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其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更为简洁明了。其中,介词的省略现象尤为常见。本文将探讨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一、介词省略的现象

在文言文中,介词常常被省略,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在动词之前,如果动词与介词结合紧密,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

(1)齐桓公以霸。(《史记·管晏列传》)

(2)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史记·项羽本纪》)

2、在介词之后,如果介词与宾语结合紧密,宾语中的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

(1)荆州与国连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二、介词省略的规律

介词省略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如果介词与动词或名词结合紧密,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以”与动词结合时,“以”可能会被省略,“是以”变成“因此”;“于”与名词结合时,“于”可能会被省略,“于是”变成“因此”。

2、如果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在”作状语时,“在”可能会被省略,“在于”变成“在于”。

3、如果句子结构简单,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从”在简单句

中可能会被省略,“从来”变成“从来”。

4、如果上下文中已经出现了相同的介词,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对于”中的“对于”可能会被省略,“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变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三、介词省略对阅读的影响

介词省略现象对阅读文言文有一定的影啊。如果读者不了解介词省略的规律,可能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误解。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的结构,才能准确理解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断句规律

文言文断句是文言文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验考生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掌握文言文断句规律,对于理解文言文意义和提升文言文翻译能力都有很大帮助。本文将从语法、修辞和语义三个角度来探讨文言文断句规律。

一、语法断句

在文言文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并不像现代汉语那样规范,因此需要考生根据语法结构来判断句子的边界。一般来说,句子的结尾应该放在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之后,而这个意思通常由一个主谓结构或者一个动宾结构来表示。

例如:“夫仁者/人之所亲/也。”(出自《论语·里仁》)这个句子的结尾放在了一个动宾结构之后,表示完整的意思,因此应该在“也”字后断句。

二、修辞断句

除了语法结构之外,修辞手法也是断句的重要依据。在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借代、排比等。这些修辞手法通常会改变句子的结构和意义,因此需要考生根据修辞手法来判断句子的边界。

例如:“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出自《劝学》)这个句子中,“终日而思矣”和“须臾之所学也”都是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示不同的意思,因此应该在“也”字后断句。

三、语义断句

语义也是判断文言文断句的重要依据。在理解文言文意义的过程中,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和语感来判断句子的边界。一般来说,句子的意思应该相对完整,如果一个句子意思不完整或者不符合语境,那么就需要断句。

例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出自《周易》)这个句子中,“天行健”和“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意思是完整连贯的,因此应该在两个句子之间断句。

总的来说,掌握文言文断句规律需要考生综合运用语法、修辞和语义三个方面的知识。在具体操作中,考生需要根据语境和语感来判断句子的边界,同时注意一些常见的断句标志,如语气词、标志性词语等。只有掌握了这些断句规律,考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意义和提升文言文的翻译能力。

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分析

介词是现代汉语中一类重要的词语,它们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介词在句子中主要用来连接词、短语或从句,表示空间、时间、方式、原因等各种关系。本文旨在探讨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在现有的研究中,虽然许多学者已经对现代汉语介词的语义功能进行了深入探讨,但是对于其语用功能的研究尚不够充分。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作为研究重点,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介词在不同情况下所传达的言外之意。

现代汉语介词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可分为多种类型。按照句法功能,介词可分为介词短语和简单介词;按照语义特征,介词可分为时间介词、空间介词、方式介词等。这些介词在句子中主要起连接作用,帮助表达各种关系。

在分析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介词的使用受语境影响,同一个介词在不同语境下可能表达不同的语义。例如,“在”这个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示位置、时间、方式等不同意义。其次,介词的使用会影响到整个句子的语气和焦点。例如,“通过”这个介词的使用可能会使句子变得更加客观,而“从”的使用可能会使句子更加主观。最后,介词的使用还涉及到语篇连贯

性的问题。例如,一些介词的出现可以起到承上启下、连接前后句子的作用,从而帮助构建语篇的连贯性。

为了更直观地展示现代汉语介词的语用功能,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示例进行分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时间介词“在”的例子:

“我们约在周五晚上见面吧。”

在这个例子中,“在”表示时间,传达了说话人希望在特定时间进行见面的信息。同时,“在”的使用也强调了时间的确切性,增加了表达的清晰度。

再来看一个空间介词“从”的例子:

“他从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在这个例子中,“从”表示地点,强调了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地点,即从图书馆借书。同时,“从”的使用也传递了说话人对该事件的点,引导听者将注意力集中在行为或事件发生的地点上。

通过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现代汉语介词在句子中具有重要的语用功能,它们不仅能帮助表达各种语义关系,还能传达出说话人的意图和点。介词的使用对于构建清晰、准确的语义表达和理解完整的句子含义具

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总之,现代汉语介词作为一类重要的词语,在句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语用功能。它们既能够表达各种语义关系,也能够传达出说话人的意图和点,同时对于构建语篇的连贯性也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后续研究,我们建议进一步探讨不同语境下介词的使用和变异情况,以及介词与其他词语的交互作用等问题。

英汉介词研究的类型学视野

介词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种重要的词类,用于描述词语之间的关系和动作的时空背景。英汉介词在语法、语义和文化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英汉介词进行深入研究,不仅有助于理解两种语言的特点,还有助于提高英语和汉语的学习和应用效果。本文将从类型学视野探讨英汉介词的分类、理解与翻译、应用等方面,以期为英汉语言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英语中,介词可分为简单介词、合成介词、派生介词和缩略介词等。简单介词如in、on、under等,是英语中最常用的介词之一,其语义相对比较直观,常用于表示位置、方向和时间等关系。合成介词如into、out of、towards等,是由两个或多个单词组合而成的介词,其语义较为复杂,常用于表示动作的方向、目的和方式等。派生介词

如regarding、concerning、with regard to等,是由其他词类派生出来的介词,其语义较为抽象,常用于表示某种关系、态度或观点等。缩略介词如sans、versus等,是由其他单词缩略而成的介词,其语义较为特殊,常用于特定的学科或领域。

在汉语中,介词可分为引进方位的介词、引进时间的介词、引进对象的介词等。引进方位的介词如“在”、“上”、“下”等,用于描述动作或状态在空间中的位置。引进时间的介词如“在”、“前”、“后”等,用于描述动作或状态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引进对象的介词如“把”、“被”、“和”等,用于描述动作或状态的对象或参与者。从语法角度来看,英汉介词在句子中主要用来连接名词、代词、短语或从句等成分,表明它们与动词之间的关系。在英语中,介词的使用非常灵活,有时可以省略,有时则需要根据上下文进行判断。而在汉语中,介词的使用相对比较固定,往往需要根据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进行选择。

从语义角度来看,英汉介词都具有引出动作或状态的背景、条件、方式、原因等信息的功能。然而,由于英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不同,同样的介词有时会表达不同的含义。例如,“in”在英语中表示“在某个范围或空间之内”,而在汉语中的对应词“在”则更

多地表示一种存在或状态。

英汉介词在写作中的应用技巧和注意事项是我们在翻译和写作中需

要特别的。在翻译时,我们应充分理解原文中介词所表达的含义及其在句中的作用,然后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准确的翻译。在写作中,正确使用介词能够有效地表达句子的意思,增强文章的逻辑性和可读性。

总的来说,从类型学视野研究英汉介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比研究英汉介词的分类、理解与翻译、应用等方面,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英汉语言的差异和共性,为英语和汉语的学习、教学、翻译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展英汉介词的研究范围,从更多的角度深入探讨英汉介词的类型学特征和应用规律。

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以简练、古奥为主,充满了古典的韵味。在文言文中,疑问代词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用来提出疑问,表达疑惑,或探求未知。

首先,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可以用来指代人、事、物或概念。例如,“何”常常用来询问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原因;“谁”则常常用来询问人的身份或归属;“何如”则用来询问意见或看法。这些疑问代词

都以简洁的词语表达了丰富的疑问含义。

其次,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还常常用于比较句中,用来表示对比或选择。例如,“孰与”常常用来询问两者之间的优劣或选择;“若何”则用来询问某种情况下的结果或影响。这些疑问代词不仅丰富了文言文的表达方式,也使得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此外,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还可以用来表达一些特殊的疑问。例如,“焉”常常用来询问地点或时间;“奚”则用来询问原因或目的;“胡”则用来询问为什么或怎么。这些疑问代词以其独特的用法,为文言文的表达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总的来说,文言文中的疑问代词以其多样性和独特性,为古代书面语言增添了丰富的表达方式。通过使用疑问代词,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含义,感受古代书面语言的魅力。

小学英语介词填空

介词是英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它们连接名词、代词、短语或句子,表达空间、时间、方向等关系。在小学英语中,介词的学习和使用是语言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英语介词及其用法,用于小学英语介词填空题。

1、at:用于表示时间或具体位置,例如:at 7 o'clock(在七点钟),at the school gate(在校门口)。

2、in:用于表示在某个范围或位置内部,例如:in the classroom (在教室里),in my family(在我家里)。

3、on: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或表面上,例如:on the table(在桌子上),on the bus(在公共汽车上)。

4、under: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之下,例如:under the table(在桌子下),under the bed(在床下)。

5、near: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附近,例如:near the house(在房子附近),near the school(在学校附近)。

6、behind: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后面,例如:behind the door(在门后面),behind the tree(在树后面)。

7、in front of: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前面,例如: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在教室前面),in front of the house(在房子前面)。

8、between:用于表示在两个物体之间,例如:between A and B(在A和B之间),between the house and the road(在房子和马路之

间)。

9、amongnear to:用于表示靠近某个地方或人,例如:near to the school(靠近学校),near to me(靠近我)。

10、above:用于表示在某个物体之上,例如:above the table(在桌子上面),above the cloud(在云上面)。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英语介词及其用法,它们可以用于小学英语介词填空题。通过练习使用这些介词,可以帮助小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语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文言文中词类活用做的规律(打印)

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的基本规律 一、词类活用的概念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一样,某个词属于某一词类一般是比较固定的,各类词在句子中充当什么成分也往往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词经常做主语、宾语、定语,动词常作谓语,形容词常作定语、状语、谓语,数词常作定语。但是,在古代汉语中,某些词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临时具有另一类词的语法功能。词的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叫做词类活用。 二、词类活用的分类及规律 名词活用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活用作动词 (一)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连用,它们之间如果不是偏正、并列、同位关系,一般地说,其中则有的名词活用作动词。它们之间可能是主谓、状谓、动宾关系。 例如:舍相如广成传舍。(《廉颇蔺相如列传》)。(动宾)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乃丹书帛曰:“陈胜王”。(《陈涉世家》) 2、曾皙后。(《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3、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同上) 4、愿为市鞍马。(《木兰诗》) 5、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6、七十者衣帛食肉。(《齐桓晋文之事》) (二)名词带状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1、副词修饰名词:(1)一般副词:公将鼓之。(2)否定副词:天不雨。 2、介词结构修饰名词: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过秦论》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1、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2、不蔓不枝。(《爱莲说》) 3、贫者席地而卧,春气动,鲜不疫矣。(《狱中杂记》) 4、君子不齿。(《师说》) 5、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石钟山记》) 6、出入必舆隶。(《苦斋记》) 三、名词带补语:则这个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带补语1、介词结构作补语,不省略介词:刑于寡妻。(《齐桓晋文之事》) 2、省略介词:秦伯素服郊次。(《之战》) 3、非介词结构作补语:宰严限追比,旬余,杖至百。(《促织》) 练习:指出下面各句中活用作动词的名词。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形式,其语法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更为简洁明了。其中,介词的省略现象尤为常见。本文将探讨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一、介词省略的现象 在文言文中,介词常常被省略,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以下几种情况:1、在动词之前,如果动词与介词结合紧密,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 (1)齐桓公以霸。(《史记·管晏列传》) (2)项王见秦宫室皆以烧残破。(《史记·项羽本纪》) 2、在介词之后,如果介词与宾语结合紧密,宾语中的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 (1)荆州与国连壤。(《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2)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二、介词省略的规律

介词省略的规律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如果介词与动词或名词结合紧密,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以”与动词结合时,“以”可能会被省略,“是以”变成“因此”;“于”与名词结合时,“于”可能会被省略,“于是”变成“因此”。 2、如果介词短语在句子中作状语或补语,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在”作状语时,“在”可能会被省略,“在于”变成“在于”。 3、如果句子结构简单,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从”在简单句 中可能会被省略,“从来”变成“从来”。 4、如果上下文中已经出现了相同的介词,介词可能会被省略。例如,“对于”中的“对于”可能会被省略,“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变成“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三、介词省略对阅读的影响 介词省略现象对阅读文言文有一定的影啊。如果读者不了解介词省略的规律,可能会对句子的意思产生误解。因此,在阅读文言文时,要注意上下文语境,理解句子的结构,才能准确理解文意。掌握常见的文言文实词和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也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文言文特殊句式----省略句 所谓省略句,就是指在不影响意思表达的前提下有意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句子。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都有省略句。文言文中语言表达更为简洁凝练,所以省略句出现得更加频繁。中学课本中出现的省略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主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经常省略主语,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文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如果不断重复前边的词句就会显得啰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会多起来。主语的省略大致有以下三种。 1、承前省。如: (1).疾在腠里,汤熨之所及也;(疾)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疾)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扁鹊见蔡桓公》承接前面的主语“疾”省略。译:病发生在皮肤,是汤熨所能治好的;(病)发生在肌肉;用针砭就能治好;(病)发生在肠胃,可以用火剂汤药来治疗。(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木)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劝学》承接前面的主语“木”省略。译:木材直得合乎墨线,用火烤把它变成车轮,它的弧度符合圆规。(木)即使又晒干了,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火烤使它变成这样的啊! 2、蒙后省。如: (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蒙后主语“公”省略。译为:(您)估计我到了咱们军营中,您再进去。 3、对话省。对话中,根据对话的情境,对话双方都明确所指,亦不会令读者产生歧义的内容作主语,可以省略,如: (1)、蔺相如固止之,(蔺相如)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舍人们)曰:“(廉将军)不若也。”(《廉颇蔺相如列传》)由于是对话环境,对话的主语都省略了,甚至连对话内容里的主语也省略了。这种情况,读者可根据对话内容自觉补全省略的主语。译为:蔺相如坚决制止住他们,(蔺相如)说:“你们比一下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舍人们)说:“(廉将军)不如秦王。” 谓语的省略 谓语是一个句子中最主要的成分,无论是文言文还是现代汉语,省略谓语的情况都相对较少。在语言高度凝练的文言文作品中,如果前后相连的句子用的是相同的动词作谓语,后面句子的谓语则往往省略。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根据上下文补出省略的谓语如:(2)、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为乐)。《鸿门宴》译:军营中没有什么可以用来作为娱乐的,请让我来舞剑(作为娱乐)吧。 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省略宾语是较为常见的语言现象,特别是代词“之”作宾语,常常被省略。常见的有动词宾语省略和介词宾语省略两种情况。这种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时,应将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1、动词宾语的省略 (1)、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译:私下里会见张良,把项羽将要攻打刘邦的事情详细地告诉了(他)。 (2)、有志矣,不随(之)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游褒禅山记》译:有了志向,不跟着(别人)中途停止,然而力量不够的人,也不能到达。 (3)、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译:因为蔺相如功劳大,所以升(他)做上卿。 2介词宾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词语的省略

文言文中词语的省略 TAG:文言文词语省略 词语的省略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 最常见的省略句有以下几种: 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独立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xx 如: 1、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 2、蒙后省 如:沛公谓张良曰:”……度我入军中,公乃入。 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 3、对话省 如: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 (二)省略谓语 谓语是句子最重要的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省略谓语的情况是比较少的。不过在文言文中,省略谓语也不是非常个别的现象,尤其是并列的句子,如果其中一句用了某个动词,另一句同样的动词就可以省略。有时省略的谓语要根据上下文补出,才能不影响句子的表达。 1、承上文谓语而省略。 如: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承下文谓语而省略。 如: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xx又请杨子之坚追之。 3、共喻省略,即根据上下文一看便会明白省略的是什么。 如: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 后公攻两广,太监泣别,赠大珠四枚。 省略宾语 文言文中省略动词和介词后的宾语是比较普遍的,所省多是代词”之”。 1、省略动词后的宾语,如: 如: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和良,具告以事。 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2、省略介词后的宾语,如: 如: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怍,不敢与较。 竖子不足与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文言文中介词省略的规律 介词的省略是文言文的显着特点之一,和主语、谓语、宾语的省略一样,不可忽视。文言中常常被省略的介词,主要有“于、以、自”三个。其省略方式大致有以下一些规律。 一、当谓语动词的后面有表示处所的名词(含名词短语)紧跟时,动词和处所名词不具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动词后常常省略介词“于”。例如: 1.今以钟磬置()水中。 2.断头置()城上。 3.因出己虫,纳()比笼中。 第1、2两句中的动词“置”作谓语,其后紧跟表示处所的方位短语“水中”“城上”,“置”和“水中”“城上”不具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据此,可以断定两者之间省略“于”。第3句中动词“纳”作谓语,它的后面紧跟着“比笼中”这个表示处所的名词短语,“纳”和“比笼中”没有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因此,可以判定“纳”的后面省略介词“于”。 二、当句子中表明处所的名词短语中含有“上”“中”“下”或“侧”等方位名词时,其前面的介词往往被省略。 1.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侧兮。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上面三句的名词短语中,分别包括了“侧”“高”“远”“下”等方位名词。 三、当动宾短语的后面有表示处所或表示其涉及对象的名词紧跟时,常常省略介词。主谓短语的后面有表示处所的名词紧跟的话,也常常省略介词。 1.待圣人之出投缳()道路。 2.又试之()鸡,果如成言。 3.林尽()水源。 第1句中的“投缳”是动宾短语,其后紧跟表示处所的名词“道路”,因此,可以认定“投缳”的后面省略了介词“于”。第2句中的“试之”是动宾短语,其后紧跟着涉及的对象“鸡”。据此可以认定“试之”的后面省略“以”。第3句中的“林尽”是主谓短语,其后紧跟着表示处所的名词“水源”。据此,可以

文言文常用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文常用句子成分的省略 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省略1 1、兼语省略。 省略的兼语必须是已见于上文,或者是从内容上看没有必要说出来的。如: ①召入,使拜夫人。((左忠毅公逸事>)──召(之)入,使(之)拜夫人。 ②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廉颇蔺相如列传》)──拜(相如)为上卿。 以上二例省略的兼语都是已见于上文的。 2、动词的代词宾语省略。 这种省略有两个条件:一、省略的宾语必须是可以用代词充当的,即 可以从上文看出来的。二、后边有于或以组成的'介词结构作补语。如: ①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赤壁之战》)──追(之)于宇下。 ②项伯乃夜驰之沛公***,私见张良,具告以事。(《鸿门宴》)── 告(之)以事。 3、部分介词的宾语往往省略。 省略的宾语必须是从上文可以看出来,能够用代词充当的。如: ①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 (《庖丁解牛》)──怵然为戒,怵然为之戒,小心翼翼地因此警惕起来。 视为止,视为之止,目光因此集中。行为迟,行为之迟,行动因此迟缓。

②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与谋,与之谋,同他商量。 ③左右以告。(《冯谖客孟尝君》)──以告,以之告,把情况告诉(孟尝君)。 ④毋从俱死也。(《鸿门宴》)──从俱死,从之俱死,跟着他一起去死。 ⑤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张衡宴》)──因以讽谏,因之以讽谏,通过它来委婉地劝谏(朝廷)。 4、介词于以往往省略。如: ①又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赤壁之战))──逼兵势,逼于兵势,被兵势所逼。 ②又试之鸡。(《促织》)──试之鸡,试之以鸡,用鸡去试验它。 文言文句子成分的省略2 (一)省略主语 主语的省略,在文言文中很常见。主要原因之一是文言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作句子的主语。句子若是重复前边的名词又罗嗦,这样省略主语的句子自然就多了,句子中是否省略了成分,要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或整个语言环境去推断。翻译时,要根据具体情况把省略成分补出来。主语的省略,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等形式。如: 1、承前省 如: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 (《廉颇蔺相如列传》)

文言文省略介词于

文言文省略介词于 1. 谁有大约100句文言文的省略句例子 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 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字串3 (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 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1)主语的省略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谓语的省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动词宾语的省略以相如功大,拜(之,指蔺相如)为上卿。” (《廉颇蔺相如列传》(4)介词宾语的省略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5)介词的省略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如:①廉颇为赵将,(廉颇)伐齐,大破之。《廉颇蔺相如列传》②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鸿门宴》(二)省略谓语如:①军中无以为乐,请以舞剑(为乐)。《鸿门宴》②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三)省略宾语如:①项伯乃也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之)以事。《鸿门宴》②成视,庞然修伟,自增惭作,不敢与(之)较。 《聊斋志异》(四)省略介词如:①荆州之民附操者,逼(于)兵势尔。《赤壁之战》②试与它虫斗,虫尽靡,又试之(以)鸡,果如其言。 《聊斋志异》(一)主语省略古汉语第三人称代词“之”不能作主语,当需要第三人称作主语时,或重复前句名词,或干脆省略,所以古汉语中主语省略就比较多。 1、承前省。

古代汉语省略句的例子2

古代汉语省略句的例子2 古代汉语省略句的例子 4.介词、介词宾语或介宾结构的省略 介词“于”、“以”常被省略。而介词宾语或甚而整个介宾结构,在文言中,有时也可以省略。 例:1.公与之乘。〔与之〕战于长勺。(左传?曹刿论战) 2.有好事者〔以〕船载以入。(柳宗元?三戒) 3.以〔驴〕为神。(同上) 4.满座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口技〕为妙绝。(林嗣环?口技) 5.河决〔于〕内黄。(宋史?岳飞之少年时代) 6.竖子!不足与〔之〕谋。(史记?项羽本纪) 7.将军战〔于〕河北,臣战〔于〕河南。(同上) 8.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樊哙〕斗卮酒。(同上) 9.又献玉斗〔于〕范增。(同上) 10.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衣食〕分人。(曹刿论战) 11.遂与秦王会〔于〕渑池。(廉颇蔺相如列传) 12.秦王大喜,传以〔和氏璧〕示美人及左右。(同上) 13.今君乃亡〔于〕赵走〔于〕燕。(同上) 14.指通〔于〕豫南。(愚公移山) 15.可以〔之〕一战。(曹刿论战) 16.予独爱莲之出〔于〕淤泥而不染,濯〔于〕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17.口技人坐〔于〕屏障中。(口技) 18.旦日,客从外来,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19.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 (庄子?逍遥游) 20.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以〕八千岁为秋。(庄子?逍遥游) 2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于〕约,不可以长处〔于〕乐。(论语)

5.定语的省略 例:1.虎因喜,计之曰:“〔驴的〕技止此耳!” (柳宗元?三戒) 2.今〔王的(齐宣王的)〕恩足以及禽兽,而〔王的〕功不至于百姓者。 (齐桓晋文之事) 3.〔你的〕技盖至此?(庖丁解牛) 4.依乎〔牛体的〕天理,批大却。(同上) 6.中心语的省略 例:1.彼〔的士气〕竭我〔的士气〕盈,故克之。(左传?曹刿论战) 2.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的道理〕焉。(庄子?庖丁解牛) 7.兼语的省略 在兼语式句子中,作为兼语代词的“之”字,常被省略。 例:1.以相如功大,拜〔之:指相如〕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2.不如因而厚遇之,使〔之:指蔺相如〕归赵。 (同上 3.请〔赵王〕以赵十五城为寿。(同上) 4.是以众议举宠以〔之:指向宠〕为督。(出师表) 5.天下归〔之:指你〕仁焉。(论语?论仁、论君子) 6.君为我呼〔之:指项伯〕入,吾得兄事之。 (史记?项羽本纪) 8.量词的省略 在文言文中,可以直接以数词来修饰名词或动词,而不用使用量词,所以量词往往可以省略。 例:1.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座〕山。(列子?愚公移山) 2. 一〔张〕桌,一〔张〕椅,一〔把〕扇,一〔块〕抚尺而己。(口技) 3.发三〔枝〕矢,乃酹。(宋史?岳飞之少年时代)

文言虚词“介词”详解

文言虚词“介词”详解 这里我们重点介绍“以”和“乎”的用法! 介词“以”的用法 “以”是文言文中最为常见的介词,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译为“在”“从”“用”“把”“拿”“凭借”“按照”“依据”等多个义项。需要的注意的是: 一、“以”可译为“在”“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用法相当于“于”。 1.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至于泰安。(《登泰山记》) 2.武以始元六年春至京师。(《苏武传》) 3.今以长沙豫章往,水道多绝,难行。(《汉书·西南夷传》) 二、“以”作连词和介词都可译作“因为”“由于”,两者应该区分开来。作介词时,“以”后面接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宾短语,用来修饰谓语动词,或作补语强调谓语动词的发生的时间、处所等。 1.不赂者以赂者丧。(苏洵《六国论》) “以赂者”构成介宾短语修饰动词“丧”,所以“以”是介词。 2.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以一璧之故”构成介宾短语修饰谓语动词“欺”,“以”同样是介词。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句中两个“以”连接的“夷”“近”和“险”“远”,均是两个形容词,所以“以”是连词。 4.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 “以”后接句子,所以“以”是连词。 “以”后如果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所以“以”就是连词。当然,连词和介词都是它们在句中的位置及功用而言,有助于我们理解文意。如果对语法知识理解欠缺,感觉难度大的话,建议只要明白“以”可

译为“因为”“由于”即可,不必太执着于词性分析。 三、介词“以”可以省略。 1.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荆轲刺秦王》) “取之百金”应是“取之(以)百金”。 2.赐之彘肩。(《鸿门宴》) “赐之彘肩”应是“赐之(以)彘肩”。 3.武陵人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捕鱼为业”应是“(以)捕鱼为业”。 4.“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 “乃丹书帛曰”应是“乃(以)丹书帛曰”。 四、介词“以”的宾语有时可以前置,构成宾语前置句。另外,“以”和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宾短语,常后置于谓语动词后,而实际上他们往往前置,这就是状语后置句了。因为牵涉到特殊句式,我们讲到句式时再说。 1.一以贯之正确句序是:以一贯之 2.夜以继日正确句序是:以夜继日 五、“以为”连用,当“认为”讲,和现在的意思一样。但是文言文中它常是“以……为……”的浓缩结构,意思是“把……作为(变为)……”。如: 1.秋以为期。(《诗经·氓》即:以秋为期。 译文:把秋天作为婚期。 2.全石以为底。(柳宗元《小石潭记》) 即:以全石为底。 3.铸以为金人十二。(贾谊《过秦论》) 此句正确语序加上省略的成分:以(之,指销毁兵器后的金属溶液)铸为金人十二。把金属溶液铸造成为十二个铜人。 介词“乎”的用法 “乎”是语气词,可表疑问、反问、商量、感叹等语气。要注意的是: 一、在文言文中乎等于“于”,介词用法可与“于”划等号。

高中文言省略句句式解析

文言省略句 【概念点】文言省略句 【类型】1.省略谓语。谓语是句子的核心,一般不能省略,但文言文中有大批省略谓语的现象。译时应一律补出。 【实例】 (1)上医医国,其次疾人。(《国语·晋语八》) [译文:上等的医生医治国家,次等的医生医治病人。] (2)大夫规诲,士传言,庶人谤,商旅于市。(《左传·襄公一四年》) [译文:大夫规劝开导,士通过大夫转告意见,一般民众也可谈论国君的过失,来往商客便在市场上议论。] 【类型】2.省中心语。即句中只出现修饰成分,用修饰成分代替整个偏正结构。这是造成形容词、动词名物化的重要原因。

【实例】 (1)披坚(甲)执锐(兵)(《陈涉起义》) [译文:披着坚硬的铠甲,拿着锐利的兵器。] (2)惧有伏(军)焉(《曹刿论战》) [译文:恐怕会有伏兵啊!] 【类型】3.省略兼语。“使、命、令”这类使令性动词的宾语常兼作后面一个主谓词组的主语,这个词就称之为兼语。文言文中的兼语常常被省略,所省略的多是代词“之”。 【实例】 (1)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战国策·秦策一》) [译文:卫鞅跑出魏国来到秦国,孝公叫他作相。] (2)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师于东门之外。(《左传·僖公三二年》) [译文:召见孟明、西乞、白乙,叫他们从东门外领军出发。] 【类型】4.省介词及介词宾语。文言文中常常省略介词“于”、“以”、“自”等,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宾结构,当该介宾结构作补语时,介词常常被省略。 【实例】 (1)死马且买之(以)五百金,况生马乎?(《战国策·燕策》) [ 译文:死马还用五百金买了它,何况是活马呢?]

(2)杀鼠如丘,弃之(于)隐处,臭数月乃已。(柳宗元《三戒》) [译文:杀死的老鼠堆积如山,把它们抛到偏僻地方,臭味几个月才消失。] (3)欲呼张良与俱去。(《史记·项羽本纪》) [译文:想要呼唤张良与他一起离开。] 例(1)在“买之”后省略了介词“以”,例(2)在“弃之”后省略了介词“于”,例(3)在“与”后省略了介词宾语。 【重要特征】 (1)文言文中宾语省略,多在介词之后。 (2)省略的宾语多为代词“之”。 【类型】5.省略主语。可分为“承前省”、“蒙后省”、“对话省”。 【实例】 (1)蒙后省:七月在野,八月在宇,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 [译文:七月里蟋蟀在野外,八月里来到屋檐边,十月里钻入我床下。] (2)承前省:楚人为食,吴人及之,奔,食而从之。(《左传·定公四年》) [译文:楚军造好了饭,吴军赶上了他们,楚军逃奔了,吴军吃了饭再追他们。]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中,普遍存在着省略成分的情况,对省略成分的把握,有助于完整理解句子的意思。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知识点归纳相关内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文言文中的省略句知识点归纳1 1.省主语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但是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宾语的省略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意思是将尉拔出剑站了起来,吴广也站了起来,夺下将尉的剑并且把他杀了。此句中承前省略了自己的宾语剑。这些省略在初中文言文中都比较常见。其中也包含了省略介词宾语的现象,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将以攻宋。《公输》这句话里

语言的奥秘(319):文言习惯句式之六:省略句的含义及其省略条件

语言的奥秘(319):文言习惯句式之六:省略句的含义及其 省略条件 朱英贵 从这一篇开始,拙论准备用几篇文字讨论一下文言的省略句式问题。 句子中省略某一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是古今共有的。不过,文言里这种现象更为突出,而且有些在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古文中也经常被省略。因为文言是最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省略句非常多,这主要有主语的省略、谓语中心动词的省略、宾语的省略、介词的省略等。本文先来讨论省略句的含义及其省略条件。 省略句是相对完全句而言的,大凡句子省略了必要的语法结构成分,则可称之为省略句。鉴别一个文言句的成分是否有所省略,应该根据古人的正常表达习惯,以语法结构为主结合表达的语义来分析,而不是单纯从逻辑的角度去主观判断,因为所谓省略句是语言学概念,而不是逻辑学概念。例如: ①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如果将这个句子直译的话,那就是: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 显然,“劣马拉车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在逻辑上是不通的。因此,必须补充说明劣马拉车走十天成功的原因是因为能走很远。因此这个句子应该翻译成“骏马跳跃一次,不能超过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走很远,它的成功就在于不停止”。这类补足省略内容的翻译并不是由于句子本身省略了什么成分造成的,故这个句子不能视为省略句。 一、省略句的含义 由此可知,所谓省略句至少应该包含如下两层含义: 其一,省略句应当可以还原为完全句,即根据上下文的文意可以明确地补出被省略了的词语,而且在补充被省略了的词语之后,句子应该通顺自然。例如:

② 郤子至,请伐齐,晋侯弗许。请以其私属,又弗许。(《左传·宣公十七年》) 这句话是个省略句,它的意思是:郤克到达晋国,请求进攻齐国,晋景公不答应,请求带领家族去进攻齐国,晋景公也不答应。 显然,这个句子有两处省略,一处是“请以其私属”省略了主语“郤子”,另一处是“又弗许”省略了主语“晋侯”,这是可以根据上下文的文意明确地补出的,而且这两个分句在补出被省略了的主语之后,语意通顺自然。但不可以无限制地扩大省略的内容,比如,如果认为在“晋侯弗许”和“又弗许”之后都省略了宾语“郤子”,那就没有必要了,因为这种强加于人的“省略”如果补出来,句子显得罗嗦,客观上没有必要这样说话。 其二,某些习惯性说法本来就是以非主谓句的形式出现的,例如“六月,雨。”(《左传·僖公三年》)这句话本来就不需要说出下雨的主体,也没必要为“六月”加个介词,说成“于六月,天雨。”这样不伦不类的话来,因此一些习惯性的非主谓句并不缺少某种语法成分,也就不能算作省略句。又如: ③ 困兽犹斗,况人乎?(《左传·定公四年》) 这句话的后一个分句“况人乎”属于文言当中的“况……乎”的固定格式,该分句的主干是单个的名词“人”,并没有省略什么成分。 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荀子·劝学》) 这个句子的表层结构由三个并列的假设句构成,从第二个层面来看,每个假设句又都是由两个非主谓句充当的分句构成。整个句意是在理性地阐述客观真理,它并不需要特定的主语,因此不能将其视为省略句。有的语法论著认为在一开始的“故”字之后省略了“汝”、“尔”等一类虚指的主语,这是大可不必的,此句浑然天成,无需为其嫁接任何成分。 二、省略的条件 弄清了省略句的含义,还要了解省略的条件。语言的省略表达必须要有一定的语言环境作为条件,这种能够滋生省略的语境条件主要

文言文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解析:省略句 省略句是古书中的异例之一,指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在不影响表达的前提下,省去某些语言成分。省略的部分可以根据文意补出。 主要有: 1、省略主语 a承前省 在一个复句之中,第一个分句出现了主语,如果后几个分句的主语与第一个分句相同,那么后几个分句的主语可以省略,这种情况在古代汉语中称为承前省。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桃花源记》)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桃源人”后三个分句的主语同第一个分句,所以省略了。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也常见。 b 蒙后省 古代汉语中还有主语蒙下省略的现象 如“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在“无信”前省略了“你”,在“无礼”前省略了“你”。这种现象在新课标语文的文言文中不常见。 c对话省 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曹刿论战》)(此,代前文“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由于在语言中,前后分句的主语常不一致,主语又因省略经常不出现,所以古代汉语中多有暗换主语的现象,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中多称成为病句,可是在古代汉语中却是允许的,正常的, 如“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其中“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之前的主语是“桃源人”,可是后一句的“具答之”的主语是“渔人”。(《桃花源记》)主语在前后句发生了变化,但都省略了。 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 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 如:“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六则)后一分句省略了谓语“择”。在译成现代汉语时,被省略的谓语一定要补充出来。 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3、省略宾语 古代汉语省略宾语的现象,在数量上远远超过了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的及物动词虽然也要求一个宾语与之搭配,但这个宾语完全可以不出现而隐含起来,只要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在前文中已经出现或者已经谈到过,不再出现也能使人正确体会出动作的接受者,宾语则可以省略。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高中文言文特殊句式总结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指的是文言文中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某些特殊的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以及一些常见的固定用法。这是翻译文言文的重点,凡被翻译的文句中有这些句式和用法,根本上都是要作为得分点考查的,必须牢牢掌握。不但要记住一定量的常见句式、用法,而且要死死记住它们的对照翻译。下边我们根据所学文言文,举例加以说明: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认判断的句子。在古代汉语中,判断句一般是以名词或名词短语为谓语而表示判断的。 文言文中也有用判断词“是〞〔或“非〞〕来构造判断句的现象,比方: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桃花源记】〕 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 句中“是〞“非〞,和现代汉语判断词“是〞“非〞同义。但是,这种用法不大常见。文言文往往用别的词或结构方式来表示判断。 〔一〕用其他判断词表示判断 例如:此那么寡人之罪也。〔【勾践灭吴】〕 翻译:这是我的罪过啊。 句中“那么〞译为“是〞,即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判断词。 此外还有:“即〞“乃〞“皆〞“本〞“诚〞“亦〞“素〞“非〞等等,例句: ①今天子有急,此乃臣效命之秋也。 ②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③梁将即楚将项燕。 ④臣本布衣。 ⑤且相如素贱人。 ⑥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二〕采用“……者,……也〞的方式构造判断句 例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译为:廉颇,是赵国的优秀的将领。 妻之美我者,私我也。译为:妻子认为我美的原因,是私爱我。 句中判断词“是〞的意思,是由“……者,……也〞结构表示出来的。当然,这个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具体言语中,其结构变化十分灵活。比方: 1.用“……,……者也〞表判断例如: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 2.用“……者,……〞表判断例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游褒禅山记】〕 3.用“……,……也〞表判断例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译为: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注意,本句句末的“者〞是“的人〞的意思,不是结构助词。〕 4.用“……,……〞表判断例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 二、被动句 1、用“为〞、“为……所……〞或“……为所……〞表被动。介词“为〞引进行为动作的施事者,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状语。例如: ⑴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上】〕 ⑵假设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⑶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史记.项羽本纪】〕 2、用“于〞或“受……于……〞表被动。介词“于〞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与引进的名词或名词性词组构成介词结构,在句中作补语。例如: ⑷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师说】〕 ⑸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张溥【五人墓碑记】 ⑹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从,受制于人。〔【赤壁之战】〕 3、用“见〞或“见……于……〞〔“见〞引出动作的主动者〕表被动。例如: ⑺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荆轲刺秦王】〕 ⑻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廉颇蔺相如列传】〕 ⑼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庄子•秋水】〕

文言文的省略句式

文言文的省略句式 1. 文言文省略句多少种类型 省略句式是文言文的特殊句式之一。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主语省略省略主语有承接前面的主语省略,有呼应下文省略;在对话中也常常省略主语。例如:①旦日,客从外来,(我)与(客)坐谈。(((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译文: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边来,(邹忌)跟(他)坐着聊天; 二、谓语省略谓语是句子里最重要的成分,一般是不能省略的。但是在特定情况下也有承接上文、呼应下文或因对话而省略的。例如:①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左转·曹判论战》)译文:第一次击鼓振作了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低落,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衰竭了; 三、省略宾语。(1)有动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司马迁《陈涉世家》) 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沈括《活板》)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司马迁《鸿门宴》) (2)有介词宾语的省略。例如: 竖子不足与()谋。(同上) 四、省略介词。文言中介词“于”也常常省略。例如: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苏轼《石钟山记》)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张博《五人墓碑记》) 2. 文言句式,省略句要怎么判断 非我也,是兵也是判断句没错,但是不知道同学觉得哪里省略了? 一、判断句:对客观事物表示肯定或否定,构成判断与被判断关系的句子,叫判断句。 通常由以下几种方式构成:1.以虚词配合一定的句式表示的判断句,如借用“者”、“也”等词构成。(l)陈胜者,阳城人也《陈涉

世家》(2)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3)环滁皆山也《醉翁亭记》(4)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2.借助于“乃”、“是”、“为”、“则”、“悉”、“本”等词构成。(1)当立者乃公子扶苏《陈涉世家》(2)斯是陋室《陋室铭》(3)项燕为楚将《陈涉世家》(4)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5)此悉贞良死节之臣《出师表》(6)臣本布衣《出师表》(7)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3.“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1)七略四库,天子之书《黄生借书说》(2)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黄生借书说》二、省略句:有些句子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省略了句子的某些成分,这种句子叫省略句。古汉语中省略句常见的有以下几种形式: 1.主语省略(1)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捕蛇者说》(2)桃花源中人“见渔人,乃大惊《桃花源记》2.谓语省略(1)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2)陈涉自立为将军,[立]吴广为都尉《陈涉世家》3.宾语省略(l)上使[扶苏]外将兵《陈涉世家》(2)便要[渔人]还家《桃花源记》4.介词省略(l)置[于]人所罾鱼腹中《陈涉世家》(2)武陵人[以]捕鱼为业《桃花源记》。 3. 1. 于是相如前进缶,(相如)因跪请秦王。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 2.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蛇)触草木,(草木)尽死;以(蛇)啮人,无御之者。 【特点】主语/承前省略,介词宾语/承前省略。/叙述过程中的省略。 3.秦时,(项伯)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特点】主语/蒙后省略。 附:根据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把下面省略句补充完整,体会文言文中省略句的特点。

文言省略句的翻译和特点(其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有八种情形)

文言省略句的翻译和特点(其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有八种情 形) (曾发表在北京《语文世界2006年高考备战攻略》(2006年1一2)上,现有补充修改) 句子中省略某些词语或某种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中都有。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更为多见,而且有些现代汉语中一般不能省略的句子成分,文言文里也经常被省略。其句式的实质是句子成分不全。今译时,应联系上下文补出。文言省略句主要有以下八种情形。 (一)省略主语(括号内为省略的词语,下同) 文言文中的第三人称代词一般不能独立作主语,所以主语的省略更为常见。有承前省略、蒙后省略、自述中省略和对话中省略。例如:(1)太丘舍去,(太丘)去后(友)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承前文省略主语“太丘”和“友人”) (2)(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小石潭记》)——(溪水)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省略主语“溪水”) (3)沛公谓张良曰:“……(公)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沛公对张良说:“……(你)估计我回到军营中,你再进去辞谢。”(蒙后文主语省略主语“公”) (4)(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余)计日以还……录毕,(余)走送之……(《送东阳马生序》)——(我)经常向藏有书籍的人家去借书,(我)亲手用笔抄录,(我)定好日期按时归还……抄录完毕,(我)赶快把书送还人家……(自述中几个句子省略同一个主语“余”)(“于……家”为状语后置,译时提前;名词“手、笔”活用为状语) (5)(刿)问:“(公)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寡人)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刿)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曹刿论战》)——(曹刿)问:“(您)凭什么应战?”庄公说:

文言文特殊句式

常见文言文特殊句式 A、特殊句式高考考点 《考试大纲》: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句法大致相同,由于语言的发展和 演变,也存在一些差异。掌握有别于现代汉语的常见文言 句式,是文言文阅读所必需的能力。这里主要掌握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 一、判断句: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 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 1、用“者”或“也”配合表判断。“者”表停顿,“也” 表判断。 “……者,……也”格式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者,……”格式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本姓曹。 “……,……也”格式 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者也。”格式 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1

2、用副词“乃”“则”“即”“皆”“素”表判断。“……乃……”格式,可译“是”“就是” 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臣乃市井鼓刀屠者。 “……则……”格式,可译“就是” 例: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即……”格式,可译“就是” 例:梁父即楚将项燕。 “……皆……”格式,可译“都是” 例:环滁皆山也 “……素……”格式,可译“一向是” 例:且相如素贱人。 3、用副词“……诚……”的格式,可译“的确是”。 例: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4、动词“为”“是”表判断,注意和代词“是”的区别。例: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例: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5、用“非”“未”“弗”“无”“莫”等表示否定的判断。 例:予本非文人画士。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6、直接表判断的。 2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