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案例分析与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35.92 KB
- 文档页数:12
错误资源有效利用教学案例
实验小学张睿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一种经历,真实而自然的。它是通往正确和成功的必经之路。作为教师要认可学生的错误,也允许学生出错,错误出现后,关键在于要让学生意识到错误,找到原因,以后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有时学生出现的错误不可能单纯地依靠反复的练习来纠正,而必须是有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因此,教师就必须帮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自我否定”!
教学实践中,对学生平时易错的习题加以整合,放到课堂中加以探讨研究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错误,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我们教师应该做错误资源的开发者,合理利用来之不易的资源,使课堂中的错误成为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让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从而达到以下效果:显示错误防患未然,引导错误引发深思,故意出错引起质疑,将就“错误”因势利导。
案例:《2、3、5的倍数的特征》课堂教学片段
学习了“2、5的倍数的特征”后,在学习“3的倍数的特征数的特征”时,我故意设置“陷阱”:2、5的倍数的特征,要看它的个位。同学们猜想一下,个位上是几的数是3的倍数呢?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个位上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这时,再结合具体的数字,师生共同验证。学生很快便发现这个“答案”是错的,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看个位的思路是不正确的。在此基础上,又及时引导,引领学生变换角度去探求新知。
【教学反思】:课堂中故意设置“陷阱”,让学生走进“陷阱”,再从“陷阱里”走出来,继续去寻找新的答案,当在学习中反复出错时,学生便会自己意识到“此路不同”,而后便会改变思维方法,柳暗花明。因此,教师也应善于恰当设置一些这样的“陷阱”,让学生在这种真实、饶有兴趣的考验中摔打,这样,他们的选择、辨析、批判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案例:《有余数除法》课堂教学片段
在教学了《有余数除法》后出示练习:全校523人参加植树活动,如果70人分一组,那么最多够分成几组?结果出现了以下错解,学生错解:523÷70=7(组)……33(人)
7+1=8(组)
并且错误率很大,我立即提问、反馈
老师:你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吗?
学生:523人,每70人一组,就是523÷70=7(组)……33(人),余下的33人,单独作为一组,就是7+1=8(组)
老师:问题是这个意思吗?
学生:问题就让我们求能分成几组啊,总不能把多余的人丢掉吧!
… …
访谈二:
老师:看到这道题,你首先想到了什么?
学生:分组一般情况下用进一法。
老师:哦,原来是这样!
学生:所以,看都不用看了,就是
523÷70=7(组)……33(人),7+1=8(组)。
老师:读一下问题。S2:啊,我错了……
【教学反思】:从学生的回答中,我找到了错误的原因所在:(1)学生思维的定势。由于在课堂及作业本中类似的题目出现频率过高,而且往往采用的都是‚进一法‛,因此在学生脑海中就构建了该类题的模型,只要一看到类似的题,也不仔细地把题目看完,就得意地完成了。
(2)学生对关键词区分不清。学生造成这种错解的原因,主要是对‚最多够分‛与‚至少分成‛两个词语的意思区分不清。教师在教学当中,也忽略了关键词的详细对比,并且没有将相关练习进行对比分析,导致学生只模仿不思考。
案例:《化简比》课堂教学片段
在学习《化简比》后,出示2/7:2/9,要求学生化简。一个学生板演出2/7:2/9=7:9,面对这一错误,我并没有马上说出正确的结果,而是让那位同学说出自己的想法,再组织学生猜测、举例、验证,最后达成共识:凡分子相同的两个比,它们的整数比就是前项、后项的分母调换位置写出的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计算后得到最简比。
【教学反思】:当学生在课堂上出现错误时,没有必要早早向学生透露解决问题的统一方法,而要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让他们在合作
交流中主动寻求解题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教师要好好利用课堂上的突发性错误,化弊为利,将错就错,既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又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课后巩固练习
练习题:我是小法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把一个月饼分成两份,每份是它的1/2”是否正确,为什么?你为什么想错了呢?
2、“一本《故事书》的1/4和一本《连环画》的1/4相等”是否正确?为什么?
要求:先独立思考,再同桌讨论,有疑问可四人小组讨论,想一想,自己错在哪里?最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独依照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以纠正,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而“自我否定”又以自我反省,特别是内在的“观念冲突”作为必要的前提。利用学习中的错误,并及时引发这种“观念冲突”,能促使学生对已完成的思维过程进行周密且有批判性的自我思考,对已形成的认识从另一个角度,以另一种方式进行思考,以求得新的深入认识,这既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又培养了学生的反思能力。
案例:《解决问题》课堂教学片段:
小明带了50元去超市买东西,他买了一瓶洗发水用去12元,一瓶沐浴露用去28元,小明还剩下多少钱?
生列式:12+28=40(元),50-40=10(元)
师:将12+28=40,50-40=10 这两个算式写成综合算式
学生出现了两种错误答案:12+28-50=10,50-12+28=10。短暂的思考后,教师没有作出任何评价,微笑地对同学们说。
师:同学们认为12+28-50=10对吗?
生:(略有所思)不对!
师:为什么?
生:(不解地说)答案怎么会等于10呢?
12+28=40,40-50怎么能减呢?
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
生:同意
生1:12+28=40表示一共花去的钱,50元是原来带去的钱,不能用花掉的钱去减原来带去的钱。
生2:因为是求剩下的钱,要用原来的50元减去用掉的40元,所以40-50肯定不对。
生:(大部分学生恍然大悟)用总共的50元减去买掉的40元,就是剩下的10元。
师:那么 50-12+28该对了吧?
生:不对,答案是66,买了东西,钱怎么会多起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