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丙酮酸钠溶液(0.1molL,无菌)

丙酮酸钠溶液(0.1molL,无菌)

丙酮酸钠溶液(0.1molL,无菌)

北京雷根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https://www.doczj.com/doc/945747619.html,

丙酮酸钠溶液(0.1mol/L,无菌)

简介:

细胞培养基的主要成分有无机盐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以及其他化合物,其中丙酮酸钠(Sodium Pyruvate)多归于其他化合物。由于丙酮酸钠不是培养基的必需成分,某些商品培养基不含丙酮酸钠,在特殊情况下,实验者需要根据自己试验要求添加丙酮酸钠。 Leagene Sodium Pyruvate Solution(0.1molL,无菌)经无菌处理,按具体实验要求添加入培养基即可。

组成:

操作步骤(仅供参考):

1、 根据实验具体要求操作。

2、 一般工作浓度为mmol/L 。

注意事项:

1、 Sodium Pyruvate Solution 为无菌溶液,请注意无菌操作。

2、 为了您的安全和健康,请穿实验服并戴一次性手套操作。

有效期: 6个月有效。

相关:

编号 名称 CC0105 Storage Sodium Pyruvate Solution(0.1mol/L) 100ml 4℃ 使用说明书 1份 编号 名称 CC0005 磷酸缓冲盐溶液(1×PBS,无钙镁) CZ0063 改良台氏液(Tyrode's solution) DH0006

苏木素伊红(HE)染色液 NR0003

Lezol(总RNA 提取试剂) PW0053

Western 抗体洗脱液(碱性) TC0713 葡萄糖检测试剂盒(GOD-POD 比色法)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

丙酮是什么,两个方面告诉你 所谓的丙酮是最简单的饱和酮,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含有特殊的辛辣气味。容易溶于水中和甲醇、乙醇等等的有机溶剂中。属于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易燃也容易挥发。 一、.化学性质 1.丙酮球棍模型丙酮是脂肪族酮类具有代表性的的化合物,具有酮类的典型反应。例如:与亚硫酸氢钠形成无色结晶的加成物。与氰化氢反应生成丙酮氰醇。在还原剂的作用下生成异丙酮与频哪醇。丙酮对氧化剂比较稳定。在室温下不会被硝酸氧化。用酸性高锰酸钾强氧化剂做氧化剂时,生成乙酸、二氧化碳和水。在碱存在下发生双分子缩合,生成双丙酮醇。2mol丙酮在各种酸性催化剂(盐酸,氯化锌或硫酸)存在下生成亚异丙基丙酮,再与1mol丙酮加成,生成佛尔酮(二亚异丙基丙酮)。3mol丙酮在浓硫酸作用下,脱3mol水生成1,3,5-三甲苯。

2.石灰。醇钠或氨基钠存在下,缩合生成异佛尔酮(3,5,5-三甲基-2-环己烯-1-酮)。在酸或碱存在下,与醛或酮发生缩合反应,生成酮醇、不饱和酮及树脂状物质。与苯酚在酸性条件下,缩合成双酚-A。丙酮的α-氢原子容易被卤素取代,生成α-卤代丙酮。与次卤酸钠或卤素的碱溶液作用生成卤仿。丙酮与Grignard试剂发生加成作用,加成产物水解得到叔醇。丙酮与氨及其衍生物如羟氨、肼、苯肼等也能发生缩合反应。此外,丙酮在500~1000℃时发生裂解,生成乙烯酮。在170~260℃通过硅-铝催化剂,生成异丁烯和乙醛;300~350℃时生成异丁烯和乙酸等。不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等弱氧化剂氧化,但可催化加氢生成醇。 3.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世界上三分之二的丙酮是制备苯酚的副产品,是异丙苯氧化后的产物之一。

细胞培养基中的添加剂及其作用

培养某一类型细胞没有固定的培养条件。在MEM中培养的细胞,很可能在DMEM或M199中同样很容易生长。总之,首选MEM做粘附细胞培养;RPMI-1640做悬浮细胞和人白血病细胞单层培养是一个好的开始,它也广泛应用于哺乳动物细胞和杂交瘤细胞的培养,如人骨髓瘤细胞、鼠杂交瘤细胞、人白细胞以及B细胞和T细胞;各种目的无血清培养最好首选AIM V(12005)培养基(SFM)。选择细胞的培养基也可以到ATCC上查询,ATCC (American Type Culture Collection) 收集了绝大多数细胞的详细资料。打开ATCC网页的Cells and hybridomas链接,输入细胞名称就可以搜索ATCC的细胞数据库。数据库中有每一种细胞的详细描述,包括细胞的来源,培养和冻存条件,以及相关文献等资料。 同一种培养基也会因其添加物的不同而应用于不同的细胞培养和不同的实验需求,下面就详细介绍下培养基中各种添加剂的功能。 1. L-谷氨酰胺(L-Glutamine)在细胞培养中重要吗?它在溶液中不稳定吗? 是细胞生长的必须氨基酸,为培养的细胞提供重要的能量来源。脱掉氨基后,L-谷氨酰胺可作为培养细胞的能量来源、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核酸代谢。L-谷氨酰胺在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会降解,降解率随保存温度而变。L-谷氨酰胺的降解导致氨的形成,而氨对于一些细胞具有毒性。 2. GlutaMAX-I是什么?培养细胞如何利用GlutaMAX-I?这个二肽有多稳定? GlutaMAX-I 即谷丙氨酸二肽,是一个L-谷氨酰胺的衍生物,其不稳定的alpha-氨基用L-丙氨酸来保护。一种肽酶逐渐裂解二肽,释放L-谷氨酰胺供利用。GlutaMAX-I二肽非常稳定,即使在121磅灭菌20分钟,GlutaMAX-I 二肽溶液有最小的降解,如果在相同条件下,L-谷氨酰胺几乎完全降解。 3. 培养基中丙酮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丙酮酸钠可以作为细胞培养中的替代碳源,尽管细胞更倾向于以葡萄糖作为碳源,但是,如果没有葡萄糖的话,细胞也可以代谢丙酮酸钠。 4. Hank′s 平衡盐溶液(HBS)和Earle′s平衡盐溶液(EBS)有什么本质的功能差别? HBS和EBS 的主要差别在于碳酸氢钠的水平,在Eagle′s (2.2g/L)中比在Hanks′ (0.35g/L) 中高。碳酸氢钠需用高水平的CO2平衡,以维持溶液的PH值。Eagle′s液在空气水平的CO2 中,溶液会变碱,Hanks′液在CO2培养箱中会变酸。如果希望在CO2培养箱中保存组织,需要用Eagle′s液,。如果仅仅是清洗将要在细胞培养基中储存的组织,用Hanks′液就可以了。 5. 培养液pH对细胞生长的影响? 由于大多数细胞适宜pH为7.2-7.4,偏离此范围可能对细胞生长将产生有害的影响。但各种细胞对pH的要求也不完全相同,原代培养细胞一般对pH变动耐受差,无限细胞系

用固体配制溶液

用固体配制溶液 例:实验室需要60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如何配制 配制步骤: 一、计算:需要氯化钠克,水㏕。 二、称量:用规格为㏕的量筒量取㏕的水倒入大的烧杯中,再用托盘天平称取克氯化钠。 三、溶解:将称取的氯化钠倒入盛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使之完全溶解,即得60克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水。 四、装瓶贴标签。 问题: 1、用固体配制溶液所需要的仪器 2、步骤三玻璃棒所起的作用 3、某同学在称量时砝码与药品放反了(1克以下用游码),实际称量的药品是多少克实际配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称量时天平指针偏左,接下来的操作是什么 5、下列情况导致溶液的质量分数会怎样变化(增大、减小、不变): ①如果氯化钠中有杂质(杂质为氯化钾) ②量水时仰视量筒读数 ③用带水的量筒来量取水 ④称量好的氯化钠在倒入烧杯中时溅落到实验台⑤称量时托盘天平的两盘都没有放等质量的纸。 ⑤在装瓶贴标签的步骤中:烧杯向试剂瓶中倾倒液体时液体溅落 溶解度曲线练习题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点表示的意义是 点表示的意义是

3.当温度>t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 3 小到大的顺序是 4.当温度=t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 1 到小的顺序是 ℃时,A物质的不饱和溶液,要使它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6. t ℃时,C的一瓶饱和溶液,要使它成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 3 ℃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析出晶体最多的 1 是,析出晶体最少的是,溶液仍然饱和的是 ℃,A、B、C三种溶液的℃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 1 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 3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溶液仍然饱和的是 10. t ℃时,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B,要得到A的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3 如果B的饱和溶液中有少量A,要得到B的晶体可采用的方法是 ℃时,50克的水中加入35克B ,得到的溶液是克,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时,A的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 ℃时,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恒温蒸发相同质量的水,析出晶体最多的是,析出晶体质量最少的是 ℃时,90g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A g,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4. t 3

标准溶液的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制 盐酸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使用市售盐酸(密度为1.19g/ml,约含37%HCL)配制盐酸标准溶液,选用优基纯盐酸先以水配制成HCL(1+1),再以水稀释成所需浓度。 例如配制c(HCL)=0.10mol/L溶液,则需要吸取18mlHCL(1+1)溶液于100ml 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这样配制的标准溶液必须进行标定。标定HCL溶液最常用的是无水碳酸钠和硼酸两种方法。 (1.)无水碳酸钠法标定。选用碳酸钠作基准物质,其优点是容易制得纯品,价格低廉,缺点是摩尔质量较小,易吸水。以甲基橙、甲基红或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作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Na2CO3溶液,其化学反应式为: Na2CO3 +2HCL = 2NCL + H2O + CO2↑ 用此进行标定时应当注意: 1.)Na2CO3有强烈的吸水性,使用前必须在高温炉270——3000C加热约1h,然后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2.)计量点时PH值为3.9突跃范围PH值为5.0——5.3,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选用甲基橙-靛蓝二磺酸钠作指示剂其变色点接近于计量点,终点更敏锐。 3.)选用甲基红作指示剂,滴定至终点时,应煮沸溶液2-3min,以消除CO2的影响。 (2)硼砂法标定。硼砂吸水性小,易制得纯品,摩尔质量大,是标定酸溶液较好的基准物质。硼砂在水中重结晶两次(结晶析出的温度在500C以下)可得到合乎要求的硼砂。由于硼砂含有结晶水。当空气中相对湿度小于39%时会明显风化形成水合物。所以,用作标定的硼砂应保存在相对湿度为60%左右的恒温中。用HCL滴定硼砂的计量点的产物为很弱的硼砂K a=5.7ⅹ10-10,PH=5.1.因此甲基红是适宜的指示剂,其滴定反应式为: B4O72-+2H++5H2O =4H3BO3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根据不同的要求有不同的方法,因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吸水性,且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生成NaCO3,NaOH中常含有少量硫酸盐、氯化物和硅酸盐等,因此配制NaOH标准溶液只能用标定法。 不含CO32-的碱标准溶液通常有两种方法配制。一是称取一份NaOH置于带橡皮塞的试剂瓶中,加入一份H2O,搅拌溶解,配制NaOH(1+1)溶液,在这种浓碱溶液中,Na2CO3的溶解都很小,待Na2CO3沉淀完全,吸取上层澄清溶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二是利用Ca(OH)2或BaCL2来沉淀溶液中的CO32-使之转化为Ca2CO3或BaCO3,由于Ca(OH)2在水溶液中溶解度相当的小。因此过量的Ca(OH)2将和Ca2CO3一起沉淀下来。若用BaCL2,则过量的BaCL2可加入少许Na2SO4使之与BaCO3一起沉淀,这样待完全沉淀后吸取上清液,稀释成所需浓度的溶液。 如果碱标准溶液中含有少许碳酸盐并无妨碍时,则可用简易的方法配制。称取较多的国体氢氧化钠,例如配制1L0.1mol/LNaOH溶液,可称取5——6g固体NaOH置于烧杯中,以水迅速洗涤2——3次,每次用少量水,倾去洗涤液,留下固体NaOH,再用水溶解,稀至1L用这种方法可以洗涤在固体NaOH表面上的大部分碳酸盐。 配制不含CO32-的碱标准溶液的用水均应预先除去其中的CO2,一般将水煮沸数分

MSDS_丙酮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 企业名称: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齐鲁分公司 企业地址: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桓公路15号 邮编: 255408 传真: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地址: 国家应急电话:0532-8 技术说明书编码:橡胶厂104 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于塑料制造、涂料的溶剂,是生产双酚A、丙酮氰醇MMA甲基丙烯酸甲酯等重要原料,广泛用于医药、农药、石油炼制和化工领域。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本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该产品属于低闪点易燃液体,危险化学品分类为 3.1;急性毒毒:LD50:5800mg/kg (大鼠经口);20000mg/kg(兔经皮);刺激性:家兔经眼:3950Ug,重度 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395mg,轻度刺激。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极度易燃液体。对眼睛产生严重的刺激。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 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灼烧感。后出现口 干、呕吐、昏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 现眩晕、灼烧感、咽炎、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 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明火、热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采取防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使用防爆电器、通风和照明 设备。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在

阅读并了解所有安全措施前,切勿操作。按要求使用个体防护 装备。避免吸入蒸气、烟气或喷雾。操作后彻底清洗。操作现 场不得进食、饮水或吸烟。 事故响应:火灾时,使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用水 灭火无效。如果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 底冲洗皮肤,就医。如果眼睛出现刺激症状:,立即翻开上下眼 睑,用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就医。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 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 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禁止催吐。如果发生呕吐,让病人前倾或左侧位躺下(头部保持低位), 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吸入呕吐物。仔细观察病情。禁止给有 嗜睡症状或知觉降低即正在失去知觉的病人服用液体。意识清 醒者可用水漱口,然后尽量多饮水。就医。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储存在阴凉通风处。 废弃处置:用焚烧法处置。 物理化学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 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 险。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醉作用,出现乏力、恶心、头痛、头晕、易激动。重者发生呕吐、气急、痉挛,甚至昏迷。对眼、鼻、 喉有刺激性。口服后,先有口唇、咽喉有烧灼感,后出现口干、呕吐、昏 迷、酸中毒和酮症。慢性影响:长期接触该品出现眩晕、灼烧感、咽炎、 支气管炎、乏力、易激动等。皮肤长期反复接触可致皮炎。 环境危害:在有氧及无氧状态下,均会迅速生物分解,在高浓度下对微生物有毒。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AS No. 丙酮分析纯≥99.5% 67-64-1

(3)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

实验三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曼尼希(Mannich)反应制备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掌握曼尼希(Mannich)碱的制备方法; (2)熟悉有机碱化合物的性质。 二、化学反应式 三、主要试剂及产物的物理常数 四、主要试剂及数量:

五、操作步骤: (1)仪器的安装: ①在250毫升锥形瓶上安装球形冷凝管。采用电热套加热。 ②在内置有250mL茄形瓶上,安装蒸馏头,依次连接直形冷凝管、双支真空接收管和茄形瓶。采用集热式磁力搅拌器搅拌并加热。 (2)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在250毫升锥形瓶中,加入苯丙酮、多聚甲醛、二甲胺盐酸盐、75 mL乙醇和2 mL盐酸(1),回流5小时。将反应液转移至250mL茄形瓶中,沸水浴加热,常压蒸馏大部分乙醇(2)(3),稍降温后,用水泵减压蒸尽剩余的乙醇。冷却,溶液将有白色结晶析出,抽滤,滤饼用无水丙酮洗涤(4),压干。产物(5)在真空干燥器里干燥至恒重称重,计算产量和产率(6)。 本实验约需12学时。 六、注意事项 (1)加入2mL盐酸回流一个小时后,若多聚甲醛没有全部解聚,可以再加入1mL盐酸,以促进其解聚;反应初期加热温度不要过高,回流的速度应缓慢,防止甲醛解聚过快而造成挥发。 (2)蒸馏乙醇时,用沸水浴为宜,可防止温度过高,使产物分解。 (3)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易溶于水,因此应注意无水操作。 (4)无水丙酮洗涤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的目的主要是除去没有反应的苯丙酮。 (5)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干燥前有机溶剂残留量约为50%。 (6)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乙醚溶液的制备: 【原理】 【方法】 将α-甲基-β-二甲氨基苯丙酮盐酸盐置于烧杯中,加入20 mL水溶解。滴加20%氢氧化钠溶液至pH>12。用乙醚萃取,每次25mL,共3次,合并乙醚萃取

配制溶液的一般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的一般实验步骤 配制溶液步骤因配置的溶液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举两个例 子: 举例 1:配置 0.05mol/L ,400mL NaOH 溶液的步骤: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实验室没有 400 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 500 毫升的容量瓶。 1.计算需要氢氧化钠的质量:0.5L*0.05mol/L*40.01=1.000 克 2.称 1.000 克氢氧化钠于烧杯中,加少量水溶解,然后倒入 500 毫升容量瓶里,分 3 次洗烧杯,将溶液全部倒入容量瓶里,最后用水稀释至刻度线,摇匀,即,得到 0.05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 如果不需要很准确的话,可以直接用量筒量 400 毫升,称的时候只要称 0.8 克就可以了。举例 2:配置 1.5mol/L 的稀硫酸 200mL 步骤: 第 1 步:计算:根据 C1V1=C2V2 ,计算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第 2 步:量取,利用刻度吸管吸取需要浓硫酸的体积;第 3 步:稀释,将浓硫酸转移到小烧杯中,加少量水稀释;第 4 步:转移 , 待溶液温度降低后,将烧杯中的硫酸转移到 200mL 容量瓶中; 第 5 步:洗涤,洗涤小烧杯,和转移的时候用到的玻璃棒, 至少三次,将洗涤的水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 第 6 步:定容,加水定容到刻度线,在距离刻度线一厘米左右改

用胶头滴管定容; 第 7 步:摇匀 ,将溶液摇匀 ,如果液面下降也不可再加水定容;第 8 步:将配得的溶液转移至试剂瓶中,贴好标签;举例 3:配制 500mL ,0.1mol/L 碳酸钠溶液步骤及注意事项所需的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量筒步骤: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 =0.5*0.1*106=5.3 克;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 5.3 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 500mL 容量瓶中;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 容量瓶中;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 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第八步:装瓶、贴签;误差分析: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 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减小。市售盐酸密度1.19,质量分数36%?38%以37%计 算:步骤: 1.计算:假若需要 2mol/L 的硫酸 100mL ,则需 37%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标准化工作室编码[XX968T-XX89628-XJ668-XT689N]

1、锂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6.1078g无水氯化锂或7.9202g硫酸锂,溶于少量水中,移人 1000m1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 (2)称取5.3228g碳酸锂,加水约150ml,缓慢加入盐酸(10%)至溶解完全,煮沸除去二氧化碳,冷却后移人1000mI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锂。 2、钠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2.5421g氯化钠(预先在400一45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或2.3051g无水碳酸钠.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钠。 3、钾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9068g氯化钾(预允在400一500℃灼烧至恒量,无爆裂声,冷却至室温后使用),于300ml锥形瓶中,溶于少量水后,移人l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I含有lmg钾。 4、铷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4148g氯化铷(在110℃烘干过)或1.5620g硫酸铷,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铷。 5、铯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1.26675g氯化铯(在110℃烘干过)或1.40886g硫酸铯,溶于少量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1合有1mg铯。 6、铜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铜,加入20ml硝酸(1十1),低温加热溶解并蒸发至近干,再加入10m1硫酸(1十1),小心继续蒸发至冒白姻,冷却后加水浸取,待盐类全部溶解,冷却后移入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到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 (2)称取3.9281g硫酸铜(CuSO45H2O)溶于少量水中,滴入几滴硫酸(1十1),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1ml含有1mg铜。 7、银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银于300mI烧杯中,加入25ml硝酸(1十1),加热溶解完全后,继续加热煮拂以除去氮的氧化物,冷却,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 (2)称取1.5748g硝酸银,溶于100ml水中,移入1000m1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lml含有lmg银。 8、金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称取0.1000g纯金于200ml烧杯中,加入10mI王水,加热至完全溶解,加入 1m1氯化钠溶液(10%),于水浴上蒸干,加入盐酸继续蒸干,重复两次,再加入10m1盐酸溶解残渣,移入1000ml容量瓶中,以水稀释至刘度,摇勺。此溶液1ml含有0.1mg金。 9、铍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1)称取1.0000g金属铍于150ml烧杯中,加入10毫升盐酸(1十1)或硫酸(1十1),缓缓加热至溶解,冷却后移人10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勺。溶液盐酸或硫酸酸度保持约1—2%。此溶液lml含有1mg铍。

丙酮的生产工艺

xx学院 课程论文 课题丙酮的生产工艺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定稿日期:2013 年1月15日

摘要 丙酮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有机原料,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主要用作制造醋酸纤维素胶片薄膜、塑料和涂料溶剂。丙酮可与氢氰酸反应生产制得丙酮氰醇,该应用占丙酮总消费量的1/4以上,其中丙酮氰醇是制备甲基丙烯酸甲酯树脂(有机玻璃)的原料。在医药、农药方面,除作为维生素C的原料外,还可以用作各种微生物与激素的萃取剂等等。丙酮的生产方法主要由异丙醇法、异丙苯法、发酵法、乙炔水合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目前世界上丙酮的工业生产以异丙苯法为主(约占93.2%),即用石油工业产品异丙苯在硫酸的催化下被空气氧化重排成丙酮,副产物苯酚。该方法产率高,产生的废品很少,而且同时能得到苯酚这一副产品,因此被称为“一箭双雕”法。我选择的生产方法就是异丙苯法。 关键词:丙酮,异丙苯,苯酚

目录 1前言 (1) 2原料、产品、副产品等物理化学性质 (2) 2.1原料的物理化学性质 (2) 2.2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3) 2.3副产品的物理化学性质 (4) 3生产工艺技术 (8) 3.1生产工艺简述 (8) 3.2影响因素 (11) 3.3国内外的最新的变化 (12) 4催化剂的应用 (16) 5安全与环境 (17) 5.1安全 (17) 5.2环境 (19) 参考文献 (21) 致谢 (22)

1前言 丙酮亦称二甲基酮, 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和溶剂, 其化学性质较活泼, 能进行卤代、加成、缩合、还原等反应。以丙酮为原料制得甲基丙烯酸酯是有机玻璃单体。双酚A是合成材料单体, 丙酮亦可制醋酐、双丙酮醇、基化氧.异亚丙基丙酮、甲基异丁基丙酮、己烯二醇和异佛尔酮等。丙酮还可热解为乙烯M esityl oxide酮。 1595 年L ibavins 等第一次制得丙酮, 在工业上最早是用木材干馏得到的木焦酸为原料制取乙酸钙, 再干馏得丙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由于对丙酮的需求激增, 开始利用 1919 年W ezm ann 提出的发酵法生产丙酮, 碳水化合物或糖密在特定的杆菌作用下, 发酵生产丙酮、丁醇和乙醇。此法首先在英国建成投产。后来虽然出现了从乙醇或乙炔制取乙酸, 再经乙酸钙干馏制取丙酮的几种方法, 但均不能与发酵法相竞争, 无工业化生产。三十年代末石油工业开始发展, 由于发酵法生产丙酮消耗大量粮食, 此法逐渐被以石油为原料的方法所代替; 首先发展的是异丙醇脱氢法, 50 年代异丙苯法生产苯酚、丙酮问世, 丙酮工业生产又转向此法。并成为目前世界上生产丙酮的主要方法。此外, 三十年代美国曾由液化石油气生产丙酮, 但由于产品是复杂混合物, 分离困难, 导致流程复杂, 现已停产。 丙烯直接氧化法制丙酮, 工业上称W acker 法, 是在乙烯直接氧化生产乙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日本建有三个工厂, 总生产能力 10^5t/a左右, 由于设备腐蚀问题, 未获得大规模发展。 目前世界上丙酮生产方法主要是异丙苯法、异丙醇脱氢法和丙烯直接氧化法; 发酵法在发展中国家仍有一定比重。

谷丙转氨酶

谷丙转氨酶(GPT)活性的测定预习报告 1.研究背景:转氨酶是体内重要的一类酶。转氨酶催化α–氨基酸的α–氨基与α–酮酸 的α–酮基之间的相互转化,从而生成一种新的氨基酸与一种新的酮酸,这种作用称为转氨基作用。它在生物体内蛋白质的合成,分解等中间代谢过程中,在糖,脂及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及相互转变上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故转氨酶是氮代谢中不可缺少的一种酶,本次实验测定谷丙转氨酶活性不但可以进一步完善了转氨酶活性研究领域,并且对其他种类转氨酶活性测定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测得数据还可以作为临床医学参数造福人类。 2.研究目标:由于催化活性是酶的一个独特属性。酶蛋白质质量再多,纯度再高,如果没有活性往往是毫无意义的。实验用赖氏法分别测定兔子肝脏和血清中GPT活性,藉以作为谷丙转氨酶研究的一个基础。 3.研究策略:根据本次酶活力单位和酶比活定义,通过一定技术手段测定在该条件下由酶催化产生的丙酮酸的量,进而间接反应酶的比活。由于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反应所生成的丙酮酸二硝基苯腙,在碱性环境中于520nm下的特异光吸收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符合朗伯比尔定律,故可以用比色法测定丙酮酸的含量,便可以计算出肝脏和血清中谷丙转氨酶的比活。 4.研究方案及可行性分析:现在可以对反应环境可以做到相当准确的控制,pH 值可以通过缓冲溶液控制,反应的温度可以通过恒温水域箱控制,电子天平可以测定万分之一克以及精确的容量瓶这样可以保证标准管丙酮酸的浓度的准确性。虽然这些实验基础具备了但是由于α-酮戊二酸和2,4—二硝基苯对显色的干扰,以致丙酮酸产量与酶量的关系并不始终成线性关系,其理论误差可以控制相应物质浓度尽量减小。同时,在操作过程中酶在相应条件下反应的时间,以及将试管同时放入和取出水浴的时间不能够精确保证,造成进一步的误差。故本次实验虽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但由于其中引入的误差过程比较多,应该注意保证每一步的正确性,同时通过卡门氏单位进行校正,进而减小实验误差对可操作性带来的影响。 5.具体实验设计: 5.1实验材料:家兔的肝脏和血清 5.2实验仪器:722-光栅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锅、匀浆机、移液器、100ml 容量瓶若干、15ml具塞刻度试管若干 5.3具体操作步骤 1.肝匀浆液制备:新鲜肝脏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沥干,取1g以9ml预冷的pH7.4的0.1M磷酸缓冲液在冰浴上充分匀浆(10%肝匀浆),4000转低温冷冻离心15分钟取上清液冰浴中备用,酶活测定时视情况一般还需稀释至少50倍使用。 2. 血清的制备:心脏采血,分装至预先用生理盐水浸润过的离心管中,3000转低温冷冻离心15分钟取血清冰浴中备用。 3.谷丙转氨酶活力的测定

盐酸苯海索

盐酸苯海索的合成 1 化学反应式 C CH 3 O (CH 2O)n + + HN HCl HCl 25C H 2C O H 2C N HCl Cl 2 (CH 3CH 2)2O MgCl (CH 3CH 2)2O C H 2C H 2C N HCl OMgCl H 2O H +C H 2C H 2C N HCl OH 2 化学药品与仪器 哌啶(17.4mL ,0.177mol ),95%乙醇(80mL),浓盐酸(16mL),苯乙酮(8.8mL ,0.075mol), 多聚甲醛(3.8 g ,0.125mol),氯代环己烷(11.24g),镁屑(2.05g),碘(少量),无水乙醚(30mL),活性炭 250mL 三口烧瓶,磁力加热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器,氯化钙干燥管,氯化氢气体吸收装置,旋转蒸发仪,减压抽滤装置,恒压滴液漏斗 3 实验步骤 (1) 哌啶盐酸盐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滴液漏斗、回流冷接管(上端附有氯化氢气体吸收装置) 的250 mL 三口烧瓶中加入17.4mL 哌啶[1]、30 mL 95%乙醇,搅拌下加入浓盐酸约16 mL ,慢慢滴加,至反应掖pH2左右。然后减压蒸去乙醇和水至反应物呈糊状,停止蒸馏,冷却到室温,抽滤,滤饼于60℃干燥,得白色结晶约l0g ,m.p. 240℃以上。 (2)β-哌啶苯丙酮盐酸盐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温度计、回流冷凝管的250mL 三口烧瓶依次加入8.8mL 苯乙酮[2] ,18mL 95%乙醇、9.1 g 哌啶盐酸盐及3.8 g 多聚甲醛[3]和浓盐酸0.25mL ,搅匀后,加热至80~85℃回流搅拌约3h(反应结束时,反应液中不应有多聚甲醛颗粒存在)。反应毕,冰水浴冷却,减压过滤,滤饼用95%乙醇洗涤2~3次,每次约5 mL ,至洗出被呈近中性。滤饼于60℃干燥至恒重,得白色鳞片状结晶12g 。m.p.195~199℃。 (3)盐酸苯海索的制备 在附有磁力加热搅拌器、回流冷凝管(冷凝管上端装有氯化钙干操管)和滴掖漏斗的250mL 三口烧瓶中,依次加入2.05 g 镁屑、15 mL 无水乙醚[4]和碘一小粒,将11.24g 氯代环己烷[5]与无水乙醚15mL 的混和液由滴液漏斗先摘入20~30滴,慢慢搅拌(别将反应物搅至瓶壁上),缓慢加热(水浴温度不超过40℃)至微沸[6],碘的颜色逐渐退去,反应物呈乳灰色浑浊状,此时表示反应开始[7],慢慢滴加剩余的氯代环己烷与无水乙醚的混合液,滴加速度以控制正常回流为准。加完后继续搅拌回流30min 至镁屑全部消失(表示反应已达终点)。随后用冷水浴冷却反应瓶,搅拌下分三次加入哌啶苯丙酮盐酸盐,再搅拌加热回流2h 。然后冷却

标准溶液配制

溶液配制 标准溶液的配置与标定 一、1N、0.5N、0.1N硫酸标准溶液 1、配制 1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28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0.5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14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0.1N硫酸标准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28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2、标定 1)标定方法 1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5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10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0.1N硫酸标准溶液 吸取25ml1N碳酸钠基准液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2D0.05%

甲基橙指示剂,用配制好的硫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橙色,煮沸5min,冷却后继续滴定至橙色为终点。 2)计算 N=N1*V1/V 式中:V1-碳酸钠基准液用量 ml N1-碳酸钠基准液当量浓度 V-消耗硫酸标准溶液的用量 ml 二、10%、25% 10%硫酸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25%硫酸溶液 量取98%的浓硫酸1600ml,慢慢倒入装有10L水瓶中,摇匀待标 2、标定 1)标定方法 10%硫酸溶液 吸取配制好的10%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 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色即为终点。(消耗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应在10.85ml以上,方可达到10%浓度) 25%硫酸溶液 吸取配制好的25%的硫酸溶液5ml于250ml三角烧瓶中,加入3D 甲基红指示剂,用1N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滴至由红色变为橙

丙酮酸(pyruvic acid PA)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丙酮酸(pyruvic acid PA)含量测定试剂盒使用说明 货号:BC0970 规格:50管/48样 产品内容: 提取液:液体50mL×1瓶,4℃保存; 试剂一:液体5mL×1瓶,4℃保存; 试剂二:液体25mL×1瓶,4℃保存。 产品说明: 丙酮酸通过乙酰CoA连接葡萄糖、脂肪酸和氨基酸三大代谢,起着重要的枢纽作用。丙酮酸与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2,4-二硝基苯腙,在碱性溶液中呈樱红色。需自备的仪器和用品: 可见分光光度计、台式离心机、可调式移液器、1mL玻璃比色皿、研钵、冰、蒸馏水。操作步骤: 一、丙酮酸提取: 1、细菌或培养细胞:先收集细菌或细胞到离心管内,离心后弃上清;按照细菌或细胞数量(104个):提取液体积(mL)为500~1000:1的比例(建议500万细菌或细胞加入1mL提取液),超声波破碎(冰浴,功率20%或200W,超声3s,间隔10s,重复30次),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2、组织:按照组织质量(g):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比例(建议称取约0.1g组织,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3、血清(浆)样品:按照血清(浆)体积(mL):提取液体积(mL)为1:5~10的

比例(建议取0.1mL血清(浆)加入1mL提取液),进行冰浴匀浆,静置30min,8000g,常温离心10min,取上清待测。 二、测定步骤: 1、分光光度计预热30min以上,调节波长至520nm,蒸馏水调零。 2、取300μL样本+100μL试剂一于1.5mL EP管中,混匀,静置2min,加入500 μL试剂二,混匀,于520nm波长处测定管吸光值A。 三、丙酮酸含量计算: 1、标准条件下测定回归方程为y=0.0466x+0.0675;x为丙酮酸钠含量(μg/mL), y为吸光值。 2、按照血清(浆)体积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mL)=[(A-0.0675)÷0.0466×V1]÷(V3×V1÷V2)=214.6× (A-0.0675) 3、按照蛋白浓度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mg prot)=[(A-0.0675)÷0.0466×V1]÷(V1×Cpr)=21.46× (A-0.0675)÷Cpr 4、按照样品质量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g鲜重)=[(A-0.0675)÷0.0466×V1]÷(W×V1÷V2)=21.46×(A-0.0675)÷W 5、按照细菌或细胞密度计算 丙酮酸含量(μg/104cell)=[(A-0.0675)÷0.0466×V1]÷(500×V1÷V2)=0.043×(A-0.0675) V1:加入反应体系中样本体积,0.3mL;V2:加入提取液体积,1mL;V3:加入血清(浆)

配制溶液步骤及注意

配制500ml,0.1mol/l碳酸钠溶液步骤及注意事项 所需的仪器:烧杯、容量瓶、玻璃棒、胶头滴管、分析天平、药匙、量筒 步骤: 第一步:计算:所需碳酸钠的质量=0.5*0.1*106=5.3克。 第二步:称量:在天平上称量5.3克碳酸钠固体,并将它倒入小烧杯中。第三步:溶解:在盛有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 第四步:移液:将溶液沿玻璃棒注入500ml容量瓶中。 第五步:洗涤:用蒸馏水洗烧杯2—3次,并倒入容量瓶中。 第六步:定容:倒水至刻度线1—2cm处改用胶头滴管滴到与凹液面平直。 第七步: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 第八步:装瓶、贴签。 误差分析: 固体药品的称量与液体药品的量取是否准确; 把溶液向容量瓶中转移,溶液洒了; 未洗涤烧杯和玻璃棒; 用待配液润洗了容量瓶; 定容时水加多了或加少了; 定容时未平视刻度线。 仰视、俯视对溶液浓度有何影响?

★俯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未到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仰视刻度线,实际加水量超过刻度线,使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三、容量瓶的使用六忌: ★一忌用容量瓶进行溶解(体积不准确) ★二忌直接往容量瓶倒液(洒到外面) ★三忌加水超过刻度线(浓度偏低) ★四忌读数仰视或俯视(仰视浓度偏低,俯视浓度偏高) ★五忌不洗涤玻璃棒和烧杯(浓度偏低) ★六忌标准液存放于容量瓶(容量瓶是量器,不是容器) 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250mL,完成下列步骤: ①用天平称取氢氧化钠固体克。 ②将称好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将其溶解,待完全溶解后将溶液沿玻璃棒移入250mL的容量瓶中。 ③用少量蒸馏水冲洗2-3次,将冲洗液移入容量瓶中,在操作过程中不能损失点滴液体,否则会使溶液的浓度偏低。 ④向容量瓶内加水至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小心地加水至溶液凹液面与刻度线相切,若加水超过刻度线,会造成溶液浓度偏低应该重新配制。 ⑤最后盖好瓶盖,摇匀,将配好的溶液移入试剂瓶中贴好标签。 配制溶液步骤因配置的溶液不同而有所不同。现举两个例子: 举例1:配置0.05mol/L,400mLNaOH溶液的步骤: 要准确配置氢氧化钠的浓度,则要用容量瓶定容的。实验室没有400毫升的容量瓶,则选用500毫升的容量瓶。

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常用标准溶液配制方法

1

2一般规定 本标准中所用的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应符合GB6682中三级水的标准。 本标准中所用试剂的纯度应在分析纯以上。 工作中所用的分析天平的砝码、滴定管、容量瓶及移液管均需定期校正。 本标准中标定时所用的基准试剂为容量分析工作基准试剂;制备标准溶液是所用的试剂为分析纯以上试剂。 本标准中所制备的标准溶液的浓度均指20c 时的浓度。在标定和使用时,如温度有差异,应只能附录A(补充件)补正。 “标定”或“比较”标准溶液浓度时,平行试验不得少于8次,两人各作4平行,每人4平行测定结果的极差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两人测定结果的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1%,最终取两人测定结果的平均值。浓度值取四位有效数字。 本标准中凡规定用“标定”和“比较”两种方法测定浓度时,不得略去其中的任何一种,且两种方法测得的浓度值之差值与平均值之比不得大于0.2%,最终以标定结果为准。

制备的标准溶液与规定浓度之差不得超出规定浓度的+—5%。。 配制浓度等于或低于0.02mol/L 标准溶液时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除外,应于临用前将浓度高的标准溶液用煮沸并冷却的水稀释,必要时重新标定。 碘量法反应时,溶液的温度不能过高,一般在15~20c之间进行滴定。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在常温(15~25)下,保存时间一般不得超过两个月。 3标准溶液的制备和标定 4.1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使用期:2个月) c(NaOH) = 1 mol/L c(NaOH) =0.5 mol/L c(NaOH) =0.1 mol/L 4.1.1 配制 称取110g氢氧化钠,溶于100ml无二氧化碳的水中,摇匀,注入聚乙烯容器中,密闭放置至溶液清亮。用塑料管吸下述规定体积的上层清夜,用无二氧化碳的水稀释至1000ml,摇匀。 c(NaOH) ,mol/L 氢氧化钠饱和溶

丙酮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修改日期:2016/09/01 产品名称:丙酮 第一部分化学品基本信息 化学品中文名:丙酮 化学品英文名:acetone|pro pan one|di m ethyl ketone 化学品别名:二甲基酮 C A S N o.:67-64-1 E C N o.:200-662-2 分子式:C3H6O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 液体。高度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对眼睛有严重刺激性。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G H S 危险性类别 根据 GB 30000-2013 化学品分类和标签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六部分),该产品分类如下:易燃液体,类别 2;眼损伤/眼刺激,类别 2A;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 3。 |标签要素 象形图 警示词:危险 危险信息: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造成严重眼刺激,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 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热表面、火花、明火以及其它点火源。禁止吸烟。保持容器密闭。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和等势联接。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采取措施,防止静电放电。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作业后彻底清洗。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求医/就诊。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去除/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用水清洗皮肤或淋浴。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继续冲洗。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保持容器密闭。保持低温。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危害描述 物理化学危险 高度易燃液体,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健康危害 吸入蒸气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嗜睡、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意外食入本品可能对个体健康有害。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本品能造成严重眼刺激。眼睛直接接触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炎症并伴随有疼痛。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 请参阅 S 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物质混合物 危险组分浓度或浓度范围C A S N o. 丙酮>= 99.0 67-64-1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 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食入:禁止催吐,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立即呼叫医生或中毒控制中心。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清除所有火源,增强通风。避免接触皮肤和眼睛。避免吸入蒸气。使用防护装备,包括呼吸面具。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根据出现的症状进行针对性处理。注意症状可能会出现延迟。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可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从而增加火势和/或蒸气的浓度。蒸气可能会移动到着火源并回闪。液体和蒸气易燃。加热时,容器可能爆炸。暴露于火中的容器可能会通过压力安全阀泄漏出内容物。受热或接触火焰可能会产生膨胀或爆炸性分解。 |灭火方法与灭火剂 合适的灭火介质:干粉、二氧化碳或耐醇泡沫。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