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设计-摄像头生产全过程.doc

工业设计-摄像头生产全过程.doc

工业设计-摄像头生产全过程.doc
工业设计-摄像头生产全过程.doc

制造流程-设计篇

外观设计:

据天敏工业设计小组介绍,摄像头前期设计的工作也很复杂。

一个新的摄像头的诞生,最初由设计师的灵感而成,设计师首先用手画草图,将自己的的想法粗略地在纸上体现,画出简易的大体外观。

(天敏子弹头的设计草图)

在 ID 小组讨论后决定后,用 Rhino 犀牛工业造型软件先画几个三维的外观效果图,经讨论大致确认后,把这个粗略的外观图纸文件送去打版中心进行 CNC 三维雕刻打“手版”,然后对实体模型进行评审,然后会根据模型计师进行不断的修改,这个过程是要将摄像头的最后所要实现的外观确认。外观打样后,即进行结构论证和设计工作,一般使用“ PRO-E ”软件,结构设计。

在设计底座时,就打了很多个样版。设计师根据市场的调研,发现现大多数的摄像头的底座都是“夹子”,这种夹子在夹笔记本就还可以,但在设计很个性的液晶显示器上很多是夹不着的,有太厚的原因,背板是不规则。设计师专门设计了一个万能的“挂座”,这是一个根据力学原理来设计的底座,不用夹子也可以很轻松的挂在笔记本和液晶显示器上,同样也可以放在桌面或 CRT 显示器上。这个“挂座”很费精力,材料、模具应如何设计、出模方式等,都跟模具设计师做了大量的讨论构通,也打了很多的样版来做试验。在结构设计阶段,需要丰富的模具知识,跟模具设计师的大量沟通

(天敏子弹头三维外观效果图)

具体的内部尺寸确定,那时设计师就可以将 PCB 板的尺寸给硬件工程师,在设计同时, PCB 的设计从现在开始也在同步地进行,相互之间也要做大量的沟通,有时为了争一点点空间,相互争个面红耳斥。

为了检查结构尺寸和 PCB 板的配合,还要做结构手板,经过检测,如果外观有问题或者内部结构与 PCB 板不合,再进行修改。修改外观其实是一个反复的过程,直到所有的设计达到最好的配合,最终确定模具,才正式开始交 PRO-E 图纸给专业的模具厂制造模具。从外观到结构,这个设计的时间最长,不确定的因素也很多,通常要两三个月,之后就快起来了。

外观设计的工序:

?灵感:手绘草图确认大体外观

?实践:软件 pro-e 或犀牛等画出大致外观

?初期颜色确定:用 3D MAX 进行渲染

?用 pro-e 做出内部的结构,实现外观所需要的

?做手版,目的:确认外观、检查结构与 PCB 配合

?修改结构图

?制造模具(大约 30 天)

制造流程-PCB板设计篇

外观的内部结构确定的同时,硬件工程师就可以根据所给的内部结构尺寸,绘制原理图。首先是确定方案,因为摄像头有多种方案可以选择,所以就首先要确定好方案。然后才能用 POWERPCB软件,开始绘制原理图。

(设计PCB板)

原理图绘制好后,将其转换成网表,再在POWERPCB里面把网表导入POWERPCB ,制作成PCB文件。然后开始绘制PCB板边框,将模具所要求一些固定的位置譬如定位孔、灯、电源插座的位置最先确定下来。再对PCB板进行布局、布线。布局主要是保障大功率元件要互相隔远点,滤波电容要和其对应的IC管脚挨近点等;布线主要考虑的是:电源和地线尽量粗,容易受干扰的线要注意保护等。

然后就是整理BOM表,根据原理图,看有没遗落以及多出元件。检查无误后,就可以发手板了。手板的制造有一定的时间,制作完后,再返回给硬件工程师进行贴元件、调试。调试就是看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满意,就继续进行修改,调试,反复达到最好效果。

大体的设计流程:

1. 确定方案,比如中星微 7131R+301L, 或者镁光 + 松翰 120 等 .

2. ,根据方案绘制原理图

3. 将原理图导成 PCB 文件

4. 绘制 PCB 边框 , 及其模具所要求的固定位置 .

5. 对 PCB 板进行布局 , 布线 .

6. 整理 BOM 表

7. 检查无误后 , 发手板 .

8. 手板打回后 , 贴元件 , 然后调试 .

9. 调试无误后 , 开始生产

制造流程-模具设计篇

外观设计已经确定好了,就是将理念中的设计,变成现实中的模具。这个阶段是和 PCB 设计同时进行的。因为是新开模具,从设计到实际的注塑,有许多问题都有待解决。因为如果品结构设计的不合理,就容易引起产品的各种缺陷:缩印、熔接痕、气孔、变形、拉毛、顶伤、飞边。所以模具制造要综合考虑成品后工艺性和零件性能,注意模具的开模方向和分型面,尽量消除分模线对外观的影响,以保证模具的美观性和性能。

模具完成后还需做最终的检查,确认产品图纸和实物(样品)的形状差异,确认表面的粗糙、拉伤等等问题,还要进行全体长、宽、高和弯曲度等等的确认。

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华航HKHT中罩冲压工艺及 模具设计 学院: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学生姓名:龙慧学号: 27 指导老师:李向荣彭庚新 2014年 3 月2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文献综述 前言 模具是机械制造业中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重要工艺装备,具有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制件质量优良、工艺适应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航天、航空、轻工、电子、电器、仪表等行业。据统计,75%的粗加工工业产品零件、50%的精加工零件由模具成形;家用电器行业的80%零件、机电行业的70%以上零件也要靠模具加工。因此,模具又被称为“百业之母”。模具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机械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1。目前,全世界模具年产值约为600亿美元,日、美等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产值已超过机床工业。我国的模具工业的发展,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近几年,我国模具工业一直以每年15%左右的增长速度发展。模具作为一种高附加值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其技术水平的高低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品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效益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振兴和发展我国的模具工业,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在1989年,在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模具被列为机械工业技术改造序列的首位。1997年以来,又相继把模具及其加工技术和设备列入《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和《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经国务院批准,从1997年开始对部分模具企业实行了增值税返还70%的优惠政策,由此可见模具制造工艺在基础工业中的地位和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日益重要[9]

工业设计趋势分析

工业设计发展历程 工设10901何龙 关键词:工业设计史工艺美术新艺术运动现代设计 设计的对象归根结底就是改善人的环境、工具,以及人自身,其渊源就是伴随“制造工具的人”的产生而产生的,设计是人类有目的的改变生存方式的创造性活动,是应用科技、经济、艺术的要素、系统解决问题,以及满足人类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从人类的历史进程来看,设计始终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这一部进步与发展的历程就是一部工业设计史。 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一场设计改良运动,运动的时间大约从1859年至1910年。得名于1888年成立的艺术与手工艺展览协会。其起因是针对装饰艺术、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等,因为工业革命的批量生产所带来设计水平下降而开始的设计改良运动。这时的产品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工业产品外型粗糙简陋,没有美的设计;二是手工艺人仍然以手工生产为少数权贵使用的用品。于是社会上的产品明显地两极分化:上层人士使用精美的手工艺品,平民百姓使用粗劣的工业品。 “工艺美术”运动的缺点或者说先天不足是显而易见的,它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干机械的否定,对干大批量生产的否定,都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过于强调装饰,增加了产品的费用,也就没有可能为低收入的平民百姓所享有,因此,它依然是象牙塔的产品,是知识分子的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新艺术运动 在19世纪80年代,新艺术运动只是被简单地称为现代风格,就像洛可可风格在它那个时代的称呼一样。另一方面,很多小范围团体的互相聚集,稍微改良了当时矫饰的流行风格,形成20世纪现代主义的前奏。新艺术风格的流行时间大约从1880到1910年左右。这种艺术新形式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造型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的审美特点,也运用工业新材料,包含了当时人们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是人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过渡时期所有复杂情感的综合反映。这一运动带有较多感性和浪漫的色彩,表现出怀旧和憧憬兼有的世纪末情绪,是传统的审美观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所出现的新的审美观念之间的矛盾产物。社会转型期的新旧更替并不仅仅体现在时间上,还体现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审美观念,以及每天所使用的日用品中。这一时期,欧洲艺术家、手工艺人、建筑师所创造出来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 现代设计 “现代”是一个专用术语,它是针对“后现代”而言。什么叫“现代”?这要区分三个范畴:科学领域、艺术领域、工业设计领域。在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现代”指工业化以后的两个历史时期。第一次现代化时期指两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现代设计欣赏。 国家出现以流水线为代表的经济高速发展,尤其是19世纪20年代形成了以

塑料模具工程师手册

塑料模具工程师手册 内容简介 本手册是模具工程师系列工具书之一,共分三篇内容:塑料成型技术基础;塑料成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制造、装配及现代化管理。具体涉及下列内容:塑料材料、塑料制件的设计、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塑料成型模具分类及结构、注射模设计、挤出成型机头设计、压缩成型模具设计、压注成型模具设计、吹塑成型模具的设计、发泡塑料成型模具、模具制造及制造工艺、凹凸模的成形铣削、凹凸模成形磨削、高硬材料成型件的加工与机床、凹凸模型面强化及精蚀加工、塑料模具的装配、塑料模的安装一调试与验收、现代模具合理化生产方式与先进制模技术等。 本手册主要为模具工程师现场备查引据使用,也可供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与院校师生作为案头浏览、提示方向、扩大知识面、综合处理技术问题之用。 图书目录 、八、- 刖言 第一篇塑料成型技木基础 第1章塑料材料 常用塑料及其性能 1.1.1塑料的分类 1.1.2塑料的特性 热塑性塑料热固性塑料增强塑料 1.4.1热固性增强塑料 1.4.2热塑性增强塑料 工程塑料的选用 1.5.1工程塑料的选用原则和方法 1.5.2典型工程塑料的选材 第2章塑料制件的设计 塑料材料的选择 塑件的几何形状要素 2.2.1塑件的几何形状 2.2.2塑件的壁厚 2.2.3脱模斜度 2.2.4塑件支承面和凸台 2.2.5加强肋与增强结构 2.2.6圆角与孔 2.2.7文字、符号及花纹 2.2.8塑件设计实例 塑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3.1塑件的尺寸精度

2.3.2塑件的表面粗糙度

螺纹与齿轮的设计 241塑件的螺纹设计 242塑料齿轮的设计 有嵌件塑件的设计 2.5.1嵌件的用途及种类 2.5.2嵌件设计要点 2.5.3自攻螺纹孔的设计 第3章塑料成型工艺及设备塑料常用成型方法及成型工艺特性3.1.1塑料常用成型方法 3.1.2塑料成型工艺特性 注射成型工艺及设备 3.2.1注射成型原理 3.2.2注射成型过程 3.2.3热固性塑料的注射成型 3.2.4精密注射成型 3.2.5注射成型工艺参数的确定 3.2.6注射成型系统及设备挤出成型工艺及设备 3.3.1概述 3.3.2挤出成型原理 3.3.3挤出成型机头的作用与分类 3.3.4挤出成型工艺过程 3.3.5挤出成型工艺参数的控制 3.3.6挤出成型设备和分类压缩成型工艺 3.4.1压缩成型原理及特点 3.4.2压缩成型工艺过程 3.4.3压缩物料的预处理 3.4.4压缩成型工艺条件的控制 3.4.5压缩成型常用设备压注成型工艺 3.5.1压注成型原理及特点 3.5.2压注成型工艺过程 3.5.3压注成型的工艺参数 其他塑料成型方法及设备 3.6.1吹塑成型 3.6.2板、片材成型 3.6.3层压成型 3.6.4泡沫塑料成型 3.6.5压延成型 3.6.6旋转成型 3.6.7缠绕成型与喷射成型 3.6.8烧结成型 3.6.9流延成型

模具设计指南-模温控制

第十章模温控制 模具温度对胶件的成型质量、成型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在温度较高的模具里,熔融胶料的流动性较好,有利于胶料充填型腔,获取高质量的胶件外观表面,但会使胶料固化时间变长,顶出时易变形,对结晶性胶料而言,更有利于结晶过程进行,避免存放及使用中胶件尺寸发生变化;在温度较低的模具里,熔融胶料难于充满型腔,导致内应力增加,表面无光泽,产生银纹、熔接痕等缺陷。 不同的胶料具有不同的加工工艺性,并且各种胶件的表面要求和结构不同,为了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生产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胶件,这就要求模具保持一定的温度,模温越稳定,生产出的胶件在尺寸形状、胶件外观质量等方面的要求就越一致。因此,除了模具制造方面的因素外,模温是控制胶件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模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模具温度的控制方法。 10.1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和方式 10.1.1模具温度控制的原则 为了保证在最有效的时间内生产出高外观质量要求、尺寸稳定、变形小的胶件,设计时应清楚了解模具温度控制的基本原则。 (1)不同胶料要求不同的模具温度。参见10.1.3节 (2)不同表面质量、不同结构的模具要求不同的模具温度,这就要求在设计温控系统时具有针对性。 (3)前模的温度高于后模的温度,一般情况下温度差为20~30o左右。 (4)有火花纹要求的前模温度比一般光面要求的前模温度高。当前模须通热水或热油时,一般温度差为40o左右。 (5)当实际的模具温度不能达到要求模温时,应对模具进行升温。因此模具设计时,应充分考虑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能否满足模温要求。 (6)由胶料带入模具的热量除通过热辐射、热传导的方式消耗外,绝大部分的热量需由循环的传热介质带出模外。铍铜等易传热件中的热量也不例外。 (7)模温应均衡,不能有局部过热、过冷。 10.1.2模具温度的控制方式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实验指导书

《塑料成型与模具设计》 实验指导书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

机械工程系实验中心 实验一典型注塑模具拆装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拆装注射模的实践,了解注射模的结构和组成,认识各零件在模具中的作用。 2、通过注射模的测绘和总装图绘制,了解该塑件的成型方案及注射机的选用以及模具主要零件的精度等级和相互配合。 二、实验内容: 1、实验者自行拆装一副注射模具,并绘制该模具总装图。 2、学习、巩固塑料模具结构与注射机参数校核的一般知识。 三、实验工具: 1、塑料注射模具五副及其制件; 2、活扳手伍把;(12 〃,6 〃) 3、内六角扳手伍套;(M8,M10) 4、手锤伍把; 5、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各种塞尺两套,测量工作台一台,钢皮尺等; 四、实验步骤: 1、模具外部清理与观察 仔细清理模具外观的尘土及油渍,并仔细观察典型注射模外观。记住各类零部件结

构特征及其名称,明确它们的安装位置,安装方向(位)。明确各零部件的位置关系及其工作特点。 2、典型注射模的拆卸 (1)动模部分拆卸顺序 拆卸、紧固螺钉f动模座板f垫块f拆卸推板上紧固螺钉f推板f推杆f推杆固定板 一支承板一动模板一凸模一导柱 (2)定模部分拆卸 拆卸定位圈紧固螺钉f定位圈f拆卸定模座板上的紧固螺钉f定模座板f 定模板f浇 口套f导套 注意:各类对称零件,安装方位易混淆零件,在拆卸时要做上记号,以免安装时搞错方向。 3、用煤油、柴油或汽油,将拆卸下来的零件上的油污,轻微的铁锈或附着的其它杂质擦拭干净,并按要求有序存放。 4、典型注射模的组成零件按用途可分为三类:成型零件、结构零件和导向零件,观察的各类零部件结构特征,并记住名称。 (1)成型零件:凹模、凸模、型芯、螺纹型芯、螺纹型环等 (2)结构零件:动模座板、垫块、推板、推扦固定板、动模板、定模板、定模座板、浇口套、推杆、复位杆 (3)导向零件:导柱、导套、小导柱、小导套 5 、典型注射模装配(1)装配前,先检查各类零件是否清洁,有无划伤等,如有划伤 或毛刺(特别是成型零件),应用油石油平整。 (2)动模部分装配:将凸模型芯、导柱等装入动模板,将支撑板与动模板的基面对齐。将装有小导套的推杆固定板套入装在支撑板的小导柱上,将推杆和复位杆穿入推杆固定板、支撑板和动模板。然后盖上推板,用螺钉拧紧,再将动模座板、垫块、支撑板用

注塑模具设计

注塑模具设计 模具设计 1、塑件制品分析 (1)明确设计要求 图1—1为塑件的二维工程图 图1—1 图1—1 该产品精度及表面粗糙度要求不高,有一定的配合精度要求。(2)明确产品的批量 该产品批量不大,模具采用一模两腔结构,浇口形式采用侧浇口, (3)计算产品的体积和质量 使用UG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自动机算出所画图形的体

积。 通过计算得塑件的体积V塑=13.85cm3 塑件的质量M塑=ρV塑=1.04×13.85=14.4g 式中ρ---塑料的密度,g/cm3. 流道凝料的质量m2还是个未知数,可按塑件质量的0.6倍来估算。 浇注系统的质量M浇=ρV浇=8.6g 浇注系统的体积V浇=8.30cm3. 故V总= 2×V塑+V浇= 2×13.85cm3 +8.30cm3.= 36cm3 M总=2×M塑+M浇=2×14.4g+8.6g= 43g 2.注塑机的确定 选择注射机型号 XS—ZY—250 主要技术规格如下: 螺杆直径:65mm 注射容量:250cm3 注射压力:1300MPa 锁模力:1800kN 最大注射面积:500cm3 模具厚度:最大350mm 最小250mm 模板行程:350mm 喷嘴:球半径 18mm 孔直径4m 定位孔直径:125mm 顶出:两侧孔径 40mm 两侧孔距 280mm 3.浇注系统的设计

(1)主流道形式 浇注系统是指模具从接触注射机喷嘴开始到型腔未知的塑料流动通道,起作用是使塑料熔体平稳且有顺序的填充到型腔中,并在填充和凝固过程中把注射压力充分传递到各个部位,已获得组织机密、外形清晰地塑件。浇注系统可分为普通浇注系统和无流道凝料系统。考虑浇注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适应塑料的成型工艺性、利于型腔内气体的排出、尽量减少塑料熔体的热量和压力损失、避免熔料直冲细小型芯、便于修正和不影响塑件外观质量、便于减少塑料损失和减小模具尺寸等。 根据模具主流道与喷嘴的关系: R 2= R 1+(1~2)㎜ D=d+(0.5~1)㎜. 取主流道球面半径R=20㎜, 取主流道小端直径D=Φ5㎜, 球面配合高度h=3-5mm 取h=4 mm 主流道长度 有标准模架结合该模具的结构,取L=85mm 为了便于将凝料从主流道中拔出,将主流道设计成圆锥形,其斜度为1°~3° d —喷嘴直径 1~5.00+=d d 40=d 5=d 2o =α R=10 (2)分流道的设计 分流道在多型腔模具中是必不可少的,它起连接主浇道和浇口的作用。 分流道的形状和尺寸应根据塑件的体积,壁厚,形状的复杂程度,注射速度,分流道长度,等因素来确定。塑件外形不算太复杂,熔料填充比较容易,为了加工起见,选用截面形状为圆形分流道。由于型腔的布置关系,需要设置二级分流道。一级分流道直径R=5㎜.二级分流道R=3.5mm. 4 侧抽芯机构的设计 由于塑件有侧方孔,模具采用侧向分型机构。 .4.1 确定抽芯距: 抽芯距一般应大于成型孔(或凸台)深度,塑件孔深为30㎜,另加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定义论文:试匡正对ICSID工业设计定义的不当引译

工业设计论文工业设计定义论文:试匡正对ICSID工业设计 定义的不当引译 内容摘要:对工业设计定义的探索,是工业设计学科最重要的理论原生点之一,是学科理论构建中最基本的工作。在对工业设计进行定义时,参考、引用、翻译国际上的权威论述也是十分必要的。然而,一些国内的专业教材对有关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与工业设计定义的史实陈述缺乏考证、讹误百出,对定义原文的翻译断章取义、晦涩不通。文章就此予以一一匡正。 关键词:工业设计定义 icsid 翻译教材 设计界众所周知,icsid即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素有“设计界的联合国”之誉。该组织自成立以来多次提出和修正对工业设计的定义,颇受学科理论研究者重视,几乎成为学科研究的风向标。然而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国内常见的专业教材对有关icsid与工业设计定义的史实陈述缺乏考证,试撰拙文予以匡正。 一、定义知多少 1957年,世界上60多个国家联合成立了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也有教材称,由4个国家发起成立了该组织。事实上据icsid官网记载,1957年在伦敦成立时仅有12个国家级的设计协会①,它们来自多少个国家并未记录。到今天icsid的会员包含5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共

150多个协会、公司或机构,其中包括中国两岸三地共17家单位。② 伴随着目标和使命的调整变迁,icsid曾先后多次提出和修正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并将其载入组织宪章。首先要弄清的问题是icsid到底先后对工业设计下了几次定义,都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在国内高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中见得最多的有以下几个版本。 较早的是1964年,icsid在布鲁塞尔年会上的定义,某高等院校工业设计专业教材就是这样描述的。另有一本《艺术设计概论》也持同样的说法,但同时又称1970年在伦敦举行的第6届大会上又下了一次定义。如果仔细品读两个定义,应能看出二者出自同一英文原本,只是译本不同而已。连编者也自称“这个定义与1964年所下的定义没有本质的不同”。还有一本教材称同样的定义是1954年在布鲁塞尔举办的工业设计研讨会上提出的。我们暂且把以上诸版本都叫做“布鲁塞尔定义”,其中又区分为1954版、1964版和1970版。而几乎每本专业教材都转引了的,是1980年国际工业设计社团协会在巴黎举行的第11次年会上的定义。众教材对该定义的文字翻译没有太大差异,我们暂且叫它“1980定义”。还有一个就是一些新近出版的教材上所引译的2006年icsid对工业设计的最新定义,我们暂且称之为“2006定义”。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CAD实验指导书

(数控模具设计)模 具 CAD实验指导书 20XX年XX月

实验十五模具CAD —UGNX 应用上机实验 UGNXCAD 应用模块具有强大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功能。它提供了显式建模、参数化变量化建模,及其复合建模方法,设计过程更灵活,能够建立全相关,参数化的模型。在此基础上,UGNX能够很方便地进行产品的装配和生成工程图纸。此外,UGNX 仍提供了冲模、注射模等模具设计功能模块。因此,UGNX 特别适合于产品设计和模具开发。 本课程安排了建模基础、草图和实体建模、变量化设计、装配、模具型芯型腔设计、简易锻模设计和注塑模设计等系列上机实验。通过这些实验熟悉且掌握UGNXCAD 应用模块的使用,以及采用UGNX 软件进行模具设计的基本方法。 项目壹、UGNX 建模基础(验证型) 壹、实验目的 通过NXCAD 用户界面操作,了解NXCAD 软件操作和功能概况,掌握NXCAD 主界面、基础环境、图层管理等基本操作。通过某机械零件的基本体素建模,了解和掌握圆柱、圆锥、长方体、坐标系和布尔运算等基本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背景 UGNX 建模应用( ModelingApplication )模块是UGNXCAD 的主要功能模块。在这个应用模块中能够通过显式建模、参数化建模、变量化建模,及其复合建模方法,建立产品的三维实体模型。在建模中能够选择成形特征和特征操作中的许多建模命令。圆柱、圆锥、长方体等命令是成形特征中的基本体素命令,常用于生成产品模型的毛坯,在此基础上,通过后续的成形特征、特征操作和布尔运算等操作完成产品的实体造型。

三、实验条件 计算机及UGNX 软件 四、实验步骤 1. 进入UGNX 建模应用的界面 启动UGNX 软件,新建壹个名称为“ ***_model_1.prt ”的文件(其中“*** ” 为同学姓名的拼音缩写),且进入【建模】模块,观察菜单和工具栏在进入不同模块的变化情况。 2. 采用基本体素,结合布尔运算和坐标变换进行实体建模,零件如图3-1 所示。 图15-1 某零件工程图 参考教材“模具CAD—UGNX 应用”的第三章第二节完成图3-1 所示零件的实体建模。 3.在完成上述实体建模后,有时间的同学请在第壹章的第二、三节和综合练习中选择其它基本体素实体造型的实例进行练习。 项目二、全相关参数化的零件设计(设计型) 壹、实验目的 1、了解UGNX 相关性的基本概念; 2、学习草图设计和特征建模的基本方法;

手机后盖注塑模的设计

学科门类:单位代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手机后盖注塑模的设计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XXXXXXXXX系 二○**年X X月

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内容 1、按提供的塑料制品(手机后盖)进行测绘 1)绘出制品(手机后盖)的产品图纸; 2)参考有关资料,标注尺寸、公差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2、结合制品(手机后盖)图纸内容确定该制品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案 3、设计注塑模具 二、设计(论文)依据 1、提供塑料制品(手机后盖)一只; 2 、准确测量制品各关键尺寸; 3、合理确定制件准确厚度。 三、技术要求 1、根据制品的几何形状、重要(g)确定注塑模具的浇口类型和型腔数量 2、结合制品的浇口类型,型腔数量等条件选择注塑机的型号、类别来确定模具安装类 型及参数 3、对模具中各种机构进行设计

四.毕业设计(论文)物化成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根据方案确定、模具设计、以及有关计算等设计过程来写出毕业设计说明 书一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内容在一万字左右。 2、图纸内容及张数 1)塑料制品图一张(比例适当)。 。 2)注塑模具总装配图一张A 3)零件图(cad)若干。 4) Pro/E 三维零件图及组装图若干。 五.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4.25~ 5.28 设计、绘制图纸阶段(4.28~ 5.2 检查“设计进展”情况)5.30~ 6.10 整理、汇编设计说明书 6.15~6.20 审图,学生修改图纸,做答辩前的各项准备 (6.18~6.20 系部安排检查) 6.20 毕业设计资料全部上交系部 6.23~6.27 分小组进行答辩 (6.28~6.29 系答辩领导小组抽查答辩)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宁编著. 实用注塑模设计.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5 2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塑料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12 3 张克惠.注塑模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1 4 王树勋.模具实用技术综合手册.广州:华南进工大学出版社,1995,6 5 宋玉恒.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8

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解答

冷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实验指导书实验一:典型结构冲模拆装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一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一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并绘制模具装配图以一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 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 冲模按导向方式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一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一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 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级进模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结构: (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一次冲程中,在同一个工位上完成两道或两道以上工序的模具,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两部分。

三、实验仪器 1实验设备:冲压设备; 2、实验模具:冲压模具若干副; 3、实验工具及量具:游标卡尺、直尺、扳手、螺丝刀、铜棒、手锤、零件盒。 四、实验步骤 1认真观察实验模具,并推测模具的种类、工作原理; 2、将模具上、下模部分分开,确定模具的种类及组成模具各零件的作用; 3、由工作零件推测制件形状和毛坯形状,并按比例绘制制件草图和毛坯草图; 4、拟定模具拆装工艺过程。对于模具零件间的过盈配合部分和部分过渡配合部分, 拆卸到组件为止。在拆卸过程中,要记清各个零件在模具中的位置、相互关系及拆卸顺序,以便重新装配。 5、在拆卸时和拆卸后,分析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特征、形状、定位和固定方式;验证并修正前面推测的制件形状。 6、分析模具其他零部件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它们与相关零件的位置关系;模具定位和紧固零件的结构形式、作用、要求和数量。

工业产品专题设计教案(20200420183259)

附件1-2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案 课题概述工业产品专题设计课时 2 教学目标和要求教学目标:了解并熟悉产品专题设计的基本知识 教学要求:通过讲授使学生了解工业产品专题设计的基本概念,总结工业设计发展方向。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产品设计的定义、产品设计的发展趋势难点:产品设计的发展方向分析。 授课内容与教学过程设计一、课程基本内容 1.介绍广义设计的诸多定义:(讲解+思考)共40分钟 一种针对目标的问题求解活动,将人为环境符合人类的社会心理、生理需求过程从 现存事实转向未来可能的一种想象跃进;一种创造性活动——创造前所未有的、新颖 而又有益的东西;一种构思与计划,以及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符号化的 活动过程;建立在一定生产方式上的造型计划。使人造物产生变化的活动 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对一批特殊的实际需要的总和,得出最恰当的答案;实现信念 的一种非常复杂的行动;一种约定俗成的活动,是在规定和创造将来完成委托人的要 求、目标,获得设计师与用户均能满意的结果;一种研讨生活的途径综合社会的、积 极的、及时的、心理的、生理的、人类学的、艺术的各种形态的特殊的美学活动及其 产品。 1970年国际工业设计协会联合会ICSID(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Societies of Industrial Design) 为工业设计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 工业设计,是一种根据产业状况以决定制作物品之适应特质的创造活动。适应物品特 质,不单指物品的结构,而是兼顾使用者和生产者双方的观点,使抽象的概念系统化, 完成统一而具体化的物品形象,意即著眼于根本的结构与机能间的相互关系,其根据 工业生产的条件扩大了人类环境的局面。 2.产品设计定义: 1980年,ICSID修正了工业设计的定义:就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而言,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验及视觉感受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 以新的品质和规格,叫做工业设计。 基于以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更简单,也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工业设计概念: 以系统的方法,以合理的使用需求,健康的消费,以启发人人参与的主动行为,来创 造新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 这个概念清晰地表明工业设计的目的:就在于为人类设计更合理、更美好的生存方式。 3.发展(讲解+思考+提问)共40分钟 当人类第一次把石头当作做工具时,第一次装饰洞穴设计就开始了。实际上,工 业设计,至今已有250多年。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我国比较系统地引进工业设计的理念、方法30多年中,前20多年发展缓慢。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转变发展方式的需求,十年工业设计,发展的步伐大大加快。胡锦涛总书记、吴邦国委员长、温

硅胶模具设计手册

一、审图 当设计员拿到客户设计图纸,工程部过来的新(旧)模审核表和Tooling Order 时,必须认真仔细地进行审图。进行审图一般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理解客户图纸的意思,仔细分析是否客户的要求存在设计和加 工制造在我们现有设备和技术力量难以做到的地方。 2、了解客户要求产品的结构,审核图纸中尺寸或者结构没有告知或不 太清楚的地方。 3、注意审核图纸中尺寸有相矛盾的地方。 4、审核图纸中要求的公差是按正公差还是负公差,没标注的是否按三 德公差。 5、注意审核弹性范围,硬度、回弹和比例要求。 6、注意审核该支撑柱的大小,尺寸和间距根据KEY形能否达到。 7、注意审核该模的交样期,以便合理安排设计制造的加工周期。 8、审核该模具是否有自行设计的尺寸。 9、审核CAV标记的打法是否有特别要求,以便在LAYOUT图中给予 特别的注明。 10、审核是否有其它特殊工艺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11、对于图纸中有特殊说明的英文或日文等,需弄清楚其具体的意思, 以免漏掉某些要求或者注意点。 以上各点有不太清楚或缺少尺寸或根据我们现有力量难以达到 的,就要联系工程部发传真给客户(或直接发传真给客户),把我 们希望更改的地方提出,看客户能否接受,以便我们更好的进行 设计和制造。

※要求设计员在询问尺寸或其它相关的问题,希望能尽可能的一次性问清楚,避免浪费更多的时间。 ※另外,随着现代竞争的交样期越来越激烈,在模具行业要求模具的交样期越来越短。所以对于有些不影响设计或能够先进行设计和制作的模具,则先进行设计与制作等尺寸或结构齐全后进行再重新设计和制造。例如问弹性壁能否自行设计pim大小的问题,即可先设计,开模(弹性壁暂不做,但要用Ф1.0的刀光R角深度1.0左右,以便EDM碰中用。放电完后再进行弹性壁的设计及制造,对于交样期较短的模具可以灵活掌握,但要求设计时尺寸应做得稍微保守一些,以便尺寸来了以后可以进接制作或进行更改。※客户所提供的图纸上,硬度单位一般为shore A,而我们公司橡胶原料的硬度是以Jis为标准的,因此审核图纸或进行弹性壁设计时按以下标准进行硬度的换算。 ShoreA Jis shoreA Jis 25 24 55 51 30 29 59 55 32 30 60 56 35 33 64 60 38 35 65 61 40 37 69 65 43 40 70 66 45 42 74 70 49 45 75 71 50 46 80 75 54 50 85 80

模具设计与制造实习报告

西电公司机电学院工业自动化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实训报告 实习生:曹儒2011-4-12 目录 内容提要——————————————————————————— 3 一.课程基本情况———————————————————————— 4 二.企业概况及企业文化———————————————————— 4 一.实习目的————————————————————————— 4 二.实习内容和要求—————————————————————— 4 三.专业知识————————————————————————— 5 四.具体实习内容——————————————————————— 5 七.心得体会————————————————————————— 7 内容提要 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我在航天六院十一所完成了毕业 生下厂实习。在实习过程中,通过橡胶压制工作的实践使我 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使理论知识和实践有机 的结合在了一起。熟悉了本工种的岗位职责,提高了我的职 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课程的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生产实习 总学时数:一月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课 课程要求:必修 授课专业:工业自动化系系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 相关工厂参观: 在实习期间,参观工厂的其他设备,较先进的生产线,自动线,装配线等。 二.企业概况及企业文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所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究、设计单位,于1958年4月创建于北京,现位于古城西安的航天城。 40多年来,我所成功研制出了五十多种液 体火箭发动机,包括大型一、二级发动机,助推级发动机,上面级发动机和资控、轨控发动 机。这些发动机作为长征系列各型号运载火箭的发动机,成功发射了我国自行制造的通讯、气象、资源、导航等共50多颗卫星, 同时将“澳星”、“亚星”等 20多颗外星送入预定轨道。 特别是,由我所研制的新型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组成的长征二号已运载火箭,把“神舟”飞船6次送入太空, 为共和国赢得了空前的荣誉。多年来, 我所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发射成功率始终保持着100%的记录。 我所现有职工近1200人,拥有一直技术力量雄厚、科 研生产实践经验丰富员工队伍,其中技能人员540余人,特级技师3人,技师及以上 70余人,集团公司级航天技术能手5人, 集团公司级技能接班人9人。 拥有大型实验室、密封研制中心、计量中心、测控研制中心共6人。 三.实习目的

冲压模具设计实验报告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实验报告 分院:机电与能源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4班 姓名:陈文飞 学号: 3100611136 指导老师:赵忠 日期: 2013 年 12 月 1.零件的工艺性分析

(1)结构工艺性 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无悬臂,孔径、孔边距均大于 1.5倍料厚,可以直接冲出,因此比较适合冲裁。 (2)精度 由表3-11和表3-12可知,该零件的尺寸精度均不超过ST4等级,因此可以通过普通冲裁方式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 (3)原材料 08钢是常用冲压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适合冲裁加工。 综上所述,该零件具有良好的冲裁工艺性,适合冲裁加工。 图1 2.工艺方案确定 该零件需要落料和冲孔两道工序完成,可采用的方案有三种: 方案一:单工序冲裁,先落料再冲孔。 方案二:复合冲裁,落料冲孔同时完成。 方案三:级进冲裁,先冲孔再落料。 由于是大批量生产,因此方案一不满足生产效率的要求,方案二和方案三都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虽然方案三比方案二操作方便,但方案二能得到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平面度,且由于被冲板料较薄并不允许产生翘曲,特别是外孔和内孔的同轴度要求,因此选择方案二,即采用复合冲压。 3.模具总体设计 (1)模具类型的选择 对于复合模,由于倒装复合模操作方便安全,实际生产中优先考虑倒装结构。所以选用倒装复合模。 (2)模具零件结构形式确定 1)送料及定位方式

条料由于是沿着一定的方向“推进”模具的,因此它的定位必须是两个方向的:○1在与送料方向垂直方向(即左右方向)上定位,以保证条料沿正确的方向送进,称为导料,常用的有导料板、导料销;○2在送料前方定位,以控制条料每次送进模具的距离(即步距),称为挡板,常用的有挡料销、侧刃等。这里采用手工送料,导料销导料,挡料销挡料。 2)卸料与出件方式 卸料零件的作用是卸下箍在凸模或凸凹模外面的制件或废料,根据卸料力的来源不同,分为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两种。拉深件切边时需要采用废料切断力卸料。 (1)刚性卸料装置 刚性卸料装置也称为固定卸料装置,仅由一块板(称为卸料板)构成,直接利用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刚性卸料装置的卸料装置原理是冲裁结束凹模回程时,凸模带动其外面的条料或制作一起向上运动,当条料或制件与卸料板刚性接触并产生撞击时,凸模仍然可以继续上行,但箍在凸模外面的条料或制件则由卸料板的撞击力卸下。 (2)弹性卸料装置 结构较刚性卸料装置复杂,一般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弹簧或橡胶)和卸料螺钉三个零件组成。弹性卸料装置主要用于薄料(一般料厚不超过1.5mm )、所需卸料力不大、对板的平面度有要求的冲裁件的卸料。 (3)刚性推件装置 原理是冲压结束时打杆与打料横杆接触并随上横回程时一起上行,当装在压力机滑块上的打料横杆撞击装在压力机床身上的挡块,产生的力则由打料横杆传给打杆,由打杆把力是刚性撞击产生的,因此推件力大,工作可靠。 (4)弹性推件装置 弹性推件装置由弹性元件、推板、连接推杆和推件块或直接由弹性元件和推件块组成。与刚性推件装置的不同是其推件力来源于弹性元件的被压缩,因此推件力不大,但出件平稳无撞击,同时兼有压料的作用,从而使冲件质量较高,多用于冲压薄板以及工作精度要求较高的模具。 综上所述,这里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卸料,刚性推件装置推件。 3)模架的选用 根据我们的零件形状及送料的方向,选用中间导柱圆形模架。因为中间导柱圆形模架的导柱、导套安装在模座的对称中心线上,导向较平稳,适用于纵向送料的模具。 4.工艺计算 (1)拍样设计 根据工件形状,这里选用有废料的单排排样类型,差表3-3得搭边1 1.5a mm =,侧搭边2a mm =,则条料宽度202224B mm =+?=,进距 20sin57 1.5sin5725.64S mm =÷?+÷?=。查表3-4得截板误差0.5mm ?=,于是 得到如图所示的拍样图。

鼠标外壳注塑模具设计

鼠标模具的设计 目录 第一章零件的工艺分析 (4) 1.1 材料的选择 (4) 1.2 产品工艺性与结构分析 (5) 第二章模具结构设计 (6) 2.1 型腔数量以及排列方式 (6) 2.2 初选注射机。 (6) 2.3 分型面的设计 (7) 2.4 浇注系统与排溢系统的设计 (9) 2.5 成型零件的设计 (15) 1. 凹模的设计 (15) 2. 型心尺寸的计算 (21) 3. 模具型腔侧壁和底版厚度的计算 (26) 2.6 推出机构的设计 (29) 2.7 侧向分型与抽芯机构的设计 (32) 2.8 注射机参数的较核 (34)

前言 毕业设计是在修完所有课程之后,我们走向社会之前的一次综合性设计。在此次设计中,主要用到所学的注射模设计,以及机械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着重说明了一副注射模的一般流程,即注射成型的分析、注射机的选择及相关参数校核、模具的结构设计、注射模具设计的有关计算、模具总体尺寸的确定与结构草图的绘制、模具结构总装图和零件工作图的绘制、全面审核投产制造等。其中模具结构的设计既是重点又是难点,主要包括成型位置的及分型面的选择,模具型腔数的确定及型腔的排列和流道布局和浇口位置的选择,模具工作零件的结构设计,侧面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拉料杆的形式选择,排气方式设计等。通过本次毕业设计,使我更加了解模具设计的含义,以及懂得如何查阅相关资料和怎样解决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为我们以后从事模具职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次毕业设计也得到了广大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在此一一表示感谢!由于实践经验的缺乏,且水平有限,时间仓促。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和欠妥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和同学批评指正。 在编写说明书过程中,我参考了《塑料模成型工艺与模具设计》、《实用注塑模设计手册》和《模具制造工艺》等有关教材。引用了有关手册的公式及图表。但由于本人水平的有限,本说明书存在一些缺点和错误,希望老师多加指正,以达到本次设计的目的。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设计实验指导

(数控模具设计)模具设计 实验指导 20XX年XX月 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

实验壹:典型结构冲模拆装实验 壹、实验目的和要求 1、通过对模具的拆装,进壹步熟悉模具的结构; 2、通过对所拆模具的分析和论证,进壹步掌握各类模具的结构、各零部件的作用、零件间的配合关系及拆装关系。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模具的能力; 3、通过对模具的拆装,且绘制模具装配图以壹些主要模具零件图。提高快速绘制模具草图的能力。 二、冲模的分类及冲模的主要零部件 1、冲模的分类冲模按工序组合程度可分为: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冲模按导向方式 可分为:无导向模、导板模、导柱导套模 (1)单工序模 单工序模是指在壹次冲压行程中只完成壹道工序的模具。单工序模按工序性质分类可分为落料模、冲孔模、弯曲模、拉伸模、胀形模、翻边模等等。 (2)级进模 级进模是指在压力机的壹次冲程中,依次在几个连续不同的工位上完成俩道或俩道 之上工序的模具,级进又称连续模或跳步模。级进模根据定位装置的不同,有四种结构:(a)由导料板、挡料销、始用挡料销、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导正销级进 模. (b )由导料板、侧刃组成定位部分的侧刃级进模。 (c )由导料板、侧刃、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d )由导料板、自动送料机构、导正销组成定位部分的级进模。 (3 )复合冲模 复合模是指是指在压力机的壹次冲程中,在同壹个工位上完成俩道或俩道之上工序的模具,

复合模按结构可分为:正装复合模、倒装复合模。 2、冲模的主要零部件可分为工艺构件和结构构件俩部分。

工业产品设计的特征

工业产品设计的多重特点 班级:工设091班姓名:王吉祥学号:2009316120 工业产品的设计大致就是“工业设计”,它是一个将人的某种目的或需要转换为一个具体的物理形式或工具的过程,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具体的载体,以美好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创造性活动过程。 工业产品设计反映着一个时代的经济发展的先进程度。产品设计是工业设计的核心,是企业运用设计的关键环节,它实现了将原料的形态改变成为更有价值的形态。工业设计师通过对人生理、心理、生活习惯等一切关于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认知,进行产品的功能、性能、形式、价格、使用环境的定位,结合材料、技术、结构、工艺、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成本等因素,从社会的、经济的、技术的角度进行创意设计,在企业生产管理中保证设计质量实现的前提下,使产品既是企业的产品、市场中的商品,又是老百姓的用品,达到顾客需求和企业效益的完美统一。济、技术和文化。 工业产品设计者的设计构思,应该包括产品的整体外型线条、各种细节特征的相关位置、颜色、材质、音效;还要考虑产品使用时的人机工程学。更进一步的工业产品设计构想,会考量到产品的生产流程、材料的选择、以及在产品销售中展现产品的特色。工业产品设计者必须引导产品开发的过程,借由改善产品的可用性,来使产品更有价值、更低生产成本、更高的产品魅力。 工业设计真正为人们所认识和发挥作用是在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以工业化大批量生产为条件发展起来的。当时大量工业产品粗制滥造,已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业设计作为改变当时状况的必然手段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传统的工业设计是指对以工业手段生产的产品所进行的规划与设计,使之与使用的人之间取得最佳匹配的创造性活动。从这个概念分析工业设计的性质:第一,工业设计的目的是取得产品与人之间的最佳匹配。这种匹配,不仅要满足人的使用需求,还要与人的生理、心理等各方面需求取得恰到好处的匹配,这恰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第二,工业设计必须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工业设计的性质决定了它是一门覆盖面很广的交叉融汇的科学,涉足了众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有如工业社会的粘合剂,使原本孤立的学科诸如:物理、化学、生物学、市场学、美学、人体工程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等,彼此联系、相互交融,结成有机的统一体。实现了客观地揭示自然规律的科学与主观、能动地进行创造活动的艺术的再度联手。 由于产品设计阶段要全面确定整个产品的结构、规格,从而确定整个生产系统的布局,因而,产品设计的意义重大,具有“牵一发而动全局”的重要意义。如果一个产品的设计缺乏生产观点,那么生产时就将耗费大量费用来调整和更换设备、物料和劳动力。相反,好的产品设计,不仅表现在功能上的优越性,而且便于制造,生产成本低,从而使产品的综合竞争力得以增强。许多在市场竞争中占优势的企业都十分注意产品设计的细节,以便设计出造价低而又具有独特功能的产品。许多发达国家的公司都把设计看作热门的战略工具,认为好的设计是赢得顾客的关键。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