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记忆的采撷_收藏与呈现_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_之记录方式

  • 格式:pdf
  • 大小:2.63 M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口述历史印象最深刻的瞬间就是关锦鹏在1991年执导的影片《阮玲玉》中所呈现的对上海老电影人的采访。这部影片以纪录片和故事片两种结构方式对阮玲玉短暂而又传奇的一生进行演绎,关锦鹏力图在影片的假定性与真实性之间进行探讨。其间,纪录片的部分虽然对观众进入情感故事不断间离,却是影片中最真实、最鲜活、最具有说服力的一部分。对阮玲玉生前合作过的演员黎莉莉、陈燕燕的采访,不仅吐露出阮玲玉点滴的生前轶事,而且描绘了上海二三十年代的电影环境。随着这些老电影人的相继离世,影片中上海女明星的口述影像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宝贵财富。这是影片的意外收获,亦形成了我对口述历史最初的感性认识。

2008年4月,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在电影频道的资助下,正式启动了“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工程。作为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我很荣幸地加入到这个项目的团队中来。虽然感慨很多电影人都已离世或者病重,无法进行采访对话,给中国电影史留下诸多遗憾和空白。但是,就像陈墨研究员所说:“我们来晚了,但还是来了,且要继续下去。”(1)口述采访工作的意义重大,两年间,我先后在上海和长春这两个历史上的电影重镇,采访了电影编辑、编剧、导演、演员、美术师、摄影师、录音师、剪辑师、服装师、制片人等各个不同工种的12位电影人,共计108盘高清录像带,采访少则三小时,多则20小时。在与电影人的对话过程中,不仅对中国电影史有了重新认识,同时也积累了一些关于口述历史工作的经验。下面就口述历史工作的采撷、收藏、呈现方式和大家分享、探讨。

追本溯源,口述史古已有之,在《礼记·玉藻》中记载“动则左使书之,言则右使书之”。早在三千年前,周朝的史官就以笔录的方式记载君王的言行举止。而作为一门学科和术语,口述历史正式产生于近代社会。1948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艾伦·内文斯教授创立了第一座现代口述历史档案馆和口述历史研究室,开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记录美国风云人物的口述回忆,他们认为“口述历史是通过有准备、以录音机为工具的采访,记述人们口述所得的具有保存价值和迄今尚未得到的原始资料”。(2)这里所强调的采访记录工具是录音机。而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录音笔、数码照相机、数字摄像机逐渐取代了卡带录音机成为现代口述历史工作主要的采访工具时,口述历史的定义就要重新修正了。为此,美国著名的口述历史研究专家唐纳德·里奇在2006年版的《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中专门开辟了第五章“口述历史录影”,详细介绍了录影的各个环节和注意事项,而删去了1997年版中关于“录音”的大量参考,并且探讨了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国际互联网的普及对口述历史发展的影响。口述采访的工作范围也从单一的收集历史声音扩展到收集历史的声音和影像的双重任务。受益于现代数字技术,“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项目”从一开始就采用了所有可能的记录方式:录像、录音、拍照,以期留下最完整最丰富最生动的口述历史记载,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就得以“影像、录音、文本和图片”这四种方式呈现。下面就这四种方式来分析其不同的采集、记录和保存特点以及对它们的开发应用和传播效果。

一、影像——全息的口述复原

陈墨研究员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一文中提出“真正的口述史学是建立在会话叙事形式的心灵考古”。(3)这在影像中得以完整呈现。数字摄像机所记录的影像是口述历史现场的复原,受访人的外貌、言语和状态乃至所处的环境都记录其中,受访人“从衣着服饰一直到反应姿势、特殊习惯的每一件事——一个姿态配上语言后,有时便传递出截然不同的意义”。(4)可见,活动影像对于口述历史真实性再现的重要作用。影像是微相艺术,受访人大到整体的着装姿态,小到面

历史记忆的采撷、收藏与呈现

——“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之记录方式

 周夏/Text/Zhou Xia

提要:口述历史是近代一门新兴的学科,“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是21世纪新开启的一个浩大工程。

随着现代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运用了所有可能的记录方式:影像、录音、文

本和图片。本文不仅介绍了“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不同的采集和记录方式,而且探讨了有关口述历

史成果的保存、传播、开发和应用等诸多后续问题,以期形成一个完备顺畅的工作流程,建立口述历

史影音数据库档案。

关键词:影像 录音 文本 图片

(1)2010年1月7日,在中国电影资料馆和电影频道联合举办的口述历

史阶段性总结汇报会上,陈墨研究员做了标题为《我们来晚了,但还是来了,

且要继续下去》的发言报告。

(2)转引自李向平、魏扬波《口述史研究方法》,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

版,第2页。

(3)陈墨《中国电影人口述历史:实践与理论》,《当代电影》2010年第3

期,第58页。

(4)[美]唐纳德·里奇《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实务指南》(第二版),王芝芝、

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第152—153页。

The Method of Record of the Oral History of Chinese Filmmakers

078

孔的表情和手势变化,甚至一个眼神不经意的流露都被摄像机捕捉下来并且放大,形成受访人心理的外化表现。西方心理学所言的“55/38/7定律”(5)虽然是在解释首因效应,但是视觉因素作为人类潜意识的表现形式却不容忽视。除了叙述历史事实的口头言语,事实上最能打动我们的瞬间恰恰是受访人回忆到动情之处时的无语凝噎,或者泪眼婆娑。尤其在集体口述采访中,当录音采访面对留下的众声喧哗一筹莫展之时,影像就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个性特征通过影像的再现不仅准确而且丰满。无疑,录像采访在口述历史工作中是必须且独特的,所留下的影像在“心灵考古”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直观效应,是最为生动鲜活的全息口述复原。

在录像采访之初,也有人质疑过摄像机记录的可靠性,主要疑虑在于担心受访人在镜头面前过于紧张而不敢讲话,尤其不敢讲真话,不能自由表达自我。事实证明我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受访人对摄像机的适应显然比我们想象得要好。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数码摄像机和照相机在家庭中的普及,人们对被拍并不陌生。尤其我们采访的是电影人,他们对影像工作不仅熟悉,而且有的了如指掌。消除了刚开始的陌生感和些许不自在,他们大都能够与采访人自由自在地侃侃而谈。随着采访的深入,受访人早已习惯了回忆的情境,而忽视了摄像机的存在。当然也有个别受访人对摄像机敏感而影响了情绪表达,尤其是演员,长期的职业习惯使她们对于上镜头显得格外的重视。她们有的要求化淡妆,有的要求打灯光。我们要尽量配合她们的要求,照顾到她们的情绪,使之处于舒服满意的状态,能够自如表达,但是访谈时的表演性却是我们要警惕的。表演性是口述历史中的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表演掩盖之下真实心声的流露。

从事口述采访的大部分都是电影史学专家,容易专注于访谈本身的内容,而忽视录像的技术。为了使口述影像更符合基本技术规范,更好地保存受访者的音容笑貌,口述历史的采访人最好和摄像一起进行录像技术的培训,如果采访人无暇顾及,最好配以专业的摄像师,以保证画面质量。

在人力和财力都比较有限的状态下,上海和长春的口述历史工作站的采访人几乎都是互为摄像师,我先后参与了八位受访人的摄像工作,共计36盘高清录像带。可大致归纳出几点注意事项,以供商榷和讨论:1.选择采访地点:室外容易受到天气和噪音的影响,所以室内是最为理想的采访环境。上海工作站大部分选择在受访人家中进行采访。在家中,受访人由于熟悉环境更容易放松,采访的同时也能够拍到受访人富有情趣特色的家居环境,有时还可以拍到受访人的工作示范动作。比如在采访录音师刘广阶时,他不仅向我们展示了录音调音设备,还用家里的纱布和话筒向我们演示了在公共场合如何录音的方法。但在家中采访容易受到家人的打扰,给受访人家人带来不便。同时,上影集团提供贵宾室,如在家中采访不方便就请受访人来此进行采访。那里的采访环境很安静,不被打扰,唯一的缺点就是光

线较暗,而我们所带的照明设备由于电压不稳而频频发生爆炸。为了安全起见,最后灯光被弃用,全部采用自然光源摄像,画面质量大打折扣。长春工作站在租住地的客厅搭建了一个简易摄影棚,采访地点相对固定,省去了架卸摄像机和灯光设备的时间和麻烦,采访背景则是统一的深绿色绒布,以凸显人物,效果不错,质量稳定。

2.构图和景别:受访人的影像很少正面构图,大部分是45度角斜线构图,因为受访人是面向采访人说话,而不是对着摄像机说话,正侧面的构图更为自然,视觉感也更为舒服。画面背景最好附带有效信息,不能太杂乱或者太空洞,受访人的服装和背景尽量不要同一色系,要避免穿斜纹衣服。采访一般为固定机位,景别以近景为主。摄像师要善于捕捉受访人表情的变化,尤其是眼睛和手势的变化。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手是人的第二表情,适当的时机镜头要推上去,用特写镜头予以突出和强化;有时则要拉开,用全景镜头展示受访人的动作。

3.拍摄中的监听:我们的拍摄以访谈为主,声音质量和画面同样重要。除了画面把关,摄像师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听。采访时,受访人要配带小话筒和收音器,正式拍摄之前要试音。当收音器和录音器中的电池或者摄像机的电池和录像带都显示将要耗尽的状态时,摄像师就要提醒采访人尽快结束话题,停止拍摄,以便更换电池和录像带。受访人在此空当就可以休息放松,采访人则负责提示受访人下一个访谈的内容。在特殊情况下,由于拍摄画面相对固定,有时采访人又身兼摄像师,在拍摄的同时进行采访,此法实不可取。采访人需要全身心投入到倾听受访人的语境当中去,兼当摄像则分身乏术,采访效果和声画质量都要大打折扣,甚至因为没有兼顾到更换电池而造成工作失误,致使前功尽弃。

4.录像带的标注和检查:有时采访会拍摄几十盘录像带,录像带上必要信息的标注就显得格外重要。标注的常规项目一般有:受访人、序号、采访时间、地点、采访人、摄像师和主要访谈内容。这为后来的保存和检索工作省了不少力气。一天的采访和拍摄工作结束时,就要检查录像带的拍摄效果,有时则在采访现场休息的间隙中进行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调整。

5.单机拍摄还是双机拍摄:我们大部分采取一对一的采访形式,受访者是我们的采访对象,是口述历史的主讲人,理应成为拍摄的主要对象。但是一些口述史专家也提出质疑,认为口述历史是访谈者和受访者共同完成的,贝勒大学口述历史中心的托马斯·查尔顿认为 “如果仅是一半的访谈队伍被拍摄到或录音到,势将损及记录的完整性”,所以“建议使用两部摄影机:一部完全专注在受访者身上;另一部则拍摄访谈者,间或做全景摄影,同时将受访者与访谈者拍入”。(6)双机拍摄在新闻访谈节目中经常被应用,访谈中的过肩镜头和反打镜

(5)首因效应是在第一次见面的头七秒形成的,在这短暂的时间里你留给别人的印象55%取决于你的穿衣着装服饰,38%取决于你的肢体动作、表情和语气,只有7%是来自于你谈话的具体内容。

(6)同(4),第144页。

THE ORAL HISTORY 口述历史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