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民航人学习“三个敬畏”心得体会

最新民航人学习“三个敬畏”心得体会

三个敬畏既“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也,乃当代民航精神之内核。细细品之,深以为然!“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敬畏规章”是行业灵魂,“敬畏职责”是个人行为准则,三者是由大及小,前者为基,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

“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

“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周国平

敬畏生命是人之根本,是最朴素也是最高的人生信念,敬畏生命是最基本也是最高行为准则。有了敬畏生命作为心底温暖底色,我们热爱一草一木,热爱生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有了敬畏生命作为一切行为的准则,我们可以有效避免本本主义,形式主义,可以快速有效做出最科学抉择。

这次我国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是最好的例证。疫情发生后,党和政府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赢得广泛称赞,深得民心。民航采取一系列,果断有效,重点加强对涉及武汉航班的疫情防疫工作,做好一线人员个人防护。但在未发布统一要求时,面对突发情况,个别航空公司也出现了一些疑惑,一线人员特别是疫情区一线人员是否可以戴口罩 ?在没有法律法规明确要求时,如果将“敬畏生命”作为首要指导原则,公司在紧急情况下就能做出更科学更人性的应对。遵循“敬畏生命”基本原则,在情况复杂,千头万绪中就能轻松发现事件本质,能够排除掉其他因素的干扰,行为准则清晰简单明了,实事求是,采取行动就会科学有效,从而避免犯本本主义和形式主义错误。

“敬畏生命”和“安全第一”本质相通,但我认为“敬畏生命”的适用更为广泛也更具人文色彩,“敬畏生命”是从信念上信仰层面来说,更指向人心。

“敬畏规章”是行业灵魂

规章是安全理论与实践经验的高度统一,民航规章全面,操作性强,做到了凡事有章可循,大家按章办事即可,一方面从根本上保障了民航安全,另一方面统一行动,团结凝聚了民航人,绿化了民航生态。

有人说民航系统是最廉洁的系统之一。我认为也和人人皆有“敬畏规章”意识有关。规章是透明的,全面宣贯的,根植人心,大家都有遵章守治的自觉,监管方和被监管方行为准则一致,不容讨价还价。我们去检查时,被检查单位经常说欢迎来检查,希望能帮他们检查出问题,帮他们治病。我相信他们的话有很大程度上是真诚的。从根本上说,民航没有故意违反规章的土壤。

“敬畏职责”是个人行为准则

岗位职责具体到个人,我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能建起牢不可靠的安全防线。但我这里想要强调的是作为一名监察员要特别有职责界限,我们不仅要做好职责范围内要求的事情,同时不能越权。一个漫画描述了一个公章关在牢笼里,意思是要限制公权,不要干涉太多。我在执法中牢记这一点,监察中只当裁判员,不当教练员。作为一名监察员我们守土有方,尽好本职,但万万不可忘了职责界限。

以上是三个敬畏学习中的一点感言,工作中有所思有所感而已,还不成熟。我将在今后工作中践行三个敬畏。

安全是民航行业永恒的主题,也是空管工作的生命线!近期,我们认真学习了冯局长在2020年4月份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了解了“三个敬畏”的精神内涵,深刻体会到了开展“三个敬畏”主题教育对于民航系统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尤其在现阶段疫情的特殊时期,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容不得半点松懈!其中提到“知敬畏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这是一种人生态度和价值追求”,我觉得深有感触,心存敬畏非一朝一夕的一时冲动,而是应该内化于心,成为我们民航从业者的价值观和人生理念。

民航的行业性质决定了安全是第一位的,必须把敬畏生命作为使命担当,我们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敬畏规章就是要有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将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日常工作中,有章必循,才能规范管理;敬畏职责强调的是责任意识,可以让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学习,我们加深理解工作中的相关认知,在工作中时刻提醒自己贯彻“三个敬畏”。总结过往在新机场建设中如何以敬畏生命为信仰,敬畏规章为准则,敬畏职责为动力,以此标准作为解决一切困难的准则。

落实“三个敬畏”,需切实增强敬畏意识,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将规章了然于心,自觉遵守规章制度,不触碰高压线,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大兴国际机场建设工程顺利收官,为建设“四型机场”,实现民航强国梦而不懈努力。

x月x日召开的“x月民航安全运行形势分析会” 上,冯正霖局长提出“民航人都是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逆行者,要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深入推进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平稳可控,为取得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贡献力量。” 这样的发言鼓舞着每一名民航人,我们没有能力去遏制病毒,没有办法去消灭病毒,但是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在参与着这场全人类与病毒的战争。

电影《中国机长》中有这样一幕,飞机落地后,机长郑重的说“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 这样“三个敬畏” ,这是我们民航人的心声,民航人的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在 2016 年对党员干部提出了“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 ,这是全党员干部的自警自省。再看出处,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提出了“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原谅我才

疏学浅,亦不是党员领导干部,只是普普通通民航一线,在这,我只能简简单单谈谈对于我们民航人的“三个敬畏” 。

第一,敬畏生命。

像文章开头所提到的,生命在这些天灾人祸面前,是那么的弱小,孤立无缘。“生如夏花般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这是泰戈尔在感慨生命的辉煌和壮丽。“512” 汶川地震,让无数中国人民对生命有了进一步的理解,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不惜代价抢救生命? 当人的生命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人为的灾难、不可预知的结束……我们会感受到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 当人们万众一心,为挽救生命而努力,为守护生命而拼搏,为悼念生命而默哀……我们又会体味到生命是坚强的、有力量的,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在民航,我们每天运行着成千上万架次客运货运航班,我们的乘客有明星有政要,有百姓有富豪,有人类有动物,只有对生命存有敬畏,才能做到在他们乘坐于万米高空的飞机,将生命交于我们手中时,我们能认真对待每一个指令,每一个步骤,每一个起落。

第二,敬畏规章。

古人云“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举个例子,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进行了一项心理学实验。以该项实验为基础,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提出了"破窗效应":如果有人破坏了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而没有及时维修,有人就可能受到无序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

就民航而言,每一个行业工种,每一位从业人员,都面临着几本甚至几十本的规则章程需要了解,学习,掌握。为的是在每一次的工作中把错误、危险、隐患降至最低。诸如行政程序规则; 航空人员、空域、导航设施、空中交通规则和一般运行规则; 民用航空企业合格审定及运输; 学校、非航空人员及其他单位的合格审定及运行; 民用机场建设和管理; 委任代表规则; 航空保险; 综合调控规则; 航空基金; 航空运输规则等等大大小小几百部,涵盖了民航内所有的方方面面,只有对这些规则章程心存敬畏,才能把自己所涉及工作做扎实,做细致,做到精益求精。

第三,敬畏职责。

打开百度,对职责做出了这样的解释,职责是一个汉语词语,是指任职者为履行一定的组织职能或完成工作使命,所负责的范围和承担的一系列工作任务,以及完成这些工作任务所需承担的相应责任。世界著名的军事院校——西点军校,它的校训是“Duty、 Honor、Country” ,翻译成中文是“责任、荣誉、国家” 。进入西点军校,第一条需要铭记在心的就是责任。当每一个西点军校生跨入西点军校大门的时候,都要完成从平民到战士的转变。我们的理解是,如果说“荣誉” 和“国家” 代表了军校对每一个学员设定的高标准的话,责任则为他设定了人生的底线。责任心应该说是一种自我意识的醒悟,

它让人认识到自身的力量的度,不找借口,不推卸责任,面对问题面对坎坷迎难而上。立足社会,谁都有自己的职责,都有自己的担负和坚守。我想,就此而言,敬畏自己的职责,竭尽全力承担自己的各项责任,这也是在任何领域取得非凡成就的根本所在。

作为一名民航空中安全员,我的岗位有这样的定义:在《航空安全员合格审定规则》中,航空安全员是指为了保证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安全,在民用航空器上执行安全保卫任务,持有本规则规定的有效执照的人员。在《公共航空旅客运输飞行中安全保卫工作规则》中,航空安全员是指为了保证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安全,在民用航空器上执行安全保卫任务,具有航空安全员资质的人员。现阶段我国空中安保力量以空中警察、航空安全员为主,两者身份不同,职责相近。显而易见,“确保人机安全和维护国家荣誉” 。这就是我的职责。

古人云,人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其实这里的畏,在我看来就是敬畏。“心存敬畏行之高远” 这是曾国藩的敬畏观,意思是只有心存了敬畏,才能走得长远。曾国藩认为,只有心存敬畏,才能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 才能有战战兢兢的戒惧意念; 也才能在变幻莫测、纷繁复杂的社会里,不分心,不浮躁,不被私心杂念所扰,不为个人名利所累,永远谦逊平和,保持内心的执著和清静,恪守心灵的从容和淡定。

“生命、规章、职责” 这应该就是我们民航人的根本吧,川航8633 机组就是把他们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吧。把敬畏与根本连在一起,我想知道,又有什么能够难倒我们民航人呢?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