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1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命题探索

内容上,考查范围主要是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中的标点符号。其中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书名号、括号、引号、破折号是考查的重点。

方式上,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与对句意的理解密切相关。

要求上,包括两个要素,一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包括辨析、修改与添加),一是规范书写

标点符号,即在行文中把标点符号写得工整清晰。

题型上,有选择题:判断正误,或选使用正确的,或选使用有错误的;选择标点,选择适合一段话的一组标点符号。也有主观题:或加补标点(如05年北京卷二的11题“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或指出错误(如05年浙江卷二的第25题⑴小题),或改正错误(05年辽宁卷二的第23题),或说明作用。预计未来的题型会以主观题为主。要格外关注综合性的主观题型,如纠错题、给文段加标点符号、说明标点符号在文中的作用。

二、知识聚焦:标点符号分点号和标号。(见表一和表二)

点号一览表(一)

分类句中点号句末点号

名称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句号问号叹号

形式、,;:。?!

作用点断,表示语句的停顿、语气和结构关系。

标号一览表(二)

名称

号括

形式“”()——……《》.—·—

作用标明有关内容的性质和作用。

⑴句号用于陈述句末尾。语气舒缓的祈使句也用。如:①大门关上了。②请把门关上。

⑵问号用于疑问句末尾。如: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⑶叹号用于感叹句末尾。如:这篇文章写得真好!

⑷逗号用于句内一般性停顿。如: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⑸顿号用于句内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

如:这里的山、水、树、草,都是我非常熟悉的。

⑹分号用于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如:地面,是王红扫的;窗户,是李玲擦的。

⑺冒号用在提示语后或总括语前的停顿,有提示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

如: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

⑻引号表示:①引用。②强调。③讽刺或否定。④特定称谓。

如:他突然记起了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

⑼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

如:西藏地区需要的水果(苹果、桃、鸭梨等),都是从外省运来的。

⑽破折号表示:①解释说明。②意思递进。③意思转折。④声音延长。⑤话语中断。

如: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⑾省略号表示:①引文的省略。②重复内容的省略。③话未说完。④语意未尽。⑤说话断断续续。

如:①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血污……

②他捂着伤口说:“我……快不……行了。

⑿书名号表示书籍、文件、报刊、文章等的名称。如:你看过电影《无极》吗?

三、设误梳理

从考查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设误类型:

1、句中并列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垃圾不断增加,“城市垃圾处理”已成为环境保护的一大难题。

句中并列的词语或短语之间一般用顿号,作用相当于“和”、“以及”。如果有三个以上的并列成分,连词只用在最后的两个并列成分之间,其余的并列成分之间用顿号。本题应把“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之间的逗号改为顿号。

2、并列的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且都是主谓结构,它们之间的停顿要长些,应把中间的顿号改为逗号。

3、表约数的数词之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蜿蜒起伏,连接着高高的远山。

邻近两个数字连用如果表约数,数词之间语言上没有停顿,不用顿号,“三、四里”应是约数,表示大概距离,应把顿号去掉。

4、引语中“某某说”后面误用冒号

“还愣着干嘛?”妈妈大声训斥我:“还不快去把房间收拾收拾,等会儿老师来了,看你怎么办……”

“某某说”引领直接引语时,可放在引用的话语之前,后面用冒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放在引用的话语之间,后面用逗号。“训斥我”的后面如果用冒号,前文的话便没有着落了,应把冒号改为逗号。

5 、省略号和“等”、“等等”混用

她打扫卫生不认真,对待孩子不耐心,买菜报花账,好吃懒做,等等……真让人忍无可忍!

省略号和“等”、“等等”都有表示列举的省略的意思,二者不能同时使用,此句应把省略号改为逗号。

6、误用书名号

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书名号是标明书名、报刊名、篇名,而《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一种“活动”,应该把《不朽的红岩》的书名号去掉,改用双引号。

7、引语中句末点号误置

“留住济南”图片展深深吸引了观众。那小巷,那泉水,那绿草青苔,已经成了难以寻觅的影子━━真可谓“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

直接引用原文,引文结束时,点号在引号内。引文成为说话人的句子的成分时,引文完了不用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外。此句中的“梦忆深深深几许,一街一巷总关情。”应把句号放在引号外。

8、该用冒号而误用分号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冒号一般表示提示性话语之后的停顿,用来提示下文,但在总括性的话语之前也可以用冒号,以总结上文。这句是先分说,后总说,总说内容的前面用冒号,此句应把句中分号改为冒号。

9、同一句中误用两个冒号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别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同一句中,冒号一般只用一个,否则便会眉目不清,因此,要把“俗话说”后面的冒号去掉,这样才符合使用习惯。此外,本题“礼多人不怪”是引语,“嘛”不属于俗语的内容,单引号要放在“嘛”的前面。

10、句外括号外的标点误置

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附言栏内注明所购书目的名称、册数)。

本题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句的阐释,属句外括号,句外括号要放在句末的标点之后,此句应把句号放在括号前。

11、句内括号误置

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句内括号是对句中词语的解释,应紧跟在被解释的词语后面。本题括号内的内容是对“瓜果、蔬菜”、“作物”的解释,不是对“叶子”的解释,因此,应把“(如丝瓜、番茄)”放在“瓜果、蔬菜”的后面,把“(如水稻、小麦)”放在“作物”的后面。

12、非疑问句误用问号

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有些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用句号,不用问号。此句中虽有疑问词“如何”,但整个句子表达的是陈述语气,句末问号要改为句号。

13、倒装句中误把问号前置

“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妈妈“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来电话催好几趟了,你倒是给人家一个回话呀!”

先说谓语后说主语的主谓倒装句,因为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因此全句只能用一个句末点号,倒装成分之间用逗号。此句应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14、表选择的问句误用问号

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是他的体型?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

本句是表选择的问句,表选择的问句一般只能在句末用一个问号,放在最后问句的后面,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此句应把前三个问号改为逗号。

标点符号是高考常设的考点之一,只要平时多积累,熟记标点符号的用法,日常学习中规范使用,并且学会总结高考命题中常设的错误类型,才能在做题时准确找出错误所在。

四、解题指津

1、弄清功用,掌握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功能,注意特殊用法。每一种标点符号都有其独特的功用,考生必须切实掌握它们的功用。对于那些易混淆的标点,更要弄清它们的区别,正确地使用和判断。如:

“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析:此例混淆了书名号和引号的功用。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而“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只是一个专名,应改用可表示特定称谓功用的引号。

2、揣摩语气,辨清句子表达的语气。根据句子的语气确定句子的类型,进而判断其标点运用是否正确。尤其是对运用感叹号、问号的句子要仔细辨别。如:

“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析:句中尽管有两个疑问词“怎么”,但都是谓语“关心”的宾语,整个句子表达的并不是疑问语气,而是陈述语气,应将第一处问号改为逗号,第二处问号改为句号。

3、分析结构,准确把握选择问句、倒装句、有多个定语和中心语等句子的结构。不能让标点影响句子结构的完整而形成语病,或因层次不清而影响句意的表达。如单句内部结构不能用句号问号等句末点号,同样复句结构即复句的分句之间,不能使用顿号。如:

“基础知识究竟扎实不扎实?对今后的继续深造有重要影响。”

析:这本是一个单句,却人为的在中间使用了句末点号,从而使前后两句结构均不完整。应将问号改为逗号。

4、理解文意。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去正确使用标点。标点的使用是为了更好的表达文意,因此,当我们判断标点使用是否恰当时,要考虑对文意的表达是否有伤害,要注意分析文意对标点使用的限制。如:

“证券交易所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便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析:句中分号后的句子与前文非并列关系,而是对前文分述的一个总结,应将分号改为冒号。

5、留意套用。所谓“套用”是指在标点符号用时,有不少情况是点号和标号连在一起使用的,在使用时应当注意分析二者的位置关系。最常见的有引号与句末点号的套用和括号与点号的套用这两种。它们的位置关系都有一些特别的要求,要留意。如:

①以前可能因为年龄小,不知道珍惜时间。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析:引语只作为作者自己话的一部分,末尾不用其他标点,应去掉后引号前的句号。

②倘必如实物之真,则人物只二三寸,就不真了,而没有和地球一样大小的纸张,地球就无法绘画(《鲁迅全集》第六卷,第23页)。

析:括号内的注释语是解释前面整个句子,括号应放在句号后面。

“标点符号”的复习,关键是掌握“用法”,弄清“设误点”,另外,它的实用性很强,只要同学们结合具体材料,精心训练,举一反三,相信大家一定会轻松过好“标点”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