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 格式:doc
  • 大小:2.33 MB
  • 文档页数:1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洪涝、旱灾、病虫害等为主,此外东北的霜冻、华北的地震也很显著
是许多大江大河的下游地区
对农业和城市危害严重
中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二阶梯
以暴雨、洪涝、交通雪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为主
是自然环境复杂、地表物质不稳定的地带
对农业、工业及交通与建筑物造成严重灾害
西北灾害带
主wenku.baidu.com指西北内陆的新、甘、宁、内蒙古西部地区
附近多台风、飓风的沿海地带,如印度洋北岸的南亚南部沿海、太平洋西岸的东亚沿海地区
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
1、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类型及区域分布
灾害种类
区域分布
原因
旱灾
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为多发区
季节降水和年际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
洪涝
长江中下游平原、黄淮海平原为多发区
受夏季风强弱的影响大,锋面雨带进退快慢的影响
粮食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安定
强烈的大风、降温天气使农作物和牲畜受到冻害,交通、通信和建筑物受到很大影响
防御措施
利用气象卫星加强对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及时发布台风预报、警报或紧急警报
利用气象卫星进行监测预报;防洪采取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工程措施: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等。非工程措施: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预报警报系统;拟定应急撤离计划和对策;实行防洪保险等
因地制宜实行农林牧相结合的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在干旱区选择耐旱作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等
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使海上船只能及时返航;事先对农作物、畜群等做好防寒准备
3、主要地质灾害
类型
成因
基本知识
基本特点
主要分布地区
地震
内力
作用
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的地面震动
台风
东南沿海地区为多发区
濒临西北太平洋
低温冷害
东北地区为多发区
纬度高、气温低、接近冬季风源地
地震
东南沿海、华北、西北、西南为多发区
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滑坡、
泥石流
西南地区为多发区
地形崎岖,地质构造复杂,降水多,强度大
2、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分布地区
主要灾害
形成环境
源源不断的水汽供应、强烈的上升运动,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较长等条件,造成连续的暴雨
长时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
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
天气系统
气旋
冷锋、暖锋、气旋、台风等
单一大陆气团、副热带高压
冷锋
在我国的时空分布
夏秋季节,主要影响沿海地区,内陆也受影响
夏季,除西部沙漠地区外均有暴雨,南方和东部地区有大暴雨或特大暴雨
春夏季节,分布普遍,以我国北方、西部和长江中下游的伏旱最为严重
冬半年(9月至次年5月),除滇南、青藏高原、台湾、海南外大部分地区均受影响
危害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淹没工厂和农田,造成农作物减产;影响交通;有的会造成建筑物倒塌,使人民的生命财产遭受重大损失
自然灾害与防治
一.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及危害
1、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和特点
①自然灾害按成因和特点分成四类:气象灾害(干旱、洪涝、热带气旋)、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海洋灾害(风暴潮、海啸、赤潮)、生物灾害(病害、虫害、草害、鼠害)。
②自然灾害的特点
从空间分布看——广泛性与区域性。
从时间角度看——频繁性与不确定性、周期性与不重复性。
对工农业
生产的影响
海洋灾害带
主要指东部和南部海域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赤潮等为主
受海洋环境影响
对海洋渔业和海洋钻井平台、船舶、港口造成危害
东南沿海灾害带
主要指连云港以南的东南沿海地区
以台风、风暴潮、暴雨、洪涝、海水入侵等为主
受海洋与陆地双重环境影响
对城市、港口、海水养殖等造成危害
东部灾害带
主要指第三级阶梯
从各种自然灾害之间的关系看——联系性。
从所造成的危害看——不可避免性与可减轻性、严重性。
2、主要的气象灾害
气象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地球大气圈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台风、寒潮、干热风等,是影响我国最大的自然灾害。
气象灾害
台风
暴雨洪涝
干旱
寒潮
成因
低纬度的洋面上湿热空气大规模升至高空,周围低空空气向中心流动,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形成空气大旋涡
台风
东南沿海
夏秋
海上强烈的热带气旋
及时监测预报,营造沿海防护林,提 高公众灾害意识
风沙
天气
三北地区
春秋两季,以春季最严重
西北季风吹扬,干旱地区的沙尘向东南方向扩散
营造防护林,退耕还林
暴雨
洪涝
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广大地区
夏秋
形成降水的天气系统持续时间长,如锋面、气旋等
修筑堤坝、整治河道、修建水库、修建分洪区,加强洪泛区土地管理,建立洪水预警系统等
干旱
华北、西北地区
冬春
长期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
调整农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选择优良作物品种,开展水利设施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
4、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灾害多发的原因
①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②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③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4、灾害链
许多自然灾害发生之后,常常会诱发或同时爆发出一连串的次生灾害,这种现象就称为灾害的连发性或灾害链。例如,太阳活动高峰年,因磁暴或其他因素,心脏病人死亡数量多、地震次数也相对多、气候有时也有重大波动;台风的二次冲击、大地震后的强余震等。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烈度:衡量地面受到影响和破坏程度,主要取决于震级,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等相关
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
主要集中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滑坡
外力
作用(斜
坡重力作
用)
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
受三个基本因素控制:不稳定的山坡形态、软弱面的存在和破坏平衡的触发作用
以地震、沙尘暴、霜冻、干旱、病虫害等为主
是中国的干旱区
对绿洲农业、城市建筑和畜牧业造成灾害
青藏高原灾害带
主要指藏、青和川西北部
以暴风雪、地震、山崩等为主
是中国的高寒区
对畜牧业造成严重危害
3、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
灾害
多发地区
多发季节
成因
防治措施
伏旱
长江中下游
7月
副高控制
组织抗旱,此时的台风雨可缓解旱情
分布广泛,危害大,伤亡大,突发性强
主要集中在地形崎岖的山地,如欧洲南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中国的横断山区、南美安第斯山区
4、主要海洋灾害
类型
成因
主要分布地区
海啸
是由于海底突然变动引起海水的大幅度升降而形成的巨大波浪
附近多地震的海域,如太平洋西岸的印度尼西亚群岛、东亚东部、美洲西部沿海
风暴潮
是由热带或温带气旋等大气运动所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