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260.00 KB
- 文档页数:18
2021-2022年高一物理上学期12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
C.研究运动汽车的车轮的转动时
D.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高中所学的位移与初中所学的路程其含义是相同的
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
B.在时间数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
C.“第三秒内”是指长为1 s的一段时间
D.刘翔创造了13.09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13.09秒指的是时刻
4.关于坐标系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研究简单的运动不必选取参考系
D.可以利用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5.下列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
B.速度变化的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方向为负
D.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6.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B.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8.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A. 2.5 m/s B. 1.2 m/s C. 2.4 m/s D. 2.3 m/s
9.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2t+3t2,其中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3m/s、2m/s2 B. 2m/s、1.5m/s2 C. 2m/s、3m/s2 D. 2m/s、6m/s2
10.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 12.5m B. 12m C. 18m D. 90m
11.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t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B. t C. 2t D. t
1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A.下落时间之比是1:2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落地速度之比是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13.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
A. B. C. D.
14.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 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t=2s时,回到出发点 D. t=3s时,回到出发点
15.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和一把直尺来测量重物的重量,如图所示.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45,现挂上一待测物体,指针正对20,下列对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待测重物的重量,说法正确的是()
A.劲度系数k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且k与所挂重物有关
B.劲度系数k=200,没有单位,也与所挂重物无关,与弹簧本身有关
C.物体的重量为30N
D.物体的重量为40N
16.两位同学进行竞走比赛,她们分别拿着底部穿孔、滴水比较均匀的饮料瓶,假设每隔1s漏下一滴,她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同学们根据漏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她们的行走情况(已知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17.正在匀加速沿水平直轨道运行的列车长为L,列车通过长也是L的桥前、后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列车的加速度为()
A. B.
C. D.无法计算
18.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
A.4μmg B.3μmg C.2μmg D.μmg
19.甲、乙两质点在一直线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v﹣t图象如图所示,在3s末两质点在途中相遇,两质点出发点间的距离是()
A.甲在乙之前2m B.乙在甲之前2m C.乙在甲之前4m D.甲在乙之前4m
20.木块A、B分别重50N和60N,它们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0.25.夹在A、B 之间的轻弹簧被压缩了2cm,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系统置于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现用F=1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木块B上,如图所示.则在力F作用后()
A.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2.5N
B.木块A所受摩擦力大小是11.5N
C.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7N
D.木块B所受摩擦力大小是9N
二、实验题
2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的操作步骤如下(步骤顺序已打乱):A.拉住纸带,将小车移到靠近打点计时器处,先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
B.将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电源
C.把一条细绳拴在小车上,细绳跨过定滑轮,下面吊着适当重的钩码,调整滑轮的高度,使细绳与平板平行.
D.断开电源,取下纸带
E.换上新纸带,重复操作两次
F.将纸带固定在小车尾部,并穿过打点计时器的限位孔
G.断开电源,整理好器材
(1)上面有一个步骤中存在错误,该步骤是(填字母序号),错误之处应改正为:.
将上面几个步骤进行合理排序:(填字母序号)
(3)如图是该实验中选取的一条纸带,ABCDE是连续打下的点,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则打点计时器打C点时小车的速度为m/s,该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计算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2.从离地面高80m的高空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下落20m时小球的速度是多大?
(3)下落过程的最后1s内的位移是多大?
23.跳伞运动员以5m/s的速度竖直匀速降落,在离地面h=10m的地方掉了一颗扣子,跳伞运动员比扣子晚着陆的时间为多少秒?(扣子受到的空气阻力可忽略,g取10m/s2)
24.如图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放着一个质量M=2kg的物体A,由轻绳与质量为m的物体B相连,如图所示,A和B都处于静止状态,求B物体的质量为多大?
(g取10N/kg)
河南省郑州市智林学校xx~xx高一上学期月考物理试卷(12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
1.下列情形中的物体可以看做质点的是()
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中的动作时
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汽车位置时
C.研究运动汽车的车轮的转动时
D.一枚硬币用力上抛,猜测它落地时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
考点:质点的认识.
分析: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根据把物体看成质点的条件来判断即可.
解答:解:A、研究郭晶晶在跳水比赛时,看的就是运动员的优美的动作,所以此时的运动员不能看成是质点,所以A错误.
B、用GPS定位系统时,汽车的大小形状可以忽略,可以看作质点;故B正确;
C、研究车轮的转动时,车轮各部分的运动状态不相同,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为了研究硬币的正反面,不能忽略其大小和形状,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就是考查学生对质点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内容,要注意明确物体看作质点的条件.
2.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它们所通过的路程不一定相等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
C.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
D.高中所学的位移与初中所学的路程其含义是相同的
考点:位移与路程.
分析: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解答:解:A、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相同,运动轨迹可能不同,则路程不一定相等.故A
正确.
B、在某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为零,可能初末位置重合,不一定处于静止状态.故B错误.
C、当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当做有往复的直线运动,路程大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
D、位移的大小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两者含义不同.故D错误.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和位移的区别,知道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3.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
B.在时间数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
C.“第三秒内”是指长为1 s的一段时间
D.刘翔创造了13.09秒的110米栏的较好成绩,13.09秒指的是时刻
考点:时间与时刻.
分析:时刻是指某一瞬时,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根据时间与时刻的概念去分析选择.
解答:解:
A、1 s初到2 s末所经历的时间为2 s.故A正确.
B、在时间数轴上的每一坐标点表示的是时刻.故B正确.
C、“第三秒内”是指长为1 s的一段时间.故C正确.
D、13.09秒指的是一段时间间隔,这段时间为13.09s.故D错误.
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对时间与时刻的理解和判断能力.也可抓住在时间轴上,时间用一段线段表示,时刻用一个点表示来理解.
4.关于坐标系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C.研究简单的运动不必选取参考系
D.可以利用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
考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分析: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考虑,一般情况下我们以地面或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考系.
解答:解:A、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对面”为参考系的,故A
错误;
B、“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自己”为参考系的,故B错误;
C、参考系,是指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或彼此不作相对运动的物体系,要研究物体的运动就要选择参考下,再简单的运动也需要.故C错误;
D、可以利用坐标系来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和位置的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为了研究和描述物体的运动,我们引入了参考系,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同一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考系,运动状态可以不同,选取合适的参考系可以使运动的研究简单化.
5.下列物体运动的情况中,不可能存在的是()
A.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而速度为零
B.速度变化的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正,速度方向为负
D.物体的速度在增大,加速度在减小
考点:加速度;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
解答:解:A、某时刻物体具有加速度,速度可能为零,比如自由落体运动的初始时刻,速度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A正确.
B、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大.故B错误.
C、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可能相反.故C正确.
D、当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在减小,速度增大.故D正确.
本题选不可能的,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
6.关于瞬时速度、平均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B.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平均速度
C.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
D.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
考点: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瞬时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物体经过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过程上的速度是指平均速度.
解答:解:A、当物体做匀变速运动时,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一般的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A错误.
B、枪口是一位置,子弹以速度v从枪口射出,v是瞬时速度.故B错误.
C、瞬时速度是质点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故C正确.
D、做变速运动的质点,平均速度是通过的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平均速率是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区分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关键抓住对应关系:平均速度与一段时间或位移对应,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
7.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
B.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运动的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考点: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和推理方法.
专题:常规题型.
分析:要了解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的内容、方法、原理以及物理意义,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卓越之处不是实验本身,而是实验所使用的独特的方法在实验的基础上,进行理想化推理.(也称作理想化实验)它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
解答:解:A、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故A错误;
B、小球在斜面上运动运动速度与位移不成正比,故B错误;
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故C正确;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之上的,它来源于实践,而又高于实践,它是实践和思维的结晶.
8.一物体沿直线向东运动,前一半位移平均速度是3m/s,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2m/s,则整个位移内的平均速度为()
A. 2.5 m/s B. 1.2 m/s C. 2.4 m/s D. 2.3 m/s
考点:平均速度.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解,即v=.
解答:解:设总位移为x,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1==
后一半位移所用的时间
由平均速度公式v=知
v===2.4m/s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平均速度的求解,一定知道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9.某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规律是X=2t+3t2,其中X和t的单位分别为m和s,则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加速度分别是()
A. 3m/s、2m/s2 B. 2m/s、1.5m/s2 C. 2m/s、3m/s2 D. 2m/s、6m/s2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关系公式,即可知道初速度和加速度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位移时间关系公式=2t+3t2,
得:v0=2m/s,a=6m/s2.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
10.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m/s2的加速度.刹车后3s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 12.5m B. 12m C. 18m D. 90m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汽车速度减为零的时间,判断汽车是否停止,再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汽车走过的路程.
解答:解:36km/h=10m/s,
汽车的速度减为零的时间为:,
则汽车刹车后3s内的位移等于2.5s内的位移为:x=.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运动学中的刹车问题,是道易错题,注意汽车速度减为零后不再运动.
11.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滑下,经t秒到达中点,则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为()
A. B. t C. 2t D. t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求出物体从斜面顶端到底端共用时间.
解答:解:设斜面的总长度为x,总时间为t′,则有:
,
,
综合两式得,t′=t.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x=v0t+,并能熟练运用比例法求解.
12.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2:1,下落高度之比为1:2,则() A.下落时间之比是1:2
B.落地速度之比是1:1
C.落地速度之比是
D.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2:1
考点:自由落体运动.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本题考查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h=gt2;速度v=gt; V=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速度之比1:
解答:解:由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知,自由落体运动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无关,高度h=gt2;速度v=gt; V=关系即可求出时间之比1:,速度之比1:,故只有C项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例:自由落体运动.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和基本规律即可解决此问题.
13.如图所示,用一根细绳和一根轻直杆组成三角支架,绳的一端绕在手指上,杆的一端顶在掌心,当A处挂上重物时,绳与杆对手指和手掌均有作用,对这两个作用力的方向判断完全正确的是的()
A. B. C. D.
考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运用;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对重物分析,重物受重力及绳子的拉力,因细绳是连续的,故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均等于物体的重力,由此可判断手指的受力方向;对结点进行受力分析,则可知杆对结点的弹力方向,即可判出杆对手掌的作用力的方向.
解答:解:重物受绳子的拉力及物体本身的重力而处于平衡,故绳子的拉力等于物体的重力;而绷紧的绳子各处的拉力相等,故绳子对手指有大小为mg的拉力,方向沿绳的方向背离手指的方向;
结点A处受绳子向下的拉力及沿绳向上的拉力,二力的合力应沿杆的方向向里压杆,故杆对手掌有向里的压力;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应明确:绷紧的绳子不论是否弯曲,绳子上各点的拉力大小相等,方向指向绳子收缩的方向.
14.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 t=1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t=2s时,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t=2s时,回到出发点 D. t=3s时,回到出发点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
分析:速度时间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解答:解:物体在0﹣2s内速度为正值,向正方向运动,2s后速度变为负值,向负方向运动,可知在t=2s时,距离远点最远.在t=4s时,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等于0,则位移等于0,回到出发点.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时间图线的物理意义,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的含义.
15.某同学用一根弹簧和一把直尺来测量重物的重量,如图所示.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45,现挂上一待测物体,指针正对20,下列对弹簧的劲度系数和待测重物的重量,说法正确的是()
A.劲度系数k是一个有单位的物理量,且k与所挂重物有关
B.劲度系数k=200,没有单位,也与所挂重物无关,与弹簧本身有关
C.物体的重量为30N
D.物体的重量为40N
考点:胡克定律.
分析: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相当于弹簧的原长,指针正对45时,弹簧伸长40个刻度,指针正对20时,弹簧伸长15个刻度.应用胡克定律对两种情况分别研究求解所挂重物的重力.
解答:解: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5时,弹簧的原长x0=5.
当挂上80N重物时,指针正对45时,弹簧的弹力F1=80N,伸长x1=40,
当指针正对20时,弹簧的伸长x2=15
则根据胡克定律得F1:F2=x1:x2
代入解得 F2=30N.
故选:C.
点评:本题是简易的弹簧称,考查应用物理规律设计实验器材的能力.本题胡克定律应用时F=kx,x是指弹簧伸长的长度.
16.两位同学进行竞走比赛,她们分别拿着底部穿孔、滴水比较均匀的饮料瓶,假设每隔1s漏下一滴,她们在平直路上行走,同学们根据漏在地上的水印分布,分析她们的行走情况(已知人的运动方向).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沿运动方向水印始终均匀分布时,人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B.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
D.当沿运动方向水印间距逐渐增大时,人的加速度一定在增大
考点:平抛运动;加速度.
专题:自由落体运动专题.
分析:人和瓶子相对静止,而水滴出后与人的行进速度相同,则由平抛运动的规律可求得水滴的速度,则可判断人的运动速度变化.在分析时注意速度与加速度的变化关系.
解答:解:A、若水印均匀分布,说明人在每一秒内位移相同,故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但是不能说明人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水印间距增大,说明人在1s内经过的位移相同,故平均速度也在增大,但不能说明人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变加速也可以减小,故B错误;
C、水印间距增大,说明人的速度在增大,但是若加速度与速度同向,则加速度有可能减小,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在生活中应用物理知识的能力,是道难得的好题.
17.正在匀加速沿水平直轨道运行的列车长为L,列车通过长也是L的桥前、后速度分别是v1和v2,则列车的加速度为()
A. B.
C. D.无法计算
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
分析:已知列车的初速度、末速度和位移,求列车的加速度,因为与时间无关,所以要选择与时间无关的导出公式解题.
解答:解: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
火车通过桥的总位移x=2L,
得: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导出公式的应用,基础题目.
18.如图,位于水平桌面上的物块P,由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与物块Q相连,从滑轮到P和到Q的两段绳都是水平的.已知Q与P之间以及P与桌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都是μ,两物块的质量都是m,滑轮的质量、滑轮轴上的摩擦都不计,若用一水平向右的力F拉P使它做匀速运动,则F的大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