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58 MB
- 文档页数:6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社交网络环境下的隐私保护问题研究
【摘要】社交网络是当前的研究热点,正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工作习惯及思考模式,但目前社交网络在收集、存储和使用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的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隐私泄露的风险。本文分析了社交网络中隐私保护所面临的技术挑战,并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社交网络隐私保护信息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围绕用户和用户关系的社交网络在世界范围内迅猛发展。社交网络是为用户提供信息分享和信息交流的平台,重点关注用户的兴趣、行为、功能等社会关系。这些社会关系是有向的,如博客中的关注关系,不同的方向传达了不同的兴趣信息。社交网络中一般都要求使用真实资料注册,包括姓名、邮箱、手机号等个人信息和敏感数据。一方面,收集和利用这些数据具有巨大的商业和科研价值;另
一方面,在存储与挖掘这些敏感数据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个人隐私泄露的风险。因此在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成为信息安全与数据挖掘领域的
的隐私保护、个人身份信息的隐私保护、个体之间关联信息的隐私保护等。根据数据处理流程的不同阶段,可以把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问题分为:(1)数据采集与预处理阶段的隐私保护;(2)数据共享、发布阶段的隐私保护,如个人身份信息的匿名处理等;(3)数据分析与预测阶段的隐私保护等。
三、社交网络的隐私保护技术
为了保护社交网络中的个人隐私信息,用户通过匿名等方式上网,可以隐藏自己的部分行为。但是随着上网时间的增加,在网络中会存储越来越多的数据,这类数据具有累积性和关联性,借助一定的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抽取和集成,就能够取得相关信息,推导出个体的一些相关特征与行为,从而导致个人隐私的泄漏。
从现有的研究来看,隐私保护技术大体分为三类:数据失真、数据加密和数据匿名化技术。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来看,已经出现了许多的相关技术,如Persona利用了属性加密和传统公钥加密,采取细粒度的访问控制方法,从数据加密这个角度实现社交网络中的隐私保护。Dwork在2006年提出了新的差分隐私方法。差分隐私保护技术可能是解决隐私保护问
题的一个方向,但是还不能运用到实际中去。
近年来基于隐私保护的数据挖掘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主要针对数据发布技术进行相关研究,在数据信息损失最小的同时尽可能地保护用户隐私。但是由于隐私保护和信息损失两者之间的矛盾,还没有出现完美的解决方案。
四、展望与总结
社交网络的蓬勃发展使得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成为大数据时代社交网络的重要需求之一,账户被盗、隐私被盗取等问题,让我们意识到,隐私保护问题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需要用户、运营商和监管部门共同协作,从各个层面来应对社交网络中出现的隐私保护问题。总的来说,社交网络的个人隐私保护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主要阐述了社交网络中个人隐私保护问题,希望能给后续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周水庚,李丰,陶宇飞,等.面向数据库应用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J].计算机学报,2009,32(05).
[2]刘向宇,王斌,杨晓春.社会网络数据发布隐私保护技术综述[J].软件学报,2014,25(03).
[3]冯登国,张敏,李昊.大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J].计算机学报,2014(01).
[4]Baden R,Bender A,Spring N,et al.Persona: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with user-defined
privacy[C].Proc of the ACM SIGCOMM 2009.New York:ACM,2009:135-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