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二政治教案:客观唯心主义

高二政治教案:客观唯心主义

高二政治教案:客观唯心主义
高二政治教案:客观唯心主义

高二政治教案: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观点介绍】柏拉图:理念;黑格尔:绝对精神;上帝创世说、女娲造人说

中国宋代哲学家朱熹:主张”理”一元论,认为理在事先,理在气先,认为精神性的”理”产生了物质性的”气”。

以上这些客观唯心主义观点把本来是属于人的精神和理性,经过抽象变成一种离开人而客观独立的精神实体。这种精神实体从根本上说是虚构的,甚至会成为上帝的代名词。

【探究】P13(朱熹)

【提示】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理和天地万物的关系是:物质决定意识。

【讨论】宗教属于唯心主义,是一种非科学的世界观,但是当代大学生信教的人数越来越多。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A社会根源-社会转型时期,体制还不完善,人们的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产生许多社会问题,如:*问题、下岗失业问题、就业问题等。由于上述原因而导致的一些社会不公平现象,让人们尤其是青年学生丧失奋斗的信念,迷失信仰。

B认识根源--对宗教的本质认识不够,寻求一种虚幻的寄

托。宗教教义对协调人际关系有积极的作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绝大多数人信仰宗教是寻求一种心灵的保护、一种灵魂的平等。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宗教的消亡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只有经过若干代人的努力,造成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均高度发达的光明世界,人们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再不需要向虚幻的神的世界去寻求精神寄托。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与联系 在考研政治中,有关唯心主义的知识点最难的是主观唯心主义和和客观唯心主义的的区别与联系。 首先看他们的联系:它们都是唯心主义,都承认意识第一物质第二,即世界的本源是意识,物质世界是由意识派生出来的,即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其次,它们的区别是:主观唯心主义必然导致只在自我才是惟一存在的“唯我论”。例如,英国大主教贝克莱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人的主观感觉,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感觉的复合,存在就是被感知”;马赫倡言“世界是感觉要素的复合”;康德的“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笛卡儿的“我思故我在”;尼采的“自然选择的意志高于一切”;叔本华的“意志是世界的物自体,意志是一切存在和运动的根源”;波格丹诺夫的“经验是世界的最终构成要素”;杜威的“世界是我的观念,我的经验”。中国古代庄子讲的“万物与我为一”;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陆象山说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说的“天下无心外之物,心包万物,心包万理,万物皆在我心中”,等等,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特征是把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精神(理念,宇宙精神,绝对观念,绝对精神等)变为独立的客观存在,并把它作为世界的本原和万物的创造者。它认为世界的本原不是人的主观精神,而是由超空间的客观存在的精神决定的,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这种精神实体的派生物或表现。客观唯心主义的荒谬之处在于以哲学化的方式承认“宗教创世说”,其所谓的客观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别名。例如,19世纪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物质世界是绝对精神的外化,约对理念是万事万物的本源”;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影子”,“世界是上帝的确良创造物”,“人为天命所主宰”。中国古代哲人老子的“道是天地之根,万能物之母,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和颐的“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朱熹认为“理在物先,理在事先,理是万物之本”,都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典型代表。 由此可见,对它们的区别还是要从概念上理解:主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是“我”——我的意识或思想等,客观唯心主义的出发点是“他”——既不是人也不是自然界的第三者的意识或精神,如宗教的上帝创造万事万物。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 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是在公共基础知识的马哲部分考查次数最多的内容,是马哲中的重中之重。王世明老师就客观唯心主义与主观唯心主义的区别做下阐述: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中国宋代程朱理学的“理”,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德国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就都是这种作为世界本体的客观精神或原则。客观唯心主义的所谓客观精神或原则,实际上是把人的思维或一般概念加以绝对化的结果。 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等看作是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中国宋明时期的心学所谓的“心即理”、“吾心即是宇宙”、“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英国贝克莱的所谓“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观点,就是有代表性的、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和唯我论观点。 客观唯心主义论题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识感觉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摹本或影子 中国宋代的朱熹主张“理在事先”“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在这里” 德国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都是“绝对精神(绝对观念)”的产物程颐:“有理则有气”“有理面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 主观唯心主义论题 中国宋代的陆九渊认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认为“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认为“心即是天”,“心者,天地万物之主”。 奥地利的马赫认为“物是感觉的符合”。 风吹动的旗是唯物的,旗飘动才有风颠倒因果是形而上学,是你们两个的心在动是唯心主义。 以下列举出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的一些观点,以供参考: (一)中、西哲学史上客观唯心主义典型命题列举 l、“道是天地之根,万物之母。”(老子) 2、“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生万物。”(老子) 3、“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天者,理也”。(程颐) 4、“有是理,后生是气”,“未有物,而已有物之理”,“理在物先,理在事先”。(朱熹)

新课标高中政治必修二政治生活教案

高中政治新教材政治生活 [教案]政治生活-前言 前言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政治活动,正确区分政治现象。 (2)正确理解政治的科学含义,从政治与经济、与阶级、与国家政权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3)简单了解本课程的主要框架内容。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运用基本原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事例说明政治与经济的关系,能够运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理论分析现实政治生活中的政治现象。 (3)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获得相关知识,提升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素养和能力,增强公民意识和国家观念。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理解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国家政权展开的,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方法,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2)促进学生了解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基本内容,明确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性,激发参与热情,提高学生政治参与技能。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难点 (1)政治的科学含义。 (2)我国当前最大的政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1)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2)阶级性是政治的根本属性; (3)政治核心问题是国家政权的问题。 2、教学工具:传统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和多媒体课件。 3、教法:设问法、事例说明法、讲授法、多媒体演示法等。 三、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设问:同学们寒假“政治”作业做完没有啊?(答略)我们这里说的政治作业是不是我们这学期所要学到的政治模块呢?(引起学生思考,重点理解政治含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说到的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态度等都包含“政治”二字,这学期我们要学习政治生活这模块,首先也要弄明白什么是“政治”?可是,“政治”二字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讲清楚的,要从多方面来理解。 『讲授新课』 一、政治的科学含义(重点) 马克思主义认为,政治与经济、政治与阶级、政治与国家政权有着密切的联系,应该从这三个方面来理解:

客观唯心主义在实践中的表现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某种客观的精神或原则是先于物质世界并独立于物质世界而存在的本体,而物质世界(或现象世界)则不过是这种客观精神或原则的外化或表现,前者是本原的、第一性的,后者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 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虚构某种脱离物质、脱离任何个人的“客观”精神,并把它当成万物的创造者。在中国,西周时代的天命观是具有初步理论色彩的客观唯心主义。汉代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是系统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天”是“百神之大君”,“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三纲五常的封建秩序是“天”有意志有目的安排的。魏晋玄学把神秘的精神实体作为万物的本原。王弼认为“万物皆由道而生”,而“道”是“无状无象,无声无响,故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的独立存在的精神。宋代的朱熹认为“理”是天地万物的创造主,“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在西方,古希腊柏拉图的理念说是最早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他认为“理念”世界是唯一真实的存在,由具体事物构成的“感性世界”则是由“理念”派生出来的不完善的“摹本”或“影子”。欧洲中世纪的托马斯主义和实在论也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体系。近代最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代表是G.W.F.黑格尔,他认为“绝对精神”是宇宙的本原和基础,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现象都是“绝对精神”在自我实现、自我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外部表现。现代客观唯心主义的主要流派有新黑格尔主义、新托马斯主义、人格主义等。 也许是过于绝对的说法,中国古代诗人对于自然山水的审美形态基本上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王维在这方面极具代表性。 王维的诗文中找不到现成的关于审美的直接论说,最能为我们提供其美学思想上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他的散文《山中与裴秀才迪书》。全文抄录如下: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独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冈,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闻。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当待春中,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傥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蘖人往。不一一,山中人王维白。 这是一篇情辞俱美的书信体散文,其中欲说还休而终于还是说了的情感波澜尤其感人至深。明知邀人出游要影响他人温经为何考虑再三还是发出了邀请?为何众多朋友不邀而独邀裴迪一人?从审美的角度看,此中包含有三层意思: 第一,王维肯定了自然山水本身的美,美在自然山水的本身。人的心灵活动并不是一种纯粹的逻辑思维活动,而是“应物现形”的形象演绎,不泛说理,不空论道,托物以起兴,这是客观唯心主义区别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最根本之处。蓝田辋水所以让王维觉得美,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美的素质,美出了出了个性,“是一种向情感和思想发出的呼吁”(黑格尔语)的特有形式。神秘的冬夜,烂漫的春日,山林水月,轻鲦倏鸥,其中“深趣”无限,而又正因为诗人“物在灵府”的唯心作用,此山中则更具玩味不尽的美的意蕴。客观的美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的特有形式呼唤审美主体以自由创造精神的积极参与。我们从此文中可看到,诗人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案设计)

高中政治标准教材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案设 计) Studying politics can make us understand ourselves earlier and have more goals to strive for. 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教学设计系列下载即可用 ---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教案设计) 课题 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 执笔人 编写日期 执行人 执行日期 三维 教学 目标[探究目标]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是依据课程标准--思想政治3第二部分2.8的“提示与建议”中的“学习型社会的特点”而设计的,旨在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的重要性,体会学习将成为一种生

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了解学习型社会的特点,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懂得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懂得推动教育信息化和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认识建立学习型社会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意义。本综合探究设计的相关理论依据:(1)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和作用(2)文化对人的重大影响和作用(3)文化竞争力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4)文化具有多样性(5)文化具有继承性(6)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 重点 难点1)从众多的职业、获得知识的方式等角度,感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理解文化传承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功能。(2)从人们接受教育方式、场所等方面的变化中,感悟学习型社会的特点。(3)从课堂的延伸、学习者范围的扩大、学习方式的变化中,感受学习型社会的建立对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4)在“课外活动设计”中,学生围绕 )我与学习型社会*收集整理材料,为课堂交流 #或主题班会$作好准备。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获得较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思想政治必修三感受文化影响 教学设计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必修3第二课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包括两框,即“感受文化影响”和“文化塑造人生”。本课说明的主题就是相对于个体而言文化对人的影响。主要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节课着重讲述第一框,第一框“感受文化影响”包括三个目,即“文化影响面面观”、“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深远持久的影响”,主要说明文化影响的特点。 学生分析 通过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了文化的含义以及文化和经济、政治的关系。明白了第一课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文化。这为这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本课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看文化。需要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展开探究。这就需要教师用有效的方式加以启发和引导。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文化对人们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们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 2.能力目标 结合文化对人的影响,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培养自己正确的交往方式、思维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自觉接受优秀文化,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影响。 教学方式 学生自主探究、讨论,教师进行引导总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采用powerpoint课件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回顾第一课 所讲的内容,说 明第一课所讲的文化主要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去理解的。而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的内容,这是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看文化。出示图片,引导学生探究,思考两个问题: ? ①从这两幅画面中发现了哪些文化上的区别你还能举出更多的事例吗 ②面对我们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人们的感慨,既有差异,又有共同之处。你能否解释这是为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提示:①第一幅画是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第二幅画是西方人的饮食习惯或文化。这反映出了中西方不同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价值观念等等影响到人们的交往行为和方式。举其他事例:如,中国的中秋节、春节和西方的圣诞节之间的区别。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环境、不同的知识素养、不同的价值观念,都会影响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以及认识的广度和深度,影响人们在实践中目标的确定和行为的选择,影响不同思维方式的形成。具有共同的兴趣和相同知识水平的人对事物有着相似的看法或认识,而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价值观的人,对事物则有着不同的看法和认识。因此,面对祖先创造的精美文化产品,美术家、将军、冶金学家,由于他们的文化素养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对精美产品认识就不同,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有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文化对人们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谓文化影响面面观了。 讲授新课: 一、文化影响面面观 设问:到底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什么有什么影响呢(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讲解:1、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 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 出示图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资料

1.马克思成为英国BBC组织评选千年最伟大、最有影响的思想家。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A.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黑格尔辩证法(合理内核)、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B.英国古典经济学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提供了直接理论来源(代表人物配第、斯密、李嘉图)C.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代表人物:欧文、圣西门、傅立叶)。 3.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具体表现或原因:A.面对现实世界和实际生活,总结新的实践经验,提出新的理论观点。B.吸收其它各理论学派的积极合理内容,批判其它理论学派的错误观点。C.具有自我批判意识,根据时代变化和实践的发展,不断完善和发展自己的理论。 4.发展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具体 体现。 5.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哲学的贫困》 和《共产党宣言》 6.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含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简要地说,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7.马克思主义的两大理论基石:剩余价值学 说和唯物史观 8.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革命性表现在(一)彻底的批判精神;(二)鲜明的政治立场,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反映工人阶级的愿望、要求和利益。科学性的表现(一)如实的反映世界的本来面目,不带任何偏见;(二)深刻地研究所关注的每一个领域;(三)是经受了实践检验的、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真理。 科学性和革命性的具有不可分离的关系: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基础和前提,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二者内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9.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与时俱进 10.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 11.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掌握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1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 实际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对象:从人与世界关系的角度揭示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最普遍的本质和发展的最一般规律。 2.哲学基本问题:(一)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二)意识和物质何者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根据;(三)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反映及如何反映存在的问题,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区分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标准。 3.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人的感觉、经验和心等)指称为世界的本原。代表人物英国的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感觉的复合);陆九渊(宇宙即是我心,我心即是宇宙);王阳明(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心); 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作为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代表人物德国的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说,中国朱熹的理在事先论。神学唯心主义 4.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古代朴素的唯物主义;近代机械的唯物主义和现代的辩证唯物主义 5.近代机械唯物主义的局限性:机械性、形 而上学性、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6.物质的基本内涵: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和反映。 7.物质的实质: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 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8.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一)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二)指出了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三)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 9.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0.相对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态。是标志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一定范围内处于暂时稳定和平衡状态的哲学范畴。 11.相对静止的两种表现情形:(一)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结构的改变和数量的增减;(二)没有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 12.承认相对静止的意义:(一)是理解事物的多样性,区分不同的事物的基本前提;(二)是认识事物分化和生命现象产生的基本条件;(三)是理解运动绝对性的基本要求。 13.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即过程性和先后顺序。特点是一维性。空间: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特点是三维性 14.实践的本质:主体能动的改造和探索客 体的客观物质活动。 15.实践的特点:(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16.实践的基本形式:物质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阶级斗争);科学实验。 17.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 1.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 的总特征。 2. 世界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3.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 亡。 4.新事物是指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具有强大生 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旧事物则相反。区分新旧 事物的根本标志是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的远大前途。 5.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新生事物是不可战 胜的)是因为a新事物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而旧事物不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b新事物是 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起来的,是对旧事 物的扬弃;c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是指符合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拥护和支 持的事物。 6.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 发展观。其对立主要表现在a.联系的观点和孤立的 观点的对立;b发展变化的观点和静止不变观点的 对立;c.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 对立。根本对立斗争焦点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 发展的动力 7.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揭示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否 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和道路。 8.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或宇宙的根本法则。是因为a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 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 力;b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 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c矛盾分析 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d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 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 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9.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 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 质。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 存,彼此以方作为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统一体 中。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其一是矛盾双方的 相互渗透或相互包含;其二是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 下相互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 相互对立的性质。 10.矛盾是事物的动力(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 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第 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使事物保持相对稳定性, 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提供必要前提;第二,矛盾双 方互相从对方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第 三,矛盾的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第 一,在事物量变的过程,斗争推动着矛盾双方的力 量对比和相互关系发生变化,为质变做准备;第二, 在事物质变的过程中,斗争突破事物存在的限度, 促成矛盾的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11.内在和外因的辩证关系。a.内因是事物的内 部矛盾。外因是事物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 外部矛盾。其关系是第一,内因是变化发展的内在 根据,是其根本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 的外在条件,在一定条件下,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也 可起决定作用;第三,外因通过内而起作用。 1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是 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 事物的发展过程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要求树立矛盾观点,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有其不同 的特性。表现形式有三:一是矛盾存在的特殊性, 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矛盾运动的特殊 性,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 有不同的特点;三是矛盾作用的特殊性,构成事物 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 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分析矛盾的特 殊性要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其意义有二,一 是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二是 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矛盾 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就是共性与个性、一般 与个别的关系。第一,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互 相联结的。一方面普遍性存在特殊性之中,一般只 能在个别中存在,只能通过个别而存在。另一方面, 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特殊性是与普遍性相联系而 存在的。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互相区别 的。第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相 互转化。 14.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与个性、一 般与个别的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 15.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 必要准备。质变是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的,没有量 变,不会发生质变。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达到一定程度必然 引起质变。第三,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批判割裂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 1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涵。第一,辩证的否 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即通过事物内部矛盾而进行 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否定具有两个重要的特 点,其一,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其二,否定是 事物联系的的环节。第三,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即对旧事物的既克服又保留。 17.辩证否定观的实践意义。第一,对一切事 物采取分析的态度,从实际出发,进行具体的分析; 第二,对于祖国传统文化要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 实现古为今用;第三,对于外来文化,要采取批判 吸收的态度,洋为中用;第四,反对形而上学的肯 定一切或否定一切。 18.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第一,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的, 19.本质是指事物的根本性质及组成事物基本 要素的内在联系。现象是指事物的表面特征以及这 些特征的外部联系。现象有真相和假象区分。 20.意义。首先,本质和现象是对立的,认识 事物不能停留在表面现象上。其次,本质和现象是 统一的,对大量的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是揭示事物本 质的正确途径。 1.规律是物质运动过程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 的联系。 2.规律的特点:第一,客观性。规律是事物本 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第二, 普遍性。规律是在较大的范围和领域起作用。 3.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第一, 社会发展是人们的自觉活动相互作用、相互冲突, 形成不以他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追求 自己目的的社会力量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二,决 定人们自觉活动动机形成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 变化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三,人们只能在既定的生 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条件下自由的创造历史。 4.意识的起源。首先,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 的产物。三个阶段四个环节:物质的反应特性-生 物的刺激感应性-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类意识 的产生。其次,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的产物。社会 性劳动在意识的产生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第 一,劳动使猿脑变为人脑,为意识的产生提供了物 质器官。第二,劳动产生了语言,为意识的内容提 供了物质外壳。 5.意识的本质。第一,存在本质,意识是人脑 的机能,人脑是意识的物质器官。第二,内容本质, 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印象,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 反映。第三,社会本质,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人类 意识是社会性的劳动创造的。 6.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第一,意识活动的目 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第三,意识对于人的生理活动具有一定的影响。第 四,意识能通过指导实践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7.意识能动作用的两种性质。正确的意识能够 指导人们采取正确的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 极的推动作用;错误的意识会引导人们采取错误的 行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阻碍和破坏作用。 8.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辩证统 一关系。第一,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 性的前提。第二,认识和利用规律又必须充分发挥 人的主观能动性。第三,在具体实践活动中,必须 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 把高度的实践热情和科学的求实态度结合起来。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 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 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 根本目的。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表现。第一,实践不 断提出新的需要、新的研究课题,推动认识的发展; 第二,实践为认识不断提供新的经验和新的物质手 段;第三,实践推动人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人 的认识能力。 3.认识主体的性质和特点。第一,自然物质基 础,即认识主体的自然属性;第二,社会历史性; 第三,能动性,这是认识主体的突出特点。 4.认识客体具有客观实在性和对象性的特点。 5.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践关系,即主客体间 的改造与被改造关系;认识关系,即反映和被反映 的关系;价值关系,即需要与满足需要的关系;审 美关系,即认识过程主体的身心愉悦关系。 6.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其 意义有三,第一,划清了唯物论反映论与唯心论的 认识论的对立;第二,划清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 对立;第三,划清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与旧 唯物论机械反映论的对立。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分为感觉、知 觉和表象三种形式(或阶段)。 2.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 映,分为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或三个阶段。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第一,感 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相互区别的。第二,理性认识 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 认识的基础。第三,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 识。第四,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相互转 化。第五,反对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经验论和唯理 论,实践上的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 4.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第一,必 须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即去精取精、去伪存真,由 表及里、由此达彼的科学思维方法;第二,必须有 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碎不全的感性材料。 5.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意义(或必然性)。 第一,只有经过这次飞跃,才能把理论应用于指导 实践,实践对客观世界的改造;第二,只有经过这 一次飞跃,才能检验理性认识的真理性,才能丰富 和发展理性认识。 1.真理和谬误的对立统一关系。第一,真理和 谬误是相互对立的,表现为二者的相互排斥、相互 否定,真理是主体对客体的正确反映,谬误是主体 对客体的不正确的反映。第二,真理与谬误是相互 依存的。真理与谬误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 展的。第三,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2.真理的属性。第一,客观性。一是指真理的 内容是客观的。二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检验标准是客 观的。第二,绝对性。一是真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 规律的正确反映,包含有不依赖于主体和人类的客 观内容;二是指真理反映对象的无限性决定了真理 的绝对性。第三,相对性。一是指真理反映客观事 物广度的有限性;二是指真理反映客观事物深度的 有限性。 3.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两种错误观点。(1)用伟 人、圣人之言作为衡量真理的标准。(2)实用主义 哲学家提出的“有用就是真理”的标准。 5.有用即是真理是错误的,是因为(1)真理 的检验是认识与对象是否符合的问题,与真理的有 用性即真理的效用是两个问题;(2)经验事实证明, 有用不一定就是真理;(3)有用是主体性很强的概 念,受主体性因素影响较大。 6.实践标准的唯一性:(1)实践具有普遍性品 格。即实践是主体认识和改造客体的客观物质活 动,是主客体的辩证统一过程。(2)实践具有直接 现实性品格,即实践可以直接检验出认识是否与客 观对象相符合。 7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实践标准的 确定性和绝对性是指(1)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 唯一性;(2)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彻底性,实践 能够对人类的一切认识作出检验。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或相对性是指(1)实践标准 的具体性,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性的具体活动,不 可能完全证实或驳倒现有的一切认识;(2)实践检 验的反复性,认识的真理性需要多次反复才能完全 得到证明。 8.真理与价值的对立统一:对立是指真理与价 值的不同,真理体现的是认识与对象的关系,是认 识与对象相一致、相符合;价值体现的是外物对人 的需要的满足,外物对人具有的对人的有用性和使 人愉快的属性。二者的统一表现:第一,真理通过 指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满足人的需要; 第二,真理与正确的价值观一致,正确的价值观是 在真理指导下形成的。 9.真理的功能(真理的价值表现)(1)真理具 有的指导实践的功能;(2)真理具有再认识的功能; (3)真理具有教育和激励的功能。 1.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 要求。 2.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是党的思想路线的 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 具有统一性,表现在:第一,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第二,党的思想路线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 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第三,党的思想路线和马 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都把实事求是作为其核心;第 四,党的思想路线和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都坚持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与党的群众路线是统一 的。党的群众路线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群众中来,就是从实 践到认识的过程,到群众中去,就是从认识到实践 的过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不断循环往复 的过程,也就是实践-认识-实践不断循环往复的 过程。 1.社会存在是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 括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方 式。地理环境、人口因素是人类物质生活的必要条 件,不起决定作用; 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 作用。 2.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主要表 现在四个方面。第一,生产方式或生产劳动,是人 类从动物分离出来的根本动力和人类区别于动物 的根本标志。第二,生产方式或生产活动是人类和 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第三,生产活动 是形成人类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第四,生产方式 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制度的更替。 3.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低级层次,它是特定 阶级、民族、社会集团和个人,在日常生活和交往 中自发形成的、不定型、不系统的社会意识,表现 在人们的情感、情绪、愿望、要求、风俗、习惯、 传统、自发倾向和社会风气等等之中。 4.意识形态是指包括政治思想、法律思想、道 德、宗教、艺术、哲学和绝大部分社会科学的思想 体系。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特定的经 济基础并为之服务,在阶级社会里具有一定的阶级 性。非意识形态是指包括自然科学、语言学和逻辑 学等。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一、社会存在 决定社会意识。所谓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是指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依赖于社会 存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社会意识的内 容来源于社会存在。第二,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 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第三,社会意识受反映者 (主体)的立场、观点、方法的影响和制约,而主 体的立场、观点、方法是由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的。 二、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意识的反作用表 现为两种情况:先进的或正确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 在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社会向前发展; 落后的或错误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消 极的阻碍作用,延缓社会的发展进程。 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的相对独 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决 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社 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五个方面。第一,社会 意识和社会存在发展非完全同步性;第二,社会意 识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第三,社会意 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第四,社会意识种种形 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第五,社会意识对社 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7.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 关系问题是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第一,社会存在和 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无法回 避的首要问题,是任何一种历史观都必须回答的问 题。第二,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划 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出路在于 标准。第三,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也 是人们在实践中的重大问题。 8.生产力系统包括四类要素。(1)实体性因素, 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2)运筹性因 素,包括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等。(3) 渗透性因素,主要指自然科学。(4)准备性因素,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

高中政治教学设计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发布:佚名时间:2009-9-21 9:01:00来源:京翰教育中心录入:malajia人 气:600 【文字:】 高一政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设计 课标分析: 1.新课标整体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要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 息相关的生活,经历探究学习与社会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 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 2.新课标对本课的具体要求:要了解几种消费心理,辨析消费观念 的变化,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提出:要针对消费观念的变化和冲 突,讨论“艰苦奋斗精神的时代意义”;要重视主张“量入为出,理性 选择、转变观念的意义”。 3.分析新课标:新课标重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重视探究学习与合 作学习,重视回归生活,重视生活实践能力的提高,重视人性养育。新 课标强调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时代感、主动性,在教学设计中要充 分体现这些变化与要求。既要针对学生与教材特点,设计丰富的有时代感的学生活动,又要不流于形式,使课堂教学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进行人性养育。

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多样的消费观及正确的消费原则。(2)能力目标:切实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如: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整合知识的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表达表演能力;分析归纳能力等。(3)情感态度目标: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憎恶奢侈浪费,崇尚理性消费,崇尚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培养合作精神。其中第三个目标是主导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要切实做到三维目标相结合,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主导,使课堂既成为师生共同学习知识的殿堂,更成为人性养育的殿堂。 2.地位: (1)本课是全书的切入点 消费是再生产过程的第四个环节(旧教材把它放到最后来讲),但是消费却是中学生参与经济生活最直接、最主要的形式。新教材之所以把它放在第一单元来讲,正是要把“与中学生关系最为密切、最为直接的经济活动”作为切入点,这充分体现了新教材蕴涵的“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2)本课是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的重点、落脚点

高二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五课《文化创新》优秀教案 第一框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2、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3、理解文化创新对社会实践具有重要的反作用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采风活动,揭示文化创新的源泉,培养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 2、比较鲁迅的作品与高尔基的作品,增强比较事物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明确创新的意义,使学生更加认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要性 2、感悟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激发学生 在各个领域勇于创新的热情 【教学重点】 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作用 【教学难点】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 【教学方法】 采用学案教学和课堂活动相结合 【教学过程】 (导入):文化传承的过程就是文化发展的过程,文化传播与文化继承,无不内在地包含着文化创新的要求。本课就专门讲述有关文化创新的内容,什么是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什么?文化创新有什么作用?文化创新的主体是谁?这些是我们今天所要探究的问题。 一、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 (填空《第二教材》P291)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 就文化自身的发展而言,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但说到底,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处理:P48探究1,体会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2、社会实践对文化创新的作用 ⑴实践: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

③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和检验标准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思维提升:怎样理解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⑵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从文化自身发展的角度) 活动一:处理P50探究3 归纳:书法家在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无疑丰富了中国的书法艺术,为我国的书法艺术增添了新的气息和活力。 活动二:举例徽班进京→京剧产生;杂技《天鹅湖》 归纳: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传统文化才能焕发生机,历久弥新,民族文化才能充满活力,日益丰富。文化创新,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重证。 情感教育:要发展和繁荣中华民族文化,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过渡): 今天,我们生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在这个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谁是真正的创新主体呢? 4、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 人民群众从来就是社会实践的主体,其主要的稳定的部分是劳动群众。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构成了人类精神财富上的原料和半成品,科学家、艺术家对此再进行加工、整理,才形成了精神财富;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还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总之,人民群众在文化创造中发挥的作用是不能忽视的。 (过渡): 这里要特别注意,文化工作者在文化创新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职责和使命是什么呢? 5、当代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 ⑴自觉投身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⑵关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⑶理解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基本需求 ⑷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⑸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⑹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文化作品 处理:P51探究4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时学习,我们明白了四个道理,那就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社会实践;文化创造的主体是人民群众;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因此,在这个文化创新的时代,特别是文化工作者们担负着历史的重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主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英国:贝克莱(1684年—1753年); 德国:费希特(1762年—1814年); 中国:孟轲(约前372年—289年)、王守仁(1472年—1528年)。 “吾心便是宇宙,宇宙便是吾心”——陆九渊(宋); “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明); “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复合”——贝克莱(英国) “我思故我在” ——笛卡尔( 法) “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 ——康德(德) “物是感觉的复合” ——马赫(奥地利) “万物皆备于我” ——(孟子) “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古希腊) 客观唯心主义代表人物: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年)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 黑格尔(1770-1831)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独立存在的“绝对精神”,“绝对精神”的自我辩证发展到一定阶段外化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宋朝哲学家朱熹:“理在气先。” 禅宗五祖慧能:不是幡动,不是风动,唯有心动。 笛卡尔(实际上是个二元论):我思,故我在。 唯物主义: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客观唯心主义:朱熹的“理在气先”。 追问 可不可以详细点啊详细加分好了 回答

唯物主义:主要属于朴素唯物主义,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某种基本元素组成并决定精神,集中于法家人物及其亲近者,荀子的“形具而神生”,王充的“天地合气,万物自生”,范缜的“形谢则神灭”,王夫之的“气者,理之依也”。 主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是自我感觉而存在,集中于陆王心学人物,陆象山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的“心外无物”。 客观唯心主义:认为宇宙万物由一个“天理”决定的,集中于传统儒家人物和程朱理学人物,朱熹的“理在气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