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文献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4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文献综述
摘要:基于《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从国内外角度出发,分析乡土建筑的现状,根据现存问题提出展望性意见。
本文通过历史发展、现状分析、趋向预测,探索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历史与发展。
关键词:延续,创新,发展
《乡土建筑遗产的研究与保护》一书,探索新农村建设中乡土建筑的保护及利用的途径和方法,分析国内乡土建筑保护利用案例以及国外乡土建筑保护方法,研究乡土建筑的价值所在。
“乡土建筑”(Vernacular Architecture)引自1999年10月在墨西哥通过《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
按照该宪章的表述,乡土建筑是社区自己建造房屋的一种传统的和自然的方式,是一个社会文化的基本表现,是社会与它所处地区的关系的基本表现,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乡土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自发性和朴素性,是民间自行建造、供自己居住的“非主流”建筑。
乡土建筑包括乡土的住宅、寺庙、祠堂、书院、戏台、酒楼、商铺、作坊、牌坊、小桥等。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大会通过的《乡土建筑遗产宪章》(Charter on the built vernacular heritage)给出了乡土建筑的识别标准:1)一个群体共享的建筑方式;2)一种和环境相呼应的可识别的地方或地区特色;3)风格、形式与外观的连贯性,或者对传统建筑类型的使用之间的统一;4)通过非正式途径传承的设计与建造传统工艺;5)因地制宜,对功能和社会的限制所做出的有效反应;6)对传统建造系统与工艺的有效应用。
[1]
1.历史发展
1932年,美国建筑师F.L.赖特(F.L.W right),在目睹了城市化进程中的诸多问题之后,于《正在消失的城市》一书中提出了“广亩城市”的纲要,认为城市应与周围的乡村结合在一起。
1940 年代,法国乡村主义学派、地方主义运动等,开始致力于捍卫农村的景观和生活方式。
“对工业化的厌倦,对生态危机、环境恶化的觉醒,促进了人们回归自然的情感与行动,农村是最接近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是最理想的人居环境”。
英国也从1980年代开始保护乡村、建设乡村、享受乡村的行动。
英国前首相S.鲍德温的名言是:“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
“农村无论怎样现代化也不应异化为城市,农村就是农村”。
1960年代,国际社会开始对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给予关注。
1964年5月,第二届历史古迹建筑师及技师国际会议在威尼斯通过了《关于古迹遗址保护与修复的国际宪章》(威尼斯宪章),在其定义中指出:“历史古迹的要领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这不仅适用于伟大的艺术作品,
而且亦适用于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
其中的“乡村环境”引发人们开始关注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而保护“较为朴实的艺术品”的思想,则使更多的人将保护的目光投向了乡土建筑遗产。
1970年代中期,两个重要的国际文件进一步促进了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
一个是1975年5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4届全体大会在罗登堡通过的《关于历史性小村镇保护的国际研讨会的决议》,对如何保护历史文化村镇和乡土建筑遗产提出了具有价值的措施建议。
该决议指出“根据居住结构、住宅形式、建筑技术和本地材料使用,这些关联中没有一个比适应当地自然和气候条件并已发展数世纪的本土建筑环境更重要”。
[2]
在我国,对于乡土建筑的系统研究起步于传统民居。
刘致平先生、刘敦桢先生曾于1940年代初,对云南、四川等地民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梁思成先生1944年编写的《中国建筑史》中亦对晚期民居进行过分区研究,但因研究条件所限,早期学者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民居建筑未能开展更加深入地研究。
1950年代,刘敦桢先生所著《中国住宅概说》一书,论述了我国民居建筑的历史发展过程,列举了重要的住宅类型。
他在该书前言中特别指出:“以往只注意宫殿、陵寝、庙宇,而忘却广大人民的住宅建筑,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此后,我国科研院所与高等院校合作,陆续开展了徽州明代住宅、福建客家土楼、苏州传统民居、北京四合院等乡土建筑的系统调查研究。
但是总体来说,由于乡土建筑往往年代较晚,多数为明清时期建筑,又分布于较为偏僻的乡村地区,因此,长期以来并未受到充分的关注和重视。
1980年代以来,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建筑专业的师生对我国乡土建筑、传统民居开展了一系列实地调查和研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我国乡土建筑研究和保护工作,使越来越多的人逐渐认识到乡土建筑作为丰富而独特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1986年12月国务院在公布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时,批转了有关部门的报告,其中首次涉及到了历史文化村镇的保护,提出“对一些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出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民族地方特色的街区、建筑群、小镇、村寨等,也应予以保护”。
1999 年10 月,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12届全体大会在墨西哥通过的《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
明确了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五项原则。
一是传统建筑的保护必须在认识变化和发展的必然性,和认识尊重社区已建立的文化特色的必要性时,借由多学科的专门知识来实行;二是当今对乡土建筑、建筑群和村落所做的工作应该尊重其文化价值和传统特色;三是乡土性几乎不可能通过单体建筑来表现,最好是各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乡土性;四是乡土性建筑遗产是文化景观的组成部分,这种关系在保护方法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予以考虑;五是乡土性不仅在于建筑物、构筑物和空间的实体构成形态,也在于使用它们和理解它们的方法,以及附着在它们身上的传统和无形的联想。
2.现状分析
在我国文物保护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已由注重保护重要的、纪念性建筑发展到保护随时光流逝而获得文化意义的过去一些较为朴实的艺术品:从保护“单个建筑物”发展到保护“一种有惫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历经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求索我国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方面,已经建立起“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文化村镇—历史文化名城”三个层次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而在众多历史文化村镇中。
存在粉多种类型的乡土建筑遗产它们体
现出浓郁的地方传统和民族特色,饱含着乡土社会的文化信息。
[3]
2.1延续乡土建筑文化
我国众多乡土文化村镇功能特色鲜明。
表现在文化教育、商业贸易交通枢纽、生态环境建筑特色等诸多方面:例如一些文化教育型的乡土文化村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作为区域文化教育中心,对推动地域乃至全国的社会发展起到过重要作用:一些商业贸易型的乡土文化村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拥有较大规模的商业活动。
商贾云集市场繁荣对促进地域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有过积极作用;一些交通枢纽型的乡土文化村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系当地水陆交通中心,拥有骤站码头及其他交通设施成为客流物流集散地以此带动区域性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一些生态环境型的乡土文化村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建设有水利防灾等重大生态环境工程。
在保障民众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有过显著效益,且延续至今:一些建筑特色型乡土文化村镇。
运用我国传统的选址和规划布局理论形成完整格局其建筑包含经典营造法式和精湛建造技艺。
因而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
2.2创新乡土建筑价值
由于几十年来“旧城改造”和“危旧房改造”,使城市中的历史文化街区和传统建筑不断减少,因此保护在历史文化村镇中的乡土建筑遗产愈显紧迫。
这些乡土建筑遗产是传统文化的记忆载体。
在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传承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切实保护好乡土建筑遗产,使之继续融入在农村秀丽的田园风光之中。
乡土建筑遗产的最大特点是它们的人文性文化性社会性、创造性,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对人的全面发展有粉十分重要的意义。
乡土建筑遗产凝聚了数千年人类的辛勤劳动和无穷智慧沉淀了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文明资源和信息,它们不仅是历史上不同文明背景和文化传统所凝结的物质载体也见证和体现了长期农耕文明时期建筑文化的基本特征,构成了各地风格多样的村镇面貌和特点。
3.趋向预测
乡土建筑遗产保护包括: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全面保护与整体保护。
伴随着保护的同时,是乡土建筑的更新:全面更新、局部更新、有机更新。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聚落更新模式中,“有机更新”是一种比较成熟而缜密的更新方式,不仅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理论系统,而且在多年的实践中完善了相应的技术路线。
尽管不一定适合所有乡土建筑研究的具体实践,但确能为当代乡土建筑发展研究提供极有价值的参考。
进一步分析,不难发现,“有机更新”理论是在对生态学、社会学、文化学等学科理论进行整合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其核心思想—聚落的“有机性”是类比自然生态系统的机制而形成;“有机更新”强调聚落更新过程应遵从其内在的秩序和规律,也是对于聚落“社会生态系统”的适应,与“生态发展”思想相统一。
每一种保护或更新模式,都有其针对某种现实的效果,但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和适用范围。
因此,任何保护模式在具体运用中都必须考虑实际情况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切不可生搬硬套。
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研究需要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整合。
我国当前关于乡土建筑保护与更新的理论和实践探索是多维的,但也呈现出离散的特点。
各类保护与更新模式理念应在综合运用中加以整合,从而克服视野单一、理论离散的局限。
[4]
结语:在乡土建筑的研究方面,客观认为乡土建筑的社会功能保障了乡土建筑的现有价值,当然是不排除乡土建筑自身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
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乡土建筑能够长期生存与此,有赖于其社会功能带给相关联人群的利益效应。
另一方面,乡土建筑的保护应该注重地域文化、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下对乡土建筑影响的信息整理搜集。
乡土建筑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地区差异性。
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和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的基础条件和流失速度也各不相同。
实际上,乡土建筑遗产作为精神文化的载体而存在,其精华在于鲜明的文化特色和生活于其中居民的文化素养。
由此可以说对于乡土文化村镇的保护,应该是对一个乡土文化空间的完整保护。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国际文化遗产保护文件选编[M]
[2]田莉.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困惑与出路—一个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分析视角[J]
[3]陆元鼎.乡土建筑遗产研究与方法
[4]单霁翔.乡土建筑遗产保护理念与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