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39.50 KB
- 文档页数:14
中外教育管理史习题
第一章先秦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填空
1、史载五帝时期有(成均)之学,虞舜有(痒)。
2、夏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以军事教育为重点。
3、商代学校有:(瞽宗)和(学),是世界上最早创办大学的。重视神学教育。
4、视学包括两种:一种是(天子象征性)视学,另一种是(督导性)的视学。
5、(《学记》)是我国也是世界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6、(选贤贡士制度)是西周实行人才选拔制度,也是我国最早实行人才选拔制度的。
7、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
8、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
9、西周教育内容的特点(文武兼备,重视礼乐道德教育,知识和能力兼求)。
二、简答
1、学在官府教育管理体制形成的原因?
(1)政治上,奴隶主阶级垄断着社会的物质生产资料和精神生活资料,文化教育自然也为其所垄断。
(2)经济上,生产国民展水平很低,无力休养也不需要为官者以外的精神生产者,无力在民间普及教学所需的“书”和“器”。
2、稷下学宫的学生守则名称和主要内容?
名称是《弟子职》
(1)要求学生虚心受教,尊敬老师。(2)要求学生饮食起居有良好的习惯,要有修养。(3)规定了学习的规则。
3、儒家教育管理思想的内容?
(1)文教政策思想,主张以德治国。(2)教育对象,主张“有教无类”,
(4)关于学制的构想。(4)教育教学管理的思想。(5)教师管理思想。
4、私学产生的原因和条件?
(1)私学得以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2)社会变革对人才的需求,私学产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3)社会对教育作用的充分估价是私学发展的思想基础。
第二章秦汉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填空
1、(无为而治)主张统治者不要生事扰民,一切活动都要顺应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进行。
2、(鸿都门学)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
3、汉代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
4、汉代学校系统特点是(官学和私学并举)。
5、太学的办学目标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
6、汉代的私学有(初级程度的蒙学)和(高级程度的专经研习),启蒙阶段的教育主要在私学里进行.承担这一阶段教育的私学主要是(书馆)和(乡塾),广为流传并留下来的只有元帝时史游作的(《急就篇》)。
7、汉代官学有(太学)、(宫邸学)、(鸿都门学)、(地方官学)。
8、察举的科目有(常科)和(特科)。
二、简答
1、秦代巩固统一的文教政策有哪些?
(1)书同文。(2)行同伦(3)设三老以掌教化(4)禁止私学焚书坑儒(5)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2、董仲舒的三大文教政策?
(1).罢墨百家,独尊儒术(2).兴太学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3)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3、“独尊儒术”文教政策实施措施?
(1)设《五经》博士2.建立博士弟子制3.以儒术取士(4).视学制
度4、太学学生组成?
(1).由太常选送的(2)由郡国县官选送的(要经太常审定批准)(3)是按规定一定级别的官吏子弟享受进太学的权利而入学者(4)是察举明经科考试下第者。
5、地方官学的职能?
(1)传授儒家经典,培养郡国属吏,同时为朝廷或太学输送优秀学生,
(2)推行地方教化。
汉代地方官学发展不平衡。
6察举制的教育管理功能?
(1)调动了世人读书求学的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发展。(2)统一了教育的目标。(3)规范了教学的内容。
7、规范经学内容采取了哪些措施?
(1)统一了经学标准。(2)刊刻石经(3)规定严守师法、家法。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填空
1、南北朝时(周兴嗣)《千字文》是有影响的蒙学课本,(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
2、《人物志》的作者是(刘劭)。
3、(四馆)是我国最早的分专业的综合学校。即玄学、史学、文学、儒学(四学)
4、(宋文帝元嘉二十年)开设了医学,是我国医学专科教育之始,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医学专科学校。
5、(三国魏明帝)置律博士,教授刑律,招收律学弟子,是我国古代法律分科设学之始。简答:
1、魏晋南北朝时期教育管理发展的主要表现在哪几方面?
(1)设立国子学与太学并列(2)郡国学校制度的建立(3)专门学校和综合学校的设置(4)私学和家庭教育的发展
2、实施九品中正制的条件?
(1)中正官的品德和识鉴都能(2)品评人才是否有明确的标准。
3、《人物志》的历史价值?
(1)从治国的高度论述了善于知人用人的重要意义。
(2)阐述了人才的各种不国的类型,提出了人才的标准,分析了各类人才的心理特点。(3)论述了识别人才和使用人才的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和应遵守的原则等。
4、九品中正制对教育管理的影响?
(1)挫伤了读书人的积极性,使学校更加门庭冷落。(2)促进了选士制度的发展。
第四章隋唐时期的教育管理
一、填空
1、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崇尚儒术,兼用佛、道)
2、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创立。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官学的学生”和(乡贡)“私学的学生和自学人士”。
3、(《五经正义》)是科举考试的标准,其考试方法是(贴经)“填空”(墨义)“简答”(对策)“基本方法”(诗赋)。
4、《师说》的作者是(韩愈)。
5、隋唐时期(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关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
二、简答
1、隋唐时科举制度产生原因?
(1)要加强中央集权,必须收回选用人才的大权;
(2)要巩固政治,必须最大限度的网络和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提供参政的机会,以扩大统治基础;
(3)全国统一,封建官僚机器日益完备,必须选拔大量的适应封建大一统政治需要的人才来充任各级吏员。
2、科举制对教育管理影响?
(1)调动了世人的学习积极性,促进教育发展;(2)使教育成为科举的附庸。
3、隋唐时期采取重振儒术、兼用佛、道文教政策的背景?
(1)社会动乱,政治处于失控状态,民不聊生。
(2)人们开始怀疑和否定儒家宣扬的大一统思想,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3)社会上佛道和玄学迅速发展,儒学受到一冲击,丧失了独尊的地位。
4、隋唐时期官学管理比较完备的标志?
(1)学校管理机构和人员的设置。设置国子监。
(2)入学资格的规定。儒学各学招收14-19岁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