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邪为病证治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90.21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图分 类号 : 2 2 2 R4.9 文 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号 :0 4 6 5 (0 0- 06 0 1 0- 8 2 2 1) 2 0 5— 2 0
湿 为 阴邪 , 损 伤 气 机 , 易 阻遏 阳气 , 性 重 浊 、 其 黏腻 , 好 发于夏秋之交, 夏为水湿之季节 , 长 易侵 害 的脏 腑 是脾 胃 , 它使 脾 胃受损 , 化 失司 , 焦气 机 逆 乱 , 微 失 布 , 传 三 精 导致 一
上 蒸 而 出现 苔 腻 。单 纯 性 湿 邪 苔 为 白色 , 且 苔 愈 厚 湿 愈 而 重, 并且 苔 结 的 紧密 说 明湿 结得 越 厉 害 , 细 腻而 紧密 的舌 越
化 失 司是湿 浊 内生 的 关键 所 在 。 水液 不 化 , 而 成 湿 , 而 聚 停

圈 ຫໍສະໝຸດ Baidu
为 留 痰, 而为饮, 积而成水。 素问・ 故《 至真要大论 说: 篇》 “ 诸
化 湿 , 肺 能通 调 水 道 , 治 湿 的 宗 旨 。 宣 是
从 I 症 状 和 病 程 方 面 看 , 邪 为病 , 病 缓 慢 , 程 临床 湿 起 病 漫 长 , 绵 难 愈 , 胃症 候 表现 较 为 明显 。 临床 可 见 面 垢 眵 缠 脾
系列脏腑功 能失调, 病程长 , 缠绵难 愈, 笔者现将治疗体会
为 胸 闷 咳 嗽 ; 阻 中焦 则 脘 腹 胀 满 , 欲 不 振 、 湿 食 口腻 、 口甜 、 舌 苔 厚腻 ; 滞 下 焦 则腹 胀 、 溏 : 泛 溢 皮 肤 肌腠 , 发 为 湿 便 湿 则 水 肿 , 《 问・ 元 正 纪 大 论 》 :湿 胜 则 濡 泄 , 则 水 闭 故 素 六 说 “ 甚 浮 肿 ” 如邪 湿 留滞 经 脉 , 头 闷重 如 裹 , 体重 着 或 屈伸 不 。 则 肢 利。 湿浊 虽 可 阻 滞上 、 、 三焦 的任 何 部位 , 以湿 阻 中焦 中 下 但
“ 为水 之 渐 , 水湿 之 极 ” 湿 为 。水 肿 、 浊 、 泻 , 淋 泄 以利 小 便 之
法 给 邪 以 出路 而 去 。所谓“ 治湿 不 利 小 便 , 其 治也 ” 非 。治水
当利 , 治湿 则 重 在 于化 。 湿 从 寒化 , 阳化 湿 。 待 寒湿 者 以温 阳化 湿 的方法 治 温 对 之 , 阴虚 者 不 易 用此 法 。 从 热化 , 但 湿 用苦 寒 清 热 利湿 之 法 。
浅 谈如 下 :
多, 身重 困倦 , 胸脘痞 闷, 纳少腹胀, 恶心呕吐, 大便溏泻 , 舌
苔 白腻或 厚 如 积 粉 。若 湿 邪 与 热邪 相 合 则 同 时可 见身 热 不
扬, 午后 更 甚 , 重 如 裹 、 胀 难 食 , 睡 , 头 腹 嗜 口渴 不 欲 饮 , 苔 舌
1 湿 邪 为病 的 来源 11 内湿 多 因 素 体 肥 胖 , 湿 过 盛 或 因恣 食 生 冷 、 酒 . 痰 饮
荫 医 20 第 3 第 期G uon T , 1V. . 0 年 2卷 2 o uafC 20o3o 1 m Jrl M 0 1 N2 o 2
… ’ ’ 一 … ~ 一 一 “ 一 、

; ・经 验
、 一 一 一
交 流 ・:

… …
湿邪 汐病征 体会

苔, 湿愈深而难化 。临床上辨 口味 一般为口甜湿邪最重, 其
次 是 口淡无 味 , 口中黏 腻 , 口苦 而渴 , 度依 次 由重 到轻 。 程 3 湿邪 为 病 的 治法
湿 邪 在表 , 表 散微 汗 以解 之 ” 用“ 。因湿 为 阴邪 , 水之 属
袭 邪 外蒸 , 可 侵 袭 人体 而 致病 。 均

汗 出
涉 水 、 居湿 地 等 。湿 为 长 夏 之气 , 久 夏秋 之 交 , 阴雨 连 绵 , 湿 外 感湿 邪 与 内生 湿 浊 在 其 形 成 方 面 虽 有 区别 , 二 者 但 亦 常相 互 影 响 。 内生 湿 邪 每 易感 受 外湿 而 发 病 , 因而 湿病 与 脾 胃强壮 与 否有 密 切 的 联 系 。 2 湿 邪 为病 的临 床特 点 与 脏腑 关系 从 病 因 方面 看 湿 为 阴邪 , 是邪 水 之 类 。 聚 者 为湿 , “ 积者 为水 ”性 质 黏腻 。夏 秋 易感 受 湿 邪 , 生湿 病 , 常 与热 邪 , 发 且 相合, 湿郁 而 化 热 , 热 裹结 。感 受湿 热 病 邪 引 起 的 外感 证 湿
肥甘、 饱失宜 , 饥 内伤 脾 胃 而 致 , 脾 失 健 运 不 能 为 胃行 其 使 津液 , 津液 输 布 发 生障 碍 。脾 胃为 运 化 水湿 之 脏 , 胃 的运 脾
黄 腻 , 濡 数 , 小 便 不利 , 如 米 泔 等 症 。 舌 苔 口味方 面 脉 或 尿 从 看, 舌苔 是 胃气上 蒸 而 生 。湿 为 有 形 之 邪 , 胜 则 胃气 夹 湿 湿
张得 万
永 昌县城关镇卫生院, 甘肃 永 昌 7 7 O 32 0
摘 要 湿邪之为病, 其性重着、 黏滞, 易阻遏阳气, 易伤脾 胃。临证治疗时应根据湿邪所在部 位的不同分别予 以治疗, 湿邪在表 , 表散微 汗以解之” 湿邪在中焦者 , 用“ ; 可用芳香苦燥以化之 ; 湿邪在 下者 , 可甘淡渗湿以利之。 关键词 内湿为病; 湿邪 ; 临床特点; 治法
为 湿温 。 热 之邪 侵 袭 的 部位 及 临 床表 现 : 湿 湿在 上 焦 则表 现
类 , 能 胜湿 , 能 行 气 , 能化 火 , 风 药 能 发越 人体 之 阳 风 阳 温 故 气 , 气 升 散 则 祛 湿 于 外 。 另 外 对 脾 阳 虚 弱 而 致 水 湿 不 运 阳 者 , 可 配 少 量 风 药 以升 腾 脾 胃清 阳 之 气 以达 到 祛 湿 之 目 也 的 。 邪 在 中焦 者 , 用 芳 香苦 燥 以化之 。 香 化湿 , 湿 可 芳 芳香 化 浊 , 湿运脾之法 , 燥 以辛 温 开郁 , 湿 散 而 脾 运 。湿 邪 在 下 使 者 , 甘 淡 渗 湿 以利 之 。因 水 和 湿 异 名 而 同物 , 属 阴 邪 , 可 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