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大学写作考点(含答案)

大学写作考点(含答案)

大学写作考点(含答案)
大学写作考点(含答案)

绪论

1,应用文概念:应用文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为处理日常公私事务而使用的文章的统称。应用文的目的意义:1、掌握各类应用文写作规范,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2、提高思想水平与政策水平,提高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2,应用文特点:实用性、真实性、规范性、简明性

3,行文关系:(1)下级关系-----即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2)平级关系---- 即同

(3)等级别的关系

(4)隶属关系---- 是指同一垂直组织系统中存在直接职能往来的上下级机关之间的关系。

(6)非隶属关系----是指不是同一垂直组织系统不发生直接职能往来的机关之间的关系。

4,行文方向:(1)上行-----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上级机关运行

(2)下行-----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下级机关运行

(3)平行-----即公文向发文机关的同级单位或不相隶属的单位运行

(4)泛行-----即公文既向发文机关的上级单位、下级单位、平行单位运行,也向不相隶属的单位运行,其针对广泛,方向不定。

5,行文方式:★从确定收文机关或行文对象的范围分:

(1)逐级行文-----行文机关向自己的直接上级上行公文或直接下级下行公文。

(2)越级行文-----行文机关越过自己的直接上级或直接下级,向非直接上级或非直接下级行文。

(3)多级行文-----行文机关向直接上级并呈非直接上级上级或向非直接下级并转非直接下级的一次性行文。

(4)普发行文-----行文机关向所属的所有机关一次性行文

(5)通行行文-----行文机关向隶属机关和非隶属机关、群众一次性泛行行文。

★从确定发文机关是否一个来分

(1)单独行文-----只有一个机关署名发出的公文。

(2)联合行文-----公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平行机关联合署名发出的公文。

★从确定行文对象的主次来分:

(1)主送-----行文机关直接针对与行文内容关系最密切、要负责任处理回复或贯彻执行的机关单位行文。(2)抄送-----行文机关在主送同时,向与需要了解行文内容,但不负责任处理或执行的机关单位行文。6,行文规则:(1)行文根据规则-----《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各级行政机关的行文关系,应当根据各自的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

(2)政府各部门行文规则-----《办法》第十三条规定:“政府各部门在本部门职权范围内,可以互相行文,可以向下一级人民政府的有关业务部门行文,也可以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向下一级政府行文。”(3)抄送规则-----《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向下级机关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4)协商一致规则-----《办法》第十五条规定:“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有权责令纠正或撤销。”

(5)联合行文规则-----《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及其部门与同级党委、军队机关及其部门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行使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联合行文的机关、单位不仅要经过协商对有关事项取得一致意见,而且必须是平级的。上下级之间,不同级别的机关单位不能联合行文。

(6)请示规则第一,不得越级请示;第二,只写一个主送机关;第三,一文一事第四,不得同时抄送下级机关第五,不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7)“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8)在报刊上发表应视为正式公文

第一章行政公文

行政公文概念:行政公文,简称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

特点:(1)权威性(2)规范性(3)工具性

作用:(1)指导作用(2)沟通作用(3)凭证作用

种类:主要包括13种类(1)命令、(2)决定、(3)公告、(4)通告、(5)通知、(6)通报、(7)议案、(8)报告、(9)请示、(10)批复、(11)意见、(12)函、(13)会议纪要

各种文种的概念

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奖罚有关人员;撤销下属机关不适当的决定。

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决定:适用于对重大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

指示:适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阐明工作活动中的指导原则。

公告,通告:“公告”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的公文,属公开宣布的告晓性的下行文。“通告”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告晓性公文

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者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请示事项

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的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各种答复问题,向有关部门请求批准等。

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和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等

格式:

(1)文头部分--必备项目:发文机关、发文字号必要项目:秘密等级、紧急程度、签发人、文件序号(2)内文部分---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印章(骑年盖月)、成文时间

(3)文尾部分--附注、主题词、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印发时间、印刷份数

概念解释:

1,文头部分:发文字号:一般由机关代字,年份(使用阿拉伯数字),序号。如:国办发[1991]11号。位于文件版头的正下方。顺序号自每年发文的第一件起按发出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秘密等级:绝密,机密,秘密。标注于版头的左上方

紧急程度:是公文抄送和办理时间的限度。分为特急,急件(紧急程度在秘密等级之上)标注于版头左上方

签发人:指核准签发公文的发文机关负责人,用于上行文,标注于发文字号的右侧,其作用在于表明机关发文的具体责任者。

2,正文部分:

标题: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主送机关:即公文的受文机关,其对公文负主办或答复责任。要写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统称,其位置在标题之下和正文之间,靠左顶格写

正文:包括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结尾部分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文种分别使用公文的习惯用语。如上行文,要求上级机关批准,批复的可用:“当否,请批复”;不要求答复的,可用“上报告,请审阅”等。平行文的结尾一般用“特此函告”,“此致敬礼”等;下行文的结尾一般用“特此通知”“此复”“希即遵照执行”等。

发文机关:又称落款。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发文机关一般位于正文一定距离(大约空两行)的右下方。发文时间:指形成公文的确切时间,用于表明公文何时起开始生效。发文时间通常以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用汉字书写具体的年月日(例:二0一三年三月十九日)

写作:公文写作是指公文文本的起草、修改、和定稿。

办理:(1)发文办理--拟稿、审核、签发、缮印、校对、用印、登记、分发、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2)收文办理--传递、签收、登记、分发、拟办、批办、承办、催办、查办、立卷、归档、销毁等程序

遵循主要原则:(1)重视体现政策(2)坚持实事求是(3)力求单纯明确(4)遵守写作规范(5)注意行文关系

公告、布告、通告的比较

区别公告布告通告

特点1.发布内容重要:重要

事项或法定事项

2.发布范围广泛:向国

内外宣布3.发文机关级

别高:一般由国家一级机

关发布4.发布方式:一

般用登报、广播等形式1.发布内容知照性强

2.发布范围较宽3.发布

机关广

4.发布方式:必须张贴

5.一般不登报

1.内容具体、业务性强:多是业务工作2.有

限制的行文对象: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3.广泛的发文机关: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

4.人民团体等5.独特的发布方式:一般

用文件形式印发后还要张贴或登报

写作一、标题:1.发文机关

2.事由〔1、2根据实际

省略〕3.文种二、正文:

1.原由:发布公布的根据

和原因,一般写得精炼,

简明扼要2.事项

三、落款和日期可写在标

题下方,不用落款,也可

写在落款下面。有的公告

比较重要,落款处除签署

发布的机关和日期外,有

的还写明发布地点一、标题:1.发文机关

2.事由3.文种

二、正文:1.原由2.事

项3.结尾:切

切此布〔也可不用〕

三、落款

一、标题:1.发文机关2.事由〔1、2根

据实际省略〕3.文种二、正文:1.原由-

发布公告的原因、根据、目的2.事项-通告

的具体内容3.结尾-结语:“特此通告”也可

不用三、落款和日期据实际而定位,或于标

题或于正文后

概念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

者法定事项的知照性公文“布告”一般用于国家机关

向人民群众公布政策法令,

宣布禁止妨害国家和公共利

益的行为的有关规定,以及

其他需要人民群众了解或遵

守的事项

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的

告晓性公文

文种

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文种通报通知区别

内容范围

表扬先进,批评错误,传达交

流重要情况、信息,告知正反面典

型或有关重要情况

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批

转和转发文件,告知需办理和

周知的事项,告知工作的情况

以及共同遵守执行的事项

目的通过正反面的典型去教育人

们,宣传先进的思想和事迹,提高

人们的认识,不带指示性和指导性

告知事项,布置工作,部署行动,内容具体,要求受文机关了解要办什么事,该这样办理,不能怎样办理,有严格的约束力,要求遵照执行,带有指导性。

要求方法

常兼用叙述,说明和议论,有

较强的感情色彩,根据需要陈述事

实,分析意义,作出评价,使人们

明白清楚事实真相,受到教育主

要是直叙式,告知人们做什么,怎

样做,具体明白,语言平实

主要是直叙式,告知人们做什

么,怎样做,具体明白,语言

平实

请示与报告的区别

文种

区别

请示报告

行文内容

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具有

请求的性质

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

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或要求。具有陈述性

行文目的

请求上级批准,解决某具体问题,

要求作出明确答复

使上级知道掌握某方面或阶段的情况,不

要求批复

行文时机

必须在事前行文,等上级机关作了

答复之后才付诸实施,具有超前性

可在事后行文,也可在工作进行中行文,

一般不在事前行文

请求

事项

要求一文一事可以一文一事,也可以一文数事

函、请示、批复的比较

指示---是上级领导机关根据实际工作需要,就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将开展的工作主动发出的文件。

批复---针对下级机关的请示作出的答复,有的批复具有指示作用,行文是被动的。

指示---普发性的,发文范围广。

批复---只发请示单位,有的内容涉及面广的,也只是抄送给有关单位。

函---主要用于平行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中有业务上的主管和被主管关系的单位。被主管单位用函向主管单

位请求批准有关事项,主管单位用函批准被主管单位的请求事项。

请示---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下级机关用请示向上级机关行文请求批准重要事项。

函---有发函与复函之分,复函是用于回复来函单位商洽的事项,主要用于平行单位不相隶属单位,也可回复上级单位的来函。

批复---用来批准答复下级单位的请示,批复的事项一般比较重要。

函的使用范围比批复更广泛,更灵活。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

文种

区别

会议纪要会议记录

行文内容

是正式文件,需要经过加工

整理,只保留主干,而剔除了次要

的、枝节的东西

是原始材料,基本上用“有

闻必录”的方式把会议过程、发言、

决议等纪录下来

行文目的要向相关单位公布或传达,是行政

公文之一

如实纪录会议的情况,只作为机关

内部使用的文书,不属行政公文,

不对外公布

行文

时机

比较重要的会议才需要一般会议均有

第二章,事务文体

事务文体概念:是党政机关,时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处理日常事务,用来沟通信息,总结经验,探究问题,指导工作的一类文体。

事务文书的特点:1,用来处理公务时,数以广义公文的范畴,但它与行政公文不同,在实际使用中,不能作为公文的文种来单独行文。2,使用范围广泛。

事务文书与行政公文的区别

区别

文种

事务文书行政公文

1 事务文书作为处理日常事务活动

而使用的,它反映的是具体职能部

门的看法和一件,作者可以是具体

的职能部门,也可是其工作人员。而行政公文体现的是各级领导机关的意志,其作者是法定的各级领导机关或机关领导人。

2 事务文书是用来处理实际事物的

工具,起参考和指导作用。具有很强的权威性,其法定作用非常明显。

3 事务文书有一定写作格式,是在写

作过程逐步形成的惯用模式,不是具有法定的格式,必须按照要求严格执行。

固定不变的。

通常只是说明,议论,叙述。

4 表达方法一般以说明,叙述,议论

为主,可适当的用些描写等方法增

强文章感染力

事务文书作用:1,实施管理,指导工作2,交流信息,沟通情况;3规范行为,约束行动。

事务文书的写作要求:1,深入调查研究2,掌握方针政策3,表达准确简明4,注意结构体式。

(一)一般书信

概念:是个人与个人之间,个人与组织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通过书面的方式交流情感,研究问题,互通信息的一种应用文体。

分类:一般书信和专用书信(介绍信,求职信,邀请信,感谢信,慰问信,申请书)两类。

一般书信:

结构形式:称呼+问候语+正文+祝颂语+署名+日期

注意事项:1,称呼要顶格书写位于信的左侧第一行2,问候语写在称呼的下一行,空两格,一般单独成段。3,祝颂语写在正文结束之后的下一行,空两格写祝颂语前一部分,如“敬祝”等,再顶格写“安康”4,署名写在祝颂语下面一两行的右侧。5,日期写在署名下一行靠右。6,撰写一般书信不需要用标题,专用书信常有标明性质或内容的标题,写在书信前的居中位置。

(二)专用书信

A邀请信:

概念:邀请信是邀请收信人参加某项活动的专用书信

结构形式:标题+称呼+正文+尾语+落款日期+回执表

注意事项:1,正文要交代清楚活动的名称,目的,内容,时间,地点

2,尾语写在正文之后,也可另起一行顶格书写。位于多为期盼性话语“敬请光临”“敬请莅临指导”不宜写“希准时出席”等强制性词语。3,署名写在正文右下方,在署名下一行写上日期。

B婉拒信:

概念:是婉言推辞,谢绝别人的帮助,请求时写的专用书信。

C慰问信(一般用于上下级)

概念:向他人表示慰藉,关怀,问候,勉励的专用书信。慰问信可以在对方取得成就,荣誉,做出贡献是使用,也可以在对方遭到灾害,困难,意外,损失时使用。

分类:灾难慰问,业绩慰问,节日慰问

特点:(一)针对性(二)鼓励(三)感情(四)亲切性

写作(结构)

(一)标题

1.“慰问信”三字2.慰问对象+“慰问信”

3.慰问者+ 被慰问者+“慰问信”4.无标题写法

(二)称谓:被慰问单位或个人

(三)正文:

1.表彰慰问信:

a.交待慰问的背景和原因

b.陈述表彰事迹

c.表示感谢和慰问

d.希望和鼓励

2.安抚慰问信

a.交待慰问的背景和原因

b.安抚劝勉、表示同情

c.鼓励

3.节日慰问信

a.交待慰问的背景和原因

b.回顾过去的贡献,给予热情赞颂

c.展示未来,提出新的希望

(四)祝颂语:敬祝——节日快乐、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等

(五)落款:写信单位或个人、日期

写作注意事项:(一)对象要明确(二)感情要真挚(三)期待要殷切(四)语言要亲切

D申请书

一.概念:申请书是个人或集体向组织表达愿望,向

机关、团体提出请求时使用的一种信函文书

二.特点:(一)请求性(二)单一性

三.类型:

(一)按内容分:入党申请书、入团申请书、入会申请书、开业申请、调动申请、专利申请等(二)按形式分:文章式申请书、表格式申请书

(三)按申请者分:个人申请、单位申请

四.写作(结构)----文章式申请书

(一)标题:

1.“申请书”三字

2.内容+ 申请书

3.关于+ 内容+ 申请书

(二)称谓:接受申请书的组织、团体、机关名字、单位负

责人

(三)正文:

1.申请事项2.申请理由3.申请态度

(四)祝颂语:此致敬礼

(五)署名署时:申请人:xxx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理由充分,事项具体,叙事清楚,态度恳切

(二)根据接受申请书的对象斟酌内容的详略

(三)语言表达准确、朴实、简洁、晓畅,切忌杂乱冗长,

故弄玄虚

E倡议书

一.概念:倡议书是公开倡导某种做法,倡导某项活动,鼓动别人响应的一种信函文书

二.特点:

(一)广泛性

(二)鼓动性

三.类型:

(一)从作者的角度分:个人倡议书、集体倡议书

(二)从传播角度分:传单式倡议书、张贴式倡议

书、广播式倡议书、登载式倡议书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倡议书”三字

(二)称谓:倡议对象的名称或泛指

(三)正文:倡议目的、倡议事项

(四)署名署时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对象要选准

(二)理由要充分

三)措施要可行

四)行文要动情

F建议书

一.概念:

建议书是个人或部门为开展工作,完成任务

而提出具体建设性意见时使用的信函文书。

二.特点:建设性

三.类型:(一)按建议者分:个人递交的建议书、集体递交的建议书、单位递交的建议书(二)按传播的途径分:书信形式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建议”二字

2.“建议书”三字

3.建议内容+“建议”或“建议书”

(二)称谓:收信人姓名及职衔或单位名称

(三)正文:

1.建议原因

2.建议事项

(四)结束语:以上建议恭请考虑、呈xx审核等

(五)署名署时

G求职信

一.概念:求职信是寻求职务的人向用人单位书写的一种信函。

二.特点:(一)自荐性(二)真实性(三)语言礼貌客气

三.写作(结构)

(一)称谓:收信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二)正文:

1.求职表态2.自我推介3.希望或要求

(三)祝颂语:即颂、教安、恭颂、大安、祝——、此致敬礼等

(四)署名署时

(五)附件

四.写作注意事项

(一)宜开门见山、直截了当

(二)态度诚恳

(三)用语礼貌、简洁严谨

(四)客观分析自己,突出优势

H感谢信

一.概念:感谢信是单位或个人为感谢对方而写的信

二.特点:

(一)感激性(二)表扬性(三)事实性

三.类型:

(一)从感谢和被感谢的关系分

1.单位给单位的感谢信2.单位给个人的感谢信

3.个人给单位的感谢信4.个人给个人的感谢信

(二)从发表的形式分

1.张贴式感谢信2.书信式感谢信

3.广播式感谢信4.登报式感谢信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感谢信”三字

2.“致x x x 感谢信”

3.“x x x 致x x x 的感谢信”

(二)称谓:受感谢的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

(三)正文

1.陈述感谢事由2.评论性质,颂扬品德3.表示决心

(四)致敬语:“此致敬礼”、“致以最诚挚的敬礼”、“特此

鸣谢”等

(五)落款:写信单位或个人、日期等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内容要有真实性

(二)感情体现丰富性

(三)格式符合规范性

(四)篇幅简短,语句精炼

I介绍信

一.概念:介绍信是机关、团体介绍本单位人员到另一单位、团体联系工作时使用的信函文书。

二.特点:(一)格式书信化(二)具有介绍和证明作用

三.种类:(一)书信式介绍信(二)铅印式介绍信

四.写作(结构)

(一)书信式介绍信

1.标题:介绍信

2.称谓受文单位或受文人名称,顶格书写

3.正文:用“兹”、“今”、“现”作首起,正文写介绍人的姓名、职务、随行人数、联系事情等

4.结语:“请接洽”、“请给予方便”、“请给予支持”等祈请语。

5.祝颂语:“此致敬礼”(注意其写作位置)

6.落款:单位名称、发信年、月、日

(二)铅印式介绍信

铅印式介绍信有两联,上联是存根,下联填写盖章后供外出人员使用,两联之间有虚线,并有骑线的编号五.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一封介绍信只写给一个单位。严禁在

称谓处写“各有关部门”或“……等单位”

(二)联系办理的事情要写清楚,写具体

(三)书写要工整,不许涂改

(四)用毛笔或钢笔书写,禁止使用铅笔或红色的墨水书写

学校介绍信范文

介绍信

xx研究中心:

兹介绍我单位xxx到你处申请经济学双学位学习,请予以接洽。

该同学(同志)遵纪守法,无犯罪记录。

我单位对此事表示支持。

此致

敬礼!

××××××(加盖公章)

年月日

J证明信

一.概念:证明信是以单位或个人名义书写,用以证明有关人员

的身份、职务、经历以及有关事项的一种信函文书

二.特点:

(一)格式信函化

(二)作用凭证化

三.类型:

(一)按内容分:学历证明、身份证明、结婚证明、健康证明等

(二)按作者分:单位证明、个人证明

(三)按证明的次数分:一次证明和双重证明

(四)按收证明信的称谓分:无称谓证明信、有称谓证明信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证明信”或“证明”

(二)称谓:指定称谓、泛指称谓

(三)正文:根据证明需要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写清楚证明的内容

(四)结语:特此证明

(五)签署:单位或个人名字、年、月、日

(六)双重证明:一个人名义写再加上单位签署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实事求是,证明材料必须真实可靠。

(二)用语准确、简洁,避免含糊其辞,产生歧义

(三)不用铅笔、红色笔书写。

(四)如有涂改,必须在涂改处加盖公章。

(三)计划书

一.概念:计划是把工作或行动以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用文字有条理地表达出来的一种事务文书。二.特点:预定性、目标性、实践性、科学性

三.类型:纲要、规划、方案、安排、要点、意见、设想

(一)按时限分: 1.长远计划 2.近期计划 3.短期计划 4.年度计划 5.季度计划 6.月度计划

(二)按范围分: 1.国际合作计划 2.国家计划3.地区计划 4.系统计划5.部门计划 6.单位计划

(三)按作用分:1.指令性计划 2.指导性计划

(四)按性质分:1.行政计划 2.业务计划

(五)按内容分:1.综合计划 2.专项计划

(六)按写法分:1.条文式计划 2.表格式计划

四,写作

(一)标题

1.计划内容﹢计划种类

2.计划时限﹢计划内容﹢计划种类

3.计划者﹢计划内容﹢计划种类

4.计划者﹢计划时限﹢计划内容﹢计划种类

5.双行标题

(二)正文

1.指导思想:为什么做

2.现状分析:进一步阐明为什么做

3.目标:做什么

4.措施:如何做

5.步骤:何时做什么(3大要素)

6.要求:做到什么程度

(三)文尾:署名署时,必要时写附件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注意调查研究,处理好多种关系

(二)反复论证,从多种方案种择优

(三)准确表达,注重简明、实用、规范

(四)总结

一.概念:总结是把某时期内的工作、学习或思想种的各种经验或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特点:

(一)回顾性:事后行文

(二)自身性:本人或本单位

(三)平实性:态度的平实和文风的平实,据实议事

(四)综合性:对实践进行本质概括,“总结就是提高”

三.种类:

(一)按时限分:1. 年终总结2. 季度总结3. 月份总结4. 任期总结 5. 学期总结6. 阶段总结

(二)按作者分:1. 个人总结 2.单位总结等

(三)按内容分:1. 全面总结 2.专题总结等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单位名称﹢时限﹢总结内容﹢总结

2总结内容﹢总结

3 提示内容式

4提示主题

5 双行标题

(二)正文

1导言:(1)概述基本情况(2)介绍主要成绩

(3)介绍基本经验(4)提出问题发表议论

2主体:(1)基本情况--所做的基本过程,主要指措施、做法

(2)主要成绩收获--重点、详写(3)基本经验

(4)存在问题和教训(5)今后的打算

主体内容的排列类型:并列式和递进式

(三)文尾:简短有力,不宜拖得太长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掌握丰富的材料--写好总结的基础

要求:1. 材料要充分 2. 材料要有质量

途径:1. 平时积累 2. 写时收集

(二)态度上求实辩证

(三)正确使用材料

(四)表达要准确平实:以叙说为主,适当议论,语言风格平实

(五)调查报告

一.概念:调查报告是对社会上的某一事件或某个问题作专门调查后,将调查的材料和结论写成书面报告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特点:

(一)调查性:七分调查三分报告

(二)社会性:引起广泛注意,多用第三人称

(三)材料性:是调查报告的价值所在

(四)平实性:内容真实可信,语言平实简明,结构相对稳定

三.种类

(一)情况调查报告

(二)经验调查报告

(三)问题调查报告

(四)研究性的调查报告上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调查对象、范围﹢调查--《关于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

2.调查内容、问题或中心作标题--《青年工人的吸烟问题》、《粮食霉变原因何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必须从实际出发》

3.结论作标题-- 《莫把温饱当小康》

4.双行标题---《如何提高秘书人员素质--××市政府办公室岗位培训的经验调查》

(二)正文

1.前言(序言、引言):(1)阐述调查的意义(2)陈述调查结论(3)介绍调查对象的概况(4)交代调查的时间、地点、经过

2.主体:包括调查材料和结论的报告,段落结构方式主要是垂直式和并列式。

★垂直式结构:按时间顺序或事物发展顺序来写常用于有时间过程的调查

★并列式结构:按材料内容分为几个部分,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逐一报告

(三)结尾:

1.写结论

2.提出思考、问题、要求、建议、展望

3.附带说明正文中没有提及但跟调查有关的情况

4.有附带材料需要加以说明的,如典型材料、专题报告、统计图表等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做好调查研究1.明确调查目的2.做好调查准备3.运用好调查方法

(二)认真提炼观点1.观点必须产生于材料 2. 观点必须正确明确,提炼观点就是从材料中寻找规律性的东西3. 观点要新鲜,避免一些空泛的议论

(三)恰当运用材料 1.使用的材料必须是真实的、典型的2.调查报告使用的材料要注意点面结合3.写作时着重用典型事例、统计数据、对比性材料、群众语言等

(四)语言要平实简明

1. 表达方式上:多用叙述和说明,少用甚至不用描写和抒情,议论使用要恰如其分

2. 语言运用上:少用或不用一些修饰的形容词语

(六)讲话稿

一.概念:讲话稿是演说者用来表达见解和主张或领导同志重要会议上报告、发言的一种文稿。

二.特点:

(1)针对性强(2)感召力强

三.种类:

(1)开幕词(2)领导人讲话(3)大会发言(4)闭幕词

(5)祝酒辞(6)演说词--议论型、抒情型、叙事型

四.写作(结构)

大致有五个部分组成:

(1)标题

(2)称谓:据会议性质及听众对象而定,如各位代表、同志们各位来宾、朋友们等

(3)开场白:宜直、宜简、宜短

(4)主体:做到有物、有序、有文

(5)结束语:可抒情、有感召力、干脆有力

五.写作注意事项

按不同的种类设置结构中五个组成部分的不同内容。一般情况下,开幕词、闭幕词、祝酒辞的篇幅不宜过长,切忌啰嗦,要求内容精炼,语言亲切诚挚、简洁明快有鼓动性,感情热烈充沛。

具体来说:(一)了解会议性质和主题(二)顾及听众对象(三)话题要明确集中(四)结构完整清晰(五)语言流畅得体`,口语化,少用单音词,避免歧义词

如:曾--曾经虽--虽然但--但是较--比较时--时候已--已经现--现在

并--并且诞辰--生日途径--路过蓄意--存心长命--偿命上调--上吊居留--拘留

(七)会议记录

一.概念:会议记录是在会议过程中由专门人员把会议情况和会议内容如实笔录而形的书面材料

二.特点:(1)原始性(2)客观性(3)规范性

三.种类(一)详细记录(二)摘要纪录(三)重点纪录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会议名称+记录-- 《××市教育委员会第六次会议记录》

2.会议内容+记录-- 《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讨论会记录》

(二)会议组织情况:

时间、地点、出席人、缺席人、列席人、

主持人、记录人、议题共八项

(三)会议进行情况:

主持人开场白、大会主题报告、讨论发言、

决议共四项

(四)尾部:

结束语(休会、散会)、署名

(八)简报

一.概念: 简报是机关、单位、社团等广泛使用的内部刊物

二.特点: (一)简单短小: 简单、简短、简明、简练

(二)内部交流:1.简报无需申办刊号,不公开发行,旨在内部交流。

2.简报的内容主要是机关内部信息交流,或与本机关或本单位有密切相关的外部信息,内容具有明显的内部性。

3.简报的读者主要是本机关本单位上级或明确的兄弟单位,读者群比较小。有的简报是专门给领导的,必要时还在包头著名“保密”字样。不少简报通常都著名“内部刊物”。

(三)新闻性:真实、快捷、导向、文体新闻化

三.类型:

(一)从书面格式分:文件式、杂志式、报纸式、墙报式、传单式等

(二)从办报者分:机关简报、社团简报、年级简报、车间简报、个人简报等

(三)从简报编辑分:一文简报、多文简报

(四)从简报的内容分:会议简报、信息交流、快讯、情况反映、专题简报等

(五)从简报的版期分:定期简报、不定期简报

(六)从简报的发送方向分:上送简报、下发简报、平行交流简报等

四.写作(编写)

(一)报头

1.文件式简报的报头:由简报名称、期号、编报单位、时间、分隔号组成,占第一页1/3位置。必要时还可以加上“保密”,“内部刊物”,总期号等

2.杂志式简报的报头:由简报名称、期号、编制单位、时间等组成。附加项有:刊头题字、主编、采编、顾问、总期数、内部刊物、分隔线等

3.报纸式简报的报头:由简报名称、期号、编报单位、出版时间组成。

(二)正文

1.一文一报形式:适用于文件式简报,机关用以传达上级指示精神。

2.编者按和转载文件结合式

3.多文一报式

(三)报尾,

文件式简报一般带报尾,报纸式简报多不设报尾,杂志式简报有时不设报尾,有设报尾的常作封底。

五.注意事项

遵循三条原则:(一)配合中心工作原则(二)认真把稿子质量关原则:主旨集中、观点正确、内容真实、文体规范、表达准确、文字简练。(三)版面设计讲究美观庄重原则

九(启事)

一.概念:启事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团体或个人,需要向公众说明某事时使用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特点:(一)告启性(二)简明性

三.类型:(一)按内容分:征文启事、招聘启事、招生启事、征订启事、开业启事、迁址启事、征婚启事、结婚启事、离婚启事、寻人启事、遗失声明等

(二)按公布形式分:报刊启事、电视启事、广播启事、张贴启事等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用文种作标题

2. 用内容作标题

3. 内容+启事

4. 启事者+内容

5. 启事者+内容+启事

(二)正文

1. 一段式写法

2. 分段式写法

3. 标题式写法

4. 条款式写法

(三)结尾:联系地址、电话、联系人姓名或签署启事者姓名、时间等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内容要简而明

(二)用语讲求礼貌

(十)海报

一.概念:海报是主办单位向公众报道举行文化、娱乐、体育等活动的一种事务文书。

二.特点:(一)使用的限定性(二)功用的广告性(三)形式的吸引性(四)传播的单一性

三.类型:演出海报、讲演海报、比赛海报、展览海报等

四.写作(结构)

(一)标题

1.用文种作标题

2.用内容作标题

3.主办单位+内容

(二)正文

1 基本要求:用简洁的文字写清楚活动内容、时间、地点、参加办法等

2 行文形式:(1).一段式(2).项目排列式(3).附加标语式

(三)结尾:主办单位、海报制作时间、吸引人的口号等

五.注意事项:

为了增加吸引力,引起读者兴趣,在介绍内容时预言可以有一定的形象性和鼓动性,并可配以有特色的图案或象征性的图画,但要实事求是,防止夸大其辞、故弄玄虚的不良文风。

(十一)条据

一.概念:条据是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经常使用的便条和字据。

二.特点:(一)凭证性(二)一文一事(三)简洁明快

三.类型:(一)便条:请假条、留言条、托事条等

(二)字据:借据、收据、领据、发据等四.写作(结构)

(一)请假条

1.内容:请假原因、请假起止日期、请假人等

2.格式:标题、称谓、正文、祝颂语、署名、署时等

(二)留言条

1.造访不遇留言:不写标题,写称谓、正文、署名、署时

2.车站、码头、飞机场留言:不写标题,写称谓、正文、署名、署时

3.贴在办公室门上的留言:不写标题和称谓,只写正文、署名、署时

(三)托事条:由称谓、正文、署名、署时构成

(四)字据:由标题、正文、结语、署名、署时构成

五.写作注意事项:

(一)起首处注意写明条据的性质与凭证关系

(二)写明核心内容,一文一事

(三)语言明白简洁

(四)字据的几点特别要求:

1.写明被借方或归还方姓名或单位名称

2.写清所借(还)物品名称(做好精确到型号、品牌),以及物品数量,物品的借期、归还的日期。如果所借的是钱款,有没有利息,利率是多少也要写清楚,数额用大写汉字书写。

3.用钢笔以蓝、黑墨水或国家档案文书规定型号油墨的圆珠笔、签字笔书写

大学 秘书写作 期末复习资料

秘书写作期末复习资料 (谯忠才2013.01.12整理) 考试题型:填空题、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写作题 1.秘书写作:是指秘书工作者职责范围内的适用性文章的写作。特点:是职责写作、目的写作、应用写作、实效写作。作用:是展示机关形象的窗口、是上级机关实施管理的工具、是沟通各机关信息的桥梁、是记载公务活动的凭证与依据。要求:注重实践性、认识长期性、把握综合性。 2.应用文书的要素:取材、立意、布局、造语。专用语言:开头用语、承启用语、引述用语、批转用语、称谓用语、经办用语、表态用语、结尾用语。表达方式:叙述、议论、说明。常用的段落方式有:提行式、条款式、篇段合一式。三段式安排层次:发文缘由、事项、结尾。布局的内容包括:标题、开头与结尾、过渡与照应、层次与主体。 3.行政公文: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特点:鲜明的政策性、法定的权威性、严格的规范性、突出的时效性。公文要素:公文一般由份号、密级和保密期限、紧急程度、发文机关标志、发文字号、签发人、标题、主送机关、正文、附件说明、发文机关署名、成文日期、印章、附注、附件、抄送机关、印发机关和印发日期、页码等组成。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行为规则:行文应当确有必要,讲求实效,注重针对性和可操作性。隶属关系:是指机关之间在工作与业务方面形成的领导与被领导或管辖与被

管辖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上级机关与下级机关之间的块块关系,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与下级业务主管部门之间的条条关系。 4.公文种类、特点、类型及标题格式:知照性公文(公告通告通知通报)、报请性公文(报告请示)、指挥性公文(批复决定命令)、协商记录性公文(函纪要意见) (一)决议。适用于会议讨论通过的重大决策事项。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部署、奖惩有关单位和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特点:决策性、制约性。类型:安排性决定、奖惩性决定、变更性决定标题:事由+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三)命令(令)。适用于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措施、批准授予和晋升衔级、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四)公报。适用于公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 (五)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特点:发布内容重大、发布范围广泛、发文机关级别高。类型:重要事项公告、法定事项公告标题:发文机关+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六)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类型:制约性通告、告知性通告。标题:发文机关+文种事由+文种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应用文写作课堂重点笔记

重点学习内容: 求职信、个人简历、通知、纪要、请示、报告、函、计划、总结、启事、活动策划书。 应用文的特点: 实用性:应用文是解决实际问题。 程式性:应用文有它惯用的格式和语言风格。 时效性:应用文一般要求在特定时间里处理特定的问题,时效性很强。 应用文的作用: ◆领导和指导作用:传达领导意图、部署各项工作、指导贯彻执行。如:通知、批复、计划等。 ◆沟通和协调作用:传递信息、交流经验、协调行动,促进各部门的联系。如:函。 ◆宣传和教育工作:以实际的事例给人以警戒、以教育。如:通报、总结。 ◆依据和凭证作用:是各机关最根本、最真实的记录,具有最权威的依据和凭证作用,具有较高的实用和历史资料。如:合同、纪要、条据。 4.语体风格不同 应用文写作:精确、简明、平实、委婉得体 文学写作:鲜活、生动、华美、富于感染力 1.立意明确: 有具体的读者对象和应用目的,并且“直陈其事”。 2.材料真实而典型 真实:文中涉及的人和事必须确有其人,真有其事,甚至连事情的始末细节也必须绝对真实可靠 表达准确平实 用词准确:语意明确、精准、没有歧义 平实得体:所谓平实,指用语平易,风格朴实。 求职信写作结构:1.标题 2.称呼 3.正文 4.落款 5.附注

竞聘 竞聘词是指竞聘者为了实现竞争上岗,就自我竞聘条件、未来的施政目标和构想所发表的公开演讲所写成的书面材料。 1.称呼与问候语 2.正文 (1)开头——抓住听众、评委的注意力 A.开门见山:自我介绍、表明竞聘意愿 B.委婉曲折:表达给予竞聘机会的感谢、竞选 态度、赞扬竞选的意义 讲清自己的竞聘岗位 ②展示施政目标和设想A.工作目标 B.工作方法和态度 C.思想、品质保证 计划 一、计划的种类 按内容:综合性计划、单项计划; 按性质:生产计划、工作计划、学习计划、科研计划、会议计划; 按范围:国家计划、部门计划、单位计划、科室计划、班组计划、个人计划; 按时间:长远规划(跨年度的计划)、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份计划、周计划; 按表现形式:条文式计划、表格式计划。 二、计划的范畴:规划、设想、安排、打算、要点、方案 规划—全局性的、跨年度的、涉及面广 设想—为长远工作任务做出的粗线条计划 安排—预定在短期内要做的一些具体事情 打算—近期要做的,指标措施较粗略,只做原则要求 要点—对阶段内工作作出简要安排,突出重点、简明扼要 方案—对某项工作实施,从目的到方法都作出周密安排 计划的写作要求:1.要贯彻方针政策

写作一自考复习知识点整合

汉语言专业写作(一)00506复习资料整理 第一章写作活动与写作行为 1、写作的概念及其基本性质:写作是一种以语言文字为媒介的文化交流行为,是人类社会各个领域都不可或缺的信息记录或传播方式。 2、写作活动的主要特征:综合性、实践性、主体性。 3、写作活动的操作过程:准备阶段:素材积累、写作动机触发、选题的形成;构思阶段:聚思(写什么)与立意(主旨)、运思(文章整体设计)与谋篇(剪裁与布局);行文阶段:表达与行文(叙述抒情描写议论说明)、文章修改润色。 4、语体:不同的文类和文体有不同的言说方式和表达特点。 5、文艺语体:注重表现力丰富的修辞手段、注重表达的丰富性和高度的内涵;注重语言艺术自身的美感。 6、科技语体:精确严谨凝练。 7、政论语体:严密的逻辑性、注重说服力、感染力和鼓动性。 8、事务语体:表意明确、直接。 第二章写作主体的修养与写作能力建构 1、优秀的写作者应当具备的素质和修养:首先应当是一个视野开阔、知识准备丰富或在某个学科领域术有专攻的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应该是一个思想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应当是热爱生活,能体察生命之美的人;应当具有健全的人格。 2、写作者能力构成:对人类情感和心理世界的体察与领悟力;对客观世界和生命现象的感知与想象力;对文本所传达的精神价值与思想哲理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对文本语言形式的感受力、组合力、表现力;对所论对象进行逻辑梳理的判断力、分析力与思辨力。 3、对情感的体察在写作中具有怎样的作用:是阅读和写作的基本功,领悟生命价值、理解人性的起点。 4、为什么说“有责任感的作者应当是一个健康精神价值的坚守者和扞卫者”:最能显示作品境界的是作者融入其中的价值判断。 5、提升自身读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是什么:在大量的经典阅读中不断汲取和借鉴,留心领略文章的语言技艺。 第三章写作思维与写作实践 1、写作思维及其意义:为写作做准备的阅读与选材,到构思、赋形和成文的全过程。主要关注写作意识的建立。 2、形象思维:基于事物间相似性和关联性的比较而展开的思考,主要形式是联想和想象。 3、抽象思维: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中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公式和模型。 4、逻辑思维:对于语言表达的指导与规范,运用概念、判断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分析概括。(种属关系-分类-重新整理-建立合理秩序)分为演绎和归纳。 5、灵感思维特点:突发性、偶然性、短暂性、亢奋行、突破性。 6、目的思维:明确写作意图,明确建立两个意识:问题意识和读者意识。 7、形式思维:包括文体、结构、修辞。作用:将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纳入形式规范的轨道加以熔铸。 第四章写作素材的积累 1、素材概念:既指为创作需要而收集的原始材料,也指在写作目标出现前,作者生命中的原始事件、事实、表象以及知识、日常经验等。

大学写作考试重点

第一章写作的主题 第一节主题的含义及其生成 一、写作与主题 二、主题的定义 主题是写作者在说明问题、阐述道理、表现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或核心思想。 三、主题的生成 从写作主体与写作客体的关系中追溯 第二节主题的要求 一、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及作用 主题的地位:有了主题,才能确定文章的体裁和表达方式,才能选择和剪裁文章的材料,才有可能形成趋向完整的写作思路,才有可能将意化的思维转化为物化的作品。 主题的作用:决定着作品的确立与深化,决定着作品的精神品格的层次。 二、主题的基本要求:正确、深刻、集中 1、立意要正确 2、提炼主题要深刻 3、反映主题要集中 第三节主题的确立 一、限制主题: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以小见大 二、深化主题:挖掘其思想和理论深度 第二章写作的材料 第一节材料的含义和作用 一、材料的概念 广义:指大量的直接来源于生活中的事实和现象,以及来源于书本的一些理论和知识狭义:指经作者选择而写进文章中的那部分现象和事理。 二、材料与素材和题材的关系 广义的写作材料分为素材与题材。题材来源于素材,与素材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题材又不同于素材,与素材有着质的区别。素材:未加工整理题材:对素材进行加工改造 三、文学作品的材料和实用性文章的材料的不同特点 1、要求的真实性不同 2、所处的地位不同 3、选材的范围不同 4、情感性与实录性的不同 四、材料的作用 1、材料是形成主题的基础 2、材料是表现主题的手段 3、材料可充实文章的内容 第二节材料的搜集与整理 一、搜集材料的方法 1、观察和感受 2、调查和采访 3、阅读和查找 4、上网检索 二、怎样整理材料 1、鉴别真伪、分辨优劣 2、分门别类、科学管理 第三节材料的选择和使用 一、材料的选择(原则) 1、真实 2、典型 3、新颖 二、材料的使用(方法和步骤) 1、材料的剪裁 2、材料的聚合

英文简历写作知识汇总.doc

英文简历写作知识汇总 想要自己的英文简历能让招聘人员眼前一亮就需要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个人简历,要知道用人单位对于个人简历的筛选十分严格,在数百人当中只会对几十个招聘者发来面试邀请,并且接受到面试邀请的求职者仍要继续竞争。因此只有让你的个人简历与众不同才能够成功获得入职机会。 英文简历写作要领 1、招聘人员怎样鉴别简历? 好简历当然会被保留,如果背景又恰好是公司急需的,可能马上就会约见求职者,不好的简历就会被扔掉,事实上,不好的简历就会被扔掉,事实上,连看都不看,任何一个知名的大公司,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递简历。如果写得太差,根本就不值得保留,因为这些公司认为,一个人连自己的简历都写不好,将来进了公司,对行文质量不够;对内说件事情也不清楚,公司不需要这样的人,大家经常说大公司的人训练有素,实际上这也是其中一方面,即使不进大公司,简历写得不好,也会显得不懂基本格式,没有智慧。 2、TRIS。 Your resume is scanned,not read.(TRIS)。一方面简历要写得好,另一方面招聘人员看简历只是扫描式的,最初看也就是5秒种左右,第一印象不好就扔了,这会儿你就该问了:如果我写得好,短时间他看不出来怎么办?不用担心,他们是可以看出来的,因为招聘人员干的就是这一行,如果您怀疑他看不出来,说明两点:第一,您对招聘

人员的工作性质还不了解。假设您是司机,经常走北京那么多胡同,自然就记住了,而一般人都觉得很难记。第二,说明你对行文格式,专业写作形象还不熟悉。美国很多职位很高的大老板,在看下属写东西时,一点点小错,哪怕只是换了一种字体,漏了一个逗号,多了一个空格都能及时指出来。说明他们眼很尖速度很快。另外,写的内容千万不要多,而且要控制在一页纸内。 3、简历中的任何字句,都有可能成为面试中的话题。 切记:只写有把握的,没有把握的不要写,要实事求是,千万不要夸张,外资公司是最忌讳撒谎的,一旦让他觉得你在撒谎,你就完全失去了进入这个公司的资格,比如说,你在简历中写了你会讲日语,实际上却只学过一点皮毛,那就得小心碰上懂日文的老外,虽然不一定会说中文,但会一两门外语的人大有人在,所以还是谨慎为妙。 英文简历误区 1. 很多人认为自己的英文不好,也可以顺利制作英文简历吗?答案是肯定的。 2. 英文简历不就是把中文简历翻译过来就行了吗?这个观念是错误的。中英文简历有很多不同,包括格式、文化和语言上的种种不同,所以千万不要直接把中文简历做一下翻译直接了事。 3. 有人说英文简历描述得越详细越好,这肯定是不正确的。英文简历的基本要求是专业简练,对求职者来说,目的明确,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是简历行之有效的基础。要如何做到呢? 4. 英文简历的语言

大学写作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大学写作课教学现状及对策 摘要:当前,学生存在协作意识淡薄、网络依赖思想严重、时间环境缺乏和眼高手低的现象致使写作教学陷入困境。为了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可采取写作课程长期化,强化实践能力,丰富写作素材,精选写作案例策略,使写作教学发挥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大学写作教学现状教学策略 写作课是大学的一门基础课,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必须开设写作课,所不同的是文科侧重于基础写作,理科侧重于应用文写作。由此可见,写作技能是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日常生活离不了写作,文学创作离不开写作,科学研究离不开写作,国家管理、社会治理也无处不需要写作。因此,美国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在著作《大趋势》中曾断言:“在这个文字愈来愈密集的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读写技巧。”现代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才能从容应对日常工作生活中的诸多问题。教育部向很多知名高校调取学校培养出去的学生发展状况,经过整理与汇总,发现凡是在社会上发展好的学生、有成就的学生,在校期间都有共同特点:善于表达、思维灵活、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善于表达的人思维与语言之间没有鸿沟,工作团队协作良好,家

人亲友沟通到位,好的想法与主意,包括策划和创造都可以形成准确的文字,得以传扬实施与留存。思维的灵活可以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踏实肯干、不辞辛苦则是任何成功者都必备的要素。 写作对于大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技能,而且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素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乃至整体的文化 素质,是写作教学的目的所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 今大学生写作水平不高,写作意识淡薄的现象一直困扰大学写作教学。下面就大学写作课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讨解决策略。 一、导致大学写作课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意识淡薄。心理学家认为意识决定行为,意识是人的行为方式的决策者。写作者,首先应具有写作意识。写作意识是“能导致主体写作实践行为过程的意识,始终处于写作行为过程主导地位的意识”。写作意识在写作过程中起 着重要作用,具体表现为写作主体的写作实践行为靠它引起,写作的整个过程靠它贯穿。对于大学开设的写作课而言,如果在思想认识上不够重视,那么在行动上自然表现得不够积极。从学校方面而言,许多院校只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了写作课,除此之外的其他专业基本不开设写作课,有些学校即使开设此类课程,也多流于形式,课时不足,缺乏实践环节。从学生自身来讲表现为对个体写作能力的忽视,文科生

大学应用文写作复习资料(应用文考试套题+应用文基础知识+应用文写作范文)

最新期末应用文写作资料 单选: 1 报告适用于_A______。 A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询问 B.请求批准事项或请求批转公文 C.传达主要精神或情况 D.商洽工作、询问或答复问题 2 不宜抄送给下级的文件是_B___。 A.报告 B.请示 C.通报 D.通知 3 文件的成文日期,指__A_____。 A.领导人签发的日期 B.文件用印日期 C.文件发出日期 D.领导人签署文件正本日期 4 承办,指_A______。 A.对来文执行与办复 B.对来文办理做出批示和决策性意见 C.对来文办理结果做出反馈 D.对来文办理提出建议性意见 5 隶属两个上级机关的单位,写请示应当A____。 A.向负责办理请示事项的上级主送,另一个为抄送单位 B.不同时向所有上级机关主送 C.任选一个上级机关主送,另一个为抄送单位 D.同时向所有上级机关主送 6 省人民政府将文件直接发至直属地区或市的行文方式属于C__。 A.直接行文 B.多级行文 C.逐级行文 D. 越级行文 7 正确的收文处理程序是__A_____。 A.签收、登记、加工、分发、拟办、批办、承办、注办 B.登记、签收、加工、分发、拟办、批办、承办、注办 C.签收、登记、分发、加工、拟办、批办、承办、注办 D.签收、登记、加工、分发、拟办、批办、注办、承办 8 引用公文应当__B__。 A.先引发文字号,后引文件标题 B.先引文件标题,后引发文字号 C.仅引文件标题 D.仅引发文字号 9 主送机关不能是___C____。 A.受双重领导的任一领导机关 B.具有办理或答复收文责任的机关 C.仅需要了解收文内容的机关 D.不相隶属的机关 10 文件的副本不是____C___。 A.正本的复份文件 B.供抄送、传阅和存档的文本 C.与正本格式不同的文本 D.用于与定稿一起存档的文本 11 主题词指_B_______。 A.标识公文主题的规范化名词或词组 B.标识公文主题、文件类别的规范化名词或词组 C.标识公文文件类别的规范化名词或词组 D.标识公文的规范化名词或词组 12 下列公文用语没有语病的是__B_____。 A.我单位通过自检,认为已经基本完全达到局里的要求 B.为了严惩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的犯罪分子,特决定如下

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第五章文学写作 第一节诗歌 一..概述 1.诗歌是一种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分行分节的句式章法、流转和谐的节奏韵律、蕴含情思的意象组合,借助于联想想象书法内心情感的文学样式。 诗是心灵的歌,感情的火,思想的光。 2.诗歌—按内容(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 —按形式(格律诗、自由诗) —按发展(古体诗、近体诗、新体诗) —按杂交(散文诗、寓言诗、童话诗) 3.诗歌的特点:表现生活的抒情性、流转和谐的音乐性、蕴籍形象的精炼性 二.诗歌的意象、意境 1.意象组合 意象中的意是意念,指创作主体的主观情感;象是具象,指表现对象的客观物态 意象是主观情感与客观物态相互融合、相互渗透所形成的审美契合的产物 2.意境创造 意境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主客体统一的整体意象所显示的艺术境界 诗歌的意境有大境界与小境界、所造之境与所写之境、宏伟之境与优美之境、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等范畴(1)有我之境:诗人所描绘的具有强烈主观情感色彩的境界 (2)无我之境:诗人把主观情感含而不露地融化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营造出”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境界三.诗歌的语言锤炼 1.独特搭配 2.欧化叠句 3.提行转句 4.省略跳跃 5.想象比喻 第二节散文 一.概述 1.散文是出诗歌以外的一切文学样式的源头和母体,是一种在字里行间流露真情、表抒真心,述说真意、传递真思,让读者在阅读时产生确有其人、确有其事、确有其情的心理认同的文学样式 2.散文—广义散文-与韵文骈文相对,之不押韵、不重排偶的文章,包括经书、史书 —次义散文-指诗歌、小说、戏剧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报告文学、特写、杂文 —狭义散文-叙写“我”的经历、见闻、感受的文学作品,强调“自我亲感”的文体特征 散文分类—表达方式-记叙性、抒情性、议论性散文 —表现对象-感性、知性、审美、审智、都市、乡土、文化、旅游、闲适、纪实、网络、运动、生态、新生代散文

同济大学实用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同济大学实用写作期末复习提纲 CHAPTER ONE 1.The conciseness, clarity, correctness and courteousness are very important. 2.There are two general types of workplace document, those that try to either inform the reader about a product or service or persuade the reader that this product or service is a good one and worth buying. 3.The workplace writer chooses content and language which will best achieve their aim. 4.As with any form of communication,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s in business communication are purpose and audience. 5.The status of the people sending and receiving the communication includes bottom-up communication, top-down communication and sideways communication. CHAPTER TWO 1. A memo is used only for communication within a company, i.e. it is an intra-company document and is not used for inter-company communication. 2. A memo may be distributed top-down or bottom-up. https://www.doczj.com/doc/958919740.html,ing first person words like ‘we’, ‘I’ and ‘our’ and second person words like ‘you’ and ‘your’ reduces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ender and receiver. Junior employees writing to senior employees can use these words, but they need to be careful that the right distance, and therefore courtesy, is maintained. ●Title(MEMORANDUM), Heading(To, From, Date, Subject), Body(Purpose, Background, Request) CHAPTER THREE 1.Letters of request are written to seek information and to obtaina response to a specific enquiry. 2.Letters responding to requests give information but also attempt to build goodwill. ●Block format The main feature of this format is that everything (with the possible exception of the company’s letterhead and logo) is blocked or justified to the left side of the page. With this style, it is not necessary to use commas or full stops in the date, address, salutation, or close. ●Salutation If you know the name of your recipient, begin Dear Mr. or Ms. X and closeYours sincerely; if you do not know the recipient or their gender, begin Dear Sir/Madam and close Yours faithfully. CHAPTER FOUR 1.Letters of complaint norm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an explanation of the problem, the consequences of the problem for both parties and a request to solve the problem. 2. A letter of adjustment will normally include the following information in the given order: an offer of apologies,a summary of action taken to rectify the problems and an assurance of

应用文写作课笔记要点整理版

应用文写作课笔记要点整理版 一、公文概述 (一)公文根据《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一共有13 种: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 (二)发文机关标识应当使用发文机关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三)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并标明公文种类,一般应当标明发文机关。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公文除“会议纪要”和以电报的形式发出的以外,应当加盖印章。联合上报的公文由主办机关加盖印章;联合下发的公文,发文机关都应当加盖印章。 (五)公文的落款成文时间都要大写,例如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五日 (六)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 (七)“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 1. 标题 ①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 ②事由+ 文种 2. 主送机关(只能有一个) 3. 正文 ①请示缘由。 ②请示事项。 ③结尾惯用语。“当否,请批示”、“妥否,请批复”、“以上请示,请予审批”、“以上请示如无不妥,请批准各地区、各部门研究执行”。

4. 落款 ①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 ②成文时间(大写) ③单位印章 (八)“报告”不得夹带请示事项。报告可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或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通知的写作包含标题,主送机关,正文,落款。正文包含:通知缘由,通知事项,通知执行要求或结语。 1. 标题。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 事由+ 文种组成,即标题三要素。发文机关一般使用全称。发布规章性的通知,所发布规章名称要出现在标题的主要内容部分,并使用书名号。批转和转发文件的公文,所转发的文件内容要出现在标题中,但不一定使用书名号。 2. 主送机关。通知的发文对象比较广泛,因此主送机关较多时,要注意主送机关排列的规范性。标题与主送机关之间空一行,顶格书写。 3. 正文(在主送机关下由左至右空两格书写) ①缘由与目的 ②通知事项(事项较多时,分条列款;事项单一,段篇合一) ③执行事项或要求(①本通知自x 年x 月xx 日起执行。②请遵照执行) 4. 落款: ①发文机关(全称) ②成文时间(大写) ③单位印章(骑年压月)

《大学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写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25A01150 课程名称:大学写作 英文名称: College Writing 课程类型: ■通识必修课□通识核心课□通识选修课□学科基础课 □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实践环节 总学时:24 讲课学时:24 实验学时:0 学分:1.5 适用对象:全校所有专业 推荐教材:夏秀、于瑞桓、陈晓洁:《大学写作》,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2年。 参考书目:1.王安忆:《小说家的十三堂课》,上海文艺出版社,2005年。 2.(前苏联)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上海译文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大学写作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具体的文体写作,培养学生的阅读、分析和鉴赏能力,以便适应将来实际写作工作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深入思考能力、清晰表达能力等的目的,全面开发学生的智能,提高综合素质。大学写作课程的任务是全面地剖析写作过程,讲授各类文学文体的特点、写作要求和方法,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写作训练。 三、教学目标 1.了解写作过程的基本情形,纠正关于写作的种种误区。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必须首先正确理解写作,否则不可能找到进入写作之门的有效途径。 2.借鉴已有的文章,即要加大阅读量。要在阅读借鉴的基础上,熟悉各种文体不同的语言风格,借鉴成熟的文章建构方式和方法。 3.锻炼思路,提升思维水平。即要有意识地培养辩证思维能力,只有对事物有正确的认识,能够全面把握客体,才能准确反映其本来的面貌。 4.强化实践环节。既不仅要重视理论层面的知识讲授,更要重视写作实践,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写多练。 课程目标与相关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写作学期末复习资料(精美版)

第一讲:让写作点亮我们的事的时代 名家对自己时代的看法: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 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说:“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 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且有用的生活。” 一.内容提示: 1、我们的时代发生了什么? 2、考场作文是否远离了我们的时代? 3、如何让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 4、写作摸底:被嘉应学院录取前后的感受。 二.相关图片我们思考在时代的进程中雨我们息息相关的时代究竟发生 了什么: 1发生了和“我”息息相关的事情 2发生了和“现场”息息相关的事情 3发生了和“关怀”息息相关的事情 4.发生了和“公共关系”息息相关的事情 三.古今中外名人对写作的看法: 1。自由一样,写作也只是一种时刻--法国文学批评家和符号学家-罗兰·巴特 2.写作是一种心态,其核心就是爱。--黑龙江省阿城师范学校科研室-刘兴 3.写作是自杀性的,是可怕的,可人们仍在写。--法国女作家,杜拉斯 4.读书时内心生活,写作则是个人表达。--中国画家,文艺平论家陈丹青 5.在写作最成功的时候是一种孤寂的生涯—美国作家-海明威 6.人需要写作和人需要爱情是一回事—中国作家-史铁生 四.对于写作该怎么做: 1.用“我”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 2。用“真实”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 3.用“平视”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代 4.用“通变”的写作点亮我们的时 《普通写作学教程》上对写作的表述: 1、文章写作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是具有写作能力的人制作文章的复杂的创 新性脑力劳动。(教材P3)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

基础写作笔记整理 一、写作学得性质、目得、特点与内容 1.写作学就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得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得目得就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得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与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得文章。 3.写作得特点 (1)综合性:写作就是一门综合性得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所 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得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勤学苦 练,方能把综合得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 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得感觉,超常得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就是一种个体性得创造性得精神劳动。就是能动思维得过程,无论体裁得选择 还就是其她。 二、写作规律 写作得基本规律就是“物→意→言”得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意”得“意化”转化(意化过程) 2.第二重转化:由“意→物”得“物化”转化(物化过程) 3.从双重转化规律瞧作者得能力结构 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得集录能力——积累生活; 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得运思能力——认识生活; 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得表达能力——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得方法 1.多瞧。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 一、情感得特点 1.突发性。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得。 人得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得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与变化。 2.个体性。人得情感与产生、发展以及它得强度因人而异。 情感得个体性根源于人们在气质、性格、经历、环境等方面因素得不同。 3.两极性。情感具有两极性得特点。 爱与恨、喜与悲,狂喜与绝望,说明情感易走向极端,也易从高峰跌至低谷。 二、情感在写作中得作用 1.情感就是写作得内驱力。 A、情感就是自我实现得一种途径;

大学写作整合版复习要点

《大学写作》复习大纲整合版 第一章主题 1.掌握“主题”的含义及作用 含义:主题指文章、作品所要传达的最基本的观点、思想、情感、形象、或要强调的主要内容 作用:主题是文章的精华;主题是文章的灵魂;主题是文章的统帅 2.熟练掌握主题的要求,并能运用于写作实践之中 主题的要求是:主题要正确、深刻、集中 3.熟悉在写作实践中提炼、限制、深化主题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写作实践中(简单应用题) 例如:阅读下列材料,从三个不同的角度立意,并简要地概括出三个主题句。 国外有两家鞋厂,各派一个推销员到太平洋上某个岛屿去推销本厂的产品。上岛以后,两人各自发回一份电报。一位的电文是:“此岛上的人都不穿鞋子,明天我就回去。”另一位的电文是:“太好了!这个岛上的人都还没有穿上鞋子,我打算长住此岛。” 论点举例: A.推销之前应先做好市场调查,不要盲目行动 B.要有知难而上,从零开始的创业精神 C.对同一现象,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D.看问题要全面,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 E.要勇于向新事物挑战 F.要善于换一个角度,换一种思维看问题 G.不要一棵树上吊死,此路不通走彼路 H.不要违背客观规律与事实,一味蛮干 I.不要把自己的观念、习俗、文化等强加于人,既然岛上的居民没有穿鞋的习惯就不要强迫他们改变自己的传统与习俗。 4.了解“主题先行”与“意在笔先”的区别 主题先行:先有主题,再根据主题需要寻找支持材料,再动笔写作。 意在笔先:先通过接触现实、材料,在此基础上产生主题,再动笔写作。 5.了解应用写作主题生成的两大特点 第一个特点:产生过程的特殊性——从时间看:常有“主题先行”的;从动机看,常常是被动的、奉命的;从意图看,常带有明确的实用性、针对性 第二个特点:提炼过程的特殊性——写作者个人并不一定能完全左右主题的最后确定;主题的形成、提炼过程要受到很多人为因素的影响(如上级意志);主题的确定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多人共同确定) 1、写作的主要目的是传播。 2、主题源于德国的theme,原为音乐术语。 3、主题是写作者在说明问题、阐述道理、表现生活以及对生活的认识、感受时,通过全部文章内容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观点和核心思想。(上课笔记为:文章、作品所要表达的最基本的观点、思想、情感、形象或要强调的主要内容) 4、主题的基本要求:正确、深刻、集中

现代大学英语中级写作上课程教案

《现代大学英语中级写作》,徐克容,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写作中级(上)课程教案 I 授课题目:Unit One We Learn As We Grow 一、教学目的、要求: (一)掌握:1、To learn the basics of exemplication: → Definition → Kinds of examples → Sources of examples 2、To learn to outline expositive essays 知识点:→ The defini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exposition and essay. →Exposition is explanatory writing. It’s purpose is to explain or clarify a point. → An essay is a related group of paragraphs written for some purpose (二)熟悉:→ Practice the basics of exemplification → Practice outlining 知识点:→Patterns of exposition, the choice of examples, the choice of appropriate examples, the organization of an exemplification essay: →Types of essays, basic structures of an expositive essay, elements of the expositive essay → Types of outline, rules concerning outline (三)了解:→Patterns of exposition, types of essays, types of outline process analysis, cause-effect analysis, Comparison and contrast, classification, definition and analogy,narrative essays, descriptive essays, expositive essays and argumentative essays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Exemplification,types of outline; 难点:Sentence outline and topic outline 三、课时安排:共4课时 四、授课方式:讲授、课堂快速阅读练习、课堂提问、写作实践讲解 五、教学基本内容

大学写作概论期末考试《写作-函》(自己整理的)

函 一、函的概念: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时所使用的一种平行公文。注意:除主要作为平行文种出现之外,函有时也可用于有隶属关系的上下级机关之间。如: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询问有关情况,用别的文体显然不合适,可以用函,但下级的答复最好用报告。上级机关向下级机关催办有关事宜,如要求下级机关呈报有关报表或材料时,也可以用函,下级同样要回以报告。 二、函的分类:根据内容、用途可分为四类:1.商洽函:机关单位之间互相用于商洽工作、联系有关事宜,如洽谈业务、商议事项等。2.询答函:主要用于机关单位之间彼此就了解、处理某个问题而提出询问并作出相应答复。3.请批函:用于向平行机关或无隶属关系的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某个事项,以及收文机关用此行使自己准与不准的权力。4.知照函:主要用于把自己管辖范围内的某些一般事项主动告知其他有关单位。此类函件一般无须作答。按行文方向,则可分为:1.发函:指主动向对方发出的函件。2.复函:指接收去函的机关被动地向发函机关作出回复的函件。 三、函的特点:1.平等性和沟通性:函主要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体现着双方平等沟通的关系,这是其他所有的上行文和下行文所不具备的特点。2.灵活性和广泛性:函对发文机关的资格要求很宽松,高层机关、基层单位;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均可发函。函的内容和格式也比较灵活,而且不限于平行行文,所以运用得十分广泛。3.单一性和实用性:函的内容必须单纯,一份函只能写一件事项。函不需要在原则、意义上进行过多的阐述,不重务虚重务实。 四、基本写法与结构:㈠发函的写法:1、标题:一般由发函机关名称+事由+文种“函”组成,也可省略发函机关名称。其中的事由在写作时应注意双方的称谓要分明、正确,内容要明确、清楚。2、主送机关:一般只有一个,具体写清其名称。3、正文:发函缘由、具体事项和结语①缘由部分:应将有关的背景情况、原因、目的等简要交待清楚,以便获取对方的理解、支持,并得到回答、批准。②事项部分:直接写明商洽的内容、询问的问题、请批的事项或告知的情况。要尽可能地写得周全、具体、清楚、中肯,既注意用语的得体。③结语:应针对不同类型的发函,恰当地选用诸如“特此(专此)函告(达)”、“特此(专此)函告(达),请即函复”或“请予批准(审批)”之类的习惯用语。4、署上发函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及印章。㈡复函的写法:1、标题:构成形式与去函标题相同。但在写作时需要注意三点:一是事由中双方的称谓要正确调换;二是可以在事由之前加上诸如“同意”、“批准”等表态性词语;三是文种名称应当写为“复函”(批准函可例外)。2、主送机关:即发函的机关。3、正文:复函正文应先引述对方来函的标题全文(用书名号括入)和发文字号(用圆括号括入),并加上“收悉”一词。然后一般用“经……研究(商议、讨论)”之类的话语引入答复部分。答复在首先表明态度的基础上,可针对来函的问题或事项逐一给予明确的答复。如对来函内容持否定态度,应简要说明理由,以求对方理解。最后通常用“特此(专此)函复”的习惯语作结。4、署上复函机关名称、成文日期及印章。 五、写作要求:1.一函一事,开门见山,直陈其事。目的明确,事由充分,中心突出,内容清楚。2.互 相尊重,以诚相商,平等相待。既不故作姿态,曲意逢迎;也不装腔作势,强人所难。3.语言简洁、明快、恳切;语气坦诚、自然、和婉。 六、请示与请求批准的函之间的区别:1.行文对象不同:有隶属关系的下级单位向上级领导机关请求批 准,用请示;没有隶属关系的,无论单位级别高低,向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一律用函。2.行文方向不同:请示是上行文,请求批准的函是平行文。3.受文机关复文的方式不同:收到的是请示,用“批复”复文;收到的是函,则用“复函”复文。4.标题中事由的写法不同:请示不能出现“请求”、“申请”等字样;而请求批准的函则必须写明“请求”、“申请”等字样。 七、写作范例:【范例一】商洽函:中国科学院××研究所 致××大学商洽建立全面协作关系的函 ××大学: 近年来,我们研究所与贵校在一些科学研究项目上互相支持,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建立了良好

大学基础写作课程笔记整理资料

基础写作笔记整理 一、写作学的性质、目的、特点和内容 1.写作学是一门具有术科性质的专业基础课。 2.写作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基础写作功底,熟练掌握各种常用文体写作方法和技巧,能够写出具有一定水平的文章。 3.写作的特点 (1)综合性:写作是一门综合性的脑力劳动。 ①内容上,它包罗万象,自然、社会、人生,工业、农业、军事、政治等均可书写。 ②素养上,它离不开生活、思想、知识、技巧、语言、天赋秉性等。 ③能力上,它涉及观察、感受、想象、理解、表达等众多方面。 ④学科上,它相涉到哲学、心理学、文学艺术、美学、文化学、语言学、历史学等。 所以,学好写作要作综合的学习、积累、训练。 (2)实践性:写作具有术科性质,像许多技艺门类一样,要训练、试验,由“内”而“外” 勤学苦练,方能把综合的东西表现出来,方能成才。 (3)技能性:学习写作必须掌握写作规律,决不能像庸医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要掌握写作技巧:会观察,能感受,有敏锐的感觉,超常的想象力,善于发现问题,会构思,善谋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样样精通,语言有个性。 (4)独特性:写作是一种个体性的创造性的精神劳动。是能动思维的过程,无论体裁的选择还是其他。 二、写作规律 写作的基本规律是“物→意→言”的双重转化规律。 1.第一重转化:由“物→意”的“意化”转化(意化过程) 2.第二重转化:由“意→物”的“物化”转化(物化过程) 3.从双重转化规律看作者的能力结构 由观察、调查、采访、阅读所形成的集录能力——积累生活; 由想象、构思、立意、思索所形成的运思能力——认识生活; 由谋篇、结构、表达、语言所形成的表达能力——表现生活。 三、学习写作的方法 1.多看。开放感官,积累生活。 2.多读。精读博览,开卷有益。 3.多思。质疑索解,独立思考。 4.多写。勤写苦练,熟能生巧。 5.多改。反复推敲,深化认识。 第一节情感素养 一、情感的特点 1.突发性。没有计划、难以人为控制的。 人的情感常常会因一些与自己有关联的大事或小事而在瞬间产生和变化。 2.个体性。人的情感和产生、发展以及它的强度因人而异。 情感的个体性根源于人们在气质、性格、经历、环境等方面因素的不同。 3.两极性。情感具有两极性的特点。 爱与恨、喜与悲,狂喜与绝望,说明情感易走向极端,也易从高峰跌至低谷。 二、情感在写作中的作用 1.情感是写作的内驱力。 A、情感是自我实现的一种途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