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

浅谈肖邦钢琴音乐的艺术特色及演奏特征

朱婷

内容摘要:肖邦是十九世纪波兰最伟大的民族作曲家和爱国主义音乐家,

他的钢琴音乐创作对整个西方音乐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肖邦钢琴作品在艺术特色和演奏特征两方面的阐述,着重分析肖邦钢琴作品在音乐思想与演奏方法上的特色。

关键词:艺术特色艺术形象演奏特征演奏钢琴作品声音

肖邦在欧洲音乐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十九世纪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也是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他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是在远离故土的景况下渡过。对祖国的思念,对自由解放的渴望,对波兰的土地与人民的热爱,是贯穿在他的全部作品中的主线。肖邦创作的钢琴作品包括4首叙事曲,4首谐谑曲,27首练习曲,58首玛祖卡舞曲,24首前奏曲,19首波罗涅兹,3首奏鸣曲,21首夜曲,2首协奏曲,17首圆舞曲,2首幻想曲,还有摇篮曲,船歌等作品。他的创作涉猎各种体裁,而且不论哪种形式,都强烈地渗透着他精神世界的情感体验。他把浪漫主义的时代风格与爱国主义的精神内容紧密的融合在他的音乐作品中。

一艺术特色

根据肖邦不同体裁的钢琴作品,可分为四类;1波兰的民族性:较集中地体现在叙事曲和波兰舞曲当中。2 法国的沙龙性:多表现在圆舞曲中,其中即兴曲、夜曲也受到沙龙性影响。

3 光辉的炫技性 :主要体现在练习曲、波罗涅兹、叙事曲中。4内心情感自我刻画的精神性:仅是肖邦个人内心的表露,刻画自己内心的作品包括第四首叙事曲、波罗涅兹幻想曲、第三首奏鸣曲、船歌等,这些作品专门表现了人类的内心矛盾和冲突,具有深刻的精神性。

肖邦的24首练习曲是钢琴演奏者同往高级阶段的必经之途。如作品10:第三首以动人的歌唱著名。需要完美的连贯,手指对五个各具个性的层次平横与音色明暗的控制中段还有艰难的双音。第四首是极精湛的双手快速练习,有火一般的热情。作品25 :第一首把快速的分解和弦弹成“歌唱的和声”,即要如同弦乐四重奏所奏的长音一般,又要能够清楚的听到每一个声音。那么证明了肖邦的练习曲是浪漫主义时期钢琴演奏技术发展的一个缩影,同时也赋予了新的艺术形象。

从肖邦的波兰舞曲和夜曲中,我们可以看出肖邦作品的艺术特色。他的第一首波兰舞曲带有强烈的民族情绪,与第五首相近;第二首是悲剧性的;第三首是带有军队性质,内容较肤浅外露,不深刻;第四首表现了民族性,悲剧性和英雄性;第五首是唯一一首,把波兰舞曲和玛祖卡合在一起的,它把对故土,对民族的一种怀念亡国的愤慨情绪,充分的表现出来;第六首是表现沙龙性的,贵族场合下的高雅聚会。而肖邦的夜曲可谓是句句珠玑,声声动人,首首精品。内容十分丰富,有的带有一种强烈的悲剧性。如B大调OP61之一,它比较接近船歌、op27之二是带有沙龙性的音乐。总之,肖邦的不同体裁的作品表现了他在音乐上的创造性、敏感性和刻画意境的能力。

二演奏特征

肖邦的作品不同于浪漫主义时期的其他作曲家,他的作品对声音,声音的类型,发音和声音产生的方法都是很重视的,因此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讨。

1优美的声音

肖邦的音乐作品是由一定数量的旋律情节组成的,这些旋律情节一起导致了他的音乐有无数种的阐释。而声音的特色正是他最主要和最吸引人的地方。人们称肖邦是音乐史上最伟大的旋律作曲家之一。肖邦音乐那无与伦比的动人魅力是从声音中体现出来,给人以美的享受。肖邦处于浪漫主义初期阶段,但他作品的声音不同于同一时期的作曲家[如舒曼李斯特]的声音。因此,重视和理解肖邦音乐作品的声音控制是演奏好其作品的第一个重要问题。

2装饰音的演奏

肖邦对于他的旋律经常给于细节处理上的变化,最主要的是富与灵感的装饰,使乐曲进入诗意和梦幻般的意境,使旋律得到发展。肖邦的装饰音本身就是旋律。肖邦的装饰音很华丽,但并不妨碍基本旋律的优美,反而大大加强了旋律的表现力,并造成了肖邦旋律中那种川流不息的强烈动感。

3速度的处理和踏板的使用

踏板使用的种类和程度一样,随着作曲家风格的成熟,经历了很大的变化。肖邦的声音,像演奏技巧中的其它因素,即;速度,自由速度。自由速度是调节音乐事件进行的艺术,是要求异常细腻,很困难的艺术----即隶属于肖邦钢琴作品演奏中富有代表性的系列特点。它受运动的特殊对称规律的支配,即出自短暂的偏离基本速度的‘进入’和‘退出’的运动而形成的自由速度,听起来就好象自然讲出来的一个词或者整句话。自由速度与每个歌唱性旋律都不可分的,要采用一些声乐的“手法”[如推迟音程步法,延长上方声音和附点音符的节奏值,强调声音的抑扬顿搓等等],也是肖邦创作中非常突出的特点,那么踏板的使用是发掘音色变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4 和声、复调的运用

肖邦的音乐中存在着独特的多声部和具有旋律特征的有趣的低音声部线条以及内声部有趣的和声细节。强调出这一织体的多个层次可以大大的丰富声音的总体形象。所以应该关切肖邦音乐的多声部现像,也就是复调音乐。肖邦的复调音乐出现比较短,大都是在主音音乐段落里。这些证明肖邦的对位技巧十分高超。如降A大调幻想波洛涅兹舞曲op。61第66至76小节是四声部复调音乐。肖邦作品的主音音乐织体中旋律占据优势使演奏者要制顶出技术手段,以便能最“引人入胜”的显示出旋律美来。旋律应该由低音声部和悄悄引入的补充声部所支持。其任务是借助力度、速度和音色等手段来反映作品的全部声音财富,这财富源于唯一的肖邦式的和声结构、精致的转调、半音音阶、等音变换和各种各样的终止式。

总之我们在学习肖邦的钢琴作品时,首先要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艺术特色、演奏特征,才能更准确地演奏肖邦的音乐作品、更完美地展现肖邦的音乐特色。

参考文献:

李斯特《论肖邦》

雷吉娜。斯门江卡《如何演奏肖邦》

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

通讯地址:湖南工业大学图书馆(湖南株洲) 412000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论文(贝多芬)

中外钢琴名曲鉴赏课论文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论文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对于很多外行人来说,谈到钢琴音乐,首先想到的音乐家一定是贝多芬。这不仅是因为他精湛的艺术手法与骄人的艺术成就,更因为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国作曲家、钢琴家、指挥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创作了9首编号交响曲、35首钢琴奏鸣曲(其中后32首带有编号)、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这些作品对音乐发展有著深远影响,因此被尊称为乐圣。 贝多芬的重要艺术成就之一就是他的35首钢琴奏鸣曲。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前面,贝多芬加了一段很大的引子,在展开部的开始及尾声前又出现了这段引子的素材。《悲怆》各乐章的主题是很相似的:引子的主题和快板部分的第一乐章是相似的。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和第三乐章(回旋曲)的第一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音乐特色课程设置 一、音乐艺术特色课程设置的必要性 1、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为高等艺术院校输送人才,也为学生拓宽考试渠道,开辟升学路子的需要。高等院校招收音乐艺术专业的特长学生,必须加试考查音乐艺术特长。音乐特色课程的设置,保证了音乐艺术教育的实施,使之严格按照要求科学地进行训练,提高音乐素质,提高专业水平。 2、建设音乐艺术特色学校的需要。建设音乐特色学校,培养特长生,实现特色教育,就必须落实到课程上。有了设置科学的课程,才能保证特色学校的顺利有效的进行。 3、弘扬民族文化,推广民歌艺术的需要。 音乐艺术特色课程的设置,确保民歌艺术特色教育的实施,为培养音乐艺术人才提供保证,为弘扬民族文化做贡献。早在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就明确指出:“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传承后继有人”,由此看出,国家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创建音乐艺术特色学校,设置音乐艺术特色课程,将音乐特色课程设置纳入教学科研工作中、就能在教学和科研体系中建立音乐学习、传播、研究和创新的架构与平台,发挥学校教学、科研的职能和优势就能积极实施民族优秀文化的广泛传承、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 二、音乐特色课程的资源开发利用。 (一)、结合学校特色,大力开发校园音乐资源。 校本课程开发与创建特色学校是相辅相成的。学校要真正办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在课程开发上下功夫,要有体现音乐特色的课程设置。音乐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就是在构建学校自身的特色,而课程的编制反过来也应根据学校自己的性质、需要、特点和条件进行。开展特色教育,要遵循“合格+特色”的学生培养模式。合格就是按照高考要求,培养高等院校音乐艺术类招生合格的人才。特色,就是要培养学生在音乐专业中有特长,有一门强项。根据音乐高考纲要,开设相应的试唱课、器乐课、乐理课,利用校园橱窗、黑板报、广播、校园电视,展示音乐专业班学生的演出,举行音乐会,开展各种音乐比赛,如校园歌手大奖赛、革命歌曲大奖赛。促进校园音乐资源的利用,培养学生音乐专业特长。 (二)、结合学生实际,挖掘学生自身资源 学生的学习渠道是多方面的,他们联系着一个庞大的社会资源。学生的学习经验来自他们的家庭生活,来自他们与其他孩子的游戏与交往,来自他们与社区环境、及文化的体验与影响,他们往往会把这些渠道获得的知识带到课堂上,通过合作学习把教材、教师、学生三方面的资源整合在一起,增大教育的信息量,丰富教学容。这些经验与经历,都是教学中宝贵的资源。教师应针对不同特点,善于挖掘学生的智慧和学习性,为教学所用,使教学更生动更有效的开展。学生家庭中往往也有不少音乐课堂教学中可利用的资源。另外,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对人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它能直接而强烈的影响人的情感,触及人心灵深处。音乐特色课程课程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教育。(三)、结合地方特色,收集当地民间娱乐活动民歌民谣等资源 校外课程资源是学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特色的地方资源作为开发校本课程的素材,既可以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也能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1.民歌民谣 《十送红军》《采红菱》《回娘家》等这些民歌歌谣都是非常喜爱的歌曲,当地也有许多群众喜爱的,广泛流传的民歌民谣,教师可选取比较短小、精悍、易唱易记、积极向上的民歌编辑进教材,学生学起来一定非常有兴趣。 2.民间娱乐活动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中国古代音乐艺术的特点 一、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中国古代音乐最早产生于原始社会时期先民创造的音乐,直至1840年,中国社会性质转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为止,都是中国古代音乐的范围。中国古代音乐历史时间跨度大,包含了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以及封建社会的全部时期。和任何艺术形式一样,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源自劳动,在劳动人民的智慧中繁衍生息,伴随着劳动力和生产水平的发展,慢慢开始走向兴盛和繁荣。其中,起着最主要推动作用的便是物质生产生活基础,尤尔,可以将中古古代音乐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原始时期音乐、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一)原始时期音乐 在艺术起源中,众多国内外的学者都倾向劳动创造艺术的理论说法。的确,在劳动中的生产口号、劳动工具撞击所产生的节奏,在时间的慢慢演变之下,加之人工的创作,逐步形成了最初的音乐样式。从周口店到元谋,我国的土地上早在约100万年前就有了人类活动的迹象,这也大大促发了中国古代音乐的产生。 古代文献中关于远古音乐的传说,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以某某氏为名的古乐,如朱襄氏之乐、阴康氏之乐、葛天氏之乐、伊耆氏之乐等;另一类是被尊为古代帝王的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和夏禹等时代的古乐。这是的中国古代音乐已经出现了很明显得氏族为单位的音乐变现,有着明显的各具不同的音乐特征。《吕氏春秋》中曾记载:“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也就是说在这一时期音乐还未能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样式,多半是配合这舞蹈进行表演,多以模仿动物为题材,伴奏的乐器也只是为一些简易制成的笛、鼓等,从而达到祭祀或者祈求丰收的目的。 在原始时期的音乐,表现的简单而质朴,更多的是具有实际象征意义的类似于巫术的活动,表达上随意而具有随机性,未能形成固定的曲目。 (二)奴隶制社会时期音乐 在长达1700年的奴隶制社会中,中国古代音乐有着很大的进步。这也是伴随着劳动力的发展和阶级制度的产生而来的。物质生活的相对充盈让百姓开始有机会去创作音乐,并且,处于奴隶主阶级的贵族也开始要求又文娱生活的享乐,价值生产技术的提高可以制作出更多的乐器,而曲谱等也能较为完整的记录和保存。因为,在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有着空间大的发展。 从夏代开始,音乐的功能便具有多极化,在现在发现中的夏代音乐中,很大一部分是统治阶级来颂扬功德、祭祀祖先为目的的音乐。到了商代,更是出现了带有占卜意义的乐曲出现,而到了周代,更是将以前的音乐功能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礼记》中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歌舞的主要表现对象变成了鬼神祭祀占卜活动,让这一时期的音乐表现出了浓重的统治阶级色彩。 同时,这一时期,中国古代音乐仍然是在舞蹈的配合下进行演出,在器乐的门类上有所增加,制作器乐的材料更加丰富,制作工艺也更加精良,走向更加成熟的道路。 (三)封建制社会时期音乐 从公元前475年,战国的建立开始,我国进入到了封建君主制时期。这也是中国古代史中最漫长的一页,在这一期,从不断地战火纷争到民族统一,到中原文化的兴起,再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生产力的大幅度提升以及复杂的社会形势和区域交融客观上大大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精选(3)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精选(3) 86、钢琴踏板的技术与艺术 87、二胡演奏艺术的“情”和“韵” 88、高等职业教育音乐专业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89、教师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钢琴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 90、中国古代音乐心理学思想的构建与发展 91、二胡演奏中多重实践主体视角下的二度创作 92、论勃拉姆斯《第三小提琴奏鸣曲》演奏中音乐表演的真实性与创造性的统一 93、论休止的价值及其在本科视唱训练中的教学设想 94、元认知干预技术对音乐表演焦虑干预效果的研究 95、我国音乐着作权集体管理的垄断性问题的预防机制探讨 96、论音乐表演中的综合体验式教育 97、论音乐作品的原作 98、艺术院校音乐艺术人才培养管理研究 99、电子音乐在中西方学院教育体系中的建设与发展 100、音乐二度创作中的“借曲抒情”现象研究 101、高校音乐表演专业培养目标的研究与思考 102、审美价值取向对音乐表演创造性的影响 103、琵琶曲《春蚕》“和”的美学思想探究 104、论音乐作品的音响呈现方式--通过不同钢琴家对莫扎特第十首钢琴奏鸣曲(K330)演奏的比较研究

105、二胡演奏技艺中的情理交融 音乐表演毕业论文题目四: 106、用歌声塑造形象 107、唐代宴乐活动类型考 108、音乐表演的情感维度 109、浅谈音乐表演者应具备的几个心理素养 110、社会变迁与角色重构 111、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身体”问题研究 112、影响我国儿童钢琴表演焦虑心理形成的相关因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 113、论音乐表演艺术中理解与阐释的美学特征与创造本质 114、关于钢琴音乐表演艺术的几点美学思考 115、器乐演奏与音乐审美 116、音乐与身份:唐代乐妓的音乐生活 117、加拿大与中国高校的小提琴音乐表演的课程比较 118、关于视唱练耳教学中音色感知能力的培养 119、Salut Salon四重奏乐团表演风格探究 120、中国古代唐朝与吐蕃音乐文化交流研究 121、歌剧选段《我心永爱》中的音乐表演心理因素分析 122、论音乐作品表演者权的法律保护

高中音乐鉴赏《怀念肖邦》教学设计

《怀念肖邦》 课型:音乐欣赏课 课时:一课时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钢琴等 教学内容:欣赏肖邦的《玛祖卡》《波罗涅兹》《夜曲》《练习曲》《圆舞曲》等。 教学重点:欣赏感受钢琴诗人肖邦的代表作品,了解乐曲的风格特点,理解作品所蕴含的民族风格与民族精神。 教学难点:分析肖邦作品富有诗意的风格特点。 教学方法:欣赏对比、感受分析等方法 教学目标: 1.认识、了解肖邦的生平,感受肖邦作品的诗意的表达以及他对祖国的眷恋与爱国主义的情怀。 2.聆听、分析和对比他的代表作品,了解“玛祖卡”、“夜曲”、“练习曲”、“圆舞曲”及“叙事曲”等各种音乐体裁的特点,了解他不同时期作品的风格,认识他对钢琴艺术所做的贡献。 3.在听赏、体验的基础上,能积极参与课堂的评价活动,从而加深作品的浪漫主义风格的感受,能够归纳、总结肖邦音乐的艺术价值和他所获得的艺术成就。 教学过程: 课前曲: 1.欣赏《雨滴前奏曲》,观看欧洲风景的油画。 2.欣赏《C小调革命练习曲》马克西姆演奏。 (两首作品看学生进教室时间和情绪而定) 一.导入: 1.同学们,在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欧洲涌现了一批音乐大师,他们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人们往往根据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对音乐所做的贡献,给予他们美好的赞誉,例如:巴赫人们称之为音乐之父,舒伯特人们称之为歌曲之王等。 提问欣赏“圆舞曲之王”是谁?“圆舞曲之父”是谁? 出示莫扎特、贝多芬和肖邦画像以及他们的美称,提问学生三位音乐家的名字。 音乐神童:莫扎特;乐圣:贝多芬;钢琴诗人:肖邦。 出示诗人海涅的话:“他既不是波兰人,也不是法国人,更不是德国人,他有更高贵的血统,他来自莫扎特、拉斐尔、歌德的国土,他的真正的祖国是诗的国家。” 提问学生海涅说的是谁? 每一位作曲家都会创作优美抒情、富有诗意的作品,而肖邦的作品是最富有诗意

音乐鉴赏论文

音乐鉴赏论文 郑紫 外国语学院 英语4班 (共6页)

一、1.音乐:Just like fire(电影《爱丽丝梦游仙境2》) 歌曲充满着积极向上,表现了爱丽丝在拯救疯帽子父母过程中的艰辛,但不放弃,坚定的信念像熊熊的火焰燃烧着,以及与伙伴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这是一首很有节奏感的歌曲,P!NK生动的演唱把一个女孩的勇敢和毫无畏惧的心态诠释的淋漓尽致,合唱呐喊 的”run it”让歌曲走向高潮。正如歌曲所写”We can do it better.You and me together.Forever and ever”,与影片结尾众仙境伙伴成功完成他们 的愿望。 2、菩萨蛮(电视剧《甄嬛传》) 《菩萨蛮》是我国著名音乐歌手、音乐人刘欢为大型古装连续剧《甄嬛传》所做的一首插曲。它是这样一首脱俗的作品。全词委婉含蓄地揭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并成功地运用反衬手法。鹧鸪双双,反衬人物的孤独;容貌服饰的描写,反衬人物内心的寂寞空虚。《菩萨蛮》带有"拟古"风格的现代音乐作品。作品调式调性的游移,有着传统民族音乐转调手法。 3、黄金甲(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 大量的人声、交响乐、打击乐与影片情节相联系,构成该剧的音乐艺术特色。实际上,音乐的魅力也为这部国产大片增色不少,《黄金甲》则是周董独树一格的中国摇滚风加饶舌,这首算是周董出道以来最摇滚的单曲,呈现出电影里千军万马的磅礡气势。音乐整体风格以低缓沉重的旋律为主,欲望与命运,去肌刮骨也脱不去的欲望,螳螂捕蝉的寓言一般令人不安的命运。有深渊,就有希冀、折堕和挣扎。

即便在幸福团聚和爱情场面中也没有惯常的欢快片段。周杰伦撇开擅长的R&B曲风,首度将重摇滚、街头饶舌与中国风三合一。 二、肖邦的夜曲风格 肖邦夜曲的创作孕育于波兰民族音乐的沃土之中。它具有冲淡平和,寂静幽澜的特点,深刻的表现出大自然夜晚的宁静。降E大调夜曲这是肖邦夜曲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一开始即兴特点强,诉说着内心的甜蜜和辛酸。后来形成临近结束的气氛,富于热情的华彩段落。最后,乐曲在宁静的气氛中结束。它的节奏组合、和声色彩和作品形式、体裁方面都散发出波兰民族音乐的浓郁风格。 肖邦的夜曲可以分为三类:早期的夜曲很明显的展示的个人的内心世界,比后期的夜曲稍显得平淡。肖邦夜曲是肖邦在创作生涯中突破传统音乐形式,独立创新的一种钢琴独奏体裁,能够带给人独特的审美感受。肖邦夜曲在曲式结构上,肖邦多采用三部曲式,常有一个对比性的中段。以主调音乐为主,也贯穿着复调音乐的特点。肖邦在遵守古典主义和声进行的基础上,他善于运用以大调结束小调乐曲的手法,通过音响效果的转变及功能进行来加强乐曲的感情色彩。 4、对电影《莫扎特》中莫扎特人物的探讨。 电影以宫廷作曲家萨列里的叙述为线索,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描绘莫扎特的一生。莫扎特用音乐来诠释生命,这是一种很和谐的表现,很容易让听者感受到生命的真谛。影片中莫扎特的第一次出场就是不同寻常的,与未婚妻在公共场合打闹表现了他的不羁,而故意倒着讲话则表现出了他的聪慧。莫扎特是一个天分极高的艺术家,在西

论中日韩三国音乐文化特点

序号:2 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 品味音乐人生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财务管理 班级: 2014级财管1班 学号:3214005419 姓名:陈柳蓁 2015年10月29 日

论中日韩三国音乐文化特点 音乐是什么?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内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音乐是对人类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人们可以从音乐审美过程中,通过情感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 音乐是产生于生活,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人文地理、文化传统,也造就了不同的国家地域的音乐不仅有着联系同时也会各有各的一些独特特点。 中国的音乐,无论是从地域上,还是从历史上,都有很多需要去琢磨的东西,不敢妄下结论说中国音乐就是怎样的。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源源流长。中国有文字的历史已有五千余年,而音乐文化的历史可追溯到更加远古,关于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早在周代已开始出现。随着历史的发展,人类文明的不断进步,音乐文化也在变化、发展、更新变异中寻找自己的一席之地。直至今日,随着中国传统音乐以不同姿态展示出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所呈现的特征也是多元化的。从历史上看,早有宫廷乐师为帝王演奏歌功颂德的曲目,他们也许是为了帝王的需要,愉悦王室,王宫外面什么样的情况无关紧要,你尽管去演奏你的“和谐乐章”就可以了。现在,我们常常也能听到这样的音乐,尤其是在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几乎全国从一岁多一点穿着开裆裤的小孩儿到八旬戴着假牙的爷爷奶奶都在歌颂祖国歌颂党。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受西方音乐的影响,中国音乐渐渐变得通俗,歌颂的对象也逐渐夸大到父母、老师······个人主义气息也逐渐变得浓郁起来,但是我们的国情告诉我们,要多讲好的信息,歌曲也一样,国家甚至整个世界会发生各种各样的灾难,但是我们还是要学会去看到那些积极的方面,08年雪灾、地震年我们歌颂在灾难面前不惧艰险,舍生忘己的人,歌颂冲在前线的军人,部分地区农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好日子》这类的音乐一定会在春晚给大家送上。有人对歌颂类的音乐比较反感,如果仔细想一下的话会发现,在中国这样一个强调集体主义的大国,把说教、歌颂题材的音乐不时呈现给13亿人民,暗示大家用一个积极的心态看待发生的事情,也有它的必要。同时,中国音乐中有很多著作都是以中国民间故事为题材,通过戏曲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有点类似于西方的歌剧,有特定的故事情节和背景,通过演员的动作、语言和背景音乐等生动地表现出来,带给观众强烈的情感体验。如果让一句话总结中国风格的音乐,确实很有难度,中国风格的音乐,在不同的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不能一概而论。一个地方的音乐离不开这个地方的文化,复杂的文化决定了音乐的多样化。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不同特点的音乐受到现代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韩国传统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大体上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叫“正乐”,是统治阶级的音乐,即宫廷以外社会地位高的人的合奏的音乐。另一类叫“俗乐”,是平民的音乐,这类音乐都是平民在生活中发展起来的本土音乐。韩国传统音乐的多样化以及民族特色,是韩国文化中的瑰宝,也对韩国音乐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港后,西方音乐开始融入韩国的音乐文化。不论是在古典音乐还是流行音乐方面,西方音乐与韩国音乐的完美结合,形成了独具韩国文化特色的音乐。七八十年代以前,韩国本土流行音乐主要是以民谣为主,传统的色彩比较浓重。随着欧美以及日本音乐的进入,韩国流行音乐有了许多的改变。日本的抒情歌曲,欧洲的R&B曲风,以及美国的街头文化、街舞、Rap,给韩国流行乐坛注入了许多新鲜的元素。整个90年代的韩国歌坛显得异彩纷呈,Pop、R&B、Hip-Hop、Techno、Ballad等曲风相继而生。90年代中后期,舞曲音乐开始大量盛行,从单性别组合都混声男女组合,无不个个能歌善舞。由于韩国流行音乐融东西方音乐为一体,涵盖多种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韩国音乐,这使得韩国音乐在世界音乐市场上更容易被接受、喜欢。如今,韩国流行音乐已经成功地走出国门,刮起了一股风靡亚洲乃至世界的“韩流”。

音乐表演专业范例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设计)论文(设计)题目:试谈合唱排练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 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音乐表演 层次专升本 学生孟祥吉 指导教师王博 2015年5月20日

试谈合唱排练中声音训练的几个问题 专业:音乐表演学号:03126108 :孟祥吉指导教师:王博 摘要:合唱是声乐演唱的最高级形式,是以多声部的人声演唱为特征,是用丰富的人声音响来传达人类思想感情的艺术。合唱是一种集体性演唱活动,由于演唱人数的优势,所以合唱本身在声音音响的运用方面,有它独特的优越条件。那么声音就成了合唱本身最直接的载体。但由于在通常情况下合唱队员的声乐演唱的水平不尽相同,那么在合唱排练中声音的训练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合唱队演唱水平达到更高境界的唯一途径。合唱的声音训练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整体合唱效果,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开声练唱,它要根据母音的发声特点与作品的咬字吐字,结合合唱队的实际情况来进行练习,要达到优质的合唱效果还必须与音色上的统一,语言的准确,各声部音量的均衡、力度的把握适当以及音准节奏的准确等各个方面有机的结合,才能使合唱队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关键词:合唱;声音观念;统一;呼吸;母音训练;声音位置

Try talking about chorus rehearsing several problem of middle sound training Abstract:The chorus is the most higher form of vocal music singing. It takes the multi- musical parts sounds of people as the characteristic, and it is an art of transmitting the thoughts and feelings of the humans with the rich sounds of people. The chorus is one kind of collective activity. Because of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opulation, chorus itself has its unique excellence in the sound utilization aspect. Then the sound became the most direct carrier in a chorus itself. But usually because the level of chorus member's vocal music singing is different, then the sound training appears especially important in the chorus, and also it is the only way to make the level of chorus to achieve a higher boundary. The chorus sound is trained to be for the overall chorus effect gaining height mass, its effect sings not only practising in Yu Kai Sheng , it wants the pronounce words correctly or according to their traditional pronunciation pronunciation in singing according to vowel sound 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 and work, be tied in wedlock coming to carry out exercise chorus's reality, accuracy needing to reach the unification , language that the high grade chorus effect mounts be obliged to with tone colour , every part the sound volume balance , the dynamics assurance are appropriate as well as that intonation rhythm accuracy waits for each organic union of aspect , ability makes a chorus reach a higher level. Key words:Chorus;Sound idea;Unification;Breath;Vowel training;Sound position

音乐赏析———把握肖邦作品中的情感(1)

音乐赏析———把握肖邦作品中的情感 (1) 【摘要】解读和把握作品中所蕴含的作者情感是音乐赏析的重要环节。肖邦的作品中不但所含音乐内容广泛,而且体现了其鲜明的思想,张扬着肖邦的个性、叙述着优美的爱情、迸发着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 【关键词】音乐赏析;肖邦;作品;情感一、引言肖邦,全名:弗雷德里克·弗朗西斯克·肖邦,波兰民族杰出的爱国主义音乐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伟大的作曲家,民族乐派的奠基人. 肖邦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在七岁时就写了《波兰舞曲》,八岁登台演出,不满二十岁已成为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肖邦的一生是音乐创作的一生,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作品抒发了他内心真实的思想情感,其作品中尤以钢琴曲最多,被舒曼称之为“钢琴诗人”。对肖邦的作品进行赏析,关键就是要把握其作品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作品中张扬着肖邦的个性、叙述着优美的爱情、迸发着他强烈的爱国之心和民族之情。他将自己的全部才华、情感与思想都融入到了他的作品中. 二、对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的赏析 1830年之前,是肖邦一生音乐创作的起始点,作品中民族音乐风格凸显。这一时期创作的《第一钢琴协奏曲》与《第二

钢琴协奏曲》,这两部作品富于浪漫主义气质,音乐具有民族民间风韵,情绪明朗欢快,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热烈向往。在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中两个乐章风格独特,极具浪漫主义色彩. 在第一乐章中,由小提琴奏出一个下行跳进的音调所构成的旋律,彰显出了一位年轻作曲家的天才想象力。用轻盈的旋律表现溪流,用大型乐队表现瞬间激荡起热烈震响的山谷,呈现出强烈追求的热情. 接着,小提琴引出了第一乐章中的第二个主题。双簧管奏出柔和的旋律,时而与弦乐配合,时而与全队共鸣,把肖邦对恋人缠绵不绝的情思和起伏不安的心境,表现得淋漓尽致。钢琴正式出场,华丽的钢琴独奏,为听众展开了一幅音响世界的画卷,奇幻的色彩,细腻的旋律,钢琴键盘上不断变换的音符,加上圆号与弦乐的配合,使得回到第一主题时再现的乐段变得简洁凝练。在钢琴独奏中,更多地融入了年轻作曲家对爱情的幻想. 第二乐章表现出了肖邦对华沙音乐学院少女康斯坦茨娅的深深眷恋。弦乐与木管乐相得益彰,就像是在表现肖邦对恋人的喃喃自语;钢琴键的低音区完美地表现了渐渐燃起的爱情火苗,它在颤音上跳动,这是肖邦心中的爱情之声,化作八度奏出的旋律,显得这段恋情格外纯洁真挚. 接着,肖邦又用舒缓柔美的曲调,将自己的浪漫爱情迷离地

音乐鉴赏 --贝多芬 论文

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时期代 表作品的风格比较 摘要:贝多芬的三十二首奏鸣曲均衡地反映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的各个时期,体现了他一生所经历的漫长的音乐和精神之旅。本文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早、中、晚三个不同时期的作品风格做了详细的描述和对比,从而找出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所产生的深远影响及其价值和魅力。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点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于1770年12月16日诞生于莱茵河畔的波恩城,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钢琴演奏家。他的钢琴奏鸣曲创作集古典主义之大成,开浪漫主义之先河。他的人生虽然充满坎坷和磨难,但在他的音乐里却始终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和斗争精神,以及对真理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 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集中了前辈大师的创作成果,站在他所处的时代前列,以新的素质体现了亨德尔音乐的英雄性、群众性和巴赫的深邃性、哲理性、宏伟性气魄,发展了海顿的人民性、风俗性艺术风格,借鉴了莫扎特深刻入微的心理刻画和热烈的抒情性,创立了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其作品既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又有强烈的时代感;既有古典主义的音乐美感,又有浪漫主义的真切情感,因此他是由古典主义乐派向浪漫主义乐派跨进的一座桥梁,是屹立在18、19世纪之交的一座音乐丰碑,对200世纪欧洲音乐的创作乃至世界音乐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深刻的、广泛的影响。 贝多芬从青年时代开始创作钢琴奏鸣曲直到晚年,他的创作风格也总是在变化,其中贝多芬32首钢琴奏鸣曲中的乐章数目也是十分自由的,二、三、四乐章的都有(32首奏鸣曲中三乐章的有14首、四乐章的有12首、二乐章的有6首)。下面按作品产生年代的先后划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以此对贝多芬钢琴奏鸣曲风格特征进行初步的比较: 一、早期(1792—1800年) 社会背景及历史文化的变迁,使维也纳古典乐派作曲家们的境遇、社会地位、思想,以及创作音乐风格也经历了一个从海顿没有深刻精神内涵的闲适,到莫扎特个人思想情感初步个性化表达的优美、秀丽和热情,再到贝多芬充满个人主观意志和自由、平等、博爱理想的崇高这样一个渐变的过程。 同时,贝多芬又探索了发展钢琴奏鸣曲的新道路和新形式。在早期奏鸣曲中,特别是在第8首奏鸣曲《悲怆》中,可以举出许多进行探索的例子。例如,《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

浅谈音乐表演系毕业论文

浅谈音乐表演系毕业论文 《探索音乐表演的艺术风格》 艺术家的风格演绎并不是空洞抽象的存在,同样要落实在音乐作品的表演中,和艺术 作品的创作风格水乳交融后才能更臻完善的演绎艺术作品的内涵①。 风格的形成 艺术家表演风格的形成主要由主客观两个因素来决定:客观因素包括时代背景、社会 环境、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而创作题材中的门类和体裁也会对艺术风格的形成产生影响。如果音乐家在进行音乐的表演时脱离这些客观因素,抛弃作品的题材、体裁等客观对象,任意追求不切实际的表演,就会导致表演的浮夸和媚俗,无法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音乐表演风格中客观因素的研究包含有很多方面,如题材的选择上要注重新颖,主题思想 的表达要具有个性并且深入,在表演的过程中还要加入充分的创造性手法,使作品的形象 在演绎的过成中更深刻,艺术语言的表达更具独到性。音乐表演中艺术家个人风格的填入 可以增加音乐作品的感染力,使欣赏者深入体会作曲家的创作理念从而产生审美情感上的 共鸣。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曲意就是在对“命运”做完美的诠释,在自己失聪的环境 中创作出的“命运交响曲”带有贝多芬个人鲜明的创作特征。曲目中的内容始终在围绕着 生命的过程而展开,传达出慷慨激昂的生命热情令人深受震撼。肖邦的很多钢琴曲目也都 融入了波兰当地民族风情,如《波兰舞曲》、《玛祖卡》,这种融入社会环境、个人经历、时代背景、民族文化的作品更容易被听众所接受①。 而主观因素包括艺术家的思想观念、艺术修养、审美品位、个人气质等,通过一种外 在的表现形式来展示表演者的内心世界。音乐作品的表演是一种主观意志的表现,有现实 生活中对艺术家创作影响因素的映射,也有艺术家艺术演奏中理想的臆想化身,是一种主 客观的高度统一。每一个成功的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内容形式再丰富多彩、千变万化,但作 品的风格始终是一样的,就如前文讲的风格的形成可以评定艺术家的成熟和成败。一部艺 术作品的成功也要归结于艺术家自身融入作品中的个人思想、情感、审美品位、生活体验 及审美标准等不同于他人的个人魅力的彰显。 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艺术作品高于生活是因为艺术家将这两种主客观的因素经 过高度统一后再赋予作品深层意蕴。这种深入生活的表演风格使音乐作品在表演的过程中 更容易将他的创作意图和听众作很好的审美交流,更能很好地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在面 对同一事物的表达上,源于主客观因素的相互影响,创作出的曲目也会风格各异。正如黑 格尔所说的,风格是一个艺术家内在气质的完美体现,通过外在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有别于 他人的特性②。 结语 音乐表演风格是一个音乐家内在特性的外化表现,是一个音乐家艺术创作的成熟标示。在成功的音乐家身上都可发现一个共同的特质,他们都在自己的作品中找到独一无二的自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音乐欣赏课程作业 -论文《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浅析肖邦音乐的民族性与爱国精神》 摘要: 肖邦素有“钢琴诗人”之誉,其音乐的民族性也是众所周知的,其体裁和内容都与波兰有关,和爱国相连。肖邦的爱国情怀也是无人否认的,甚至许多的音乐语言元素上也有一定的波兰民族特点。肖邦音乐的民族性无疑是一种世界性,他已经超越了波兰民族音乐语言的局限,完全融入了当时的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 肖邦的音乐在整个西方音乐史上更是个性独特,这是肖邦音乐的独特性所在,个人内心情感的诗性表达才是肖邦音乐的主要特征。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并不表现在具体的音乐语言的民族风格之上。也与民族乐派的音乐特点大不相同,更多的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而不是典型的波兰民族音乐,他的音乐表现出的是欧洲当时的整体特征。 关键词: 钢琴肖邦民族性爱国精神

肖邦的音乐是钢琴音乐王国的珍品。肖邦音乐以诗性著称,并因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而与波兰紧紧相连,于是,民族性也成了肖邦音乐的特征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将肖邦和李斯特作为“民族乐派的直接先驱”,认为“肖邦的音乐具有浓厚的波兰民族风格。他对民族民间音乐的态度非常严肃,反对猎奇,同时又不被它所束缚,问题努力体会它的特质圆心重新创造。这样,他既提高了民间音乐体裁的艺术水平,又保持着它的纯净的风格,从不丧失其鲜明的民族民间特色”。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性问题似乎毋庸置疑,但这种民族性是什么样的民族性?与后来的民族乐派是何关系?却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分析。否则,民族性概念只是一种抽象概括,不能成为肖邦的个性研究。因此,本文试图就肖邦钢琴音乐的民族性问题进行具体而较为全面的探讨,以求弄清肖邦音乐的民族性的具体内涵及主要特征。 一、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建构 19世纪上半叶的巴黎,肖邦是波兰民族的象征,肖邦的音乐自然也成了波兰民族音乐的标本,其民族性似乎毋庸置疑;但是,究其音乐本身,这一结论却还是可以商榷的。我们试通过对肖邦音乐的“民族性”这一特点的建构原因进行具体分析,来深入肖邦音乐“民族性”的具体内涵和所指。 1.肖邦的经历与爱国情怀:民族性建构源泉之一。 肖邦1910年出生于华沙郊区,父亲原籍法国,母亲是波兰人。肖邦幼年即随捷克音乐家日夫尼学习钢琴,8岁时开始公开演奏,14岁开始师从华沙音乐学院院长埃尔斯纳学习,16岁中学毕业进行华沙音乐学院学习,开始早期创作活动,19岁毕业并于第二年再次在华沙开演奏会,演出自己的两部钢琴协奏曲后开始出国深造,从此永远离开了祖国。因当时正值波兰民族运动走向高潮,临行前朋友为他装了一杯故乡的泥土,这杯泥土像圣物一样,一直没有离开肖邦,死后也与肖邦葬在一起。肖邦在维也纳逗留时得知华沙起义的消息曾试图回国参加起义为朋友所劝阻,后知华沙起义失败,祖国在异族的铁蹄之下,人民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寄旅异乡的肖邦用他的音乐呼吁人民进行斗争,他的革命练习曲就是这样的佳作,他的音乐也因此被舒曼称为“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肖邦临死前曾留下遗嘱,让人将他的心脏带回祖国。正是肖邦的特殊经历与寄居异国他乡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情怀,成为了肖邦音乐的民族性建构的重要源泉,肖邦作为波兰的象征,他的音乐也成了波兰音乐的标志。 但音乐家的爱国之情并不等于其音乐的民族性,正如中国当年在帝国主义凌辱之下的神州大地,那些一心想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洋化派也同样爱国一样,技术或者艺术观念的不同并不妨碍同样的爱国之情,反之,爱国并不等于思想观念的民族传统化。少小离家、致死未归、人生的一半时间凄苦地寄居于异乡的肖邦,对民族的怀念、对祖国的热爱是真挚热烈的,但长期生存于巴黎的肖邦,已经融人巴黎上层社会,成为了巴黎上层社会的一分子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故而我们要认定肖邦音乐的民族性,还需要进一步考察肖邦的具体音乐作品。 2.音乐体裁的民族特征:民族性建构源泉之二。 在肖邦的钢琴音乐中,波罗奈兹舞曲和玛祖卡舞曲直接来源于波兰民间舞蹈音乐。波罗奈兹舞曲坚定有力的节奏型及快速适中的节拍适宜表现贵族尚武的骑士风貌;玛祖卡舞曲是最具波兰民族性的舞曲,肖邦的58首玛祖卡被称为波兰

白诚仁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艺术价值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密级________________ 湖南女子学院本科毕业论文 (1号宋体居中) 白诚仁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艺术价值 (2号黑体居中,标题行间距为32磅) 系(部、中心)名称:XXX XXX 专业名称:XXX XXX 学生姓名:X X X 指导教师:XXX (宋体小3) 二○一四年五月

毕业论文原创性声明 (宋体粗体2号居中)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宋体4号) 学生签名:日期:20 年月日 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宋体粗体2号居中)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湖南女子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本论文属于 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2、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宋体4号) 学生签名:日期:20 年月日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20 年月日

摘要 白诚仁,我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社会活动家。他历任湖南省歌舞团演员、声乐教员、作曲、团长,湖南省音乐家协会主席。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音乐生涯中,他始终将自己的音乐活动与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特别是对湖南民族民间音乐的抢救、挖掘、整理和创作做出了很大贡献。研究这样一位音乐家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和丰富经验,对于深入认识20世纪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进程,以及作曲家个人在此发展进程中所体现出的独特追求和贡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主要研究白诚仁先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和艺术价值。文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白诚仁的生平,第二部分,以《洞庭鱼米乡》为例,从艺术角度来赏析白诚仁早期作品,第三部分,以《山鬼》,来对白诚仁的晚期作品进行赏析。 关键词:白诚仁;作品;风格特征;艺术价值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论文

《音乐名作选讲》课程论文 电影《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姓名: 系(院): 专业: 学号: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学院:班级:姓名:学号:电话: 《海上钢琴师》音乐赏析 [摘要]现在的电影已经成为一门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其间通过音乐的加入使影视作品变得充盈丰满。当今很多电影中在各个情节穿插音乐,它在加强影片的感情、突出情节的戏剧性和渲染故事气氛等方面具有功不可没的意义。电影中音乐的加入使得电影趋于完美和完整,甚至音乐成为电影中最值得记忆和评价的特殊部分。本文以电影《海上钢琴师》剧情为线索,分析其中音乐带给这部影片及观众的感知能力和中心渲染作用,从而更好地电影与音乐的共生关系。 [关键词]《海上钢琴师》,电影,音乐,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学科,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性和特殊性,它在电影艺术的动态构成中,将故事内在的含义同现实生活中的人生哲理合二为一,呈现出审美情趣和视听上的美感。而电影在当代艺术范围内作为一项综合门类,体现的是声画艺术的结合,表现出整体的意象和感觉。音乐在电影中可以通过节奏、音律、声部的变化来表达电影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情感,使电影结构更加鲜明灵活和充满趣味性。因此,在电影的发展历程中被艺术创作者们视为电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时,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新体裁形式,在影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位置,甚至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共生的,它们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在这部电影里音乐就是这部电影的灵魂,正是那无处不在的音乐完美的展示 1900 那个诗意自由而又充满奇幻的世界。当那空灵而玄妙的音乐声在每一个喧嚣或是寂寞的场景深处响起,就仿佛是 Tim Roth 那纯净安详的目光在尘世间闪烁,仿佛是 1900 那飞扬而静谧的灵魂在低低地诉说。 《海上钢琴师》处处离不开音乐,正是由于音乐带动着故事的发展。小孩子无师自通的演奏震惊全船的人,1900 也因此开始了他的音乐生涯。接着在船上初识 Max,他用自己的音乐给他缓解晕船的痛苦。在狂风暴雨中,1900 和钢琴随着海浪的颠簸在船上四处滑行,宛如生出双翼,可以自由地飞翔。你可以想象,一架钢琴在船上滑来滑去,琴师坐在钢琴前望着被自己撞碎的屏风笑得像个孩子,忽远忽近的琴音响起在每一个未知的角落里,灵动的乐声仿佛是风雨中的精灵在纵声欢笑,又好象是来自大海深处的回响,歌咏着曾经的辉煌。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大孩子心血来潮的游戏。1900对这个世界的欣喜和充满诗意的想象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激起了纵情驰骋的愿望。不仅如此,1900 真的是个音乐天才。他能用自己的音乐来描述舞会里不同人物的心态,谋杀亲夫的老女人、妓女、偷礼服的 3 等舱乘客等等。在他轻巧飞舞的手指下一切都变得充满生命力,那真实的人生场景也变成了一幕幕音乐短剧。 如果说前面那一切只是铺垫的话,那和“爵士乐祖师”Jelly 的巅峰对决则无疑是火花四溢的高潮。1900弹奏的第一首乐曲(“平安夜”)让Jelly 感到了羞辱;第二首乐曲(“The Crave”)则是完全照搬Jelly的演奏曲目;第三首(“Enduring Movement”)行云流水般的音符,华丽的演奏技巧,直接震惊了全场观众(假发而不自知的女人、让咖啡溢出的侍者、呆住无法反应的Jelly,以及音符停止时那全场的鸦雀无声)。但接着剧情突转,从紧张中舒缓过来。结束了和谢利的比赛,便有唱片公司来找他做专辑。在这一段剧情中自然而然的引出了整部电影中最重要的一首音乐“柔情似水”(Playing Love)。在这首歌曲的演奏是我觉得最富有感性的一幕,如果说钢琴“火拼”的情节是一次震撼的汹涌波涛的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