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72.05 KB
  • 文档页数:1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中庸”作为儒学核心范畴之一,是儒家伦理道德的行为准则和思想方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中庸概念最早由孔子提出,经子思及门人继承,发展了“中庸”思想,并形成了系统性的理论著作《中庸》;而宋儒进一步在哲学文化观念上丰富和发展了“中庸”。“中庸”二字有其特有的历史和学术渊源,蕴含着丰富的处世哲学,小至日常修为,大至定国安邦,并对我国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影响颇深。笔者希望本文通过此文已追寻中庸足迹,以求自修。

关键字:中庸;处世哲学;治国之道

Abstract

"The Mean",as one of core categories of Confucianismis the behavioral standards of Confucian ethics and morality and thinking methods.and is also the core cuhural concep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ean "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concept should be owed to the Confucius ,then was inherited and developed by Zi Si and other students and gradually formed the systematic theoretical work The Doctrine of the Mean. After that,Confucius in Song Dynasty enriched and developed”the Mean”in the concepts of philosophical culture. With specific historic and academic significances, "the Mean " is full of importances in daily life behaviour such as in doing trivial things or governing a country ,what;s more, it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t construction .it is hoped via this paper to pursue the root of "the Mean " and finally improve myself.

Key word:"the Mean";the way of treating others ,the communication phylosophy;the governing wisdom;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目录 (3)

第一章引言 (4)

第二章中庸的渊源与含义 (4)

2.1 “中”的渊源与含义 (5)

2.2 “庸”的渊源与含义 (6)

第三章中庸之道的现实意义 (7)

3.1中庸之道与处世哲学 (7)

3.1.1 立身哲学——中规中矩,中正中节 (7)

3.1.2修身哲学——端庄沉稳,守善持中 (8)

3.1.3 享乐哲学——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9)

3.1.4中庸为人哲学——执其两端,取其中正 (10)

3.2 中庸之道与治世之道 (11)

3.2.1中庸治世之道——执其两端,取民中正 (11)

3.2..2中庸治世之道——内外兼修,和谐社会 (13)

第四章结语 (16)

参考文献 (16)

第一章引言

中庸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经过孔子,子思、孟子和荀子的探寻,中庸被提到了“大本”和“天命”的高度。自宋明之际朱熹、陆九渊、王阳明分别用“理”、“心”和“良知”来诠释中庸,在其哲学思想中,中庸地位不可动摇。而后,冯友兰和杜维明等学者又用西学的观点探析中庸,使中庸思想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虽然其后,儒家学派分裂,纵然观点不一,时代不同,如先秦时期的思孟学派、荀子学派及宋明时期的程朱学派、陆王学派,但“中庸”的问题上,儒家学者们却出人意料的一致:即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和重点,教导人们行为做事的一个基本准则和方法。

孟子的“性善”、“放心”,其为学、做人的主要目标还是中庸,可见于“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孟子·尽心下》;中庸在荀子思想中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曷谓中?日:礼义是也。”(《荀子·儒效》)中即是礼义,“先王之道,仁之隆之也,比中而行之。”(《荀子·儒效》)先王之道之所以是人们行为做事的准则,就是因为它合乎中庸。二程对“中庸”思想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天理固高明,不极乎高明,不足以道中庸。中庸乃高明之极。”在二程眼里,中庸就是神灵,即使奋斗终生,也未必能到达此境地;朱熹也誉其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而近代,也有康有为大赞中庸之道,他对中庸思想评价甚高,“孔子之道大矣,荡荡如天,民难名之,惟圣孙子思,亲传文道,具知圣统。”

《中庸》为子思所做,而《中庸》主要讲述的是中庸思想,其文中所指的“亲传文道”就是中庸思想。由此可见,中庸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可见一斑。

第二章中庸的渊源与含义

2.1“中”的渊源及含义

作为儒家思想的核心,中庸是我们研究中国的儒家思想必然途径,它是儒家道德观和方法论的集大成,中庸是什么?有哪些内涵?几千年来,学者们众口不一,论述颇丰,然而却未有一个立论,笔者认为,中庸由“中”和“庸”组成,要了解中庸,首先就应了解“中”、“庸”二字的渊源和含义。

“中”作为象形字,其字形在历史上经历了复杂的演变,其字义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情况。但从其最初构造来看,其含义主要有两种:

第一,旗帜。从“中”的两个甲骨文和第一个金文来看,中字就象是一个旗帜在迎风飘扬。唐兰先生曾经说过,“余谓中者最初为氏族社会中之徽帜……此其徽帜,古时用以集众,《周礼·大司马》教大阅,建旗以致民,民至,仆之,诛后至者,亦古之遗制也。盖古者有大事,聚众于旷地,先建中焉,群众望见中而趋附,群众来自四方,则建中之地为中央矣。列众为陈,建中之酋长或贵族,居中央,而群众左之右之望见中之所在,即知为中央矣。然则中本徽帜,而其所立之地,恒为中央,遂引伸为中央之义,因更引伸为一切之中。后人既习用中央等引伸之义,而中之本义晦。”后来这一观点又被引申为中间,中央。

第二,中间。《说文》:“中,内也。”《说文》把中的本义解释为内,从中字的构造来看是一样的,自古以来,古人都以中为贵,不能有偏差。

现在,我们接触更多,应用最广泛的还是第二个意思,即中间,度的含义。随着历史变迁,“中”中间演变成为好品质的代名词,如“丕惟曰尔克永观省,作稽中德,尔尚克羞馈祀”(《尚书·酒浩》寓意,热应该长期的观察自己的行为、反省自己的思想,只有这样才有所作为。此外,周公《尚书》还提到治国之道,“兹式有慎,以列用中罚”(《尚书·立政》)。强调对对百姓处刑罚谨慎,宽严适度,反对严刑峻法。

可见,无论是为人处世还是治国平天下,“中”都是最佳选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