论是()。 A、犯罪行为不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B、不犯罪行为是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C、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不是犯罪行为 D、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 6.“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和“我是人民”这两个判断中的“人民”()。 A、都是集合概念 B、都是非集合概念 C、前者是集合概念,后者是非集合概念 D、前者是非集合概念,后者是集合概念 7.下列各组概念按箭头所示方向属于正确限制的有() A、法官→青年法官→女青年法官 B、女青年法官→青年法官→法官 C、法官→青年→党员 D、党员→青年→法官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法律逻辑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A) 一、填空题(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每小题 2分,共20分) 1、思维的形式结构由 和 构成。 2、表示对象不具有某种本质属性的概念,称为 。 3、由“q p ?→”为假,可知p 为 ,q 为 。 4、对一真值形式的判定,就是确定它属于 、 还是 。 5、直言命题的 和 通称为词项。 6、一个直言命题的谓项周延,其质是 。 7、如果把“新闻系毕业的学生不都当记者”整理成I 命题,则其谓项是 。 8、如果SOP 为假,则S 与P 的外延间具有 关系和 关系。 9、“地球磁场发生磁暴的周期性经常与太阳黑子的周期性一致。随着太阳上黑子数目的 增加,磁暴的强烈程度也增高。当太阳黑子数目减少时,磁暴的强烈程度也随之降 低。所以,太阳黑子的出现可能是磁暴的原因。”这是运用了求因果联系的逻辑方 法中的 。 10、证明是根据已知为 的命题,来确定某一命题 的思维形式。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 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不选均无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q p ∧”与“s r ∨”这两个命题形式含有 (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 、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C 、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 、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 2、在下列语句中,在集合意义下使用语词“人”的是 ( ) A 、人是有思维能力的 B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C 、人贵有自知之明 D 、人是世间万物中第一个可宝贵的 3、下列语句作为划分,正确的是 ( ) A 、战争分为常规战争和世界大战 B 、一年可以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C 、这个班的学生,除了七名女学生外,其余都是男生 D 、概念分为普遍概念、单独概念和正概念 4、正确表示 “中国”、“亚洲国家”、“发展中国家”三个概念外延间关系的图形是 ( ) A 、 B 、 C 、 D 5、当p 真、q ?也真时,下列为真的公式是 (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6、和“并非: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物美”相等值的命题是 ( ) A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物也不美 B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廉但物不美 C 、这个商店的商品价不廉,或物不美 D 、这个商店的商品物美但价不廉

法律逻辑学试题与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一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 分)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 ,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 分) 1.概念外延间的交叉关系属于( C )关系。 A.即对称又传递 B. 对称但非传递 C.非对称但传递 D. 即非对称又非传递 2.在性质判断中,决定判断形式的是( D )。 A.主项和谓项 B. 主项和量项 C. 谓项和联项 D. 量项和联项 3.“正当防卫不是犯罪行为”这个判断的主、谓周延情况是( A )。 A. 主、谓项都周延 B. 主、谓项都不周延 C. 主项周延,谓项不周延 D.主项不周延,谓项周延 4.运用换质法和换位法推理,由SEP可以推出(D )。 A. AS B. E C. E D. IS 5.与“并非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等值的判断是( A )。 A.所有贪污罪都是故意犯罪 B. 所有贪污罪都不是故意犯罪 C. 有些贪污罪是故意犯罪 D. 有些贪污罪不是故意犯罪 6.“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D )。 A.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B.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C. 某甲或某乙有罪 D. 某甲或某乙无罪 7.若“某甲必然不是凶手”为真,则( C )为真。 A. 某甲必然是凶手 B. 某甲可能是凶手 C. 某甲可能不是凶手 D. 某甲不必然不是凶手 8.类比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的相同点是( D )。 A. 从个别到一般的推理 B. 从个别到个别的推理 C. 从一般到一般的推理 D. 或然性推理 9.“ 调查中发现,凡是普法教育搞得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低,凡是普法教育搞得不好的地区,刑事案件发案率都较高,由此可见,搞好普法教育是刑事案件发案率较低的原因。”这是求因果联系的( C )。 A.求同法 B.求异法 C. 求同求异并用法 D.共变法 10.在论证过程中,如果违反“论据的真实性不应依赖论题的真实性来论证”的规则,就会犯( C )的逻辑错误。 A.虚假论据 B.预期理由 C.循环论证 D.推不出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三及解析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三及解析 一、填空题 1、“没有他们的辛劳,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这些用石板砌成的阶梯,就没有脚下的路,也就没有游人的欢乐”,这个命题的逻辑常项是( 如果……那么……)。若用A、B、C等表示肢命题,则其结构形式可表示为( (~A∧~B)→(~C∧~D ∧~E) )。 2、“甲、乙、丙三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知道这件事情的”,这个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其逻辑常项是( 或者……或者……或者……)。 3、“本案作案人不是王某,就是张某”这一语句表达的是(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而与之等值的选言命题是( 或者本案作案人是王某,或者本案作案人是张某)。 4、若已知“如果甲队是第一名,乙队就是第二名”这个命题为假,则“乙队不是第二名”这个命题的真假情况是( 必然真)。 5、“并非所有鸟都会飞”与“并非所有鸟都不会飞”这两个命题之间具有( 下反对(或“不能同假、可以同真”) )关系。 6、若“黄X X会驾驶汽车”这一命题为真,则“如果黄X X不会驾驶汽车,黄X X就不是作案人”这个命题的真假情况为( 必然真)。 7、如果“A”是“B”的充分条件,那么“非A”就是“非B”的( 必要)条件,而“非B”则是“非A”的( 充分)条件。 8、任意一个负命题都等值于( 其肢命题的矛盾命题)。 二、单项选择题 1、“甲、乙二人中至少有一个人是一等奖获得者”,该语句所表达的命题,可用公式表示为( ②)。 ①p∧q ②p∨q ③p→q ④SIP 2、与“并非所有犯罪分子都是青年人”这个命题等值的是( ③)。 ①所有犯罪分子都不是青年人②犯罪分子中有青年人 ③有的犯罪分子不是青年人④没有一个犯罪分子不是青年人 3、若“并非只有陈某是北京人,他才会说北京话”为真,则( ②)。 ①“陈某是北京人”必然为真②“陈某不是北京人”必然为真 ③“陈某会说北京话”必然为假④“陈某不会说北京话”必然为真 4、“~[p→(q∨r)]等值于( ④)。 ①[p∨(~q∨~r)] ②[p∧(~q∨~r)] ③[~p∨(q∨r)] ④[p∧(~q∧~r)] 5、“如果今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郊游”,这个命题等值于( ③)。 ①只有今天下雨,我们才不去郊游 ②如果我们今天没去郊游,则天下雨了 ③如果我们今天去郊游,则今天没有下雨 ④今天没有下雨,我们也不去郊游 6、下列陈述中,最能反驳“只有进正规大学,才能成才”这一论断的是( ③)。 ①进过正规大学,很多都成才了②进了正规大学,成才就有希望 ③不进正规大学,也能成才④不想成才,就没必要进正规大学 7、侦查员甲、乙、丙、丁通过调查了解,对“10·23”案件的嫌疑犯李X X、赵X X作了如下的断定:甲:“我认为赵X X不是凶犯。”乙:“或者李X X是凶

法律逻辑学[1]

是非判断题 1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2 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 3 概念的概括就是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的逻辑方法。() 4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单纯的概念。() 5 “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这一语境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集合概念。() 6 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与否由量项决定,谓项周延与否是联项决定。 7 只要逻辑形式有效,结论就必然真实。() 8 通过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SOP 可简单换位为POS 2 综合分析题 指出下列推理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写出它的推理形式毛病分析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需说明理由。 1、并非所有的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所有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 2、精神上缺陷的人不能做证人,所以,有的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是能做证人的。 3 、本案被告人李X 不能从轻处罚,因为,犯罪以后自首的,可以从轻处罚;而李X 不是犯罪以后自由的。 是非判断题 1 概念通过语词来表达,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错) 2 根据所反映的对象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概念可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对) 3 概念的概括就是减少内涵以扩大外延的逻辑方法。(对) 4 “唐朝第一位皇帝”是单纯的概念。(对,单纯?估计是“单独”) 5 “北京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在这一语境中,“北京大学的学生”是集合概念。(对) 6 直言命题的主项周延与否由量项决定,谓项周延与否是联项决定。(对) 7 只要逻辑形式有效,结论就必然真实。(错) 8 通过直言命题的变形推理,SOP 可简单换位为POS (错) 2 综合分析题指出下列推理属于何种类型的推理?写出它的推理形式毛病分析其是否有效,如果无效需说明理由。 1、并非所有的放火罪都是过失犯罪,所以,所有放火罪都不是过失犯罪。形式为对当关系推理,无效,由 E 命题假不能退出 A 命题真。 2、精神上缺陷的人不能做证人,所以,有的精神上没有缺陷的人是能做证人的。 命题变形推理,有效。换质位推理:sap--se(非p)--(非p)es--(非p) a (非s)-- (非s) I (非p )。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9年电大《法律逻辑学》机考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 A.反证法——间接证明 B.定义项——定义 C.山脉——山 D.大项——三段论 2.“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D)。 A.企业 B.动产 C.土地 D.财产 3.“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D)。 A.负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普遍概念 D.集合概念 4."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A.正确的划分 B.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错误的划分 D.分类 5."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B)。 A.集合概念 B.普遍概念 C.单独概念 D.负概念 6.“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A.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7.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C)。 A.全异关系 B.真包含于关系 C.交叉关系 D.同一关系 8.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A.划分 B.定义 C.分类

D.限制 9.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A)。 A.矛盾关系 B.下反对关系 C.差等关系 D.反对关系 10.思维的逻辑形式之间的区别,取决于(A) A.逻辑常项 B.语言表达形式 C.变项 D.思维的内容 11."建筑是凝固的音乐"这一定义是(D)。 A.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B.犯了"定义含混"的逻辑错误 C.正确的定义 D.犯了"以比喻代定义"的逻辑错误 12.如果A是划分母项,则根据划分规则,A不可以是(B)。 A.普遍概念 B.单独概念 C.负概念 D.正概念

法律逻辑学 山大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多选题(36分) 1、如果A与B是单独概念,则A与B之间的外延关系不可能是()A、全同关系;B、交叉关系;C、全异关系;D、从属关系 学生回答是:BD 2、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与这一命题具有相同形式的有。 A、如果你有空,请立即回信。 B、只要寒潮一来,气温就会下降。 C、理论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物质力量。 D、只有讲究科学方法,才能取得好成绩。 学生回答是:ABC 3、下面关于同项的A、E、l、O命题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有.()A、A与E为反对关系;B、非A与0是等值关系;C、1与E为矛盾关系;D、A与1为全容关系。 学生回答是:ABCD 4、下面关于法律规则的分解与合并,说法正确的有. A、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合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B、具有相同法律后果、不同法定条件的规则可以通过法定条件的析取合并为一个法律规则。 C、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析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析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D、如果一个法律规则的条件由几个合取肢构成,那么该法律规则可以拆分为几个不同的由合取肢作为条件的法律规则。 学生回答是:BC 5、下面关于法律三段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所有的法律演绎推理都是法律三段论;B、所有的法律三段论都是法律演绎推理;C、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主要形式;D、法律三段论是法律推理的核心。 学生回答是:BD 6、所有的结果都有原因,但是有的原因没有结果。 以下哪项为真,则该命题为假?() A、有的结果没有原因; B、所有原因有结果; C、有的结果没有原因,或者所有原因都有结果; D、有的原因有结果。 学生回答是:ABC 7、“X能波2整除”和“X能被4整除”之间是什么关系?() A、前者是后者的充分条件; B、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 C、后者是前者的充分条件; D、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

2020年法律逻辑学练习题参照模板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1.在“并非他或者是法官或者是律师”这一命题中,逻辑常项是() A. 或者 B. 法官 C. 律师 D. 并非 E. 他 2.“如果你的笔记本电脑是1999年以后制造的,那么它就带有调制解调器。” 上述断定是从下面哪个命题中推论出来的() A. 只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才带有调制解调器。 B. 所有1999年以后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带有调制解调器。 C. 有些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带有调制解调器。 D. 所有1999年以前制造的笔记本电脑都不带有调制解调器。 E. 笔记本电脑的调制解调器技术是在1999年以后才发展起来的。 3.下列表达不相容析取命题的是() A. 甲、乙二人至少有一人是罪犯。 B. 甲或者乙是罪犯。 C. 甲、乙二人至少有 一人是罪犯,但至多也有一人是罪犯。 D.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E.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4.某产品售出后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用户提出“要么换货,要么退款”,卖方回应“我们不同意这样处理。” 如果卖方仍坚持自己的回答,那么下面哪项是他们在逻辑上必须同意的() A. 用户到消费委员会投诉; B. 为用户换货而不是退款; C. 为用户退款而不是 换货; D. 如果对用户既不换货又不退款不能实现话,那么,就要对用户既换货又退款。 E. 用户必须能证明产品出现问题不是用户操作不当所致。 5.老师:“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学生:“我完成作业了,我可以到外边做游戏了” 老师:“不对,我只是说,你们如果不完成作业就不能出去做游戏”。 除了以下哪项,其余各项都能从上面的对话中推出() A. 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就一定准许他们出去做游戏。 B. 老师的意思是没有完成作业的肯定不能出去做游戏。 C. 学生的意思是只要完成了作业,就可以出去做游戏。 D. 老师的意思是只有完成了作业才可能出去做游戏。 E. 老师的意思是即使完成 了作业,也不一定准许出去做游戏。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题 1, 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 (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 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 , 只有当前件 (真)而后件(假)_时, 它才是假的 ;在其它情况下 ,它都是真的 . 3, 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 (同一律 ),( 不矛盾律 )和(排中排 ). 4, 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 "这一定义中 ,被定义项是 (刑法), 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 , 邻近属概念是 ( 法律 ). 二 , 单项选择题 1, " 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 "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定义过宽 (2) 定义过窄 (3) 定义用否定联项 (4) 以比喻代定义 2, 下列判断形式中 ,主, 谓项都周延的是 (2 ) (1) 所有的 S 是 P (2) 所有 S 不是 P ⑶有S 是P ⑷有S 不是P 3, "p T q"负判断是(4) (1) P A g (2) p V q ⑶p V g (4) _p 真且q 假 ________ p t 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 可能非 P (3) 必然非 P 5," 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 (2) 可能 P (4) 不可能非 P 就是说 , 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 ." 这段议论 (1 ) (1) 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3) 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2) 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4) 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 "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 (2 ) 8, "p V g"的等值判断(3 ) (1) p t g (2) p V g (3) p A g (4) p t g 9, 当:"所有S 是P"与"有的S 是P"均是假时,则S 与P 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 反对关系 (2) 差等关系 (3)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10, 当p 假q 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 A q (2) p V q (3) p t q (4) p A q 三 , 问答题 1, 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 答: 同一律的基本内容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 , 每一思想都与其自身保持同一 . 普通逻辑所说的 "同一思维过程 ", 是指同一时间 ,同一关系 , 同一思维对象三个方面的 "三同一 "的思维过程。 同一律的公式 :A 是 A. "A" 表示任何一个思想 , 它可以是概念 , 也可以是判断 . 同一律的要求是:在同一思维过程中,每一思想A 必须保持自我的同一性和确定性。 2, 推理与论证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论证与推理既有联系 , 又有区别 . 论证与推理是紧密联系的 . 论题大体相当于推理的结论 , 论据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提 ,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前 提, 论证方式大体相当于推理的形式。 6," 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 (1) 反对关系 (3) 差等关系 7, " 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 (2) 矛盾关系 (4) 下反对关系 ; 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 , 所以, 这个行为是贪污罪 ." 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 (3 ) (1) 大项不当周延 (3) 中项不周延 (2) 不项不当周延 (4) 两否定推结论

法律逻辑学题库

题库 一、选择题 题型一: 1、一次聚会上,麦吉遇到了汤姆、卡尔和乔治三个人,他想知道他们 三人分别干什么的,但三人只提供了以下信息:三人中一位是律师,一 位是推销员,一位是医生;乔治比医生年龄大,汤姆和推销员不同岁, 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根据上述信息麦吉可以推出的结论是() A、汤姆是律师、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医生 B、汤姆是推销员、卡尔是医生、乔治是律师 C、汤姆是医生、卡尔是律师、乔治是推销员 D、汤姆是医生、卡尔是推销员、乔治是律师 (同上84题) 汤姆或者是律师,或者是推销员,或者是医生 卡尔或者是律师,或者是推销员,或者是医生 乔治或者是律师,或者是推销员,或者是医生 乔治不是医生,汤姆不是推销员,卡尔不是推销员 ——不相容的选言判断推理——排除法 乔治(推销员)比医生年龄大,推销员比卡尔年龄小——卡尔不是医生 2、、甲乙丙三家电影厂在全国优秀影片评选活动中分别获得了最佳故事片奖、最佳戏曲片奖和最佳动画片奖。三部影片的片名分别是: 甲厂《黄河,我的摇篮》, 乙厂《白娘子》, 丙厂《孙悟空与小猴子》。 在颁奖晚会上,甲导演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真巧,三部电影的第一个字和我们三个导演的姓刚好相同。”一位姓孙的导演马上应和:“而且每部电影的第一个字和自己的厂导演的姓不同,” 以下正确的断定是: A、甲厂导演姓孙。 B、丙厂导演姓白。 C、乙厂导演姓黄。 D、乙厂导演姓白。 E、甲厂导演姓白。 3、有甲乙丙三个学生,一个出生在北京,一个出生在上海,一个出生在武汉。他们中一个是学国际金融专业,一个是学工商管理专业,一个是学英语专业,现在已知: (1)甲不是学国际金融专业,乙不是学英语专业的。 (2)学国际金融专业不是出生在上海 (3)学英语的出生在北京 (4)乙不是出生在武汉 根据已知条件,推断甲、乙、丙各学什么专业,有分别出生在哪个城市。 4、。 5、有作家、教授、省长三人为大学同届同学,假定他们为甲乙丙三人,又已知: A、他们分别毕业于哲学系、经济系和中文系;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法律逻辑学作业一 1 试卷总分:100 注:请20分钟以内保存一次。每大题完成后请先保存再更换大题,试卷试题全部完成后提交。浏览器请采用兼容模式。 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总分30.00) 1."集合概念"这个概念属于( B )。(1.00分) A. 集合概念 B. 普遍概念 C. 单独概念 D. 负概念 2. “任何改革者不是思想僵化的,有些干部是改革者,所以有些干部不是思想僵化的”。此推理的逻辑形式是(C) (1.00分) A. 所有M不是P,S是M,所以S不是P B. M是P,S不是M,所以S不是P C. 所有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有些S不是P D. 有些M不是P,有些S是M,所以S不是P 3.如果有的A是B,并且有的A不是B,则A于B的外延关系是( C )。(1.00分) A. 全异关系 B. 真包含于关系 C. 交叉关系 D. 同一关系 4.下列依据属种关系概念间内涵与外延来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是(D )。(1.00分) A. 划分 B. 定义 C. 分类 D. 限制 5.主谓项相同,而量项与联项均不相同的两个性质判断之间的关系是( A )。(1.00分)

A. 矛盾关系 B. 下反对关系 C. 差等关系 D. 反对关系 6.下列对概念的概括正确的是(A)(1.00分) A. 反证法——间接证明 B. 定义项——定义 C. 山脉——山 D. 大项——三段论 7.“不动产”这一负概念的论域是( D )。(1.00分) A. 企业 B. 动产 C. 土地 D. 财产 8.“中国人是不怕死的,奈何以死惧之”中的“中国人”这一概念属于( D )。(1.00分) A. 负概念 B. 非集合概念 C. 普遍概念 D. 集合概念 9."树分为树枝、树叶、树根、树茎"这一划分是(C )。(1.00分) A. 正确的划分 B. 犯了"子项不全"的逻辑错误 C. 错误的划分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卷号:6122《法律逻辑学》试题(B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主项与谓项均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 SEP 、主项与谓项均不周延的性质判断的逻辑形式是SIP 。 2、如果一个归纳推理的前提是假的,则其结论一定是假 的。 3、根据不矛盾律,可以由一个判断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关系或反对关系的判断假。 4、“如果某甲犯了杀人罪,则其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判断的逻辑形式是如果P那么q或p→q ,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 p、q 。 5、选言判断可分为相容选言判断、和不相容选言判断两种。 6、“如果毕业论文不及格,那么他就无法按时毕业。”这个判断的逻辑形式为p→q或如果p,那么q,其中,逻辑常项是如果、那么,逻辑变项是p和q。 7、某有效三段论的大前提为MOP.小前提应为MAS,结论应为SOP 。 8、任何概念都有两个逻辑特征,即(内涵)和(外延)。 9、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 假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杭州人是讲卫生的”这一判断中,“杭州人”是( A ) A、集合概念 B、非集合概念 C、负概念 D、单独概念 2、如果A、B两个判断不同真,可同假,则它们之间的关系是(C ) A、差等关系 B、矛盾关系 C、反对关系 D、下反对关系 3、正确进行充分条件假言直言推理,应当(C ) A、否定前件就是否定后件 B、否定后件不能否定前件 C、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 D、肯定后件就能肯定前件 4、“所有的S是P”与“没有S是P”之间具有( A ) A、反对关系 B、矛盾关系 C、差等关系 D、下反对关系 5、同时否定SAP与SOP则( C ) A、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B、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C、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D、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全称否定判断的负判断的等值判断是(B ) A、SAP B、SIP C、SOP D、SEP 7、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为真的是( C )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在"有的犯罪不是故意的"这一性质判断中的逻辑常项是(有的……不是……),逻辑变项是(犯罪,故意). 2,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只有当前件(真)而后件(假)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3,普通逻辑基本规律有(同一律),( 不矛盾律)和(排中排). 4,在"刑法就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这一定义中,被定义项是(刑法),种差是(规定犯罪和刑罚) ,邻近属概念是(法律). 二,单项选择题 1,"犯罪不是合法的行为"这一定义的逻辑错误是(3 ) (1)定义过宽(2)定义过窄 (3)定义用否定联项 (4)以比喻代定义 2,下列判断形式中,主,谓项都周延的是(2 ) (1)所有的S是P (2)所有S不是P (3)有S是P (4)有S不是P 3,"p→q"负判断是( 4) (1) p∧g (2) p∨q (3) p∨g (4) _p真且q假______ p→g 4,与"不必然P"等值的判断是(1 ) (1)可能非P (2)可能P (3)必然非P (4)不可能非P 5,"现在不是强调法治吗就是说,强调让法院的人来治理社会治安."这段议论(1 ) (1)违反同一律的要求 (2)违反不矛盾律的要求 (3)违反排中律的要求 (4)不违反普通逻辑基本规律的要求 6,"所有的公民都享有选举权"与"有的公民没有选举权"这两个性质判断具有(2 ) (1)反对关系 (2)矛盾关系 (3)差等关系 (4)下反对关系 7,"凡贪污罪都是故意犯;这个行为是故意犯罪,所以,这个行为是贪污罪."这个三段论所犯的逻辑错误是(3 ) (1)大项不当周延 (2)不项不当周延 (3)中项不周延 (4)两否定推结论 _______ 8,"p∨g"的等值判断(3 ) _______ ______ (1) p→g (2) p∨g _ _ _ _ (3) p∧g (4) p→g 9,当:"所有S是P"与"有的S是P"均是假时,则S与P在外延上的关系是(2 ) (1)反对关系 (2)差等关系 (3)矛盾关系 (4)下反对关系 10,当p假q假时,下列判断形式为真的是(3 ) (1)p∧q (2) p∨q (3) p→q (4) p∧q 三,问答题 1,同一律内容和要求是什么?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

法律逻辑学练习题(2012.5) 一、填空题 1.内涵和外延之间存在的反变关系,是对概念进行概括和的逻辑依据。 2.在真包含关系中,外延大的那个概念叫做概念,外延小的那个概念叫做概念。 3.从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的区分看,“森林遍布在全球各地”中的“森林”是_________概念。 4.矛盾律的要求是指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对一个思想及其否定不能同时加以。 5. 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命题真,推出与其具有_____或____关系的命题假。 6.概念限制的极限是_________。 7.“如果某甲犯了贪污罪,则某甲应受法律制裁”这一命题的真值形式是,其中逻辑常项是,变项是。 8. 对SAP命题换质,其结论是________;对SAP命题换位,其结论是_______。 9.从概念外延间的关系看,“辩论队”和“辩论队员”是关系,“传递关系”和“非传递关系”是关系。 10.根据(不)矛盾律,可由一个命题真,推出与其具有矛盾或关系的命题假。 11.根据性质命题对当关系,SEP为假,则SAP_____.SIP_______。 12. 若SEP取值为真,则SIP取值为_____、SOP取值为___,SAP取值为______。 13. 二难推理破坏式的主要逻辑机理,是运用假言推理的式。 14.一个直接推理是有效的,当且仅当其前提与结论之间是命题间真假关系中的等值关系 或。 15.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___而后件____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16.当SEP和SOP都假时,则S和P的外延具有_____和_______关系。 17.联言推理有________和_______两种有效式。 18.将“犯罪行为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换质,其结论是_____ _______;?将其结论再进行换位为____ __ ________。 19.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正确推理形式有肯定前件式和_ _。 20.性质命题的主项S和谓项P在外延上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五种关系 21.三段论第一格,中项分别是大前提的_______和小前提的______。 22. “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23.一个必要条件假言命题,只有当前件而后件时.它才是假的,在其它情况下,它都是真的。 24.“只有A型血的人,才是该案的案犯。”这一命题的负命题是 ,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25. “并非如果你来,他就不来。”与该负命题等值的命题是。 26.在“所有犯罪嫌疑人都是罪犯”这一命题中,从词项的周延性方面看,“犯罪嫌疑人”是的,“罪犯”是的。 27.“要么p,要么q”为不相容选言推理的前提,如果另一个前提为,则结论为 ;而如果得出的结论是q,则另一个前提应为。 28.根据模态对当关系,由“某甲必然是杀人犯”真,可推出“某甲可能是杀人犯” “某甲必然不是杀人犯”。 29.普通逻辑基本规律包括、、。 30.归纳推理的前提真并不能保证结论必。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法律逻辑练习题 、单项选择( 20 分) 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 A 、全同关系 B 、交叉关系 C 、全异关系 D 、属种关系 2、 “交叉关系”具有( ) A 、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B 、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C 、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 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3、 “甲与乙是友好的。”这是一个( ) A 、性质命题 B 、模态命题 C 、联言命题 D 、关系命题 4、 “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 A 、全称肯定命题 B 、全称否定命题 C 、特称肯定命题 D 、特称否定命题 5、 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 ) A 、“黑色”与“红色” B 、“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 C 、“国内法”与“国际法” D 、“罪”与“非罪” 6、 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 ) A 、真 B 、假 C 、可能真 D 、可能假 8、 “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 ”这个论 述( )。 A 、无逻辑错误 B 、违反了同一律 C 、违反了矛盾律 D 、违反了排中律 9、 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 ) A 、“王某是中国人。”中的“中国人” B 、“这本书是我的。”中的“书” C 、“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 D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 10、“规律具有客观性, 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 ”这个三段论省略了 ( ) A 、大前提 B 、小前提 C 、结论 五、 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 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 ( 8 分) 1) 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 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 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 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 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 ”四个等值命题。(8 分) 六、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 (4 分) 已知“禁止在此摆摊”为假,则 1、“禁止不在此摆摊”为( ) 2、“不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 3、 “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 4、“必须不在此摆摊”为( ) 七、 完成下面的真值表(判断 a 与b 两个命题是否等值)(4分)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 A 、 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 C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D 、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

法律逻辑学试题及答案 (2)

法律逻辑练习题 二、单项选择(20分) 1、“美国”与“纽约”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是() A、全同关系 B、交叉关系 C、全异关系 D、属种关系 2、“交叉关系”具有() A、对称关系,传递关系 B、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C、对称关系,反传递关系 D、非对称关系,非传递关系 3、“甲与乙是友好的。”这是一个() A、性质命题 B、模态命题 C、联言命题 D、关系命题 4、“人固有一死”,这一句子所表达的命题属于()。 A、全称肯定命题 B、全称否定命题 C、特称肯定命题 D、特称否定命题 5、下列概念间具有反对关系的是() A、“黑色”与“红色” B、“故意杀人”与“过失杀人” C、“国内法”与“国际法” D、“罪”与“非罪” 6、已知“某公司侵权”为真,则“某公司或者违约或者侵权”为() A、真 B、假 C、可能真 D、可能假 7、下列划分正确的是() A、犯罪集团分为主犯和从犯。 B犯罪分为故意犯罪和过失犯罪。 C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季.。 D、合议庭分为审判长和审判员。 8、“经验主义不能一概反对。如工作经验、生产经验等就不应该反对。”这个论述()。 A、无逻辑错误 B、违反了同一律 C、违反了矛盾律 D、违反了排中律 9、下列词能表达集合概念的是() A、“王某是中国人。”中的“中国人” B、“这本书是我的。”中的“书” C、“工人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的“工人” D、“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地大物博的国家”中的“中国” 10、“规律具有客观性,所以经济规律具有客观性。”这个三段论省略了()。 A、大前提 B、小前提 C、结论 五、按照要求写出下列命题。 1、写出下列命题的等值命题。(8分) 1)并非他既是杀人犯,又是抢劫犯。 2)并非如果那个死者身上有伤,那么他是被人杀死的。 3)只有构成犯罪,才会具有社会危害性。 4)在法律面前不允许有特权。 2、写出“只有王某不是盗窃犯,李某才不是诈骗犯。”四个等值命题。(8分) 六、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情况。(4分) 已知“禁止在此摆摊”为假,则 1、“禁止不在此摆摊”为() 2、“不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3、“允许不在此摆摊”为() 4、“必须不在此摆摊”为() 七、完成下面的真值表(判断a 与b两个命题是否等值)(4分) a、p并且非q b、并非只有非p才非q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