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三-移位寄存器及跳转指令实验

实验三-移位寄存器及跳转指令实验

实验三-移位寄存器及跳转指令实验
实验三-移位寄存器及跳转指令实验

PLC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实验报告

当跳转指令的驱动输入X000为OFF时,Y000、Y001的状态由X001的状态决定;

当跳转指令的驱动输入X000为ON时,Y000、Y001的状态保持跳转前X001的状态;

当跳转指令的驱动输入X001为OFF时,Y002、Y003的状态由X003的状态决定;

当跳转指令的驱动输入X001为ON时,Y002、Y003的状态保持跳转前X003的状态;

Y005、Y006不受跳转指令影响,只由X004决定。

输入上面例程中的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4、移位指令:位右移:SFTR;位左移:SFTL

5、指令适用的软元件:

6、指令格式:

7、指令功能:

对于n1位(移动寄存器的长度)的位元件进行n2位的右移动或左移动的指令(指令执行时执行n2位的移位)。

驱动输入每一次由OFF → ON变化时执行n2位移位。每移动一次移1位情况时,n2为K1。

8、例程说明

下图是左移指令(SFTL)的操作过程。

①溢出← Y15~Y14;②Y15~Y14 ← Y13~Y12;③Y13~Y12 ← Y11~Y10;

④Y11~Y10 ← Y9~Y8;⑤Y9~Y8 ← Y7~Y6;⑥Y7~Y6 ← Y5~Y4;

⑦Y5~Y4 ← Y3~Y2;⑧Y3~Y2 ← Y1~Y0;⑨Y1~Y0 ← X1~X0;

下图是右移指令(SFTR)的操作过程。

①溢出← Y20;②Y20 ← Y21;③Y21 ← Y22;④Y22 ← Y23;⑤Y23 ← Y24;⑥Y24 ← Y25;

⑦Y25 ← Y26;⑧Y26 ← Y27;⑨Y27 ← X0;

输入上面例程中的程序,观察程序运行结果。

9、设计要求

1)艺术灯控制可以采用PLC来控制,如灯光的闪烁、移位及各种时序的变化。艺术灯控制模块共有9只灯,如下图所示:

艺术灯控制示意图

现要求L1~L9号灯闪亮的时序如下:

(1)L1~L9号灯全亮。

(2)L1~L9号灯由依次点亮。

(3)L1~L9号灯全亮。

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循环往复。

2)、确定输入输出地址、并编写程序

3)、编译程序,无误后下载至PLC主机的存储器中,并运行程序。

4)、调试程序,直至符合设计要求。

5)、参考程序(ysd)及接线表

输入输出

主机实验模块注释主机实验模块注释X0 启动启动Y0 L1 灯L1 X1 停止停止Y1 L2 灯L2

Y2 L3 灯L3

Y3 L4 灯L4

Y4 L5 灯L5

Y5 L6 灯L6

Y6 L7 灯L7

Y7 L8 灯L8

Y10 L9 灯L9

COM COM GND COM1 24V

COM2 24V

COM3 24V

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一个不同控制顺序的程序。

参考程序:

寄存器实验报告

寄存器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 了解寄存器的分类方法,掌握各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 2. 学习使用V erilog HDL 语言设计两种类型的寄存器。 二、实验设备 PC 微机一台,TD-EDA 实验箱一台,SOPC 开发板一块。 三、实验内容 寄存器中二进制数的位可以用两种方式移入或移出寄存器。第一种方法是以串行的方式将数据每次移动一位,这种方法称之为串行移位(Serial Shifting),线路较少,但耗费时间较多。第二种方法是以并行的方式将数据同时移动,这种方法称之为并行移位(Parallel Shifting),线路较为复杂,但是数据传送的速度较快。因此,按照数据进出移位寄存器的方式,可以将移位寄存器分为四种类型:串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Serial In- Serial Out)、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Serial In- Parallel Out)、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Parallel In- Serial Out)、并行输入并行输出移位寄存器(Parallel In-Parallel Out)。 本实验使用V erilog HDL 语言设计一个八位并行输入串行输出右移移位寄存器(Parallel In- Serial Out)和一个八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寄存器(Serial In- Parallel Out),分别进行仿真、引脚分配并下载到电路板进行功能验证。 四、实验步骤 1.并行输入串行输出移位寄存器实验步骤 1). 运行Quartus II 软件,选择File New Project Wizard 菜单,工程名称及顶层文件名称为SHIFT8R,器件设置对话框中选择Cyclone 系列EP1C6Q240C8 芯片,建立新工程。 2.) 选择File New 菜单,创建V erilog HDL 描述语言设计文件,打开文本编辑器界面。 3.) 在文本编辑器界面中编写V erilog HDL 程序,源程序如下: module SHFIT8R(din,r_st,clk,load,dout); input [7:0]din; input clk,r_st,load; output dout; reg dout; reg [7:0]tmp; always @(posedge clk) if(!r_st) begin dout<=0; end else begin if(load) begin tmp=din; end else

常用网络测试命令实验报告

西安郵電學院 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应用实验 报告书 院部名称:管理工程学院 学生姓名:XXX 专业名称: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0XX 学号:0210XXXX 时间:2012年 5 月 4 日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基本的网络知识。 2.掌握CMD一些基本命令,并学会运用这些命令排除一些基本问题。 二、具体实验内容及步骤 1.Ping命令的使用 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打开‖后键入cmd,按―确定‖,到命令行方式下。 实验步骤: 1)回环测试。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IP软件。这一命令可以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C:\>ping 127.0.0.1 2)Localhost是127.0.0.1的别名,我们也可以利用localhost来进行回环测试,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将名称localhost转换成地址127.0.0.1。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host)中存在问题。 C:\>ping localhost

3)Ping本机IP。若无回复,说明本地计算机的TCP/IP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C:\>ping –t 192.168.2.37 在命令中加入参数-t,本地计算机应该始终对该ping命令做出应答,使用ctrl+C终止操作。 4)Ping局域网内其它主机IP。该命令对局域网内的其它主机发送回送请求信息。

如果能够收到对方主机的回送应答信息,表明本地网络中的网卡和传输媒体运行正常。 C:\>ping 192.168.2.55 5)Ping网关:如果能够收到应答信息,则表明网络中的网关路由器运行正常。 C:\>ping 192.168.2.1 6)Ping域名服务器:如果能够收到应答信息,则表明网络中的域名服务器运行正常。 C:\>ping 202.117.128.2

常用网络命令操作实验

实验序号: 3 《计算机网络》 实验报告

说明 一.排版要求 1.实验报告“文件名”按模板要求填写。 例:《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_10网络1班_0209101_董伟_实验3_常用网络命令操作实验.doc 2.一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四号字体,加粗。 3.二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小四号字体,加粗。 4.三级标题:顶格排版。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 体,五号字体。 5.正文:每段缩进量:2个汉字。两端对齐;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 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6.图形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图名,图名位于图的下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图和图名“居中”。 7.表格要求 (1)在正文中要有引用。 (2)要有表名,表名位于表的上方,汉字用宋体,阿拉伯数字用Times New Roman字体,五号字体。 (3)表和表名“居中”。 二.注意事项 1.复制、拷贝、抄袭者取消成绩。 2.没有安实验报告排版要求者不及格。

实验3常用网络命令操作实验 【实验目的】 1.理解什么是网络命令。 2.学习和掌握Windows平台下的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3.学习和掌握Linux平台下的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4.掌握利用网络命令解决一般网络问题。 5.思考: (1)理解ping命令返回信息的具体意义? TTL:生存时间,指定数据报被路由器丢弃之前允许通过的网段数量。TTL 是由发送主机设置的,以防止数据包不断在IP 互联网络上永不终止地循环。转发IP 数据包时,要求路由器至少将TTL 减小1。 "Request Timed Out"这个信息表示对方主机可以到达到TIME OUT,这种情况通常是为对方拒绝接收你发给它的数据包造成数据包丢失。原因可能是对方装有防火墙或已下线。 "Destination Net Unreachable"这个信息表示对方主机不存在或者没有跟对方建立连接。 "Bad IP address" 表示可能没有连接到DNS服务器所以无法解析这个IP地址,也可能是IP地址不存在。 "Source quench received"信息比较特殊,出现的机率很少。表示对方或中途的服务器繁忙无法回应。 (2)如何测试本机与其他机器的物理连通性? ping 命令有助于验证网络层的连通性!一般进行网络故障排除时,可以使用ping 命令向目标计算机或IP地址发送ICMP回显请求,目标计算机会返回回显应答,如果目标计算机不能返回回显应答,说明在源计算机和目标计算机之间的网路存在问题。 (3)如何测试本机当前开放的所有端口? 命令提示符下输入netstat -a 即可看到所有电脑当前使用的端口和正在关闭的端口。 【实验原理】 1.网络命令 利用网络命令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 2.Windows常用网络命令 (1)ipconfig命令 DOS界面的TCP/IP配置程序,可以查看和改变TCP/IP配置参数。在默认模式下显示本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格式:IPconfig [参数] ipconfig /All: 显示所有细节信息 (2)ping命令 ping用于确定本地主机是否能与另一台主机交换(发送与接收)数据报。根据返回的信息,你就可以推断tcp/ip参数是否设置得正确以及运行是否正常。 格式:Ping目的地址[参数1][参数2][参数3] 其中目的地址是指被探测主机的地址,既可以是域名,也可以是IP地址。

计数器和移位寄存器设计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四典型时序电路的功能测试与综合仿真报告 15291204张智博一.74LS290构成的24位计数器 方法:第一片74290的Q3与第二片的INB相连,R01,R02相连,INA,R91,R92悬空构成24位计数器。50Hz,5v方波电压源提供时钟信号,用白炽灯显示输出信号。 实验电路: 实验现象:

输出由000000变为000001,000010,000011,000100,001000,001001,001010,001011,001100,010001,010000,010010,010011,010100,011000,011001,011010,011011,011100,100000,100001,100010,100011,100100,最终又回到000000,实现一次进位。 二.74LS161构成的24位计数器 方法:运用多次置零法 用两片74LS161构成了24位计数器,两片计数器的时钟信号都由方波电压源提供,第一片芯片的Q3和第二片芯片的Q0通过与非门,构成两个74LS161的LOAD信号,第一片的CO接第二片的ENT,其他ENT和ENP接Vcc(5v)。输出接白炽灯。 电路图: 实验现象:以下为1—24的计数过程

三.74LS194构成的8位双向移位寄存器 方法:通过两片194级联,控制MA,MB的值,来控制左右移动 实验电路由两片74LS194芯片构成。两个Ma接在一起,两个Mb接在一起,第一片的Dr,第二片的Dl,分别通过开关接到Vcc(5v)上。第一片的Q3接到第二片的Dr,第二片的Q0接到第一片的Dl。8个输出端分别接白炽灯。 实验电路:

8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设计与版图实现

8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设计与版图实现 摘要 电子设计自动化,缩写为EDA,主要是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而Tanner EDA则是一种在计算机windows平台上完成集成电路设计的一种软件,基本包括S-Edit,T-Spice,W-Edit,L-Edit与LVS等子软件,其S-Edit以及L-Edit为常用软件,前者主要实现电路设计,后者主要针对的是已知电路的版图绘制,而T-Spice主要可实现电路图及版图的仿真,可以用Tanner EDA实现电路的设计布局以及版图实现等一系列完整过程。本文用Tanner EDA工具主要设计的是8位移位寄存器,移位寄存器主要是用来实现数据的并行和串行之间的转换以及对数据进行运算或专业处理的工具,主要结构构成是触发器,触发器是具有储存功能的,可以用来储存多进制代码,一般N 位寄存器就是由N个触发器构成,移位寄存器工作原理主要是数据在其脉冲的作用下实现左移或者右移的效果,输入输出的方式表现为串行及并行自由组合,本设计就是在Tanner EDA的软件平台上进行对8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设计仿真,再根据电路图在专门的L-Edit 平台上完成此电路的版图实现,直至完成的结果和预期结果保持一致。 关键词:Tanner EDA;L-Edit;移位寄存器,S-Edit

8 bits shift register circuit design and layout Abstract 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referred to as EDA,it is based on computers as the main tool,and Tanner EDA is a kind of software that complete the integrated circuit design on Windows platforms.Its Sub-Softwares include S-Edit,T-Spice,W-Edit,L-Edit and LVS and so on.S-Edit and L-Edit are commonly used software,S-Edit is primarily designed to achieve circuit,the latter is aimed primarily known circuit layout drawing,T-Spice can achieve schematic and layout simulation.We can achieve layout of the circuit design and a series of complete process layout used Tanner EDA tools.In this paper, Tanner EDA tools are mainly designed an 8-bit shift register.The shift register is mainly used for data conversion between parallel and serial, and the data processing tool operation or professional,its main structure is the trigger composition,flip-flop is a storage function,it can be used to store more hexadecimal code,In general N-bits register is composed of N trigger.Working principle of the shift register data under the action of the pulse, mainly the effect of the shift to the left or right,input and output of the way of serial and parallel free combination.This design is in Tanner on the EDA software platform to 8 bits shift register circuit design and simulation,then according to the circuit diagram on special L - Edit platform to complete the circuit layout implementation,until the finish is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and expected results. Keywords:Tanner EDA;L-Edit;Shift register,S-Edit

实验报告2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班级信工(2)班日期 2016-5-12 学号 20130702047 姓名李格 实验名称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几种常用的网络命令,通过使用这些命令能检测常见网络故障。 2. 理解各命令的含义,并能解释其显示内容的意义。 二、实验步骤 (一)ping 命令的使用 1、单击开始按钮,输入cmd 并按回车键,进入windows DOS环境。 2、输入ping/? 回车,了解ping命令的基本用法。结果如下: 最常用的ping命令是在ping后面直接跟域名或IP地址。测试内网或外网的联通情况。 3、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并查看分析结果。 (1)输入ping https://www.doczj.com/doc/97137886.html,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 结果如下:

分析: (2)输入ping 218.197.176.10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3)输入ping https://www.doczj.com/doc/97137886.html,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3)输入pi ng 121.14.1.189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

结果如下: 分析: 4、使用不同的参数测试ping命令。 结果如下: 分析: (二)ipconfig 命令的使用 1、单击开始按钮,输入cmd 并按回车键,进入windows DOS环境。 2、输入ipconfig/? 回车,了解ipconfig 命令的基本用法。结果如下:

3、依次输入以下命令并查看分析结果。 (1)输入ipconfig 并回车查看并分析结果。结果如下:

分析: (2)输入ipconfig/all 并回车查看分析结果。结果:

EDA课程设计——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与实现

河南科技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EDA技术与应用 题目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与实现 学院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EDA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班级:姓名:学号: 设计题目:移位寄存器的设计与实现 一、设计目的 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所学理论知识在实际中的应用能力;掌握EDA设计的一般方法;熟悉一种EDA软件,掌握一般EDA系统的调试方法;利用EDA软件设计一个电子技术综合问题,培养VHDL编程、书写技术报告的能力。为以后进行工程实际问题的研究打下设计基础。 二、设计任务 根据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移位寄存器的相关知识,利用VHDL语言设计了三种不同的寄存器:双向移位寄存器、串入串出(SISO)移位寄存器、串入并出(SIPO)移位寄存器。 三、设计要求 (1)通过对相应文献的收集、分析以及总结,给出相应课题的背景、意义及现状研究分析。 (2)通过课题设计,掌握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 (3)学习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能正确阐述设计和实验结果。 (4)学生应抱着严谨认真的态度积极投入到课程设计过程中,认真查阅相应文献以及实现,给出个人分析、设计以及实现。 四、设计时间安排 查找相关资料(1天)、设计并绘制系统原理图(2天)、编写VHDL程序(2天)、调试(2天)、编写设计报告(2天)和答辩(1天)。 五、主要参考文献 [1] 江国强编著. EDA技术与实用(第三版).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 曹昕燕,周凤臣.EDA技术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5 [3] 阎石主编.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Mark Zwolinski. Digital System Design with VHDL.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 [5] Alan B. Marcovitz Introduction to logic Design.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指导教师签字:年月日

实验三 网络常用诊断命令的使用

实验三网络常用诊断命令的使用 实验目的 了解计算机网络组网的层次化原则,了解局域网组网中从物理层到网络层所应完成的一般任务。掌握网卡的检测方法,掌握ping、ipconfig、tracert、arp等网络命令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实验环境 计算机(带网卡),Cisco Packet tracer 实验内容 1.用ping命令检查TCP/IP设置以及其他信息 2.ping命令的常用参数 3.ipconfig /all命令的使用 4.用tracert命令跟踪分组到达目的主机的路径 5.arp命令的使用 实验步骤 1、网卡的检测查看网卡是否正常工作 用户可以使用一些计算机自带的测试功能来测试网卡工作情况,通常使用ping命令。ping 命令的含义为分组网间探测(Packet InterNet Groper)。 (1)在MS-DOS或命令提示符模式(开始-运行-cmd回车)下,输入命令:C:\>ping 127.0.0.1 回车(127.0.0.1是环回地址,代表测试自己的主机) 若出现如图1所示的Reply from……,Lost=0(0% loss) 之类信息,则表明用户主机的网卡本身能够正常工作,且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正确。 图1 否则,有可能是网卡本身不正常或没有安装成功,可以进行重装网卡、更换网卡插槽或检查主机系统是否正常等方法尝试排除故障。 介绍环回地址: 环回地址是主机用于向自身发送通信的一个特殊地址。环回地址为同一台设备上运行的TCP/IP 应用程序和服务之间相互通信提供了一条捷径。同一台主机上的两项服务若使用环回地址而非分配的主机地址,就可以绕开 TCP/IP 协议栈的下层。通过 ping 环回地址,还可以测试本地主机上的 TCP/IP 配置。 IPv4 的环回地址是保留地址之一 127.0.0.1。尽管只使用 127.0.0.1 这一个地址,但地址127.0.0.0 到 127.255.255.255 均予以保留。此地址块中的任何地址都将环回到本地主机中。此地址块中的任何地址都绝不会出现在任何网络中。

实验六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实验六移位寄存器的设计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形计数器。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寄存器及串行、并行转换器有关内容。 2、查阅CC40194、CC4011及CC4068 逻辑线路。熟悉其逻辑功能及引脚排列。 3、在对CC40194进行送数后,若要使输出端改成另外的数码,是否一定要使寄存器清零? 4、使寄存器清零,除采用R C输入低电平外,可否采用右移或左移的方法?可否使用并行送数法?若可行,如何进行操作? 5、若进行循环左移,图6-4接线应如何改接? 6、画出用两片CC40194构成的七位左移串 /并行转换器线路。 7、画出用两片CC40194构成的七位左移并 /串行转换器线路。 三、实验设备及器件 1、+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逻辑电平显示器 5、CC40194×2(74LS194)CC4011(74LS00) CC4068(74LS30) 四、设计方法与参考资料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CC40194或74LS194,两者功能相同,可互换使用,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6-1所示。 其中D0、D1、D2、D3为并行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输出端;S R为右移串行输 C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 入端,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R

实验十七、移位寄存器74164的逻辑功能测 试

实验十七、移位寄存器74164的逻辑功能测 试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8位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 2、认识74LS164及其引脚封装。 二、实验预习要求 1、复习有关寄存器的内容。 2、查阅74LS164及逻辑电路,熟悉其逻辑功能及引脚排 列。 三、实验设备 1、+5V直流电源 2、单次脉冲源 3、逻辑电平开关 4、DM74LS164 四、实验原理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锁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一次左移和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根据移位寄存器取存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8位移位寄存器,型号可为74LS164,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所示。 其中A、B为串行输入端;

CLR为异步清零端; QH—QA为输入端; CLK为移位脉冲输入端; 74164是一种串行输入、并行输出的器件,时钟高电平有效,没有时钟使能端,该器件用低电平复位 图1 74LS164的逻辑符号及引脚功能表其中QAO、QBO、QHO为在暂稳态输入条件建立之前QA、QB和QH相应的电平;QAN、QGN为在最近的时钟上升沿转换前QA或QG的电平,表示移一位。 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属虚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位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位串行数据等。 五、实验内容 1、测试74LS164的逻辑功能 按图所示接线,A、B、CLK分别接至逻辑电平显示输入端。QA—QH分别接至逻辑电平显示输出端。14脚接+5V电源、7脚接地。

实验一 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一熟悉常用的网络命令 序号:姓名:李哲旭学号:20141120117成绩指导教师: 1.实验目的: 学会使用常用ping ,ipconfig, nslookup, arp ,tracert等常用网络测试命令检测网络连通、了解网络的配置状态,跟踪路由诊断域名系统等相关网络问题。 2实验环境: (1)运行windows 8.1操作系统的PC一台 (2)每台PC机具有一块网卡,通过双绞线与局域网网相连。 (3)局域网能连接Internet 3.实验步骤: 参见实验指导手册内容。 4.实验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查看本机TCP/IP协议配置,看你的计算机是通过自动获取IP还是通过手动方式设置IP地址的?写出你判断的理由。 自动获取IP地址 (2)如果是通过手动方式获取IP地址,可以直接读出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首选DNS服务器地址,备用DNS服务器地址。填写下表。 如果是采用动态获取IP地址,如何获取完整的TCP/IP配置信息,请写出解决步骤。并填写下表。 点击运行,输入cmd,使用ipconfig/all命令 IP地址113.55.91.78

子网络掩码255.255.255.255 默认网关fe80::21e:73ff:fe9a:c820%1450. 0.0.0 首选DNS服务器地址202.203.208.33 备用DNS服务器地址222.203.208.33 (3)显示完整的TCP/IP的配置信息。 (4)在获取本机IP地址之后,在MS-DOS方式下运行下列Ping命令,填写实验运行结果(可附截图)。 (a)ping本机IP地址 (b)ping 本机IP地址–t

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一 Windows环境下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级别:必做 开课单位: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通信工程系学时:2学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R 2、掌握Ipconfig.exe,Net.exe,Ping.exe,Netstat.exe, Arp.exe, Route.exe , Tracert.exe命令的使用方法。 二、实验器材: Windows操作系统个人电脑。 三、实验内容: 1、使用常用网络命令。 2、每种命令的工作原理。 四、实验步骤: 1、ipconfig[-all] 显示所有当前的TCP/IP网络配置、刷新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HCP)和域名系统(DNS)设置。使用不带任何参数的命令可以显示所有适配器的IP地址、子网掩码、默认网关。 使用-all参数可以查看很多关于适配器的信息。

2、许多 Windows 2000 网络命令都以词 net 开头。这些 net 命令有一些公用属性: 键入 net /? 可以看到所有可用的 net 命令的列表。 键入 net help command,可以在命令行获得 net 命令的语法帮助。例如,关于 net accounts 命令的帮助信息,请键入 net help accounts。

所有 net 命令都接受 /yes 和 /no 选项(可以缩写为 /y 和 /n)。/y 选项向命令产生的任何交互式提示自动回答“是”,而 /n 回答“否”。例如,net stop server 通常提示您确认要停止基于“服务器”服务的所有服务;而 net stop

server /y 对该提示自动回答“是”,然后“服务器”服务关闭。 (1)net user 用来查看所有的用户帐户 (2)、net user user_ 用来查看user_name的帐户信息

(整理)实验-寄存器.

实验十一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的逻辑功能并掌握其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典例一——构成串行累加器和环形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1、移位寄存器是一种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移位寄存器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根据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移位寄存器可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74LS194或CC40194,两者功能相同, 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CR为异步清零端;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74LS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3至Q0),左移(方向由Q0至Q3),保持及清零。S1、S0和CR 端的控制作用如表11-1所示。表11-1

2、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本实验主要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串行累加器的线路连接及其原理。 (1)环形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如图11-2所示,把输出端Q3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 R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3Q2Q1Q0=1000,则在时钟脉冲的作用下Q3Q2Q1Q0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的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图11-2电路可以由各个输出端输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脉冲,因此也可作为顺序脉冲发生器。 (2)串行累加器 累加器是由移位寄存器和全加器组成的一种求和电路,它的功能是将本身寄存的数和另一个输入的数相加,并存放在累加器中。 图11-2 图11-3是由两个右向移位寄存器、一个全加器和一个进位触发器组成的串行累加器。 设开始时,被加数A=A N-1.....A O和加数B=B N-1......B O已分别存入N+1位累加数移位寄存器和加数移位寄存器。再设进位触发器D已被清零。 在第一个CP脉冲到来之前,全加器各输入、输出端的情况为:A N=A0,B N=B0,C N-1=0,S N=A0+B0+0=S0,C N=C0。 当第一个CP脉冲到来后,S0存入累加和移位寄存器的最高位,C0存入进位触发器D端,且两个移位寄存器中的内容都向右移动一位。全加器输出为S N=A1+B1+C0=S1,C N=C1。

实验一 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实验报告

实验一、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 课程计算机网络班级2013167 姓名郑棋元 完成日期15年4月2 日课(内、外)总计本实验用时间四个小时【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 2.熟悉和掌握网络管理、网络维护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实验内容】 1.阅读实验指导书提供的资料,结合本地环境对WINDOWS 常用网络命 令进行测试和练习。 2.分析总结实验场地的网络环境、拓扑结构、上网方式等。 【实验步骤和结果】 ⑴ARP:

⑵ftp

⑶Ipconfig ⑷Nbtstat

⑸net: ⑹Netstat ⑺Ping

⑻Route ⑼Telnet 没能调试出来⑽Tracert

【实验思考题】 1.说明如何了解本机及其所处网络的网络配置信息? 输入Ipconfig/all(该诊断命令显示所有当前的 TCP/IP 网络配置值) 2.若网络出现故障,说明使用网络命令进行故障检测的常用步骤? 运用Ping(验证与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ping 任一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电脑的TCP/IP没有错误。 ping 自己的IP地址,如果能ping通,说明你的网卡都正常。 ping 路由。如果能通,说明你的主机到路由的物理连接还都正常。 ping 网址。如果能通却还是打不开网页,说明dns有错误。 【实验总结】 常用的网络命令虽然看起来简单,可能觉得没什么用处,但是对于网络问题的诊断却非常有用。用windows系统自带的命令行中的常用网络命令来诊断网络故障,不仅快捷,而且信息反映直观。 【实验心得与体会】 掌握了很多常用却不知道或知道却不熟悉的网络命令的使用方法,知道了两台PC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多种方式。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实验七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2、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实现数据的串行、并行转换和构成环形计数器。 二、实验原理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CC40194或74LS194,两者功能相同,可互换使用,其逻辑符号及引脚排列如图7-1所示。 图7-1 CC40194的逻辑符号及引脚功能 其中D0、D1、D2、D3为并行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输出端;S R为右移串 C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行输入端,S L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为操作模式控制端;R CP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CC40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0→Q3),左移(方向由Q3→Q0),保持及清零。 S1、S0和R C端的控制作用如表7-1。

2、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作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本实验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1)环形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 如图7-2所示,把输出端Q3和右移串行输入端S R 相连接,设初始状态Q0Q1Q2Q3=1000,则在时钟脉冲作用下Q0Q1Q2Q3将依次变为0100→0010→0001→1000→……,如表7-2所示,可见它是一个具有四个有效状态的计数器,这种类型的计数器通常称为环形计数器。图7-2 电路可以由各个输出端输出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的脉冲,因此也可作为顺序脉冲发生器。 图7-2 环形计数器 如果将输出Q O与左移串行输入端S L相连接,即可达左移循环移位。 (2)实现数据串、并行转换 ①串行/并行转换器 串行/并行转换是指串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变换成并行输出。 图7-3是用二片CC40194(74LS194)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组成的七位串/并行数据转换电路。

实验三 Windows 下的网络命令

实验三Windows 下的网络命令 【实验目的】 熟习并掌握Windows控制台下的常用网络命令 【实验设备】 Cisco 2950交换机,PC ,Windows 【预备知识】 1、ipconfig 命令 显示主机的地址配置信息,ipconfig的语法是: ipconfig [ /all | /release | /renew ],各参数说明如下: /all 显示所有的配置信息,包括主机名、DNS服务器、节点类型、网络适配器的物理地址、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以及默认网关等。 /release 释放由DHCP分配的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renew 请求DHCP服务器分配或者更新IP地址(只适用于DHCP)。 ipconfig /all ipconfig /release ipconfig /renew 2、ping命令与Tracert命令 两条命令都可以测试当前主机与目标主机的网络的连接情况。通过Ping命令直接返回与目标主机的通信情况,通过Tracert逐个返回所经过的路由器的连通情况。通过

Tracert不但可以测试是否连通,而且显示途经的每个路由器的连通情况,如果网络不通,通过该命令可以明确知道哪一个路由器出了故障。 Ping 的语法有:ping [-t] [-a] [-n count] [-l size] [-f] [-i TTL] [-v TOS] [-r count] [-s count] [[-j host-list] | [-k host-list]] [-w timeout] target_name Target_name:可以是目标主机名或者IP地址。如果不加该名称前的参数,按照标准方式向目标发送4个ICMP包(如下列所示)。如果加了-t参数,则不停地发送探测包,只到Ctrl+C终止。 Tracert与Ping命令用法基本相同。 C:\>ping 192.168.0.122 Reply from 192.168.0.122: bytes=32 time=302ms TTL=240 Reply from 192.168.0.122: bytes=32 time=357ms TTL=240 Reply from 192.168.0.122: bytes=32 time=288ms TTL=240 Reply from 192.168.0.122: bytes=32 time=274ms TTL=240 Ping statistics for 192.168.0.122: Packets: Sent = 4, Received = 4, Lost = 0 (0% loss), Approximate round trip times in milli-seconds: Minimum = 274ms, Maximum = 357ms, Average = 305ms 这些信息的意思是:对192.168.0.122发送了四次数据包,数据包的大小是32字节,每一次返回的时间分别是302ms、357ms、288ms、274ms。综合看,发送了四个数据包全部返回,最小时间是274ms,最大时间357ms,他们的平均时间是305ms。TTL为生存时间,用此TTL略大的2的乘方数减去TTL可得出数据包经过的网关数。 3、telnet 和ftp命令 telnet hostname|IP地址登录到指定主机名或者IP地址的主机 ftp hostname|IP地址连接到指定主机名或者IP地址的FTP服务器 telnet命令可以对指定电脑进行远程登陆 指定电脑需打开telnet服务 net start telnet 4、net命令 net命令是很多网络命令的集合,在Windows内,很多与网络相关的功能设置都是以net 命令为开始的,通过net help可以列出所有的net命令:

最新实验6-移位寄存器功能测试及应用-(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六 移位寄存器功能测试及应用 --实验报告要求 一. 实验目的(0.5分) 1. 熟悉寄存器、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中规模4位双向移位寄存器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3. 熟悉移位寄存器的应用。 二. 实验电路 D0、D1 、D2 、D3为并行输入端;Q0、Q1、Q2、Q3为并行输出端;SR 为右移串行输入端,SL 为左移串行输入端;S1、S0 为操作模式控制端;R C 为直接无条件清零端;CP 为时钟脉冲输入端。 三 图2 CC40194/74LS194 逻辑功能测试 图1 CC40194/74LS194的逻辑符号及引脚功能 图3 环形计数器

四. 实验原理(0.5分) 1.移位寄存器是一个具有移位功能的寄存器,是指寄存器中所存的代码能够在移位脉冲的作用下依次左移或右移。既能左移又能右移的称为双向移位寄存器,只需要改变左、右移的控制信号便可实现双向移位要求。根据移位寄存器存取信息的方式不同分为:串入串出、串入并出、并入串出、并入并出四种形式。 本实验选用的4位双向通用移位寄存器,型号为CC40194或74LS194,两者功能相同,可互换使用。 74LS194有5种不同操作模式:即并行送数寄存,右移(方向由Q0-->Q3),左移(方向由Q3→Q0),保持及清零。 2.移位寄存器应用很广,可构成移位寄存器型计数器:顺序脉冲发生器;串行累加器;可用数据转换,即把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或把并行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等。本实验研究移位寄存器用作环形计数器和数据的串、并行转换。 (1)环行计数器 把移位寄存器的输出反馈到它的串行输入端,就可以进行循环移位。 (2)实现数据、并行转换器 a)串行∕并行转换器 串行∕并行转换器是指串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变换成并行输出。 b)并行∕串行转换器 并行∕串行转换器是指并行输入的数码经转换电路之后,换成串行输出。 五. 实验内容与步骤(共1分) 1. 2.测试74LS194的逻辑功能(0.5分) (1)在实验箱上选取一个16P插座,按定位标记插好74LS194集成块。 (2)将实验挂箱上+5V直流电源接40194的16脚,地接8脚。S1、S0、SL、SR、D0、D1、D2、D3分别接至逻辑电平开关的输出插口;Q0、Q1、Q2、Q3接至发光二极管。CP端接单次脉冲源。 (3)改变不同的输入状态,逐个送入单次脉冲,观察寄存器输出状态,记录之。 a)清除:令=0,其它输入均为任意态,这时寄存器输出Q0、 Q1、 Q2 、Q3应均为0。清除后,至=1。 b)送数:令=S1=S0=1 ,送入任意4位二进制数,如D0、D1、D2、D3=1010,加CP脉冲,观察CP=0、CP由1→0、CP=1三种情况下寄存器输出状态的变化,观察寄存输出状态变化是否发生在CP脉冲的上升沿。 (c)右移:清零后,令=1, S1=0 S0=1,由右移输入端S R送入二进制数码如0100,由CP端连续加4个脉冲,观察输出情况,记录之。 (d)左移:先清零或予至,再令=1 S1=1,S0=0,由左移输入端S L送入二进制数码

常用网络命令实验报告

实验Windows下常用网络配置命令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了解windows xp\2000\2003系统下常用的网络配置命令,并通过相关命令获得实验机的相关网络环境数据。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总结出利用相关网络命令进行简单的网络故障诊断。 2.学会去网上查找相关命令的用法以及命令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二、实验环境 预装Windows xp\2000\2003等操作系统主机若干台,并已接入互联网。三、实验过程 (一)Ping命令的使用 点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键入cmd,按确定,到命令行方式下。 1.回环测试。这个ping命令被送到本地计算机IP软件。这一命令可以用来检测TCP/IP的安装或运行存在的某些最基本的问题。 C:\>ping 127.0.0.1

2.Ping本机IP。若无回复,说明本地计算机的TCP/IP安装或配置存在问题。 C:\>ping –t 192.168.2.37 在命令中加入参数-t,本地计算机应该始终对该ping命令做出应答,使用ctrl+C 终止操作。 3.Localhost是127.0.0.1的别名,我们也可以利用localhost来进行回环测试,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将名称localhost转换成地址127.0.0.1。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则表示主机文件(host)中存在问题。 C:\>ping localhost 小结:

利用PING命令解决网络连通性故障。 首先PING “127.0. 0.1”命令,检查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然后PING 本机IP地址,检查本机的服务和网络适配器的绑定是否正确。 接下来PING 网关IP 地址,检查本机和网关的链接是否正常。 最后PING 远程主机IP 地址,检查网关能否将数据包转发出去。 (二)Ipconfig命令的使用 1.如果需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基本TCP/IP配置,可以使用不带参数的ipconfig 命令。 C:\>ipconfig 2.如果需要显示所有适配器的完整TCP/IP配置,可以在ipconfig命令中使用参数/all。 C:\>ipconfig /al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