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3.51 MB
- 文档页数:7
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
产业集群是指在地理上靠近,同处或相关于一个特定产业领域的中小企业,高密度地聚集在一起。
在我国也称作“产业簇群”、“特色产业区”、“块状经济”。
从理论和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是地区和产业提升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
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是中小型民营企业,促进产业集群持续健康发展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产业集群现象在浙江、广东、福建、江苏、山东等很多省份都有分布,几乎每个省市都有发育程度不同的产业集群,其中以浙江省、广东省和江苏省最为集中。
(一)我国产业集群的类型
产业集群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一是根据产业集群发展中政府所发挥的作用,可分为政府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的产业集群;二是根据产业集群形成的驱动因素,可分为供给因素驱动形成型与需求因素驱动形成型的产业集群;三是根据产业集群中成品商的市场结构,可分为轮轴式多核式葡萄式与混和式产业集群;四是根据产业集群的深度,可分为简单型与复杂型产业集群;五是根据产业集群中同类企业之间的合作程度可分为松散型与紧密型产业集群。
此外可根据成产品的属性分为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技术产业集群。
从形成原因来看,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一是依靠当地企业家精神和工商业传统、建立在农村或乡镇工业基础上的特色集群。
这些集群一般形成了专业化的、劳动密集型的小城镇,浙江称之为工业化特色产业区。
从其产生的过程来看,产业集群经济主要是一种民间经济,由大量中小企业构成。
从全国来看,这类企业集群也为数最多。
二是基于“三来一补”基础上形成的两头在外的产业集群。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港台地区的制造业正好面临劳动力和土地价格飞涨、成本迅速上升的压力,广东、福建、江苏省敏锐地把握了这一机遇,以优惠政策、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以及邻近港澳、联接广州深圳的区位优势,迅速发展成港台制造业的“工厂”。
三是与大型企业配套形成的产业集群。
在山东青岛海尔集团、重庆嘉陵摩托集团、辽宁东北钢琴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附近,都有相关企业繁殖和衍生,进而又促进了配套产业的发展,并在相关行企业的竞争中不断创新和升级,形成一些企业集群。
还出现了基于外资企业配套而发展起来的产业集群,如北京亦庄的诺基亚星网工业园。
四是在中心城市城区出现的都市型产业集群。
都市型工业园区是特指以大都市独有的信息流、人才流、现代物流、资金流等资源为依托,以产品设计、研发、营销管理、技术服务和生产制造为主体,能在市中心区生存发展,并与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相协调,具有增殖快、适应市场快等特点的工业集聚类型。
上海都市型工业企业群发展迅速。
五是在政府规划下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集群。
全国目前已有53个高新技术园区。
在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基础上,国家正式批准成立设立了北京市中关村科技园区。
上述分类实际上反映了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一种时空演化过程:随着我国改革开放走向深入,产业集群的发展也逐渐从民间层面进入政府视野,从低技术、低成本、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甚至微型企业的集聚几乎一统天下发展到高技术、创新型产业集群崭露头角,从东
南沿海向内地蔓延滋长。
(二)我国产业集群的发展趋势
1. 产业集群覆盖到大部分的传统行业。
2001年6月,浙江省政策研究室对全省的产业集群进行全面的调查,结果表明,在88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800多个产业集群经济(又称块状经济),分布于纺织、制衣、制笔、电器、机械制造、医药等175个大小行业,有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
据江苏省中小企业局的初步调查,形成了机械、纺织、轻工、食品等13个行业的产业集群。
其他各省区市,如辽宁、吉林、河北、山东、江西、湖南、上海、北京等,也都形成了一些大小不一的机械、化纤纺织、医药、钢铁、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集群。
目前,全国估计有各类产业集群数千个,其中化纤纺织、丝绸纺织、制衣、制鞋、电子、信息、医药、塑料、汽摩配件、精细化工、五金制品等,是出现产业集群最多的几个行业。
2.产业集群已形成较大的经济规模。
2001年,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3043.86亿元,电气机械产业实现产值1327.69亿元,机电产品出口500多亿美元,占全国机电产品出口的45%。
在浙江,到2001年,产业集群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年产值达10-50亿元的集群有118个,50-100亿元的集群26个,100亿元以上的集群3个。
在江苏,60个产业集群拥有各类企业3.21万户,从业人员168.2万人,2002年的产出规模达到2566亿元,占全部中小企业产出总量的19.2%。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的29个纺织特色市(县)城(镇),全口径合计的纺织工业总产值2378亿元,占到全国纺织工业生产的六分之一。
3. 一些产业集群已经形成特色产业和品牌。
产业集群的特色是集群的品牌,可以称之为区域品牌。
在江苏,有常熟纺织产业的“波司登”羽绒服、“雪中飞”羽绒服、“梦兰”床上用品等三个中国名牌产品,“波司登”与“梦兰”等两个中国驰名商标。
在福建石狮市的纺织服装行业就拥有中国驰名商标2个,福建省著名商标40 多个,较为知名的休闲服装品牌有“七匹狼”、“富贵鸟”、“金犀宝”、“野豹”、“帝牌”、“柒牌”等。
在浙江,著名的品牌有宁波的“杉杉”牌西服和“雅戈尔”西服,有诸暨的“恒柏”西服、“步森”服饰以及“枫桥衬衫”。
二、我国产业集群发展的经济社会作用
我国企业集群发展的重大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经济和社会两个方面。
(一)产业集群的经济集聚-扩散效应
首先,产业集群的出现显著推动了国民经济尤其是地方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工业化。
例如,根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对沿海地区的调查,2002年,全国10个产值超过100亿元的纺织基地市(县、区)实现纺织工业总产值2442亿元,占这10个市县工业总产值的38%;利税总额176亿元,占38%;从业人员148万人,占45%。
浙江省浙东南医药原料药及中间体出口加工基地不到40平方公里,自然地集中了400多家企业,生产的维生素E及相关中间体占全国的90%,生产的抗癌药的品种数和产量都居全国之最,有10个系列的原料药生产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由于这些集群中大多数都是从农村中小企业经过集聚而发展起来的,它们的发展壮大无疑推动了农村工业化的进展。
其次,集群经济可以使同一产业内部的分工更为精细化,以至于一个企业可以集中于该产业的某一个工序或某一种中间产品的生产,从而可以节约成本,产生高效率。
浙江苍南县金乡镇是全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在那里,这种小商品的生产工序竟有十八道,包括设计、熔化金属、写字、刻模、晒板、打锤、钻孔等等,每道工序的加工都由独立的企业(加工专业户)进行,而且每道工序产生的半成品都通过市场交换,这样,一条完整的生产流水线就形成了800多家企业参与的“产业链”。
浙江诸暨市大唐镇袜业的整个生产过程被分成10
个步骤,由此形成有一万多家专业化企业组成的10大部门。
第三,集聚将激发各企业之间的技术学习(模仿),激发各企业为应付更切近的竞争而进行技术创新,从而推进技术进步,提升集群的竞争力。
一方面,产业的地理集中使本来就有密切联系的企业有更多相互接触和相互学习的机会,形成一种学习或模仿效应,使信息在企业间传递的费用大大降低,信息沟通的便捷性提高。
随着这种学习效应而来的是,先进的经验、技术更为迅速地在区域内传递,产生技术溢出效果,从而使企业更快、代价更低地获得新技术。
另一方面,产业内部分工的精细化以及产业集聚所产生的高度竞争压力,又迫使企业致力于技术创新。
在精细分工的情况下,集中于某一道工序或中间产品的企业往往要自己解决生产设备、工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或不足,这就在一定条件下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条件和压力,迫使企业你追我赶地竞相进行技术创新。
第四,核心产业的集聚对上下游关联产业产生更为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这些关联产业发展,进而在一个地方形成一种完整的产业链条。
这种效应,就像块根作物一样,通过分化、膨胀和生长,产生倍加的经济效益。
例如,在浙江桐庐分水镇的制笔业集群中,400多家与制笔相关联的企业,形成了从原料供应、元件配套、模具设计、加工生产到产品销售一条龙作业。
现在,分水有专业制模企业40余家,拉丝、弹簧、电镀等配套企业30多家,专业销售企业60多家,原材料及设备供应商8家,专业运输企业5家。
(二)产业集群的社会集聚-扩散效应
首先,由于经济集聚-扩散效应,产业集群将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创造条件。
浙江嵊州领带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3万人;诸暨大唐镇的袜业辐射了14个镇乡,120多个村,从业人员15万人;绍兴市有影响的乡镇企业块状经济35块,从业人员约占全市乡镇企业从业人员的71%。
据浙江有关部门统计,全省专业化的发展至少使600多万本省农民和400多万名外省劳工成为二三产业从业者。
其次,由于经济集聚-扩散效应,产业集群的形成将造成人口的大规模集中,而人口的大规模集中正是城镇化的基础。
大规模市场的形成,是产业集群的集聚-扩散效应的典型表现之一,而市场本身往往又与企业集群一起,成为城镇化的基础。
浙江织里镇原来是个小镇,只有一条不足1000米的主要道路,现在已被建成为面积5平方公里、人口6万的小城市。
浙江大唐镇原本是两个零散的自然村,合计不足800人,现在已经发展为一个有建成区人口2.3万人的小城市。
更为重要的是,产业集群的发展使城镇建设资金来源多元化,民间资金为城镇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大唐镇在城镇建设中累计投入近10亿元,其中民间资金达7亿多元;织里镇城镇建设资金的80%来自民间。
第三,人口的集中及其就业问题的解决,加上城镇化的推进,再辅之以适当的农地制度创新,那么将增加继续主要经营农业的农民的农业用地规模,实现适度规模经营。
在辽宁省辽阳市,有60个工业村发展起产业集群,吸纳了6.6万农民。
转移出来的农民把土地出让出来,使之得到相对规模化的配置:以人均土地5亩计算,辽阳通过发展产业集群而在无形中为种地农民增加了33万亩土地。
产业集群的发展,土地的合理流转和优化配置,大幅度提高了农民收入,人均年纯收入增幅在8%以上。
第四,产业集群的发展推动了企业家、管理者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推动了社会的分化,扩大了工人、管理人员、个体工商户与企业家队伍,从而有助于优化各地的社会结构。
由于产业集群以中小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为主,其所能辐射影响的人口多,因此,不难预期,在这些地方,能够分享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果实的人口所占比例也会较大;同时,中小业主的数量多,在整个区域的社会结构中所占比重也较大,例如,在诸暨的大唐镇,从事袜业的企业有1万多家;在嘉兴市,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合计有15万个。
三、我国产业集群的演化机制
(一)资源创新性整合机制
四、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面临问题和挑战
(一)产业集群存在多方面的内在不足
1. 企业规模偏小,产品档次偏低。
虽然产业集群是以中小企业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将来中小企业仍将构成产业集群主体,但这并不意味着集群中的企业越小越好。
实际上,我国的产业集群绝大多数是从农村发展起来的,主要集中在与居民的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产业,这些产业对企业的规模、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产业的进入壁垒低,产品多数档次不高,经营以“低质跑量”为主。
中小企业既有适应全球化经济的内在优势,也有种种劣势,致使它们在新的挑战下面临重重压力。
在技术方面,这些中小企业通常缺乏技术专业人员,不能支持正式的研究与开发活动,难以形成一定的品牌;在外部交流方面,通常缺乏时间和资源来研究如何使用外部的科技专家资源;在某些领域,规模经济是小企业进入的障碍。
2. 集群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大部分产业集群是以对适用、简单技术的应用为主,且模仿多于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低。
自主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中小私营企业实力小,贷款难,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经济基础;二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太少,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人才基础;三是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大多数人只有初中及以下的文化程度,导致企业缺乏自主技术创新的劳动力技能基础。
在这样的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下,大多数企业根本谈不上技术创新,不少企业存在“一流设备、二流管理、三流产品”的现象,甚至只能把低质低价视为竞争的制胜法宝,假冒伪劣屡禁不绝。
(二)企业生产经营环境的约束与挑战增加
虽然产业集群因为其外部规模效应和内部规模效应而具有一般中小企业所不具备的竞争力,但其所面临的来自内外环境的约束与挑战也在明显增加。
产业集群的内部环境较差。
首先,跟风仿效者多,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现象突出,集群缺乏集体行动规则和规范。
其次,在许多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缺乏必然的产业联系,难以形成各种能够推动企业有效互动和相互促进的正式和非正式的公共机制,包括(或体现为)集群内部带有自治性质的有效公共管理机制。
第三,产业集群内部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乏,社会化的中介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一些集群所在地的基础设施很不完善,企业用水、用电、上网和通讯都有困难。
更为重要的是,不少集群缺少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缺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有效支撑。
我国产业集群内则普遍缺乏中介服务机构,导致这种状况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介组织的运行环境不好。
而中介服务机构的缺位,对中小企业集群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
击。
(三)地方政府行为的误区
1. 政府职能定位存在误区。
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乃至整个经济发展方面,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确保市场机制在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目前,各种工业园区被视为产业集群的升级版,被当做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抓手”。
因此,各地各级政府主要依靠土地经营和各种政策优惠措施,纷纷圈地招商,把“筑巢引凤”作为其发展产业集群或建设工业园区的主要职能,而在依据本地特点构思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建构中介服务体系、建立劳动力教育培训机构等方面,则缺乏周全的规划与有效的行动。
同时,这些地方还急于打造所谓本地名牌,不惜采取种种拔苗助长的行政措施,却忽视了产业集群形成的内在规律,不善于从专业化分工和市场细分中发现机遇,培养本地经济特色。
2. 园区建设过热,出现过度竞争。
许多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所在地的政府仍然抱着铺摊子、上规模、求政绩、为社区建设和行政支出聚集财源的发展思路,不管条件是否具备,盲目上马各种园区。
在浙江,有近800个各级各类园区,其中规划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
园区仅100多个,多数园区的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且建设标准不高,部门管理交叉,无法发挥产业集中和产业集聚作用。
不难想见,当园区成为各地工业发展的新载体时,地区间的经济竞争就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工业园区之间的竞争。
虽然一个地方的园区规划水平可能不低,但由于缺乏区域性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单个园区的规划水平要大打折扣,而不同园区之间的过度竞争,则更会造成相互削弱的后果。
与此同时,在不同地方出现的追赶加模仿的重复建设,在更大的范围内造成了相互削弱的过度竞争。
3、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不协调。
首先,在推动产业及其或工业园区发展的过程中,土地成为政府利用的最重要资源,大肆圈地并竞相降低地价招商的现象在各地普遍存在。
其次,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的发展使大量农民失去了土地,他们中的许多人因此失去了安身立命之本。
第三,一些地方政府为了招商引资,除了竞相降低地价外,还有意无意地维护外来劳动力的低工资率,对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劳动环境问题视而不见,对业主不加以规范和约束。
第四,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的发展与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不相协调。
一方面,由政府行为的狭隘性和盲目性所造成的“乡乡建区”、“镇镇办园”现象,无疑违背了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不利于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事业;另一方面,一些有发展前途的小城镇,往往又因为行政级别不够而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面临刚性制度约束,无法“长大”。
此外,约束人口正常流动的传统户籍制度壁垒,往往被地方政府复制到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的人口管理上,外来劳动力继续难以融入流入地社会。
流入地的城镇和非农经济通过产业集群或工业园区的发展而得到了繁荣,但我国的整体城市化水平却没有由此得到相应的提高。
五、对推动我国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性对策思考
(一)通过重组与整合,在发展中提高产业集群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首先,要进一步发挥创造性地整合本地资源的良好机制,克服没有限制地跟风仿冒的弊端,真正形成产业集群自身的特色产业和品牌。
对本地特色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并加以创造性的整合,无疑是一种战略性的举措。
目前,一些地方已经意识到这一战略的重要性,并开始采取相应的措施。
例如,扬州、泰州、南通等苏中三市正在根据本地特点思考和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可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杀出长三角产业重构的重围,形成三大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
从国际上产业集群发展的经验看,嵌入性或植根性是产业集群能够取得成功和绵绵不绝的发展潜力的关键,这意味着,不仅当地的特色物质资源应当成为集群发展的基础,其特有的历史社会文化资源也应当被整合到产业集群的资源体系之中,这是真正形成产业特色的关键,是解决国内各产业集群之间存在的产业重构和过度竞争问题的关键,也是解决区域性与全球性之间的矛盾的关键。
其次,强化技术创新,形成有深厚技术创新能力支撑的区域品牌。
鉴于目前我国大多数产业集群都属于从事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的传统产业,在这些产业领域运用好这一战略尤其重要。
对传统产品的生产经营而言,创新和精致化是形成品牌的关键,且不说进入国际市场,即使要应对我国市场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的变化,也不得不实现创新和精致化。
为此需要运用各种现代化的技术对整个生产经营体系进行重组和改造,包括把相关的前道和后道工序都纳入其中,形成相对完整的产业链。
在这方面,广东省南海市西樵镇的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浙江永康五金产业集群都创造了加快技术创新以及把信息技术运用于传统产业以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的成功经验。
第三,加强产业集群内部的专业分工,形成弹性生产体系,进一步发挥集群内部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效应,形成集群竞争力。
内部的精细分工是国际上成功产业集群所以成功的重要经验。
浙江温州的小小标牌产业就已经衍生出18道工序,并且每一道工序都由独立的中小企业承担,从而集聚了成百上千家企业,上下游企业之间基本上采取市场采购的方式获得产品。
正是这种生产组织模式,推动着标牌产业的不断创新和精致化,推动着其产品走向世界。
第四,加强与关联产业和支持产业的横向联结,形成集群创新的社会化基础。
这一战略的核心,要求在集群中形成由中介服务机构、科技服务机构、教育培训机构组成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这样的体系具有强大支撑作用,包括克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缺乏等不足,以及促进市场的规范运行,等等。
但建立法律服务机构、会计师服务机构等中介服务机构以及与产业相关的教育培训机构的必要性,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重视。
其中一个原因是,许多产业集群不位于大中城市,而是位于乡村地区。
对这一不足的克服,需要有政府行为介入。
(二)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充分发挥政府的支持作用
首先,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要考虑以产业集群政策替代产业政策,以更为完整、科学、可行的产业集群政策替代简单的产业布局安排。
这是因为,与产业政策相比,产业集群政策要综合考虑一个地方的资源条件,要把经济、政治、社会与文化的整体发展纳入相关政策的考量范围,只有这样,政府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才能有切合实际的载体。
其次,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首要职能是创造基础条件,消除任何阻碍集群提升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因素。
在具备发展产业集群的地方,政府的首要职责是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创造优惠条件引导企业在具有优势的地点集聚,但要改变单纯依赖土地经营以及在提供优惠政策方面进行比拼厮杀的恶性竞争做法,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营造整体政策环境上面,包括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简化手续、改革管理制度、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等。
在以园区形式集聚企业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产业集群的基础不仅仅是规模企业,更包括大量的中小企业。
政府在引导企业集聚的过程中,既要在企业规模准入条件上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又要根据本地资源特点保持一定的产业选择性,从而促使产业集群最终能够形成弹性专精的生产体系,为提升集群竞争力创造条件。
第三,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不断帮助集群发展和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和自组织体系。
这是政府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经常性职能之一。
为此,一方面要采取优惠措施,积极推动产业集群内部的中介服务体系与科技服务体系的发育发展,包括建立法律、会计、仲裁、信息咨询、测试等方面的中介服务机构,为市场经济体制的有效运作提供润滑剂;要进一步改革金融体系,切实解决私营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可以考虑像欧美发达国家那样成立政策性的中小企业银行,专门负责解决中小私营企业融资问题,还可以考虑开放民间金融;要建立或帮助建立各种科技研发与科技咨询机构,并帮助企业与大学及科研院所建立经常性的联系,形成科技创新体系,弥补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
第四,在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过程中,政府要始终严格执行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标准。
严厉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破除地方保护主义,维护统一的市场经济秩序,也是政府的经常性职能之一。
各地政府要严格要求企业遵守国家法规和地方规章制度,对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要坚决严惩。
严格的产品性能要求、产品安全标准以及环境标准都将迫使厂商不断改善其产品与服务的品质,提升其技术水平,并形成能够回应消费者和社会的需求的功能。
放松这些标准,反而会产生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后果。
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放弃“先发展后治理”的传统发展道路,坚持走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