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深穿支闭塞:上、下肢一致的偏瘫一般无感觉障 碍和偏盲
大脑中动脉
4.大脑后动脉
1皮层支闭塞:对侧同向性偏盲,累及优势半球, 可出现失读、失写、失计。
2深穿支闭塞:丘脑综合征:对侧深感觉障碍、自 发性疼痛、感觉过度、轻偏瘫、共济失调、舞蹈手足徐动症等。
5.椎-基底动脉
基底动脉主干闭塞:四肢瘫痪,延髓麻痹、昏迷、 常迅速死亡,脑干基底部闭塞,出现闭锁综合征。
2.控制血压
血压维持在比患者病前稍高水平,除非血压过高, 一般急性期不使用降压药,以免血压过低而导致脑 血流量不足,使脑梗塞加重,血压低者可加强补液 或给予适量药物以升高血压。
3.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梗塞范围大或发病急骤时可产生脑水肿。如
病人意识障碍加重、出现颅内压增高症状,应进行
降颅压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甘露醇、甘油果糖等。
(四)脑血栓形成的实验室检查及鉴别 诊断
1.实验室检查 应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和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
心电图等检查。 CT检查:发病当天多正常,24小时以后梗塞区出
现低密度灶。脑干梗塞CT常显示不佳,有条件时 可行MRI检查。腰穿检查,脑脊液化验多正常,大 面积梗塞时压力可增高。
2.诊断
发病年龄多较高 多有动脉硬化及高血压 发病前可有TIA发作 安静状态下发病
血压下降
血管病变基础
血流缓慢
胆固醇沉积 于血管内膜
血管壁脂肪 透明变性
纤维增生 动脉变硬
血小板、纤维素
血栓形成 血栓增大 动脉管腔变窄
管壁厚薄不匀黏附、聚集、沉着
致完全闭塞
(三)脑血栓临床类型及表现
1.临床类型 依据症状体征演进过程分: 1.完全型 2.进展型 3.缓慢进展型 4.可逆性脑缺血发作
活动中 数10分至数h 症状达到高峰
高血压史 全脑症状 意识障碍
多无 轻或无 通常较轻或无
多有 头痛\呕吐\嗜睡\打哈欠等颅压高症状 较重
神经体征 非均等性偏瘫(大脑中动脉主干& 多均等性偏瘫(基底节区) 皮质支)
CT检查 脑脊液
脑实质内低密度病灶 无色透明
脑实质内高密度病灶 血性(洗肉水样)
(五)脑血栓形成的治疗要点(急性期)
(一)脑血栓形成的病因
1.动脉粥样硬化,常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 2.动脉炎 3.先天性动脉狭窄 4.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5.血高凝状态
(二)脑血栓形成发病机制
缺血性机联反映 神经细胞在完全缺血、缺氧后十几秒即出现电位变
化,20-30秒后大脑皮质的生物电活动消失,3090秒后小脑及延髓的生物电活动也消失。脑动脉血 流中断持续5分钟,神经细胞就会发生不可逆性损 害,出现脑梗死。 造成缺血性损伤的另一种机制是细胞调亡。
优势半球伴运动性失语症
颈动脉搏动减弱与血管杂音
2.大脑前动脉
皮质支闭塞:对侧中枢性下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 碍,面部少有累受
深穿支闭塞: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上肢近端轻瘫 (累及内囊膝部与部分前肢)
双侧大脑前动脉闭塞:淡漠、欣快等精神症状及摸 索动作、强握反射
3.大脑中动脉
1主干闭塞:病灶对侧中枢性面舌瘫与均等性偏瘫 、 偏身感觉障碍、偏盲(三偏);优势半球完全性失语, 非优势半球体象障碍。
2.临床表现
不同动脉闭塞时的临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表现
1.颈内动脉 4.大脑后动脉 2.大脑前动脉 5.椎-基底动脉 3.大脑中动脉 6.小脑下后动脉
1.颈内动脉
可无症状(取决于侧支循环)
伴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 单眼一过性黑矇
颈内动脉
同侧Horner征(又称颈交感神经麻痹综合征:是由于交感
神经中枢至眼部的通路上受到任何压迫和破坏,引起瞳孔缩小、 眼球内陷、上睑下垂及患侧面部无汗或少汗的综合征)
脑梗死 Cerebral Infarct
讲课者:高小芳
脑血栓形成(CT) 是导致脑梗死最常见的类型占60%
脑动脉主干与皮质支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增厚、 管腔狭窄闭塞与血栓形成,使脑局部血流减少与供血中 断 ,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软化坏死→局灶性神经系统 症状体征。
脑血栓形成
(一)病因 (二)病理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及类型 (四)实验室检查及鉴别诊断 (五)治疗要点 (六)护理要点 (七)康复治疗
基底动脉分支闭塞 :交叉性瘫痪。 内听动脉闭塞:同侧突发性耳聋、耳鸣、眩晕。
椎动脉
基底动脉
6.小脑后下动脉或椎动脉闭塞分析征
也称延髓背外侧综合征是脑干梗死最罕见类型: 1眩晕、呕吐、眼球震颤 2交叉性感觉障碍 3同侧Horner征 4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5同侧小脑性共济失调。
1.早期溶栓
6.扩血管治疗
2.控制血压
7.高压氧疗
3.抗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8.其他治疗
4.改善微循环
9.手术治疗
5.抗凝治疗
1.早期溶栓
尽快恢复血供是谓“超早期”的主要处理原则.超早期 是指发病6小时以内,应用此类药物首先需经CT证实无出 血灶,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 常用的溶栓药有: 1 尿激酶 2 链激酶 3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阿替普酶) 4 已酰化纤溶酶激合剂复合物
2皮质支闭塞:(1)上部分支卒中:包括眶额、额部、中央前回及
顶前部分支,导致病灶对策面部、手及上肢轻偏瘫和感觉缺失,下肢不受 累,伴Broca失语(又称表达性失语或运动性失语)(优势半球)和体象 障碍(非优势半球),无同向性偏盲;
大脑前动脉
(2)下部分支卒中:包括颞极、颞枕部和颞叶前中后部分支,较少单独出现, 导致对侧同向性偏盲,下部视野受损严重;对侧皮质感觉如图形觉和实体 辨别觉明显受损,病觉缺失、穿衣失用和结构性失用等,无偏瘫;优势半 球受累出现Wernicke失语(又称听觉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非优势半 球出现急性意识模糊状态。
使用甘露醇时警惕肾功能的改变和注意水、电解质
平衡。
4.改善微循环
低分子右旋糖酐可降低血液粘度和抗血小板聚集作 用,从而改善微循环,用药前做好皮肤过敏试验,对于有 出血倾向或左心衰竭的患者,使用改药可能引起出血或 急性肺水肿,应慎用。
多在几小时或数日达到高峰,无明显头痛、呕吐及 意识障碍
有相应供血区的神经功能缺失体征 CSF(脑脊液检查)多正常,CT检查在24~48h后
出现低密度影阴
3.鉴别诊断.脑梗死与脑出血的鉴别要点
脑梗死
脑出血
发病年龄 多为60岁以上
多为60岁以下
起病状态 安静或睡眠中 起病速度 10余h & 1~2d症状达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