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我们的课余生活

1我们的课余生活

1我们的课余生活
1我们的课余生活

课间十分钟

“丁零零……”同学们随着清脆的下课铃声来到了操场,我也信步走出教室,倚着走廊的栏杆,俯身往楼下的操场望去。

这个操场不太大,人却不少,有的打羽毛球,有的玩单杠,有的跳绳,有的在追逐嬉戏……大家玩得还挺起劲。

十来人围成一个圆圈,拍着手,唱着歌:“丢手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她们虽然嘴里唱着歌,眼睛却偷偷的往后瞟,生怕手绢丢在背后自己又没有及时发现。

一个扎蝴蝶结的小姑娘背着手,手里拿着一条花手绢,正绕着圆圈悄悄走着。走哇走哇,就把手绢轻轻的放在了一个小个子的小姑娘身后,然后撒腿就跑。小姑娘很机灵,马上转身,捡起手绢,马上去追,可到底也没有抓到,被罚唱了一支歌。

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有趣。

学游泳

你们知道我在课余时间最喜欢干什么吗?我最喜欢游泳。

记得我第一次学游泳是在一个暑假里。我和表哥一起去游泳馆游泳。我看到游泳池里人很多水也很清。我换好游泳裤,我先在水浅的地方慢慢地走着,我走来走去,渐渐地不怕水了。于是我潜入水中,学着别人的样子游泳,一不小心喝了口水,身体失去了平衡,表哥急忙游过来把我扶了起来,把我推到岸上。我躺在岸上晒了会儿太阳,表哥说:“以后要小心。”我说:“知道了。”表哥再次把我拉下水,他拉着我的手,我的头浮出水面,渐渐的我学会了游泳。

我学会了游泳,也懂得了做任何事都要小心、努力.

帮妈妈做家务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比如:弹电子琴、画画、做手工,和小朋友玩“盲人摸人”的游戏等,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帮妈妈做家务。

做家务是有计划的,第一步是:扫地。我先用扫帚把每个房间地上的灰尘扫成一堆,装在簸箕里,连死角也被我扫得干干净净,一尘不染。第二步:换垃圾袋。我先把垃圾桶里的垃圾袋拿到门口的大垃圾桶里,再换上新的垃圾袋。这时候就觉得家里干净多了。第三步是:拖地。我提来一桶水,把拖把放在水里浸一下,再把水拧干,然后在每个房间的地上拖起来。碰到污汁,我就用力拿着拖把使劲地拖。看到污汁被拖把拖得无影无踪,我就拖得更起劲了。

在这次课余生活中,我感受到了自己的辛苦,也体会到平时爸爸妈妈的辛苦。我以后一定会快快地做作业,多多地利用课余时间帮妈妈做家务。

丢沙包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的玩捉迷藏,有的玩跳绳……我喜欢玩的是丢沙包的游戏!丢沙包常常被大人认为是浪费时间的游戏,但我认为玩丢沙包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今天,我和黄辉映、梁子童、林华东、凌枫和杨植淞一起玩丢沙包的游戏。我们用猜拳决定,结果,我和凌枫、黄辉映做组,我们队先进场,梁子童快速地把沙包用力的向我扔来,我马上躲开了,可是,我躲得太慢了,直接命中!我只好悻悻的下场了。还剩凌枫和黄辉映了,他们左躲右闪的,化解了敌人一次次的攻击。突然,梁子童做了一个假动作,蒙住了凌枫的眼睛,最后才反应过来,可惜太迟了,直接命中了他的头部。只剩黄辉映一个人了,他快速的躲过了沙包的攻击。林华东不耐烦了,他用力的扔了一个“飞镖”。黄辉映迅速跳起,想来个

海底捞月,可惜没接到,沙包打中了他的手臂。他也只好下场了,我们输了。

虽然输了,可我们还是很开心!

我们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们玩:老鹰捉小鸡、捉迷藏、猜谜语、看书……但我觉得最有趣的还是老鹰捉小鸡!

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要看谁灵敏,反应快。记得那是一个晴朗的天气,我们几个男孩子兴奋地跑到平坦、舒适的草地上,五个人当可爱、活泼的小鸡,一个当细心的鸡妈妈,聪明的老鹰就由我这位帅哥(美女)来当吧!活动开始了,我奋力地追上前去,母鸡立刻直冲过来,张开翅膀,护着她心爱的孩子,我试了几次,却始终捉不到他,这可难不到我,灵机一动,我突然左一下,右一下,把母鸡搞糊涂了,我展开翅膀以最快的速度,嗖地一下,没等母鸡反应过来,我已经顺利地捉住了小鸡,我们高兴地拥抱在一起,笑啊!跳啊!

我们还玩捉迷藏的游戏,老规矩,我来找,潘力和谈昊飞躲,我找到石头后面没发现,我找到角落里,还是没找到,经过我的仔细寻找,终于在绿树丛中找到了潘力,原来他穿着绿衣服,特别好隐藏。

这只是我说的两种课余游戏,其实我们的课余活动还有很多,很多……有了这么有趣的课余生活,我们开心极了!

丢沙包

丁零零,下课了。同学们像小鸟一样飞出教室。本来冷冷清清的操场,一下子就变得热闹起来了。

在操场上,同学们有的玩跳绳、有的玩丢手绢、有的玩老鹰捉小鸡,还有的玩跳皮筋……而我们却不同,我们最爱玩的游戏是丢沙包。我和刘子文还有叶子凡一组,刘政博、马超、和李世骄一组。我们要比赛,只要接住对方扔过来的沙包就算一分,最后看哪个组得分最多就算胜利。比赛开始了,由刘子文先发…球?,他一个失手,沙包被马超接住了。我们先丢了一分。第二次轮到叶子凡发…球?,只见他使劲一扔,正好打中了李世骄,他们也丢了一分。就这样你来我往,我们组以5比3的分数胜利了。

正在大家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上课铃打响了,我们只好安安静静地走进教室,操场又恢复了平静。我们的课间生活真是精彩啊!

读书

我很喜欢看书,我在课余时间里经常看课外书,我已经看了很多书。我们的语文老师也经常鼓励我们看书。她在每个学期的期末,都会自费地买很多书来奖励给学习成绩优秀和表现突出的同学。她还为我们设立了一个图书角,鼓励同学们多看书,多读书。

我利用课余的时间看了一本小学生《想象作文》的书。书里的第一类是“童话魔袋”,同学们写的一篇篇精彩的童话故事吸引着我,我仿佛看到一个个美丽的画面从我的眼前闪过。小作者们写得太好了,我真想把自己的作文水平也提高上去。书里的第二类是“未来世界”,同学们笔下的未来世界千奇百怪、各有特色。有的想象自己是一个发明家,发明了太阳能汽车、压缩汽车;有的发明了“大自然净化液”有的想象了“未来的文具盒”“未来的城市”……那些多姿多彩的作文真值得我学习。

看完这本书,我想:我一定要多看书,作好读书笔记,并背起来。那么,我就会积累很多作文的素材,在学作文的时候再把它们灵活应用。这样,作文才能写得既生动又有趣。

我的课余生活很充实,收获可多了……

玩游戏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跳绳、玩游戏、打羽毛球等。不过我最难忘的还是上次与刘慕远玩“瞎子摸人”的游戏了。

开始,我们先来锤子剪刀布。谁知道我手气那么烂,当了瞎子,气得我火冒三丈。心里直说:哎,我怎么这么倒霉?游戏开始了,我先把脚分开,心里想一二三……十,这样有利于我抓到刘慕远。然后我就开始抓,谁知道刘慕远鬼机灵般的从我两脚中间穿过去了。哎,害的我扑了个空。

我灵机一动,又想了一个主意,就是用耳朵听。我先听一下左边,没有什么动静,再听一下右边。咦,有动静!我悄悄地走过去再使劲一扑。没想到刘慕远灵敏的躲过了我的“强烈”攻击,害得我又扑了个空。

两次都失败了。我又静下来竖起耳朵听。这次动静是从后面传过来的,我又像小猫一样悄悄地走过去,又使劲一扑。这次他动作没有上次快,我一下就抓到了。哈哈,我得意地说:“这次终于轮到你抓了!”你看,你还是被我抓到到了吧!我吸取上次的教训,一下子就把他摔了个四脚朝天。顿时,我们俩个都笑了起来。

我们生活中有不少有趣的事情,也有很多游戏。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快乐吧。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多彩了,不信,你瞧瞧:我的课余生活每天少不了一篇小日记。以前,我有些惰性,不想写,只想玩,可妈妈告诉我:“只要每天写一篇小日记,可以把积累的好词、好句、好段运用起来,写小作文时,就觉得不难了,长大后,你可以翻开这些小日记本,会发现童年生活非常有趣!”现在,我像变了个人似的,每天写一则小日记,而且,现在我写得进步多了,我心里乐滋滋的!我的课余生活还有:每天坚持练一小时钢琴,星期天练两张铅笔字, 每天半小时阅读,每天早上花15分钟听英语,还不忘每天运动……

丰富多彩而又有规律的课余生活,不仅增长了知识,强壮了体魄,而且陶冶了情操,我觉得受益匪浅。

我的课余生活

我最喜欢的课余生活就是绘画,每天晚上只要一有时间,我就会画一幅画,今天,晚上我又画了一张画,名字叫<秋天的图画>,上面画了一片片金色的稻田,稻子在秋风中笑弯了腰;稻田的旁边是一座大大的果园,里面有胀红了脸的苹果,挂起金色灯笼的梨子,咧开珍珠大嘴的石榴,你瞧!它们都在朝着你欢笑呢!接着我画了一个公园,里面开满了芬芳迷人的菊花,有红的.黄的.紫的.雪白的......姹紫嫣红,各种各样,竞相争开着呢!它们真是千姿百态,艳丽无比.让人感受秋天迷人的气息.

在班上,我可是画小动物的高手哦,小朋友每次都争先恐后地冲向我,拼命地叫着:“给我画一张,给我画一张!”忙得我不亦乐乎,让我从绘画中感受到无穷的快乐和无限的成就感.

绘画让我的课余生活充满乐趣,让我每天都体会到无穷的快乐!我爱绘画。

我的课余生活

你知道我的课余生活吗?告诉你吧,我喜欢踢足球。

学前班的时候,老师允许我们带足球,课下可以玩。那时候我就喜欢上了足球。世界杯的时候,当我知道了罗纳尔多是世界球星的时候,我非常羡慕他,也想当世界球星,我更爱足球了。那段时间我天天晚上踢足球,妈妈还要给我买一只足球呐!

每当我写完作业,就抱着足球兴高采烈地去找伙伴们踢球。我们摆出一副射门的姿势就踢起来了,每一次我都玩得满头大汗,汗珠不停地从头上流下来。有一次,球传到我的脚下,我摆出射门姿势,猛射一脚,进了!听到伙伴们拍手叫好,我心里美滋滋的,只要我一踢起足球,所有的烦恼和疲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足球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无限的乐趣。

我的课余生活

平时除却上学写作业之外,我还有很多有趣的课余生活。画画,玩游戏,和爸爸一起下棋,看书-----我最喜欢画画。

画画可以激发人的想像力,让心灵平静,让人变得美丽。当初爸爸和妈妈让我学画画是说画画可以让人慢慢静下来,没想到我才学了几次就喜欢得不得了。我用我的手画出美丽善良的白雪公主,骄傲自大的狮子,狡猾的狐狸,机智的小白兔----看着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跃然纸上时,我就有说不出的高兴。

画画累了时我又会拿起书来看。妈妈说看书要先选择自己喜欢看的和能看得懂的书看,看到高兴处要能哈哈大笑,伤心处大哭,生气处发火,这样就算把书看透了看熟了。真的是这样,不信你也试试。

丰富的课余生活会让你的生活更美丽。

读书

俗话说: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有人喜欢球类活动,有人喜欢婀娜多资的舞蹈,有的喜欢开发智力的小制作,有的喜欢陶冶性情的集邮,还有的喜欢……至于我,我却要对看课外书情有独钟。

我以“小书虫”自居,这可不是吹的!对我来说,看书是生活中一种不可缺少的乐趣。五岁时,我就已经认识很多字,这可一点都不假。我五岁识字,这和阅读课外书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那时候,妈妈拿着一本书,我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里,听着她用甜甜的嗓音娓娓动听地讲着……后来,就变成我那着书念给妈妈听了。妈妈还特意我去丽水买了一大堆书,我开心得手舞足蹈!

现在,我天天看课外书,也从课外书中懂得了美丽与丑陋,知道了善良和邪恶……记得有一回,我在家里看书,被里面的故事情节吸引住了,直至连妈妈叫我吃饭也没听见。妈妈无可奈何,只好先打饭。这时,我看见主人公要跳崖了,我身临其境,大叫一声:“不要,你还有救,不能这样放弃生命,应该努力活下去,一切都还有希望的!”这时候,妈妈破门而入,惊讶地问道:“怎么了?谁要自杀?”我回到了现实世界,不好意思地说:“嘿嘿,太投入了!”妈妈笑眯眯的。

书可以净化人的心灵,所以: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源泉!

我的课余生活

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有的小朋友喜欢看课外书、也有的小朋友喜欢爬山、溜冰、旅游……可我最喜欢的是踢毽子。

别小瞧那毽子,玩起来学问可大哩!看,它有圆圆的白色的球,就像我们的小脑袋,上面还长满了五颜六色的羽毛,我可喜欢它了。每逢星期天休息,我做完作业后,就和姐姐一起到楼下的小小公园踢毽子。姐姐毽子踢得好棒啊!那毽子在姐姐的身旁舞动着,就像小鸟一样飞来飞去。我在旁边看呆了,很快我也学着姐姐的样,把毽子抛起来,左脚一踢,右脚一踢。不一会儿,我的毽子也像翩翩起舞的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我们正玩得起劲时,咦,不知谁一脚,毽子竞不由自主地飞到了树枝上,这可怎么办呢?望着树枝上的毽子,我们急得团团转。突然,我灵机一动,拿来了一根树杆,把毽子给捅了下来,毽子乖乖地又回到了我

们的身边,我兴奋极了!

一只小小的毽子丰富了我的课余生活,给我带来了无比的快乐!

老鹰捉小鸡

课余,我和几个同学在宽阔的操场上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真好玩啊!

游戏开始了,我们班的* * 是凶恶的老鹰,他舞动着那双有力的臂膀似苍鹰在空中翱翔,凶猛狡猾的老鹰使用各种诡计追逐着我们小鸡,企图把我们小鸡叼走,鸡妈妈也不示弱,她带领小鸡左躲右闪与老鹰勇敢地周旋,我们跟随鸡妈妈的身后感觉真安全!我们紧紧地跟在鸡妈妈的身后像一条巨龙摇摆着,老鹰怎么也捉不住,我们一次次躲过了老鹰的追捕。

这时,上课铃响了,游戏结束了。老鹰这一次没有捉住我们一只小鸡,我们很高兴!这真是一个充满欢乐、团结的课余生活。也让我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既不是在热闹的球场上,也不在喧哗的大街,而是在图书馆里。

一放学,我就飞快地跑回家看书。在我的书架上,堆着看不完的书。童话书,把我带到令人神往的仙境;科技书,在我面前展现出四个现代化的雄伟蓝图;智力测验,使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战斗故事,把我带到枪林弹雨的沙场;小实验,又使我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我看过《格林童话》,《红楼梦》,《三国演义》……多少本书啊!

书是我最亲密的伙伴,书使我对未来充满无限向往,书使我知识更加丰富。不管是朋友们的欢笑声,还是那喧哗的遭杂声,都不能打扰我。

我爱书,吃饭时,捧着它;睡觉时,恋恋不舍地把它放好。我看完一本又一本,总是贪婪地看不够,看不厌。

书包里,放着《成语故事》,《西游记》;书架上,堆放着《学古诗》,《醒世恒言》等各种类型的书。

书占据了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虽然没有欢声笑语,但却充满了乐趣。

愉快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很丰富,你想知道吗?快跟我来吧!

“铃铃铃……”下课了,同学们快步来到操场上,做自己喜爱的活动,同学们有的打篮球、有的踢足球、有的掷沙包……整个操场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我们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讲笑话,没想到抽到第一的竟然是我,“我讲了!”我说:“一天,有三个国家的人在吹牛,英国人拿两个金子扔了出去,说:‘我们国金子就是多!’美国人拿出四付餐具扔了出去,说:‘我们国家餐具就是多!’中国人随手把身边的律师扔了出去,说;‘我们国家律师,就是多。’同学们听了个个哈哈大笑:“再来一个!再来一个!”铃铃铃……上课啦!同学们飞快的跑回教室。

课间十分钟就这样快乐的过去了,大家一身轻松,好像身体又被打足了气,个个精神抖擞,为下一个四十分钟的学习做好准备。这就是我的课余生活,你觉得丰富吗?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而有趣,每天我的学习任务完成后,都会做一些有趣的课外活动。

一次,我和姐姐,还有大姨一起去摘姥姥种的无花果。大姨先用带着钩子的一个长杆子把树上已经成熟的无花果钩下来,我再用双手接住,放到姐姐准备好的袋子里。就这样,我们就摘了六个无花果。摘到第七个的时候,因为我没有接好,无花果落到了地上,摔烂了。真可惜!我们只好另摘了一个。

经过我们的劳动和配合,我们一共摘了十个无花果,尝着又香又甜的无花果,我们的心里特别高兴。

我的课余生活

到了三年级,我们进入了紧张的学习当中,但我们也有着更为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有的同学喜欢看课外书,有的喜欢爬山,还有的喜欢溜冰和玩一些小游戏,可我最喜欢的是打篮球。

每天清晨,我只要一听到闹钟声,就一骨碌从床上跳了起来。以军人的速度洗漱完毕,我急忙抱起篮球向小公园飞奔而去。

我来到篮球架下,看准了目标,轻轻一跳,用力把篮球推了出去。篮球在篮框边上转圈,一圈,两圈,三圈……我的心都快从喉咙里跳出来,可惜它没有从篮网中落下,却被卡在篮架上。我叫了许多在一旁锻炼身体的老爷爷、老婆婆,可他们也都够不着。这样一来,我的心就更急了,在篮球架下直转悠。就在这时,一阵凉爽的晨风吹来,篮球晃了晃。机会来了,我仰着头,祈求着:天灵灵,地灵灵,风婆婆,帮帮忙,风儿再大点,再大点,把我这不听话的小球给吹下来。不知是不是风儿听到了我的祈求,还是篮球不愿意被孤零零地留在那儿,它摇晃着,终于掉了下来。我接到球又继续练习投篮,这一回,几乎球球都中,真可谓百发百中啊!由于我的勤奋练习,我已经成为了我们小区的篮球明星了,说不定,将来的我会比姚明还要厉害!

篮球,给我的课余生活带来了无穷的乐趣!

我的课余生活

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喜欢打羽毛球、游泳、踢足球、打乒乓球,还有我最喜欢的画画。

我学过国画、水彩、水粉、简笔画、卡通画,还有素描。我最喜欢的就是素描了。每天下午放学后写完作业就开始画画。老师说,素描是绘画的基础,学会了素描,学水粉、国画就更简单了。我现在会单个静物素描和组合静物素描,还会人物速写呢!

素描游行、光、色、质各种表象因素,又有空间深度。比如说话一个静物球体素描,首先构图(也就是画一个正方形)。现在正方形的中间花两条横竖线,再在正方形里面切圆;切完圆之后划出明暗交界线和高光点;最后用线条涂明暗。亮的地方叫高光颜色浅一点,暗的地方叫阴影,要深一些。最后涂上背景,这幅素描作品就完成了。

通过学习素描,我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我还学会了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同一个事物,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我们的课余生活》 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 活动背景及说明: 第一单元“多彩的生活” ,在学习了《我们的民族小学》后(5页),以学 生的口吻自主提出开展 “记录自己的课余生活” 的综合性学习要求, 并提示记 录的方法“可以用文字叙述, 可以填表格, 可以画图画……” ,让学生可以自主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接着学习两篇分别表现孩子在草地上玩耍和假日里登山游玩的精读课文《金色的草地》和《爬天都峰》 。因为是初次安排综合性学习, 因此教材在《爬天都峰》后( 11 页) ,编排了“综合性学习提示” ,以学习伙伴 的口吻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活动进行得怎样,并提示示范、加以引导,在口语交际课上,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记录进行了交流,并形成了一篇习作。这样看来,综合性学习活动实际上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学会参与,激励学生愿意参与,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参与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彰显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年级的学生初次接触综合性学习,对综合性学习的内容、过程、方法缺 少一定的了解,因此,老师的指导很重要。通过指导,让学生明白:综合性学习其实是课内学习的拓展,大多数时间在课外进行。它是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一种途径。教学时,老师可以为学生指点活动的途径,帮助学生想些活动的点子,为他们推荐一些读物,同时,在活动中途,老师还可以检查活动进行的情况并予以相应的指导。我认为这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如果开展的到位,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还可以使学生在组织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得到锻炼和提高。 活动内容: 我们在学校过着快乐的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又是怎样安排的呢?让我们将 自己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文字叙述,可以填表格,可以画图画……然后,让我们交流交流吧。 设计意图: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小于、大于、等于)来描述5 以内的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教学重点: 1.知道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2.使学生认识符号“>”“<”“=”,并理解其的含义。 3.正确使用基数与序数表达的意思,5以内数的分解与组成。 4.加减法的含义及其过程。 5.0的含义。 教学难点: 1.5以内数的书写,比大小,基数与序数,数的分解。 2.用数的组成来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有关0的加减法计算。 第一课时1~5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体验互相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 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 教学难点: 能认、读、写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 教法设计:新授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具:图片、计数器、数字卡片教学内容: 一、我会学,我最棒 在第一单元,我们学会了数,写1~10这十个数,现在我们来数一数这几个数(生生PK),今天我们一起来具体学习1~5这五个数。 二、我会学,齐合作 师: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都见过那些动物或植物呢?你们能说一说吗?(同桌互说)。那么你们有没有具体数过你身边有哪几种这些事物呢? 三、我展示,我快乐 1.出示情境图(小组合作) 让学生观察以上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和物,数量各是多少呢?(数的时候可提醒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来数)。 2.用1~5各数表示画面中的人和物。 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说出人和物的数量的基础上,派代表按有效到达的顺序说出图中的事物。 生:1只小狗,2只鹅,3只小鸟,4只小鸡,5个南瓜…… 师:大家说得真好!生活中许多事物的个数都可以用数来表示,如狗的个数可以用1来表示,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第一节“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设计 丁艳平 ■教材分析 本节1-5的基数含义、认读写、数的顺序。先让学生独立观察主题图。数图中有几只可爱的小鸡,同学们还看到了些什么??抽象出1-5各数,然后教师为各小组准备数量足够的各类人和物、1-5的数字卡片以及小棒。 进行小组合作,使数字卡片和事物的卡片对应摆出来,同时摆上对应根数的小棒(引导学生把小棒摆成相应的几何图形)。利用小组合作的优势,挖掘图中的信息资源,发挥学生的观察能力,最后老师提问各个数除了书上代表性事物外还可以表示什么?如“1”还可以表示1个太阳、一位老师、天空中一只小鸟在飞。“2”还可以表示2棵大树、2根木桩、2个背书包的小朋友。“3”还可表示3只长颈鹿。“4”还可以表示4朵白云、4个小朋友、4只小鸟。“5”还可以表示5 朵花等等,学生进行大范围的回答。 体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各自拿出相应的学具和数字卡片,加深对基数含义的理解。同桌同学还可以互相说说自己周围还有什么为1-5数的物体。利用计数器进行1个1个地拨珠活动,说明2比1多1个,3比2多1个……,利用点子图,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数的顺序,为比数的大小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初步尝试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对于思维活跃、喜欢新生事物的小学生来说,认识1到5的知识正是他们接触数学的开始。故学生学习本课时,兴趣极高,求知欲强。在本课教学过程中,尽量尊重学生的兴趣和操作欲望。以学生为主体对象,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小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教案设计

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百小龚晴晴目标: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说:能简要讲述自己的课余生活,把话讲清楚,明白并尽量生动。 2、听:认真听别人讲话,能听出好的和不好的地方。 3、交流:学会倾听,对感兴趣的话题提问或补充。 (二)情感目标: 1、感受课余生活的丰富多彩。 2、对别人的说感兴趣,自己也有主动说的欲望。 (三)学法 说得具体,生动才能感染人 重点:把自己要说的说清楚 教具:电脑(带课件),粉笔,黑板擦。 教学过程 课余时间表: 1、课间十分钟: 2、早自习: 3、中午: 4、下午放学: 5、周末:

(一)导入:每到周末我们的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们去壹嘉壹、大福源逛超市,去肯德基、麦当罗吃东西,那时高兴的劝儿就别说了,其实我们的课余生活真是多姿多彩,这节课我们就来聊聊我们的课余生活,好吗?板书课题(我的课余生活) (二)交际与交流 1、说内容 (1)对照(课余时间表)说说你在课余时间都做了哪些事? (2)(说内容) (3)你能用有时……有时……有时……还有时来连贯地说一说吗? (连贯地说一段话) 2、说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1)师:“对你们来说是课余,对我来说是业余,我的业务生活很丰富,有时……有时……有时……有时。(组织一段较好的话)我最喜欢做家务。有一件现在我一想起来就想笑的事,你们想听吗?” (2)听什么?引导总结听的方法并板书。(耳、目、手、脑、并用法) (3)师声情并茂地讲述一段故事。(有待找更好的故事)(现在我的业余生活还是比较丰富的 首先在工作的空闲中我可以偷闲上上网——看看帖子,聊聊天,

在工作日下班后,有时会约几个朋友一起喝喝酒,谈谈心,交流一下看法 有时会跑跑步,锻炼一下身体 有时会继续上网 有时会看看书,写写日记 有时会打打电话,和远方的亲人、朋友互诉衷肠) 并引导学生参与到其中,提问并补充。 (4)我的故事讲完了,你们觉得精彩吗?精彩在哪?引导学生说出说得主动具体,有感染力。 (5)下面轮到你说了,先准备一下。(生同桌练习说) (6)谁来说:注意引导学生语言生动具体。(一生说,其余问或补充) (7)还谁说?(一生说,其余交流) (8)师简评后,还有好多同学也想交流,这样吧,在小组里说一说,说的尽量生动具体,听的认真,可以提问和补充。(生在组内说) 3、帮助小红 我们今天的谈话引起了红红的兴趣,她特意给全班同学来信一封,讲了她的课余生活中的疑惑你愿意帮助她吗?(出示信,很快准备) (一名拆信并读信,信的内容:看电视耽误时间,耽误做作业)

【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doc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4~16页的内容及练习二的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会正确书写1~5各数。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4、体验与同伴互相交流学习的乐趣。 5、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重点难点】: 重点:知道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会读、认和写各数。 难点: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准备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朋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学生小组内交流,并且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交流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观察。 2.学生汇报。 3.老师根据汇报情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二、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诉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教师参与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三、感知数的顺序: 1、逐次感知1~5的顺序。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2.整体感知。 a.出示点子图,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b.摆好后提问:“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c.让学生从1数到5,再倒着数一遍。 四、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一年级数学上册《 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设计(人教版)

3 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和加减法(第.14页――――第31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5以内各数的认识,另一部分是5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的安排是:先教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再教学0的认识和加减法,这部分教材,是数概念中最基础的知识之一,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选择恰当的方法5以内数的口算,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本单元的重点是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认、读、写5以内各,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 2、使学生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使学生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語(大于、小于、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使学生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提倡算法多样化。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初步建立数感,运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交流。 单元重难点: 1、教学生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2、解决好多种算法与数的组成计算的关系 3、注重集合、对应、统计思想的渗透,不给学生讲这些名称。 4、数的认识,比较大小,加减法的认识过程中,要发分类为基础。也就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提炼出数而进行大小的比较和加减法。 单元课时安排: 1、1――5的认识…………………………3课时 2、加减法的初步认识……………………4课时 3、0的认识和有关的加减法……………2课时 4、单元训练…………………………… 2课时 计 11课时 单元教案设计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面――――第16面) 完成第21页的第1题――――第4题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设计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是记一项活动的习作训练,属于记叙事情一类的。从题目看,限定写课余的某种生活。习作提示、中说:我们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下棋、打乒乓球、集邮、唱歌等都是课余生活。本次习作有三点突出的要求2第一要选好事例,应该在真实的课余生活中选择自已最喜爱的活动,再选印象最深的一两次写。第二耍围绕中心,而且这一中心应该是积极的、健康向上的,或锻炼体魄,或增长知识,或启迪心智,或陶冶情操。这点要求与本单元阅读训练要求--划找中心句紧密相关。第三要做到有详有略,与第十一册注意详略的习作要求相比应该有明显的提高。而这就成了本次习作的难点。 训练目标 1.会选择有意义的课余生活作为习作内容。 2.学会有详有赂地记叙活动过程。 3.感受丰富的课余生活,发展自己的爱好。 训练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带课余生活照片,印发习作范文《我爱集邮》,自设填空灯片。

课时目标 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 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学们,我们是毕业班的学生,将要离开这所学校了。但老师还有一件心愿没了,就是不知道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如果我知道这些情况,今后也可以向你们的初中老师介绍。同学们能不能来介绍介绍你的课余生活,了结老师的这桩心愿?(板书:我的课余生活) 什么叫课余? 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 2.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同学们准备一些自己的课余生活照片,带来了吗?现在请你拿出来,简单地向大家介绍介绍。最好采用以下的句式: (灯片出示) 我在课余喜欢( ),看,照片上的我( ), 参加这项活动能( )。或( )是我最喜欢参加的活动,参加这项活动能( )。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我们的课余生活汇编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康健、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欢乐,感受与同学生活的欢乐。2、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定计划,学习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3、养成优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消费。 4、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有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主题一多彩的课间生活 你说我说“十分钟” 活动目标:1、知道选择合适的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乐于参加课间活动。 2、知道课间先处理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在去活动。 3、学习用讨论、做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 4、能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应进行学生情况分析,了解目前本班学生课间休息的基本情况,使活动有的放矢。2、教师准备歌曲《课间十分钟》录音带和有关课间活动游戏的录像资料。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我的十分钟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演唱歌曲《课间十分钟》。 2、教师引导:歌中的课间十分钟是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受同学们喜爱,你们大凡怎样安排你们的课间活动呢?(说一说,做一做) 3、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 4、师:看来同学们在课间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室里休息;一种是到操场上活动,哪种方法更好呢? 二、我们的十分钟 1、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2、在班级看个小小辩论会,两种意见都要说清晰自己的理由。 3、通过辩论做个小统计:户外和室内活动各自的好处。

优点室内活动 不受天气影响,活动量小,不会使人 太困乏……户外活动 空气新鲜,空间大,游戏内容多,消除久坐带来的困乏…… 4、教师小结:室内外活动各有好处,可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但在天气允许的情况下,提倡做户外活动。 三、十分钟里注意的问题 结合自身经验,给同学们提个醒,课间应注意什么。(先上厕所,注意安全,不能迟到…… 四、欣赏资料,拓展视野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课间玩的游戏,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地方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的资料,我们一起看看。(欣赏图片或影响资料。) 五、做调查的前期准备1、其他班的同学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在课间玩各种游戏,他们都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2、在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分组、明确任务、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3、在调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有礼貌、尽量打扰别人游戏、做好记录。)4、下次活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看看那个小组的收获最到。

《第1课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

《第1课我的课余生活》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要使学生懂得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儿童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2、情感:学生乐于在课余时间里,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 教学重难点: 学生要学会合理地安排自己的课余时间,使自己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快乐而有意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和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两个月的暑假就过去了,说说今年暑假中最值得回忆的事。 2、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定的课余时间,寒、暑假,双休日,每天放学后等这些时间都是属于课余时间,平时我们是怎样度过这些课余时间的呢?今天,就请大家来说一说自己的课余生活(出示课题:1、我的课余生活) 有兴趣爱好的同学进行现场展示。 (二)小辩论 1、教师播放一位同学的录音:我叫明明,是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我可忙了,每天一早到学校上学,下午五点放学后,我一回到家要先做家庭作业,做完成还要做一大堆家长布置的作业,常常要到是外十点才能睡觉,有时我想打打自己心爱的篮球,爸爸就会说:“现在还有时间玩?快做作业去。”有时我想看看课外书,妈妈就会把书一把抢过去说:“课本不看,看这些闲书有啥用?快复习功课去。”一到星期六、星期日我就更惨了,爸爸妈妈帮我报了好几个辅导班,我简直没有休息的时间,现在我除了课间能和同学一起玩玩,就再也没有玩的时间了,也没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了。 2、同学们,听了明明的介绍,你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满意吗,你们想对明明说些什么?又想对他的父母说些什么呢,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

3、师生之间开展辩论,老师分别扮演明明和他的父母,与学生进行对话。 4、师生辩论的主题: (1)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否最重要的。 (2)为了保证学习时间,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否可以放弃。 (3)学生是否具有自己选择休息、娱乐的权利和自由。 5、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书上出现的有关达尔文的故事《这不是无用的玩意儿》,湖北小朋友石磊的故事《痴迷石头的小男孩》,以及其他古今中外名人成材的故事,作为论据加以辩论。 6、在辩论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请出法律小博士,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利,休息和娱乐是儿童成长和健康的需要,也是儿童的基本权利,父母不应该剥夺儿童的权利。 7、辩论结束后,进行总结性陈词,学生的课余生活并不只是学习,学习也并不只是读教科书,做习题,我们应积极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把学习、娱乐、休息、锻炼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合理地安排好自己的课余生活。 (板书:学习娱乐休息锻炼……) (三)小调查 1、同学们对明明的课余生活感到不满意,那你对自己的课余生活满意吗? 2、统计全班学生对自己课余生活的满意度,统计分为四个层次:(1)满意;(2)比较满意;(3)不满意;(4)很不满意。 3、请每位同学填写书上第4页的调查表。 4、分别选择不同层次满意度的调查表进行全班交流。 5、共同分析这些同学的课余生活哪些方面安排得合理?哪些方面安排得不够合理? (四)小设计 1、请每位同学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的要求,自己设计星期日一天的安排。 2、小组内进行交流,每组推荐一份最佳方案进行全班交流。 3、请同学们对照最佳方案,再次修改自己的设计方案。 4、请同学们把自己设计的假日方案带回家给爸妈看,如果父母能接受,就与他们一起去实现自己的方案,如果父母不能接受,就请他们说说不接受的理由。 第二课时

一年级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五套)

1-5 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一 精学精练 1. 看图涂色。 2. 看图填空。 把第一行的西瓜拿()个到第二行,两行的西瓜就一样多。 3. 看图比大小。 3 ____ 5 5 ____ 4 4. 看图写数,再比较大小。 () ____ ()() ____ () () ____ () 二活学活用 1.科学馆举办科技画展,小明的妈妈带着小明和两个同班的同学一起去看画展,问小明妈妈 ○○○ ○○ ○○○ ○○ ○○○ ○○ ○○○ ○○ ○○○ ○○ 5 1 3 4 2 □□□□□□□□□□□□□□□□□

需要买几张票? 2. 请帮他们从高到矮排排队。 3.小亮和小红有同样多的苹果,送给张爷爷后,小亮还有4个苹果,小红还有3个苹果,请问他们二人谁给张爷爷的苹果多? 4.有一只站在一朵上, 够不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二) 一精学精练 1.从左边数,小明排第几?小亮排第几?

小兰小明老师小亮小红 2. 请按大小给下列动物排顺序。 3. 画一画。 上面一共有()种动物。 从左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从右面数在第三种动物下面画一个“※”。 4. 照样子画“☆”。 5 ☆☆☆ ☆☆☆ ☆ ☆☆ 二活学活用 1.看图填空。

从右起,草莓排在第(),苹果排在第()。 玉米的右边有()种水果,从左边数玉米排在第(),菠萝排在第()。 2.画图填算式。 3.放学后,学生们站队回家,小林从前往后数是第3个,从后往前数也是第3个,问一共有多少个学生站队?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三) 一精学精练 1.看图计算。 4+1= 2+2=

1+3= 3+2= 2. 看图列算式,写结果。 3.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1+4=2+() 1+2=2+() 2+()=3+2 4+1=()+3 1+()=2+2 2+3=()+4 二活学活用 1.下面是动物园里的一些动物,看看你能根据图上的动物写出几个算式?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教案 我们的课余生活

找教案https://www.doczj.com/doc/966375927.html, 第一单元我们的课余生活 单元教学目标:1、体验健康、丰富多彩的课余生活的乐趣,感受与同学生活的乐趣。2、初步认识规则纪律的作用,有礼貌,守秩序。尝试制定计划,学习合理的安排个人的课余生活。 3、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合理消费。 4、乐于与他人、交流、分享感受和活动成果,能有观察、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主题一多彩的课间生活 你说我说“十分钟” 活动目标:1、知道选择适当的课间活动的重要性,并乐于参加课间活动。2、知道课间先处理上厕所、喝水等事情,在去活动。3、学习用讨论、做统计的方法研究问题。4、能在小组活动中分工、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应进行学生情况分析,了解目前本班学生课间休息的基本情况,使活动有的放矢。2、教师准备歌曲《课间十分钟》录音带和有关课间活动游戏的录像资料。 活动时间:1课时 活动过程: 一、我的十分钟1、教师和同学们一起欣赏、演唱歌曲《课间十分钟》。2、教师引导:歌中的课间十分钟是这么丰富多彩,这么受同学们喜爱,你们一般怎样安排你们的课间活动呢?(说一说,做一做)3、学生介绍自己的课间活动。4、师:看来同学们在课间的活动大体上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教室里休息;一种是到操场上活动,哪种方法更好呢? 二、我们的十分钟 1、请学生在组内讨论一下。 2、在班级看个小小辩论会,两种意见都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下,提倡做户外活动。 三、十分钟里注意的问题 结合自身经验,给同学们提个醒,课间应注意什么。(先上厕所,注意安全,不能迟到…… 四、欣赏资料,拓展视野 师:刚才同学们介绍了那么多课间玩的游戏,老师这里为大家准备了一些其他地方小朋友爱玩的游戏的资料,我们一起看看。(欣赏图片或影响资料。) 五、做调查的前期准备1、其他班的同学也和我们一样,喜欢在课间玩各种游戏,他们都玩了什么,怎么玩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呢?2、在调查前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呢?(分组、明确任务、各小组交流各自的想法。)3、在调查时我们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有礼貌、尽量打扰别人游戏、做好记录。)4、下次活动,就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调查报告和大家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看看那个小组的收获最到。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 1~5的认识和加减法》单元教案

1.认、读、写1~5各数,认识“>”“<”和“=”,用“>”“<”和“=”正确比较1~5各数的大小。 2.自然数的基数含义(几)和序数含义(第几)。 3. 5以内数的组成。 4.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用加法计算。 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的运算用减法计算。 根据数的组成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 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还可以表示起点。 6. 0加几,仍等于几;几减0,仍等于几;0加0等于0,0减0等于0;相同的两个数相减,结果还是0。 1.能认、读、写5以内各数,并注意书写工整。会用5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和事物的顺序,会区分几和第几。 2.掌握5以内数的顺序和各数的组成。 3.认识符号“=”“>”和“<”,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并会用语言(等于、大于和小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4.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会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5.能运用5以内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 6.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看图列式计算。 1.本单元的重点之一是学习写数字和初步建立数感、符号感。 初入学的儿童对数字的结构和笔顺不易掌握,有的学生往往把上、下、左、右的位置搞错(如3写成ε)。另外手指也不灵活,写0、2、5等数字时,拐弯不圆滑,要写得整齐匀称就更难了。因此,学写数字要作为一个重点。为了让学生写好0~5各数,教材中做了示范,要求学生从开始就按照一定规格写数字,养成书写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会用数字、符号或图形进行表示和交流,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因此,本教材从学习1~5开始,就注重了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数感、符号感的培养。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0~5各数来表示一些物体的个数和顺序,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表示数。在第17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15的认识和加减法教案

第三单元1~5的认识和加减法 单元 概况 1-5的认识、加减法的初步知识、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 单元目标知识 目标 能够正确的认、读、写5以内各数,会用5以内的各数 表示物体的各数和顺序。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会用 自己理解的方法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能力 目标 认识符号“>”“<”“=”的含义,知道用词语(大于、小于、 等于)来描述5以内数的大小。 情感 目标 初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培育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5的基数含义和写法 教学难点认识符号“>”“<”和“=”,会正确地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教学关键掌握5以内各数的组成,及比价大小 教学方法观察、讲授 教学准备挂图 课时安排 5 单元小结

1、1――5的认识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1――5的认识及书写(第14页――第16页)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 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我的课余生活习作教案

《我的课余生活》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把习作教学《我的课余生活》与口语交际《我们的课余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与独特感受。遵循从仿到作的教学规律,以课文《爬天都峰》为例,指导写一段话。 2、教学拟草稿的方法及有关格式要求,注重训练把课余生活的过程说具体、写具体,掌握习作的基本要求,进行独立作文,并学习修改。 3、选择有代表性的课余生活为例子,指导把活动过程写具体,重点突出“写”的训练。 第一课时《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解题 1、书上告诉了哪些课余生活?讲一讲上课以外的事。板书:课余 2、解说“课余生活”:课余指下课后,在学校里或在家里、校外 的学习、生活、工作;今天不讲学习,不讲工作,只讲生活。什么叫生活?生活也就是不只是一次,经常这样做的活动。 3、第一组课文里告诉了我们哪些课余生活? 第一组导读提示告诉了在操场上做游戏;去科技馆参观,去少年宫演出,到小河边钓鱼摸虾,到树林里采集标本……;《我们的民族小学》写了“跳孔雀舞”、“摔跤”,《金色的草地》写了在蒲公英的草地上玩耍,《爬天都峰》写爬山,《槐乡的孩子》写爬树勾槐米。综合性学习还记录了整理房间、煮面条,和小朋友捉迷藏;展示台讲到读课外书、搜集邮票、小组办图片展。

概括起来:第一组4篇课文都讲到课余生活,只是有的写得详细,有的写得简单。 二、说生活 说一说“我们”的课余生活:在同桌或小组内说课余活动的项目,按照老师提供的提纲练说:1、该活动的名称;2、材料准备;3、活动要求(人员组成)、规则;4、活动过程(步骤)5、活动收获(乐趣、感受)。如:踩绳子、踢毽子、滚珠子、拍豆腐、比脚力……(该简要提纲便于学生有顺序地说话,从“我们”过渡到“我”) 第二课时《我的课余生活》 课前准备:分发8开张的作文稿纸 一、从仿写入手 从第一课时的口语交际得知,许多同学都爬过山,把爬山当成我的课余生活。现在我们就以《爬天都峰》为例,学习它的写法,写一写爬山这一件事。 1、写上标题:爬山 2、行文要求:第一行空两格,然后写上第一句话,每一句话都要有标点。复习课文第六、七两段(齐读):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自评:因为小学生第一次写作文,所以从标题到行文的基本要求都要详细告诉他们] 参照课文,用自己的话写一写自己的爬山,指导写行文第一句话——

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

1到5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目标: 1、会读、会认、会写1―5以内的各数,并注意书写的工整, 2、能用1―5以内的各数来表述日常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初步建立数感,并能进行交流。 3、会用5以内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 教学重、难点: 会写1―5各数,初步建立数感。 教学准备: 教师:各种动物的卡片5张以内,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实物投影仪 学生:1―5的数字卡片,5根小棒。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主题画:

问:你认为这幅图是什么意思?画的是什么?你从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主动探索:认识1―――5各数 (一)认真观察,主动学习 1、认识1 (1)问:你看到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1表示的?(学生随意回答)师:凡是象这样:1个人、1个太阳等都可以用数字1表示。 (2)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1表示的? 2、认识2(教学方法同上) 3、认识3 (1)问:图中有哪些物体是用3表示的,请你说一说。 (2)师:象这样的,就可以用数字3表示。 (3)你还可以说出哪些物体可以用数字3表示的? (4)请你拿出3根小棒然后想一想,用3根小棒可以摆成一个什么图形?请你摆一摆。 4、认识4、5(教学方法同上)

(二)、出示计数器 1、先拔一颗珠,问:你认为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如果再增加一颗珠,又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板书:1、2、3、4、5 2、数的顺序 全班齐读:正、反读 教师问:3的前面是几?后面呢?与2相邻的两个数是几?与4相邻的两个数是几? (三)、教师说,学生操作 1、请你伸出4个手指头 2、请你画出3个三角形 3、请你拿出5个圆片。 三、教学写数字1―5 1、教师教拿笔姿势 2、教写每个数字的起笔,运笔、落笔。先教师示范,紧接着,学生书空,然后学生在书中描红。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练习题

1~5的认识 1、基础训练 2、能力提升 想一想,填一填。(6分) 5 3 5 3 2 2 4 1 3 数一数,填一填。 (1)一共有( )只动物。 (2)从左数排第( ). 排第( )。 (3) 从左数排第( ),从右数第( )。 (4)把右边的三只动物圈起来

基础训练 从1顺次连到5 2、能力提升 比一比,看谁吃得多。 ( ) ( )( ) ) ( ) ( )( ( ) 3、拓展学习 请你填上合适的数。 5>( ) ( )<3 ( )>4 2<( ) 3<( ) ( )=( ) 1<( ) ( )>( ) ( )<( ) 1 4 3 5 2

加减法的初步认识 1、基础训练 一、填空: □+1=2 □+□=2 二、在○里填上>,<或= 1○2 3-1○3 三、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2=□ 1+□=3 1+1=□1+□=2 能力提升. 在里填上“+”或“-”。(8分) 4 1= 5 1 3=4 5 2=3 0 1=1 2 2=4 3 2=1 3 3=0 4 1=3 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课外拓展 看图把算式补充完整 5-3= 3-1= 5-2= 4-2= 1+1= 4-4= 1+2= 3-0= 5-4= 2+3= 4+1= 0+0=

1、基础训练 2+1=□ 3-2=□ □○□=□□○□=□□○□=□□○□=□能力提升 课外拓展登山 (1) (2) = = = = (3)(4)

1、基础训练 在□里填数 看图填数 2、能力提升 下图的各种情况,都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 在○里填上“+”或“?”。 4○3=1 5○5=0 3○2=5 4○0=4 课外拓展 用“<”把下面的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2、5、0、 3、 4、1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

本次习作有什么要求?要注意什么? 交流:本次习作的要求是围绕中心有详有略地介绍自己的 课余生活。要注意3点:确定中心,选好事例,有详有略。 讲解:确定中心就是选择自己最喜爱的有积极意义的一种活动写(补充板书:最喜爱,有意义),选好事例就是选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两次来写(补充板书:印象最深),并且详写跟中心有关的内容。训练时间三课时 课时目标 1.审清题目,知道本次习作的要求,学习范文《我爱集邮》 2.指导选材,口头作文,开始习作。 教学过程 一、引入生活。 1.引言。同学们,我们是中高年级的学生,同学们在课余常参加哪些活动,有哪些收获? 什么叫课余?课余就是指除在学校学习以外的时间,如每天放学以后,双休日及其他节假日。学生简单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 2.师生交流丰富的课余生活。 小结:看来,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有的喜欢下棋、打乒乓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集邮、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游山玩水、养鱼种花等活动。一起学习“习作思路”拓展 二、展示生活。 1.片断细说。 刚才你们用一句话总体介绍了自己的课余生活,但我的印象不深刻。你们能不能把某个生活过程说得详细一点,譬如动作过程、语言心理过程,请大家想一想再说。学生细说生活片断(指定说)。 2.评议指点。

三、反映生活。 1.提出建议。 听了同学们的介绍,老师感到很高兴,因为老师了解了你们的课余生活。但我们没有更多的时间让大家一个一个都介绍,大家说怎么办?好!呆会儿请大家写。在写之前,老师要告诉大家,刚才同学们的发言有两点要注意。一是有的同学把偶然参加的一两次活动作为课余生活;二是有的同学课余生活是不健康的或危险的,如射弹子,去水塘洗澡等,还有的课余生活完全是为了玩,没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介绍好的课余生活呢? 3.学生试写,反映生活。 题目可用指定题《我的课余生活》,也可以自定——以课余生活的名称作题目中的主要词语,如《我爱集邮》、《课余栽培乐趣多》等。 四、同学们基本上把自己喜爱的活动写下来了,老师看到了许多优秀的习作,他们都能(指板书)围绕中心有详有赂地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但也发现有些同学的习作还存在一些问题。 1.选材问题。 有位同学写《我爱游泳》,安排了以下的材料,请你们看他这样的选材是否合理,不合理的材料打个“×”,并说明理由: 我爱游泳 ①我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我爱游泳。 ②爸爸是游泳能手,我爱看爸爸游泳。 ③我学会了游泳,并爱上了游泳。 ④我一次游泳的经过,乐趣无穷。 ⑤游泳的好处是有益身心,增长知识。 (材料②与本次习作无关,应该删去。) 根据本次习作要求,上面的材料哪些应详写,哪些可略写?

我的课余生活教案

第一课我的课余生活 教学目标 1.理解“课余生活”的具体含义。 2.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自己难忘的一次课余生活。 3.能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课余生活写具体。 4.培养学生热爱写作、热爱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课余生活的”含义。 2.能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叙述自己难忘的一次课余生活。 教学难点 能尝试运用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将课余生活写具体。 教学准备 PPT 教学过程 一、魔方导入(3分钟) 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渡过了两年的小学生活,这两年你们的课余时间会参加哪些活动呢? 生1:打篮球 生2:唱歌 生3:旅游 …… 师:同学们的课余生活真是丰富多彩呀!有的喜欢打篮球,这是体育活动;有的喜欢唱歌,这是文娱活动;还有的喜欢旅游、游山玩水等活动。那么到底什么是课余生活呢?现在大家就跟着老师一起进课堂看看吧。 出示课题:第一课我的课余生活 二、魔方体验(33分钟) 1.理解含义 师:什么是课余生活

生:就是放学后做的事情。 师:课余生活不是“课间生活”,是放学以后或者是双休日、节假日的生活,在这样的生活中你所做的一些事。 2.回忆生活,确定选材内容 师:开小火车说一说,你的课余时间喜欢干什么? 生1:打球、画画。 生2:看书、踢球。 生3:溜冰、弹钢琴。 生4:下棋、帮妈妈做家务。 …… (老师板书在黑板上) 3.具体讲述 师: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你印象最深刻的一次课外活动是什么? 生1:玩游戏 生2:打球 生3:下棋 生4:做家务 …… 师:那这件印象深刻的趣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大家还记得吗? 生1:这件令我难忘的课余活动,发生在一个炎热的暑假。 生2:那是在一个下午放学后。 生3:记得那是一个周六的中午。 师:当时和谁在一起呢?是在哪里呢? 生1:我和我要好的伙伴一起在下棋。 生2:妈妈带我去新华书店看书。 师:说得特别棒!那谁能够把这件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连起来说一说呢? 生1:周六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公园学溜旱冰。 生2:每个星期天,妈妈都要带我到新华书店看书。 生3:每天晚上,爸爸就会和我下五子棋了。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教学说明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比较大小、认识数序、计算教学的起始课,知识虽然简单,但是却对学生以后的学习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所以,我把教学重点确定为使学生充分理解本单元知识的含义,教学难点确定为如何有序的整理知识。教学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达到灵活掌握、运用的目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体验感悟过程,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教学理念,运用我们黑河五小的“目标导学法”来完成的。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课的设计理念是:学生的数学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性的灌输,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动手、动脑,使学生主动发展的过程,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给学生留有一个自主发现与创造的空间,让每个学生都在课堂上找到自信。 本节课,我们在目标导学的基础上容入了玩中学的教学模式,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教学情境,在情境中提出数学问题,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模型,最后达到解释应用的目的。 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我又从儿童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点出发,按照“目标导学法”的流程,将本节课预设为两条纵线,四个环节: 第一条纵线是站在学生的角度,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习目标分别是:1、我要学会整理和复习的方法;2、通过复习我要对5以内的数加深认识;3、通过复习,我要更加熟练的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另一条纵线是完成学习目标所运用的学习方法。 第一环节是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这一环节开门见山的让学生看大屏幕,明确本节课的课题并初步感知整理复习的意义所在。 第二环节是整理知识,形成体系,完成目标一。在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梳理,把第三单元的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的方法串起来,形成知识体系。 第三环节是复习提高,完成目标二。在这个环节,我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境,抓住双基穿成线,沟通知识连成片,温故知新补缺漏,融合贯通更熟练。 第四环节是拓展延伸。复习课的练习与新授课的练习不同,应换个角度,体现综合性、灵活性、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所以在这我设计了一个给小动物排名次的小游戏。 总之,我以“目标导学法”设计的这节课,以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出发点,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让每一位学生能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 “整理和复习5以内数的认识及加减法”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5以内数的认识,能更加熟练地计算5以内数的加减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习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学习目标: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de rènshihéjiāJIǎN Fǎ 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 jièxiàn shíqín g jìn g CHōU xiàngchūgèshù (二)借现实情境抽象出1~5各数 shēnghuóqíngjìng chōu XIàNG gèshùwèntí túzhōngshìwùdeshùliàngkěyǐyòng jǐláibiǎoshì 一、生活情境,抽象1~5 各数问题:图中事物的数量可以用几来表示? fāxiànbùtóngshùliàngdeshìwù (一)发现不同数量的事物 wèn tízhèshìjǐ 问题:1. 这是几? túzhōngnǎxiēshìwùdeshùliàngkěyǐyòng láibiǎoshìwèn títón g XUémen rènsh izhèshìjǐ ma 2. 图中哪些事物的数量可以用“5”来表示?问题:1. 同学们认识这是几吗?

KUòzhǎnrènshi tǐ HUì de jī shù yì yì 二、 扩 展 认 识,体会 1~5的基 数 意义 bǎi yī bǎi (一) 摆一摆 cāo ZUò qǐngnǐnáchūshùliàngshì dexiǎobàng 操 作 : 请 你拿 出 数 量 是“2”“3”“4”“5”的 小 棒 , zàishù z ì k ǎpiànxiàmianbǎichén g nǐ x ǐ HUAN de yàng zǐ 在 数 字 卡 片 下 面 摆 成 你喜 欢 的 样 子 。 wèn tí nǐnéngnáchūshùliàngshì dexiǎobàngma 问 题:1. 你 能 拿 出 数 量 是“1”的 小 棒 吗? xiǎobàngyīnggāibǎizàinǎzhāngshù zì kǎpiàndexiàmian 2. 小 棒 应 该 摆 在哪 张 数 字卡 片 的下 面 ? SHU ō y ī SHU ō zàiwǒmenshēnbiān hěn DU ōsh ìwùdeg èsh ùfēnbi ékě y ǐ yòng (二) 说 一 说 2. 在 我 们 身 边 ,很 多 事 物的个 数 分 别可以 用 1、2、3、 chú le yòngxiǎobàng nǐ háinéngyòng qí tāfāngshìbiǎoshì gèshù láibiǎoshì n ǐnéngjǔ lì SHU ōSHU ōma 1. 除 了 用 小 ma 吗? 棒 ,你还 能 用 其 他 方 式 表 示 1~5 各 数 4、5来 表 示,你 能 举例 说 说 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