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天气与气候复习题(附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73.50 KB
- 文档页数:13
一、天气与气候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A. 风和日丽
B. 暴风骤雨
C. 四季如春
D. 电闪雷鸣【答案】C
【解析】【分析】气候是一个地区长期、稳定的大气状况,以上四句话中,“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和“电闪雷鸣”表示的是天气状况,“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气候状况。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关键是学生掌握天气是短时间发生的,气候是长时间的变化。
2.读某月太平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比回归线附近海水温度可知,此时处于()
A. 北半球夏季
B. 南半球夏季
C. 南半球7月
D. 北半球1月
(2)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的分布特点是()
A. 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稀疏
B. 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C. 北半球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D. 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低于大洋东岸
【答案】(1)A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0°C,北回归线附近气温约为25°C,南回归线附近气温低于北回归线附近气温,此时处于北半球夏季;故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2)北半球中纬度等温线较密集;故A错误;太平洋海水表层水温大致由低纬向高纬递减;故B正确;北半球等温线由于海陆差异显著,在海陆交界处特别弯曲;故C错误;沿北回归线,大洋西岸高于大洋东岸;故D错误;根据题意,故选B。
【点评】(1)等温线图上温度值相同各点的连线称为等温线,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
由于太阳辐射受地球球体形状的影响,导致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的能
量多,气温高,高纬度地区获得大阳辐射的能量少,气温低。
所以,在世界等温线分布图上,气温大致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据此可归纳,等温线数值由北向南递增,是北半球,等温线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数值由南向北递增,是南半球。
(2)气温的分布规律为:1.纬度分布:从赤道(低纬)向两极(高纬)逐渐降低;2.海陆分布: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3.地形分布:气温随海拔升高逐渐降低,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度。
3.读各地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完成下列小题。
(1)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2)对各地气候类型判断正确的是()
A. 甲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
B. 乙地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C. 丙地是温带季风气候
D. 丁地是热带雨林气候
【答案】(1)A
(2)D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甲地夏季高温干燥,冬季低温多雨,属地中海气候;乙地终年温和湿润,属温带海洋性气候;丙地全年高温,旱雨季分明,属热带季风气候;丁地全年高温多雨,属热带雨林气候。
故选A。
(2)甲是地中海气候,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丙是热带季风气候,丁是热带雨林气候,故选D。
【点评】(1)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温和的盛行西风影响温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度-40度大陆西岸,其中地中海沿岸最为典型。
(2)判断气候类型时,一定要抓住两个最重要的指标即气温和降水,然后分步骤判断。
第一步要判断出该气候类型所属的半球;第二步是以温定带,这里的“温”是指最冷月均温,“带”是指气候类型所属的温度带;第三步是以雨定型,确定目标,根据已知的降水状况特点,就可以在较小的范围内判断出某一具体的气候类型。
4.“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形成这种地理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因素
B. 纬度因素
C. 海阳因素
D. 人为因素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一般情况下,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山地海拔高,气温低,气候出现垂直地带性规律,导致植被分布出现垂直变化。
这也是形成一些高山“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山顶积雪终年不化的主要原因;结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1.纬度位置:我国南北跨纬度广,南北温差大,形成多样的温度带;
2.海陆位置:我国东西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差异明显,形成四类干湿地区;
3.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具有十里不同天的气候特征,加剧了气候的复杂性。
5.电视天气预报节日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 睛转多云,西北风6级
B. 睛转阴,东南风3级
C. 多云转睛,东南风3级
D. 睛转阵雨。
西北风6级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用符号表示就是:风杆上的小横道叫风尾,风杆上画有风尾的一方,即指示风向,标在风杆的左侧。
风级的表示方法是:一道风尾,风力是2级,半道风尾是1级风,一个风旗表示8级风。
读题干可知,电视天气预报节目中出现“ ”天气符号时,表示的天气状况是晴转多云,西北风6级。
故答案为:A。
【点评】天气符号是代表各种天气现象、云状、天空状况等的专用符号,包括供观测记录使用的天气现象符号和供媒体传播使用的天气图形符号。
掌握常见的天气符号代表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日常的气象状况,以此来合理安排自己的活动。
6.如图为世界某区域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对该区域地理位置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位于北半球温带地区
C. 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
D. 位于南半球热带地区
(2)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约是()
A. 1300米
B. 300米
C. 1800米
D. 500米【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南北半球的划分是以0°纬线即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依据经纬度的判读,图示位于范围为29°30′N﹣30°N.可判定,其位于位于北半球、低纬度、温带地区。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2)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据观测,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ab两处温差为27﹣24=3℃.若a处海拔为800米,则b处海拔为800米﹣3℃/0.6℃×100米=300米。
ACD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
故答案为:B。
【点评】依据经纬度变化规律,向北增大是北纬,向南增大是南纬,向东增大是东经,向西增大是西经。
可以判断出左图纬度是北纬度。
然后再根据南北半球的划分规律确定其在北半球;根据高中低纬的划分,确定其在低纬度;根据五带的划分界线确定其在北温带。
7.读“亚洲气候类型分布图”,图中数字与气候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A. ①—热带雨林气候
B. ②—温带海洋性气候
C. ③—温带大陆性气候
D. ④—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亚洲幅员辽阔,气候深受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分布广泛的特点。
读图可知,①是热带雨林气候,②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③是温带季风气候,④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故答案为:A
【点评】亚洲是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和东半球。
亚洲与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界,亚洲与欧洲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为界,亚洲和北美洲以百令海峡为界。
亚洲分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中亚和北亚6个地区,地势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围低,因此河流大都源于中部高山地带,呈放射状向四面奔流。
亚洲大陆跨寒、温、热三带,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典型和大陆性显著。
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最大。
亚洲有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最低点死海。
8.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低月平均气温出现在()
A. 一月
B. 七月
C. 二月
D. 八月
【答案】 A
【解析】【分析】一年中北半球的气温:陆地最高气温出现在七月,最低气温出现在一月,海洋升温慢,最高气温出现在八月,降温也慢,最低气温出现在二月,南半球相反。
故答案为:A。
【点评】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陆地比热容小于海洋,故陆地相对于海洋升温快,降温也快。
(以北半球为例)夏季陆地升温快,气温高于海洋。
7月份时陆地达到最高温度,而此时的海洋温度还处于上升阶段,要比陆地滞后一个月左右达到最高温,即8月份。
冬季同理,陆地的温度下降速度快于海洋,先达到最低温。
9.尼泊尔是中国的近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尼边境喜马拉雅山脉中段。
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每年的4~9月是尼泊尔的雨季,降水多暴雨,这里的降雨类型多为()
A. 对流雨
B. 地形雨
C. 锋面雨
D. 台风雨(2)关于图示阴影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主要景观多为荒漠
B. 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
C. 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干旱
D. 是维吾尔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
【答案】(1)B
(2)B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尼泊尔属于南亚,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南侧,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每年的4~9月尼泊尔是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雨季时多暴雨,为地形雨。
故答案选B。
(2)读图可知,图示阴影地区是我国的青藏地区,主要景观多为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属于“世界屋脊"的一部分;突出的自然地理特征是高寒;是藏族居民的主要聚居区;故答案选B。
【点评】(1)降水按成因可分为地形雨、锋面雨、对流雨和台风雨。
地形雨指暖湿气流在运行的过程中,遇到地形的阻挡,被迫沿着山坡爬行上升,从而引起水汽凝结而形成降
水。
如果下垫面高温潮湿,近地面空气强烈受热,引起空气的对流运动,湿热空气在上升过程中,随气温的下降而产生的降水则为对流雨。
冷暖气团相遇,因暖气团爬升产生的降水为锋面雨。
(2)喜马拉雅山脉位于青藏高原南巅边缘,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脉,其中有110多座山峰高达或超过海拔7350米,由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碰撞而成。
是东亚大陆与南亚次大陆的天然界山,也是中国与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等国的天然国界。
10.以下描述能正确反映如图所示沈阳市5月29日天气状况的是()
A. 阴转多云
B. 雷阵雨转晴
C. 雷阵雨转多云
D. 多云转晴
【答案】 C
【解析】【分析】天气预报中,表示雨、雪、阴、晴等天气状况的符号,叫天气符号,图的符号表示雷阵雨转多云。
故答案为:C
【点评】考查天气符号以及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学生经常可以从电视上学习到相关内容。
11.读图,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4时左右
B. 12时左右
C. 14时左右
D. 20时左右
【答案】 C
【解析】【分析】一个地方的气温主要受太阳辐射的影响,一天中气温会发生变化,通常是早上跟晚上气温更低,中午气温更高,由图可知,该地一天中气温最高是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故答案为:C。
【点评】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一天中,正午12时太阳辐射达到最高值。
此时,地面温度随着吸收太阳辐射而升高,地面辐射逐渐增强。
13时左右,地面温度达到最高值。
地面增温后将热量传递给大气需要一段时间,故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
14时后太阳辐射继续减弱,地面
温度不断降低,地面辐射不断减弱,气温也随之下降,到日出前后,气温达到最低值。
12.图中同学经历的天气过程最有可能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分析】由图可知,左图表示的是晴天天气,右图表示小雨天气,所以他经历的天气是由晴到雨的变化。
故答案为:B
【点评】考查学生对天气符号的认识,符号比较简单,与生活密切相关,简单题。
13.读下图,回答下题。
1月和7月,木瓜坪的月平均气温较马井低,主要原因是木瓜坪的()
A. 纬度较高
B. 纬度较低
C. 海拔较高
D. 海拔较低【答案】 C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木瓜坪与马井接近,木瓜坪的海拔为3302米,马井的海拔在600米左右,随海拔的升高气温降低,与马井相比,木瓜坪的气温相对较低。
故答案为:C。
【点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在解答时需结合这几个因素对号入座。
14.中国地城辽阔,气候差异显著。
阅读我国甲、乙、丙三地的相关资料(如表,图),完成下面小题,
甲乙丙
经纬度位置36.07°N,,103.82°E36.67°N,116.98°E45.80°N,126.53°E
海拔(米)152354126
(1)甲、乙、丙三地气候的共同特征是()
A. 夏季平均气温大于25℃
B. 气温年较差大于25℃
C. 年降水量大于800毫米
D. 气温高的季节降水量少
(2)关于甲、乙、丙三地气候差异及其主导因素表述正确的是()
A. 甲比乙年降水量少--纬度位置
B. 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海陆位置
C. 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地形
D. 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小--人类活动
【答案】(1)B
(2)C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
A.甲图夏季的平均气温小于25℃,A不符合题意;
B.甲地气温年较差为23℃-(-5℃)=28℃,大于25℃,乙地气温年较差为28℃-(-1℃)=29℃,丙地气温年较差为24℃-(-20℃)=44℃,B不符合题意;
C.甲地年降水量大约为320mm;,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650mm,丙地年降水量大约为560mm,C不符合题意;
D.甲、乙、丙三地气温高的季节为夏季,降水量多,D不符合题意;
(2)读图可知:
A.甲地和乙地纬度位置相当,但甲地海拔高,比乙年降水量少,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A不符合题意;
B.乙比丙年平均气温高,是因为乙地纬度低、海拔低,即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因素和纬度
因素,B不符合题意;
C.甲比乙年夏季气温低是因为甲地海拔高,即地形因素,C符合题意;
D.丙比甲降水季节变化大,不是人类活动影响,是地形和海陆因素影响,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1)B;(2)C。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理解解答即可。
(2)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
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15.读“非洲气候类型分布”,完成下列小题。
(1)乙地的气侯特点是()
A. 终年高温多雨
B. 终年炎热干燥
C. 终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D. 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推断其主要影响原因是()
A. 纬度因素
B. 地形因素
C. 海陆因素
D. 人类活动【答案】(1)C
(2)B
【解析】【分析】(1)由图可知,乙是非洲分布最广的热带草原气候,其气候特征是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终年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干燥是热带沙漠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是地中海气候,故选C。
(2)丙处位于赤道,但没能形成热带雨林气侯,主要是因为该地地处东非高原,地势高,气温较低,降水少,形成的是热带草原气候,故选B。
【点评】(1)非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呈明显带状分布,且南北对称。
这种分布特征原因在于赤道穿过非洲大陆中部,整个大陆基本被赤道均分为两部分,因此纬度地带性明显。
非
洲气候带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中心,向南北依次分布着热带草原气候、亚热带和热带沙漠气候和地中海气候,此外在非洲东部还分布着高原山地气候。
(2)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形地势、纬度、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具体表现为:随纬度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暖流流经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流经地区气温低,降水少;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人类不合理活动造成如今的“温室效应”及城市的“热岛效应”等。
16.下图是某年我国部分城市除夕至初一PM2.5小时浓度变化。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可知()
A.20:00前后PM2.5浓度最高值出现在北京
B.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00左右达最高值
C.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严重
D.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A.全面禁止工厂排放废气
B.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垃圾填埋量
C.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
D.鼓励家庭煤炉自采暖
【答案】(1)D
(2)C
【解析】【分析】(1)读图例和图中的曲线变化可知,北京、廊坊和保定的城市PM2.5浓度都在凌晨1:00左右达最高值,长江三角洲地区可能比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轻。
部分城市PM2.5浓度剧增可能与燃放烟花爆竹有关。
(2)联系实际可知,为提高空气质量,下列做法可行的是提倡公交、自行车等绿色出行方式,禁止露天焚烧垃圾,减少家庭的煤炉采暖等。
故答案为:(1)D;(2)C;
【点评】空气质量级别分为六级,从一级优,二级良,三级轻度污染,四级中度污染,五级重度污染,六级严重污染。
空气污染指数划分为0-50、51-100、101-150、151-200、201-300和大于300六档。
17.当我们看到校园的国旗向西南飘的时候,可以判断当天的风向是( )
A. 西南风
B. 东北风
C. 西风
D. 南风【答案】 B
【解析】【分析】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当我们看到校园的国旗向西南飘得时候,说明风是由东北向西南吹,可以判断出当天的风向是东北风;B符合题意。
【点评】气象上把风吹来的方向确定为风的方向,即风向。
测定风向的仪器之一为风向标,一般离地面10-12米高,如果附近有障碍物,其安置高度至少要高出障碍物6米以上,并且指北的短棒要正对北方。
风向箭头指在哪个方向,就表示当时刮那个方向的风。
18.下列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C.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
D. 同纬度地带,冬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
【答案】 B
【解析】【分析】气温从赤道地区向南北两极逐渐降低。
夏季,陆地的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地区,原因是受海陆性质差异的影响,陆地增温快。
高山地区气温一般低于同纬度平原地区。
故答案为:B。
【点评】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19.读世界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
A.从北向南递减
B.从高海拔向低海拔递减
C.从内陆向沿海递减
D.从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2)一般而言,北温带同纬度的一月平均气温()
A.海洋高于陆地
B.陆地高于海洋
C.高原高于平原
D.荒漠高于森林
(3)图中等温线北半球比较弯曲,南半球比较平直,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分布
B.纬度差异
C.地形因素
D.人为原因
【答案】(1)D
(2)A
(3)A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从全球范围看,一月平均气温分布规律是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2)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一月份为北半球的冬季,海洋气温高于陆地气温。
(3)解析:南半球因为海洋面积较大,等温线较平直,而北半球则因为海陆相间分布,同季节海陆气温不一样,所以等温线较弯曲。
【点评】(1)世界气温分布规律有三条:①从纬度位置看: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并不一样,夏季陆地气温高,冬季海洋气温高;③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海洋和陆地比热容不同,海洋热容量大,陆地热容量小。
在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等温线在陆地上向高纬凸出,海洋上等温线向低纬凸出。
冬季,海洋气温要高于同纬度陆地气温,等温线在海洋上向高纬凸出,在陆地上向低纬凸出。
(3)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大;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别小。
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有纬度、地形地势、海陆位置、洋流及人类活动等。
20.地球上最冷的地区是()
A. 高原地区
B. 沙漠地区
C. 北极地区
D. 南极地区【答案】 D
【解析】【分析】世界上最冷的地区是南极地区,这里纬度高、海拔高,冰雪对阳光的反射大,加上强烈的冷风将中低纬度的暖空气挡回,使这里气温异常低。
故答案为:D。
【点评】南极洲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最寒冷的大洲.南极洲98%的陆地为冰雪所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1 720米.在南极大陆上
约有800种植物,主要是地衣、苔藓和淡水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