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8.99 KB
- 文档页数:11
(完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如何进行教学设计的全部内容。
教学设计一般包含有下列5个基本要素:教学任务及对象;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过程;教学评价。任务及对象、目标、策略、过程和评价
五个基本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构成了教学设计的总体框架。
1、教学任务及对象分析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不再仅仅是传授知识,教学的一切活动都是
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的能力,是现代教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着眼点。因此,教学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转变。
以往教师关注的主要是“如何教”问题,如今教师应关注的首先是“教什么"问题。也就是需要明确教学的任务,进而提出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
容和制定教学策略.
①教学内容分析
教学内容是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主要载体。以往我们
仅关注教材分析,在这种分析过程中,教师将教科书作为主要依据,教材
分析基本关注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考点方面,比较注重显性教材的运用而
忽视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较少关注与学习教材内容有密切关系的认知
和心理因素,以及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而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只是
阐述其内容,没有做进一步的分析.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内容分析既要
求对显性教材的运用,也要求对隐性教材的挖掘和利用。
②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是分析教学任务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分析学生是为了帮助学生解决
学习中的困难,完成教学任务。要求我们教师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了解
教学活动开始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已经达到了什么样的水平,这一水平标志着学生已经能做什么,说什么,想明白了什么等等(即学生
的学历和学情).这是学生掌握新的学习任务的起点水平。二是要了解教
学活动结束后预期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必须达到的状态。对这
种状态的把握最终会转化为确定的教学任务与具体的学习目标.只有当教
师的心中对教学前和教学后这两种状态的差距做到心中有数时,才能根据
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真正恰当的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任务和学习目标。
2、教学目标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
变化结果,也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归宿.
在对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陈述上,与以往传统教案相比应该有较大变化,
具体体现在目标的维度、目标陈述的主体等方面.
⑴教学目标的主体和维度
教学目标以学生的学习目标为依据,学习目标对于学生的学习具有指
向性,同时还可以作为学习效果的检测标准。所以制定准确、适合学生的
学习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新课程标准从关注学生的学习出发,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目标
是教学活动中师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师所操纵的.因此,教学目标
的主体显然应该是学生。而传统的教案对于目标的设计中,所体现的主体
是教师而非学生。从教学目标设立的维度来看也更加全面,确立了知识与
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这是发
展性教学的核心内涵,它与传统课堂教学只关注知识的接受和技能的训练
是截然不同的。体现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
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整合,突出了过程与方法的
地位,因此在教学目标的描述中,要把知识技能、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
都考虑到。而传统的教案中,目标的设置较多地关注知识、技能的培养,
缺少对于能力和情感领域的设计。
⑵具体教学目标的陈述
由于教学目标是具体规定学生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认知和情感态度等
方面够达到的新水平。因此,在陈述教学目标时要具体明确,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对知识、技能目标的陈述要反映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在陈述
上不宜用含糊不清、缺乏质和量规定的“了解”“理解”、“掌握"等词,必须用可观察和测量的行为动词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具体行为,要符合学
生的认知水平,陈述词要具体、鲜活。二是对过程性目标的陈述要具体、
明确。新课程标准关注“学习过程、改变学习的方式和方法。”因此,过
程性目标的陈述要明确具体.三是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陈述要明
确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体验的内容,通常只明确规定学生应参加的活动或
体验内容,而不具体规定学生应从活动中获得了什么结果。
3、教学策略的设计
所谓教学策略,就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所采用的方法、步骤、媒体和组织形式等教学措施构成的综合性方案。它是实施教学活动
的基本依据,是教学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考虑:
①教学组织形式
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方面,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
学生自主提问、自主研究、自主体验、自主交流的过程,激发学生思维,
开发学生潜能。可见,引导学生多种方式自主参学习活动已成为有效促进
学生发展的基本途径。因此,符合新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要求的新的课堂
组织形式,也成为教学设计不可忽视的一个要素。
②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教学有规。面对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哪些是教学设计中
应优先考虑的方法?这些方法又该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些都是制定
教学策略的基本问题。应该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特点、学科特点、教师特点、教学环境、教学时间、教学技术条件等诸多因素来选择教学方法。
③学法指导
我们既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动机的激发,重视教学过程的情
感化,还要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更要考虑教学的有效性.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策略来考虑学法指导。
(1)制定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策略。即把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放在首位,让学生置身于民主的、愉悦的课堂氛围中放飞思维、潜心探究、快乐创造。
(2)制定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生活
出发,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为学生的
自主发展提供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在实践探索的过程中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3)制定促进学生创新学习的教学策略。教学设计中要考虑让学生学
会质疑,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学会探究,乐于进行研究性学习;学
会评价,敢于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的见解;学会反思,敏于分析自身学习
的得失,探索学习的规律。
④教学媒体
媒体可以是作为教学环境设计的一个部分,也是教学活动中教学呈现
的一种载体,他们不是独立地存在于教学之中,而是与教学方式结合在一
起成为教学策略的主要因素。
随着多媒体这一新型教育技术越来越多地进入课堂,媒体的设计比起单
纯板书设计多了丰富性和生动性,因而,设计也更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
更需要有一定的专业要求。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对媒体运用设计存在的问题,如,所选择或制定的教学媒体与本节课的主题联系不当、华而不实、
喧宾夺主引起注意的混乱,从形式上看很生动、很美观,而内容却无助于
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运用多媒体呈现教学内容时的节奏和速度以及次序
掌握不当造成学生认知的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